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相关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相关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美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分析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管理教育的权力,而是建立了以州为单位、分权为特征的各具特色的治理体系:复合型治理模式、规制型治理模式、无缝隙模式和社区服务模式以及市场型治理模式。复合型治理模式又称为分割模式。如加利福尼亚州的UniversityofCalifornia、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和CaliforniaCommunityCollege各自拥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学术项目及权利,州政府是资金提供者和管理调节者,加州继续教育委员会在三大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起着协调作用。三大机构均享有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各自拥有一套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与州政府及立法机关沟通的工作程序,机构的具体职能和工作不受政府干涉。教师参与治理主要通过教师评议会、教师工会等组织,就涉及教师利益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规制型治理模式又称为统一模式,有22个州采取这种模式。以佐治亚州为例,佐治亚州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由一个统一的协调委员会负责管理,州宪法赋予该董事会极高的自治权。GeorgiaEducationCoordinatingCouncil(简称ECC)由州长和州高级官员组成,包括了校长和佐治亚大学系统的董事会成员。ECC负责全州的教育事务,在理事会之间进行教育政策与项目的沟通。ECC中没有教师成员,但教师个人可以在ECC季度公开会议上发言,还可参与ECC下属委员会中的审计、发展和执行特别事务,教师的建议通常能得到实质性的批复。州长通过宪法赋予的权力直接与ECC打交道,州政府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资源提供者的角色。ECC利用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平衡学术和社会公共利益,保证了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延续和运行,维持了良好的学术内部治理,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无缝隙治理模式的代表是明尼苏达州和佛罗里达州。Minnesota把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治理联结起来,不同层级的教育在评价标准、师资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良好衔接,确保学生顺利升学,维护教育的效益与公平。LocalEducationAgency(简称LEA)负责向公众、政府和立法机构提供与高等教育相关的财政明细、战略规划、项目和数据分析以及政策等,州政府依据法律向独立大学董事会(具有公法人资格)制定规则和拨款,不参与经费的支配。教师参与系统层次的决策主要通过教师工会,也可自由参与公开的董事会会议。该治理体系提高了教师、学生、学术专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在大学教育发展、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决策权,创造了良好的学术和工作环境。社区服务模式的代表是NorthCarolina,其公共高等教育主要服务于所在社区,由社区和学生家长决定公立高校的发展方向。社区理事会负责审批学校预算、发展规划、决策方案和课程材料选择以及新教师聘用。社区学院的使命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州内各社区。社区学院董事会拥有选举校长、确立学校项目等权力,非常重视社区、学生和家长的需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管理。社区学院董事会中没有教师代表,但教师可以作为教师协会的代表参与董事会会议和分委员会会议。社区服务模式在董事会、教师和行政管理者之间形成利益平衡。市场型治理模式的代表如密歇根州和特拉华州,高校有独立的董事会,其成员多通过全州选举产生,拥有治理大学的决定性权力,可以根据州政府的法律和拨款、高校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的需求独立做出决策。依据州宪法,董事会拥有议会和行政部门不可介入的权力。市场型治理结构使高校既可以接受政府大量拨款的资助,又可以免受州立法机构的控制和政治的影响。高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中,高校不同专业的学费能反映出学科或专业的市场价值。公立院校的董事会成员通常是选举产生的,能够代表公众利益,可以很好地将学术使命和社会使命统一起来,既有助于实现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发展目标,又有利于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但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这一治理模式会形成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资源有限、实力较弱的大学成长。

(二)美国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的特点是:(1)政府不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管理者,而是通过提供资源和制定规则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调控,间接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不同模式下,州政府或扮演资金提供者和管理调节者的角色,或根据法律向独立大学董事会拨款和制定规则,但州政府不能支配经费和操纵大学的具体管理。(2)除市场型治理模式外,其他模式均设置了宪法赋予自治权、拥有较强独立性、在职能及工作程序中不受政府干涉的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使其较好地充当了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的矛盾调和者。(3)高校有独立的董事会,其成员基本通过选举产生,拥有治理大学的自主权力。(4)教师通过教师工会、教师协会等组织积极、全面地参与大学决策。(5)较高的社会参与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公立大学的政府拨款逐步下降,社会参与度日渐提高,高校主要通过与工商企业以及各种形式的基金会合作来稳定和发展财政及其他事务。根据BurtonR.Clark的三角模型分析,美国高等教育与市场的融合度较高,对政府拨款的依赖逐步减少,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规则,派生了独具特色的经费市场、生源市场和师资市场。尽管美国存在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但是总体而言,均对社会经济变化的敏感度较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服务于教育产品需求方,所提供的智力资源和教育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使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其中,社区服务模式和市场型治理模式尤为显著。

二、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再造建议

根据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治理基本是政府中心模式,高等院校和社会都是从属者。要使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参与、分享高等教育的成长,政府就应明确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入市场机制。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包括市场)融合度较高,因而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一)政府角色的再定位建议

政府中心型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政府角色再造是理顺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核心。政府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主要责任,应由教育资源的直接提供者、教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控制者转变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制定规则并进行宏观调控。在教育管理方面,可以更多地依靠行政合同而不是行政手段和命令来管理高校,将办学权交给学校,使高校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角色定位的角度,政府应该从规则制定者与执行者转变为规则建议者与监督者;从治理层面的角度,政府应该由具体操作转变为宏观调控;从治理方法的角度,政府应该从行政管理转变为合同管理或目标管理。各级政府和所管理的高校之间可以采取每5年(与国家的5年计划保持一致)签订管理合同的形式,从总体上对高校的专业方向、发展目标以及财政拨款进行协商。高校在合同目标约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政府在合同中对高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约定,形成制度性文件,在目标清晰的基础上,不应再对高校财政的使用情况和具体的教学过程,甚至教学文件的细节做干预。

(二)成立负责教育事务的第三方机构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除市场型治理模式外,其他模式均设置了不受政府干涉的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由于该机构独立于政府和高校,因此能够较好地调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建议成立负责教育事务的第三方机构,由该机构建立教育质量、绩效与经费管理的评估机制并定期向政府、高校和社会公众公布关于专业设置、发展方向、经费使用、教育质量的相关信息。

(三)尊重高校的自治权

高校不同于企业及行政单位,其根本职能是发展学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高校具有学术属性、行政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术属性是高校的根本属性;社会属性由其在应用学术研究的成果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演化而来;行政属性则是由高等教育政府中心化的治理结构形成的。学术研究是高等院校的灵魂,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特征。高校只有不断探索、研究、产生、传播和运用知识,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高校应该按照学术发展的规律形成其治理结构,学科组织、建设和管理应成为高等教育治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社会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学术研究必须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一旦脱离社会,学术研究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机与活力。因而,高校的价值诉求是坚守与融入,即坚守学术研究,融入社会发展。同时,高校应去行政属性,成为具有学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独立法人。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石,应该有参与治理的途径。在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不同模式中,教师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表达诉求,积极、全面地参与到高校的内部治理。建议高校赋予学术委员会真正的治理权,实现“教授治校”,将教学、课程设置、招生、学位授予、科学研究等事项交由教授委员会决定。在“教授治校”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教师治校”,工会主席应该由教师选举产生,使工会成为教师参与内部治理的组织,而不仅仅是一级行政机构。学术研究不能急功近利,短期性的量化指标无助于提高研究质量。同时,教师应该有权参与到教师绩效、晋升标准的制定中。高校成为“教授治校”“教师治校”的具有学术和社会属性的独立法人,将有助于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研究导向及功利化的绩效管理趋势。

(四)引入社会资源

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再造的理念下,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也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提供教育产品或服务。美国私立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仍旧无法与公立高校相提并论。社会力量办学既有助于高等教育多元化,也有助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接轨,从而更好地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属于较年轻的私立大学,它创立的思想是与社会进步相融合,理念是“功用”,教育目标是培养“有教养的和有用的公民”。虽然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院校,但它争取到了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抓住机遇发展工学,审慎掌控科研的学术性和功用性的平衡,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来实现其教育理念。斯坦福“有用”的理念使其与社会紧密结合。1965年,“硅谷”在斯坦福诞生,形成了世界性高科技社区,树立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典范,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富有活力的知识生态。社会资源投入高等教育,既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的压力,又可以使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再造的视角下,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业,推荐各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与相关高校合作,研究形成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高校的投资、创立及管理中,从而使高校融入社会,协同创新。

三、结语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这里所说的灌输教育就是指通过疏和通的方式灌输基本的思想政治观点、思想政治理论。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创新教育的方式让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更好的入脑入心。1900年,在《我们运动中的迫切任务》中,列宁明确指出:由此自然产生出俄国社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党。列宁当时提出从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并不仅仅是指向工人提供解答某些问题的现成结论,最重要的是指引导工人群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这些论述高屋建瓴,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第一次对灌输论最生动、最全面、最具体的论述。

二、新时期坚持灌输理论的必要性

(一)社会的大环境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社会大发展、大繁荣

各种西方的观念也扑面而来,好的东西我们应当学习。但是西方大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思想,通过文学作品、电影、饮食,灌输西方的价值理念,对我国的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促进社会主义基本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灌输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对基本理论的忽视

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理论,而现今的状况就是对基本理论不认识、不知道、不理解。我们常说理论是实践的来源和基石,基本理论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必不可少,因此,通过灌输的方式将基本理论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基础理论、更好地促进我们国家基础理论的建设。

(三)新时期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灌输原理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成果也显而易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凸显,为了更好地改进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将灌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融合都需要通过灌输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再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

三、灌输理论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教育过于强调教育者地位

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更多关心的是自己要讲的是什么,只关注基本理论的教育而不关心受教育者的主观、客观感受,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过于强调自身。同时灌输教育过程中部分教育者因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和水平,缺乏说话技巧和感召力,无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法入脑、入眼、入心。

(二)灌输教育内容过于简单一提到灌输

很多人都会想到思想政治的灌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灌输的方式,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只是众多种类的一种,包括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只是单单将灌输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存在单一、片面性,导致一提起灌输就很头疼甚至是反感。

(三)灌输教育方法、形式过于单一

很多教育者采用机械、单一的理论教育法,甚至有的教育者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一味生搬硬套,使得教育形式单一。灌输虽然在我国有很多年的历史,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固有思想仍然存在,教育方式方法死板、教育过程单一,仍旧是强制式的灌输方式,这样导致人们的潜意识中就认为灌输就是生搬硬套,灌输就是死记硬背,使灌输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四、灌输教育理论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正确坚持灌输原理

必须反对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现阶段社会大环境带给我们的是很多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的心态,急于求成。人们对灌输理论的认识认为灌输就是一股脑的将知识都教给学生,不说明其中的来源,也正是由于对灌输的不了解导致这样的情况。不能片面的认识灌输教育而应全面的认识灌输理论,不能急于求成,应处理好灌输中方法和原则的运用,同时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正确坚持灌输理论。

(二)科学认识灌输原理

是正确坚持灌输原理的前提怎样理解灌输理论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只有正确科学地认识了灌输的基本原理,既通过外化的方式教育受教育者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再将外化的理论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而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理解某一概念和原理,不是填鸭式的方式教育受教育者,而是有步骤、有层次的促进基本理论的教育。只有科学地认识灌输原理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在教育过程中坚持说服教育

以理服人传统灌输教育往往忽视受教育者实际需求,没有把受教育者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主体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要注重灌输过程互动性,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要把个别灌输和普遍灌输启发灌输和形象灌输%自我灌输和他人灌输文字灌输和口头灌输有机统一起来,结合灌输的广泛性和先进性,让受教育者尽可能参与进来,与教育者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实现从显性教育向隐性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注重灌输方法的启发性,灌输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五、结语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安全管理中的基本方向

1.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宣贯安全防范理念。

因事利导、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思想才教育与安全管理结合要找好切入点:必须紧扣生产经营、紧扣一线员工、紧扣生产现场,从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入手;只有找准了切入点,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把安全理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多年来,港口始终把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合在一起,坚守“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法律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学习宣传新《安全生产法》,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查现场“三违”行为,杜绝习惯性违章,较好地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达到了增强员工素质、防范事故发生的目标。

2.广泛开展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标。

把思想教育与安全培训有机结合,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是制定港口年度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等,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二是新《安全生产法》已于去年12月1日实施。做好“新安法”宣贯普及工作,切实将“新安法”贯彻到位。三是结合季节特点,相继开展了“安全演讲比赛”、“安全生产月”、“安康杯活动”、夏季“六防”、冬季“六防”、“11.9”消防日、“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无事故”等活动。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四是利用多种形式,将上级文件精神、各类安全知识和常识、事故案例分析等宣送到广大员工中去,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营造声势。使员工的安全素质不断提高,在工作中始终牢记安全警戒线,按章办事、按规操作。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管理都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如果说安全教育的作用是事前警示、事后惩戒,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则重在事前预防、自我防范。而且是从思想源头上、行为意识上形成牢固防卫体系。在诸多生产力要素中,员工是最重要、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员工行为是否规范,安全意识强弱等,受其自身思想支配。思想支配行动,行动源于思想。同等条件下,员工安全意识重视成度、觉悟高低,决定着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心所持的态度。因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行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防范、思想觉悟、爱岗敬业等升华教育。只有员工将“爱自己、爱家庭、爱港口”的正确思想得到普及、员工的安全责任感才能增强,自觉遵章守纪,我要安全、大家安全的习惯才会养成。

三、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的“日常”工作方法

1.做好日常“警示”教育。在港口生产建设中,已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教训沉重。

无论大小安全事故,都会在员工心中留下阴影。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全过程,就是要做好日常“警示”教育,预防事故发生。通过案例分析,举一反三,帮助员工认识到不安全因素对社会、对港口、对家庭、对自己带来严重伤害和经济损失。通过“警示”教育,使员工充分体会到安全无小事、事故警钟长鸣的现实意义。

2.做好日常“减压”工作。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加快,员工在工作、学习、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对安全生产存在不利。港口通过“党员与群众结对子”“员工思想动态调查”等形式,掌握和了解员工在想什么、干什么,了解掌握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需求;从而根据员工思想动态、工作表现,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解决一些工作、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员工办一些好事实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使员工轻松上班,安全工作。

3.做好日常“跟班”监督。

港口坚持开展“三联一包挂”(三联,支部与基层单位联抓、争创“安全示范单位”;支委与党员联建、争做“党员安全示范岗”;党员与员工联帮、争当“安全技术能手”。一包挂,公司领导包挂一个基础工作最薄弱的自然班组)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通过“三联一包挂”活动与开展不定期、不定点的“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查找”和“干部跟班劳动”等活动,起到了很好监督和引导作用。“每人一天安全员制度”“安全检查与现场动态抽查”等活动,及时发现一些不易发现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码头货物吊装过程中,领导跟班劳动、深入现场一线,有效地进行现场督导,督查生产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安全监督的作用。

四、结语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过于僵化,没有考虑被管理者实际情况管理工作是为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所服务的,围绕着如何建设完善教育体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等方面内容服务。如今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一般管理者都是高校的领导层,学生就是被管理者,甚至任课教师都是扮演被管理者的角色,领导说什么,教师就要执行领导的命令,这样很容易造成专制性和独断性,对学生和教师缺乏人文关怀。普遍存在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让任课教师兼任管理工作,教师就不是全职的管理者,本来教师就要花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到教学和科研上,能花在管理上的精力和时间肯定不足,这种情况肯定会导致管理效果差,对被管理者也缺乏关注和重视,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造成巨大的阻碍。

(二)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速度,忽略了管理质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有时候会把过于强调管理的效率,一切都追求速度,把管理工作简单化和片面化,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有些管理者是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管理的实质,而有部分管理者则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好,而且对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都欠缺考虑,有时候会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就把指令传达下去,并要求一定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没有认真考虑被管理者的实际情况。在如今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就容易造成很多不良思想被传播开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会随受其影响,被管理者的思想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管理难度也会不断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追求的不应该是速度,而是要达到提高被管理者的道德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对象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途径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观念

1.1树立服务观念管理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关系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如果管理观念落后陈旧,那么将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更新创新管理思想。首先管理者要树立服务的管理,管理是为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服务的,其中包括课程的开设和教育对象等方面。管理者应该要站在服务者的位置进行管理工作,而不是以一个高层的身份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如果以一个高层的身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那么管理工作就很容易忽视被管理者的实际情况,管理工作也会带有独断性,缺乏民主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建立服务的观念,明白自己的角色和管理工作的意义和实质。

1.2树立监督评价观念然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还要树立监督观念,如今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普遍都有开展管理工作,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宏观调控、确定教学方向、预测发展前景和决策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但是会缺乏监督评价这一重要环节,对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关系着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只有建立完善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才能对管理者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监督其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范畴,监督各层次的管理工作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否有损害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没有了监督评价这一环节,就很难了解清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情况,而且还可能会削减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管理者就会想着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也不在乎管理的效果,因为也没有人监管和考核。因此,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树立监督评价观念,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如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的其中一点阻碍就是缺乏完整的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现存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运行存在着不少弊端,例如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不兼容、管理工作人员分工不协调和管理理念传统落后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一定要完善运行机制,完善的运行机制应该要为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完整的框架,要规范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步骤,规范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的因素,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在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中一定要制定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对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监督才能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营造一个工作氛围。其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应该制定一些策略招募更多优秀的管理人员进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除了要完善管理队伍的建设之外,还要落实好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规章制度上规范管理工作的进行和开展,尽量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在落后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一般都是灌输类型的管理模式为主,这种管理模式严重欠缺对教育对象的实施情况的考虑,实际情况上两者的作用之间是相互。他们的关系就犹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接收知识和信息的角色,但是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挥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上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也应该要重视被管理者的重要性,发挥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把传统的灌输类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合作类型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合作,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三、结语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其对象是特定的人群———高职学生。高职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原因,表现出强烈的自尊,但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努力奋斗的结果往往与自己和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又觉矮人一截,往往表现出自信不足,自卑有余,承受能力较差,容易自我否定,自暴自弃,甚至走极端。正是由于高职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要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对学生的真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乐观、坚强等积极健康的人格。这不仅是受教育者的人性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呼唤,也是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

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理应体现人文关怀。然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对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使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现实的人”这一主题,脱离了每个具体的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从而消减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不断自我完善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才能焕发出具有灵性而鲜明的生命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现实需求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创造团结、民主、平等、互助的工作环境,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激励的良好心理氛围,能使人走出孤独和自卑,让人平衡心态,自信、自立、自强地生活,找到心灵的归依和慰藉。然而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尚不尽人意,存在疏远与冷漠等不良倾向。这主要是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愿主动接近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对学生的一些正当合理的需要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缺乏必要的关爱和帮助,对学生理解、尊重不够,往往出现管理多服务少、命令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的现象,这些无不拉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距离,严重影响了双方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来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构建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路

(一)理顺工作思路,把握人文关怀内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要把握人文关怀的实质和内涵,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做到重点突出,求真务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文关怀深入学生心灵。

1.注重人文关怀基本点———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高职院校对学生指导的内容较多,但对高职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却是首当其冲的,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事实上很多高职生学习基础薄弱,加之高职院校学习气氛不浓,使高职生失去了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混个文凭罢了,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指导学生学习,这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来说十分必要,也更加彰显学校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手:首先,高职院校要狠抓学风建设,加强教学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严格把好人才培养的出口关,做到人才培养宽进严出。其次,要重视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加强对高职生学习认知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也可定期邀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来校开展学习专题讲座,指导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困惑。第三,要发挥优异学生的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用先进典型去感染、激励和带动全体学生,从而营造出竞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把握人文关怀切入点———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普通

高等院校大学生相比,高职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因此,以此作为切入点做好高职生的心理疏导,不仅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将人文关怀理念落到实处的有效方法。要做好高职生的心理疏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对高职生的心理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探索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心理疏导。比方说定期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行为训练,或者通过设立热线电话、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高职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再次,要建立长效心理疏导机制,把心理健康列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到常抓不懈。

3.紧扣人文关怀关注点——注重对学生的就业

引导就业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而高职生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清,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造成了就业的极大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就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这是高职院校最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知识、信息、心理和实践等就业方面的指导。要通过座谈、讨论、板报、橱窗、专题广播、网络宣传、模拟洽谈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就业指导课、成功人士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对高职大学生宣传就业方针、政策,介绍求职知识、技巧,培养高职大学生的求职能力;要提高高职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加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训练和职业行为的养成,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跨越。

(二)巩固教育载体,创新人文关怀方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载体承载和传递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的中介和手段。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巩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载体,并在其融入人文关怀,从而最终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中“重教书,轻育人”、在教学方式上“重教师灌输,轻师生对话”,忽视了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忽略了教育的价值是完善个人的发展。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去加以改善和创新,让课堂充满“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笔者认为,第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前提。教师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平和的口气、平常的心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视为自己的朋友、伙伴和亲人,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交心知心,以诚相待,以达到思想上的相互信任,感情上的相互理解,认识上的共同提升。”第二、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这是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关键。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创设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

2.在校园文化中体现人文关怀

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办学理念和院校精神以及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被视为大学的风骨,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而高职教育由于发展起步晚、底子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底蕴不足、影响不够等状况,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浓烈的人文情怀。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中的作用。一是要完善校内基础设施,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会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二是要营造以学术科技活动为主导、以文化娱乐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工作载体,也是提高学校的教学和育人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张扬其个性、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三是要综合运用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橱窗、网络等文化传媒,形成一个形式多样、体系健全的文化载体网络。

3.在社会实践中贯彻人文关怀

相关期刊更多

城乡社会观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大学(威海)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