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用设计理念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精选

通用设计理念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1篇

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它得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军事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大量的军事和经济需求刺激了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的高涨,因此美国的经济在此期间得到了迅猛的增长,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它成功的拥有了强大的生产力、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这为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次,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使得当时的经济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美国很多的大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设计部门,例如设计部门和独立设计事务所等陆续成立,这些企业内部的设计部门的成立为美国的工业设计以商业为目的奠定了基础,同时新一代的职业设计师也在这些设计部门中成长起来。设计师们的设计理念从包豪斯时期的形式追随功能也逐渐演变成了自己国家所特有的设计理念,即形式追随市场。市场竞争机制对美国早期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成为了促进商品销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在市场高度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为了引导消费不断推出新的有效手段。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汽车设计领域为了满足商业需求,采用对样式进行设计的策略尤为突出,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制度“有计划废止制度”。

二、有计划废止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它的汽车市场需求非常庞大,但是相对于大的汽车需求量来说,单一的汽车样式和色彩已经越来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针对当时的发展状况,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有计划废止制度”。这个计划是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共同提出的,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的考虑以后几年之间要不断的更换部分设计,形成一种制度,使汽车式样至少没两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三四年有一次大的变化,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这是一种通过不断的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促使消费者为了购买新式样而抛弃旧式样1。这个设计理念首先在汽车领域获得了比较好的效益,随后这种设计理念很快就波及到几乎所有的产品设计领域。1965年,通用汽车公司的雪福来汽车就有46种式样、32种引擎、21种色彩和400种配件2。“有计划废止制度”的产生最终可以归结为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用以刺激消费,推动了经济的前进。这个设计理念确实为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并且发展了美国工业设计使其职业化,把现代设计的工作方法扎扎实实的植入了工商企业界,从某方面来说对推动现代设计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工商企业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一理念在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力求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但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种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由于频繁在短周期里更改设计式样,引起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由于从3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初期,美国的工业设计理念都一直延续着这种重形式轻功能的设计特征,因而美国汽车在1972年前后的能源危机中轻而易举地就被那些外形虽然简单,性能却非常优异的日本汽车超越。

三、总结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2篇

1.1设计安全环保的驾驶室

在工业生产中,运用节能设计理念设计出的安全环保驾驶室,既可以提高制作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司机创造一个良好的驾驶环境。同时,安全环保的驾驶室既可以缓解司机驾驶的疲劳感,也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系数。所以,在设计驾驶室时,可以运用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为司机提供比较人性化的服务,并且司机的座位是可以全方位调整的。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调动和转向的驱动器,并且它要带有电子监控装置。在设计驾驶室的操作环境时,要采用整体性、全部封闭的样式玻璃,这样就可以防止紫外线的辐射,同时,还要配置无氟环保型冷暖空调。

1.2选择低公害的机械发动机

在对工程进行机械制作时,其最大的部件就是发动机,并且发动机的质量会对工程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声,要选择比较节能环保的发动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噪声污染大的问题,从而实现了节能、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另外,由于发电机具有耗费油量少、排放低等特点,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提高了加工效率,有效缓解了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1.3液压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液压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要想保证液压系统能够高效运作,一定要定期清洁液压系统。同时,机械设计师在设计液压系统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液压机造成的污染,并且还要选择适合的油料。除此之外,还要将油液中所有的杂质清理干净,并且延长换油的时间,这样就可以降低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液压系统的能源消耗,延长了机械系统的使用寿命。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除了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外,还要认真检查软管的损害度和规定时间内的报废量。

2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

2.1选择使用可回收再利用材料

在进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坚持降低自然资源消耗的节能理念,要尽可能地选择可以再生的资源和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在进行生产加工时,选择可以再生的资源既能够起到分解和回收再利用的作用,还可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而且还不会排放出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除此之外,在设计零部件结构时,一定要遵循“可重组、容易分配和容易分解”的原则。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环保材料的使用效率,还能够有效避免有毒材料的使用。

2.2按照环境通用标准设计机械构件

要尽可能地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降低设备的报废率和机械部件废弃所导致的污染处理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在选择材料时,必须要使用环保负荷比较低的材料,这样就会降低材料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减少机械设备报废之后处理污染物质时的工作量。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重量轻、能源消耗低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原则,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容易污染环境的材料。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通用性的特征,要不断优化机械产品的设计,还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适当降低机械自动化产品的质量,并要严格按照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完成机械设备的优化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其符合环境通用的原则。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按照环境通用的标准设计机械构件。

2.3根据环境需要完善制作工艺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设计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制作工艺,并且在选择制作工艺时,单一零件的加工要与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相互匹配,例如,锻压工艺主要包括冷锻压、热锻压等。与冷锻压方式相比,热锻压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而且从施工工艺上讲,冷锻压的成本会更高,不然就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在以后的设计中,设计师会选择温锻压工艺施工。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具体要求有效地调整施工工序,并且要不断完善工艺,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达到环保的要求,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节能的效果。

3结束语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铁站;人性化;区域文化;探析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地铁为代表交通模式已经成为解决中国各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即使不是唯一的途径),并在城市生活中越来越显示着其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轨道交通的建设是把宁波全面推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适应了宁波城市的发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和实施“中提升”战略的需要。目前,国内的地铁站建设开始逐步注重区域文化与艺术的相结合、地铁站室内设施与标识系统的人性化,在建设中也强调以地铁站为中心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并注重地铁站对周边地段带来的辐射能力。虽然目前国内的地铁站建设已经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迈上了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不可忽视由于国内的地铁系统建设基本上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建设速度快、规模大,同时上马的工程项目多,从目前的建成项目来看,不免存在着诸如设计风格雷同、站内设备不完善、标识系统设计之后等等问题。和日本、欧洲地铁先进国建相比,在各个层面上都还存在明显的滞后。

1宁波地铁站规划设计背景

1.1日益流动的社会生活

经济全球化和生活多元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随着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和城市向周边郊区的不断扩张。2002年,宁波市人口达到596.2万人。其中,中心城人口达到了124.9万人,外来流动人口增长很快,但由于城区空间小、三江自然分割,加之目前每天近百辆的私家车增加量,私家车和小汽车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城区交通拥挤现象日益突出。路宽了车却慢了。人们在距离越来越远的住宅、工作单位、学校、商店、体育馆和电影院的生活场所之间奔波。在宁波这样高速发展的城市,人们通过旅游来体验不同的生活的内容,了解更多的文化含义,满足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离开越来越不喜欢的工作单位和居住的地方,逃避现实,减轻挫折感和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而多元化的社会提供了总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观念与兴趣的多重选择,促使着人们不停的流动。

社会变革是一个城市变化的核心,通过建立高效的联合运输网络系统,设计复杂的城市流动环境,就有可能以一种合理的、可持续的方式来应付这种流动趋势。

1.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选择

宁波是浙东交通枢纽,陆、海、空、水立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交通作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空间载体,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运用形态的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是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随着地铁列车、小汽车、公共汽车、地铁等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而且向原有的城市结构和城市交通体系提出挑战。

由于目前小汽车为主导的公路交通体系带来的是交通的堵塞、土地的大量占用、生态环境的恶化等诸多问题,便利的公共交通可以疏通城市交通脉络,改善城市空间和环境质量,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特色。

1.3地铁站建筑意义的变化

现今,各种能带来活力和繁荣的运动因素构成了城市的形态,城市不再局限于空间中而是有了“距离——时间”的概念,城市地铁站起作用远远超越了单纯的交通枢纽。不断更新的车站不仅见证了城市生活的变化,而且努力成为城市中富有个性的标志性公共空间,激发人们的热情和敢于挑战时代意识,并尝试提供更好的展望城市未来的建筑可能性。

2人性化设计

2.1满足人们所需

设计的层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素就越多、越圆满,物质性和精神性、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结合就越完美、越融洽。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即是人的认识、思想和情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人类设计是人类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的观照。设计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情”即映射于人类普普通通的设计中;设计是无生命的,又是有生命的,“生命”即蕴含于人类对物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已打上人类精神意识的烙印,设计也不例外。人性化设计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宁波地铁站是否能成为我们都市人的又一客厅,让“匆忙”、“冷漠”不再是地铁车站空间的关键词,就必须从根本上先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才能去感知场所的存在。

2.2人性化设计的表达方式

整体设计追求设计各个环节的横界整合,在统一的时间表上按照工程进度进行有机的安排和穿插,最大限度地将不同专业的设计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达到花费最小化,设计最大化。宁波以往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也一直采用土木先行,各专业分头作业的项目操作模式,逐步开始在实际工程建筑中谋求专业“细分析”与各专业“综合统一”两方面的平衡。除了整体建设上导入整体设计之外,设计的各个具体方面也在寻求自身的整体性。例如标识系统和室内环境的整体设计,就是开始的较早的尝试。

2.3宁波地铁站整体设计的发展方向

(1)无障碍化(Barrier-free)与通用设计(UniversalDesign)理念的导入。通用设计是指对于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考虑是尽最大可能面向所有的使用者的一种创造设计活动,被认为是无障碍化理论发展与延伸。通用设计理念的导入是宁波地铁站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宁波的各大轨道交通公司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都积极配合该项法令,除了进行硬件上的无障碍化及通用化改造,同时,也力图将通用化理念融入其日常服务中,最大限度提高乘客在乘车时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从目前大城市地铁站设计综合来看,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地铁站室内设计主要包括:人流动线的通用化、车站实施的通用化、站内通道的通用化、车站空间的标识化、各车站的个性化设计、标识系统的通用化。正是由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导入,地铁站室内设计才能够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设计。

(3)注重区位优势与地区发展的复合化摸索。根据车站周边地区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地面站、地下站、高架站与大型交通枢纽站),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重新规划与整治,例如有针对性的站内商业运作、有效利用高架桥站的桥下空间(一般作为自行车停放处或开发为商铺),大型交通枢纽站的上方空间等空间活用以及站前广场的整治以提高交通效率。在政策的促使下,使整体设计与车站、地区发展联动的复合化发展模式的方向发展,使车站与城市环境都得到改善,地区面貌焕然一新。超级秘书网

2.4良好的设计机制

(1)设计委员会的指导作用。设计委员会是在前期设计、设计实施以及施工阶段都一直存在的临时性组织,一般不发生大的人员组成变动,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设计的连贯性与前后一致性。设计委员会根据设计的不同专业分成多个分科小组,但同时强调互相的理解与协调行动。其负责的内容包括:制订整体的范围和开发流程、整体设计的方针、各车站的设计方针、标准车站的设计、设计的检证。

(2)设计各阶段市民参加的导入。设计各个阶段均导入市民参加制度,实现真正从使用者的角度去审视、调整方案设计方案。在设计前期阶段,通过分别召开的探讨会,设计方积极听取各种包括残障人士、老年人、妇女等各色普通市民对设计的看法及意见,或最终方案的参考,或直接运用到设计中。设计中期借助由志愿者组成是实验小组,以取得各种设计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例如照度的验证、人流动线分布、标识的可视性与可识别性等等。设计后期一般采取问卷及研讨会的形式对设计效果进行实际验证,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更改。

在中国以往的设计模式中,大部分地铁站台仅仅是人们等候列车的必须场所,我们常常看的一张张茫然无助的疲惫的面孔。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抱负。让我们看看你的世界,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文化上追求什么。”利用城市原有的文化元素,突出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韵味,能使当地居民感觉更为熟悉亲切,也使城市更充满魅力,也增加了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认识,让忙碌的工作者有归属感。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感官设计理念;包装设计;作用

引言

众所周知,21世纪的时代已经被贴上了信息时代的标签,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息都活跃于各个领域内,信息时代也令绝大多数人的精神追求在侧重点上发生了偏移。对于产品而言,人们除了注重实用性外,更加注意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包装价值。

一、感官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视觉包装设计

视觉包装设计是产品包装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者的,因为在感官设计理念中,这种包装方法往往作为课题被重点提及,原因在于良好的视觉包装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第一直观感受,可能通过第一眼的印象,就抓住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现实中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比较依赖自己的第一感觉,让消费者产生对于产品的联想,从而让产品占据消费者的消费意向中,从这点就可以体现出视觉刺激对于包装设计的重要地位。对于不同的产品而言,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就高档消费品而言,侧重点在提升产品的艺术价值上,可以在产品的外部加入比较高端、大气的修饰,以此来提高产品的品味和档次,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如高堤耶香水在包装设计时,就引入了女体瓶身作为瓶体,金色的束衣能够和女性的曲线比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外包装能够给他人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以说这样的包装能够掩盖住香水的内在价值,并且要高于内在价值。

(二)嗅觉包装设计

嗅觉包装设计在近几年比较受到关注,经研究发现人对于气味的记忆时间比任何感官的刺激都要持久,通过对气味的记忆能够产生回想,这种关系能够拉近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原因在于产品的气味能够受到外界的影响,更要在包装中体现出其嗅觉价值,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领域提供了保障,通过科技能够加强嗅觉的持久性,最常见的当属摩擦生香技术,这点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比如可以通过在杂志中放卡片、用带香味的油墨进行封皮的制作等,不同产品要用不同的香气,杂志要使用薰衣草香气,儿童书籍要使用书香,这样的包装能够减少对于产品的陌生感,提高了产品的内涵。

(三)触觉包装设计

触觉包装设计对包装材料有一定的要求,这点诸多的产品都能够达成比较一致的倾向,就是外包装的质量对产品价值影响较大。在进行触觉包装设计时,要考虑的包装要素比较多,主要有包装设计思想、人体工学原理以及人体的触感科学等,从设计材料的角度上看,触觉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对于产品的肌理感,还要分析触觉发生时对于心理起到的变化作用,以及触觉对人体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哪些。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不同的肌理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比如包装设计过程中的棱角、平滑以及形态变化等,这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心理,同时还会影响对产品的视觉体验。(四)听觉包装设计听觉包装在现实的感官设计理念中应用较少,儿童产品应用的比较多,因为儿童对于感官的刺激多见于听觉,平时的儿童玩具也都是主要靠听觉为主,在设计儿童产品时可以在产品上安装一个声控装置,以此来发出声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以实现产品的销售目的。

二、感官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一)对于产品的应用价值

在感官设计理念中,能够将包装和产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消费者通过理解外包装的设计内涵,而对商品的价值做出一定的预计。一个产品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它的实际用途上,还要在它的加工和包装上体现出来,感官理念能够让加工价值和包装价值体现在产品的使用价值上,让消费者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产品的加工价值和包装价值,之后再估计到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对于产品的艺术价值

当消费者产生对产品的直观价值时,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对艺术价值的定位上,包装的制度、材料以及结构都能够通过触觉、嗅觉、视觉等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并会让消费者对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做出第一时间的反馈,通过产品的价值和自身的消费水平,决定是否可以对该商品进行购买。

(三)突出产品的包装主题

产品的感官体验,是商品对消费者的第一感受,产品通过其对艺术的加工和对创意的设计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却无法实现产品的外包价值。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引入感官理念之后,设计师能够通过标识、图片、材料以及气味等进行艺术加工,加工之后的产品能够体现出包装的价值和主题。

(四)使包装设计层次更加清晰

包装设计过程中感官设计的理念有很多种,具体包括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如此种类繁多的理念能够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并被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如果在现实的设计环节,有一个理念没有很好的应用,会在整体上损害感官设计的价值,所以对于设计师而言,应该总结不同的设计特性来更加合理的安排感官设计理念在包装中的比例和方法,让整个设计过程更加具有清晰的层次,最终把一个产品的应用、观赏以及感知部分的价值逐级展示出来。

结论

通过以上观点可以发现,随着感官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入,能够为我国的包装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可见一个设计理念的价值不可预计。目前,我国的包装设计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理论都是源自于国外,所以说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我国对感官设计理念的研发力度,并且要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被行业不断的进行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宫甜甜.基于多感官理念对通用包装设计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

[2]吴慧娟.感官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173-174.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园区;节地;总图设计;建筑设计

自城镇化加速以来,我国城市工业用地的规模飞速增长,迅猛的城市扩张背后常常是粗放建设模式,造成一些地区土地浪费、生产效能低下、环境污染、人口流失等现象。这其中有土地管理水平和节地理念普及不足的问题,也有工业园区规划和设计水平不高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对工业节地设计的逐步重视,各地政府机构更加重视挖掘工业用地的潜力。同时,随着产业升级带来高科技产业的革新和发展,工业园区也从传统的“工厂聚集地”形态模式逐步向功能丰富多元、空间舒适、配套完善的“多功能复合体”形态转变,发展为今日城市新区多见的新兴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要求设计工作者对工业园区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1工业园区

本文所研究的“工业园区”泛指当下大量建设在城市新区的工业园、科技园、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发展通常超越“产业”范畴本身,还促使休闲娱乐设施、绿地及生活区域的形成。园区内有公用的研发、办公、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为产业类型匹配的中小型工业厂房。园区内同时进驻多家具有一定的生产关联性的企业,共享园区内的空间、设施、资源甚至技术条件。“节地”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节约用地,也包括高效、灵活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可共享、可灵活利用的空间,创造生态环保的生产环境等。虽然各类工业园区由于产业定位的不同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上的侧重点不同,建筑特点也千差万别,但在节地问题上应有很多共通之处,本文希望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探讨工业园区在节地问题上的设计策略。

2工业园区总图设计节地策略

工业园区内的产业类型决定了其研发、生产工作受地理环境、交通物流、空间尺度及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影响较传统工业要小很多,反而其基础功能设施的共享机制更为重要[1]。所以,总图设计对工业园区节地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

2.1功能结构的空间布局工业园区的功能结构直接规定了其空间组织方式。工业化社会的工业园以生产为核心,其他均作为附属功能存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科技园、产业园的用地更加多样,功能结构一般包括科研区、生产区、物流区和生活配套区。科研区一般处于工业园区中比较安静且稳定的核心区域,良好的研发环境利于企业行为的正常运转,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动力所在,尤其高科技园区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有较高要求,需要高质量的绿化景观和宜人的公共交流空间。在总图布局时可以尽量采用向心式、围合式以及轴线式的布局形式,使研发建筑楼群形成空间个性鲜明的建筑组团[2]。生活配套区在空间上需要和科研区紧密联系,保证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的高效和便利。在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科技园,生活配套区不仅需提供居住、餐饮等基本功能,还常常包括共享交流、金融服务、娱乐休闲等一系列服务设施[3]。从土地经济性和功能性角度考虑,总图规划时这类非生产功能应尽量统筹考虑,以综合体的形式布局在园区交通最为便利的区域,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状态,同时可以和园区内的集中景观绿地及地下空间结合设计,利用下沉广场、采光庭院等空间,不仅优化了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同时极大地节约了地上空间。生产区和物流区通常是工业园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域,也是各个企业各自独用的部分,合理配置生产、物流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是工业园区节地设计的最重要的一环。传统厂区服务于大型工业,建筑面积配置受制于生产设备和工艺,但新兴产业园多服务于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空间尺度受产品和生产设备影响小,反而更应从建筑设计角度寻求最优的节地节能设计模式。工业厂房的防火单元面积根据生产类型、建筑高度的不同分级规定,以丙类工业厂房为例,多层厂房模块占地面积多以2000至4000平方米单元最佳,高层厂房模块则以2000至3000平方米单元为优,规划时需根据具体的产业类型定位合理配置,否则造成因消防设计导致的面积浪费是不必要的[4]。

2.2建筑间距与道路结构的组织工业园区通常以多层建筑为主,防火间距是建筑间距的决定性因素。园区内工业厂房的建筑间距一般在10-18米之间,另外在有污染的项目中还需考虑卫生间距和通风间距。生活区如配备公寓、员工宿舍时还要充分考虑居住类建筑的日照间距,可采取尽量将居住建筑设置在用地范围的东南角或西南角的方式减少日照间距的不利影响。除了在规范层面控制建筑间距,在规划布局时仍需通过设计手法提高用地效率。例如研发建筑单体的空间灵活度较大,平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总图规划布局的需要调整。道路结构在工业园区规划中对用地效率影响很大。工业园区的生产性质决定了建筑需要有良好的车辆可达性,加之物流通道需要更大的道路宽度和转弯回车空间,生产物流区域的道路往往占用较大比例的土地面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可以达到厂区面积的40%。工业园区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园的总图规划中,可适当优化物流运输方式,通过合并可共用的装卸场地、整合物流通道、精简道路结构的方式节约用地面积,达到紧凑高效的总图设计。

2.3生态系统的建构工业园区的生态系统研究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工业园区往往存在开发强度过大、绿化空间功能单一、生态系统薄弱等问题。在后工业化的城市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建构可修复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工业园区的节地设计策略中的重要补充。良好的景观绿地系统不仅是工业园区生态防护的主要支撑,也利于吸引优秀的企业机构加入,在园区的招商运营方面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高新科技企业和其职业人群在心理需求上更加倾向于功能多样、环境舒适、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因此,未来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中需强调功能的“复合性”和空间的“可达性”,即营造以丰富多样的景观植被复合群落为主,拓展有文体娱乐、休闲聚会等功能,具有连贯便捷的步行系统和无障碍设施的景观绿化系统,代替以往功能单一、仅具有可视性的草坪式绿地。在设计时可利用各个功能分区的空间特点有效布局景观节点,如在园区入口广场空间设置开敞的水景、绿化空间,在科研区和生活区建筑围合区域设置较大的景观植被群、休闲游园和餐饮运动场地,在生产区的条状道路两侧设置适合散步、骑车的林荫步道、休息区等,形成多层次的完整的景观休闲健身网络。如今许多城市已纷纷着力于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业园区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当下的生产,更有不断扩大产能的需求,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应用便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公共建筑,工业园区建筑在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建筑屋面面积大、建筑设备少,建筑立面多为窗墙体系,形态简洁平整,更适合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集成设计,达到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另外,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等措施均应在新型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得到充分实践,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使工业园区建筑从能源的消耗者转变为生产者,从能源角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生态化”的节地设计理念的升华。

3工业园区建筑设计节地策略

工业园区的运营模式以租赁出售为主,在初期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招商运营的核心需求,落实在建筑单体层面上,就要深入研究建筑空间在通用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园区空间的利用效率,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园区经济效益低下。

3.1建筑单体灵活性设计研发工作具有独立性和协作性并重的特质,存在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通常各个企业入驻前会根据自身需求个性化分配各类空间的面积比例和组织方式,所以这类建筑的平面设计中应最大程度统一柱网模数,做到结构体系简洁化。不同于一般办公建筑,科研楼建筑需要空间更大的实验活动场所,单个集中的交通服务单元面积较大,容易对研发办公空间造成限制,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小的单元。另外,研发设备有需要转运的可能,需设计方便运输的货梯厅和通道,为运营管理提供最大的灵活性,从而适应企业内部工作模式不断转变的需求,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在剖面设计的通用性方面,不需要考虑大型生产设备尺度和荷载,通常4.5米至5.0米层高可满足大部分产业研发需求,标准层高以4.5-4.8米为主,首层因为可能需要放置较大的实验设备,层高可达到5.5-6.0米。如今研发建筑设计出现从原来的多层向高层发展的趋势,同时可以将丰富的空间环境要素整合在建筑群之中,例如下沉广场、空中运动场地、交通连廊、观景挑台、屋顶花园等,既不占用研发功能面积,又可打造多维度、多功能的休闲空间,极大地提升园区节地设计的空间效果[5]。生产活动以轻量化的产业类型为主,通用厂房一般可以满足大部分生产需求,这大大延长工业建筑的使用寿命。通用厂房建筑设计需在层高、地面承载力、采光、通风和照明等多个方面考虑一定的通用性,并且尽量扩大柱网跨度,减少柱子的数量,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工艺受结构体系的限制。同时,轻型产品的工业生产对空间要求不高,适合发展不同空间尺度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厂房,如单层4000平方米的大型通用厂房多为1-2层,首层层高可达12米以上,满足物流园区的空间需求,而单层2000平方米的中型厂房则多为3-4层,首层层高较高,标准层较低,全面覆盖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的空间需求,进一步增强厂房的灵活性。

3.2建筑单体可发展性设计根据实际工程的招商经验,一种四至五层、单层面积约500-800平方米的小型研发建筑很受发展初期的中、小型企业欢迎,这其中涉及园区发展的定位和土地平衡问题,仅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建筑单体的面积越小,无疑用地效率越低,而且存在企业发展的局限性问题。在今天的工业园区建筑设计中,常常将小型建筑单体进行单元化设计,通过两个或三个单元进行“两拼”、“三拼”的组合设计,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拆分或合并租售。单元之间可用廊道等“连接体”联系起来,也可仅用防火墙分隔,在功能、交通、防火方面各自独立,但充分考虑未来联通使用的可能性,如在最优的联通部位不设置楼电梯、机房、管井、消火栓等不便改造的交通服务空间,结构设计时预留未来联通的荷载和结构构造,并考虑沉降不均可能造成的改造问题。这一“可分可合”的单元组合设计手法也可用于厂房建筑的设计中,在不影响园区总体布局的基础上,省去厂房部分次要采光面的建筑间距,节约大量用地面积[6]。这类可发展性设计方式满足了现代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产品更替、产能提升、规模调整等种种变化需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租用模式是工业园区节地设计、有效适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策略。

4小结

立足于新的时代格局中,当代工业园区设计对建筑师提出了更复杂的要求。设计工作者不仅要从规划层面综合考虑工业园区“多功能复合体”的空间形态,更要将“生态化”的节地设计理念贯穿于工业园区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在总图规划阶段布局合理、高效的园区的功能结构和道路结构,并充分利用区域的自然要素和可再生能源,构建面向企业和人的高效、生态的工业园区环境,在建筑单体设计中重点研究各类型建筑内部空间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大大增强工业园区建筑的空间利用效率,延长工业园区的生命周期。现代的工业园区节地设计理念必然是集节地、高效、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上至下、由大到小的多层次的节地设计策略系统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张翠娜.工业建筑节地的设计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2]王毅,陈静.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工业园区规划探索与实践[J].工业建筑,2008,12:37-40.

[3]谢薇薇.现在高科技园外部空间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4]姚威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探索[D].重庆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