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应用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应用

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且意义非凡,小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并跟随优美的旋律舞动身体,让身体展现音乐的情绪、体会音乐的故事感和表现力,从而更加通俗地理解音乐的内容和价值、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获得更高效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为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伶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体态律动音乐。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鼓励学生成为创造的小明星,特别要培养学生的参与力和基本的音乐能力。让体态律动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深入每一位学子的心中。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应用价值及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兴趣

六年来,担任小学音乐教学的我深有体会,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那么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小学生处于6-12岁的年纪,年龄小、好奇心强,自律能力欠缺,在课堂中活泼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传统的音乐课堂授课方式,老师教一句,学生跟唱学一句,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没有钢琴设备的情况下,音乐课很容易上成语文课,这就失去了音乐的魅力和特色。这样的音乐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短时记忆——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很容易课下遗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这样的问题,音乐教师可以恰当运用体态律动教学,配合需要学习的乐曲律动,不仅可以使课堂一扫传统的硬死板,让音乐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音乐的旋律与律动中来,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蕴含丰富深刻的情感,其旋律、歌词甚至创作背景都能让聆听者感受到情绪的变换,或喜悦、积极向上、光明,或忧伤、哀愁、苦闷失望。人们也总是通过音乐所蕴含的丰富且富有变化的情感来聆听和理解音乐诉说的故事,从故事中体味生活,这就是音乐带来的强大魅力。音乐固然美妙,却也要有欣赏它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没有经过培训和系统的音乐知识学习时,对音乐的理解仅仅处于浅显的好听和不好听,根本不能理解音乐中的情绪变化和故事背景,简单唱会歌曲,是不可能把一首曲目理解透彻的。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巧妙的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很好地在音乐与情感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将学生们从乐曲中感受到的情绪通过肢体活动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为音乐增添色彩。这对于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非常有作用的。执教音乐这些年,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新课改教学方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以及柯达伊手势教学法我都使用过,各自都有优缺点,但通过多次课堂检验,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效果更加显著,也更容易被学生接纳。

二、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对小学生学习音乐起到的重要作用

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体态律动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大多都是感性的,学习或是做事仅凭自己的喜好。感兴趣之事不用提醒或是叮嘱,他们都会做得津津有味,对于不感兴趣之事总是嗤之以鼻。显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幼稚期,不感兴趣之事很难激起他们的注意力,更不要说通过大脑思索学习的重要性。音乐课上,如果老师没能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学生还处于学习其他科目的状态下,没能回过神来专注音乐,那么,音乐课很容易就失去音乐的色彩,学生们将很快的对课堂失去兴趣,那么学习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效果不尽如人意。此时,体态律动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能够巧妙的融入课堂,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带动学生进行肢体活动,不断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吸引学生们保持对课堂和音乐学习的新鲜感、积极性和参与感,从而持续地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音乐赏析和学习。例如,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划龙船》,此课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划龙船》是一首安徽民歌,极具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表达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堂课属于音乐欣赏课,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点,为学生讲解歌曲民族特色,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感情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及速度快慢,联想生活中劳动人民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赞美生活,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跟随音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肢体动作来创造符合这首音乐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最后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培养学生积极性。也可以挑选数名同学上台,鼓励他们演一演划龙船所描述的情景,跟随节奏的鼓点齐声喊到“12、12、12。”将体态律动贯穿整个课堂,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运动中学习,玩乐中学习。

(二)体态律动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音乐的节奏是音乐情感抒发的动力源泉,就像是人的脉搏在不停的跳动。音乐因节奏而有动感,节奏赋予音乐生机与活力,不同风格的音乐,节奏感就不同,也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体验。欢快的节奏往往表现快乐、激昂等积极愉悦的情感基调。缓慢的节奏则一般是忧伤、低沉等沉郁消极的代表。音乐的节奏是音乐传递情感、讲诉故事的重要工具,对于初次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人群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这就表现出节奏在音乐中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节奏教授给学生,还有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也需要学生必须掌握。教师在教授节奏是,可以通过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来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和速度,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民族歌曲《秧歌舞》时,可以为学生准备秧歌舞中所需要的彩绸,让学生们自行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更好地感受民族歌曲的特点。

(三)体态律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感

平时给学生上音乐课时,我都会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认真聆听,要求是从音乐中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不同的学生感受到的都有所差异,大多数学生感受到的都会有一定的偏差,这都是由于小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有限,且对音乐的创作背景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协助学生理解音乐,鼓励学生主动理解音乐。在这一方面,体态律动教学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结合体态律动对学生兴趣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给予学生理解音乐提供帮助。比如,在学习《梁祝》这首曲目时,音乐的背景故事和音乐情绪相对复杂,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体态律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

(四)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是人体大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宝贵财富,是天马行空、是异想天开,是可以通过创造力变成实际可操作的东西。孩子在小学阶段时,大脑还没有系统地接受知识体系学习,也没有大量传统刻板定义的内容输入,这个时候他们的想象力最为丰富。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理合适地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肢体动作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每一个孩子的思维、想象力都不一样,他们所表演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特别是看了学生的表演后,不能随便的给予否定,要及时的抓住他们的亮点,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作。比如,在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附点音符、附点八分音符、休止符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一个特殊的动作作为某个音符的“专属动作”。有的学生可能用拍手的动作来代表四分音符,用洗衣服的动作来代表八分音符,用“零分”的手势表示休止符等等。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从另一种角度出发,换一种思考方式,觉得四分音符长得像旗帜,那么就用挥舞旗帜的手势代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长得像葫芦,那么就用“济公喝酒”的姿势来表示八分音符。这些都是孩子们在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表演,同时也学会了这些音乐知识。综上所述,将体态律动应用于小学音乐教育会产生许多显著的效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正确合理地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保持与学生的交流和密切联系,将音乐课堂做到动静结合,达到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景书正 单位:安龙县春潭街道兴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