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化检验论文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精选

理化检验论文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商检察监督审判独立法典化申诉难2007年民诉法修正案

2006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颁布开创了我国监督立法法典化的先河,对司法监督的规范化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针对法院民商审判工作的检察监督虽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但可能是局限于检察主体的视角将重点界限在传统“民事”事项忽略“商事”审判的蓬勃发展及社会对商事审判公正的迫切需求而造成诸多立法空白及停滞,或因检察理论一直处在司法改革边缘化的“被主流学者们遗忘的角落”,[1]具有法典编纂意义的统一立法始终没有展开,即便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尚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这大大地拖拉了司法监督规范化的“后腿”。本文拟提出“民商检察监督立法的法典化”命题,并从法院司法监督的角度谈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法律基础——从民商检察监督的法源推演法典化

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的法律渊源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导源、基本法律为骨架、司法解释为基础的整体格局:(1)宪法第129条规定了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法定机关的性质及职能;(2)《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第3款、《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8条均规定检察院对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3)民事诉讼法对民商检察监督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第14条规定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第187条第1款规定了抗诉作为法律监督的基本手段及具体事由,第2款确立了同级检察院提请抗诉及上级检察院承担具体抗诉的原则;第188条规定了抗诉的双层再审制度及法院在30日内作出再审裁定的时限;第189条规定提出抗诉的形式即检察院须制作抗诉书;第190条规定对抗诉再审案件检察院派员出庭制度;(4)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讨论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范围的规定》以及2001年颁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就民商检察监督权的行使的范围、受理、立案、审查、提请抗诉、抗诉、出庭等作了详细的规定。由此可见,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的法律渊源具有以下特点:(1)极高的法律位阶。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的权力来源乃有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予以明确,其具体的监督手段亦由规定基本司法制度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此两法是具有宪法性质的规范化法律文件,其法律地位显然高于普通法律;(2)跨领域法的性质。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的法律渊源横跨法院审判及检察工作两大坂块,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调整民商事基本制度及诉讼的法律规制,另一方面也由规范检察工作的法律及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在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均可成为具体的应用法律解释的制订主体;(3)不具备独立性。作为民商检察监督主要正式法源的民事诉讼法长期以来将检察监督作为再审程序启动机制来定位,民商检察监督成为法院审判监督程序的配角,民商检察监督法始终没有脱离民事诉讼的藩篱而独立成长;(4)不具有专门性。我国缺乏专门的民商检察监督立法,即便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也是将其与行政检察监督作捆绑式规定,对其专业性照顾不足;(5)体系不健全。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立法单薄,法律条文寥寥无几,存在众多的法律空白,未有形成内容丰满、结构明晰的规范群;(6)存在法律冲突。比如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执行程序、保全程序、诉讼费用负担等方面的抗诉,以及人民检察院在庭审中的地位、阅卷或是审查阅卷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之间存在重大的意见分歧;[2](7)不反映理论研究最新成果。自2003年第7届全国民事诉讼学术研讨会以来,我国民商检察监督制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丰富的成果,遗憾的是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总言之,我国民商检察监督法律不能满足规范检察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实践需要,应推动法典化运动进行专门、统一、完备的法律编纂。此种趋势已在司法实践中显现,《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标志我国民商检察监督法律的统一化业具雏形。但该规则将民商及行政的检察监督作统一规制在专门性的深入程度还不足够,尚没有改变检察监督作为民商再审程序启动机制的狭隘定位,民商检察监督还没有赢得应有的独立地位并脱离民诉法的框架遵循自身体系及结构逻辑作充分而健全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该规则仅是检察系统的单方造法没有体现其跨领域法的性质而在司法实践中造成法院与检察院之间诸多的紧张关系,而且其作为检察院应用法律的司法解释远远没有满足民商检察监督具有宪政制度的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的要求,因此,我国民商检察监督法律虽已迈出统一化的一小步,但“雄关漫道真如铁”,其法典化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理论逻辑——从审判独立与检察监督的关系证成法典化

民商检察监督法律作为跨领域法,其涉及的不单纯是检察监督权的职权范围与运作问题,仅靠检察监督经验的总结及单边的努力,法典化则有失全面性成为缺乏科学性的理论乌托邦,将其画定为对审判独立的外来干预致使其成为法院展开民商再审诉讼的配角,法典化则因民商检察监督法律主体性的掩埋及自主发育的桎梏而不过是当今民诉法粗描淡写、廖廖无几的立法境况下的迷人的幻想。民商检察监督法律是以审判独立与民商检察监督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的,这意味着其涉及的不是普通性的民商社会关系,而是以法院及检察院两大司法机关职权行使及其协调的权力性质问题,因为无论是法院审判权的独立行使还是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均属于国家权力范畴,此两种司法权力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及协调问题显然也归类为权力治理层面的问题。“宪法恰是驯服公权力的工具,也正因为如此,宪政才获得了强大的号召力。质言之,宪法问题就是关于权力的问题”,[3]因此,审判独立与检察监督关系是宪政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诚如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在《肯塔基州会议》中所言:“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倾听对人的信赖,而是需要用宪法之锁加以约束,以防止其行为不端”,[4]民商检察监督法律就其效力位阶应该是宪法类型的法律。当今仅由《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简单规定赋权条款,主要由《民诉法》作草草规定,以司法解释做具体补充的立法体系显然与民商检察监督法律的宪法位阶的地位及层次极不相称,这在司法实践中造成对民商审判监督的乏力、疲软甚至走过场。因此,民商检察监督的各式法律渊源应从《民诉法》中审判监督启动程序的角色定位中解脱出来以获取独立的主体性地位,并脱掉普通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平民外衣”推动宪法性质规范化文件意义的升级编纂及法典化。民商检察监督法律关系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及逻辑的体系性,正如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51篇分析政府权力两面性:“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5]法院审判独立与检察院法律监督权同样也具有权力构造与权力制约这“一个铜板的两面”的内容,法院在维护审判独立的同时也得为司法监督开辟顺畅的渠道,检察院对民商审判依法进行法律监督的同时也须根据尊重审判独立的尺度保持相应的谦抑,而其中审判独立与检察监督的冲突及协调作为二者的平衡互动也需要形构某种稳态的制度化标准以消弭权力的角逐与倾扎。故而,因循自身的逻辑性及体系性,民商检察监督法律为避免分散立法必然带来的法律空白、法律冲突推动统一立法运动将是其脱离民诉法轨道自主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行政诉讼从混同民事诉讼到《行政诉讼法》单独成文的发展轨迹一样,鉴于行政审判与民事审判性质的差异,行政检察监督与民商检察监督也因在规制对象、基本理念及制度选择等方面的不同而逐步分离,且《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对检察监督权力来源的分离规定模式已为行政检察监督独立于民商检察监督打下了制度基础,我国民商检察监督立法应明了此种趋势而往专业性及纯粹性大步深入发展,推动民商领域的专门立法。我国《宪法》基本体系及结构已定且要保持长久的稳定性,因此期望修改宪法将民商检察监督制度补充其中实在不太现实,因此民商检察监督法律独立于《宪法》之外谋取单行宪法性文件的法典化形式将是唯一可取且可行的选择。但我国《宪法》重在权力分配,在权力治理上忽略了权力冲突及协调的体制性安排,故应出台相应修正案对审判独立与检察监督的冲突及协调作原则性规定,以明确制订民商检察监督单行宪法的宪政基础。

三、社会需求——从处理涉诉信访的“申诉难”现象把脉法典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迈进,我国法院迎来了涉诉信访案件的巨大的历史洪峰:最高人民法院从1993年至1997年共处理和接待来信来访540000件次,2001年则处理152557件次,2003年处理120000余件次,2004年处理147665件次,2005年处理147449件次;全国各级法院1996年接待公民来信来访520万余件次,1998年接待935万余件次,1999年接待1069万余件次,2000年接待939万余件次,2003年处理397万余件次,2004年办理422万余件次,2005年办理3995244件次。[6]然而由于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特别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对申请再审事由、审查程序等规定得不够具体明确,影响和制约了审判监督职能的发挥。一些申诉得不到及时处理,有的被长期搁置,形成了‘申诉难’的局面”。[7]“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近或远的枝叶,那末,这些观念终究抵抗不住因这种经济关系完全改变而产生的影响”,[8]大量经济社会矛盾因“申诉难”长期积压得不到化解,必然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作相应的调整及完善。这主要体现在1995《信访条例》的废止以及2005年新《信访条例》的施行,以及保险监督委员会、公安部、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新的信访工作办法或规定的颁布,还有民事诉讼法修改,“中央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问题,并将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十届人大每次会议期间,均有不少代表提出修改现行民事诉讼法议案。其中针对当事人‘申诉难’、‘执行难’,要求完善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议案57件,占总数的2/3。因此,十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也将民事诉讼法修改列入其中”,[9]并最终于2007年通过修正案。可见,涉诉信访及其“申诉难”问题已促成行政法律完成法典化的形式演进,然而民诉法2007年修正案仅在抗诉事由、“上级抗”原则及进入再审期限等三个狭窄范围所作的轻微反应则显属“小巫见大巫”,其内容极不完备存在诸多法律空白根本不能满足当事人提出申诉的“有法可依”的需求,其形式分散、法律互为抵触也不能满足当事人选择申诉处理机制及预测最终结果的需要,其主要作为非正式法律的司法解释地位也不能满足重振法律监督权威的需要造成实践中检察监督软弱无力、效果式微,功能发挥不全,不能充分实现作为替涉诉信访及“申诉难”分担解优的“社会安全阀”之功效。比如,佛山市中级法院的调研就表明:“从佛山中院2005年统计的情况看,由当事人申诉再审的案件有640件,占申诉总数的94.8%;检察院抗诉再审的案件32件,占4.7%;上级法院指令再审和本院自行再审的案件3件,只占0.44%。”[10]“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任何的社会需要、法律等等都应当从政治上来考察,即从整个国家的观点,从该问题的社会意义上来考察”,[11]涉诉信访及其“申诉难”问题关乎国家稳定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且就性质而言,公民信访权是《宪法》第41条规定的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申诉权及检举权的上位概括,属于一种宪法权利,法院、检察院等有关国家机关处理群众信访是宪法课以的义务,因此强化检察监督以化解“申诉难”问题就属于宪政建设命题中的宪法问题。“人类以国家为单位的各个历史阶段,每走过一个艰难困苦的里程,都要通过宪法来制定克服困难所需要的新规则,以此来继续人类的发展;每经过一段苦难深重的生活,都要通过宪法来确定为消除苦难所需要的新的政治及社会形态,从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2]超越司法解释及普通法律的位阶上升到宪法层面推动民商检察监督法律形式的法典化,就是我国司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树立法律监督权威、分泄涉诉信访洪峰、走出化解“申诉难”困境的必然的客观要求。此部法典之社会意义在于,以内容完备、体系健全的单行宪法性文件作为当事人寻求检察公权力救济民商合法权利的行为指南,有利于社会民众消弭“法上有权”的人治思想和根深蒂固的“包清天”情结,在法律充足的框架内理智地思考信访及申诉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审慎地选择检察监督的救济途径,减少缠诉缠访、闹访、京控等危害社会稳定的现象,并在司法实践中切实强化民商检察监督的实际功能与作用,杜绝各种现象违法审判,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终实现。

四、历史启示——从中国监督法制建设的得失成败评点法典化

希梅尔法伯称赞阿克顿勋爵给政治和宗教同时带来一个真理:“权力,不管它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都是一种堕落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力量”,[13]这从人性论的角度夯实了权力制约的理论基础。适应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需要,自秦汉以来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监督法制的建设,尤其被认为具备现代检察功能的监察制度在古代中国非常发达,对当今法律监督法制建设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及深刻的启示:一是法典化是监督制度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封建社会负责纠察百官、追究官吏犯罪的御史具有多项职能,拥有侦查、逮捕、审判等广泛的权力,具体如驱磨点检、微行暗察、风闻奏事、越级弹奏、大事奏裁、小事立决、特事先斩后奏等,随着其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及发展、职权运作日益成熟规范,从发端时期开始就产生了具有法典性质的专门规范——秦朝的《语书》。之后各朝代均承袭秦制保持专门法典的形式,如西汉惠帝时规定了监察纠举包括断狱审案不直、官吏贪污受贿及严苛不法等现象的“九条规则”,唐代监察官吏善恶行为的“六察法”,元朝的《宪台格例》、《察司体察条例》、《察司合察事理》等、明朝的《纠劾官邪规定》、《巡抚六察》、《巡按六察》等,清朝的《巡方事宜十款》、《台规》及《都察院规则》等。由是观之,随着现代民商关系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以较低的门槛洞开了各类民商纠纷蜂涌至法院的大门,民商检察监督关系及相关制度也会因循内在规律迅猛发展进而形成一个颇具规模、条理明晰的制度体系,专门的法典化立法也就瓜落蒂熟;二是法典化是法律监督权力构造及权力制约两大主题语话的立法统一。权力构造是基础,是法典化内容的正面,否定法律监督权力构造的社会需求则法典化无从谈起。我国从1957年至1978年的长达二十多年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左倾”思想及法律虚无主义影响下砸烂公检法,废除法律监督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五十多年的经验教训证明,我国什么时候重视法律监督,什么时候社会主义法制就发展,什么时候削弱以至取消法律监督,什么时候社会主义法制就受到损害以至破坏;反之亦然。在我们这样一个影响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因素严重存在的国家,如果没有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就难免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违反法制原则的现象,社会主义民主也就失去了法制的保障。”[14]我国民商检察监督权即抗诉权除权力来源、抗诉事由等几个方面取得法律形式外,诸如行使的范围、程序设计等或存在构造不足或仅停留在检察系统单方制定的司法解释的层次,远远未能满足促进民商检察监督权合法运作的“有法可依”的需要。权力制约是法典化内容的背面,也是宪政的核心,“‘如何规制公权力’,是一个众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宪法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人们对此的关注限度远远超过其他的事项,以至于几乎人人都接受了宪法是限权之法,宪政即限政的论调。”[15]对法律监督权制约的缺失或不足,法制建设及民主政治同样会受到损害。例如,宋朝设立御史台及谏院掌管检察大权,但台谏官吏由皇帝亲自任命,允许风闻弹奏,不受任何限制,成为皇帝牵制宰相等政府官员的一种力量,以及权臣专权和排斥异己的工具。这也恰正是我国检察监督权缺乏制约机制现实的真实写照,“三大诉讼法皆赋予了人民检察院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再审抗诉权,……,由于法律在赋予检察院再审抗诉权绝对权威的基础上,并未就再审抗诉权行使的具体程序加以规范,以至于在检察院看来,它们不仅拥有对法院所有生效裁判的抗诉权,而且可以在认为必要时进行调查取证、调阅案卷、出席庭审、参与质证、发表辩论意见等各项活动,致使法、检两家冲突愈演愈烈”,[16]其直接后果就是构成对审判独立的严重干预及危害;三是法典化是民商检察监督独立性充分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审检合署制”,在审判机关内附设检察机构,检察监督不具备应有的独立性,要形成体系独立的专门法典在当时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直到今天,检察监督还定位为三大诉讼再审程序的启动机制,长期在诉讼法的制度体系内充当再审程序的配角,民商检察监督也一直与行政检察监督“拉郎配”,其独立自主发展的模式还没有建立。只有将争脱民诉法体制的束缚的“独立自主运动”进行到底,民商检察监督的法典化才能在自在的空间里看到那一缕黎明的曙光。

结语

法典化正是奏响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度和繁荣的时代法治主旋律的那串最响亮、最动听的音符。“天刚刚破晓,明天还会远么?”或者远古秦王朝《语书》那些光辉而灿烂的篇章可告诉我们那是在重现法治国的时代语境中可以拷贝的法制辉煌而不仅仅是法史学家们梦呓般的追思,或者《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的既在及新《信访条例》的施行已让我们在惊喜的欢呼声中确信“事实真的就是那样”,又或者《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颁布已令我们感受到理论与历史逻辑的无比强大的力量并能聆听到司法监督规范化列队行进的驼铃声,但或许仅有“回归宪政基础”的睿智尚不足够,民商检察监督摆脱民诉法谋求独立自主发展的宪政空间更会遭遇残酷的思想挣扎,我们还是宁愿选择相信法典化——一部气度恢宏的《法律监督法》或至少作为其阶段性成果的《民商检察监督法》确实可以成为一个可期盼的辉煌,而不忍看到2007年民诉法的修订及其小修小补的分散立法模式将梦想就此冰封。如此而已。要是庆幸能有智者最终辨清这并非是虚假的幻象,天,或许,才刚刚开始破晓。

注释:

[1]张智辉、谢鹏程:《现代检察制度的法理基础——关于当前检察理论研究学术动态的对话》,载《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2期。

[2]常怡:《民事检察监督三个原则性的想法》,载《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5期。

[3]秦前红、叶海波著:《社会主义宪政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4]秦前红、叶海波著:《社会主义宪政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页。

[5][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64页。

[6]这些数据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历年工作报告,载最高人民法院网,

[7]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修改的意图及其实现》,载《人民司法•应用》,2007年第23期。

[8]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2页。

[9]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修改的意图及其实现》,载《人民司法•应用》,2007年第23期。

[10]柳菁:《关于申诉难问题的调研报告》,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1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95页。

[12][日]杉原泰雄著:《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吕昶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3][英]阿克顿著:《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2页。

[14]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15]秦前红、叶海波著:《社会主义宪政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16]虞政平:《我国再审制度的渊源、弊端及其完善建议》,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田平安、李浩等:《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5期。

[2]邓思清:《论审判监督的理论基础》,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3期。

[3]沈德咏:《关于深化审判监督改革的若干意见》,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10期。

[4]黄松有:《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5]孙谦:《中国的检察改革》,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6期。

[6]向泽选:《法律监督的困惑与出路——从实证角度考量法律监督的运行机理》,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7]蒋伟亮:《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检察监督权:理念与制度》,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8]王亚新:《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整体的程序设计——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出发点》,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9]赵钢、朱建敏:《略论民事抗诉程序价值取向的重构及其程序设计》,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应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将茶文化融入其中,能够加强思政专业建设、提升思想政治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忠实可靠的接班人。

1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1.1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精髓,是经实践证明过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优秀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文化已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蕴含了大量的隐性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程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感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明确其所应当坚持的与摒弃的思想情感,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形成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茶文化强调淡泊、高洁的思想,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消减学生内心的功利与浮躁,帮助学生挣脱现实生活带来的束缚,摆脱自身压力,尽情释放内心真实情感,强化其内心力量,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追求内心的所思所想,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1.2加强思政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单一、片面,重视对学生相关课程理论的传输,忽视了对人文知识的传输和关注,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茶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很好地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理念。将茶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还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

1.3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中国茶文化不单单是品茗茶香、对茶事活动的研究,更是蕴含了“崇俭”、“尚德”、“贵和”等传统文化思想。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有效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首先,茶文化尚德,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提倡尊老爱幼、兄友弟恭、邻里和谐等传统道德观念,加强茶文化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此外,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其中蕴含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团结统一的思想观念,强化其同社会的联系,进而提高社会责任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断努力。

2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滞后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强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于教条性,而缺乏人文内容,使得教学课堂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枯燥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也同当今大学生自由奔放的个性特征不相符合。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是一门见效慢、时间长的课程,需要付出长期的教育成本,而高校教育过于重视医学、生物、历史等学科专业性课程,认为思想理论教育对于高校的发展贡献不大,未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成为了一门冷门的必修课程。此外,部分学生也未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价值,认为其对自身职业发展帮助甚微,未认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导致思政课程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教学模式落后

首先,教育渠道过于单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最主要的教育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有效的教育渠道,学生只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了解学习相关内容,而课下实践很难接触到相关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有效时间内得不到巩固提升,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其次,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并不严格,学生只要在期末测试中合格便足矣,其教学课堂上的表现并不被纳入学生的学习评价,因而导致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始终兴致缺缺,不利于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3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的实践策略

3.1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提高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的认知。在课程建设上,将思政理论课程放到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并加强教学资源投入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方面,加强教师的课堂管理力度,严格规范课堂纪律和课堂行为;在学生评价方面,将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纳入学生的评价内容,摆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态度。其次,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机制,并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机制规定,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得以有序推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增添茶具、茶文化书籍等,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帮助学生在茶事活动中提升自我思想政治素养。此外,要想加强茶文化教育,就必须将茶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因而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茶文化内涵,探寻茶文化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之间的共通点,并将二者紧密结合,丰富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例如,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同马克思主义自然唯物论具有相似性,可以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认识,强化其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加强茶文化教育,还能够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其核心对象是学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完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历程。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自我需求,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发起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将新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去,借助其强大的传播效率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将茶文化思想内涵传输给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平台来推送茶文化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制作茶文化相关内容的课件、短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此外,还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实现茶文化理论同实践的统一。例如,加强同茶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茶文化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将茶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与吸收,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3构建校园文化

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高校应当加强校园茶文化建设,增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社团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成立茶文化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开展一系列茶事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构建多层次、全方面、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体系。例如,借助校园广播站、展示牌、宣传橱窗等传统宣传媒介来宣传茶文化内容,或是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介推送茶文化内容,不断拓宽学生获取茶文化知识内容的途径,让学生自我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茶文化的陶冶和熏陶。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依托校园音乐节、元旦晚会、英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来营造良好的茶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综上所述,高校应当加强茶文化教育,将其巧妙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将其与学生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相结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建平.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33-34.

[2]彭银年,孟巧红.茶文化在高校课堂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路径分析[J].福建茶叶,2017(06):389-390.

[3]余婕.传统茶文化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11):228.

[4]吴兵.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皮革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9(05):85.

[5]吴慧敏,钱叶会,吴奇镇,应兴亮.茶文化主题教育法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度假旅游,2019(02):93-94.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具有信息共享、知识爆炸、技术革新等鲜明的特征,日益竞争的新经济环境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更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并针对现代企业如何建立企业文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几何膨胀,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在给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地理和空间不再是障碍,当地球越来越象个地球村,我们已全面进人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

关于新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新经济时代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网络发展和信息共享为主的信息时代、以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向新型管理模式转变的革新时代和以知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知识时代。

一、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企业管理理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企业管理理论逐渐出现了企业管理层次的扁平化,企业组织形式的虚拟化,企业组织结构的非线性化、企业文化多元化等特征。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它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力,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能力以及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

早期的企业文化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企业管理者文化”,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虽然后期企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但是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仍比较片面,企业文化往往只是停留在“制服文化”、“墙上文化”、“口号文化”的层次,许多企业在确定企业文化时也只是一味的模仿和追随一些知名企业,企业文化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信息共享、技术创新、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使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文化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才可能发挥其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1.企业文化要具有“包容”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传统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由企业管理者们提炼而成,但是新时代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要主动地确定企业文化,并以此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借鉴先进企业的文化精髓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确定既具经典又有新意的“包容性”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具有“学习”性

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会定期为员工开展培训和再教育,以此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仅仅靠企业提供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远远不够,大量的知识需要企业员工们主动地、持续地去吸收消化。因此企业文化要引导企业成为“学习型”团队,引导员工成为“学习型”人才,变企业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

3.企业文化要具有“人本”性

由于早期的企业文化主要服从于企业管理者,它具有典型的“经济”性,并以企业发展速度和获取利润量作为衡量其好坏的标准,这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导致员工产生人是“赚钱工具”的想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正确理解人的重要性,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确定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孟要性更为突出

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追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某种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并且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除了许多跨国大公司外,众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也开始日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5年4月公布的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共识。

1.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同类型的竞争企业面临的社会消费环境相同、竞争压力相同,而企业的科技发展力也极易被竞争者仿制甚至升级,可以说信息时代使得企业在外部竞争力相似的情况下必须发展内部驱动力,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正是提升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核心。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当企业员工以企业文化作为其个人的价值取向,那么员工便会把企业的发展作为其个人的事业,从而摒弃那些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的行为方式,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增强企业的免疫功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2.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

首先,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单纯地以物质金钱作为回报已经难以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硬件,企业要吸引并且留住优秀的人力资本就必须依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用人的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知识的更新培训,同时要给其员工以人性化的管理,使得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从而把其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其次,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其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管理方法,从而与企业内员工达成和谐共处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超级秘书网

3.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知识和技术更新迅速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范围可能变化、企业员工会更新、企业的物质资源可能枯竭、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可能会离开团队,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人格魅力,它不会因为企业经营业务范围或者企业主管的变更而消失,优秀的企业文化会被企业管理者一代一代的继续和发扬,并引导着企业健康成长。企业文化是指引企业长远发展的灯塔,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可以成长,但是要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二、现代企业如何建立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第4篇

学会*6年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体现民主办会,集思广义,学会如期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讨论研究学会工作,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

1、*6年1月15日理事会根据学会章程规定,经学会秘书处提议,理事长批准,为充分反映各位理事的意见和建议,以信函的方式召开了五届四次理事会。会议进行了三项表决;五届三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报告;召开*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建议;对五届理事会《学会章程》的修改建议。

2、学会根据理化专业委员会的实际情况,3月份组织筹备了理化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据民主办会原则,学会已在团体会员单位,机电行业机关单位和知名人士中,开展了广泛征求候选人的提名工作,使专业委员会工作更加完善。

3、继续开展学会新会员申请、登记、办证工作。上半年申请办证新会员95名,会员总数由上年的849名增加到945名。我会将把此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并建立规范、不断完善会员制定。这一工作得到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以及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

4、根据实际情况,届时调整本会各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确保专业委员会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协助理化专业委员会开展了换届选举筹备工作,积极指导、支持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各项活动。

二、积极参加各种会议,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推进学会工作。

1、*6年2月27日~3月1日学会派王银岐秘书长参加了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6年总干事、秘书长工作会议。

2、*6年4月26~27日,学会派人员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第四次会议,同时参加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八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3、*6年7月6日学会秘书长王银岐,秘书严江斌参加了由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科协联合举办的“首届*民间组织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论坛”。这次论坛对于提升民间组织地位、扩大社会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4、*6年11月17日-21日学会派人员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三、学会始终把学术工作做为立会之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会影响力,着力推动机械工程学科建设。

1、积极、认真筹备并承办了“*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学会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机械工业技术进步,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改进学会工作方式,推动学会发展,为全体会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根据北京等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会议协商精神,*6年7月20-22日由*机械工程学会负责承办了第二届论坛。共有122人参加论坛会。这次论坛会学会共征集论文88篇,(其中北京33篇、辽宁13篇、*42篇),所征集的论文已编入会议论文集中,并为212名论文作者颁发“*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此项工作,主要由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西部边疆组成联合体,相信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必将推动*学会的工作。学会对会议的参观考察及会议食宿都做了精心的安排。

2、为了鼓励和表彰我会会员积极参与学会和各界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会下发通知,将收集我会会员五届理事会以来(*1年-*6年)撰写的学术论文中获得奖项的论文,编辑论文集颁发给会员。共收集获奖论文80篇。

四、学会始终把组织开展优秀科研项目征集、推荐申报,举荐优秀人才、开展科技成果的申报评比工作做为会员服务一项具体工作常抓不懈,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充分显示会员单位的技术水平。

*6年3月15日,学会组织申报了*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推荐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器厂完成的“220KV铁路单相牵引变压器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乌鲁木齐金穗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乌石化分公司净化厂和我会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委员会完成的“炼油碱渣,三泥处理技术研究”项目。

五、*6年5月学会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各团体会员单位及各位理事,推荐学会工作成果和学会先进工作者,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6年11月份召开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和*机械工程学会将要召开的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做充分的准备,对涌现出的学会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以达到表彰先进、激励工作,促进学会工作再上一个新水平的目的。

五、学会始终把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拓宽新的社会职能,集成学会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会工作作为学会不断壮大的推动力,促进学会持续发展。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维吾尔自治区分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了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

为了认真做好今年11月份机械工程师认证资格的全国统一考试,学会工作人员下基层,走访各大院校、企业,大力宣传“资格认证”的基本特点、认证对象、认证条件和对认证有关问题的解答。除了走访和宣传,学会还在行办的机电网、自考办网和《*机械电子》杂志上进行宣传。*6年已有31名会员报名参加工程师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这一工作作为学会的长期任务要抓紧、抓好。

2、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6年月开展化学清洗人员培训班,有56人拿到了上岗证书。

六、大事记再现了学会的发展历程

*6年6月学会认真完成*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以来的大事记。大事记再现了学会的发展历程。*机械工程学会成立后,在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机械工业不断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自由化到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学会服务于机械行业,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各专业委员会积极配合学会,认真做好以上的学会工作,使学会的各项工作完成的很顺利。

理化专业委员会为了及时掌握我区各企业、事业单位变化后理化检验方面的变化信息,对我区理化实验室概况进行了广泛调查,以便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积极筹备理化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

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继续开展化学清洗工作和编辑出版“检验与研究”杂志。

压力容器专业委员会组织人员到北京学习,取得专业培训证书,以便更好地为企业解决急需的上岗人才,保证疆内压力管道设计的完全性、科学性和经济合理性,促进*的经济建设和稳步发展。

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为企业排忧解难:1.自治区文光水泥厂大型球磨机150千瓦电机轴头断裂,请求予以诊断,学会应企业所急,积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分析诊断,指出了该电机沈阳电机出厂前就潜伏了质量问题,并出具了相关分析证明,得到生产厂家的认可,为企业赔偿了经济损失。2.为石西油田解决了大型抽油机结构件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开裂。3.为克拉玛依采油二厂诊断分析了游梁抽油机驴头开裂问题,予以改正,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并指出了行业中的传统错误。4.为克拉玛依采油三厂解决了抽油机刹车安全问题,得到了油田安全环保处的认可,受到行业的好评。5.为油田抽油机设计了快换皮带装置,提高效率20倍,该装置已在油田得到大面积推广。

八、学会始终把编辑出版刊物,做为学会传播科技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的阵地,及时做好《*机械电子》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

1、《*机械电子》杂志已成为学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渠道,是学会宣传团体会员单位新产品、新技术的阵地,是同兄弟学会交流地主要渠道。杂志向全国30多个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交流,学会每位理事每期赠送一册,受到兄弟学会和会员的好评。*6年共出刊四期,刊登论文80余篇。

2、我会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组织出版的《检验与研究》学术刊物,专业性强,内容涉及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检测、化学清洗、维修护养、防腐处理、水质监测、安全阀校验、无损检测等专业。*6年共出刊三期,刊登论文60余篇。

*7年全年年工作安排意见

1、开展有特色、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学术活动,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联动、协同优势,努力创出一批学术交流的“精品”。

2、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推广和宣贯普及工作,大力开展“金桥工程”,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抓好个人会员的登记和学会会员专家的建库工作,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完善会员联系管理机制,及时为会员提供更加广阔的服务,增强广大会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继续抓好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

5、积极开展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开创资格认证工作的新局面。

6、抓好各类奖励和论文推荐申报工作,以显示学会的水平

7、继续做好《*机械电子》杂志和《检验与研究》的编辑出版工作,积极宣传团体会员单位,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信息服务,发挥杂志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第5篇

一年来,学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围绕学会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为会员服务为本的理念,以创新学会工作为重点,不断发挥学会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展了学会的发展空间,大力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推广与宣贯,科技咨询及服务,行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资格培训,推进了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和工程师进修大学工作,做好学会编辑出版和加强完善组织建设等工作,为会员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新的成绩,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年重点组织开展的工作

一、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理事会的职能作用,适时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确保学会工作有序开展。

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在理事长的领导下,充分分析了学会在新形势下应发挥的作用,坚持把加强学会自身建设,集体议事,集体决策,集体办会,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实践证明对学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确保学会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壮大。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已召开了四次理事(扩大)会议,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一次常务理事特别(扩大)会议,工作职能的调整,工作思路的确定,重要工作的安排,建立相关制度等,坚持集体讨论,加强透明度,使学会工作有序开展。

1、经理事长批准学会于*7年2月13日组织召开了五届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主要通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6年年会情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7年总干事、秘书长及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第五次会议精神;总结了学会*6年学会工作;讨论安排布署*7年学会重点工作任务;讨论学会六届理事候选人建议人选推荐组成的情况;讨论学会机构设置和专业委员会调整、更名的建议;对学会《章程》和《会费收缴办法》提出修改意见;讨论各专业委员会和团体会员单位推荐的学会先进工作者和工作成果奖名单等,为*7年的工作完成和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于*7年4月10日召开了常务理事(扩大)特别会议。自治区科协于*7年5月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按照*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的要求,"七大"分配我会代表3名,委员2名,委员在代表中提出。学会秘书处根据科协要求,征求提出了推荐"七大"的我会代表、委员、科协先进工作者和《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学会就以上事项召开了此次常务理事(扩大)会特别会议。会议审议推荐第四届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为周卫华、于胜存;审议自治区科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为于胜存、王银岐;审议自治区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推荐代表为于胜存、依马木艾山、王银岐;审议自治区科协先进工作者表彰候选人为王银岐。

3、根据学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了筹备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工作。对六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建议人选进行了调整完善,对学会办事机构设置及职能调整建议和专业委员会调整、更名的建议进行了补充完善,对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拟表彰的学会先进工作者和工作成果奖名单进行了调整,对学会《章程》和《会费收缴办法》进一步进行了修改,收集并提出第六次代表大会拟表彰的学会优秀论文,起草了五展理事会工作报告等,为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认真的筹备工作。

4、*7年继续组织开展了学会新会员申报、登记、办证等工作,建立会员信息库,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7年又有44名个人会员正式加入学会,目前会员总数为989名,还有近40名正在申报填表过程中。个人会员是学会发展的基础,我会将按照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广泛吸纳会员,并建立规范,形成会员制度,更好地为会员服务。

5、会费是学会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保障。根据学会章程和会籍管理条例规定,学会理事单位和团体会员单位应按年度缴纳会费。为确保学会各项活动正常开展,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学会及时做了*7年度学会会费的收缴工作。*8年学会要进行换届,要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理事会,还需要各理事单位和团体会员单位给予大力支持一定的经费。

6、为加强学会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学会参与社会服务的质量,*7年极积开展了学会质量体系认证的探索工作。*7年3月20~23日学会派人员在北京参加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并取得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

7、为实施学会年检工作网络化,按照民政厅的要求开展了网上年检的工作。*7年3月6日派人员参加了*7年全区性社团网上年检系统培训班,完成了学会的网上年检工作,保证了学会依法正常开展工作。

8、组织开展了对学会*4-*6年的财务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表明,由于全体理事共同努力和配合,三年来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会活动正常,积累逐年增加,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会费收入和支出符合会计制度,完整、真实,会计资料真实地反映了财务收支情况,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没有发现重大违反财经纪律及法规的问题。

二、积极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协、民政厅和经贸委组织的各类会议和活动,接受业务指导,获取信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推进学会工作。

学会一直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按时完成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治区科协安排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向各位理事通报了会议有关情况,对促进学会的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7年4月参加了自治区经贸委系统学会、协会工作会议,在会上发言交流了经验,学会被经贸委授予*6年度自治区经贸委系统"先进行业协会"。

2、*7年1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7年总干事、秘书长工作会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第五次工作会议。

3、*7年11月组织参加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长沙召开的*7年学术年会,九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座谈会,学会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7年度"先进学会",推荐的五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4、*7年3月参加了在西安召开的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工作会议。

5、*7年5月组织参加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学会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会理事长张启曾、秘书长王银岐、理事于胜存被选为*维吾尔自治区第七届科协委员会委员。为表彰六届委员会期间,科协系统各单位做出的成绩,本次会议由自治区人事厅、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表彰了一批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学会被评为自治区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同时学会秘书长王银岐被评为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学会已连续二届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7年8月组织举办了由大陆、香港高级会员与*机械工程学会会员联谊会。此次大陆和香港高级会员的来访,必将会加深我们之间的联系、了解和促进相互间更加密切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友谊和相互交流、加强优势互补的信息渠道,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的经济协作构筑起了新的桥梁。会上每个会员作了自我介绍,加深了认识与了解。会员们第一次欣赏了精彩的*歌舞,并即兴参加了表演。香港营运学会与*机械工程学会互赠了礼物,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7、*7年12月参加了区民政厅召开的全区性社团工作会议。

8、根据自治区科协要求,准确、及时完成全疆系统*7年重点工作调查统计工作和科协综合统计年度报表工作。

9、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科协《关于做好自治区"捐书惠农"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了"捐书惠农"活动,得到了理事的支持,向自治区"捐书惠农"活动组委会捐赠了科普图书143册,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通过参加会议,了解了新的精神,开阔了思路,为完成好学会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积极组织参加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为行业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交流、学习、提高水平的信息平台,进一步扩大了学会的影响力,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术交流新局面。

学会始终把坚持开展学术交流作为基本任务,以提高质量和效果为重点,注意抓住行业的热点,紧扣企业和会员的需求,发挥学会人才优势和学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了解新情况,掌握新信息,为提高学会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7年5月学会为2年一届的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活动组织推荐了5篇学术论文,其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王兵等撰写的《在逆向工程中复杂曲面重构技术的开发应用》论文获二等奖,*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军撰写的《*杏核破壳最佳截面的探讨》论文、*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袁逸萍等撰写的《制造网格中基于服务的工作流研究》论文、*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祁文军撰写的《基于ActiveXAutomation技术的焊接工艺优化系统的研究》论文获三等奖。

2、*7年6月组织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推荐了5篇论文,分别是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热电厂李彦林等撰写的"主蒸汽管道联络门断裂失效分析";石油管理局机械制造总公司张建成等撰写的"游梁式抽油机与摩擦换向抽油机特性比较";*科力先进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李力、张科撰写的"*网络协同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及实施策略";石油管理局机械制造总公司刘牧洲等撰写的"双驴头抽油机失载问题与解决方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孙文磊等撰写的"三维电气开关柜参数化设计与虚拟装配"等,以上五篇论文均被评为*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3、积极组织开展了*学会*7年度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41篇,根据我会优秀论文评选暂行办法,经组织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

4、积极组织并参加了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机械工程学会*7年年会。该学术论坛由我会等七省区市工程学会发起,*7年增加新加入的山东、甘肃、宁夏省区机械工程学会,成为十省区市共同举办。*7年年会是在北京、*机械工程学会成功举办两届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的基础上,由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举办第三届。于*7年7月8-12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我会组织了8人参加了主题为"又好又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学术论坛活动,我会向本次论坛推荐了10篇学术论文,全部纳入会议论文集。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通过活动扩大了我会的影响,也展现我会的学术水平。

5、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组织9人参加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在内蒙呼和浩特举办的第九届全国21省(市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全国各省、区、市*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认为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对*铸造行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很好的帮助和很大的触动,对新技术、新产品有更新的了解,扩大了*铸造行业在全国铸造行业中的影响。

四、学会始终把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拓宽新的社会职能,集成学会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会工作作为学会不断壮大的推动力,促进学会持续发展。

学会始终把承接行业技术资格培训工作,做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创造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承接各类资格培训工作,做成品牌,提高学会的影响力,扩大学会的发展空间,促进学会的发展。

1、学会按照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7年的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为了认真做好*7年11月份机械工程师认证资格的全国统一考试,在机械工程师认证资格统一考试之前学会工作人员下基层,走访各大院校、企业,大力宣传"资格认证"的基本特点、认证对象、认证条件和对认证有关问题的解答。除了走访和宣传,学会还在行办的机电网、自考办网和《*机械电子》杂志上进行宣传。促使了有46名工程技术人员报名(因出差等原因),30人次参加了*7年11月份的机械工程师认证资格统一考试。*7年还组织*6年综合素质考试7名合格的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计算机、英语的考试,申报获得了工程师资格。到*7年底已有22名技术人员获得了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

2、组织学会特种设备委员会进一步开展了《化学清洗单位资质认证》工作,此项工作是学会承接职能转变,按市场规则规范行业自律行为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学会开展资质认证工作的有效偿试。*7年共审查取证企业8家,举办二期操作人员培训班,40人参加了培训。此项工作的开展,较好的解决了化学清洗单位面临的困难,维护了行业利益,进一步提高了化学清洗单位的水平,扩大了学会的发展空间。

3、积极组织和支持焊接专业委员会开展申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上岗资格证培训工作,学会成立了培训中心与焊接专业委员会一套机构二块牌子,具体培训由焊接专业委员会承担,制订了管理和控制文件,购买了焊接设备,培训了工作人员,于*7年4月3日获得了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安全培训机构资格,并发资质证书。*7年6月-7月分别举办了2期共计31人资格培训,并获得了安全资格证书。

4、积极组织和支持焊接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会校合作培训技能人才的工作,开创了会校合作的新局面。经过努力,双方多次协商,促使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于*7年3月与*化工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合同,为学校培训焊接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填补学校实际操作技术方面教学力量的欠缺,借助社会力量来提高就业技能,另一方面学会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也是学会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拓宽新的社会职能的一项创造性地工作。*7年已举办了第二期培训班,100人参加了焊接技术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7年9月18日自治区举办的职业院校技术比武竞赛中,该培训班学员分别获技术比武第一名、第三名,学校和学生都很满意。

5、组织开展社会力量申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奖励的筹备工作。积极支持组织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代表学会开展为行业企业新产品科技鉴定工作以及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探讨新形势下评价技术进步的方式方法,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企业申报的"三项新技术产品"进行了鉴定。学会组织有关人员在总结评价技术成果和初审、申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准备申请社会力量评审技术奖的筹备工作,拟申请开展*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奖励工作,填补国家奖励办法改革之后地方缺少行业技术奖励的空白。

五、积极为会员服务,组织开展申报技术奖、推荐优秀专家参加各类活动,充分显示行业优秀成果和人才的水平和优势,为行业发展服务。

学会始终把组织开展优秀科研项目征集、推荐申报,举荐优秀人才做为会员服务一项具体工作长抓不懈,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充分显示会员单位的技术水平。学会除了组织开展优秀论文推荐申报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奖申报和为有关部门举荐人才的工作,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

1、*7年3月,学会组织申报了*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项目。推荐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高速铁路电气化建设专用VV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这个项目荣获*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为我区电工电器业赢得了荣誉。*变压器厂完成的"高速铁路电气化建设专用V/V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研制"项目,该产品生产制造完成后,发往国家检测中心试验,*6年2月一次通过所有试验项目,并于*6年8月在浙赣线金华变电站挂网运行至今,一切良好。

2、为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独特的科技人才荟萃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会员单位,根据自治区科协《关于推荐参与司法鉴定工作专家的函》的规定,*7年我会秘书处推荐我会理事*第三机床厂副厂长季祥云、*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启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小演、*科力先进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力、自治区农牧机械局总工程师裴新民等5人为自治区科协建立的司法鉴定专家库的鉴定人。

3、*7年4月按照科协文件要求,经学会理事单位申报,学会秘书处审查,提出了*机械研究院院长周卫华、*第三机床厂副厂长于胜存为《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建议人选,经学会理事会按照《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评选条件,进行了认真讨论,一致同意周卫华、于胜存为《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建议人选,报科协审评。

4、*7年6月底我会根据自治区经贸委《关于建立"*行业专家库"的通知》和自治区科协《关于建立自治区科协专家库的通知》精神,为充分调动我会机械行业优秀人才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各类专家人才在我区科协管理和决策中的咨询和参谋作用,学会积极向自治区经贸委和自治区科协推荐了具有特殊技术专长的专业技术专家40人。

5、按照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要求,为第一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培训工作专家库推荐了专家。我会12名专家成为第一批入库专家,将逐步参与机械工程领域继续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六、积极组织开展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拓宽领域,创立学会品牌,创造性地开展学会工作,不断壮大学会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

学会始终把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为培养实施人才战略,培养行业人才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的素质。

1、积极支持理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理化检验人员资格培训,为企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满足了企业需求。*7年1月开展了第十四期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培训班,共举办三期理化检验人员学习班,参加人员114人次,其中,取证59人次,换证55人次。还对换证人员进行了调查,做好了第十五期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换证人员培训工作。还扩大了合作范围,参加了"中西部地区理化检验联合会"工作会议,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共同促进西北地区理化专业的发展做了积极的工作。

2、积极支持压力容器专业委员开展对压力容器和管道设计、审批、质保体系技术人员的资质培训工作,开展对学会有关人员资质培训取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打下了基础。根据企业所需,为中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举办了质保工程师持证上岗培训班,有4名质保师经考试答辩合格,取得了资格证书。为*建设发展设计院申报压力容器管道取证进行了全面的咨询服务。同时培训了4位GB、GC2设计审批人员,经考试答辩取得上岗证书。

3、积极支持焊接专业委员会*7年6月-7月分别举办了2期自治区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资格(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培训,共有31人次参加培训考试,获得了安全资格证。

4、积极支持、协助举办了*7年自治区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共有57人次参加竞赛。活动中评出了团体奖6个、精神文明奖和团体组织奖各一名,个人奖第一至第六等奖各1名。其中,第一名获得者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高级技师证书、第二至第六名获技师证书。竞赛通过理论与技能考核双合格41名技工人员获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5、积极组织开展了*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的工作。完成了*7年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招生、考试工作,共计新招生23人,组织65人参加了自学考试,对4名毕业学员组织进行了实验、课程设计、毕业答辩、综合作业等环节的考核工作。深入企业、学校广泛进行了宣传动员工作,加强了同自考办的衔接,在自考网和机械电子信息网站上开展了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宣传工作。积极协调了拟在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开办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工作,充分发挥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的作用,为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

七、积极作好《*机械电子》杂志和《检验与研究》学术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把编辑出版工作作为学会传播科技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的阵地,开展学术交流,传递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和行业技术进步。

编辑出版刊物是学会的重要标志,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在理事长的支持下,积极组织《*机械电子》的编辑出版工作,学会已成为该杂志的重要主办单位,对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学知识,为会员单位介绍产品和提供服务等开展了积极的工作。*5年组织进行了改版,改为通行的A4版。*7年共组织编辑出版4期,发行5*册,同全国30多个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交流,学会每位理事每期赠送一册,已成为宣传行业和学会的重要阵地。期间共宣传、介绍团体会员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等20余次,发表会员论文40余篇,得到了广大会员的好评。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组织出版《检验与研究》学术刊物,*7年出版2期,收录论文20余篇,本刊物有一定学术水平,活跃了本行业学术氛围。

八、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活动,组织推动各专业委员会开展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为企业和行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学会始终积极参与经济决策咨询活动,注重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优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训,技术咨询服务,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7年各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7年8月-9月间,按照*科协的安排,学会派人参加了*7年"科技吐鲁番"、"科技石河子"活动。为科协推荐参加活动的工业化、太阳能研究、风力发电装备研究专家3名,派2人参加了活动的调研、咨询以及活动工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咨询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各专业委员会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活动水平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电工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全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共有22名技术人员报名参加了全国统一考试,组织公司输变电企业积极申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学术研讨,共在国家重点期刊《变压器》、《电线电缆》等杂志上30余篇。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连续三年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共组织十三名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借助展会的契机对欧洲输变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进行了考察;为了扩大与中亚市场的技术和经贸交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7年哈萨克斯坦亚洲商品展览会"和"哈萨克斯坦电力展"、"俄罗斯电力展"等10余个国内外专业展览会。理化专业委员会在对理化检验人员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培训,扩大合作范围,*7年6月派人参加了"中西部地区理化检验联合会"工作会议,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共同促进西北地区理化专业的发展做了积极的工作。还深入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为企业培训了理化检验人员。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委员会积极扩大学会在石油、电力行业的影响,积极服务于地方支柱行业,通过技术服务提高学会在*地区的影响力。*7年同乌市宝浦不锈钢有限公司、乌市金穗剑技术公司与乌石化合作进行引进PTA、聚酯、短纤生产线系统关键设备及生产工艺优化技术集成研究技术攻关,获得重大进展;与*宝浦不锈钢公司合作进行的不锈钢阀用材料耐冲蚀特性与热处理工艺的研究也已开始中期耐蚀速度的研究工作。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企业化学清洗单位资质认证的评审和化学清洗上岗证培训,继续开展了《检验与研究》编辑与发行工作,全年共编辑发行2期,收录论文20余篇。压力容器专业委员会*7年与中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D级压力容器制造取证咨询服务协议,开展了质保体系人员培训和企业咨询工作,为克拉玛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D级压力容器设计取证进行咨询,该公司已经自治区特种设备监察局组织评审通过,取得了D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证书。焊接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特种作业安全技术(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培训,与*化工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培训技能人才,积极开展筹备了在我区召开的*8年第六届中国北方焊接学术会议。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7年继续开展对管道配件的三通、弯管、长颈对焊法兰、短节等的超声波检测工艺的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证实超声波检测工艺切实可行。帮助公司培训无损检测人员2人掌握无损检测技术,初见成效。铸造专业委员会积极参加区外行业会议,了解发展趋势提高知名度,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以*第三机床厂铸造技术为依托,推广了树脂砂造型、制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为新建铸造企业和旧车间改造服务,推广了真空密封造型技术和树脂砂造型技术的应用。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为油田抽油机分析不安全因素并为*油田公司讲课,为油田试制了安全挂钩装置,为油田抽油机开辟了"三项"改造的先河,编著的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分析一书即将出版,并为内地相关抽油机制造厂讲课。石油机械专业委员会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开展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内审员、项目管理人员、"十一五"西部制造业科技示范工程人员、D类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学术活动,组织"*刀具协会"第一届年会,参加钻采设备标准研讨会、钻采设备年会、西部制造业"两甩"技术研讨会、压力容器行业协会技术交流研讨会。在*油田各采油作业区进行了立式智能抽油机的使用培训工作6次(24人次),油田注汽锅炉控制技术培训班2期(15人次)。注重总结积累,组织技术人员撰写并在部级刊物4篇,省部级刊物8篇。

一年来,通过开展以上工作,使学会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活动空间不断拓展,职能不断得到加强,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学会工作比上一年又有了新的进步,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协调、辅助和补充作用,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迈出了新的步伐。

*8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更加重要的一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重要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重点,为此我会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围绕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需要,紧紧抓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为行业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在建立学会新的运行机制,开展学术交流,培养造就行业人才,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创新学会工作等方面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打造学会活动品牌,实现学会自我发展功能,增强学会凝聚力和吸引力,建立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和谐推进学会发展的新局面。

*8年重点做好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会自身发展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学会改革、创新、发展工作。组织召开好五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和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和六届一次理事会的工作,圆满完成换届工作。适应新形势,调整、建立学会持续发展的工作新机制,提升学会服务能力。

二、围绕自治区经济发展大展,积极组织开展决策咨询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32号文件,发挥优势,牵线搭桥,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南疆三地州的发展做好积极的服务工作。

三、加强会员登记制度,积极发展会员,建立为会员服务的新机制。完善行业科技工作者专家库的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员联络管理机制,及时为会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增强会员凝聚力和吸引力,努力创建和谐学会。

四、进一步抓好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拓展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做好技术人员资格认证服务工作。继续做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理化、无损探伤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认证等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做好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的自学考试工作,开拓新的服务职能,在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技能人才培训、技术人才评价等方面,拓展新的服务职能,建立新的会校、会企合作关系,拓展学会新的服务空间。

五、进一步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以组织好参加十省市区第四届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为契机,继续组织开展*8年学会论文征集申报活动,有选择性参加全国和同行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术交流面,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和质量,使学术活动的形式多层次和多样性拓展。

六、积极组织召开好由学会和焊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8年第六届中国北方焊接学术会议和做好*9年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学术会议筹备工作。

七、牢固树立为会员、行业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全方位,多角度,多种方式服务的理念,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服务工作。重点开展好技术奖、优秀论文奖的申报推荐工作,力争申请设立组织开展*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开展为企业评价成果服务。进一步抓好《*机械电子》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宣传行业、宣传企业,为广大会员服务。

八、积极组织引导专业委员会发挥优势,开展技术交流、咨询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应用和宣贯普及工作,同企业、学校广泛开展合作,实施"金桥工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九、继续组织开展"1+1"活动,即:五届理事会成员在任职期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或完成一项学会工作任务的活动,进一步推动学会工作的开展,发挥理事会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