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析加工贸易发现状与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

解析加工贸易发现状与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

[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该制定有效措施,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延长加工链,提高产品增殖率;提高中间投入品本地化率,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实现加工贸易地区转移等,以此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产业调整

加入WTO后,最能体现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该何去何从?有人认为,加工贸易只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我国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制定的“权宜之策”,随着我国对降低进口关税承诺的积极履行、出口退税政策的逐步到位,这种贸易方式已经过时,不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加以限制,使其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加工贸易在我国是否真的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呢?实际上,加工贸易的较快发展在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现阶段仍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目前,部分地区出现加工贸易滑坡只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简单地采取限制或任其发展都是不恰当的,而应该正确引导,积极调整,把加工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加工贸易与我国的长远战略利益和重点发展目标相适应,这才是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发展加工贸易的必然性

加工贸易,通常是指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产成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无论从外部条件还是从内部发展需要来看,都有其深刻的必然性。

1.从外部条件上看,国际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在各国表现的差异,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协作,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时代背景;跨国公司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推行全球战略而尽力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区位,为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操作空间。中国应当顺应这一潮流,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并成为重要的世界出口加工基地。

2.从内部发展需要上看,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土地、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门类较齐全的工业部门等。通过发展加工贸易,能够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尽快地参与到国际分工行列中去,加快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加入WTO之后,逐步实现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也会使我国的加工贸易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工贸易在我国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倘若不顾我国国情,强行排斥加工贸易的发展,只会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目前,加工贸易出口已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0%左右。在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外商投资企业84%的出口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占全部加工贸易出口的2ö3。加工贸易增加的就业人数达到3000多万人。加工贸易为沿海地区制造业创造了1ö4的销售市场[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的产物,是借助世界经济整合机遇的一种现实选择。

因此,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国情,今后我国加工贸易仍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在我国必将长期存在。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过大我国加工贸易最初是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起步的,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的现实。目前,虽然产品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出口增长中大部分仍是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小,出口增长乏力且后劲不足。同时,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同类产品也造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压力,使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空间狭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虽不断上升,但这并不表明我国这些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已处于有利的地位,因为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中间投入产品等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国在国际分工上的比较优势仍是土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一般技术工人。并且,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优势,我国生产此类产品只能是生产技术已经普及的标准化产品,而不可能是创新产品。

2.加工贸易尚处于简单的加工组装阶段,产品增殖率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只是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据估计,国内加工增殖率仅为20%左右,创汇能力差。尤其是来料加工,国内企业只能得到加工增殖中极小的工缴费。在加工出口中占较大比重的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本身的加工程度不高,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往往也存在着加工过程短,增殖不高的问题。近几年的加工贸易虽有较大增长,增殖系数却始终在1.2—1.4之间徘徊,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低、产品增殖率低。

3.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差,很难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一项产业是否能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这要看它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如果加工贸易中间投资品由东道国提供,且其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高科技产品,那么它对所需的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要求也必然相应提高,这就会带动东道国提供中间产品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生所谓的技术“溢出效应”。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这些技术改造在大范围内进行时,产业结构随之改善。然而,在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中间投入品没有实现国内供给替代,而主要依靠进口,加工贸易通常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一种贸易方式。即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部分企业和少数相关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加工贸易的发展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拓展新的市场,也很难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了。

4.加工贸易发展的地区不平衡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1999年,这5个省市加工贸易合计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4.3%,其中广东占55.6%、上海占9.8%、江苏占8.6%、山东占5.4%、福建占4.9%,而同期,西部10省市加工贸易合计仅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左右[2](P229),差距十分明显。加工贸易由于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均会被东部地区大量吸走,这些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产业政策,体现了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和重点发展目标。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只有把加工贸易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加工贸易健康稳步地发展。为此,重点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其生产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与传统产业的梯度转移不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跨越式转移,促进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兴起。在此影响下,世界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走俏,劳动密集型产品则趋于暗淡。加工贸易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低技术劳动力已不能满足高质量外资的需求。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必将大大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改善出口商品结构,避免加工贸易出现“贫困化增长”。由于我国城乡劳动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仍将继续存在。因此,在继续发展现有加工贸易的同时,有必要选择开放式发展模式,大幅度降低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参加WTO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同时借鉴国外科技工业园的经验,将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成规范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从而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突破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2.延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的加工链,以提高加工贸易增殖率。要提高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品的增殖率,必须延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的加工链。在目前情况下,就要使加工贸易能在我国境内“转厂加工”。“转厂”有利于提升加工深度,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但目前,国家对加工贸易商品进行分类管理,对某些敏感商品实行“不允许转厂”的政策。此外,对企业“转厂”所需购汇、付汇、退税作了较为繁冗的限制。这些政策的出发点当然是为了规范管理,防止利用加工贸易进行非法活动,但客观上也为顺利“转厂”设置了障碍,不利于产品增殖率的提高。因此,要对现有的“转厂”政策予以适当简化,从企业实际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长在我国增殖环节,以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增殖率。

3.以中间投入品本地化为链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对外商来说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对我国来说可以带动上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目前外商反映的信息、政策、运输问题以及国内企业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国产中间投入品进入加工贸易市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调整有关的产业政策。我国基础产业(包括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元器件等生产发展滞后是一个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而价格、投资、税收等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对中间投入品的歧视政策,就难以实现对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因此,有关部门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吸引外商投资于零部件制造业,由核心企业的进入带动其配套企业的进入;另一方面,要尽力推动新产品的自主开发和创新。我国加工贸易生产结构的优化,最终取决于创新产品的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自主研究开发和创新。此外,加工贸易企业采购国产料件出口,在出口退税方面就应与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样可以引导内外资投资中上游产业,以扭转目前下游产业加工能力过大,而中上游产业发展落后的局面。超级秘书网

4.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呈现多层次性,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今后较长时期内,利用加工贸易,加强产业政策的地区导向,发挥各地优势,实现产业在各地区间的转移,这不仅有利于地区间的均衡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发展趋缓,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则具备了发展的条件。经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企业拥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劳动力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现实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在中西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产业的地区间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当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不应简单地重复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而是应结合世界市场需求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有前景、有潜力的产业。加工产品也不能仅局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适当地加工生产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国内企业向境外转移,带动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也是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大势所趋,游离于集团之外是不利于经济贸易发展的,而要打入其中,就必须采用投资手段以带动贸易行为。

5.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建立在劳动力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加工贸易很难实现产品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理论研究,改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基础。进行理论研究,必须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这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比较优势高级化,即比较优势由自然禀赋上升到后天禀赋,如技术、管理等;二是培养起竞争优势,即逐步培植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通过加强加工贸易理论研究力度,改变理论研究滞后状况,为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大沪.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加工贸易[J].世界经济研究,2002,(6):9210.

[2]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M].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