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英译旅游资料中文学意识思考

小议英译旅游资料中文学意识思考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介旅游资料

论文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而译者则是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进行沟通的桥梁。毫无提问这种跨文化沟通需要跨文化意识,旅游资料翻译尤其知此。但很多旅游资朴的翻译不如人意,由于对外宣传的受众是特珠的群体,要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译者必须以受众为中心,分析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它特.点,以便未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因此,本文作者认为跨文化意识在旅游资抖的翻译中是极其重要的。

虽然我国旅游资源目前以为国人提供旅游服务为主,但入世已给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全世界人民都已将是中国旅游业的潜在消费者。全国各地都纷纷打出旅游牌,开发出特色不同的旅游景点以及旅游项目,以期在未来的竟争中占据优势。那么在我们的旅游材料对外宣传中,能否吸引更多的游客,能否准确地传达旅游的实质,翻译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主题在国外潜在旅游者头脑中的形象。为此,我们也应该对旅游材料作一简要分析。旅游材料与日常见到的说明书、企业介绍等说明类文体的类型是不一样的,作为说明文体的一种特殊类型,旅游材料的翻译是需要文化处理的特殊方式来处理的。

1文化处理

文化处理是一种新的概念,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全面地考虑翻译的原文与译文,为了更加明确地表达原文作者的意图,最大可能地达到在文化上的对应,所采取的一种翻译策略。首先,翻译的实质是文化交流。其次,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活动,翻译自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或叫跨文化交际。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在用英语表示中国社会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时,经常发现空缺词项,文化空缺,词义空缺,意念空缺,英语中又无对应表达、出现了表达真空.这时人们常通过音译、译借、语意再生、补充与解释等手段,以此弥补翻译的不足。无论如何,在进行适当的文化处理时,我们应注意—文化传真(facsimileofculture)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

(1)比如,泼水节,如果只译作“WaterSprinklingFestival",在外国游客看来那就是互相泼水的节日,而对该节日的由来、意义、民族都不了解。所以最好译为“WaterSpringFestival—abigfestivalfortheDainationalitytowisheveryonehappi-nessbysprinklingwatertooneanother"这样的译文不但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民俗文化,而且迎合了外国游客猎奇的心理,实现了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又如,“叫化鸡”可译为:beggar’schicken(bakedmud-coatedchicken).“白娘子”可译为LadyWhite,thelegendaryheroineof"thestoryoftheWhiteSnake".

(2)中国的龙与西方的Dragon在来源、神性、意蕴、功能等方面多有不同,中国龙取象广博,形态神奇,主要象征和谐、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取象窄狭,外貌丑陋,主要代表魔怪、邪恶与祸祟。可见,中华文化里的龙和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喻义,由此我们处理此类文化意象词语的翻译时必须注意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又要兼顾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下面以山西晋祠博物馆部分景点旅游资料翻译为例进行浅析:

(1)文化信息缺损。

①"JinciTempleisoneofthemostimportantprotectionunitsofculturalre一icsinChina.w(原文照录)对这一翻译笔者提出的供参考译文是:

linciTemplewascalledTangshuyuMemorialTempleatfirst.ItwasbuilttocommemoratethefirstdukeofTangState-TangShuyu.HemadetheagriculturefruitfulatthattimebyusingtheJinRiver.Peoplelivedahappylifeformorethan800years.Tocommemoratethewiseduke,amemorialtemplewasbuiltatthemostbeautifulplaceoftheTangState,whichwascalledTangShuyuMemorialTemple.AndthememorialtemplewasrenamedthestateKingJin’sMemorialTemple.AndJinciMemorialTempleisitsshortform.

根据2006年11月3日所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Temple”一词在英文中是与宗教相关的。但晋祠并非和尚、尼姑、道士等的寺庙。晋祠被修建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时,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所以译成"JinMemorialTemple"要更好些,就像包公祠被译成“TheMemorialTempleofBaoZheng"。如果我们就译成“Jincitemple",外国游客可能将会产生误解,误导他们对中国宗教的理解。因为他们看到或听导游说的都是“Temple",但他们亲眼所看到的与寺庙并无太大关系。这放置于有着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景点前的介绍难道不会影响它在国外游客心中的印象吗?这毕竟是一个很显眼的“窗口”位置。

②Manypoetsandwritershaveelo-quentlydescribedthebeautyoftheNeverAgingSpring.Forexample}wwrittenbyLiBaiintheTaneDvnastv.

ThefirstemperoroftheSuiDynastyallvisited7inciTemple.

"writtenbyLiBaiintheTangDynasty.”

SuiDynasty…

虽然唐朝和隋朝我们大多数人都大致知道,但是有的外国游客甚至从来不知那是个什么阳的朝代,是什么时候,这也属于文化缺损,所以我们加注时间会起到一目了然易于理解的作用。如:TangDynasty(618-907AD)andSuiDy-nasty(518-618AD),看到时间,游客能推断出在一千多年前晋祠就是如此的宏伟漂亮,并为之深深吸引。

(2)冗余信息。

比如:①"thewateroftheNeverAgingSpringisasclearascrystalandjustasprecious"writtenbyLiBaiintheTangDynasty.(Appendix2)

(唐代大诗人李白游晋祠是写下了这样美妙的诗句:“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②"Themysteriouspowerofthelandhasgivenbirthtomanybeautifulplantssothatthecypressistooancienttotellitsageandstrengthclearlyo"(Appendix2)(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写下:“地灵草木得余润,有卜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赞美它。)

此处对于古诗的翻译给出了过量的信息,反而适得其反,使得外国游客根本不知道作者要告诉他们什么,过多的信息量破坏了交流的最初目的。更无从谈到有美的享受了。由于目的语读者与我们心理思维有所差异,翻译这类古诗文时,可对原文本进行适当的删减,说出主要意思即可,不能进行逐字逐句的硬译。

在英汉互译中,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于找到文化共核而进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往往造成对原语文化意象、意义等方面的缺损与损害,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异域文化和风俗,在翻译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我们的跨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