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康社会应该是崇尚法治的社会

小康社会应该是崇尚法治的社会

在十六大代表驻地,当记者见到张福森代表时,只见他一脸的兴奋。

张福森说,十六大开幕那天对他来说是难以忘怀的。他亲耳听到了一个“主题宏大鲜明,内容博大精深,文风严谨朴实,基调高昂,催人奋进”的报告。

作为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尤其注意到,十六大报告充分肯定了13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法制建设的成就来之不易,是党领导人民与时俱进、努力奋斗的结果。

六方面突出成就彰显历史性贡献

张福森代表认为,在法制建设的一系列成就中,以下6个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在保障社会的安宁与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等方面,都具有其他任何社会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基于对法治这一现代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1997年同志在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全国人大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写进了国家根本大法。

——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13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100多件法律,对几十个法律进行了修改。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已达200多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8000多件。

从总体上讲,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行政执法正在逐步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现行法律中约有80%是靠行政机关执行的,各级各类行政机关总体上做到了依法办事,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政府的形象。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对于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了以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为核心的三大诉讼体系,司法制度不断完善,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

全民普法教育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举。我们已经顺利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四五普法规划也已启动实施。

目前,全国已有8亿多人接受了普法教育。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成为普法的一大“亮点”。中央先后举办了12次法制讲座,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举办了29次法制讲座。

每年的12月4日被正式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深入持久的普法,使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法律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目前,我国律师队伍已经发展到12万人,律师事务所已发展到一万多家。加入WTO给我国法律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法律服务市场将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法律援助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又一大“亮点”。近年来,政府通过实施法律援助,为一大批社会困难群众提供了法律服务,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根本价值取向。

张福森由衷地表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的这些成就,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小康社会应该是崇尚法治的社会

“报告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论述的分量和篇幅很重。在总结8方面成绩,论述10条经验时都讲到了法治。

特别是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都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并设专门章节加以论述。”

张福森边说边把报告拿到记者面前,他在报告上划了许多重点符号。

“这是对法制建设着笔最重、强调得最多的一次党代会的报告,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中央对加强我国法制建设是高度重视的。”一向沉稳的张福森话语里带着少有的激动。

张福森认为,报告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理论有了新发展、新概括,特别是论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历史过程。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张福森说,小康社会应该是崇尚法治的社会。法制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又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当家做主的人民,依法治国的依据是体现当家做主的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党的领导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同时,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通过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党的领导、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张福森说,报告在充分肯定法制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教育等诸多方面。司法行政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报告精神,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为我国法制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张福森说,报告将司法体制改革纳入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突出强调,并且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值得深刻领会的。

司法体制改革首要的问题是确立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要从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适应司法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出发,围绕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来考虑。

张福森指出,报告提出的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这样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报告还明确提出了完善现行诉讼程序制度;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做到相互制约、相互配合;遵循司法审判和检察与司法行政相分离的一般原理,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与司法行政的适当分离。

张福森说,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通过不懈地努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光辉浸染大地。”张福森代表的语气豪迈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