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讨孔子的心理学观念

探讨孔子的心理学观念

孔子形神共存、形俱而神生的“形质神用”的唯物观避免了西方心理学对身心观混乱的局面,奠定了我国心理学史的唯物主义观,他的“天地万物人为贵”的思想也肯定了人的价值,使人从西方心理学把人等同于机器中解放出来实现“对人的发现”。

基本人性观—习与性。孔子将人性分为生性和习性“,性相近,习相远”“,性”指的是生性,是人先天所具有的自然本性“,习”指的是习性,是后天经验获得的社会本性,他认为人出生时生性是相近的,即不善也不恶,但随着教育、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习性,人性才有了善恶。孔子认为生性是可以塑造的,人的心理是可以发展的。孔子也并不否定生性的原始欲望和本能,认为要“尊天命”,孔子也看到人性中还是存在着善的成分,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地方,善是通过对天道的追求,即“仁者,爱人”来实现。孔子分析了生性与习性之间的关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质”为“素质,本质,禀性”,跟“性”同意,表现人的生物性“;文”是“文采,华丽”与“质“”野”相对,与“习”同意。这句话就是说个体生物性超过了文化塑造社会性,人的行为就会比较粗野,如果是文化性超过了生物性,就被社会同化了,没有了自我。只有个体的生物性属性和社会性属性保持平衡,才能达到君子这样的理想人格。可见孔子辩证的看待了心理发展中的天性与教养的关系“,持中道而行之”是其整体思想最基本的基调。傅蓉分析了“质”、“文”,认为,“质“”文”对应心理结构中的“本我”与“超我”,认为心理二元结构论以及心理发展观这两个基本观点贯穿了孔子的整个心理学思想。

孔子的普通心理学思想

1.心理过程。

(1)感知觉—知与虑。孔子非常重视感知觉在学习的作用。孔子认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为政》),通过“多闻“”多见“”多识”多种渠道去增长知识和见闻“,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有余,则寡悔。”这样就能达到讲话时不会没话说,为人处事得当不会后悔。除了感知觉经验的积累,孔子还认为在感知过程中应采取了“默而识之”“、多学而识之”等多种增强记忆的方法,遇到问题应“不耻下问”。孔子把人的思维分成“近思”和“远虑”两个过程,即对当下的问题的思考和长远的打算,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三思而行”,对于问题采取“叩竭两端“”举一反三”等思考策略。关于思维与感知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感知获得的感性知识,如果不进一步理性思考,就会迷茫,只理性思考而不去增加感性知识,那么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2)情绪—情与欲。孔子是一个感情丰富和敏感的人。他认为人最基本的情感只有“好“”恶”两种,喜怒哀乐等情绪情感都是从这两种情感中分化出来,他的这种两分法为我国古代心理学“情二端”说奠定了基础。孔子对基本情绪与高级情感也作了论述。对基本的情绪,孔子提倡要善于表达和顺应外物“,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孔子更重视高级的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对父母的孝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理智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对感情表达一定要有度保持在中庸的平和状态,否则过犹不及。《八佾》中记载“,关睢,快乐而不淫欲,悲哀但不伤神”“,丧致乎哀而止。“”欲”指的是人的需要、欲求。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说自己的欲求站得住才能帮助别人满足欲求,这种“推己及人”是施行“仁”的重要原则。孔子认为人的欲望过多也会阻碍人的行为,认为“不欲”是“完人”的基本品质之一,认为真正的修养应该做到节欲、不欲以及推欲。

(3)意志—志与意。意志包含目的与动机。孔子所说的“志”与“意”与现代心理对意志解释同意。孔子非常重视“志”的价值,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将意志行为分为“立志”“、笃信“”有恒”三个阶段,即首先要有明确的志向,并相信自己的志向是可行的,在执行阶段要坚持自己的志向。人的意志行为中常常出现目标冲突,孔子认为当内心道德追求与对权钱相冲突时,人应该追求高尚的道德,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正道得之,不处也”,这就是孔子认为“仁人”应该要做到的。孔子也论述了一个好的意志力所具有的品质,如“克己”即自制性“,死守”就是坚持性。

2.个性心理特征。

(1)智能。“智”即智慧、才智“,能”即才能、能力,孔子通常将两者分开来考察。孔子将人的智力分成三种类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将智力分成“上智“”中人“”下愚”三种类型,对应现代心理学中的智力“超常”“、正常”“、低下”。孔子认为“上智”与“下愚”是不可以倒置,人的智力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孔子并不否定智力是可以发展的。孔子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天纵之”而是在“少也贱“”多鄙事”等生活中培养出来。孔子认为不同智力的人要“因材施教”“,上智”的人可以传授高深的学问“,下愚”者要循序渐进的传授。智力心理学根据智力与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分成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较少受教育文化的影响,晶体智力是人在后天学习到的能力,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既看到了智力的先天遗传性,又看到了智力的社会发展性。关于能力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孔子对学生思维能力与适应能力的观察。孔子发现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思维差异,颜回能够“闻一知十”,端木赐却只能“闻一知二”。孔子分析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工作能力差异“,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文武也”仲由的能力可以担当一个大国国家军事工作“;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也”,冉求可以当一个大国行政长官“;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西赤善于交流,可以负责国家的宾客接待。可见孔子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能力。孔子认为智力与能力是独立的,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能力水平不一定高,相反,能力水平高,智力水平不一定高。颜回虽然能够“闻一知十”,在“从政”等能力上却不行,子路“何学之有”却可以管理千乘之国的“兵赋”。

(2)人格。孔子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性格特征,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有准确地把握。《先进》记载了孔子对他四个学生性格的描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意思是高柴为人愚笨,曾参反应迟钝,子张有点固执,子路鲁莽,孔子根据学生主要特质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体现了孔子对人格特质的认识。孔子也曾把人的性格分成三种类型“,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这三种性格分别是中形、狂者、狷者,孔子认为狂者好进取,与性格类型中的外倾性相似,狷者拘谨、谨言慎行,与内倾性相似,而中者即不贸然进取,也不会过分拘谨,可以看作中间型。孔子对学生性格特征与性格差异的观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塑造理想的人格,据此他将人格分成两类:君子与小人。他认为君子应该具有以下特征:①“仁”为最高道德标准;②“中庸”为最高行为准则;③爱憎分明,讲礼仪;④好学,纳言敏性。相反,小人是见利忘义、贪图富贵的人。从上述两种分类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性格有好坏之分,最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同时也提出了理想人格要做到人格的和谐统一,也就是“中庸”状态。

作者:刘向前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党委学工部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理论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科院

物理教学探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