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织物黄变成因及防控举措

本文作者:李璐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

从面料本身来分析:纤维本身有易泛黄的弱点,例如锦纶、棉、粘胶、真丝等,尤其是带有氨纶的产品,经高温定型后,很容易产生黄变。

从织物的生产过程分析:面料的前处理、染色及后整理所要用到的助剂和染料,以及整理时定型的工艺和温度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黄变。

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这主要指包装中的衬纸、纸板箱,特别是塑料袋中所含的BHT黄变,BHT黄变是比较普遍的一种黄变。含BHT的塑料与吸附NO2的纤维接触的部分,经反应会由黄色生成茶色的物质[7]。

从衣着服用过程分析:其一,在服用过程中日光的照射,气温的变化,干湿度的变化以及摩擦等。如蚕丝织物在穿着过程中收到氧、臭氧、水分、汗液及微生物等作用,都会促使蚕丝织物黄变,同时在湿态时的泛黄比干态时要大得多[8]。其二,在清洗剂中不适当地应用紫外线吸收剂、漂白剂、pH不平衡的洗涤剂等[9];其三,大气中的污染物,如SO2,NO2,H2SO3等,在氮的氧化物存在情况下,任何微量苯酚系的抗氧剂,通过挥发或摩擦转移到织物表面,都足以引起织物泛黄[6]。

防止纺织品黄变的措施

针对各种产生黄变的原因进行防黄变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减少黄变的产生或延长黄变产生的时间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减少黄变的方法。郑成等人采用环状硅氧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高压均质机的作用下制成微乳液,这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抗泛黄性的柔软剂。这可能是改变了柔软剂的氨基结构和阳离子含量,从而使得抗黄性能得到了改善[10]。针对蚕丝织物的黄变原因,瞿永提出采用紫外线反射剂和吸收剂处理织物,整理过程中慎用荧光增白剂和柔软剂等整理剂的技术措施,以及在加工过程中避免织物与酸或氯等气体接触,机器使用无BHT的润滑剂,在储存服用期间避免使用含苯酚抗氧化剂的包装品等措施减少蚕丝织物的黄变[1]。李朴素等人提出通过调整生产工艺来避免漂白棉织物产生泛黄的现象,具体有使用过中和酸代替冰醋酸中和纤维内部残留的烧碱,使用阴离子柔软剂,同时在对织物进行柔软时,加入适量不挥发酸,使布面pH值控制在5.0~5.5范围内,这样即使黄变物质移染到织物上也不会产生黄变现象[4]。

改善纺织品的黄变

在纺织品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黄变,将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价值,尤其是对于白色和浅色的纺织品来说。消费者迫切的希望通过洗涤护理来改善纺织品的黄变情况,达到理想中的白度。根据色度学理论,一定量的蓝光和黄光混合后成白光,蓝光与黄光互为补色光,因此纺织品呈黄色的原因是反射光中蓝光不足。据此可知,黄度大的纺织品反射光中蓝光少、白度低;黄度小的反射光中蓝光多、白度高[11]。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纺织品中可以反射的蓝光,来达到改善纺织品黄变增加纺织品白度的效果。纺织品的增白有两种途径:上蓝增白和荧光增白。在使用荧光增白剂增白纺织品的时候,要严格控制荧光增白剂的用量,避免超过荧光增白剂的泛黄点,而在之后的加工使用过程中引起纺织品的黄变。

结语

纺织品的黄变严重影响纺织品的性能,黄变的原因众多,纤维本身的性能以及外界因素都会引起纺织品的黄变。应完善纺织品潜在黄变的检测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黄变产生,尤其在生产和储存的过程中,减少黄变产生的可能性,更好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