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新课标理念中体育发展

小议新课标理念中体育发展

摘要:通过对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和教育形势的分析,结合在我国《新课标》实验、实施中的体会,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几种主要能力,以使体育教师在新的理念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跟上教改的新步伐。

关键词:教育形势;《新课标》;理念;体育教师;能力

一.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性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工程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靠技术创新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必然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疑,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各国教育界紧急提示:“让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其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该承担的使命。”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在新世纪谋求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战略。在这一背景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新一轮的体育课改应运而生。《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每位体育教师既是《新课标》的执行者,又是不断实验、完善和丰富《新课标》的创造者。现代生活方式要求体育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体育的生活化,体育教师应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终身体育的引路人。体育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拥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精深的业务素养,始终处于体育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提高驾驭教科研的整体能力,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成为课程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

二.《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主要能力

1.具有相关知识的完整探究和实践能力。当今体育已是一门以“三维”(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健康观为核心,涉及诸多学科知识的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体育教师要对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运动训练技术、营养学、运动恢复和保健学等进行整合研究,要把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对青少年的教育、教学和疏导艺术紧密结合起来。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当孩子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教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的心理学本质是师生情感的多种交流和沟通,学生只有接受和认可你,才能主动接纳你的教诲,欣赏你的举措,模仿你的动作,而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自然成了是否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前提条件。其次,将教师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教学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具备把握教育时机的能力,“管”、“放”的尺度恰当,“刚”、“柔”相济。体育课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控制能力,不仅难以完成《新课标》规定的目标任务,甚至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引发许多其他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平时着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教学常规,在贯彻《新课标》时就可能厚积薄发,使课堂始终处于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实现真正的课程创新。

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编教材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门学科的灵魂。体育教学要创新首先在理念的引导上要有所作为。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提升,应贯穿在落实《新课标》的整个创意过程中。要彻底打破人的惰性,等、靠、要的传统观念和无所作为的精神枷锁,用《新课标》统领教材建设,《新课标》也是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的。“课本、课本,教学之本”,教材的选编要靠教师来完成,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改变依赖现成教材的老习惯,带着创新理念,大量阅读、参考和消化各类已有的存在于各种载体上的相关信息,结合地方特色和乡土教材,探寻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教学内容。在阅读、搜集、材料处理、实验、论证和提升的过程中,创编出富有时代特色的鲜活教材,加快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换的步伐。

3.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技能,是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体育教师的普通话标准程度,口令运用的声调高低和时机,讲解的简明扼要、一针见血,鼓励学生时饱含情感的点拨、暗示,评价学生时激昂的赞美、加油等,都需要经常进行揣摩、演练和改进,在语言运用上精益求精,做一个有心人。只有完美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听得声声入耳,并展开联想的翅膀。当每一个人的联想辐射到整个课堂时,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具有完善的动作师范能力。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活动方式,体育教学更多的是直观教学,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完美的运动技术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外在标志,也是其树立威信的重要途径。如优秀教师优美的韵律操动作和利用合理有效的动作分解来进行分段诱导教学,会赢得学生的阵阵喝彩,学生模仿的兴趣大增,下课了还情未了,效果极佳。有的教师示范能力差,学生就会说喜欢上体育课,但不喜欢上某老师的课。优美、准确的动作示范能力是靠刻苦磨练培养出来的。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字书写、皮尺和计时表使用、手势和哨子等的运用技巧。总之,体育教师要真正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5.具有较好的教研能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能力及外语能力。体育教师要使自己处于学科的领先位置,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多学习一些科研方法。光懂得如何教书是不够的,还要搞好学术课题研究,先从小课题做起,从点滴的质疑做起。如目前农村学校场地器材短缺,体育课如何上好?班级学生太多怎样上课?如何减少直至杜绝课堂运动伤害事故;街舞、健身操等如何合理引入课堂?如何创立体育特色学校等等。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办法。当前,体育教师还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使自己的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节时、省力、直观、高效和信息反馈快速。要努力学习和提高外语水平,国家提出几年后重点中学!+的教师要能用外语教学,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似乎较难。但在新形势下必须认真对待,通过潜心学习,提高自己的外语运用能力,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6.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体育社交层面宽,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交工具。因此,体育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实施、完成《新课标》的教学尤为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特别强调: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然而,随意侵占体育课时间,不按国家规定开设体育课程,或让不具备体育教师资格的人来教“名存实亡”的体育课,经费和场地器材严重缺少,教师严重超工作量等现象每有发生。有些地方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作为在夹缝中开展工作的体育教师,还得要做好上上下下的工作,理顺“左邻右舍”的关系,争取领导和有关方面的支持,这也是初级阶段的无奈之举。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适应这种环境的协调、交际能力,才能使《新课标》、新课改的工作氛围变得更好一些,工作变得好做一些。

《新课标》带来的体育教育的改革是无止境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顺应改革大潮,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脚步也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