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的和睦团结和共同繁荣,对于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定不移抓发展,全力以赴促和谐,全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我们必须立足宁夏的实际,以建设和谐宁夏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第一要务,夯实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民族地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宁夏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是我们对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这几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科教兴宁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和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由2001年的337亿元跃升到2006年的700亿元,翻了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0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7.6亿元增长到6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到9177元、2760元。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宁夏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仍处于一个攻坚克难、爬坡追赶的发展阶段,经济欠发达仍是我们最大的区情。我们要站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自觉地把差距看作潜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勇于赶超的精神,自加压力,奋起直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奋力拼搏中实现新的跨越。要抢抓各种有利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突出发展工业,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雄厚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原因,宁夏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依靠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加重视科技的支撑作用,更加重视教育的先导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大发展、快发展。这几年,我们坚持把科技作为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劲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大力推广工农业先进技术,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特色产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十五”期间,全区科技投入年均增长7.9%,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达到39.3%。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科技攻关、引进、推广和应用,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宁夏主要工业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优势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综合科技水平达到西部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左右。教育是民族地区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几年,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立足于让各族人民群众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通过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争取国家支持、动员社会捐资办学等多种途径,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教育工程,组建了9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地区、偏远山区、民族聚居地区部分群众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增强了教育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今后,我们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让各族人民群众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特别是要把开办寄宿制中学作为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回族聚居地区每个县建1至2所寄宿制中学,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着力改善民生,凝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力量

同志今年4月视察宁夏时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着力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是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这几年,我们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和谐宁夏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解民难、排民忧、谋民利、促民富。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每年投入2000万元购买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4050”人员再就业,筹措近4亿元解决国有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以内。二是加强“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逐步扩大农村低保范围,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支付率、社会化发放率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支付率都达到了100%,城市居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全区60%以上的县(市、区)实施了农村低保,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贫困户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机制,推行药品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工作,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中标价格总降幅达45%左右,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把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通过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山区危房危窑改造、煤矿沉陷区居民搬迁和枯竭矿区困难职工迁居工程,先后有33749户农民和14000户矿区居民搬入了新居。五是下大力气解决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严重缺水的问题,目前已解决了中部干旱带15万人的饮水困难,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四、建设和谐文化,构筑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使人民群众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不断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加快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首先要弘扬主旋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切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巩固全体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几年,我们立足民族地区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教育人民群众,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和体育事业,繁荣文化市场,涌现出了《梅家小院》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宁夏的“文化大篷车”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初步形成了门类较全的文化市场体系,全区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1.4%和93.5%,83%的农村人口能够看到8套电视节目。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建设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切实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巩固和扩大先进文化阵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大力建设社会和谐文化、村镇和谐文化、企业和谐文化、校园和谐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风尚。要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突出优秀民族文化的特色,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使民族地区的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

五、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形成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安定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文化才能繁荣。这几年,我们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社会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构建治安防控六大网络,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创建“平安宁夏”,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推行以“管人员、管场所、管活动、管渗透、管特权”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坚决制止滥建寺庙、盲目翻修扩建寺庙,注意做好宗教上层人士、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把精力和资金放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来,全区宗教领域保持了平稳。当前,与全国一样,宁夏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但影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政治意识,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加强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的宣传,切实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团结和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