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读国内名人农业教育家

解读国内名人农业教育家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以及在丁颖教授逝世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国家和人民仍铭记着这位“大师”,即在2009年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的殊荣,同时,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设立的丁颖科技奖条例以来,涌现了一批批各界科技精英;2010年9月1日的南方都市报以“广州名片”———风云人物中作了大幅报道,其中写到“:丁颖对华南稻作研究的贡献无人能与其比肩,他纯粹的科学精神也视作华农历史上的精神坐标”;作为《丁颖纪念馆》筹建组组长,以及丁颖纪录片的和纪念册的主要见证者,感触良多。笔者在借助整合丁颖各类档案资源之际,荣幸地走近了“丁颖教授”:在整合他的各类档案资源中,追寻着他的奋斗足迹,在翻阅那封存已久的学术资料中,解读着他的辉煌历史,似乎在历史和现实中淌洋,深深地被他那艰苦创业、求实创新、治学严谨、心怀民食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他的一生与我国农业科教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精神让人无比仰慕和崇敬.解读着名人档案,以更好地弘扬名人精神。

一、丁颖与我国农业科教事业

丁颖教授(1888~1964),广东高州人,是我国著名农业教育家、科学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高等农业教育先驱,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三渡日本留学,1924年回国后曾历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和院长,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协和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筹委副主任,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他建树甚丰、品德优良,曾荣膺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德国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捷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曾与在华南垦殖局为我国的橡胶事业并肩作战,越南胡志明主席曾授予“友谊勋章”,日本学者在著书中称其为“中国稻作之父”,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水稻专家,被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为我国的农业科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除了在科研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外,还心系民生,身体力行转化科研成果,直接为苍生造福,让万民景仰。作为农学家,他创造了“三个第一”的辉煌业绩:如创华南第一:创建华南第一个稻作育种试验场(1927年);创世界第一: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千粒穗水稻株系(早银粘×印度野稻F439-2()1936年),为此,时任国立中山大学的邹鲁校长,撰写的《农人争种中山白》诗一首加以赞赏;创全国第一:创建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1963年);自20年代以来,撰写的经典农业科学专著、论文等身;成为中国稻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1989年日本学者渡部武主编《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中,推崇丁颖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二、《丁颖纪念馆》的建设

为了纪念丁颖教授,2009年11月8日百年校庆前夕《丁颖纪念馆》正式竣工,这是建校百年来的首次举措,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园精神文化阵地,它以独特的建设风格、丰富的爱国爱校史料、新颖的创意和布展,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学校决定将始建于1934年的国立中山大学五号楼为纪念馆址之一,修建如旧,总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其中第三层的1000m2作为《丁颖纪念馆》,与《百年校史展览馆》彼邻上下,该楼中西合壁,雍容大气,其红墙绿瓦的三层楼,既斑斓多姿,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外部结构承继了宫廷建筑的气度和样式,展馆内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将丰富的名人文化与沧桑的历史建筑融为一体,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充分挖掘资源,搜索了大量珍贵史料和实物,填补了许多空白,如主席和总理签署的任命书,胡志明赠予的友谊勋章记载,郭沫若签署的院士证书,捷克农科院院士证书等,日本学者称其为“中国稻作之父”的书籍,与为广东农垦事业并肩作战的史料等,资源得到高度整合。特色展柜中汇聚了有他培育的千粒稻穗、论著、教材、讲义、手稿、奖状、证书等,史料富丰、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别致,整个展馆既厚重凝炼又催人奋进。纪念馆主要以丁颖精神为主线,设有热爱祖国热爱党、历史重任、卓著业绩、丁颖足迹、高尚品格、友爱与亲情、弘扬、继承和缅怀等展区;整个馆场展示了丁颖个人辉煌历程,凝聚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之气,如“丁颖精神”的“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是丁颖等老一辈科学家在长期的办学中“修德博学、求实创新”所形成的,也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精神文明成果,她承载着学校的传统与风格、精髓与灵魂,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作用。它建立正是围绕这种精神和突出这种精神而策划布展,她既是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又是学校精神的物态结晶。在整体建设中,完成并涉及的有建筑艺术、历史档案、文案写作、人与事的评价、史料的取舍、图片数字化处理、展版设计、实物陈列、电子设备、文物保护、消防安全、解说词撰写及解说员培训等工作;建设中强化了沟通意识,办馆大局意识、协调意识、精品意识以及档案文化意识,促使从筹备策划、征集史料、编撰文稿、收集展品、展板制作、场馆布置、组织解说等环节,取得较大的成效。《丁颖纪念馆》的建成取得较大的社会效应,在百年庆典期间,馆内外成了接待国家和省级等领导的重要之地,同时全校各单位将参观纪念馆与政治学习结合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自开馆以来,先后接待领导嘉宾、机关团体、社团组织、师生和校友等达五千余批八万余人次,仅二年的新生教育就达900余个班二万余人次;图文并茂、内涵丰富,使师生亲身感触到名人效应,也零距离感受到名人精神。

三、《丁颖纪录片》和《丁颖纪念册》的摄制和编撰

为了更好地发扬丁颖精神,在百年校庆前夕,与《丁颖纪念馆》建设同步进行的《丁颖纪念片》和《丁颖纪念册》隆重推出。学校组织了专门摄制组和专题组,从国内外征集了大量图文资源,期间摄制组上至北京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等,下至他的家乡茂名谢鸡镇等,以系列采访和口述历史的方式,汇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填补了许多空白,纪念片和纪念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学术、宣传和教育价值:真实地记述了他生在旧中国,目睹国家民族危亡,怀着救国理想,三渡重洋留学日本历时12年,之后仍回国报效祖国,他教书育人、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他以解决民食为己任,立足本民族,较早提出重视“三农”、发展“三农”的理念,爱国爱民,求真务实,创建基地、培育良种,为发展我国水稻生产和科技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的事迹凝聚着无限的爱国情怀,是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突出了他作为中国水稻之父的“忧心民食,矢志农学”的情怀,记载了他一生为振兴祖国的农业科教事业殚精竭虑的事迹,展示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党、治学严谨、求实创新、艰苦创业的崇高品格,他教书育人、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威望,并蜚声国内外。还介绍了他作为我校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第一任领导,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事迹。展示了丁颖教授治学严谨的风范,如他坚持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试验室、试验场、农村基点三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重视我国优良传统,重视农民经验,重视科学实验,开辟了农业科研新局面;展示的手稿、论著、教材等,以及他创造“三个第一”的辉煌业绩成果,如创建的华南第一个稻作育种试验场,选育出的世界第一个水稻千粒穗株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等,丰厚翔实,直观生动,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教育场所。展示了他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规模宏大,协作单位遍布全国12个省市,并以75岁高龄带领团队跑遍全国各省实验场,取得了空前浩瀚的科研数据;虽然位居中科院院长,但人们看到的却更像—位勤劳朴实的老农,长期深入农村,带领学生赤脚下田、顶着烈日开展实验,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远远超过第一课堂。值百年校庆之际,《丁颖纪念片》和《丁颖纪念册》作为珍贵礼物,诚挚地奉献给了奋战在广东乃至全国农业科教战线的工作者,献给关心和支持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各界朋友们,献给学校自己培养的12万余学子,以更好地缅怀丁颖教授一生在我国农业教学和科研的光辉业绩,学习他献身农业科教事业的抱负,以不断弘扬和继承丁颖精神。

四“、丁颖精神”代代传

走近丁颖教授,更进一步了解到他为振兴祖国的农业科教事业殚精竭虑,从先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看到了他甘于寂寞、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治学风范。其“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已成为所在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校风的重要象征,也是学校百年来不断发展的根基所在,永远值得人们铭记和传承。半个世纪以来,为了传承和弘扬丁颖精神,从中央到地方都以不同形式给予了肯定和表彰:

国家在1955年就聘他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郭沫若签署1955.6.1),邮电部于1990年10月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一套,其中丁颖为农业科学家,其图案背景为水稻栽培试验场,那束特写的稻穗,是丁颖培育的“中山一号”良种,代表着他的水稻研究成果;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国家和人民仍铭记着这位“大师”,他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百名模范人物。

广东省作为他的成长之地,也于2000年7月通过“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条例”和“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条例实施细则”,并先后开展共有九届丁颖科技奖励活动,表彰了各界科技精英近二百人,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曾为丁颖科技奖获得者颁奖;在他工作学习的各地先后铸有他的6尊铜像,以示教育和激励后人。

所在学校八十年代初就设立了“丁颖科学基金”,表彰过一批批优秀学生,先后还筹资矗立了雕像、建立纪念馆、编撰论文集、出版纪念册、拍摄纪录片等;展开了“丁颖精神与学校特色”大讨论系列活动,在他诞辰的100和120周年之际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近年来,学校开展的“丁颖实验班”和“丁颖讲座教授”活动,先后吸引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和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丁颖精神得以不断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