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都市休闲农业认知

都市休闲农业认知

1哈尔滨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哈尔滨在倡导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升级城乡之间的关系,把固化多年的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打破,把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把哈尔滨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推向国内外市场。哈尔滨地区的休闲农业项目逐渐建立自己的旅游品牌战略,还形成了“生态绿色旅游”“、原野旅游”等一系列的旅游形式。目前,哈尔滨的休闲农业生态旅游都基本上是集成性的,也就是把旅游、休闲、教育和贸易融合在一起,多层次开展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拓展。

1.1哈尔滨休闲农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这些年来,哈尔滨的农业经济一直处在相对领先的地位,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的农业旅游发展项目,对于哈尔滨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近些年来,哈尔滨当地政府一直在需求结合当地优势也就是农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经济增长点,这种休闲农业的旅游方式恰恰就适合吸引哈尔滨市区和周边大城市市民的旅游需求。目前,当前哈尔滨的旅游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哈尔滨休闲农业从业人数7.8万人;年接待人数350万人。在哈尔滨,东北具有独特文化的民俗民风,还有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基础,哈尔滨地区已经归入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政策中,而且哈尔滨还和俄罗斯、朝鲜等国有深入的边境贸易,这些有利因素都会对哈尔滨休闲农业的旅游项目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哈尔滨已经将休闲农业发展成为了东北地区一个新的增长极。

1.2示范园区的发展模式多样化

哈尔滨在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形式还主要是以示范点为。目前,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北大荒”农业园。北大荒示范园已经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青年文明号”单位。这种示范园区的建设计划,是哈尔滨探索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发展前景的最好方式,以点带面,这种示范点的建设既可以为今后的旅游项目规划积累经验,也可以起到当地休闲农业旅游的示范作用,带动哈尔滨地区整个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哈尔滨的休闲农业旅游的类型也在不断地拓展,农业休闲旅游也呈现出发展模式多样化。涌现出了以北大荒为代表的依托自然优美的田园景观,集国际时尚与中国经典乡村文化于一身,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多种服务的休闲度假模式以及集生态、科技、休闲和文化于一体的科普教育模式。哈尔滨地区的民俗文化多种多样,一种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类型显然不能完全展示东北民风民俗的全貌,探索采用多彩的休闲形式,既全方位展示了东北地区的习俗,又进一步满足了来自不同地区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

2哈尔滨休闲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

哈尔滨休闲农业的休闲项目的类型也在实践中不断扩大,哈尔滨市利用气候资源打造的农业避暑消夏旅游产品逐渐成熟,而且哈尔滨的旅游相关的各项政策和制度都已经建立起来,整个地区的游客承载量已经能够承担。哈尔滨历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就很深厚,而且这里的东北民俗也极具典型。不过现在哈尔滨的休闲旅游农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哈尔滨当地政府对于休闲旅游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当地的农业旅游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市级的旅游景观、区级旅游景观旅游路线均开发不够,不成体系,与旅游城市的景观要求不符,开发深度不足。由于休闲农业对于哈尔滨地区来讲还属于新兴的旅游项目方式,这种刚刚兴起的度假方式需要培养游客的旅游需求,还要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实施。

第二,哈尔滨城市农业旅游品位不高。文化是城市旅游的根基,哈尔滨市区及周边地区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在文化载体层次方面丰富度不够。其实哈尔滨的文化底蕴的优势依然存在,但是相关部门没有充分地利用好这个优势,对哈尔滨文化的挖掘还不深入,没有体现出哈尔滨休闲农业的特点。其实哈尔滨地区的特色文化多种多样,但限于这些文化和休闲农业的结合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开拓出游客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文化挖掘只注重广度,不注重挖掘的深度,导致给游客的印象不深,没有提高游客对哈尔滨休闲农业品牌的忠诚度。

第三,哈尔滨开发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类型不多。现阶段的哈尔滨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发展层次较低,这是因为还处在起步阶段,而且哈尔滨的休闲农业的类型非常单一,很多地区的旅游项目趋同,没有根据当地的特点来开发出适合当地特色的旅游种类,这就导致没有新鲜感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不能留住众多的游客,也就培养不出来具有黏性或高忠诚度的顾客和消费者。

第四,缺乏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8个区10县在哈尔滨都有它的长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有些地区用美丽的自然风景壮观、一些地方用丰富文化历史吸引游客的度假胜地。应该说,哈尔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某种程度上,但缺乏整合和有效利用,甚至复制一些资源开发、发展的现象的伤害,严重损害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哈尔滨休闲农业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这些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效应,各自为战,地区内部互相竞争,消耗了内部资源,对于哈尔滨整体来讲,没有达到预期的发展规模和效果。

第五,旅游专业人才不足,缺乏知识管理。生态绿色休闲农业这种旅游形式还刚刚兴起,没有得到很多游客的认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与休闲农业旅游行业有关的从业人员,提高行业人员对休闲农业旅游的认识。而且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国外的经验和市场对于国内从业人员来讲都是具有吸引力的,还需引入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员。在服务方面,休闲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是在第一线接触游客的群体,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高对哈尔滨休闲农业旅游的影响至关重要。

3哈尔滨休闲农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3.1哈尔滨休闲农业应逐渐向政府主导型转变

目前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哈尔滨没有统一的规划、开发、重复建设存在的障碍,低水平的发展和存在的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走政府主导型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道路,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经验。政府应该是全面的,各种各样的关注和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哈尔滨当地政府要制定相关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支持休闲农业的财政政策和基金扶持,如政府采取建立旅游发展规划、实施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政策,引导风险资金流向休闲农业领域。

3.2注重哈尔滨休闲农业的营销和宣传

因为休闲农业是一种长周期的产业发展过程,而且哈尔滨的休闲农业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除了建设完善与休闲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宣传和营销的工作,现在还有很多当地和周边游客对哈尔滨的休闲农业发展不太了解和熟知,所以要精心设计休闲项目,把这些项目和游客的旅游需求相结合,满足这些游客的游玩目的。在项目的开发中,要结合哈尔滨城市休闲农业、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等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来休闲农业旅游活动的发展和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来促进哈尔滨休闲农业发展,改善农业旅游的度假休闲旅游形象。

3.3统筹拓展哈尔滨休闲农业的差异化程度

哈尔滨现阶段的休闲农业还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各地休闲农业项目不能实现规模效应,建议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重组、合并,统一包装和宣传。依据“错位发展、特色突显”原则,规划“两带六区”产业布局,即以松花江沿江风光带、天恒山旅游风景带为依托,自团结镇、民主乡、巨源镇和永源镇方向分别建立现代高效农业区、农业科技园区、无公害畜牧养殖区、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高新技术优质高产开发区和农产品加工物流区,形成顺时针产业发展链条,构架出以现代都市农业为特征的“鲲鹏展翅”之态势:即以种植业为“爪”,养殖业为“颈”,加工物流业为“头”,生态农业和生态观光为“两翼”,生态建设为“羽毛”,生态经济为“血脉”,历史人文为“灵魂”,孕育“鲲鹏展翅”之势,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相互依托、和谐共生的产业发展链条和产业发展集群。

3.4引入休闲农业员工职业培训制度

休闲农业旅游的员工是这类项目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培训对于哈尔滨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营销管理、品牌运作方面的人才将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保证。但是目前哈尔滨的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的素质和人数都是不能满足这个行业的要求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休闲农业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具有休闲农业服务意识的服务人员都相对缺少。所以要想提高哈尔滨休闲农业的潜力和档次就应该提升从事人员和管理层的旅游管理知识和体验营销,具备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运作技巧,就得对他们从各个方面进行提升和培训,尤其是提高游客粘度和忠诚度以及特色的服务,增强与游客之间的交流。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都市文化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都市心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青年心理研究所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