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全球化下的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

全球化下的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

一、充分认识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生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生态环境问题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影响

种种数据说明:生态问题和人民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密不可分,恶劣的生态环境对人民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生态问题还影响到社会和谐。自厦门PX事件以来,全国各地环境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1995年至2006年,环境信访总数在11年间增长了10倍之多。就“十一五”期间,环境信访30多万件。2005年以来,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30%速度递增。2011年,重大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0%,特别是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生态恶化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即使我国将原国家环保总局提升为环保部,仍然没能缓解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态势。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我国生态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并且不断破坏着社会和谐,政府每年不得不花大量资金去治理污染问题、维持社会稳定,生态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普遍不高

各地政府及高校没有认识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对生态安全宣传、支持力度不够,大学里也尚未开设生态安全的相关课程,大学生很难系统地接受环境、生态相关方面的知识,生态安全意识普遍不高。他们认为生态安全是国家的事情,大家的事情,与自己没多大关系,对生态安全行为漠视。大部分大学生生态意识薄弱,破坏环境,不遵守社会公德,不知节俭,浪费严重,对生态问题漠不关心,缺乏自觉加入的意识。而生态、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虽然系统地接受了相关方面的知识,但是觉得大部分理论比较空洞,很难付诸实际,对一些破坏生态的行为也是视而不见。大学生以后要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势在必行。

二、深刻反思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安全教育专业性强,普及率低

生态安全教育现在仅仅局限于环境、资源、生态及其相关专业,且是作为专业课进行教学,专业性和理论性很强。在目前国内高校教育体系中,绝大多数高校对生态安全教育置若罔闻,只注重学生的专业课教学,生态安全教育很少能够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甚至选修课程中,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基本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相关教育。由于生态安全教育课程并未在大学中得到普及,无法通过课堂理论系统地讲授给学生,因此大学生们没有形成生态安全意识。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会在不同岗位履行不同的职责,其中不乏决策者和管理者,如果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应的生态安全教育,缺乏生态安全意识,就很可能不自觉地再次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最终将阻碍中国走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教课内容与社会脱节,教育方式不得当

现有的生态课本多是自然环境科学知识,很少涉及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的人文素质内容。很多治理污染的政策、方式观点陈旧,与中国社会实际脱节,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个别政策假大空,让学生不能信服;学生很少能参与其中,难免会产生置身事外的感觉,当他们感受不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时,产生一种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是非常困难的。生态安全教育主要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讲台说教模式。它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法律道德规范,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认知的层面上理解、掌握相应的概念、定义、规则,简单地认为只要传输了相应的认识,就能起到良好的生态保护作用。然而,生态安全教育内容空洞乏味,方法以强迫灌输为主,评价标准则以考分取人,从而出现了忽视社会实践体验的弊端。正是由于应试教育以说教、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视学生的思想需要和社会实践主体参与,甚至脱离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水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才会导致生态安全教育苍白无力,实效性低,才会出现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而不行”的现象。这是生态安全教育的内部困境,产生此困境的真正原因正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忽视。

(三)生态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差,投入不够

生态安全教育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地方政府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使得生态安全教育受到很大影响。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生态相关专业教师的一些有意义的调研和项目因为缺乏人财物的支持难以落实,这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安全教育的研究进程。其次,在教师水平方面,很多高校尚未开设生态安全教育课,更不存在生态安全教育的专职教师;部分开设生态安全教育课的高校,他们的老师多数并非生物、环境等专业毕业的,没有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有的甚至是其他课程教师来兼任的,所以教师本身的生态安全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都不到位,也未接受系统的培训,这就必然导致生态安全教育的不力。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安全教育,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一)普及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提升理论高度

高校必须根据我国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提升生态安全教育的理论高度,将生态安全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来,把生态安全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基础课程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部分在全国高校中进行普及推广,不断提高生态安全教育的整体水平。这不仅是我国高校对党中央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回应,更是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广泛的生态问题作出的具体应对。特别是将生态安全教育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把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等生态观念注入到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之中,唤起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他们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充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将其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而“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必然将担此重任。爱国就是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并能以自己的一贯行动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等;这种爱国情感和行为,可能表现为暂时的冲动和激情,也可能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行为习惯。生态安全教育需要的不正是这种持久而稳定的行为习惯吗?有了爱国主义的意蕴,人们才会产生生态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心灵深处唤起保护生态安全的念头,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产生不齿和痛恨之心;才能将国家民族的大事当做自己的大事,不断催促自己改正不正确的生态观念,并且去感染他人,在校园中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恰当选取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式

生态安全教育更是一种感性教育,要改进传统的靠讲台说教的讲课模式,吸取更多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首先,更新生态安全主体观,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确生态安全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主体作用;其次,更新生态安全教育价值观,生态安全教育应该看到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从而尽量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和“唯个人价值观”,确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新观念;最后,更新生态安全教育任务观,纠正以往生态安全教育更多地放在如何确保政治、经济的发展上,而淡化了其在促进人们生活及全面自由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错误任务观。让学生们加强实地考察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是高等院校生态安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宜昌的学生可以就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垃圾处理等问题进行调研,湖北的同学可以就东湖生态系统进行调研,以加深学生对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的认识;可以举办专题讲座,就目前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如阿富汗战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可以进行生态安全的辩论会;还可通过学生会、团组织、党组织积极参观、调查、环境监测、清除社会环境白色污染和公共环境宣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养成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等。

(三)增大资金投入,提高师资数量与质量

地区政府和高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教育,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促进生态安全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同时提高师资数量与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安全教育方面的教师,并且对所有生态安全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如积极组织生态安全教师参加进修班、研讨班;参加学术生态相关研讨会;到国内生态安全教育较成功的地区参观调研或者做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

作者:李晓楠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