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10个临床科室2007年7-12月的出院病历100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8.6%,其中治疗用药比例占34.4%,预防用药比例占64.4%用药指征不明者占1.2%;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的病历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比例为20.1%,其中适应证选择不合理占43.5%,用药方法不合理占26.8%,用药疗程不合理占29.7%;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结论多数科室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比较普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耐药菌株增加,发生医院感染、不良反应产生等,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抗菌药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耐药菌株越来越多,临床疗效越来越差,感染越来越难控制,不良反应日益增多,为进一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便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特对部分临床科室2007年7-12月出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10个临床科室2007年7-12月的出院病例100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其中男563例,女437例,男∶女=1.29∶1;年龄最小2小时,最大92岁;平均住院10.7d。

1.2调查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按事先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项目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情况、医院感染诊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预后等;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适应证选择不合理;②用药方法不合理;③用药疗程不合理。

1.3采用标准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按照2004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医院感染诊断参照2000年11月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定。

2结果

2.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1.1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培养情况。见表1。

2.1.2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例患者中686例(其中明确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237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6%。其中内科系统使用率为51.2%,外科系统使用率为8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P<0.01);单一用药占53.8%,联合用药占46.2%;治疗用药比例占34.4%,预防用药占64.4%,用药指征不明者占1.2%。

2.1.3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本次调查10个临床科室,供使用抗菌药物26种,以用量大小排前五位的是青霉素,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阿洛西林、甲硝唑。

2.1.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最长37d,最短1d,平均8.3d。

2.1.5细菌培养情况本次调查中感染性疾病237例,送细菌培养例数59,送检率为24.9%;检出细菌43种,检出率为72.9%,排前3位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

2.2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2.2.1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比例686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病例为138,占20.1%。

2.2.2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项目适应证选择不合理的占43.5%,见表2;用药方法不合理的占26.8%,见表3;用药疗程不合理的占29.7%,2.3医院感染发病情况1000例抽查病历中发生医院感染者23例,感染率为2.3%,发生感染例次26(2.6%)。其中内科系统感染率1.8%,外科系统感染率2.5%。感染部位构成比上呼吸道14.41%,下呼吸道43.24%,胃肠道1.69%,手术切口24.58%,泌尿系统6.78%,皮肤软组织5.07%,其他4.23%。

2.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在686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有11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少见肝功异常、药物热等。

2.5感染性疾病预后在237例感染性病例中,治愈196例,占82.7%,未愈37例,占15.6%,死亡4人,占1.7%。

3讨论

3.1存在问题

3.1.1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本次调查100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6%,与文献报道[1-2]相近,但明显高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50%的标准。外科系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内科系统,大部分清洁手术给予预防用药是使用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轻微外伤和闭合性外伤的预防性用药。

3.1.2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现象(1)适应证选择不合理占不合理应用的比例为43.5%,其中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较长时间未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项目所占比例最高,为20.3%,无菌感染或感染指征不明确情况下应用抗菌药物(含外科Ⅰ类洁净手术不必要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占12.3%;无指征联合用药占8%;(2)用药方法不合理占不合理应用的比例为26.8%,其中抗菌药物应用中无临床症状依据和检验结果支持情况下随意调换药物品种占13%,未按照药物动力学参数给药,主要为半衰期短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每天给药1次(头孢曲松除外)占10.2%;(3)用药疗程不合理占不合理应用的比例为29.7%,其中抗感染用药在体温正常,主要感染症状消失3d以后仍继续应用抗菌药物(超疗程用药)的占13%,一般手术在术后3d以后无感染指征仍继续应用抗菌药物(超疗程用药)的占10.2%;(4)其他:用药时间长,如本次调查用药时间超过两周的占14.2%,最长者达37d;用药起点高,预防用药超线使用,轻度感染就用二、三线抗菌药物等。

3.2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的后果

3.2.1感染病例用药疗效不佳本次调查237例感染病例,未愈及死亡者分别占15.6%及4.2%。

3.2.2耐药菌株产生从我院细菌室的培养结果看,多种耐药菌株的检出呈逐年增多趋势,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尤其明显。

3.2.3发生二重感染本次调查1000份出院病例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其中真菌感染占13.4%。

3.2.4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本次调查显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低于相关文献报道[3],考虑是由于临床医师对药物不良反应重视不够,ADR监测方面存在欠缺等所致。

3.3对策

3.3.1加强合理用药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给药途径,按照药物动力学特点确定给药次数,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须疗程”原则,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药物等。如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最佳给药时间为皮肤切开前30~60min,术后用药常规手术为24h,假体植入手术为24~48h,一般不应超过72h,抗感染治疗中一般应持续到体温降至正常,主要感染症状消失后3d[4];再如,确立正确的病原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后应尽可能作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供选用药物参考,这在处理严重全身感染时尤为重要[5]。本次调查中抗菌药物应用较长时间而未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6%,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规范等均说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存在缺陷,因此,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3.3.2严格分级分类管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三级管理组织,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依法治理不合理用药,杜绝或避免越级使用或用药起点高的现象等。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定期通报、公示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与绩效、质控挂钩,奖惩分明,抓好落实。

3.3.3医院药事委员会专家应定期检查、调研和分析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3.4充分发挥细菌室与临床药师的作用,及时反馈有关信息,以便合理地指导购进和使用抗菌药物。

3.3.5医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学习、进修、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提高感染病的病学诊断水平,掌握细菌耐药性发展动态和抗感染治疗新动向,确实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会英,曾洪涛,韩丽萍,等.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52-155.

[2]陈玉芹,李秀青.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研究.中国医药学刊,2007,5(12):89-91.

[3]朱鹏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88,7(4):199-201.

[4]ReeseRE,郭仁宣,苏东明.抗生素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7-247.

[5]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0,二部: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