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形势下城建档案编研利用工作的研究

新形势下城建档案编研利用工作的研究

摘要:编研利用是城建档案管理的重点工作,是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路径。对此,本文以《泰州老地图集》《记忆中的乡愁——镜头里的老泰州》和《泰式民居》为例探讨城建档案编研利用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建档案;编研;利用

新经济常态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建档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渐积累了大量的馆藏资料。城建档案编研则是借助馆藏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加工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智能化工作,是开发利用城建档案信息、彰显城建档案工作科学性的主要方法。目前,基于社会需求将城建档案纳入研究的重点对象,加强编研,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工作。对于城建档案的编研与利用而言,如果未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着落点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档案编研人员应与时俱进,贴近社会、公众与实际,如此以档案编研信息为核心的文化产品便更加彰显了科学发展的理念。

一、创新城建档案编研的选题工作

其一,迎合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与社会相关需求,以城市发展所需为切入点,在档案编研中注重课题的开发。值得注意的是,定题是关键所在。其二,城建档案编研成果不只是迎合城市规划与建设所需,还应迎合社会大众需求,如此选题才更具针对性。例如《泰式民居》这一课题,以群众真正需求为切入点,基于当地居民、外地及外国游客对泰式民居文化浓厚的兴趣,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借力于名人效应,确定科学合理的选题。从2015年开始,用四年时间,依托原有特藏档案,广泛征集补充档案,邀请专家学者共同编辑出版泰州历史文化遗产利用丛书《泰州老地图集》《记忆中的乡愁——镜头里的老泰州》和《泰式民居》,因当地居民十分怀念老城区,所以对外展示了大量老地图、老照片等黑白照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创新城建档案编研的选材工作

一是充分挖掘馆内的特藏档案。泰州市城建档案馆藏有从清末、民国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一批泰州老地图,还藏有改革开放以来旧城改造拆迁前的一大批老照片,将这些老地图和老照片从沉睡中唤醒,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类。

二是扩大特藏档案征集渠道。泰州市城建档案馆与泰州市档案局、图书馆、博物馆、新华书店古籍部等部门单位密切合作,又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东台冯道立故居调研考察,同时通过网拍等形式补充征集到一批从明万历到民国时期的泰州老地图。并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发动文史爱好者,征集到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一批老照片。

三是精准征集特藏档案。泰州有大量明清民居,不少民居进行落架大修,泰州市城建档案馆除参与拍摄,还与相关古建维修专家联系,精准征集到20多年来3000多张泰州古民居落架大修全过程的照片,制作成古民居修缮照片档案。并主动跟踪旧城改造,跟进收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构件,征集到填补泰州地方文史空白的晚唐时期崔鲁海陵款石经幢、南宋时期80多块不同铭文的城墙砖、宋代石狮、明清砖雕,以及一批有历史价值的古井圈、瓦当、石鼓、擂石,构成体现泰州历史城脉特色的实物档案体系。

三、不断丰富档案编研的形式

当前,城建档案编研普遍采取汇编、大事记等形式,十分单一,且挖掘较浅[3]。针对这一现象,各城建档案部门应大胆尝试编纂型、声像型、展览型等编研形式。同时,编研作品并不局限于文字形式,可积极尝试图片、短片等形式,逐步丰富档案部门研究成果。例如,在《泰州老地图集》《记忆中的乡愁——镜头里的老泰州》《泰式民居》的档案编研中采用了如下编研形式:一是在编辑出版《泰州老地图集》时,对收集到的老地图,遴选50幅(套),辅以文字说明,并精选24幅(套)作原样复制。所有老地图扫描制作成电子文件,刻制成光盘随书附赠读者,最大限度方便研究利用。二是在编辑出版《记忆中的乡愁——镜头里的老泰州》时,邀请专家学者精选388张珍贵老照片,纵向以时间为序,横向以空间为序,反映泰州城市历史面貌和沧桑巨变。在《记忆中的乡愁——镜头里的老泰州》出版过程中,同步编辑印刷了江苏省内第一大书,全书展开面积与50英寸电视相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三是在编辑出版《泰式民居》时,依托近3000张泰州古民居落架大修全过程照片档案,邀请地方文史专家、泰式民居修缮技术指导,对“泰式民居”进行首次系统识读和研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泰式民居”的分布、瓦作、木作、装修、民俗、名人故居等方面内容及特点,对泰式民居进行了系统概括和理论总结,让《泰式民居》成为首部系统介绍泰州传统建筑文化和古民居营造技术的著作。

四、创新城建档案编研的成果形式及利用方式

档案编研工作承担着传承与发展历史文化的重责,因此要加大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力度,强化宣传[4]。对此,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同当地博物馆合作,开展档案展览活动,借助博物馆文化氛围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及受众人群优势,广泛开拓档案文化阵地。如2015年至2018年,泰州市城建档案馆以服务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更新为目标,利用馆藏的老地图、老照片、老构件以及大量泰州明清民居落架大修时形成的全过程照片等特藏档案,建立档案特藏室,因其鲜明的特色,江苏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可借助视频、音频、图文及档案网站所提供的图文信息服务、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公告板服务等渠道,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更直观、形象地将编研信息呈现给社会大众。另外,以网络为媒介,及时对外档案编研信息,促使群众真切体会到数字信息服务的魅力,使得悠久的历史档案编研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同现代科学及时相融合,提高服务的社会性,有助于强化编研成果质量及价值的转化水平[5]。综上所述,城建档案编研利用工作实践性较强,要求编研人员不仅具有档案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对馆藏了如指掌,而且在对城市建设情况及历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还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此外,还要以馆藏资料为切入点,以创新发展为助推力,以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不断优化编研利用工作,发挥各自专长,积极整合资源,提高城建档案编研利用工作的特色,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蔚娟.新形势下对城建档案征集编研工作创新一体化的思考[J].兰台内外,2020(15):42-43.

[2]林(王莹).更新观念深化改革进一步拓宽城建档案编研领域[J].城建档案,2020(01):47-48.

[3]毛汉康,冯齐.城建档案馆编研工作新路径探析[J].城建档案,2019(06):36-40.

[4].“数”说发展“图”现进步——昆山市城建档案馆完成八项档案编研成果[J].城建档案,2017(11):10.

[5]武亚红.以创新姿态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编研工作[J].城建档案,2017(07):42-43.

作者:邵野君    单位:泰州市城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