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炊烟语文教案

炊烟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了解观察生活与写作的关系;理解通过写事来写人的方法。掌握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人物的方法,朗读时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作者对山里人真诚、纯朴品质的由衷赞美。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小木屋中主人真诚、纯朴的品质,并归纳出有关的事例,进而理解题意。

2、难点:学习本文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善于在平常的事物中寄蕴深切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全文,着重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罕、缕、坳、掸、怅惆、腼腆、舀、邋遢、畔、茸茸、嫌、憧憬。

2.分析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领会过渡语句承前启后的作用。

3.学习小木屋中主人真诚、纯朴的品质,并归纳出有关的事例,进而理解题意。

二、教学过程

1.掌握已有注释的词语的音、形、义,理解尚未注释的词语,如:质朴、惶乱、节奏、叮嘱、耳畔、协奏、打量。抚慰、颇为、林涛、动心夺魄。

2、理解《炊烟》题意,这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此文不以《山村人家》、《小木屋里的主人》、《陌生山民质朴情》等作标题,却以缥缈的“炊烟”为题,理由有二:

第一,课文提示中有“多么浪漫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语,而“炊烟”正符合这一画面的特色。那袅袅的炊烟,确是一幅别有韵味的山村风景画,有浓郁的抒情味,更能令读者咀嚼其中的诗情画意。第二,“炊烟”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事物,意味着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突然遇到了人家。这当然能给人一种希望,自然界毕竟和人类相通,而“炊烟”恰是一位引导者,引导“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正是作者以《炊烟》为题的真谛。

3、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抒情韵味的记叙文。

全文结构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节),写我对炊烟的渴求和看到“炊烟”后的希望。

第二部分(第5-21节),具体生动地写小木屋主人热诚地接待了“我”。

第三部分(第22节),照应开头,写“我”对山区人民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主要思想:以“炊烟”为线索,描述了山区一对纯朴、善良而又有美好理想的中年夫妇,歌颂山里人真诚纯朴、乐于助人的精神。

4、构思精巧,思路清晰。

作者以“炊烟”为线索,由渴望炊烟→看见炊烟→走向炊烟→走进炊烟下的小木屋→告别炊烟→对炊烟礼赞,一气呵成,段段相连,思路明了。

5.分析全文结构,理解“烟——屋——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文章起段用两个假设句,表现了迫切盼望看见“炊烟”的心情;并用抒情笔调诠释“炊烟”的隽永之意。接着写“终于看见了在这山坳里的炊烟”,并引出了小木屋的主人,写“我”受到山里人的热诚接待,小木屋中感人的事正是全文的主体。由此可见,写炊烟是为了写人,写人是为了突出山里劳动者的好品德。于是一幅真诚助人的图画,也便生动而感人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一、板书设计

《炊烟》段意

①盼望看见炊烟,终于看见炊烟。

②小木屋主人热诚接待了“我”。

③照应开头,再寄深情于“炊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分析段落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学习小木屋主人真诚助人的精神。

2.学习本文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善于在平常的事物中寄蕴深切情感的写作方法。

3.完成课后练习,加强综合训练能力。

二、教学过程

l.归纳中心思想:

“炊烟”引导“我”遇见小木屋的主人,歌颂山里人真诚。纯朴、乐于助人的精神。

2.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姿多彩,表述生动。举出这类实例,认真学习。

如:“那是一种动人的招手,是一种充满魁力的微笑,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友好地向你挥动着一方柔情的白手绢。

这一抒情优美的长句,融入了排比、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炊烟”所含的隽永之意,十分感人而生动地写出来了。

3.写作特色

(1)观察细致,生动描述。例1:“她一边笑着,一边又从水缸里舀水洗那口空着的铁锅,一连洗了三遍。”写出了这位女主人的勤劳和热诚,体察到城里人爱清洁的心态。例2:“简朴而结实的桌、椅、橱,…一架亮晶晶的半导体收音机,挂在一张毛茸茸的兽皮边上。”--写出了山里人家中摆设的特点,并将传统风味和现代气息结合,体现了山村正随时代步伐前进。

(2)构思精巧,思路清晰。作者以“炊烟”为线索,由渴望炊烟→看见炊烟→走向炊烟→走进炊烟下的小木屋→告别炊烟→对炊烟礼赞,一气呵成,段段相连,思路明了。

三、练习辅导

1.理解课文思路,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结尾又写什么,这中间是用怎样的语句把它们连贯起来的?

答:开头用两个假设句,表达盼望看见“炊烟”的心情,然后用“果然看见两间小木屋厂’这一承接句,过渡到本文中间一段,引出小木屋的主人,具体写出“我”受到一对夫妻的热诚接待。接着用“他们的声音在山域里回荡……”和“小木屋消失在绿色的林涛之中”两个过渡句,写出分别时的情态,以便结尾。充分表现了“我”对小木屋主人和“炊烟”的眷恋,歌颂山里人真诚、纯朴的情谊。

2.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三段开头有这么一句话:“也许不会有什么比它更亲切了。”句中的“它”指代什么?为什么会感到如此亲切?作者是怎样把这种“亲切感”具体描述出来的?

答:“它”指代炊烟。因为炊烟“是一种动人的招手,是一种充满健力的微笑,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友好地向你挥动着一方柔情的白手绢……”作者是通过想象,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这种“亲切感”具体描述出来的。

②第四段中有这么一句话:“心中的惶乱被它轻轻抚平了。”“我”为什么产生“惶乱”之感?又为什么“被它轻轻抚平了”?

答:因为这里是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因为这时饥饿而疲乏,所以有“惶乱”之感。而恰在这时看见了“炊烟”,这意味着有了人家,有了可以暂歇和充饥的地方,给“我”带来“希望”,于是“心中的惶乱被它轻轻抚平了”。

③第六段开头:“果然看见两间小木屋了,只是普普通通,不像大蘑菇。”这一句同哪一段相呼应?“普普通通”小屋里的“她”和“他”,对“我”是如何相待的?请列举几件具体的事说明。

答:与第五段相呼应。小木屋里的“她”和“他”十分热诚地接待了“我”。如:立即邀请“快进屋里歇”,舀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把一大盆冒着热气的红薯、芋头放到我面前”,“她”笑着不收“我”的钱,分别时送“我”黄澄澄的桔子……

④为什么“我再也不会忘记武夷山中的这一缕炊烟”?联系上题予以具体说明。

答:因为在“我”饥饿而疲乏时,受到了武夷山中小木屋主人的热诚接待。作为陌生人,能得到这样的帮助,体现了山里劳动者乐于助人的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而这一切,正是缘于袅袅“炊烟”的引导。“炊烟”成了联系情谊的纽带,成了美好事物的媒介,因此不会忘记武夷山中这一缕“炊烟”。

⑤课文写得具体、亲切、生动,这表明作者善于观察和反映生活,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段落或语句来说明。

答:如“(她)转身从灶台的铁锅里舀给我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又悄声叮嘱了丈夫几句,那男人一声不吭地走出门去了”——写出了小木屋中的生活用具和人物的语气情态。

再如“她一边笑着,一边又从水缸里舀水洗那口空着的铁锅,一连洗了三遍”——写出了这位女主人的勤劳和热诚,也写出了她理解城里人爱清洁的心态。

又如“简朴而结实的桌、椅、橱;门背后各种各样的农具;一架亮晶晶的半导体收音机,挂在一张毛茸茸的兽皮边上”——写出了山里人家中摆设的特点,并将传统风味和现代气息结合起来,体现了山村的某种文化氛围,体现了山村正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而且又和小木屋主人的两个在山外读书的孩子相关。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