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童之道

孩童之道

孩童之道

孩童之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颜之推儿童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48-0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bout Yan Zhitui from five aspects: paying attention to early education, language education, appropriate home educ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Being based on which, then elucidate the considerations on the idea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bout Yan Zhitui.

【Key words】Yan ZhituiChildren educationConcept

一、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说:孩子的早期阶段,大脑的信息传递通道迅速发育,支配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运动元也处于形成阶段。当孩子学习说话、感知、行走和思考时,他们用以区分好坏、判断公平与否的价值观也正在形成。不可否认,孩子早期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也是最需要社会关怀的阶段。因此关注儿童教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1] 当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时,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众多的西方儿童教育理念的涌进,诸如蒙台梭利感统教育;华德福教育;瑞吉欧音乐教育……这些教育理念曾一度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在众多的教育理念中,我们应坚持什么成为一道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儿童教育理念的经典。在这些经典之中,笔者认为挖掘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理清自己的儿童教育理念。因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教理论的代表,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备受推崇,而且他的《颜氏家训》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内容丰富,体例完备。[2]

二、颜之推的儿童教育理念

1.重视早期教育

颜之推认为幼年期的教育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显得特别重要,而且要及早进行。其在书中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3] 这句话指出,幼年期的儿童,精神专一,思想纤弱,心底纯净,极易受环境“侵染”,因此早期教育对孩子而言,成效是易显的,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孩子长大后,再给以礼乐教化,则成效就如秉烛夜游,微微弱弱。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对此,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验证:“吾七岁时,诵读《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这是从侧面说明儿童期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当然,也是对孩童时代学习情况的总结,精神专一很容易记下所读、所学。心理学上所说的关键期,与此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给予适当的教育,对其成长产生的积极影响会持续一生。关键期的教育好似为儿童准备的精神食粮,营养全面且可口美味,会让其更茁壮地成长。[4]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教育目的是要促进儿童身心的均衡全面发展,而不是忽视儿童身心实际发展水平的逾越式发展。重视早期教育不是用超越孩子承受能力的方式培养他们。就儿童早期教育而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才是首要的,同时将道德教育融汇其中,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教育的良好开端。

2.重视语言教育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是心灵契合的表达方式。颜之推十分重视儿童的语言教育,把它视为儿童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以自己子女的教育为例来说明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指的是,一事一物,未经考证,不随便称呼。做父母的应当知道,在孩子学语时期授以正确的发音,可以规范孩子的语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如何扮演好对孩子人生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教师,是每位家长都应思考的。从在孩子面前规范自己的语言做起,不要认为幼儿不知晓成人的言语。其实语言这项技能往往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完成学习的,很多时候不太理解的词语也能被深深地刻在拥有“白纸样”大脑的孩子心中。[5] 所以,家长们应当慎言慎行,为下一代树立好榜样,让下一代处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以促进其未来的健康成长。

3.适当的家庭教育

现今的孩子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就实际了解和观察来看,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远超过教育所应持有的态度。许多事情父母都一手操办。诸如,上了幼儿园,吃饭时桌面上撒的饭粒比吃的还多,不会系鞋带的小朋友大有人在;孩子跌倒了,大多数父母会立即上前扶起孩子,而不是由他自己站起来或爬起来;出于安全考虑,父母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自由,过多地干涉他们学习、认识事物的过程。在点滴的生活中,父母给予孩子太多人为的不必要的“帮助”,当然,不可否认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父母或许没有考虑过孩子们心理会呈现一个什么状态。他们遇到困难时不是想到怎么解决,而是首先想到父母。父母会为他们做好这些事,父母俨然成了他们手中的拐杖。这些被给予过多帮助的孩子,长大后,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种状况在都市孩子群中尤为明显。所以,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当孩子懂事时,放手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宽松的环境造就独立、自主的孩子。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空间,给予孩子们应有的成长空间,让他们自己学会长大,让他们享有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父母、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生活、学习、心理成长的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辅导,其所产生的效果要比过多“保护”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5]

4.重视环境教育

生于官宦世家的颜之推继承儒家思想的内核,孔孟的“慎择友”思想在他的家训中有所彰显。颜之推重视为子女生活选择较优良的邻友环境。因为童蒙幼小,思想极易被外界侵染,古时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证明。童年稚子,学习的过程多数是一种模仿,身边邻友的影响可能大于父母实施的教育,所以,环境不能不考虑,朋友不能不体察。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孩子的成长环境,造就着他们的性格。就如丝之染色,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周围的环境正如染色的颜料,给予孩子和谐的环境,孩子的成长会多一些甜美。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和谐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多温和,善于与人相处。而在气氛紧张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多有暴力倾向,有的孤僻、不合群、不愿与人交往。并有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作为父母,努力为孩子构建快乐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的成长过程添加更多美好的记忆。环境可以改变,但孩子的成长过程却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务必在不可逆的人生历程中,力求为孩子营造优良的环境。[5]

5.重视道德教育

颜之推承袭了孔孟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非常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他认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应以“风化”为主,父母对子女多一些身教,少一些长篇大论。长辈们要多用榜样的方式示范,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鉴于当时士大夫子弟多纨绔的现象,他指出要教导子女树立远大的志向,拥有高尚的气节。因为只有确立远大的志向,才能经得起磨难,才能成大器,“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道德教育历来是教育儿童的首要任务,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投入的精力越多,收效也就越大。当然,对待儿童的道德教育,父母不能绝对地树立一个完美的道德标准,期待儿童拥有超越年龄段的高智慧,是不现实的。儿童的成长,其道德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模仿开始的。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在儿童的眼中和心里,其一直用自己的眼睛关注着周围的事物,其往往会看到大人们所忽略的东西,就算这些东西是呈现在大人眼前的。如一个小孩上街玩,有人说了句脏话,父母当时并未在意,孩子当时并未模仿,但后来的某一天,当他生气时,突然说出那句脏话,即儿童对事物印象的形成,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孩子能成长为有自制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一直需要被人监督和管教的人。现代家庭教育中,对儿童的道德教育、理想教育,更多的是围绕学习进行。强调学习,关注考试。孩子所有心思都必须用在学习上,除了义务教育的在校学习,还要上各类辅导班。[5]总之,颜之推认为,要教育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长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子女做出表率。

三、对颜之推儿童教育理念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颜之推有关儿童教育理念的分析,笔者认为,儿童教育是他实现改良衰微的士大夫教育的前提,颜之推提倡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士族阶层的统治者奠定基础。但摒弃其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其关于儿童教育的诸多见解是有价值的并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首先,过度重视早期施教,让我们步入了孩子语言学习的误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文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和改变,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家庭类型。现代家长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儿童教育的认识比以前更多,但也存在着盲目性和互相攀比的心理。看到别的孩子学习外语,也要自己的孩子学外语。有些家长盲目的认为语言教育越早越好,从小就教孩子学习外语,但却忽视了母语教育,殊不知母语学不好对后继的语言学习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一代国学大师辜鸿鸣是一位中西贯通的大学者,他并不是从小就学习外语的。实验证明早期母语语言教育与儿童后继语文能力发展呈正相关,良好的早期母语语言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敏捷、缜密、深刻,为个体后继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充分关注儿童语言能力尤其是母语能力的培养,不要忽视了儿童早期母语的教育反而注重外语的学习,这样反而得不偿失。[6]

其次,我们的儿童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道德、情感教育在现代家庭中的缺失。家庭成了学校教育的延续,家长围着学校考试转,学校老师也是围着考试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而忽视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正确的政治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派的生活工作作风等。道德、情感教育在现代家庭中的缺失是一件让人忧虑的事。尽管颜之推的道德教育也是以封建社会儒家的孝悌人伦为基本目的的,但其所倡导的孝顺父母、兄弟友爱仍值得我们借鉴。现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因而成了全家的中心,全家的重心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种被爱包围的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结果造就了他们自私的个性,他们不懂得如何爱他人、照顾他人、关心他人。作为现代家长,有必要考虑我们所给予孩子的爱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有必要思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一些严格的磨练和挫折教育。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生存,学会去善待周围的人和物,这才是我们教育目的之所在。[6]

注 释

1 鲍秀兰.0~3岁儿童教育的重要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4)

2 秦海燕.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 颜之推.颜氏家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4 〔意〕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金晶、孔伟译)[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孩童之道范文第2篇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社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面对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够保证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呢?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1 "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1.2 "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1.3 "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1.3.1 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由于在外打工的父母不能及时和留守儿童进行沟通,无法对孩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极易在成长过程中产生思想认识扭曲,价值观偏离,心理发展异常。他们内心冷漠,不易被感化,害怕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有的人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比其他孩子多。

1.3.2 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波动性大,孤独感强烈,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生性敏感多疑等特征。主要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亲情关爱、缺少沟通对象、没有安全感、爷爷奶奶监管方式不当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关爱程度不够等多重因素交织所引起的。

1.4 "留守儿童"学习功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

1.5 "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2.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对策

2.1 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电视中有一句广告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俗话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们家长和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

诚实守信,应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诚实不足归根到底是我们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做得不好。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2.2 用爱激励孩子。"留守儿童"多数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

真正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一种真爱。

2.3 强化政府作为。重视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我们应有这样一个认识: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他们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关心与关怀,而不应是被划为另类,受到歧视性的区别对待与关注。因此,政府在主导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有作为,把农村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将农村流动、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各级政府实施的儿童发展纲要的检测评估体系,使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实施纲要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重视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亲情、家庭温暖等引起的特殊心理,开设专门的心理、生理及安全教育课程,配备专业老师和专门的保育人员或生活老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价值实现的定位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2.4 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孩童之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12-01

一、父母缺位导致我国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缺失

亲子依恋指的是儿童与第一照看人(一般是母亲)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结状态,它标志着亲子关系是否稳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起点。虽然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难以承担好教育孩子的职责以及与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我国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等因素都有关系,但亲子依恋缺失是导致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

现代心理学理论指出:孩子最渴望的不离不弃的陪伴对象一般是妈妈,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妈妈既可以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又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他们觉得妈妈太重要了,以至于每当照顾他们的母亲离开他们时,他们就会感到恐惧并因此哭泣,甚至觉得自己的世界仿佛坍塌了。母亲的长期离开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也使孩子不容易信任他人,由此产生心理障碍。

亲子依恋主要形成在童年早期,相对具有稳定性,但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依恋形成后如果遭遇较大的生活事件也会发生改变(比如说父母离异或去世)。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造成的亲子长期分离,也属于他们生活中比较大的事件,当他们感觉照顾被中断、依恋对象不可接近时,原有的依恋关系可能会发生破裂,遭遇亲子依恋关系破裂的留守儿童同样易发心理疾病。

二、父母缺位导致我国留守儿童情绪宣泄受抑

儿童有被父母倾听的需求,父母的倾听可以对儿童起到很好的心理调适作用。父母充满关爱的、耐心的倾听,可以帮助儿童释放出不良情绪,重新恢复自信与希望,还可使儿童更加信赖父母,敢于对父母透露心事、寻求帮助。如此十分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最好停下其他的事倾听孩子,给予孩子排除受到伤害的感觉的机会。哭泣是孩子治疗情感伤害的必要过程,哭泣的时候父母如在身边,孩子会从心理上感到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关心和支持,情绪会渐渐放松、好转起来。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纵容孩子或认可孩子的情绪,这只是在帮助孩子摆脱不良情绪,帮助孩子驱逐烦恼和不安,使孩子恢复理智、正常思维。孩子在哭泣、宣泄烦恼的时候可能会口无遮拦地对父母说出抱怨父母的话,这种抱怨并不代表孩子对于父母的全盘评价,这实际上只代表孩子急于倾诉委屈、排除烦恼而已,只要孩子在父母的倾听下摆脱了不良情绪,就会重新注意到父母对自己有多好。孩子越是感受到了父母的关注与支持,父母越是表现得慈爱温和,孩子就越能充分地向父母显露他的情感,会哭得越久越厉害,哭过之后,就能越深地感受到轻松愉快。孩子的爱心、自信心不断增长的迹象,就是对父母倾听的报答。

虽然倾听孩子本身并不复杂,但对我国双亲留守儿童的父母而言,实践起来却颇为不易。我国双亲留守儿童的父母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存在倾听孩子的便利条件,他们很难在孩子孤独、悲伤、惊恐、受到伤害的时候适时地来到身边倾听孩子,加之我国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意识,在与孩子进行电话沟通的时候也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而其他的监护人又很难承担好这种倾听的责任,这些导致我国双亲留守儿童的情绪宣泄长期受到压抑,不易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这显然也促进了我国留守儿童心理的发生。

三、父母缺位影响了我国留守儿童的道德内化

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我国留守儿童父母的长期缺位严重影响到我国留守儿童的道德内化,也是促进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危机产生的一个因素。

道德内化是指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之下,个体将社会的道德规则、要求转化成个体自身的动机系统的一部分,从而使个体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举止行为也符合道德要求。相关研究表明,对于道德内化而言,诱导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有研究者系统的比较了诱导、爱的取消以及暴力手段这三种训育方式在儿童道德内化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诱导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爱的取消以及暴力手段所起的作用则不理想,还会导致儿童出现焦虑与抵触的情绪。总之,对于孩子的道德内化而言,最好的训导方式就是诱导。

诱导孩子首先需要充分地与孩子进行接触,然而,尤其对于我国双亲留守儿童的父母而言,长期与孩子远离根本不具备这一条件。至于我国大多数双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么在认知水平方面不具备良好的诱导孩子的条件,要么根本就没有精力或耐心给予留守儿童充分的诱导,因此也就无法有效地帮助留守儿童实现道德内化。

【参考文献】

[1]于海琴.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美)惠芙乐(著),陈平俊等(译).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孩童之道范文第4篇

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与城市差距虽变得越来越小,但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农村教育明显滞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步伐,由其是学前儿童教育相比城市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归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以外;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儿童的父母基本都是在家务农,文化水平及其低下,加上农忙时节根本没有时间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导致很多孩子行为放任自流、卫生习惯较差、是非观念不明,缺乏应有的思想品德和交往能力。因此,深入探讨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涵义

通常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指关于道德生活层面习惯的养成,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的过程包括两个:分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理性的形成,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外化。目前,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限制和德育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导致学校教育过程中更侧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并没有一开始就注重道德理性认识。因此,加强学前儿童道德理性认识是儿童养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事实证明,幼儿时期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学前儿童,社会性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模仿性和重复性,因而幼儿时期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而且一旦形成将维持一生。针对于幼儿社会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儿童养成教育培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从儿童出发,以人为本,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适合儿童发展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实际教育中逐渐培养;第二,具有明确的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儿童养成教育不是某个教育者的个人行为,而是要求整个教育系统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第三,学前儿童养成教育侧重于实践性操作,养成教育培养是长期形成的过程,最终还要在实践结果中进行评价。

二、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培养策略探究

(一)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根据上述学前儿童养成习惯形成的特点,发现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几乎全部从成人行为中模仿而来,如果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有利于养成教育的培养。尤其在农村,家长因为农忙而很少关注孩子,调查发现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孩子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例如,随地大小便,乱扔玩具。早晨还干净的教室,到了下午已经面目全非。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初入园的孩子,首先进行基本的卫生、礼貌常识教育,并言传身教,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逐步教给孩子小手洗干净,不随地大小便、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等习惯,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学前儿童会逐渐认同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榜样激励是儿童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来看,幼儿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对事物的好坏、对错难以区分,教师屡禁不止的不良行为在儿童看来无关紧要。为此,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特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树立正面榜样,从而规范学前儿童的行为和是非判断能力。例如,幼儿欣赏儿歌《李小多分果果》后,教师开展了一个小活动,请3位同学帮助老师分发一些彩纸,每一沓彩纸中有一张颜色最漂亮,其中两位发彩纸的同学将最漂亮的发给了别人,只有一个同学发给了自己。这时候,老师笑着说:“我们班里今天多了两位李小多。”教师用激励的语言不仅鼓励了两位做法正确的孩子,而且提醒了那位发给自己的孩子。从那以后,班里很多活动中,孩子们都争当李小多,可见激励评价可以为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坚实后盾

学前儿童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与家庭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较多,备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而农村学前儿童由于父母忙于各种农活,孩子往往缺乏父母必要的关注和培养,一些孩子也容易养成懒散的行为习惯。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当教师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纠正和转变,而作为家长需要与学前班保持一致性与连续性,只有坚持不懈的互相配合,才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在学校中发现孩子不专心学习,通过与家长沟通后,家长也发现孩子作业时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吃东西,不能坐下来,此时妈妈给孩子提出了要求,每次作业期间只有一次出去的机会,尽量在写作业开始前将所有事情做完,并由妈妈监督。结果试了几次之后,孩子在作业期间,居然一次都不用出去了。由此可见,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训练的持之以恒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必要保障

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是形成良好教育的必要保障。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因为之前形成的陋习较多,矫正起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因此,需要教师创造更多的时机,反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训练“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行为习惯的时候,向其他学生借东西要说“谢谢”,给小朋友分发玩具的时候要会礼让……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一点一滴的行为中,逐渐纠正,反复训练,最后形成。再如,训练良好的卫生习惯过程中,学生每次饭前洗手之后,都自己在“光荣榜”上填一面小红旗,在点滴的积累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现阶段农村儿童缺乏必要的关注,行为习惯急需规范,需要教师、家长和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制定养成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强化巩固,为培养农村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锡香.幼儿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9).

\[2\]陈沛媛,董雅芬.重习惯养成,让孩子终身受益\[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5).

孩童之道范文第5篇

对儿童权利的无知和漠视导致违法侵权案件频繁发生。“据统计,截至2015年3月,媒体公开报道的近700件家庭暴力案件中,有359个孩子是被父母打死的(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委会主任 佟丽华)”。

打开百度搜索“教师体罚学生”,显示“相关结果约1 980 000个”,而媒体报道的视角基本上局限于法律界定、交流方式、零容忍体罚、“逆商”教育、追究教师责任、应有大爱之心、学校应担责、呼吁建立体罚教师“黑名单”、呼唤文明社会建设、师德考核指标应纳入体罚、师德红线等角度,基本不涉及儿童权利保护的底线。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指出:“儿童权利不被家长知晓,表面上反映了在我国家庭教育领域中,无论是研究、指导领域还是在具体实践中,儿童权利的传播远远没有达到尽人皆知的程度,实质上折射出的是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对儿童权利的排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小军强调:“孩子不是家长的个人财产,是独立的主体,是国家的、社会的,是有自己独立的。儿童权利中受保护权被忽视首当其冲,肢体虐待、精神虐待、网络虐待、媒体虐待等随处可见;其次是参与权,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参与的能力;再次是发展权,家长过于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这两位社会学学者的观点,反衬出教师和媒体人这两个影响力非常大、手里掌握一定公权的特殊群体对儿童权利的漠视。笔者多年来的采访调查也证实:漠视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教育工作者和媒体人侵犯儿童权利的言行影响尤甚,大多数家长认识不到打骂、圈养、置之不理、过度保护都是侵犯儿童权利的做法。

对此,笔者建议提高公众对《儿童权利公约》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知晓率的关键,是在教师和媒体人等专业人士的培训中嵌入儿童权利模块,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这样的学术力量介入媒体监督,最好是专业机构发起类似“汉字听写大赛”之类有影响力的活动,让儿童权利真正家喻户晓,让侵犯儿童权利的言行先从教师和媒体人的职业行为中消失。

一、儿童权利被漠视有其文化和时代背景

一是中国传统父权文化的

影响。

二是社会普遍存在忽视与不尊重儿童安全、福利与权利的状况。

三是和权利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政建设都处于“止于条文”的状态。

虽然我们在意识形态的宣传上很重视儿童,但有专家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对儿童权利保护工作确定了基本的方向和原则,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可操作性。

近年来,尽管公众对儿童权利的关注一直呈上升趋势。深圳“小悦悦”事件、 “贵州毕节流浪儿童惨死案”等有关儿童被忽略、被、被虐待的事件,都能在社会公众中掀起声讨之浪。可惜,现实中鲜有儿童福利与权利机构站出来为受害儿童“撑腰”,有关部门也一直拿不出实质性的对策。

二、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还缺乏社会共识

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提交了《关于保障儿童亲子团聚权,根治留守儿童问题》的提案,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统筹协调,增加亲子团聚权的相关条文,制定补充性规定或司法解释。

《中国教育报》采访了朱永新和中共十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委会主任佟丽华,以及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关颖。三位专家从教育、法律和社会学的不同角度提出四个观点:

1.绝大多数父母并未意识到孩子是有权利的。

2.漠视儿童权利是扼杀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3.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4. 6000多万留守儿童的亲子团聚权亟待保障。

中国教育报刊在读者中所做的“儿童权利知多少”微调查显示,大部分父母没有儿童权利这个概念,对儿童权利的知晓率较高的是生命权、受教育权和隐私权,对儿童的参与权、话语权及自己支配自己的财产、时间等权利知晓率较低。

与父母忽视儿童权利相关的,是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对孩子应当履行哪些法律规定的职责。我国加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有20多年,成人社会还远远没有把儿童放在应有的权利主置上,因此,大部分的父母最看重的是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很少关注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孩子有参与权,家庭所有的决策几乎都是父母拍板,孩子几乎不会参与其中。

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和随父母进城务工的流动儿童,是儿童权利更难保障的两个群体。也有学者提出城市中也有长期缺少父母陪伴和良好教育的“隐性留守儿童”,这三个群体的问题正在成为社会发展巨大的潜在危机。

家长对儿童权利的无知和漠视,首先体现为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失职、行为失当,比如外出务工不管孩子、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推脱或放弃抚养监护责任、过于看重学习,忽视孩子的健康、粗暴管教等,侵害孩子的生存权和受保护权;比如,把孩子当大人、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不允许失败等,忽视孩子的发展权;比如主观臆断,不屑于倾听孩子的声音、自作主张,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过多唠叨,扼杀了孩子参与的动力等,“亲子一体化”,剥夺孩子的参与权。

以对待应试教育为例,许多父母一边深恶痛绝一边推波助澜,出于“为了孩子好”的动机,逼孩子超前学习、给孩子层层加码、对孩子过度培养,把孩子变成考试机器,为孩子选择兴趣培养、择校,都由父母说了算,无视孩子自由成长权和发展权,用爱的名义实施粗暴的侵犯,扼杀了儿童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

意识。

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关颖认为孩子如果从小在家里缺乏独立的机会,逐渐失去独立成长的内在动力和勇气,弱化了在现实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长大后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自立于社会的人――这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败。

家长对儿童权利的无知和漠视会导致违法侵权。2015年3月前媒体公开报道的近700件家庭暴力案件中,有359个孩子是被父母打死的。2015年1月发生了内首例撤销监护权案件,说明严重侵害孩子权益的父母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但还有一种软暴力在学校和家庭都有发生,比如父母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比如有的老师把所谓“差生”看作“透明人”故意忽略,这些对儿童权利的漠视和剥夺如何监管?家长违法如何处置?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给家长和老师确定一个保护儿童权利的底线?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据全国妇联的报告显示,我国有6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父母仅一人外出的占53.3%,父母都外出的占46.7%。单独居住的占3.4%,人数高达205.7万。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健康隐患和情感缺失,意外伤害比例高,价值观易发生偏离。如何保障儿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权利,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解决留守儿童的监护缺失问题,需要全社会都来重视留守儿童群体的亲子团聚权,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教育,应当成为对父母的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

三、学校和家庭要守住儿童权利的底线

2013年,中国儿童中心对武汉、南昌、乌鲁木齐、哈尔滨、南京、成都、南宁等7个城市2049名五年级学生家长所做的《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平均年收入为11.16万元的家庭中,近八成家长不知道儿童权利。50.43%的家长和孩子谈话最多的主题是“学习”,57.78%的家长陪伴孩子花费时间最长的是“写作业”。许多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偏颇,就是源于家长普遍缺乏对儿童权利的认识,没有把儿童当成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来尊重。

《中国教育报》接到的读者来信则显示:

(一)老师的反映和心声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校的边翠英老师对三年级学生的调查访谈发现,44个学生只有一个没有挨过打,很多学生都挨过“老子把你打死”“你真笨”“你真没用”“给我滚出去”之类的责骂。

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的赵江燕老师在她任教的初二年级一个班进行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约10%的家长会打骂孩子,约30%的家长偷看过孩子的日记,约20%的家长周末不让孩子出去玩,约5%的家长不让孩子玩电子游戏。

“同样常见的,是圈养或笼养孩子,剥夺孩子的体育活动权。”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安全,不让孩子做这做那,束缚孩子的手脚,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体质,导致孩子体能、视力、心肺功能、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等不同程度下降。

“还有一种不尊重是对孩子置之不理,是一种软暴力。”有些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回到家中和孩子没有交流、也不进行沟通。这种软暴力的杀伤力很大,轻则把孩子推向社会边缘,重则将孩子推上绝路。

“不让孩子有体验的机会,剥夺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责任,却要求孩子长大后会感恩、有责任、履行义务,这种能力哪里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救师口小学的夏玉珍老师发现,农村乡镇小学的孩子从来不做家务,家长也不让他们单独外出,“这种过分的爱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和话语权,孩子连自己的喜好都不知道,何来自主意识?”

“事实上整个社会对儿童权利这个词都不太清楚。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全人’和‘全程’的概念,而不能只看眼前的分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小军指出,中国家长对儿童权利概念很陌生,暴露出中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22年来,媒体对儿童权利的宣传多么缺乏、多么无力。

童小军认为,儿童权利观念下的健康,不只是要身体好,还要智力发展好,还要具备社会道德意识,积极向上,身体、心理、智力、社会行为、道德修养,样样都健康。家长要着眼于未来,不应只关注孩子现在考多少分、排多少名,而是应该关注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培养孩子待人接物、处理应急事务、自主自立、自我管理、自我参与的能力,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

主持该项调查的课题负责人霍雨佳举例说,调查发现家长们陪伴孩子时间还是挺充足的,但是这些时间大部分用于陪孩子“写作业”和“上兴趣班”,“聊天”的主要内容也围绕着孩子的学习,只有18.87%的家长和孩子谈论“生活习惯”,接近10%的家长和孩子谈论“兴趣爱好”。这就值得警醒了。

许多家长不知道儿童权利,其中也包括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唠叨会伤害孩子却管不住自己。”山东省齐河县教育局韦清有段时间成天唠叨孩子,吃饭都不让孩子清静,直到有一次儿子流着泪强烈抗议说:“别说了行不行?你怎么知道我不努力?我已经尽力了!”韦清这才意识到,自己无休止的唠叨就像啄木鸟一样“笃笃笃”地啄,把孩子的自信一点点啄没了。

“孩子比大人更需要拥有自

相关期刊更多

海洋通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自然资源部

青海交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上海地方交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道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