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试析马克思哲学对西方哲学的超越

试析马克思哲学对西方哲学的超越

摘要: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基本范畴,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主要是“实践主体—实践中介—实践客体”的模式,即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这一双向改造的过程。这里的主体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客体是指客观存在于外部世界的现实对象。马克思“实践”范畴通过批判地继承以往旧哲学的“实践”范畴,以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解决了西方哲学对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和分裂所带来的难题。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主客二分”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中,特别是在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中,“实践”范畴指的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与周边世界互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互动的,人只要具备与周边世界互动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感知能力,人的行为就一定和周边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92因此,在主观地、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人不仅是在主动改变着环境,也在被环境改变着。在这样相互创造的关系活动中,人对于社会来说,是居于优先地位的。

一、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基础

人类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人的活动分为三种主要形式:沉思、制作、实践。在这里,实践指的是带有人的目的的活动,是符合某种目的且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对象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把实践理解为伦理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他认为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引导人们在具体生活环境中进行正确的行为,能使人们在现实中逐步向“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2]也就是说,人的心中有两个让自己敬畏的东西:一是自然界和星空,这是我们生存的空间,对此要有敬畏之感,不能肆意妄为;但同时,康德又看到另外一个事实,认为人比其他动物要高级,这是因为人有主观的主体能力,人之所以和动物不一样,是因为人有伦理道德。康德认为,人是通过建立伦理的规范来追求自己的自由的,他知道什么事情能遵循着规矩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也就是说,人有一个道德的“法则”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人所构成的世界与纯粹的自然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有伦理道德,因而我们成为人。但是二者有何种关系,人是怎么从“尘埃”变成“伟大”的人,同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怎么样才能使人能更自由地存在,这个过渡的过程是怎么来的,康德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黑格尔接着康德对于实践的理解继续做思考,认为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黑格尔指出,实践是从绝对精神分化而来的,一个对象化为客观世界,一个主观化为主体世界,在这两个世界被对象化之后,我们人类才看到了今天的自然界。黑格尔从精神现象学中演化出主客二分的世界,填平了康德的主客对立鸿沟。马克思在研究黑格尔的理论体系时发现,黑格尔所说的实践仅仅是概念上的理解,并没有关照现实,只是停留在绝对精神唯心主义体系内,而批判的、革命的特点被他的唯心主义体系所窒息。同时,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有现实依据的,他从辩证法角度剖析指出,这个世界的绝对精神的对象化、外化所呈现出来的主客二分状态本身就是有差距的。如何消除这一差距,如何填平这一鸿沟,这正是我们人类不断向前的动力。关于人如何去寻求理想性的存在的本体和最终能达到的目标,黑格尔给出的结论是把立足点放在绝对精神上,但这样一个绝对精神只是人的一种想象,不实在也不实际,这就导致黑格尔思维严谨周密的理论体系成为了空想,陷入了唯心主义漩涡。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对于绝对精神和上帝创造世界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没有做出相应的解释。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他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其实就是“上帝”,远离了感性生活,在现实中找不到形而下的可以对应、可以让我们理解的实物。但是,费尔巴哈缺乏对实践的本真理解,即不理解实践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不了解革命性、批判性活动的现实意义,因此他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神的属性,且人是以自然属性为主导的,认为只有人与人联合起来才能称之为社会的人。他没有全面地把握人的社会性,也没有将其推进到生产性的层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认为,日常交往要有物质生产实践的深入,日常的生活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生产实践决定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人们的交往交流是由生产决定的。虽然费尔巴哈承认人的社会性,但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社会性有所不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人是发挥社会性的主体,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并在这个活动中被赋予了社会性,从这个意义上看,人若想从自然界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就必须在生产中与他人联合。费尔巴哈抽象地讲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主要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所阐述的人的本质相一致,用抽象的爱、神来等来衡量人,而没有从现实性上认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就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沼中。因此,马克思认为人和人的生活环境是互相生成的,只有实践辩证法才能真正超越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哲学观点。

二、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在批判前人的实践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是对以往旧哲学的“实践”范畴的超越和扬弃。与传统的西方哲学家的抽象表述不同,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不是依据人的兽性和神性去诠释实践,而是认为人是有社会性的,是通过实践找到自己的存在方式。具体说,实践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解放为目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专属于人的活动,但又是以物质世界为基础的。因此,实践本身具有本体论、认识论的意义,是双向改造的过程,没有实践,理性便无法得到证明。马克思始终站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谈论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本体论,不是抽象物质的本体论,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所关注的是物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所理解的实践是自在自为的活动,他一直都把实践放在具体的、现实的一切领域中进行探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在给环境带来变化时,环境也能给人带来改变,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自从人类出现后,我们就处在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中,没有纯粹的客观自然界,只有直接或间接被人影响过的世界,这样的世界能够让人类寻找到自己的痕迹,人也能更好地认知世界并能让自己更好地生存、生活。由此,历史唯物主义便有了它的根基,这样就摆脱了传统思维的主客二分模式。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56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认为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正是在辩证否定前人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建构了自己的实践哲学,做出了与以往旧哲学不同的全新解释和概括。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人是现实的社会关系所建构成的,因此,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实践是一种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西方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实践”范畴作了革命性的改造。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马克思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付诸革命实践,认为革命不仅是思想革命,还有政治革命,思想再丰富,也不能给客观现实增加一分一毫的东西,思想的反作用只能体现在理论上。因此,要想把精神的力量、革命的思想转化成革命现实,就必须找到理论和现实之间发生转化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实践。因为,实践有主体和客体,无产阶级主体通过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改造资本主义,这是革命的实践,而建设的实践是自我改革的实践。

三、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突破性价值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是在汲取了传统西方哲学家关于“实践”范畴的养分的同时,通过剔除传统西方哲学中将应然和实然截然分开、此岸和彼岸永远对立、主体和客体永远二分这种难以弥合的二分式思维模式,实现了对传统西方哲学的“实践”范畴的超越,形成了关于“实践”范畴的全新思想境域。显而易见,西方传统哲学家们未能摆脱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眼界和偏见,始终没有越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围,不能正确理解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性,他们的阶级偏见使他们不懂得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作为人类实践的基本形态的决定性意义。因此,马克思抛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弥补了前人的缺陷,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起来。他认为,旧唯心主义者和旧唯物主义者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只用二者的一方面强调自己的伟大,但是忘掉了无论是客观的自然界还是有主体自然思维能力的人,都是从自然界演化而来的。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和细胞学说都证明了人是经过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才成为了高级生物,人类对这一演化过程的影响和干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人才有了做主人的能力。马克思哲学的诞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哲学革命的意义就在于破除了传统西方哲学一分为二、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性的活动和人类的精神活动有着与前人不同的理解,他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活,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在互动中相互联系的,二者不能分开进行讨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从广义上认为人是主观的、主体的人,带有自己的目的,即通过实践这个中介,人对周边世界的存在物进行加工改造,在加工改造对象的过程中使自己和被加工改造的对象得到改变,最终让被改造的对象适合、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求,使自己获得更好地适应周边世界的生存能力。同时,这也区分了人与动物的差别:人是有觉察能力、认知能力的,但是动物却没有这些能力。动物是以本能活动为生存方式,而人的存在方式是基于实践活动,是以社会关系为底蕴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生物本能的自然属性不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强调,自从有了人类,我们面对的世界就没有纯粹的,自然是人与自然周边互动生成的人化自然,没有截然对立的主客二分,也没有宗教里所讲的实然和应然遥不可及、不可跨越的鸿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所阐述的核心理念是:人对于理想性的状态及现实性的状态之间的矛盾的理解,以及解决这个矛盾的道路和方法的思考,是人所独有的。在实践活动范围内,人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来证明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先于实践,人出现前的自然被称为自在自然或者纯粹自然。马克思所讲的物质世界,不仅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因此,探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就必须回到人类社会。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反映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观念的东西移入人的头脑罢了,任何历史条件中的个人及劳动的人都无限接近社会历史。每一代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语言符号等,劳动的人传递了最基本的知识,即劳动的知识,最终形成了最高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通过认识世界,从而改造世界,将改造自然的物质劳动的手段看作第一需要,将人们从被劳动异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是在人的实践之内。换言之,思维的主观性和对象的客观性,在实践中实现统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55,否则就会陷入神秘主义。

四、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意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87。马克思从实践角度告诉我们:解决人类存在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问题的路径,就是我们要有正确的认知和正确的实践。至于如何才能有正确的认知和正确的实践,马克思一再强调不能陷入空想主义,而是要通过“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从现实的运动中获得理想性的存在。关于如何进行“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以及运动的目标、过程、终点,运动当中的主体、客体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用科学的方法论进行了剖析,为我们“消灭现存状况”提供了科学方法。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的《实践论》《矛盾论》、的治国理政思想,都是继承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而形成的体系性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以,实践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也是一种理论,是对现实运动何以发生、如何完成、依靠谁去做、怎么做的理论解释,在这种理论解释的背后,就涉及无论是客体还是主体都是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中发生作用的。对于制度、意识形态、思想文化这样一些社会性的结构,该怎么样打破,最终形成我们想要的结构,这就是最终的目标或理想性的存在。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对于未来这种理想性的存在充满了憧憬,认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后就能达到。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现实性的运动达到理想性的存在,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这个理想让人们扎根当下,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能达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理想性的存在,实现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这种美好状态。总之,马克思认为我们从不理想的现实状态到理想的现实状态,把美好的图景变成现实,最关键的是要改变,要跨过理想性的存在和现实性的存在之间的鸿沟。马克思强调的是我们应该认识这个世界,但是认识之后,更需要通过实践来解决理想性的存在和现实性的存在这对矛盾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马克思认为要把它上升为科学的方法论,这种科学的方法论不否认我们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是人在实践中不言自明的前提条件,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保证认识世界和把握规律。从认识论到实践论这样一个转换,事实上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鲜活而又积极的人性学说,一种关于人究竟应怎样获得对理想存在的思考。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也是人的学说。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曾提到人被现实性所异化、被劳动异化而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消灭这种异化,让我们获得人的类本质,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会给我们一些现实性的启发。

作者:旭杰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