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路径思考

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路径思考

一、群众路线引领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及学生党员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

群众路线是充分体现我党执政为民的工作路线,也是我党一直坚持的优良作风,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党的各项工作能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解决“三农”问题,即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其中农民增收是关键,说到底就是为广大农民群众谋福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党的群众路线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我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体现,是贯彻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高校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进步的重要主体,其基层党组织是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要阵地,双重的角色与地位决定着高校肩负着引领大学生党员树立群众观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高校加强学生党员群众路线教育、促进他们密切联系群众与服务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平台。因此,促进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党员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途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党员群众观念的树立与巩固,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面向学生党员开展群众路线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求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我国农村整体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与此同时,又面临着众多的难题与困境,如人才资源与文化资源匮乏、民主意识与创新意识不强等。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要求,着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全面建设与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众多因素的支持与配合,如财力投入、人才支持、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农村干部队伍素质与能力增强等。高校学生党员作为来自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无论在政治道德素养还是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与资源。高校学生党员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与科技优势,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可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政治素养优势,通过宣传政策法规、民主思想等,服务于农村的政治建设;可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文化素养优势,通过文化宣传、文化活动等,服务于农村的文化建设;还可发挥出自身新兴媒介知识优势,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宣传与培训,服务于农村的现代化媒介建设等。

(三)是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明确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在高校中的组织基础与战斗堡垒,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提升自身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为党的建设贡献力量。从这个角度而言,积极推进大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服务于群众、造福于群众。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第一,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需要一支群众观念、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均强的党员队伍,这样一支队伍的形成也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所在。第二,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内容丰富、实效显著的服务基地、平台与模式的创建是必须,而这也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服务基础。最后,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服务考核评估、绩效评价等体制,这些体制的形成也将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因此,促进高校学生党员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实是一种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它能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较有力的队伍、平台、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基础。

(四)是改善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着我国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进程。高校学生党员作为未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走在大学生群体前列,首先肩负起历史重任与使命,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但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的影响,当今高校学生党员群体中虽然大多数人政治立场坚定、有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却也普遍存在着群众路线观念淡薄、服务群众意识弱化等不良现象。他们一方面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有着为人民大众贡献力量的意愿,但另一方面却又表现出了解农村的主动性不强、对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关注较少、毕业后不愿意去农村工作等现象。同时,由于对群众路线、新农村建设等内涵认识的不足,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大多停留在开展文化活动、进行义务支教、完成暑期实践等内容层面,服务平台也局限于下一次乡、开展一次活动、完成一份调研报告等形式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整体上存在着服务内容覆盖面不广以及服务活动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高校有必要以群众路线为引领,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群众路线养成教育、深化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内涵认知、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平台等,以切实增强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效,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

二、高校深化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加强党性教育,明确服务使命

党性是党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根系所在,是党的性质、宗旨、作风、纪律等各种要素的综合呈现,也是每一位党员的立身之本与力量源泉。新中国成立以前,共产党员的党性主要表现在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及当今社会,共产党员的党性则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但不管在任何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始终是我党党性的最根本所在。但由于学生党员发展培育过程、校园整体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党员对党的宗旨的理解及践行现状并不理想。他们中的部分人或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没有必要或是无所谓;或是虽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在学习生活中却不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因此,高校在深化大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首要的关键任务应是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身使命。这是高校深化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前提,也是激发学生党员积极主动性的内在驱动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需尽量避免重发展程序轻培养教育的倾向,应进一步强化学生党员在党的性质、群众路线等相关理论知识、优良作风及方针政策上的系统性教育与学习,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历史使命,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石。

(二)强化内涵认知,提升服务技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将始终与我国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高校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应关注、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应积极贡献力量。但即使是大学生党员这样的高校优秀学生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对农村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趋势、动态等却都有着认识不充分、关注不明显的现象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导致高校学生党员群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或氛围淡薄,更多只是停滞在被动接受或是被动服务的较低层面。目前,高校应着力强化学生党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认知,帮助他们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促进他们在储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转化服务观念,并最终将理论认知转化为自觉的实践过程。其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发展、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主动关注国情、民情、社情,帮助他们养成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思维习惯,养成心系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其二,高校应在国情教育中注重农村相关知识教育,可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形式,帮助学生党员了解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关系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是每一个党员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其三,高校应注重提升学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党员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在实际工作、生活体验中切身感受农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结合实际主动思考并探索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储备并提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知识与技能。

(三)完善激励措施,构建服务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任重而道远。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学生党员较强的服务意识与思想自觉,也需要切实的激励措施与长效服务机制的激发与支持。第一,高校应将服务基层特别是服务农村的实践过程及服务实效纳入组织发展、评奖评优等的考核评估体系中,从制度层面鼓励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在实践中主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引导他们尽早养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与观念。第二,高校应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导向纳入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观教育过程中,加强国家科教兴农战略以及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实施途径的广泛宣传,帮助学生党员及时端正就业动机、调整就业理想,引导他们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地选择到基层特别是到农村就业,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党员到农村成功就业之后,高校应继续保持与学生党员的交流与沟通,关心、关注他们的发展,必要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或共同总结成果、分享喜悦。第三,在推动大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善于总结、借鉴好的做法与经验。近十年来,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在引导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模式与途径。如校、院团委与农村对接、学生社团加主题活动等,对接内容也逐步覆盖至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等多方面。高校应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借鉴已有模式,同时积极探索、创建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平台和途径,努力形成制度化的服务模式或服务机制,从而为促进学生党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可行、有效的实践依据与制度保障。

作者:殷春华 金玲 单位: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