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析事业单位改制中的财务管理

探析事业单位改制中的财务管理

一、事业单位过往存在的较多的问题

(一)一些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原始凭证方面,收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有的发票内容笼统,购买实物发票不填数量和单价,甚至没有业务往来单位的盖章,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有的领导签字不规范;一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都不规范。预算外收入挂在往来账,在年终结账时,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不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有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了账外资产。不少单位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客不完整,账表不符,且欠缺专业性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掌握财务活动规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者仅仅是充当单位付款人的角色,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职业规划及工作开展的建设性意见和要求,甚至将个人的主观意识凌驾于财务管理制度之上,这是导致财务管理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三)工作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财务管理工作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业务能力比较低,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工作而论工作比较表面的层面上,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论一筹莫展,没有真正把事关社会稳定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一重大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加以研究和探索,致使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严重脱节。近年来。信息化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的发展趋势,若干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业务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然而在兼容性方面,不能够满足财务管理全程监控的要求,而且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够资源共享,浪费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

二、事业单位改制中财务管理的对策——以污水处理为例

(一)转变财务管理目标

改制前的污水处理事业单位大多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相应的,资产是国家的、班子是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财务部门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方面,财务管理只不过是简单的资金计划管理。改制后的企业,其股东可能有国家、企业职工、其他自然人、其他法人等,作为股东,他们投资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过去相比,企业财务管理体现出以维护投资者利益为行为导向的特点。

(二)调整财务部门职能

财务本身具有综合反映、监督、提供决策支持的职能,所以在日趋规范化的管理活动中,财务部门在考虑企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时,应该积极发挥财务本身具有的职能。通过下放核算权等财务管理体制调整,使财务部门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职能重点集中在决策支持与监督方面。此外,根据成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新企业应在财务部门的主导下推行价值管理。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其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只有企业的投入资本的回报超过资本成本时才会创造价值。这要求企业,特别是财务部门,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具体体现在:从增量评估转变到以价值为基础的战略评价;从追求单一的利润目标转变到与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有关的每一价值动因的自身目标;从对传统的职能结构进行管理转变为重视价值链分析、以价值为中心进行管理;促使会计职能从主要提供历史成本信息转变为主要提供价值预测报告。

(三)精细化成本核算

污水处理单位不同于一般的生产销售企业,由于技术含量比较高,其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围绕工程项目进行,因此,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对增强污水处理产品的竞争能力,提高污水处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没有具体到项目和个人,无法得到项目和个人的准确收益和成本,相应地,也就无法确定项目的盈亏以及个人的价值。通过制定科学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借助ERP等信息化工程将生产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科技研发信息等整合起来,真正掌握各种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使成本核算进一步精细化,从而辅助生产、人力等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价值管理。

(四)在单位内建立统一的经费收入与支出管理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国家财政性事业经费来源之外,事业单位还拥有其他多种经费来源,虽然不同的事业经费收入来源均有相应的支出范围与监督管理办法,但这些不同来源、种类、性质和用途的事业经费收入大部分均享有免税待遇,应视同公共资金,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取消事业部门直接收费权,实行“单位开票、银行收款、统一开户、收支统管和委托收费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及财政系统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种财务与会计管理制度,包括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实观不相容制度的分离,推行规范的分级授权审批体系,同时实施相应的内部稽核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将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并及时加以解决。

(五)完善控制制度,明确控制标准

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控制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业务流程制度、收入审核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凭证查验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等等.同时还要明确控制标准,要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工作特点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控制标准,如成本费用率、支出降低率等。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建立起适合本单位的指标控制制度,把自上丽下的指标分解与自下而上的目标保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事业单位工作与经营活动良好运行。要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各种责、权、利关系的处理有章可循,明确岗位责任制及工作标准。还要推行费用“计划总量控制、归口管理、分部门核算”的管理方式,财务报销方面对各项费用支出实行无现金化管理,实现财务经费支出管理透明化。要建立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健全财务管理手册,制定一套规范化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降低人、财、物的耗费.建立规范化的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推行绩效审计。

财务活动是企业的一个重要职能领域,财务职能是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流转,这就决定它必然会影响到方方面面。对于污水处理事业单位来说,改制后的财务管理与改制过程中的资产处置、职工安置和股权设置等问题同样重要。本文只是提出了涉及财务管理目标、财务部门职能和成本核算等方面的措施建议,实践中所遇到的更多课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譬如污水处理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及利益分配方式的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