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邓小平理论教学

邓小平理论教学

【正文】

如何讲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使邓小平理论真正在大学生中扎下根,由对邓小平理论的认知转化为认同,由认同升华为信仰,再由信仰外化为行动,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这是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也是广大政治理论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秋季开始,全国普通高校都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一年多来,各校在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1.教学实效还有待提高,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的目的已基本达到,但“进头脑”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通过邓小平理论学习后,都能讲出邓小平人格的伟大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能讲出邓小平理论的一些内容。但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掌握还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似乎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一些概念、范畴和重要论断,目的仅在于应付考试;第二,学生对自身成才的有关问题,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地区发展差距问题、民主与法制建设问题等,思想困惑仍然不少;第三,学生运用邓小平理论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改革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的自觉意识较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

2.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

目前,这种内容的重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中学生课程的重复。1996年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已将大学生几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基本内容涵盖了,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已渗透其中。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一国两制”等内容,中学思想政治课中都已包含。结果,在大学生中讲邓小平理论课,有的老师如果讲不好,学生学得就没有兴趣,感到与中学课程无多大差别。二是与其他政治理论课之间的重复问题。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哲学里讲,在思想概论中不能不讲,在邓小平理论概论中要作为“精髓”来讲,大家都在讲(这部分内容中学课中也讲),学生听起来感到重复。有的教师为了避免重复,往往这部分内容不讲或少讲,结果大家都这么想,这部分内容又没有讲透,出现了遗漏。

3.教材建设中的问题。

从党的十四大至今,邓小平理论的教材建设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以前,各地高校主要是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教材,适当包含邓小平理论和党在新时期各项方针政策的内容,有的学校还直接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全面阐述邓小平理论的教材。这是邓小平理论进教材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全国高校出版了近20种有关邓小平理论的教材;党的十五大之后,尤其是1998年4月新的“两课”课程设置方案公布之后,教育部和各省市教委及部分高校开始新一轮教材编写工作,邓小平理论教材建设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仅1998年以来,全国不同地区编写的《邓小平理论概论》不少于30种,凡是有能力编写教材的省市及部分高校都编写了自己的教材。教育部还组织编写了供不同层次学生使用的教材,本科、专科、函授、自考、成人、社会力量办学等教材都先后编写出来,正式使用。

从现已出现的邓小平理论教材来看,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第一,注重理论的全面性、系统性,较为系统地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师范院校编写的教材,除了讲述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外,重点讲述了邓小平的人才观、科教兴国战略等内容;第三,现实性较强,大多数教材都及时吸收了党的文件精神,反映邓小平理论发展的新成果,也比较好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与此同时,由于新一轮教材建设是适应邓小平理论尽快进课堂而匆忙编写的,因而这些教材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材内容和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有的教材把该反映的内容没有写进或者写得很少,而把本来可以少写甚至不写的内容却写得很多;有的教材把本来可以放在一起集中反映的内容分成若干块放在不同的地方去写;有些教材在结构安排上显得比较凌乱,反映不出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第二,不同省市编写的教材,体系结构很不一样。第三,没有很好考虑与其他教材的配套问题,有些内容与其他教材重复。第四,内容较全,但没有贯彻好“少而精”原则,多数教材体系庞大,章节偏多,字数也较多,生动性、可读性欠佳。第五,许多教材明显带有个人色彩,加入了主编和作者个人的观点。结果,同样是大学生,由于使用的教材不一样,对某些观点的认识和评价也不一样。第六,许多教材中还存在着表述不够准确和规范的现象。

4.缺乏理想的教学模式。

从全国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邓小平理论课有三种模式:一是大课堂、专题讲座模式,即几百人一个教室,每个老师讲一到两个专题。这种教学适应了邓小平理论很快进课堂的需要,教学内容有一定理论深度,但存在着以下明显不足:1.整个教学缺乏系统性,每个教师讲个人专长,不便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邓小平理论;2.学生和教师缺乏必要的交流,学生弄不明白的问题无法向老师请教;3.不同教师主讲的内容和引用的材料可能重复;4不同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学生听后无所适从;5.教学形式单一,大课堂无法采取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6.教学管理较差,几百人上大课,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差。

二是小课堂、专题讲座模式,即由两三个教师合上一个小课堂,每个老师讲自己的专长,师资较好的学校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革命史等几个专业的教师搭配,这种模式避免了讲大课的一些弊病,各个老师讲自己的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仍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三是小课堂、专职教师讲解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也就是教师的水平高,教学方法应用得当,效果就好,可以弥补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但如果教师的水平差,则不仅弥补不了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而且教学效果可能更差。

由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目前尚处在建设之中,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加以推广。

5.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邓小平理论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与教学方法上的得失直接相关。从目前邓小平理论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

第一,教学方法呆板、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课是理论性、政治性、政策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从全方位的角度揭示这一理论的精髓,很难体现这一门课的生气和魅力。在许多学校,一份讲稿、一支粉笔再加一张嘴的教学方法仍然没有改变。很多教师仍然是照本宣科,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听起来没有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沿用了几十年,很多老师仍然不愿放弃。目前有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反映较好,但有许多教师不愿用或不会用。

第二,教学手段落后。目前,在教学领域,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电视教学、远程教学等都已发展起来,但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应用起来。

6.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邓小平理论课程建设时间不长,邓小平理论课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专业水平与担当的任务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第一,在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过多,专职教师缺乏,有许多学校的邓小平理论课由党政干部兼任。有许多教师是从别的理论课中“转”过来的,缺乏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各有倚重,如“政治经济学”教师偏重于讲经济理论而忽略政治文化建设内容的讲授,而原来“中国革命史”教师又不擅长讲经济理论。结果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盲点和弱点。

第二,教师队伍中有许多教师对邓小平理论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问题,邓小平理论进教师头脑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有的教师认为邓小平理论就是“猫论”、“摸论”、“不搞争论”、“不问姓资姓社”,一句话,就是“致富”“抓钱”;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赞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走向趋同”;有的教师甚至认为,私有化是中国未来的必然趋势;不少教师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社会主义本质论、如何消灭剥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等问题认识不清、更讲不清;等等。

第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理论素质较低,科研能力较差,对邓小平理论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缺乏研究,社会上和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自己也解释不清楚。

二、改进邓小平理论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邓小平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的关键在于教师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把握,“进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精心组织,“进头脑”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三进”工作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政治使命感强不强,理论功底厚不厚,教学水平高不高。要使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取得实效,必须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让教师首先弄懂弄通邓小平理论,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真正认清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一科学论断上来,进而自觉地把邓小平理论课教学提升到“用邓小平理论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上来。

第二,要采取多种形式对邓小平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要创造条件为邓小平理论课教师提供参加社会实践、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尽快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第三,广大教师应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及与邓小平理论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方面。要讲好这门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2.加强对邓小平理论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邓小平理论的教学规律,尽快形成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机制

在邓小平理论课教学中,学生普遍关注和提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在本质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和问题的反映,也是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现在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无疑是全国的一个热点,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注解性、宣传性的文章太多,真正有理论深度的研究却很少,而理论研究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决定了我们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说,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滞后恰恰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的最大难点。

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关键是我们教师和科研人员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科学来研究。邓小平理论也是综合性学科,这里面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许多困惑都是一些现实问题,但都需要作理论上的说明,理论上的说明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我们有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内容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所以,邓小平理论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把邓小平理论教学内容作为科学来研究。

第一,要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在准确把握理论体系完整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来形成教学体系和教材的框架体系。

第二,要研究如何处理好邓小平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邓小平理论讲课堂“一门为主,各门配合”的关系。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除用一门课集中教授邓小平理论外,其他几门课也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渗透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因此,在邓小平理论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避免可能发生的重复,同时又要做到避免重要观点的遗漏。

第三,要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教材的生动性、可读性及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之间的关系。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教材编写必须反映其科学性和严肃性,但作为供大学生读的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又必须具有生动性和可读性;而教学又必须注重针对性,注意实效性。这三者究竟如何结合,邓小平理论课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3.改进邓小平理论教学的方法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极富个性的社会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不愿盲从,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心理倾向,竞争意识和参与欲望也都很强。对他们进行邓小平理论教学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与邓小平理论风格和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新方法。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注意对邓小平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如果说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课程,那么对邓小平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则是邓小平理论课教师必须独立承担的重要课题。邓小平理论课教师必须认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第二,要积极探索课堂讲授与讲座、讨论、参观、看录像等辅助教学的结合方式,要广泛开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社会大课堂,把读(教材、原著)、听(讲课、录音报告)、看(录像)、走(社会实践)、讲(讨论)、写(调查报告、学习心得、学术论文)等环节结合起来。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第三,要注意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至少要联系五个方面的实际:一是联系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际,让学生懂得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和国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二是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让学生懂得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三是联系当今世界的实际,让学生懂得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四是联系当前的实际,面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准确地把握当前实践的脉搏,让学生懂得邓小平理论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五是要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使教学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4.更新邓小平理论教学的手段

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丰富了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理论教学内容,而且改变着政治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因此,要提高邓小平理论的教学质量,必须紧紧跟踪科技进步,重视抓好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新改造。①学校应加大“两课”教学的投入,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如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等设备,装备多媒体教室;②组织精干的师资队伍与科研单位联合,加快研制开发邓小平理论教学软件;③组织多媒体教学培训,提高教师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理论教学的能力。

5.加强对邓小平理论教学的组织管理

为保证邓小平理论课的正常、高质量的开设,还必须建立比较齐全、完善的规章制度。①各级学校应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领导机制,把重视邓小平理论教学落到实处;②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③建立主要领导讲课、查课、听课制度;④建立教师进修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⑤建立邓小平理论课的科研制度,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⑥建立师生联系制度,沟通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映;⑦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和奖惩制度,奖优罚劣,提高教学质量。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

邓小平理论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