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学科论文

会计学科论文范文精选

会计学科论文

会计学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学;论文选题;西南林业大学

论文写作有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好的选题为后续的论文写作起到导向性作用,也是决定论文质量的关键一环。会计学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本文对西南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建议。

一、西南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选题现状分析

(一)选题基本情况。本文对我校会计学专业从2015—2019年的本科毕业论文进行统计,五年的选题数量分别为266、217、249、214和475个,总选题数量为1421个。其中2019年的选题数量比其他四年的选题数量大,根本原因是2019年毕业生人数增长幅度较大。将它们按科目分类标准进行划分,结果见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选题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其所占比例为34.34%;其次,占比在10%-20%之间的有四个科目类别分别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公司战略和其他类别;占比较低的是审计、税务和成本会计三个科目。

(二)选题按研究领域划分情况。为了更深入地分析西南林业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情况,进一步将选题从一级科目细分为二级领域研究。对选题比重较大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公司战略和其他五个科目进行整理,得到表2。可以看出,五个选题中数量最为集中的领域是财务报表分析和问卷调查,分别占选题总量的12.1%和11.82%。其次是发展前景分析和绩效评价,占比分别为7.39%和7.32%。

二、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存在的问题。1.选题不均、过于集中。通过前文的对比分析,发现选题主要集中于财务管理,其选题数量为488个,占比超过1/3;其次是其他类别中的问卷调查;审计、税务和成本会计三个科目的选题量则明显低于100个。在财务管理领域,财务报表分析又占据了35.24%的绝对比例。这些数据反映出了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选题分布不均、过于集中于某个类别某个科目。这种选题不均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本文还发现除了以上研究领域外,选题对于会计学中的某些重要领域如: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报表及分析、税法里的一些小税种、审计中的审计证据等内计中国乡镇企业容几乎没有涉及。2.选题过大或者重复。部分学生选题过大,超出了本科生研究能力的范围,例如:“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财务风险研究———基于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上市公司在“PE+上市公司”“并购模式下的风险管理研究”等等,这类题目所涉及到的内容广度以及深度要求都比较高,使得学生很难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最终导致学生大量的抄袭和引用,重复率高。3.选题缺乏新意、研究层面单一以选题数量最多的财务报表分析为例,多数论文题目均以这样的模式呈现:“××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普遍按照理论基础、专题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这种固定模式来完成,缺乏创新。对于选题数量第二的问卷调查类题目,则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消费习惯、理财习惯、就业现状等方面,题目主要为“××大学财会专业学生××情况调查研究”。这样的选题不仅缺乏新意,而且研究层面过于单一。

(二)影响选题的因素。1.忽视选题的重要性。毕业论文虽已经纳入学分的考核中,但只要及格就不影响毕业。因此学生对选题的环节也不够重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加之,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忙于找工作压力大,投入论文的时间少,更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从头开始对四年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融会贯通。2.生源过多,资源不足。由于我校近年会计学专业学生人数激增,相对多的人数导致选题在某方面较为突出;同时有限的师资导致教师能够给出的选题范围也相对有限,以至于最终出现论文题目集中、缺乏创新等问题。如果生源和师资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那么选题的现状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善。3.参照往年选题,数据不易获得。学生在选题时,一些论文题目是参照往届来拟定,所以就会出现选题不均、过于集中;另一方面,某些方面的论文资料有限,特别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论文,数据难以查找。相比之下,以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分析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以调查为研究目的的论文选题,看似简单好写、资料好找、数据容易取得,从而使得这类题目也受到大家的青睐。因此,造成了学生选题主要集中与财务报表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类。4.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有限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虽有开设《数据库原理》、《统计学》等课程,但是由于学时有限,真正给与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不多,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数据处理的能力不足。因此对于指导老师给定的一些实证分析型题目,学生往往避而远之,导致实证分析类型的论文题目相对较少。

三、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优化研究

(一)鼓励创新与多元化选题。新话题及一些新制度的出现往往是顺应时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学生们进行创新选题的一个方向。鼓励学生创新和多元化选题,做到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来源的搜集论文所需资料和数据,便于随时随地掌握会计和相关财务、税务、审计领域新趋势,确保选题新颖、多元化。

(二)增设与专业相关的讲座或者选修课程。学校应在培养计划中的增加一些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较有特色的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分析以及应用能力。还可以增设一些研究型和创新型等课程,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学校还应创造机会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论文选题和写作奠定基础。

(三)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适当前置。由于从选题到开题报告、论文写作的过程一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选题时间过于集中,使得学生选题缺乏深入思考,选题质量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把论文选题的时间做一个合理地安排,甚至把论文选题提前到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先进行研究,或者找老师指导其写论文的可行性,从而提高选题质量。

(四)加强选题审核。由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学院,有学院指定专人对学生选题进行审核,包括选题的研究方向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选题是否过大或者过小、选题完成的可能性与研究的意义等方面。对于审核未能通过的选题进行二次选题。

四、结语

总之,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源头。从选题到答辩,都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首先应该把好毕业论文选题的第一关。基金项目:2020年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学科竞赛的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广柱.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究———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8(08):160-162.

[2]王喜荣.论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性[J].知识经济,2016(04):126.

[3]王君,卢章平.近5年我国会计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0):105-108.

会计学科论文范文第2篇

(一)教材建设不合理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都是教学中的重点。然而,从目前这两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情况看,二者在内容上存在很大一部分的交叉重复,如货币的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管理等章节。这种教材体系的安排破坏了课程内在的逻辑递进关系,让学生在重复学习过程中感到乏味,也容易让教师的授课安排发生混乱。

(二)教师不够重视从培养目标上看,目前高校会计专业仍以培养核算会计人才为主。而“管理会计”课程本身与核算会计课程接续性不是很强,因此教师本身就对“管理会计”课程不够重视。另外,“管理会计”综合了管理学和会计学理论,对应用方法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而大学生毕业进入职场后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生产经营决策、全面预算等复杂和高层次的管理,因此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很多的管理会计方法。

(三)学生不够重视在高校会计专业核算会计培养目标下,成为一名企业管理会计人员没有进入过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将所学课程进行简单分类,将与其他核算会计类课程连续性不强的“管理会计”排在核心课程之外。另外,“管理会计”课程由于综合性较强,教学任务通常要安排在大四学年,就业、升学等多方面的压力客观上也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不同于“基础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其他专业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管理会计”课程一般只采用单一的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并且受实验室和实践场地的限制,实践几乎没有。在教学方法上,“管理会计”教学大多采用理论教学法,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利用习题将理论知识进行消化理解。这种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却不能培养学生将相关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者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它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受教者学的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在应用型核算会计培养目标下,“管理会计”课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具体表现在强调“教”而忽视“学”,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管理会计”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教学实际,本文建议推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提出,20世纪20年代后得到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的大力倡导。20世纪80年代,这种案例教学法受到了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TaskForce)在《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国内教育界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根据对西方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的研究,“管理会计”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其有效性具体体现在:

(1)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同于教材中高度简化了的例题,案例将具体企业管理会计方法真实再现,虽然相对复杂,但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通过再现较为真实的企业经营实际,将一系列综合性问题抛给学生,他们要经过独立思考、创造性分析,采用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将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使理论不再枯燥无味,有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设置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际相似的模拟案例让学生综合分析、展开讨论,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有利。

(3)通过案例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能够再现企业经营情景的教学案例,同时给学生留下与理论教学相关的案例分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各章节理论知识的学习,随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案例问题给予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得到认证,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案例教学法做好系统安排:

1.在理论教学中选择恰当的企业案例穿插其中。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中,作为理论知识运用的手段一般只有一种,即随堂例题。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但是随堂例题一般都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很难反映出企业运营的实际问题。因此,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企业经营实例,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生产经营预测、生产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等章节,案例教学的作用更加明显。管理会计案例的选择总体上应符合实用性、代表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启发性的特征。可以借鉴国外管理会计经典案例,也可以结合我国企业经营实际选择实践性更强的案例。

会计学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

一、本科学位论文撰写的意义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教学环节,旨在初步培养学生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放教育背景下,成人学生多是利用工作之余提升学历,他们在平时实务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通过撰写论文,解决具体问题,以求理论联系实际。本科学生毕业时,若符合规定条件可以申请学士学位,这时,由开放大学总部审核通过的学位论文就是其规定条件之一。本文中所探讨的本科学位论文,是以省级分部会计学专业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论文(以下统称为“学位论文”)为例。

二、学位论文申请流程

开放大学根据教学机构层级设置,其对学位论文的规定有完整的申报流程。学生需首先向学习中心申请,对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学习中心将初审通过的名单及材料报送分部。分部经过初审并组织答辩,对学位论文资料审核后,按照要求向总部报送材料。总部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司其职,进行评审和审议,确定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三、本科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通过多年的指导、答辩工作发现,论文质量在逐年不断提升的同时,目前学位申请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在答辩中影响学位授予的结果。

(一)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学生对学位论文理解不到位,加之存在工学矛盾,没有体会到论文这项实践环节应达到的目标,而是认为随便写一篇文章就可以毕业并拿到学位。因此,从论文立意、时间安排到框架搭建等方面都存在敷衍应付现象,而不是精心收集资料悉心准备,因此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有人甚至直接抄袭网站上相似文章,或照抄其他期刊已发表的论文,以及摘引抄写教材、文献,或找人代笔。

(二)选题不当

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课程的内容把握不准,存在文章主题脱离专业范围,与税务、工商、金融等专业学术论文相混淆的现象。如,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对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金融,企业激励机制研究等。此外,还有超出学员驾驭能力的选题出现:如试论我国会计环境的变迁、浅议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等。这些论题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因其理论功底欠缺,基本无法提出属于自己的创新观点和见解,原创性不强。

(三)正文内容空洞

有些论文理论知识欠缺,有的缺乏实例和数据深入分析,说服力不够;或案例陈旧、依据的法规比较陈旧,缺乏时效性;还有的是为了避开查重率过高问题,人为加字、加标点符号,造成文章词不达意。这些均反映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达到要求,缺乏充实的论据和可靠的数据。

(四)答辩中学生答题不够详细准确

答辩是检验学生对文章主题、主要内容是否理解透彻的有效方式,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个别学生过于紧张,无法脱稿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影响了答辩效果,不得不申请缓期答辩。

(五)申请材料不规范

在学位申请材料审核过程中,总部学位办公室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位申请材料存在问题,主要有:学位申请表缺少分部盖章或学生签字;学位论文缺少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或者声明处无学生签字;论文评审表缺少学生签字或相关教师签字,封面上指导教师姓名与实际签字处不一致,如指导教师担任了答辩小组成员,答辩小组人数又不符合要求,答辩小组成员中所列答辩主持人姓名与实际签字处不一致,缺摘要: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量,也是检验毕业生专业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如果符合规定条件,可以申请学士学位。但成人学生在职学习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工学矛盾,如何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开放教育下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指导、答辩、申报等环节,分析总结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抓好各过程节点实现结果导向的质量提升措施。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略论开放教育背景下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李玉波梁霞齐思少论文答辩成绩等。

四、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措施

各学校高度重视论文质量,省、地(市、州)教学点各级联动,从各个环节深入落实质量要求。修订完善了学位论文实施方案,从写作流程到选题、格式、指导、答辩、评审表样式等,逐一进行严格规范。

(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位论文

教学班辅导员在学生入学伊始,就要大力宣讲申请学位的意义和条件,鼓励学生尽早准备学位英语考试,并关注适合自己的会计研究问题,将学位论文动员部署工作前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个人是否适合申请学位。那些实际从事会计工作或有晋升愿望的学生认识到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后,逐渐从懵懵懂懂到主动自觉申报,对论文准备会更加充分,从而使后面的工作慢慢顺畅起来。

(二)强化指导教师职责

应进一步要求指导教师切实履行职责,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要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帮助学生制订写作计划,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向学生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审阅论文并提出修改意见。每个阶段指导不少于1次,每次指导需进行详细记录和作出评语;监督检查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鉴别并制止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将文章的相似度审核作为硬指标,要有上限要求。一经发现论文造假,指导教师须要求学生重新撰写论文。

(三)提高指导效果

在文件的基础上,分部可以利用系统网络平台优势,依据实施方案分别对全省会计学专业学生和教师录制系列论文指导微课,全面介绍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学生又多了一个获取指导的来源渠道,指导老师也增加了业务培训机会,既省时省力,指导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抓实答辩环节

分部组织学位论文答辩,每学期初公布提交电子版论文及查重报告时间。由答辩小组进行初审,对文章选题、结构内容、论文相似度、格式严格把控,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问题严重者如论文题目不符合专业要求、查重率超过规定上限等,发出推迟答辩通知,延缓到下学期再提交答辩申请。初审通过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纸质材料又按时间和相关要求由全省统一进行答辩。答辩小组在答辩前,先给学生讲解答辩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正式答辩开始后,由答辩秘书验明证件核实身份,学生再对文章做自由阐述,介绍选题背景和主要框架结构,然后对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应答。

(五)落实责任制度

答辩合格的论文还需通过教务管理系统逐层进行论文提交和审核。学习中心将论文定稿、评审表、查重报告在审核平台中提交,由分部审核所有的资料是否齐全,有没有错填漏填等情况,并要与纸质版相一致。最初使用系统时,出现过签名漏填、时间有误这样的问题。为保证论文质量提升,学校了相关制度,所有分管此项工作的教师必须切实履行好职责,一旦提交到总部的论文出现此类问题,就属于教学失误并追究具体人员责任。从近几次申报情况来看,操作流程不断优化,审核也越来越细致,此类问题已基本杜绝。

(六)建立反馈机制

建立全省经管类论文反馈QQ群,对各环节出现的共性问题在群里统一提出,供各学习中心借鉴。审核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QQ或单独电话联系,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五、学位论文拟答辩申请与学位获取数据对比分析

从2017年到2020年,会计学专业每年拟答辩申请人数比较平稳,均在50人左右。学位获取人数逐年增长较为明显(2017年13人;2018年20人;2019年28人;2020年42人),说明上述一系列质量提升措施产生了效果。学校也在加强学位申请的宣传,使更多学生认识到学士学位的重要性,积极加入到学位申请队伍中来并提高学位论文通过获取率。

参考文献

[1]王辉,靳羽含,梁寒峭.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探索及实践:以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为例[J].城市学院学报,2020(2):48-54.

[2]冯志军,明倩.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DGUT为例[J].高教学刊,2020(2):67-69.

[3]段华.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S1):57-59.

[4]田利军,王景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检验———基于天津高校140篇会计学专业论文的数据[J].财会月刊,2016(21):116-120.

[5]徐立.应用型本科财经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改进研究[J].经济师,2020(1):202-203.

[6]王鑫.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影响因素探析———以应用型本科为例[J].大学教育,2019(12):38-40.

会计学科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通过分析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的影响与要求以及传统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对高校会计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人类的会计活动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有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就有什么样的会计工作,客观经济环境变了,会计活动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会计教育也必然要发生变革。然而从会计教育的现状看会计教育界所能提供的教育始终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教育界与实务界似乎存在着一种隔阂,由此“会计教育改革”成为许多国家会计教育界关注的课题。

一、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的影响与要求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经济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工业经济悄然而坚定地走向以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的信息化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今人类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革新,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彻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在这场不同于任何一次革命的变革中,传统的会计以及会计从业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经济组织与管理的不断创新使会计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已不能再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企业管理中兴起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战略管理、战略决策等新的理念和管理手段,管理的变革极大地拓展了会计活动的空间,会计已不仅是信息处理系统,它更是一个管理控制的工具和手段,要求会计在营运资本管理、成本管理、战略决策、企业长远规划等方面出谋划策,会计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

2.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会计处理变得更复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全球化趋势,企业活动的范围变大了,企业获利的渠道增加了,但与此同时各国市场的变化和风险又全部结合在一起,包括利率的变化、股价汇率的变动以及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变动,企业完全暴露在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动的风险之中。因此会计又面临着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与核算,以降低风险和损失等难题,会计处理变得更复杂、更困难,留给会计人员选择和判断的问题会很多,因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分析与抉择的能力。

3.新经济时代会计人员必备的能力新的经济时代冲击着传统的会计,同时也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l)终身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变革的快速步伐和知识更新的加速要求人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即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当代的会计工作者面对不断变革的环境更应具备这一能力。而且作为一个会计人员除了精通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诸如法律、证券、金融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另外随着中国的“人世”,会计人员还需熟悉Wl,0的相关规则与条款。

(2)专业判断能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会计人员已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进行记账算账,而一旦会计规范变得更加灵活、可选择的空间增大以后,很多人也许就会不知所措了。随着改革的深人和“人世”的到来,企业的发展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产权变更、市场交易风险出现、汇率变动、资产无形化等等,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力,以准确而合理地对这些变化进行会计处理。专业判断能力是专业培养、训练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会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多的实践积累,这样才能从容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3)沟通协调能力会计是为企业管理而服务的,同时也是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现代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等等,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技能去正确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会计人员要有较好的专业沟通和协调能力,包括通过书面的、口头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等。总之,新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迫切要求我们的会计教育、特别是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高校会计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改良,同时也包括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二、传统会计教学方法的缺陷目前,我们的会计教育存在滞后于会计实践需要的现象,这其中教学方法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的来看在高校会计教学方法中主要存在以下儿方面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调查,我们经常得到这样的反馈信息,许多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到单位以后,面对纷杂的会计实务往往无所适从,甚至连基本的会计操作程序都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会计教学方式单一,会计知识的传授还停留在填鸭式的阶段,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财会法规中所规定的操作方法,但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落后在会计教学中,至今还多是一本教材一枝笔的模式,有的虽然使用了电子教案,也仅仅是把黑板的内容移到了幻灯片中,并非真正把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现代化手段有机结合,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明显不能适应会计操作性、实务性的要求,同时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的调查表明,教学手段落后、教法呆板是会计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3.考评体系不尽合理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核的内容是一个教学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每一个专业都必须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目前会计教学中的考核一般包括作业、实验及考试等环节,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考核中单纯记忆成分较大,综合分析能力很难考核,这就不能很好地反映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因此现存的会计考评体系觅待改革。

三、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1.充分运用案例分析与多媒体教学如前所述,传统的会计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缺乏对过程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分析和处理专业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l)搜集专业信息,建立财会案例题库。由于会计专业课程具有实务性、操作性强的特征,在会计的教学中,应充分引用实例,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让学生来分析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从而传授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告之以答案。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我们就要充分运用案例来教学。在我国加人WTO后,会计教育势必也要逐渐与国际接轨,我们应适应这种变化,积极搜集相关有效的案例信息,特别是涉外企业会计工作中弹性的有价值的案例,将它们加以整理、研究和分析,并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建立一些优秀的案例题库,付诸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将传统的灌输式授课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讨论式,从而将结构式作业转变为非结构式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全面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剖析案例、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授课效率。即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机、计算机课件等教学手段,改进演示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灵活、有效和充满吸引力。针对会计专业课程实务性、操作性强、业务单据品种数量繁多的特征,教师可根据会计实务操作程序制作一些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电子课件。将书中的文字叙述转化为实际操作中使用的单据、图表、流程等,让学生增添会计处理的感性认识,改变过去会计教学只停留在理性认识的层面上。例如《基础会计学》的凭证、账簿等章节比较抽象,学生开始理解时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出课件在授课时配合使用,学生在听课时,可以很直观地从大屏幕上看到凭证、账页及操作流程等,十分生动,使枯燥的、抽象的知识便于掌握和理解。另外,我们还可以把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授课效率,增强课堂效果。

2.加强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的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会计中应用广泛,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能更新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提高在财务工作中运用和驾驭现代新技术的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必须成为会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而我们现在的会计教育在计算机课程方面设置已显滞后,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不少学校仅局限于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或是简单地会计电算化培训,没能真正地把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有效地衔接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会计业务问题都是不利的,因而我们认为现阶段确实需要改革会计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增设计算机应用的学习,特别是部分有实用价值的计算机会计的专业课程,如:实用财务软件课程、计算机信息系统课程、计算机会计管理课程和计算机审计课程等的学习。在开设这些课程时,学校也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的会计事务所、财会软件研发使用部门建立联系,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南京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与用友(南京)财务软件公司在实用财务软件课程和会计综合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友好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超级秘书网

3.改进模拟实验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在教学中很多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模拟实验,如专业课程实验、综合实验、毕业模拟实验等。这些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基本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但由于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模拟实验的发展程度各不一致,仍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l)实验资料的编写与使用。目前,许多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仍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会计资料缺乏代表性、系统性,与实际相差较远。随着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逐步使用,我们的会计实验教学也应增加计算机模拟实验项目,这就要求我们的实验资料既要适用于手工实验,也要适用于上机实验。而上机实验的会计资料要求较高,资料更加规范,更接近于实际,因此教师在实验资料的编写过程中,更要考虑周到、全面,对模拟企业进行整体设计,业务前后衔接,资料仿真程度更高,实现手工与上机的结合。(2)实验形式的设计。现在我们的会计实验教学比较强调会计核算,每位学生基本上是按照“凭证一账簿一报表”这一程序完成实验的所有内容。无论是专业课程实验还是综合实验,形式基本上都未改变,这样容易让学生感觉是在重复以前的实验过程,只是业务量、业务内容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则是分工合作的,我们的会计实验也可尝试分会计角色来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另外在实验中应增加审核、监督等以前实验所忽略的一些重要环节,对一些不规范、错误的凭证,让学生去思考、挖掘其中的问题。采取这种方式,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也更接近实际。(3)实验设备的配置。在进行会计实验时,需要一些必要的硬件设施。学校应逐步建立较为先进的会计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会计实验室的配置也应结合手工和电算化,让学生能够将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紧密地结合起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能从计算机上体验到会计工作的乐趣。

4.重视社会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会计教育的组成部分。现在由于实习环节中的一些困难,一些学校已取消了会计实习,完全靠模拟实验来弥补学生实习的不足。然而再先进的实验室也不能完全“模拟”会计实际工作的真情实景,而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即刻就能上岗,因而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会计实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学校可以从多方面、多种途径来解决。学校可出面联系一些比较适合学生实习的单位,或需要使用财务人员的单位,让学生得到锻炼,增加就业机会,另外也让用人单位试用、挑选合适的人才。学校还可建立自己稳定的实习基地,特别是财会人员力量比较强大的一些学校可开办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财务服务公司等。一方面可吸引部分教师参与日常的经营管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及水平。另一方面,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实习,或吸收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企业的事务随时进行分析处理,边学习边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学校也可与企业、与社会进行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他们所需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

5.改进考核方式为体现对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会计考核时可不拘形式,在对基础理论和知识考核的同时,增加案例分析、小论文、上机实务模拟等方式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专业课程成绩评定中适当增加实验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的比重,并注重对实验过程的控制以及平时作业成绩客观评定,从而加强对学生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

会计学科论文范文第5篇

课程建设,总体构想是,课程建设广博化、实务化、动态化;具体改革分三步,即注重课程开发,做好课程设计,优化课程结构。人类正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传统的适应工业经济时代需要的会计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外部环境巨大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会计教育与过去相比,明显滞后,无法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我们在会计教育实践性教学目标、思维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供同仁参考。

一、实践性教学目标实践性教学目标,从学的方面来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个体性和互动性。学生尽管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性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主体性来讲,实践性教学是为强化理论教学内容而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和自己动手的环境,一个让学生亲手设计的场所,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对第一课堂所学的内容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可以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新思维,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个体性来讲,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能力,能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早期参加教师的调研工作。就互动性来讲,实践性教学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赋予教材以广阔的现实背景,及时将社会信息和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加工成教学内容,丰富、补充现有教材,特别是将现代科技信息和重大时事有机地融入知识系统之中,提高教材的“开放度”,沟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利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成果,互相渗透与补充,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创设师生之间多向互动为主的教学情境,克服了单向交换,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愉快体验、互相合作与创造的过程。

从教的方面来看,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技能知识。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导趣、导向、导疑、导法、导馈五个方面。导趣,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兴趣;导向,即揭示实验目标、引导方向;导疑,即通过实验激发疑问、引发思维;导法,即指导学习实验操作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即课间观察检查实验结果、及时反馈、予以纠正。实践性教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由于实践性教学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要求会计教育工作者随时跟踪会计市场就业结构的变化,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使会计教育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顺势而为,占据主动。

二、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据有关调查及本人的观察与体验,传统的会计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忽略实践性教学环节,整个教育过程沿用的是简单的、直线的、单因素的机械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限于教材内容,往往只注重讲授技能的正面操作处理与直接结果,完全忽略了其负面效应与间接影响的讲授;第二,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注重结果,忽略方法、技能的形成背景与过程;第三,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技能操作的方法,忽略方法的原理与运用背景。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创造性,走上工作岗位后,只能解决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遇到新问题就不知所措。而作为会计教育,其内容、方法的时效性都很强,复杂性与变化性表现也相当突出,客观上要求培养的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知道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实践性思维方式。

1.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性教学,始终贯彻系统论的基本思维,将与特定技能操作问题有关的方方面面层层展开,进行深入的挖掘,避免“就技能论技能”、“就问题论问题”的单因素思维局限。给学生提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一种同时从逻辑上、整体上、时间上综合分析问题的思路,也就是展示某项技能、某个特定问题的关系图,必要时,还应教会学生找出关系后面的关系。例如,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对利润事项的讲授,从逻辑方面展开,它与收入、成本、税金等计量因素有直接关联;从整体角度观察,宏观与微观的经济政策、市场随机因素与或有事项、计量的与非计量的事项、同行业的发展动态等因素对其有重大影响;从时间发展过程分析,任意时期的利润与其前后期的利润都有必然的联系。这些关系是与利润有关的最基本的关系,在基本关系的背后,还有许多出更深层次的关系,比如,影响利润的收入因素与销量、销价等有关,而销量又与产品质量、销售策略等有关,等等。

2.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动态性的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在会计教育实践性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不断变革的动态思维,注重其社会生产背景的讲授,紧跟市场环境的变化实施教学。要求学生不受现有职业技能的限制,学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设想,并且尝试着从这些问题和设想中引出理想的境界。例如,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关于权责发生制问题的讲授,可以同时从问题正向变动、反向变动、关联变动等若干角度运用动态思维。从正向变动角度考虑,尽管我国目前会计准则规定使用这种基础,但是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可能改用收付实现制。从反向变动角度考虑,这种会计处理基础与客观实际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这种会计处理基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按实际成本计价,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价变动相当频繁,且与实际成本有很大差别,因此,采用这种基础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大多数是过时了的信息,满足不了企业投资各方的需要。从关联变动角度考虑,这种基础与国家的经济背景,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价格变动不大,按照这种基础提供的会计资料能反映客观实际,基本上能满足企业相关各方的需要。而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处理基础就显得有些不适应。

3.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开放性思维是相对封闭性而言的,思考问题时,封闭性思维习惯于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中寻求自以为是的方案,并且更乐于驾轻就熟,接受过去所谓成功的办法。运用开放性思维思考问题,是把实践对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来考虑,注重研究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实践对象及其发展规律。职业技能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在网络时代,迫切需要运用开放性思维构建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实践性教学中,思维的开放,首先是指对客观实际的开放,也就是思维要跟上客观实际的发展和变化,当事物向前发展了,不固守原有的认识结论,而要进行新的认识,以市场对会计技能的需要为核心展开教学;其次,是指对各种理论、观点的开放,了解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吸收、借鉴其合理的因素和成分。这样,思维的发散性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实践性教学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液化性的思维方式液化性思维是指无固定形态,能以柔性来紧贴现实的硬性,随形就势,富于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灵活度偏小的刚性思维,思维过分定型化和凝固化,液化思维倡导变通。由于网络环境下,社会生产职业变动频繁、不确定性强、科技含量比重大,为了及时捕捉这些信息,使实践性教学更贴近实际,必须学会液化思维。

5.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知识创新周期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就业结构,在以变应变的心态下,人们更多地从未来目标出发考虑当前的各种问题,面向未来已成为人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特点,这就是前瞻性思维,运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围绕人的需要设计职业,针对设计的职业展开实践性教学,注重可能实现的未来,而不仅仅囿于现在已有的现实。从实践性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就业结构对于实践性教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实践性教学应从未来会计职业对学生的要求着眼,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会计职业岗位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多年来,我国的会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市场的需求相差较远,教育界与实务界严重脱离,实践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课程建设,妨碍了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此,本人在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总体课程建设缺乏科学性。一方面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会计技能课程欠缺,基础技能课程过于单薄,运用范围窄小,不利于学生会计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建设内容缺乏灵活性。注重操作技能与步骤,忽略基本原理,大体处于技能+说明状态。技能知识内容陈旧滞后,与市场实际需要脱节,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脱节。三是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教学中选用课程的随意性很大,往往是老师想教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

(二)实践性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目标与构想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改革的目标是努力实现从纯技能操作课程向素质教育课程转变。素质教育课程注重的是学员技能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其综合运用性,而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操作规程与要求。为了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体现实践性教学重原理、重运用、重素质的要求,应注意理论与操作知识的兼容及各种相关技能间的合理交叉与渗透,加大基本原理与技能相关知识的课程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解、分析、适应能力和信息沟通、技能操作技巧,提高综合素质。具体构想包括课程改革原则以及程序与内容两个方面。

1.实践性教学课程改革的原则总的来讲,实践性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建设广博化、实务化、动态化。广博化要求课程建设涵盖面宽,系统性强,课程设计时应注意相关技能课程之间的结合,避免重复、脱节;课程建设要将某项技能需要掌握的知识、方法、途径、组织实施的方式,以及测试评价纳入一个系统进行全面地思考。实务化要求课程建设直观性好、操作性强,一方面,应大量增加会计技能有效利用的案例、实验、报告、经验等,将课程内容与当代社会实践沟通起来,赋予课程以广阔的市场现实背景,提高课程的开放度。另一方面,应打破以传统学科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建立以会计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运用、预测市场需求等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把会计界的现实需求与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态化要求课程建设灵活性好、及时性强,一方面应明确某个特定时期、某一门技能课程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应注意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修改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建设基本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实践性教学课程改革的程序与内容首先,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课程建设、课程开发要从社会生产发展目标出发,广泛展开对会计市场职业特征、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的分析,为搞好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奠定基调。其次,做好课程分析设计工作,一方面,根据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改革的总体目标,把已经具体化的社会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列出相应的模块,划分理论与实践环节,确定逻辑顺序。另一方面,根据模块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方法,确定选编教材、有关参考资料、实验所需的设施与设备、考核测试标准与方法等。第三,优化课程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中较优的课程结构应包括现代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技能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技能实务运用、专业技能研究开发课程四类课程群体。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