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灯具发展中功能性与装饰性浅析

灯具发展中功能性与装饰性浅析

摘要:灯具是常见的家居摆设。从古代的油灯到现代的电灯,灯具的样式灵活多变、品种花样繁多。灯具设计的变化是人类设计史的一道缩影。以工业革命为分界线,浅析灯具发展过程中功能性与装饰性的辩证关系,通过实证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灯具发展过程中演变进化的缘由,并对灯具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进行解析,探究灯具产品中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平衡点,分析其存在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灯具发展;工业革命;功能性;装饰性

1工业革命对于灯具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标志着资本主义从手工化到机械化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革命不但加快了社会生产的进程,也对生活中灯具设计的功能性和装饰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手工业的制造已经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社会急需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工业化生产具有批量化、高效化、统一化、易管理及成本低等特点,是符合当时时代需求的生产方式,机械生产注定成为人们生活中实物生产的主要生产力。从手工化到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者由人逐渐转变为机器[1]。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的设计风格在装饰性和功能性上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灯具的设计有功能性和装饰性两个属性,功能性是灯具最根本的实用属性,是灯具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而装饰性则是为了满足审美以及更高的感官需求而产生的特殊属性。在灯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出现,灯具的种类和功能也日趋完善。在工业革命前期,灯具受到宗教、政治的影响,装饰性常大于功能性。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越来越高,产品的功能性与装刘佳琦广西艺术学院硕士在读饰性的和谐统一,成为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要素[2]。

2工业革命前灯具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分析

2.1功能性分析

工业革命前,手工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通过传统造物手段满足生活所需,其中手工艺的传承至关重要。由于人类还没有进入机器时代,一直采用明火照明,因此灯具的造型就受到极大限制,多以烛台、油灯形式为主。但它的设计已经非常实用,以一种既安全又安稳的方式承托一根燃烧着的蜡烛。现代工业设计师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对于某些场景,很难再找到更好的基本设计方案。由于早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灯具多以满足最基本的使用需求,因此造型简单,经久耐用。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制造技艺愈发成熟,手工业体系更加完善,人们对实用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灯具产品仍停留在实用阶段,但人们对它的形式美感有了更高的要求[3]。

2.2装饰性分析

由于材料的限制,早期的灯具只能用石头和贝壳等不易燃的材料作为灯的底座,在其中放上燃烧物点燃,这种简单的结构是灯具的雏形。早在公元前7世纪,西方出现了壶灯,造型多以壶状为主。我国发现最早的灯具实物是使用陶土制作的瓦豆灯,由先民贮藏食物的盛具“豆”演变而来,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陶制的浅盘中间突出一个尖状的支台。春秋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为主,多为贵族用器,如战国时期的“银首人形灯”“十五连盏铜灯”多以人形、兽形元素为造型主要素材。人类早期的灯具制作主要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巫术以及宗教的影响[4]。我国古展到秦汉时期,传统造物的萌芽逐渐开始生长。随着人类对生活用品的种类、易用性、个性以及美的需求,灯具的装饰性随之被匠人们重视。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许多精妙的灯具设计,西汉的“长信宫灯”就是汉代极具代表性的装饰性灯具之一,它将人物与灯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新地设计了可调节的光罩。在我国古代中后期,灯具的装饰性逐渐成为灯具设计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3工业革命后灯具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分析

1879年,白炽灯的出现使灯具的设计浅析灯具发展过程中功能性与装饰性的辩证关系逻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从明火照明步入电器照明时代,开启了灯具的全新革命。白炽灯出现之后,各种新型的发光源如LED(发光二极管)灯、冷光灯、卤素灯、钨丝灯等多样的发光体,在没有明火烛台的限制之后,设计师对灯具的设计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设计语言也更加丰富多彩[5]。

3.1工艺美术运动时期

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设计师们喜欢采用一些质感丰富的材料,例如橡木、黄铜、木材、麻料、皮革,甚至还有宝石来装饰灯具,常用的色调包括棕色、绿色、黄色、赭石及赤褐等。英国设计师亚瑟•迪克森约的灯具作品以铜为基础材料,运用了简洁流畅的曲线作为元素,并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更强调平面的、二维的装饰效果,并且将这些装饰作为产品本身的固有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从植物中提取曲线,从树叶、花瓣中提取造型,注重造物的美感,在以手工制作为主的加工方式中夹杂着机械制造的痕迹。

3.2新艺术运动时期

新艺术运动时期是传统手工业过渡到现代化机器承接和反思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强调自然元素、反对工业化、提倡恢复手工业。埃米尔•盖勒作为新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致力于彩绘玻璃艺术的自然美和简约美,提出了设计装饰应与设计功能相一致的论断。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灯具设计是路易斯•康福特•蒂梵尼设计的蒂芙尼灯具,灯具的灯罩以动植物的形态作为主要装饰元素,材料上以彩色玻璃作为主要材料、边缘选取铜作为包边材料,色彩上借鉴了教堂色彩玻璃窗。这一时期的大多数灯具利用产品的外在造型和繁杂装饰展现对美的崇拜,关注产品的外观美感。这就使得灯具造型结构复杂、装饰烦琐,也导致了这一时期灯具的价格高昂。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所接纳,在接纳的过程中,新艺术运动充当着过渡的角色。这一时期所诞生的灯具也是尝试融合手工生产和机械生产的产品。这也是对“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最早的一批设计师敏锐地察觉到手工艺与机械化的矛盾点”的证实。

3.3现代主义设计时期

1919年包豪斯学院诞生,标志着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包豪斯学派的“功能至上、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对当时乃至现在的设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灯具是拉兹洛•莫侯利纳吉的“包豪斯灯”,具有简约的造型,配有刻花玻璃圆形底座和以吹制冰晶玻璃制成的灯罩。这一时期的灯具设计摒弃了之前烦琐的装饰和昂贵的手工艺成本,从手工艺到机械工业化转型完成,真正地进入到现代主义设计。产品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于人体工学以及产品使用舒适度上的探究。这个时期的灯具设计都做了可调节灯方向和角度的人性化关怀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更加关注人作为使用主体的功能性需求,在装饰方面更加简约。

3.4后现代主义时期

20世纪80年代是设计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灯具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又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在之前的现代主义设计时期,设计过程与工业机械相结合,不受地域、文化、材料的制约,极简的设计理念在普遍适用的同时也显得愈发单调乏味。后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在这一阶段迅速发展扩张,设计不仅是作为作品呈现,更加注重作品产生的过程理念,如孟菲斯风格以夸张、怪异、组合、重构作为美学指导,以一种戏虐化的设计语言融合各种设计理念。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让设计师在评判作品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形式语言的表达,从原型学角度审视作品,这种理念下设计出来的作品,对于习惯了极简主义表达的消费者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在后现代主义时期,新兴的艺术设计风格多样化,各种新型材料、新技术为灯具设计增添了无限可能,也衍生出消费者对个性的需求。这是文化和个性扩张的时代,不同的灯具设计在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天平上左右摇摆,努力探寻着个性化的设计语言。

4结语

灯具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一样的表达和侧重点。在早期人类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设备技术以及资源的极大限制,灯具产品仅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实用功能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灯具产品在满足灯具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之上,对装饰性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此时还是以手工制作为主,装饰性也仅停留在宗教意义和政治意义。工参考文献:[1]夏洛特•菲尔,彼得•菲尔.设计的业革命后,社会人口激增,人们对于产品的使用量有更高的需求,促使机器化、工业化的生产进程加快。灯具产品多以功能性为主,并且运用金属、玻璃、塑料等新型材料。造型设计为了迎合工业化生产方式,也逐渐摒弃了工业革命前期烦琐的装饰性语言,转而多以直线、圆等简单的几何形体,有利于机械化生产。灯具的设计和使用完成了从手工化生产到机械化生产方式的转型,工业化生产逐渐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人们对灯具的装饰性审美又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诞生了更多新的设计语言和风格,同时也催生了更多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统一和谐的灯具产品。从灯具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灯具作为日常必备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时代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会在灯具产品设计上留下深刻印记。从最早期只为满足实用照明功能的铜灯、石灯、陶灯、玻璃灯,到进入电气时代之后的白炽灯、LED灯,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照明方式,也使灯具的造型变得丰富多样。传统的手工制造留下了许多充满灵性的、自然的灯具样式。工业革命后的灯具以其简洁、低价的优势进入大众生活,如今在生产力极度超前、物资足够充裕的年代,灯具的功能性与装饰性更加统一贴合。

参考文献:

[1]夏洛特•菲尔,彼得•菲尔.设计的故事[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7-9.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8-22.

[3]心安工作室.手作艺术复兴传奇:艺术与手工艺运动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30-33.

[4]菲利普•威尔金森.伟大的设计[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9:11-12.

[5]贡布里希.秩序感[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20-21.

作者:刘佳琦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