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立足教学提问现存的不足简谈提问技巧

立足教学提问现存的不足简谈提问技巧

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教学设计的思想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等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高质量的引领作用。

目前的语文教学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弊病:1.繁杂而细碎提问窒息了课堂教学的气氛。2.“步步为营”的提问只为把学生带到教师挖好的坑。3.随口而至的提问缺乏美感和激发力,禁锢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每篇课文的“主问题”。“主问题”是相对于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是能对课文教学起主导、支撑作用的,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创造的重要问题。教师如果想要设计出围绕重点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如教学《故乡》一课,某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几分钟后,课堂上闪现出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础进行挖掘,要求学生比较这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情况,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自自然然地就引出了全文的主旨。又如《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举例说明”就是能在该课教学中起到“执一而驭万”作用的主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教学中的主问题呢?

(一)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扣住重点、难点。如《皇帝的新装》中可以这样设问:皇帝赤身裸体举行了游行大典,显然是受骗了,可是谁骗了他呢?进而扣住“骗”字引领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板块。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又能突破课文重点、难点,还能激活学生思维,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要善于抓住文眼提问。如《口技》一文伊始便道出了:京中有善口技者。我们就要抓住此点睛处挖掘:口技者的“善”体现在什么地方?作者怎样表现口技者的“善”?进而引导学生去学习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再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关键,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三)于矛盾处设问,一石击起千层浪。《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等充满矛盾的句子,相信都是我们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其次,在小问题上我们要追求“妙问题”的境界。一节课不可能从头至尾都是主问题,小问题的设计不够巧妙,就会使课堂陷入细碎无力的境地。对待小问题,我们可以尝试迂回设问,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特级教师钱梦龙就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并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有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再次,教师的提问还应该注意难易梯度,既要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能激发优秀学生的求知热情。如《变色龙》一文,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怎样的?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时有些同学就答出“反复无常”、“变得快”、“蠢”等。教师再继续发问:他变来变去,但有一样始终没变,是什么?部分学生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自然答出:“见风使舵。”

最后教师再进一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他为什么一变再变?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原因有哪些?这几个问题里面既有稍微简单一些的问题,又有一些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的问题,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更具有积极意义。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适时设问,伺机点拨。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充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设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使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完全不用思考也能对答如流,使得问题毫无所值可言。所以说是否适时发问、点拨也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设疑提问的方法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