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东亚货币贸易合作简论

东亚货币贸易合作简论

内容摘要:目前,东亚货币合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多层次障碍,因此尚无法建立类似于欧元区的东亚统一货币区。本文认为,我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应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加强与东亚各国汇率政策的协调,再通过推动次区域的货币合作,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

关键词:货币合作层次障碍对策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北美、西欧、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作为世界经济两极的西欧和北美在一体化方面进展迅速,分别建立了欧洲共同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而东亚在区域合作方面进展缓慢,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获得进展外,其它区域经济合作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而在区域货币合作方面,欧元的问世以及稳定运行,在理论和实践上创造了通过区域货币一体化以实现价格稳定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模式,并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而在北美,美元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中。由于东亚国家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一致,采用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已不再是最优选择,东亚货币危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东亚地区在短期内又不具备建立类似欧洲统一货币的条件。面对世界经济其它两极的挑战,东亚货币合作该何去何从?

由于种种原因,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亚洲金融危机成为东亚各国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催化剂,各国开始意识到货币合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一些国际组织纷纷提出各种方案、设想和倡议,从“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10+3”(即东盟10国加中、日、韩3国)财政金融合作对话机制的建立,到“清迈倡议”的签署和落实以及亚洲债券市场的启动,东亚货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尽管东亚国家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并且在货币金融合作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欧洲货币合作相比,东亚货币合作刚刚起步。各国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货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如果合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欧元区那样的统一货币可能面临更多障碍,需要经历更漫长的路程。

东亚货币合作的层次障碍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东亚地区内部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等不同类型的国家(地区)共同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日本为第一层次;亚洲“四小龙”为第二层次,中国为第三层次,其它东盟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为第四层次。东亚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比较大,没有欧共体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时经济发展接近的实观背景。

由于东亚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不同,对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解不同,经济学家为政府进行经济决策和预测时使用的计量模型也不同,因此对国际宏观经济协调的成本和利益估计就不同。这种不确定性存在最终导致两个结果:对经济问题及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解不同,使来自不同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对协调参与的积极性有所不同,很难达成一致性;即使通过协调达成一致性,对协调效果的评估也会存在不同,政策制定者很容易认为其协调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中只能得到消极的教训。

政治障碍是制约亚洲货币合作的重要因素

Mintz(1970)认为,政治上联合的意愿有时候被认为是采用共同货币的一个重要条件。Cohen(2000)指出,货币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的,货币关系最终反映出主权国家的权力安排。Mundell(2001)则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融合,却要求各国放弃本国货币转而加入单一货币联盟,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能都不会成功。

欧元得以顺利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欧洲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联盟。国际货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非常脆弱,受到许多敏感因素如政治、民族情绪等的影响。因为区域内部的国际协调涉及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在许多时候已经超出了货币金融的范围。货币合作需要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主要是货币主权,执行某些共同政策,建立统一协调区域内部经济金融政策的超国家机构。西方文明有一种很强的契约观,各国均强调要有一种正式的制度来约束参与合作的各方,因此也就能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一个大欧洲)而彼此让渡或放弃一部分主权,如货币主权等,从而使欧元顺利诞生。

相比较而言,由于过去几十年松散的、非制度化的区域合作,使东亚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亚洲传统”。其特点有三:一是非正式性,如APEC一直强调其论坛性质,反对欧洲让渡一部分主权、建立一种正式的制度;二是强调互不干涉成员国的内政;三是寻求达成共识,将有分歧的问题搁置起来。这种强调非正式性和达成共识的“亚洲传统”以及对主权的强烈要求,是无法适应区域货币合作进一步发展需要的。

此外,东亚政治多元化和政治冲突是货币合作走向区域货币联盟极为重要的障碍因素。Bayoumi&Eichengreen(1997)指出,东亚建立货币联盟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解决长久存在的政治冲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日本与东亚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否则,这种政治障碍将直接阻碍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目前,虽然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在亚洲地区最高,但由于日本至今没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侵略战争做出深刻反省,在参拜靖国神社和改写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屡屡激怒中国、韩国等东亚邻国,因此日本尚难取得东亚各国的政治信任,即使建立货币联盟也很难让东亚各国接受以日元作为锚货币。

而东亚国家(地区)领土争端问题尽管目前暂时搁置,但民族主义的根源随时都可能使领土问题成为热点,从而爆发冲突,成为破坏合作的祸根。所以,东亚要想建立货币联盟必须首先排除存在的政治障碍,取得相互间真正的信任。2001年10月13日,蒙代尔在“新型创业资本市场”论坛上指出,亚洲货币统一面临着比欧洲大得多的障碍。欧洲选择了单一货币,意味着一种高度的政治整合,而这种整合程度在政治多元化的亚洲是很难被接受的。据此,蒙代尔提出,亚洲的解决方案可能在于采用一种以在亚洲进行国际贸易为目的的平行货币,而不是取消本国货币。东亚现阶段难以解决建立货币联盟所遇到的“第N种货币问题”

成员国之间建立货币联盟的初衷就是通过最小的权利让渡代价,以获取最大的公平收益。所以在N种独立货币的经济主体之间,如果要建立货币联盟,就会遇到“第N种货币问题”,即在新的共同货币创造之前,成员国为了规避国家霸权的出现,极不情愿采用区域内某种货币作为锚货币,但是为了实现经济趋同又不得不选择区域内一种主要货币作为法币并使其他货币与它钉住。于是,究竟选择哪一种货币作为锚货币便成为“第N种货币问题”。欧洲货币联盟的实践表明,成员国选择了德国马克作为锚货币,并让德国决定着整个欧共体的利率,从而解决了“第N种货币问题”。

东亚与欧共体相比,在现阶段很难确定锚货币,区域内的两种主要货币——日元和人民币在现阶段都难以成为锚货币。虽然日本学者提倡在东亚建立以日元为中心的汇率联动机制,就像德国马克在欧洲汇率联动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样。

但笔者认为,日本与德国不同,德国的GDP大部分来源于其在欧洲的相关贸易,这使得德国马克在欧洲中央银行中处于强有力的地位。尽管日本是东亚最大的经济体,GDP在东亚超过50%,日元也是一种国际货币,但是日元在东亚进出口结算中的比例仅占30%,美元却占到了70%。而且日本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陷入衰退,至今没有明显的复苏迹象,从而日本银行体系陷入巨大困境。由于日本陷入通货紧缩和零利率陷阱之中难以自拔,实际上日本国内的货币政策已经失效,自身还需要一个外部驻锚来遏制一直存在的通缩预期。这就是说,经济上的脆弱性使得日本无法独立承担东亚货币合作锚货币的重任。

而作为区域内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壮大,人民币在东南亚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强势货币,但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刚刚起步,前景还不确定,严格的资本管制、薄弱的国内金融业以及人民币至今仍无自由兑换的时间表等,使得人民币短期内难以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锚货币。因此,东亚现阶段尚面临建立货币联盟前期所遇到的“第N种货币问题”。

我国应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

针对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的困境和障碍,我国从自身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可以结合国内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步伐,从以下几个步骤分阶段推进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

积极加强与东亚各国汇率政策的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汇率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东亚各国甚至国际货币体系带来重大影响。2005年7月,我国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当天马来西亚随即宣布改变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实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而日元等东亚货币也出现了大幅波动。因此,我国可加强与东亚各国在汇率政策上的协调,建立相互间的信息通报制度,以维持区域内双边汇率的相对稳定,为进一步的货币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自由兑换进程。我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将逐渐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重要锚货币之一。

率先推动次区域的货币合作。因为东亚不同的经济情况和发展水平,目前尚不具备进行区域整体货币一体化的条件,所以区域货币一体化适用的方式应从更小的次区域开始。而我国基于潜在冲击对称性、地缘亲近性和社会文化相容性方面考虑,可率先推动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即所谓中华货币区)次区域货币合作;而随着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对于加强货币合作的意愿十分强烈。目前,我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2005年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1300亿美元,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中已经是一种强势货币。我国推动与东盟的货币合作将对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和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产生积极作用。另外,东盟内部、日本和韩国也可进行次区域的货币合作,然后在实现必要的前提条件、取得充分趋同之后,最终形成东亚共同货币区。

在次区域货币合作取得进展后,推动东亚单一货币的建立。我国可以在次区域货币合作的基础上,利用货币一体化的自我增强机制,与东亚各国密切协作,类似于欧盟建立欧洲汇率机制,推动东亚统一汇率机制的建立。在东亚统一的汇率合作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磨合稳定之后,可考虑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并成立地区内统一的中央银行,发行单一货币,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

因此,目前尽管东亚货币合作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但东亚仍将是继欧盟之后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一个共同货币区。我国应结合人民币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主导和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