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学位论文

会计学位论文范文精选

会计学位论文

会计学位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

一、本科学位论文撰写的意义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教学环节,旨在初步培养学生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放教育背景下,成人学生多是利用工作之余提升学历,他们在平时实务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通过撰写论文,解决具体问题,以求理论联系实际。本科学生毕业时,若符合规定条件可以申请学士学位,这时,由开放大学总部审核通过的学位论文就是其规定条件之一。本文中所探讨的本科学位论文,是以省级分部会计学专业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论文(以下统称为“学位论文”)为例。

二、学位论文申请流程

开放大学根据教学机构层级设置,其对学位论文的规定有完整的申报流程。学生需首先向学习中心申请,对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学习中心将初审通过的名单及材料报送分部。分部经过初审并组织答辩,对学位论文资料审核后,按照要求向总部报送材料。总部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司其职,进行评审和审议,确定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三、本科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通过多年的指导、答辩工作发现,论文质量在逐年不断提升的同时,目前学位申请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在答辩中影响学位授予的结果。

(一)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学生对学位论文理解不到位,加之存在工学矛盾,没有体会到论文这项实践环节应达到的目标,而是认为随便写一篇文章就可以毕业并拿到学位。因此,从论文立意、时间安排到框架搭建等方面都存在敷衍应付现象,而不是精心收集资料悉心准备,因此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有人甚至直接抄袭网站上相似文章,或照抄其他期刊已发表的论文,以及摘引抄写教材、文献,或找人代笔。

(二)选题不当

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课程的内容把握不准,存在文章主题脱离专业范围,与税务、工商、金融等专业学术论文相混淆的现象。如,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对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金融,企业激励机制研究等。此外,还有超出学员驾驭能力的选题出现:如试论我国会计环境的变迁、浅议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等。这些论题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因其理论功底欠缺,基本无法提出属于自己的创新观点和见解,原创性不强。

(三)正文内容空洞

有些论文理论知识欠缺,有的缺乏实例和数据深入分析,说服力不够;或案例陈旧、依据的法规比较陈旧,缺乏时效性;还有的是为了避开查重率过高问题,人为加字、加标点符号,造成文章词不达意。这些均反映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达到要求,缺乏充实的论据和可靠的数据。

(四)答辩中学生答题不够详细准确

答辩是检验学生对文章主题、主要内容是否理解透彻的有效方式,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个别学生过于紧张,无法脱稿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影响了答辩效果,不得不申请缓期答辩。

(五)申请材料不规范

在学位申请材料审核过程中,总部学位办公室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位申请材料存在问题,主要有:学位申请表缺少分部盖章或学生签字;学位论文缺少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或者声明处无学生签字;论文评审表缺少学生签字或相关教师签字,封面上指导教师姓名与实际签字处不一致,如指导教师担任了答辩小组成员,答辩小组人数又不符合要求,答辩小组成员中所列答辩主持人姓名与实际签字处不一致,缺摘要: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量,也是检验毕业生专业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如果符合规定条件,可以申请学士学位。但成人学生在职学习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工学矛盾,如何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开放教育下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指导、答辩、申报等环节,分析总结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抓好各过程节点实现结果导向的质量提升措施。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略论开放教育背景下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李玉波梁霞齐思少论文答辩成绩等。

四、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措施

各学校高度重视论文质量,省、地(市、州)教学点各级联动,从各个环节深入落实质量要求。修订完善了学位论文实施方案,从写作流程到选题、格式、指导、答辩、评审表样式等,逐一进行严格规范。

(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位论文

教学班辅导员在学生入学伊始,就要大力宣讲申请学位的意义和条件,鼓励学生尽早准备学位英语考试,并关注适合自己的会计研究问题,将学位论文动员部署工作前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个人是否适合申请学位。那些实际从事会计工作或有晋升愿望的学生认识到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后,逐渐从懵懵懂懂到主动自觉申报,对论文准备会更加充分,从而使后面的工作慢慢顺畅起来。

(二)强化指导教师职责

应进一步要求指导教师切实履行职责,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要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帮助学生制订写作计划,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向学生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审阅论文并提出修改意见。每个阶段指导不少于1次,每次指导需进行详细记录和作出评语;监督检查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鉴别并制止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将文章的相似度审核作为硬指标,要有上限要求。一经发现论文造假,指导教师须要求学生重新撰写论文。

(三)提高指导效果

在文件的基础上,分部可以利用系统网络平台优势,依据实施方案分别对全省会计学专业学生和教师录制系列论文指导微课,全面介绍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学生又多了一个获取指导的来源渠道,指导老师也增加了业务培训机会,既省时省力,指导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抓实答辩环节

分部组织学位论文答辩,每学期初公布提交电子版论文及查重报告时间。由答辩小组进行初审,对文章选题、结构内容、论文相似度、格式严格把控,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问题严重者如论文题目不符合专业要求、查重率超过规定上限等,发出推迟答辩通知,延缓到下学期再提交答辩申请。初审通过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纸质材料又按时间和相关要求由全省统一进行答辩。答辩小组在答辩前,先给学生讲解答辩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正式答辩开始后,由答辩秘书验明证件核实身份,学生再对文章做自由阐述,介绍选题背景和主要框架结构,然后对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应答。

(五)落实责任制度

答辩合格的论文还需通过教务管理系统逐层进行论文提交和审核。学习中心将论文定稿、评审表、查重报告在审核平台中提交,由分部审核所有的资料是否齐全,有没有错填漏填等情况,并要与纸质版相一致。最初使用系统时,出现过签名漏填、时间有误这样的问题。为保证论文质量提升,学校了相关制度,所有分管此项工作的教师必须切实履行好职责,一旦提交到总部的论文出现此类问题,就属于教学失误并追究具体人员责任。从近几次申报情况来看,操作流程不断优化,审核也越来越细致,此类问题已基本杜绝。

(六)建立反馈机制

建立全省经管类论文反馈QQ群,对各环节出现的共性问题在群里统一提出,供各学习中心借鉴。审核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QQ或单独电话联系,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五、学位论文拟答辩申请与学位获取数据对比分析

从2017年到2020年,会计学专业每年拟答辩申请人数比较平稳,均在50人左右。学位获取人数逐年增长较为明显(2017年13人;2018年20人;2019年28人;2020年42人),说明上述一系列质量提升措施产生了效果。学校也在加强学位申请的宣传,使更多学生认识到学士学位的重要性,积极加入到学位申请队伍中来并提高学位论文通过获取率。

参考文献

[1]王辉,靳羽含,梁寒峭.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探索及实践:以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为例[J].城市学院学报,2020(2):48-54.

[2]冯志军,明倩.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DGUT为例[J].高教学刊,2020(2):67-69.

[3]段华.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S1):57-59.

[4]田利军,王景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检验———基于天津高校140篇会计学专业论文的数据[J].财会月刊,2016(21):116-120.

[5]徐立.应用型本科财经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改进研究[J].经济师,2020(1):202-203.

[6]王鑫.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影响因素探析———以应用型本科为例[J].大学教育,2019(12):38-40.

会计学位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会计学位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创性;会计原创性研究;会计理论发展

接受传统教育,学术教育着重“传道、授业、解惑”,强调“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学土学位条件之一)因而,评价学生的成绩是接受灌输而非创造性,对具有个性化、擅长逆向思维的学生会被视为异类。一篇平庸而引文丰富的学位论文,在完成之时就注定了会通过答辩;具有原创性并引文少因外国人不研究而没有外文索引的学位论文,则有可能遇到激烈的反诘和否定,其作者要承担更大的学业风险。

传统学术规范,注重了对会计理论特别是经典会计理论的传承、注解、阐释,或训诂、考证、注释之学,对权威和传统的绝对忠实;强调研究要占有丰富的文献资料,要有研究的起点和理论根据,有的杂志社竟然规定参考文献不能少于10篇,有的评价博士论文要看参考目录索引有多少,特别要检查外文参考目录有多少,似乎只能在他人研究基础上的继续研究才是研究,成了继承之学。强调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只能是某种研究范式或某种研究方法(规范法或实证法)才是符合要求的研究。因此,有的文章,引文、参考目录的字数占全文1/3,还成为佳作;有的著作,仅是翻译外文加中国情况,也成为优秀作品。

“一些作者在撰写学术文章时,总习惯于查章引据,把别人最新的名词概念引来发挥,以显示自己站在了理论的最前沿。”②

国际化意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方面要与国际接轨或国际协调,对国际上的权威体系或通行规则,进行引述、复述、转述,或引进、汲收、改造和使用,或直接引用、全盘照搬,因而形成等待、依赖国际上或发达国家制定有关规则,以便拿来就用;缺乏中国就是国际大家庭的成员,中国也有责任主动进行原创性研究。

认识上的偏差,用传统的观点来对待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认为是超出专业范围的异类;用自己固有的观点来对待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认为是错误的;用定量化标准来评价,没有数学公式不成文,没有数学不成书;用西方的观点来对待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国没有这种基础是不可能的。

利益驱动,对应用性、熟悉的、短期能见效益的项目积极参与研究,而对基础性、不熟悉的长期才能取得成果的项目缺乏积极性参与其研究。

对待原创性研究还缺乏宽松的环境,贯彻“双百方针”还很不够,有的杂志很少发表有不同观点和新认识的文章;对待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要允许有错误,存在不完善,甚至失败;相比较而言,完美地重复一百次,也不如只是一次还存在不完善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成为一种强大的合力,压抑着人们的创造力,影响了原创性研究,至使会计理论很少有重大突破。

二、会计的创新与原创性:原创性的基本特征

近几年来,在会计研究中突出强调了创新研究,也出现了一批创新研究的成果。本文强调会计研究中的原创性,这原创性研究与创新研究有什么关系。创新研究的创新,就一般而言,创新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通俗地说,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是扬弃与发展的过程,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创造新的事物。

是不是创新,是按其性质而确定,不是按其影响程度而确定。创新按其作用、影响有大有小,一影响大的是创新,影响小的也是创新。把创新只限于具有“划时代的”、“轰动效应的”、“革命性的”特征才是创新是不全面的。

有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这种创新具有如下特征:是突破性的发现;是革命性的变革;是综合性创造;是飞跃性的发展。

会计创新的新,是相对于原有的而进行的比较。创新的形态,有原创性形态,是全新的,原来都没有的;有补充性形态,是对原有的补充,或充实,使其全面;有修订性形态,对原有的修订,使其完善;有改正性形态,是对原有的改正(改错、纠正、订正),使其正确。这些都是新的因素,都是新的表现,都是一种创新。可见,原创性研究是创新研究的一种表现形态。原创性是会计理论创新研究的灵魂。

原创性研究的原创性,又称原创力、独创性,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首创性,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突破常规、出人意料,“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发现了新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拓展了原有研究对象的范围;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范式;提出了新的概念、范畴、体系。命题和观点。

导引性,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依据新的研究对象、思维方式、范式、概念、体系、命题的和观点,成为同类研究的起点,并为某一阶段、某一些问题的研究确定一个基调和方向。

震撼性,是对各方面影响巨大。影响到人的观念、行为、理论、方法、体系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对现实和今后都将产生重大的变化或根本性的变化。

实践性,是研究成果能够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原创性研究成果能有效地应用到生产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影响、改变和促进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③

原创性的这些特征表明,会计理论的原创性研究是创新研究的最高层次,对会计理论和学科建设,对会计教育发展,对指导会计工作将产生巨大影响;有了会计理论原创性研究成果,才能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才能在国际会计学界有一席之地,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会计理论的原创性:实践。积累。时机

会计理论的原创性不是无中生有,不是突发奇想,或灵机一动、心血来潮。会计理论原创性的前提是实践和知识积累,会计理论原创性的启动是时机。

(一)实践:会计理论原创性的源泉

实践是会计理论原创性的源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它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既包括生产实践活动,也包括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人类通过实践,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成人类的伟大事业。会计实践是会计人员有目的地进行会计工作的活动。

是会计人员为完成一定时期会计工作或会计研究的任务,而采用相应的会计方法进行的活动;它是会计人员进行的会计工作,既包括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包括科研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科研工作和其他工作。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实践,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完成会计任务。

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会计实践对会计理论的源泉作用,主要表现在:(1)反映需要新的会计理论,科学研究始于实践的需要,会计实践的需要才促使我们去研究会计理论;(2创造形成会计理论的条件,在会计实践中有运用会计理论的主体、客体和手段,为研究会计理论创造了条件;(3)产生会计理论的萌芽,在会计实践中有了某种会计理论开始显露的新因素;(4)形成会计理论的雏型,在会计实践中已有了由会计工作者总结的某种会计理论的原型,并有了初步的运用;(5艉进会计理论的发展,由于会计实践的发展,需要对已有的会计理论进行充实、改造、更新,使之不断发展;(6)验证会计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是检验的标准,通过会计实践,检验会计理论在运用中是否科学,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

有了会计实践,不会就自动地生成会计理论,而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会计实践有全面、深入地认识,并把握其源泉作用,经过对实践的调查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会计理论。

(二)积累:会计理论原创性的蓄势待发

原创性的会计理论研究是一个过程,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从提出原创性的会计理论研究的立意(立项)开始,就要积累与原创性项目及其相关的知识。积累知识可以采用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1)资料法,是按照研究课题的内容和任务,采用各种形式,通过阅读文献而获得经验材料的方法。在会计研究中,搜集资料既包括搜集会计研究资料,也包括搜集有关会计研究的资料。(2)观察法,是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客观对象进行仔细察看而获得经验事实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获得的事实,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和依据,获得的事实越多,研究的可靠性越强;同时,通过观察获得的事实,也是检验研究成果的依据,根据事实评价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作用。(3)调查法,是按照有关要求,采用一定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获取相关资料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调查,为科学研究搜集事实,为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法规提供依据,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信息。在调查中采用的具体方法,有会议调查法、现场调查法、问卷法、访问法和电话调查法等。

(4)实验法,是实验人员根据研究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控制事物或现象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对其认识,以获取经验事实的方法。

积累知识的过程就是认识和研究原创性会计理论的过程。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原创性的关系,对与原创性项目相关的知识要认真地学习与把握,继承其精华,并从对传统的认识中不断地发掘和获取原创性的因素,以有利于原创性项目的研究。

(三)时机: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破土而出

原创性会计理论研究是时代的需要,要抓住和把握时机,积极开展原创性会计理论研究,在客观条件成熟的时候,使其破土而出。

原创性的会计理论产生于时代的需要,这种时机,表现在:(1)国家实施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而对会计理论发展的需要;(2)高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运用而对会计产生重大影响时的需要;(3)经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相应会计工作进行根本性改革时的需要;(4)在全球化影响下会计与国际协调的需要;(5)会计领域出现重大会计现象和重大会计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解决时的需要;(6)会计学或其中某一分支学科长期停滞在某一发展阶段而得不到继续发展的需要。在这些时机下特别需要原创性会计理论研究,出现原创性的会计理论,以便认识新的客观事实和指导新的会计工作。

四、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生长点与环境

(一)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生长点

会计科学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会计学在平稳发展期之后,会出现一个或多个重大原创性理论的突破,又会推动会计学有一个迅速发展时期。重大原创性理论的突破带有必然性,而在什么时间,在什么问题上,由哪个研究集体或单位提出,存在偶然性。就什么时间上要把握时机,而在什么问题上,则要探索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生长点。

认识和把握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生长点,要采用宏观思维方式进行观察。宏观思维方式的内容包括:观察全局;统筹各方;回顾历史;规划未来;把握中心;突出重点;分清阶段;抓住机遇;总结提高;开拓创新。通过宏观思维方式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观察,去发现、认识和把握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生长点。生长点的形成有其条件,可在以下方面去发现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生长点:具有成熟而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的单位;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会计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全球化对会计的影响等等。

怎样去发现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生长点,可以通过创建新的会计理论、创建新的学科、新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新的会计学科体系去探索。发现了原创性会计理论的生长点,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加以认识和把握,组织研究团队,进行深入地研究,取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二)会计理论原创性的环境

要为原创性会计理论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它包括: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指导原创性会计理论研究,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2.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气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回应批评。

3.提高基础性研究的地位。原创性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相当程度上来自基础性研究。应对基础性研究在立项、人员和经费上进行扶植和支持。

4.提高研究人员的自由度。对原创性会计理论研究,可以实行科砑经费拨款不是按项目拨款而是按人拨款,而且不需要报项目,也不急于要成果,研究人员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自由驰骋。允许研究人员“异想天开”和研究中有失误。

5.支持年轻的研究人员敢想、敢说、敢做、敢闯。

让年轻研究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原创性研究”。

“原创性研究”希望在青年。

6.在考核、评估、晋级、升职等具体工作中,提高对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地位。“评价哲学社会科学要注重原创性,注重实际价值。”④

7.培养人才。取得重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缺乏想象力的人才是办不到的。想象力分为再造性想象力与原创性想象力。拥有再造性想象力的人才,固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培养具有原创性想象力的科学人才,更是当务之急。培养具有原创性想象力的人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目标。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商务印书馆,第1728页

②张西成,2003年2月25日,《大军事学术理论的原创性》,《解放军报》

③傅维利,2003年,《如何开展原创性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第3期

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参考文献:

[1]宫苏艺。发现中国文化或文学的原创性[N].光明日报,2003-08-30.

[2]倪梁康,原创与积累[J].学术月刊,2000,(1)。

[3]秦池江。金融体制改革要有自己的原创性[N].金融时报,2003—11—17.

[4]吴启迪。原创性是科技创新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

会计学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运行状况不容乐观,许多见怪不怪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使毕业论文回归它的初衷,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写作周期太短,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习惯于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写作周期约三个月。然而,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仅仅靠论文指导教师通过短时间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查找文献资料,写开题报告,制定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撰写毕业论文,答辩等。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理解、熟悉和消化的过程。特别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训练,部分学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许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处于“什么题目都可以选,什么题目又都不能选”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如何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什么,一筹莫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学士学位,迫不得已,部分学生只好赶鸭子上架,走向另一个极端,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抄公”、“掺水”现象不时而生。

(二)就业压力过大,论文写作应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且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求职的时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给毕业论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好的工作岗位自然会把毕业论文放到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班,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所以无论是找到工作与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写作基础薄弱,撰写论文力不从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还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和理论的支撑。没有宽厚的知识和理论背景,就很难有什么新发现。目前学生缺乏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在校时各门专业课的考试又大多以试题考试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即使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学校安排了几次专题讲座,但不少学生实际动笔时仍感觉到困难重重,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非常缺乏论文写作能力,在论文写作时对于自己所论的问题、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事无巨细的将一堆材料没有逻辑联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讨了“3.8.2.1”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具体思路就是构建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具有渐进性、阶段性训练特点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具体模式见图1:

模式中的“3”是指开设《大学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和《经济文献检索》三门课程,开设这三门课的目的旨在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写作基础。其中《大学语文》安排在第一学期,《论文写作基础》安排在第二学期,《经济文献检索》安排在第三学期。这种安排既保证了课程先行后续的合理性,同时又保证时间上的衔接性,而且也体现了大学与中学知识的延续性。

模式中的“8”是指围绕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会计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等八门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训练,通过课程论文写作达到毕业论文前期性专业写作训练的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形式可多种多样,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论文等形式均可。具体要求可视课程的内容和难易程度确定。比如刚学习《基础会计》时,考虑是专业入门课程,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或读书体会即可;《财务管理》可考虑案例分析,等等。专业主干课程论文时间安排与课程安排同步。通过这一系列的写作,既可初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专业基础。

模式中的“2”是指开设论文专题讲座和进行一次学年论文写作训练,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前半学期完成。首先,安排论文指导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讲授2至3次论文专题讲座,主要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规范性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把握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询资料的方法、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摘要的写作等。随后安排5~6周时间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在写作学年论文时,可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和教学问题,事先拟定选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并通过师生交换意见,实现双向选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寻求学生感兴趣的科研切入点和师生之间协调的结合点。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为毕业论文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此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后期撰写毕业论文选好题。论文选题无论来自教学或科研,都应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难度太大和太小的题目都不宜作为学年论文的选题。难度太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难度太小,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达不到学年论文的质量要求。题目的难度应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为基础。其次是深入实习单位,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学会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阶段要达到毕业论文写作前期模拟训练的目的。

模式中的“1”是指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全过程。在操作上笔者建议尽可能围绕学年论文确定的题目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使研究不断深化升华,使内容不断充实。理想状态应是学年论文的扬弃而不是抛弃,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的压力,使研究具有延续性,将毕业论文与学年论文连为一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能较好地解决就业求职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组织毕业论文教学,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较好地解决求职与论文撰写的矛盾。其二,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有利于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其三,这种新模式能克服原来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滞后及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专业课程论文训练、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交叉性课题之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学校日常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以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形成共识,明确思路才能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案。其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指导老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是动态的,是一个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规范各阶段具体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难于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华,蔡晓波.关于提高财经类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徐群.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23-26.

会计学位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运行状况不容乐观,许多见怪不怪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使毕业论文回归它的初衷,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写作周期太短,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习惯于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写作周期约三个月。然而,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仅仅靠论文指导教师通过短时间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查找文献资料,写开题报告,制定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撰写毕业论文,答辩等。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理解、熟悉和消化的过程。特别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训练,部分学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许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处于“什么题目都可以选,什么题目又都不能选”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如何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什么,一筹莫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学士学位,迫不得已,部分学生只好赶鸭子上架,走向另一个极端,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抄公”、“掺水”现象不时而生。

(二)就业压力过大,论文写作应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且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求职的时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给毕业论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好的工作岗位自然会把毕业论文放到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班,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所以无论是找到工作与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写作基础薄弱,撰写论文力不从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还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和理论的支撑。没有宽厚的知识和理论背景,就很难有什么新发现。目前学生缺乏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在校时各门专业课的考试又大多以试题考试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即使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学校安排了几次专题讲座,但不少学生实际动笔时仍感觉到困难重重,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非常缺乏论文写作能力,在论文写作时对于自己所论的问题、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事无巨细的将一堆材料没有逻辑联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讨了“3.8.2.1”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具体思路就是构建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具有渐进性、阶段性训练特点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具体模式见图1:

模式中的“3”是指开设《大学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和《经济文献检索》三门课程,开设这三门课的目的旨在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写作基础。其中《大学语文》安排在第一学期,《论文写作基础》安排在第二学期,《经济文献检索》安排在第三学期。这种安排既保证了课程先行后续的合理性,同时又保证时间上的衔接性,而且也体现了大学与中学知识的延续性。

模式中的“8”是指围绕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会计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等八门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训练,通过课程论文写作达到毕业论文前期性专业写作训练的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形式可多种多样,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论文等形式均可。具体要求可视课程的内容和难易程度确定。比如刚学习《基础会计》时,考虑是专业入门课程,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或读书体会即可;《财务管理》可考虑案例分析,等等。专业主干课程论文时间安排与课程安排同步。通过这一系列的写作,既可初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专业基础。

模式中的“2”是指开设论文专题讲座和进行一次学年论文写作训练,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前半学期完成。首先,安排论文指导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讲授2至3次论文专题讲座,主要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规范性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把握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询资料的方法、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摘要的写作等。随后安排5~6周时间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在写作学年论文时,可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和教学问题,事先拟定选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并通过师生交换意见,实现双向选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寻求学生感兴趣的科研切入点和师生之间协调的结合点。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为毕业论文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此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后期撰写毕业论文选好题。论文选题无论来自教学或科研,都应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难度太大和太小的题目都不宜作为学年论文的选题。难度太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难度太小,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达不到学年论文的质量要求。题目的难度应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为基础。其次是深入实习单位,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学会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阶段要达到毕业论文写作前期模拟训练的目的。

模式中的“1”是指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全过程。在操作上笔者建议尽可能围绕学年论文确定的题目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使研究不断深化升华,使内容不断充实。理想状态应是学年论文的扬弃而不是抛弃,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的压力,使研究具有延续性,将毕业论文与学年论文连为一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能较好地解决就业求职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组织毕业论文教学,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较好地解决求职与论文撰写的矛盾。其二,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有利于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其三,这种新模式能克服原来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滞后及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专业课程论文训练、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交叉性课题之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学校日常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以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形成共识,明确思路才能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案。其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指导老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是动态的,是一个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规范各阶段具体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难于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华,蔡晓波.关于提高财经类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徐群.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