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边贸易论文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精选

双边贸易论文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失衡

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中欧贸易的迅猛发展,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双边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博弈的焦点。首先列举了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然后通过比较双方认识的异同,对双边贸易失衡问题进行了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又从贸易失衡对双方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中欧应该理性看待贸易失衡问题,积极做出互惠互利的让步。同时,双方还应该从战略伙伴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切忌因为急于求成而激化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毒害双边贸易的良好氛围,努力将这一问题对双边经贸关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欧贸易的迅猛发展,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快速增加,从2001年的51.7亿美元剧增至2007年的1342.3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59.3%。其中,2002—2005年的增幅一直保持在90%左右。虽然2006年、2007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增幅明显回落,仅为30.7%和46.4%,但由于基数很大(2005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701.2亿美元),这两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分别增加了215.4亿美元和425.7亿美元。欧盟的统计数据更为惊人。2005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1085亿欧元(约合1349.7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中国2007年的统计数据,1342.3亿美元。严重的贸易失衡大大地刺激了欧盟本就敏感的神经,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公开指责对华贸易赤字“不可容忍”,强烈要求中国采取措施扭转贸易失衡局面。中国也注意到贸易失衡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积极想办法缓解双边贸易严重失衡的局面。目前,中欧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博弈的焦点。

一、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1.中国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中方认为,中欧贸易失衡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大背景下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地区对华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欧盟对华产业转移使得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盈余,有很大一部分是中欧贸易转移的结果。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东盟成员国也加快了对华产业转移的步伐,在中国组装、加工产品,然后再出口欧美,这样欧美对这些国家的部分贸易赤字也转变成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这些逆差始于2000年(约400亿美元),并一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至2006年,中国对上述贸易伙伴的逆差总额已达1539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对欧盟与美国的顺差总额约为2359亿美元”。中方还认为,中欧贸易失衡与欧盟歧视性的对华军售禁令有关。

2.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欧盟承认在贸易失衡方面中国是“代人受过”,中国的顺差部分是其他国家的顺差。2006年10月,欧盟发表了《竞争与伙伴关系:欧中贸易与投资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亚洲国家在欧盟进口中的比例相对稳定在20%~25%。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国已经部分取代了亚洲其他国家成为出口来源国的事实”。欧盟也承认,“产生这一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结构性的,因而这一现象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欧盟更加强调贸易逆差反映了中国严重的市场准入问题以及中国未能履行世贸义务,强烈要求中国“完全履行WTO成员的义务,全方位地向其他成员开放货物和服务业市场、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和保护外国公司权利”。同时,欧盟还认为,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特殊的经济增长鼓励机制强化了中国的竞争优势,抑制了进口需求,加剧了贸易不平衡。另外,欧盟还认为贸易失衡同中国充分利用了欧盟的普惠制有关。

二、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认识的比较分析

第一,双方均认同贸易失衡与国际产业转移和随之出现的贸易转移有关,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但是中方认为,这是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而欧方则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市场准入问题上。入世后,中国努力兑现承诺,将关税总水平下调至9.9%,取消了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产品招标等在内的所有非关税措施,并加大了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力度。2001年,欧盟对华出口为357.2亿美元,2007年猛增至1109.6亿美元,在7年内增长了3倍多,是欧盟所有贸易伙伴中增长最快的,这表明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显著提高。但是,中国确实保留了一些限制条件,如资本要求带来的设立成本、限制投资规则、所有权上限,以及当地含量要求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开放,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扶植我国的战略性产业,降低经济运行风险,推动国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进而持续扩大从欧盟的进口,才能实现双赢。

第二,欧盟认为,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特殊的鼓励机制加剧了贸易失衡。近年来,尽管我国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国内消费需求有限的状况一直未有明显地改善。目前,国内经济增长一半以上都靠进出口拉动。对中国来说,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最主要评价指标。由于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税收以及就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对这些行业的出口企业一直持鼓励的态度,给予它们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造成这些行业投资过度,产能大幅度提高。而且由于大部分出口产品差别不大、种类重复,压价竞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产品的利润甚至只有2%~5%。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特殊的鼓励机制确实给欧盟同类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贸易失衡。

第三,中国认为,欧盟歧视性的对华军售禁令加剧了贸易失衡。入世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潜力被释放出来,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涌入欧盟市场,深受欧盟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中国急需的高技术产品、军民两用产品却因欧盟对华军售禁令而无法进行贸易,而欧盟的其他产品又因为价格太高无法获得中国老百姓的青睐。在此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很大一部分出口能力被搁置,自然会加剧双边贸易失衡。

三、贸易失衡对中国、欧盟影响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的国际转移和产业链条的全球配置使得贸易顺逆差的原有内涵和经济意义发生了改变,以国界划分的贸易顺逆差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得失。因此,不能仅仅因为中国对欧盟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就认定中国在双边贸易中获益,欧盟在双边贸易中受损。事实上,中欧贸易失衡给双方带来的影响各有利弊,必须要理性看待。

对中国来说,巨额的贸易顺差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从好的一面来看,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到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5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日后服务贸易领域的全方位开放、汇率的更加弹性以及未来资本项目的更加开放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国对欧出口企业大都集中在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中等技术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有效地缓解了低层次就业的压力。从不好的一面来看,首先,巨额的贸易顺差为欧盟对华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提供了借口,加剧了双边贸易摩擦。欧盟认为,欧盟的相关产业和就业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冲击,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的健康发展,欧盟有必要对中国进口商品设限。近年来,欧盟大幅度的削弱对华普惠制待遇,加强对华反倾销调查,并设置了一些针对中国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打火机CR标准。其次,巨额的贸易顺差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7年10月,欧元区13国财长发表声明,首次把人民币汇率水平认定为“比美元和日元汇率更让欧洲关切的事情”。欧盟一改在这一问题上较为谨慎、温和的态度,积极仿效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使得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最后,巨额的贸易顺差还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加大了国内市场人民币的投放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大都属于需求价格缺乏弹性的产品,只能依靠不断的降低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极易使我国对欧出口陷入“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局面。更为不利的是,由于这些产品的大量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税收增长、就业的推动作用明显,某些地方政府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持鼓励态度,导致这些行业不断扩充,影响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欧盟来说,尽管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但欧盟仍然从双边贸易中获益。第一,通过将产业转移到中国,欧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在中国生产产品,然后再返销欧洲市场,获取高额的利润。就此而论,“中国的出口盈余,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欧洲人的口袋里”。而且,对华产业转移还有利于欧盟集中盟内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第二,欧盟从中国进口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使得消费者、中间商、销售商获得了巨大的实惠,不仅增加了消费者剩余,而且还提高了中间商、销售商的利润。第三,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欧盟相关产业的不足,提高了欧盟市场的有效供给,弥补了消费缺口,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发生,为物价的稳定做出了贡献。据OECD统计,2001—2005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为-0.2%。从不利的一面看,巨额的贸易逆差引发了欧盟内部对其就业、工资以及一些传统产业能否实现健康发展的担忧。而且,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大,也打破了欧盟市场上原有的均衡。“进口集中化的趋势令欧盟感觉到自身的经济安全受到了威胁”。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欧双方应该理性的看待贸易失衡问题,积极地做出互惠互利的让步:一方面,中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拉动内需,分担出口压力,尽量减少对欧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欧盟也应该保持冷静,改变动辄拿贸易逆差说事的态度,不能只是一味强调逆差的数额,也要正视双方在双边贸易中获利能力的差距,突出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互利性。而且,由于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因素,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不能期待一蹴而就,只能寄望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有所突破。因此,双方应该从战略伙伴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切忌因为急于求成而激化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毒害双边贸易的良好氛围,努力将这一问题对双边经贸关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樊莹.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影响探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8,(2):27.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以及美元的不断贬值,特别是美国政府在国内失业率及国际贸易逆差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美国一些人将该逆差的原因归结为人民币汇率,从分析中美贸易问题的原因出发,认为中美贸易问题其实与人民币汇率水平没有因果关系,而是基于两国实体经济上的一些非汇率因素,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消除中美贸易顺差。

1文献综述

关于人民币升值和中美贸易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尽管在这一领域研究颇多,但目前就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问题的影响作用尚无精确的定论。2007年罗霄在“学海”上发表文章《从人民币升值透视中美国际关系的博弈》,他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和中美贸易问题的关系,他认为中美的贸易问题汇率问题只是一个切入点;杜厚文、彭志文在2007年2月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上共同发表文章《中美贸易差额的性质,成因及影响》,并在文章中指出中美贸易的问题并非人民币升值所能解决问题的,它在于许多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重点分析中美贸易问题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研究,而且提出一些中美贸易问题的原因分析,得出结论是:人民币升值与解决中美贸易问题并无直接联系。

2中美贸易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2.1中美贸易的现状

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9.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078.2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中方统计,由1993年开始美方出现逆差62亿美元,到2008年上升到582亿美元。同时随着双边贸易量的不断攀升,中美贸易逆差还将继续扩大。

2.2中美贸易的原因

2.2.1宏观层面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

二战以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美国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竞争和生存环境,根据成本和效率的高低不断对各生产部门、生产环节,甚至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保留竞争力强,附加产值较高的部门和产业。美国经济结构经过产业高级化调整后,一些初级产品如日用品、原料加工和工业半成品的生产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这些产品又是生产和生活消费所必需,这就决定了美国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大多是这些初级工业产品。我国工业是在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和产品结构都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都是以加工贸易的形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因此,中美贸易顺差主要体现为加工贸易的顺差。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赚取的是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增值部分,这就决定了加工贸易必然出现顺差。

(2)东亚各国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

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从其它地区向我国转移。由于各国对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认定以“实质性改变”为原则,加工产品的出口国就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中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5年,我国分别吸收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当年出口的21.8%、11.5%和8.3%,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分别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1.4%和18.9%。与2001年相比,2005年东盟、韩国等在我国进口中的份额也分别上升,其在美国出口中的份额则分别下降了1、1.1和0.7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在美国进口市场的比重上升了5.8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表明,部分亚洲国家对美贸易顺差转化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

2.2.2微观层面的原因

(1)储蓄率的差异。

美国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主要是因为储蓄率偏低在开放宏观经济分析中,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外部经济不均衡必然影响到内部经济的均衡,而内部经济不均衡必然降低宏观经济效率,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美国从1960年到1971年的总储蓄大于总投资,即年年有贸易顺差,并表现为美国对外净投资和债权,表现为双剩余;但近30多年来美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低储蓄、高消费导致求过于供。长期的双缺口隐含的内外失衡经济风险主要表现在国内储蓄与投资关系的严重失衡。美国政府实施的低储蓄率政策,刺激了国内的消费需求。美国民众普遍持有超前消费的意识。然而高消费、超前消费的结果,使总储蓄小于总投资,产生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2)两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导致中美贸易逆差。

高消费需要高工资、高福利来支撑,而作为高工资、高福利的美国,其劳动力成本必然比中国高。这样,美国跨国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就会规模地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据我国商务部统计,至2004年底,美国累计对华投资项目达45265个,合同金额986.1亿美元,美方实际投入480.3亿美元,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已经有4万多家。随着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特别是进口替代型投资的增加,一方面造成了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减少;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增加,从而扩大了中美贸易逆差。因为采取低消费政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仅比美国低,而且也比亚洲一些主要国家低。中国劳动力成本仅为美国的1/40和亚洲一些主要国家的1/8-1/7,这又促使美国跨国公司将一些在亚洲国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后出口到美国的加工贸易格局,美国因此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促使中美贸易逆差加大,对亚洲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减少。超级秘书网

3结论

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许多人都非常相信,人民币对美元重新估值将有利于降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这是有缺陷的。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伴随中美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双边经贸争端与摩擦时有发生。如何认真对待中美双边贸易平衡问题,对其给予客观认定与妥善处理,关系到中美经贸关系全局的发展。

[关键词]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对策探讨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间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和两国经济带来明显的现实利益。然而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诸多贸易问题愈加突出,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一、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

(1)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人们的消费选择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由于中国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较低,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2.重要原因是美对华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

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

3.直接因素是全球化产业转移所导致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

4.中美贸易逆差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对美国的大量顺差来自货物贸易。而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世界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提供的服务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5.对华的直接投资掩盖中美贸易逆差

随着美国对华市场投资的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在华投资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国直接对华出口将会造成美国对华出口数额的进一步减少。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海外子公司的巨额生产与出口,并相应地增加美国公司从其海外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从而扩大了美国的“逆差”。

6.统计方式的不同夸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在统计原则和统计方法上,中美双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然而中美双方在贸易统计数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统计的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要远远大于中国统计的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且之间的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二、应对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对策探讨

面对美国政府就中美贸易逆差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的现状,针对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相应的对策:

1.调整对美贸易进出口结构,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

重视出口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之一。近年来,中美贸易逆差日益加剧,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国政府很愿意通过改善对美贸易结构来缓解这种局面。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企业拓展出口市场。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2.与美国进行友好磋商,彻底解决最惠国待遇问题

最惠国待遇是互惠的,不是单方面给予的恩赐,美国政府对这个纯属贸易领域的间题附加人权条件是没有道理的,现在是彻底解决最惠国待遇,从根本上改善中美经贸关系的时候了。充分发挥美国在华大公司、对华友好商会和华人团体的游说力量,以消弱美国国会内的反华势力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3.建立贸易统计协调机制,统一贸易计算口径

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双边贸易逆差额的统计,中美两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转移贸易的前提下,进口以原产地标准统计的做法,是造成这种巨额差异的原因之一。中美在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差异性,也说明基于物质资源跨国流动的传统贸易统计,已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当代国际贸易交往中各国的利益得失。只有树立综合涉外统计的观念,掌握全面可靠的涉外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间贸易的往来状况。

4.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逆差问题

WTO机制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强制性,为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提供一个稳定、公平和可预见的制度环境。这种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大大降低中美贸易交往中的风险。在中美因贸易逆差问题而产生纠纷时,尽量把握主动权,具体评价美国所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充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美贸易中中国的正当权益。同时中国政府应继续努力,如期履行对WTO的各种承诺,按照WTO规则进行对外贸易,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5.促进美国进一步放宽对华出口技术限制

在技术贸易领域,中国市场十分广阔,大有发展余地。放宽技术出口限制,进一步督促美国放弃高技术设备产品的管制,通过降低中国低附加值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高技术贸易的进口比重,来缩小中美间的贸易逆差,将大大增加美国厂商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机会,从而带动美国对华出口,降低美国对华贸易差额。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第4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美双边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不仅对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污染产品的贸易也有增加的趋势。由于中美两国环境标准的不同和环境成本的差异,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我们的担心。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考察中美两国污染产品贸易的动态变迁,从中找出规律,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制定环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最终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二、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借鉴Gagnon&Rose(1995)提出的标准化的贸易差额NB和标准化的贸易份额NV的计算公式,针对中国与美国污染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和贸易份额进行量化分析。

其中Xit为商品i在t时间的出口额,Mit为商品i在t时间的进口额。为本国在t时间的总出口额,为本国在t时间的总进口额。NBit表示在t时间,第i种商品的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的差所衡量的第i种商品的净出口。NVit表示在t时间,第i种商品的进口份额和出口份额的均值衡量的第i种商品的贸易份额,体现了第i种商品在t时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

三、中美污染产品贸易的动态变迁

本文所采用的污染产品的分类,是以Smarzynska&Wei(2001)根据美国环保署(EPA)提供的美国工厂实际污染排放和消除成本的数据,将SIC3分位分类的产品按照污染密集度的高低分为4大类,其中包括高污染密集度产品High,中污染密集度产品Middle,低污染密集度产品Light和清洁产品Clean。

1.中美污染产品按照污染密集度分类的贸易量NV计算结果及分析。(1)从总体上看,三种污染密集度产品经标准化的贸易份额在考察期内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6%~23%左右的范围内。但是具体到每一类污染产品其变化趋势又各不相同。(2)对于低污染密集度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经标准化的贸易份额一般维持在6%~8%左右;在80年代后期有一个快速增长期;从90年代开始回落,并于1994年开始维持在4%左右的范围内。(3)对于中污染密集度产品,从80年代起至90年代初期,经标准化的贸易份额一直处于平稳,基本维持在4%~6%左右的水平;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贸易份额逐年递增,到2000年,达到了9.87%,与80年代初相比提高了一倍左右。(4)对于高污染密集度产品的贸易,从80年代至上世纪末,经标准化的贸易份额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6%~8%左右的水平。

2.中美污染产品按照污染密集度分类的贸易量NB计算结果及分析。图2为中美污染产品按照污染密集度分类的贸易量NB计算结果。

(1)对于低污染密集度产品,中国对美国经标准化的贸易差额在考察的期初和期末有很大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处于顺差状态,到90年代转为逆差,逆差值大多维持在2%以内。说明中国在与美国的低污染密集度产品的贸易中,我国的环境压力是减小的趋势。

(2)对于中污染密集度产品,除个别年份外,中国对美国经标准化的贸易差额基本为正,为净出口。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在中污染密集度产品的贸易加剧了我国的环境压力。

(3)对于高污染密集度产品,除个别年份外,中国对美国经标准化的贸易差额基本为负,这个结果与中污染密集度产品的贸易趋势正好相反。也就是说,中国在与美国的高污染密集度产品贸易中,相对于美国来讲,对中国造成的环境压力更小一些。

四、结论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印两国贸易源远流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中印高层互访频繁,签订一系列经贸协定,推动了双边经贸发展。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中印贸易额从1990年的2.64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200多亿美元。中印两国贸易计划到2010年,将达到300亿美元。两国贸易中,制成品的贸易增长速度之快出乎人的意料,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农副产品贸易增长速度。中印两国的生产要素相似,本应是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不可能出现持续稳步的贸易增长,然而近年来两国制成品贸易发展迅速,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原因何在?本文试图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对近几年的中印制成品贸易的发展进行浅表的分析,以期能解释这一现象。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性;贸易

以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要素禀赋论为代表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末以前的中印贸易难以开展起来,这是因为它们两国有着相似的生产要素,都是典型的劳动力富余的国家,造成了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口产业相似,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缺乏互补性。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印两国制成品之间的贸易每年都以超过40%的速率在增长。这样迅猛增长的势头,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

克鲁格曼(Grubel)于1975提出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trade,IIT)来测算两国进出口商品在产业贸易中所占比重,进一步表述两国之间的产业贸易情况。1989年,巴拉萨(Balassa)提出“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指数来测算两国贸易商品的进出口额及其在世界所有商品贸易中所占份额的比率,阐述两国之间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上述指数的运用对深入分析两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产业贸易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两国的贸易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尽管中印关系及经贸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尚待解决,但是从长远看,中印两国在贸易领域正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互补性,两国贸易的发展符合共同利益。研究两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为进一步发展两国贸易关系做出选择和判断提供政府理论和政策思路,因而具有现实意义。

1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回顾及现状

中印两国贸易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二战时期的史迪威公路表明,中印之间的民间贸易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双边经贸发展迅速,但两国都不以对方作为自己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规模及金额虽然有增长,占两国GDP总值比例较小,与两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印度改变其外交策略,实施“向东看”政策,中印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并签订一系列经贸协定,同时中印经济改革也使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凸显,目前两国GDP增长速度已进入世界最快的国家之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两国的商品贸易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生丝、淡水珍珠、药品、生铁、煤和焦炭等,从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珠宝、胶合板、高压锅炉、油田设备、化工品、电子元件及软件等。到90年代中期,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生丝、豆类、焦炭、化学原料、药品、化肥、机器设备、电子产品、电缆、船舶等,从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有:铁矿砂、海产品、皮革、纸产品、宝石、钢铁、化工品、烟叶等。到90年代末期,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化工产品、纺织品、煤和焦碳等矿产品、机械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光学仪器、采煤、冶金及发电等机器设备等,从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矿产品、加工食品、纺织品、化工产品、动植物及其油脂、皮革及其制品、宝石及其制品等①。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印度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是矿产品;其次是纺织原料及产品;再次是化学品。而中国向印度出口最多的是制成品。

中印两国的这种商品贸易结构与两国的资源优势是一致的,由于两国属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在独立之初与中国的发展道路极为相似,在工业化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双方选择的贸易政策也很相似,导致双方在商品贸易结构上相似性较多而互补性较少,成为竞争性的贸易伙伴。这也是在过去50年中印两国商品贸易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改革与90年代的印度拉奥政府及历届政府的改革,两国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两国贸易额不断扩大并呈现出增长势头。

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拥有众多的农业人口和显著的二元经济特征。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不同,中国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循序渐进。1990年时,中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27%、工业(包括制造业和采掘业等)占GDP的比重为42%、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33%、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1%。到2006年,这些数据变化为15%、52%、39%和33%。而印度采用从农业到服务业再到制造业的发展道路。具体两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的比较,我们可在下面中看到:

从产业结构上来说,印度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是印度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却高于中国。从表3可以看出,至2006年,印度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达到50.7%,而中国仅为34.3%。

2中印制成品贸易结构的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制造业的强力支撑,制造业产值超过GDP的1/3,“中国制造”在全球已成为一个品牌。相比之下,对印度经济高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服务业,其次才是制造业。由于印度在拉奥政府经济改革的几个五年计划中,都把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印度的经济政策对第二产业支持较弱,而且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发展制造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制造业增长率一直在8%左右。2005/06年度第一季度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8%、11.5%、12.6%。

2.1中印两国制成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现仅对中印两国贸易中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做一分析,故将RCA指数做如下修改或设定:

RCAi=(Xi/X)÷(Wi/W)

式中Xi代表中国对印度出口i类制成品的出口额,X代表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该类制成品总额,Wi代表中国对世界出口i类制成品的出口额,W代表中国对世界市场的出口该类制成品总额。在这里,RCA指数是将中国对印度出口该类制成品总额中i类制成品所占比例与中国对世界出口该类制成品总额中i类制成品所占比例之比。如RCAi>1,表明中国i类制成品对印度的出口比重特别大,因而对于印度而言。中国已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表明比较优势越显著;如RCAi<1,则表示中国还不具备比较优势。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对印度出口制成品贸易中比较优势的产品集中在非食物原材料和化工类产品上,其RCA指数大于4。1986年化工类产品贸易的RCA指数最大为27.05。在以后的年间RCA指数徘徊在4-6之间。

从表3可以看出:1998-2002年期间,印度对中国出口具有贸易比较优势的制成品也集中在这两类商品上。

2.2中印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根据修正后的产业内贸易(IIT)指数公式,

IITi=1-|Xi-Mi|/(Xi+Mi)

按此公式计算,当Mi=0时,IITi为1;当Xi=0时,IITi为-1。如果两国相互出口同一种制成品数额相等时,即Xi=Mi时,IITi值为0。因此,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越接近0,表明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高。IIT指数越接近1或-1,表明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低,专业化程度越高,则该国的该类商品在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竞争性强。

通过对中国与印度制成品贸易发生额度较大的3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可以看出:1995-2006年期间,中印两国化工类商品的产业间贸易指数在逐年下降,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两国在生产技术和专业化水平上的差距较大,近几年这种差距已逐渐缩小。1995-2006年期间,机电产品及零部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值变化不大,且IIT大于0.78,说明两国的机电产品及零部件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机电生产方面,中国的专业化和技术水平要高于印度。

对比分析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可以看出中印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有如下一些特点:

2.2.1中印双边贸易具有互补性,中国向印度的出口主要是制成品,如化工产品、机电产品,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如生物食品。

2.2.2中印双边贸易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重叠,如双方每年都大量购买对方的纺织品。1996年双方棉布的产业内贸易比率为19%。此外,在化工、钢铁、玻璃、食品等制造部门也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产业内贸易。

2.2.3中国出口印度的制成品种类多,分布较广泛,出口商品的结构比较稳定,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制成品相对而言种类较少,结构较为单一,进口商品的结构变化较大。原因在于印度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不仅限制了出口的多样性,而且也减弱了出口的竞争力,而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80年代以后已经明显超过印度,出口产品多样,且竞争力较强。这也是中国方面近20年来处于贸易总顺差的原因之一。

2.2.4中国与印度在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既有产业内贸易同时也存在产业间贸易。纺织原料及制成品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两国在纺织业生产方面专业化和技术革新水平接近。而化工类和机电产品及零部件的贸易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3中印制成品贸易政策探源

中国与印度均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尤其是制造业产品,除部分商品外,对出口商品免征关税。并通过出口融资、出口保险和担保等措施鼓励本国商品出口。两国根据各自的产出结构调整出口政策。中国贸易政策的调整使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初级产品呈下降趋势,同期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目前已经占到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最大比例。中国对印贸易的主要商品集中在非食物性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上,RCA指数都大于4。同时,印对中的出口产品也集中在非食物性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上,RCA指数都大于2。中国的制成品对印出口占绝对优势。

出口政策方面:

中国方面,以中国2003年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来看,对优化制成品出口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为例,新的出口退税方案规定,对船舶、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等11类机电产品继续保留17%的退税率,其它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分别从17%和15%调整为13%,新的出口退税方案实施以来,继续保留17%出口退税率的机电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对印的机电产品出口已成为中国制成品出口中的第一大类产品。[1]中国制造业的强劲发展与中国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导向”政策是分不开的。工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41.6%上升至2006年的52.3%,在这13年的GDP累计增长中占了整整54%。制成品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功不可没。表现在对印贸易中,中国的制成品贸易占比较优势。

印度方面,以其对纺织品的保护为例,由于两国纺织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性较明显,印度为保护国内纺织企业的利益,一方面加快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中国的纺织品进口实行反倾销措施。中印作为两个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性尤其激烈,美国一直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最大消费国家,近年来中国纺织品频繁受美国的反倾销调查,甚至限制进口。印度借此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并借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机会,加快对美国出口纺织品的步伐,成立黄麻委员会,为扩大黄麻制品和手工艺品在内的印度纺织品出口。

4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对比和分析中印贸易之后,中国在以下几方面有大量工作可以改进:

4.1继续增强中印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中印经贸关系迈出了巨大步伐。中印民间交流也进一步展开。中印两国近十年来贸易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增强。

4.2优化中印制成品贸易结构,扩大互补性贸易。目前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前三类商品分别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制成品,主要商品品种为:纺织、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机电产品、有机化学品、医药品等。对此,中国可在保持和发展传统产品贸易的同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展我国有比较优势的电子、有机化工、家电等产品的对印度出口。

4.3中国在扩大化学成品出口的同时,加强与印度的医药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虽然中印两国的制造能力上都已进入世界大国先列,但中国制药业有基础设施发达、劳动力廉价优势,而印度医药世界领先,在生物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4.4在反倾销问题上,近年来,由于中国公司未积极应诉,不少原料和制成品被印度当局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很难进入印度市场。今后我国化工医药产品、家电产品可能是印度反倾销重点。

5结语

作为正在崛起的两国亚洲大国,是“龙”“象”竞争还是“龙”“象”合盟?笔者认为:现在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一个共赢的时代。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两国的贸易关系必然向更加友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期刊更多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金融法苑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