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论文

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论文

【摘要】为改善母婴预后,适时选择剖宫产是重度子痫前期的最佳分娩方式。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剖宫产术

妊娠期特有的急性高血压患者可发生子痫。一旦严重子痫前期诊断成立,产科的倾向为即刻终止妊娠。千万不可忽视了在严重子痫前期患者中中止妊娠的最重要原因,同时及时终止妊娠视为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109例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的方式进行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10068人,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564例,发生率5.6%,重度子痫前期109例,发生率1.08%。109例中流动人口及乡镇患者81例,城镇患者28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7.48岁,初产妇83例,经产妇26例。孕周≤37周31例;37+1w-41+6周72例;≥42周6例。孕周最短26+3周,最长达44+2周。围产儿共117个,双胎10例。

1.2诊断标准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BP≥140/90mmHg,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重度子痫前期——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血肌酐升高;血小板<100×109/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转氨酶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它脑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肤不适。

1.3临床表现(1)水肿;(2)蛋白尿;(3)高血压;(4)红细胞压积;(5)症状与体征:本组病例中发生子痫患者5例,产前子痫4例,产后子痫1例。重度子痫前期中伴头痛、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呕吐68例,眼底检查101例,其中视网膜隙小A痉挛46例,视乳头水肿16例,视网膜出血渗出11例。

2结果

2.1分娩方式剖宫产100例;产钳助产3例;胎吸、臀位助产(双胎)2例;自然分娩4例,手术产为自然分娩10倍多。

2.2新生儿情况新生儿体重950-4000g,平均体重为2650g。新生儿Apgar出生评分:轻度窒息13例,重度窒息20例,其中1例孕妇产时子痫抽搐2次,1例是早产儿体重仅950g,产后20分钟死亡。10例双胎中有5例分别合并产前子痫、腹水、脑水肿、心衰、黄疸等。围产儿117例(双胎10例),其中足月低体重儿15例,早产儿40例,正常新生儿62例。围产儿死亡6例,其中胎死宫内2例,4例孕早产儿死亡。围产儿病死率5.5%。

2.3孕产妇并发症妊娠高血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16例,肾功能不全14例,低蛋白血症合并腹水15例,妊娠合并胸水肤水2例;产后2h内出血≥500ml者,28例,发生失血性休克需输血者7例。并发子痫5例,其中2例发生在手术室,2例发生在产房,1例为产后子痫,明显低于未经处里的产妇,同期孕产妇发生子痫为14例,1例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6h并发羊水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我国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占美国孕产妇死亡率18%,据国内外资料统计大概约3-5%孕妇患有此病,我省属西南部高原地区,发病率约在5.5-6%,略高于其它省市统计资料。至今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终止妊娠是至今唯一根本治愈子痫前期的方法。但一般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严重并发症多以剖宫产分娩。产前子痫抽搐发作,不管孕周经临床控制2-4小时,应尽快终止妊娠。重度子痫前期伴有内科并发症者,应在内科医生的协助下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又无手术禁忌症时,选择剖宫产最为安全,同时,手术选择硬膜外麻醉对病人也安全。产时产后均需要严密观察血压改变,防止产后子痫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对重度子痫前期在进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适时终止妊娠作为重要的防治措施,有条件阴道分娩者在严密监护下,尽量缩短产程。由于病情危重急需终止妊娠而宫颈条件不成熟者,或合并心衰,脑水肿昏迷,眼底出血、瘢痕子宫、双胎、过期妊娠,珍贵儿或引产过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产程停滞,产时子痫等,不论孕周是否足月,果断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均取得良好效果。超级秘书网

在麻醉技术和新生儿抢救技术及剖宫产手术日益提高熟练的今天,为改善母婴预后,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应抓住时机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既使新生儿迅速脱离不良环境,又利于母亲抢救康复。以上资料证明,剖宫产术是抢救重度子痫前期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

对子痫前期患者母体长达43年的随访,在MarganetHague妇产科医院分娩的子痫患者,经随访发现,最重要的是,子痫前期不会引起慢性高血压。但妊娠期诊断的高血压在产后持续时间越长,病因是潜在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就越大。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9-100.

[2]杨荣秀,等.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