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岗位胜任力在医疗保险人才培训中作用

岗位胜任力在医疗保险人才培训中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岗位胜任力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文简称本单位)2019年1—12月间接收的70例医院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实习生档案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不同培训方式进行分组,其中35例入对照组(常规教学),另35例入试验组(岗位胜任力教学);比较两组理论与实践考核得分、学习质量他评(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得分、教学满意度差异。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得分与实践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本组教学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习思维、加深记忆、独立思考、明确缺点、学习积极性、学习效能六项自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该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六项他评维度得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培训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教学质量佳,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高。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训;满意度;价值

国内医疗保险专业的开设,最早源于上世纪的江苏大学。该专业旨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推动国内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1-2]。中国医疗保险体制建设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具体工作开展环节仍遇诸多阻力。因此,要求医疗保险专业加快人才培养步伐,进入市场并打破行业困境,促中国医疗保险市场更加健全地发展。岗位胜任力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麦克里兰博士提出,其希望借助该选拔模型更好地为企业挑选人才[3-4]。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提出,也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本文以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训为视角,旨在论述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培训指导价值,助岗位胜任力培训模式更好地发展与推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单位2019年1—12月间接收的70名医疗保险专业实习生档案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不同培训方式进行分组。其中35名入对照组,男女比例19∶16,年龄21~23岁,平均(22.34±0.45)岁;另35名入试验组,男女比例20∶15,年龄21~24岁,平均(22.62±0.51)岁。研究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且获得批准,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1纳入标准。(1)医疗保险专业学生;(2)拥有良好的学习积极性;(3)全程参与培训;(4)培训档案保存完整。1.1.2排除标准。(1)培训期间因突发疾病等原因,脱离研究者;(2)突发认知功能障碍者;(3)学习依从性不稳定者;(4)后续各项评分填写随意,真实性很难保障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实践培训,由专门教师负责一对一带教实习,主要通过口口相传式的工作经验授予,提升实习生对具体工作的进一步认识。试验组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先后经医院医保中心、临床科室、医管局科室轮转实习。每进入一处实习点,均由特定教员进行前期系统培训,基于案例式教学法,通过案例讲解示教,帮助实习生更好地回顾知识、熟练岗位、理解工作要求。期间,重视实习生不同阶段的办公能力与沟通能力训练;前者可以通过专门教学与训练,提升实习生日常办公软件的应用熟练度等;后者可通过带领实习生走近实际工作环境,聆听、感受高年资医疗保险岗位从业人员与咨询者的业务交流,提升实习生对岗位沟通工作的认识,并不断锤炼其相应能力;如多与教师进行模拟交流,并多开展口头式的小型模拟考核,如政策解读等,既可锻炼实习生的沟通能力,又能够锤炼其理论基础,促实习生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不断提升其岗位胜任力。岗位胜任力模型:政策解读能力、医保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规范服务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职业精神素养。以政策解读能力为例,作为岗位胜任力模型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能力,将其依照掌握情况划分为1~5级,每级代表着不同的胜任力要求,从了解并掌握政策解读基本能力,到具备世界级卫生政策动态解读能力,要求实习生不断学习,阶梯式设置教学目标,培养更高层次医疗保险专业人才。

1.3观察指标

(1)考核:在完成教学培训后,由本单位自拟试题,进行两场终末考核,分理论与实践,两场考核满分均50分,分值越高表明受试者的培训内容掌握越佳,岗位胜任力越强。(2)教师评价:该环节由教师作为评价方,评价两组实习生的专业能力,主要基于培训阶段两组实习生的课堂表现作为评估依据,包含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六项内容。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每项分值1~5分,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至非常满意5种评价态度,他评分值越高,提示受评者的学习质量越佳。(3)自我评价:该环节由实习生自行评价自我在本次教学培训活动中的学习收获,同样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每项分值1~5分,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至非常满意5种评价态度。自评包括学习思维、加深记忆、独立思考、明确缺点、学习积极性、学习效能六项内容,分值越高,提示自身学习效果越佳。(4)教学满意度:采用本单位自拟问卷,由实习生填写,内容包含对本次培训的整体满意度、教学方法新颖度、教师授课水平、是否感知自我能力提升等维度,满分100分,其中0~69分为不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80~89分为较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经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理论考核得分(41.27±4.38)分,对照组(34.18±5.75)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1,P=0.000<0.05);试验组实践考核得分(42.64±4.15)分,对照组(35.60±5.81)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7,P=0.000<0.05)。

2.2两组教师评价情况比较

试验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自我评价情况比较

试验组学习思维、加深记忆、独立思考、明确缺点、学习积极性、学习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教学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国内医疗保险专业的开设年限尚短,且国内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有所欠缺;上述行业现状提示教育工作者,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就业前景之光明。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能仅局限于理论授课。作为一门实干型专业,需要强调实践课程教学。但以往实践课程设计仅仅是让实习生进入到保险公司参与实习,教学模式老旧,难以提升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5-6]。同时该培训模式所培养的人才,综合业务水平很难满足当下更高的国内医疗保险业迫切需求,表现为岗位胜任力不足[7]。而胜任力的高低,也是影响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易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当予重视。所谓胜任力,即个体在所属岗位所具备的知识水平、技能、特质等优势。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绩效指标达成水平,是个体解决岗位问题效能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五大层面。岗位胜任力高低,影响个体在职业岗位的未来发展成就[8-10]。本次研究,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导向,优化了医疗保险专业培训机制。有别于其他传统学术性专业,医疗保险专业学习强调现实价值、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学术研究多方面的综合发展[11]。本专业学子毕业踏上正式岗位后,均需完成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良好过渡。显然,传统实习模式已无法满足本专业实习生在实习阶段开拓眼界、深入了解行业的实习需求,不能够就其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学术视野[12]。基于岗位胜任力为培训导向的新式实习模式,志在将本专业实习生发展为实用性人才,基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上,强调实习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岗位胜任力培训,要求分三环节走:(1)首先,通过各类先进教学模式,如案例式教学法,提升实习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其专业知识掌握水平。(2)其次,在实习中重视业务操作、行业环境熟悉度、信息化办公水平等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3)最后,通过实习接触行业不同岗位,并接触不同服务对象,锻炼交际能力[13-15]。总体而言,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开展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训,是值得借鉴与长期开展的优秀教学理念。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理论考核得分与实践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该组学习思维、加深记忆、独立思考、明确缺点、学习积极性、学习效能六项自评维度得分,以及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六项他评维度得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相较于传统实习模式,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下的轮转实习整体教学质量更高。该结论的提出,进一步呼应上文观点。正如杨文海等人[16]研究显示,基于岗位胜任力指导下的轮转培训,学生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均要显著高于常规培训的一组,该研究结论与本文相呼应。综上,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培训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教学质量佳,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高,是一项值得长期开展与关注的重要培训模式。当然,本文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样本量的纳入偏少,这可能导致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客观性不够;未来若现实条件许可,可进一步提升样本量的采纳,以尽可能使统计学数据客观,更好地支撑本研究观点,并为同行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杨文海 薛凌 张莉 岳欣 高书杰 崔均 范仲凯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