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略论隧道监控的方法与结果

略论隧道监控的方法与结果

1量测项目与方法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围岩的破坏形态,利用观察结果修正设计、指导施工。针对隧道塌方段的特殊性,重点对掌子面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观察。对初衬区域渗水情况,喷层表面裂缝状态、喷射混凝土与围岩接触状况,是否发生裂隙或剥落,钢拱架有无被压曲现象,二次衬砌表面裂缝状况、是否有底鼓等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反馈信息,确保施工安全。隧道塌方段地表采取卸载施工方法,重点对塌方段地表土体进行卸载,使得卸载后的土体呈现台阶状堆放,同时对场地碾压密实,用50cm二八灰土进行表面封闭。针对塌方段地表土体松散、夏季雨水多极易渗入土体对施工产生安全隐患,在塌方区段纵向每隔5m布设一组地表下沉监测断面,共布设10组监测断面,横向测点适当加密,同时增大量测频率,实时对地表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地表变化情况。位移量测周边收敛位移量测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根据变形速率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二衬施作的合理时机,指导现场施工。周边收敛位移量测与拱顶下沉监测断面布设间距为:Ⅱ级围岩不大于100m左右;Ⅲ级围岩不大于40m左右;Ⅳ级及以下围岩不大于20m;围岩变化处适当加密,在各级围岩的起始地段应设置断面,当发生较大涌水或围岩突变时,Ⅳ级及以下围岩量测断面的间距缩小至5~10m。在处理隧道塌方段施工过程中发现塌方段土体松散,量测位移变形较大,极易发生次生灾害,根据现场情况,对右线K15+082—K15+135区域的测点进行加密,测点间距为5m,常用的周边收敛测线布置所示。隧道周边收敛位移量测采用六测线法。

2监控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初衬混凝土开裂、剥落,钢拱架有被压屈现象发生,洞身两侧存在底鼓,喷射混凝土表面局部有少量裂隙水渗出,围岩变形较大。对异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经调整支护参数,施作锁脚锚杆、施作套拱等措施,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隧道塌方段地表虽然采取卸载施工方法,同时对场地碾压密实,用50cm二八灰土进行表面封闭。但由于黄土松散,当时正处于雨季,雨水量大,冲刷严重,在塌方段K15+090—K15+110地表出现一条长约20m、宽约1cm的裂缝,针对这一情况,施工方对裂缝区域进行处治,碾压密实,表面封闭,地表用防水彩条布进行覆盖,同时施作地表排水系统。地表下沉隧道右线K15+082—K15+135区域共布设10组地表下沉监测断面,横向测点适当加密,同时增大量测频率,实时对地表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地表变化情况。重点对开挖掌子面和已施工区域上方地表进行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在隧道中心线附近区域地表下沉量较大,地表下沉累计实测值达到58mm,沿着横断面两侧逐渐减小,随着隧道的开挖变形逐渐减小,分析原因塌方段上方土体松软,前期雨水量大,冲刷严重,在隧道开挖初期对掌子面附近围岩扰动大,随着开挖的进行这种扰动逐渐较小。图3为隧道右线K15+125地表下沉实测量值。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隧道周边收敛位移采用JSS30A型数显收敛计,最小读数0.01mm,此仪器具有可靠、方便、精度高等特点。右线K15+082—K15+135区域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测点间距为5m,在施工过程中发现K15+125区域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异常,变形值较大,初衬混凝土开裂、剥落,拱脚向内侧挤压,后经及时处治,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此处拱顶下沉累计实测值达到152.6mm,收敛位移累计实测值达到116.25mm,存在初衬侵界现象,及时反馈信息,对设计预留变形量进行调整,防止初衬侵界现象的发生,通过对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数据的分析汇总,判别围岩的稳定程度,及时调整设计预留变形量和二次衬砌施作的合理时机。通过对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上导开挖、下导开挖、仰拱的开挖过程中对围岩扰动大,量测变形值急剧变化。同时拱顶处土体松散,早期即使进行了超前加固处理,变形值也较大,随着双层小导管、钢拱架、初衬混凝土的共同受力,围岩应力被平衡,变形值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图4、图5分别为K15+125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实测量值曲线图。

作者:魏鑫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