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坛调研报告

论坛调研报告

论坛调研报告

论坛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照明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4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12年10月9~10日在上海举行。青年科学家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为扶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成长、培养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而设立的专门交流平台,旨在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增长知识才干,提高学术水平。此次论坛主题是“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观测与评价”。来自照明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各高校、科研院所青年学者50余人参加了论坛,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徐淮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设计研究所研究员荣浩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严永红、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袁樵、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教授张善端分别主持了论坛。复旦大学邱婧婧硕士作了题为《LED光生物健康照明研究》的报告,重庆大学梁树英博士作了题为《调节人体生理节律的光照治疗》的报告,荣浩磊所长作了题为《城市景观照明评估方法研究》的报告,中国人民空军总医院田燕博士作了题为《日光灯中小剂量紫外辐射对人体皮肤健康的影响》的报告。天津大学刘刚博士作了题为《基于鸟类保护的夜间人工照明光生态研究综述》的报告,南京农业大学刘晓英作了题为Effects of Different Spectral Light along with Uniform Light Intensity on On cidium PLB Induction, Prolifera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报告,南京农业大学徐志刚教授作了题为《照明与农作物生长》的主题报告,北京工业大学王钧锐硕士作了题为《植物照明的生态环保研究》的报告,复旦大学居家奇博士作了题为《照明光生物效应的评价与检测》的报告,同济大学杨秀博士作了题为《LED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SPD)对人行空间中面部辨识的影响研究》的报告,重庆大学严永红教授作了题为《教室光环境光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张保洲教授作了题为Light pollution in Beijing and effects on Xinglong Station of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的报告,中央美术学院曾川硕士作了题为《保持与穿越——中国古建筑数字化生态照明探析》的报告。深圳大学姚其博士作了题为《光源蓝光波长效应的综合讨论》的报告,大连工业大学李德胜博士作了题为《基于光健康理念的LED照明应用探讨》的报告,天津大学党睿博士作了题为《古建园林彩画色彩及光照保护系统研究与应用》的报告,天津大学刘刚博士作了题为《夜间人工照明对红喉歌鸲行为的影响》的报告。

照明对生态环境、农作物生长、动物行为和人类生理健康等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夜景照明对园林生态环境的影响,夜景照明对古建筑的影响,光污染对天文观测的影响,光污染对人类视觉和非视觉效应的影响,LED照明的光生物安全性,光环境对农作物的影响,光照治疗和健康光环境的研究等。本次论坛报告充分展示了这些方面的现状与进展,得到了与会青年科学家,在校硕士生、博士生的强烈反响,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充分讨论,对此次论坛主题表现出了热切的关注。

本次论坛给关心目前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发展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前沿性论坛,来介绍与讨论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观测与评价,进一步地促进了我国青年科学家在照明及相关领域学术水平的提高,扩大了该领域青年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了相关领域内的科研水平及技术创新。(责任编辑:王以芳)

(来源:学会学术部供稿)

论坛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遥想第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还要追溯到1997年1月11日。经历了“八五”以来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方面的瓶颈约束的缓解,1996年经济的“软着陆”,《票据法》的实施和银行间人民币市场拆借率的形成,中国宏观经济为1996年资本市场的复兴和1997年的太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1996年十个月的牛市和年末极速跳水,广大投资者对于1997年充满了憧憬与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主题为“回顾1986,展望1997”的第一届论坛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大幕。在第一届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第一次正式对外了中国资本市场(年度)研究报告。在该年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在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货币政策和中国产业政策做了回顾与展望以外,重点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因素,风险区域,风险结构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人民大学贝塔系数”,这在当时的学术研究中是具有前瞻性的和开创性的。从这一届开始,理论的前瞻性和政策的可操作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和年度研究报告的鲜明特点。

经历了1996年和1997年两年的发展,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敏锐地认识到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深化是一个相辅相成,协同前进的过程。早在1997年,我们就坚信“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继续维持较高成长性的强大推动器。资本市场的深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这一命题今天已经为广大学者所接受,但在1998年1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资本论坛提出这一命题时,能够理解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论坛和该年的研究报告围绕“为何深化”和“如何深化”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我们当时提出的金融结构的实质性改善必需依赖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发展;中国企业资本形成方式的深刻变化必需依赖资本市场的深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变金融风险结构,降低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风险“需要资本市场深化”以及“对投资主体结构重新进行制度安排:增加上市品种,包括可转换公司债、衍生金融工具”等观点在随后几年的时间中已经陆续实现。

《证券法》的出台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伴随着《证券法》的出台,1999年1月17:目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主办了“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针对当时充斥资本市场的假重组,虚假信息披露等严重损害资本市场诚信基础的行为,论坛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证券市场的灵魂是信息的公开性,完整性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这是维系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基石”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是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这一理念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论坛(1999年度)研究报告《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核心理念。该理念三四年后才为市场广泛接受。

2000年是跨世纪的一年。在这世纪之交的2000年,人们怀着对新世纪的美好期待,存在多种预言。我们也试图预期着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2000年1月15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和该年年度研究报告的主题都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在这世纪之交的论坛上,我根据研究报告的结论,对“未来十年”即2010年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作了“预言”:到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将达到13万亿元、占名义GDP50%的比重,那时上市公司的所有股权,法律上都允许流通;中国上市公司(A股和B股)总数超过2000家,上证综指超过6000点,深圳成指突破18000点;在多次重组的基础上,中国将产生5家左右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体业务的,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的国际性投资银行,与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财富聚集速度的加快,中国将出现证券化资产达到100亿元以上的若干超级(自然人)投资者:市场交易制度和交易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的营业部体制将渐渐走向衰弱,证券投资基金市值将占股票总市值的25%以上,可流通的证券化资产占非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比重将达到40%左右:将分阶段推出股票期权,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和期权等在内的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完成A股和B股的合并,除某些产业有股权投资比例限制外,大部分产业的资本性投资都将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障碍已经消除;逐步完成中国资本市场规则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的接轨,“游戏规则”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市场环境有根本性改善。市场透明度大大提高,证券发行制度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中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将实现从分业到混业的过渡,金融监管也将从分业监管走向综合监管。在这预言提出之前,上证指数高点为1756点,深圳成指高点为4896点,总市值仅为2.65万亿,占当年GDP3225%,流通股仅占15%左右:证券投资基金市值不足总市值的3%。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满怀憧憬,但更多的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天这预言大都已经实现。

2000年度的研究报告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勾勒了美好的愿景,但是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实现愿景的道路并不平坦。上市公司融资的低成本和逆序融资、大小股东的利益不协同,机构投资者力量弱小,无法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等等问题都成为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系列的创新。针对这一制度性问题,2001年1月6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了由我主笔的2001年度研究报告《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2001年度研究系统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与国有股减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如何利用外资”、“资本市场创新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出路”等问题。以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观察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我们会发现“解禁限售”、“机构占据半壁江山”、“QFII”和“传统商业银行的上市浪潮”这些今天看来耳熟能详的词汇当时已有强烈的呼声和理论论证。

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和市场应

当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二者应当如何合作,从而构成一种更有效率的现代金融体系?针对这些问题,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从而形成第六届(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研究报告――《银证合作:中国金融大趋势》。报告中提出的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如何合作则成为第六届(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核心议题。这次论坛上,“银证合作”明确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转型和市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多年以银行体系作为主导的金融结构的背景下,“银证合作”的提出为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协作路径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式,并且为后来的“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也打下了伏笔。论坛和研究报告强调了金融体系的比较与演变,提出了金融市场化的趋势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并且明确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必要性。2002年的研究报告和论坛提出通过资金互动、工具与业务的交叉、信贷资产证券化、技术平台的统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调整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多种角度推动银证合作这一中国金融大趋势。

如果说2002年的银证合作是从制度层面剖析的具有现实市场意义和政策意义的主题,那么第七届(2003年)论坛和研究报告则给资本市场论坛带来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它从较为技术,专业的角度寻求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制度基础和技术措施,探寻保证公司如实披露信息,保持足够透明度的公司治理结构,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是现代金融理论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方向发展的一次理论探索。在此之前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研究。三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及它们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对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度研究。2003年的论坛和研究报告在深入分析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之后,在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市场化的逻辑联系,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试图理清公司治理结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探寻解决之道。这届论坛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整个研究团队的理论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纯粹的前沿性的微观金融角度为中国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相关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很多关于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文献都是在这届论坛和这年的研究报告出版以后涌现出来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度过毫无生机的一年以后,第八届(2004年)论坛主题体现了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专家学者们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一次最重大的理论创新。第八届(2004年)论坛及2004年研究报告主题是“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这一主题实际上已经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不正常状态最根本的制度性原因是股权的流动性分裂即股权分置,这比2005年中国证监会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提前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这届论坛客观上为后来的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系统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我们认为,这届论坛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当时在论坛作主题演讲时系统地提出了股权流动性分裂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危害”,虽然当时对于股权分裂的危害众说纷纭,但是这“危害”可以说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股权流动性分裂(股权分置)给中国资本市场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实际上奠定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基础。在这危害中,最严重的危害是股权分置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匹配机制,客观上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处在不平等的状态,极大地抑制了中国资本市场发挥自身功能的效率。我们回顾2005年以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再看看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的市场,就可以想象这危害的解决具有多么大的现实意义。

一年后,第九届(2005)论坛如期而至。这届论坛可以说是历届论坛里最具有战略价值的一次盛会。论坛的主题“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团队的全新研究结论。虽然当时股权分置改革还没有启动,但是几乎可以预计改革势在必行。一旦解决了这个制度性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以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地位呢?前几届论坛研究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在哪里呢?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呢?这些问题构成了第九届论坛的主题。2005年的论坛和研究报告在剖析过去20多年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历史演进路径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金融功能的内生演变和金融体系的微观结构变迁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金融体系演进的长远战略目标,即构造个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可以说这届论坛总结了我本人和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整个研究团队的理论精华,是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核心思想,是对以往各届论坛的一个总结,也是以后论坛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主题。

2006年1月7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主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顾名思义是想展望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尤其关注与制度变革前的市场有哪些不同。如果说2004年召开的第八届资本市场论坛关注股权分置改革,系统提出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那么2006年召开的第十届论坛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这届论坛里我们提出了关于股改后中国资本市场变化的“九大预言”,这其中,明确提出了资本市场功能正在从“货币池”向“资产池”转变,甚至警告股权分置改革后,由于动力机制的改变,资本市场上的虚假信息披露和透明度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这些问题从现在来看都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

论坛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收藏寻城记”――中国收藏地理发现之旅不仅仅是艺术品的公开征集,更是从收藏角度解读城市性格,破解艺术品投资背后文化基因的文化活动。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表示:“我们之所以突破以往公开征集的形式,就是希望能通过这次收藏寻城记,寻找每个城市的地方文化与收藏传统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收藏提供更深入、更前沿的研究。”雅昌艺术网总编辑朱文轶也说,“雅昌艺术网也将邀请80万核心用户共同参与,线上线下结合,以雅昌讲堂、深度报道、行业研究、线上征集等方式,与匡时共同完成一次收藏的人文地理之旅。”

从今年7月22日开始,“收藏寻城记”全体工作人员将历时三个月,奔赴全国十大大艺术收藏重镇找寻中国城市地理性格与收藏文化之间的关联。第一季的三站为成都、长沙、武汉(7月22日至7月31日);第二季为上海、杭州、广州、厦门、济南、西安、北京(9月5日至9月30日)。活动内容分为五大板块:中国收藏地理文化论坛、拍品征集、中国区域收藏调查系列报道、联合全国首个《中国城市艺术品购买力报告》以及出版《收藏寻城记》系列图书。

首先,“收藏寻城记”将举办10场“潮流与传统――中国收藏地理文化论坛”,北京匡时将在每个城市邀请当地的著名藏家、文化学者和相关知名人士,共同探讨地域文化与本地收藏传统之间的关系,结合当下的市场状况分析地区的藏品特征、买家特性。并以视频形式全程记录并呈现精彩的论坛现场。

结合论坛,北京匡时将在这十个城市开展2012年秋拍现场公开征集,为地方藏家提供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杂项、当代工艺品等方面的市场咨询和委托拍卖服务。同时,雅昌论坛匡时线上征集季活动也将于本月的中旬开始,与匡时线下各地征集同步,持续至匡时全国征集活动结束,将在雅昌艺术论坛的9个版面全面开展,囊括了中国书画、明清瓷器、近代民国瓷、玉器、杂项、紫砂庭院赏石、铜炉沉香、明清木器、雕刻造像等。

论坛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本次论坛指导单位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论坛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中国媒体融合研究院、北京青年报社协办;本刊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0)》指定媒体;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次论坛特别支持。

11月25日上午,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记协、北京市委宣传部及主办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了高峰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市记协主席刘牧雨在开幕式致辞说,此次论坛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媒体适应时代特点,把握新闻规律,走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表示,现在衡量新闻繁荣与发展绝不能再以有多少家媒体多大规模来论,要以质量论,以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来论。有效的传播就应该是传统媒体借助于新兴媒体来扩大自己的传播效果,用主流舆论引导口头舆论或者“草根”舆论,而新兴媒体在此过程中应丰富内容,从信息大超市向主流媒体转变。

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启刚代表市委宣传部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围绕媒体融合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广泛交流,有利于推动新闻媒体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媒体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北京互联网媒体协会常务理事胡春铮在致辞中说,人们一直在讨论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媒体是一种冲击,而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已经让我们看到多种媒体共存发展的化学效应。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优势通过互联网得到更大发挥,加速着信息流、音频流、视频流的流动。互联网推动传统媒体升级换代,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

此外,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庞井君主任介绍了我国“三网融合”的政策、我国视听新媒体管理的主要政策及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管理的现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朱伟峰副司长以《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促进媒体深度融合》为题发言;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协调组管理处处长侯召迅认为“专媒体”和自媒体共同作为“互媒体”,将更加互动、更加合作、更加繁荣,或可整合为全覆盖、全手段、全民参与的“全媒体”。

此次高峰论坛的亮点之一是首次推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0)》蓝皮书,蓝皮书由主报告、专题报告、媒体融合先锋榜、大事记等部分组成。总报告对数字技术引领下的媒体融合、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现状、中外媒体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专题报告节选了知名学者、业内精英如范以锦、彭兰、陆小华等的文章,对中国传媒融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和分析,对中国当今新媒体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梳理。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在高峰论坛上对蓝皮书的内容作了简单介绍,他指出:蓝皮书以今年采集的鲜活数据为研究背景,对中国近期新媒体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媒体融合的研究和各种表述进行了梳理,并对新媒体时代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地调研分析,将媒体融合的概念界定为:“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之下,一切传播信息的载体,包括网络、通讯、媒体之间在技术、产业、组织、规制等方面的融合。”在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具体的内涵、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继而对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包括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融合发展、报业数字化与报业全媒体发展、广电数字化与广电全媒体发展等进行了阐述,其中有操作模式的展示,有现实困惑和问题的披露,也有发展前景的展望。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0)》蓝皮书的,是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新闻与写作》合作的结晶。蓝皮书作为首届“中国媒体融合与发展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有助于学界加深对媒介融合的认识,也为业界进行媒介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11月25日下午,学界、业界专家代表通过对媒体融合与发展的经典案例剖析,以及对媒体融合与发展趋势的深度研判,与参会者分享了媒体融合与发展的经验和思路。

广东南方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兵发言主题为《全球信息化和新媒体的战略发展趋势》,他指出新媒体的目标应该是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而不仅仅是媒体信息服务提供商。

上海文新报业集团新闻办主任俞骁就媒体融合的尝试与思考发言,他认为在媒体融合这条道路上障碍主要有两点:一是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盈利模式,二是传统媒体融合无法与商业网站竞争抗衡,商业网站早早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并且已经迅速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副院长从Web2.0与新闻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媒体融合以后打造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新闻业?它的理念是什么?她认为Web2.0的核心概念是互动、分享与关系。它带来的是全流程的变化,它不止是内容和信息源的变化,更是商业模式的变革。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发言主题为《新技术、新媒体和新服务》,他认为未来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将以手持移动媒体为主要终端,以网站为聚合专业生产、客户生产、用户生产信息的信息资源平台,以信息的大规模定制为先导,实现信息的一体化生产和营销,构建有偿信息服务、广告、媒体购物三位一体的融合型商业模式。

此外,天津北方网张晋副总编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席伟航总编辑、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总工程师纪会卿、上海广播电视台汪建强副台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战略运营部副主任郭全中等业界专家围绕各自所在媒体的新媒体建设和发展做了精彩的论述。

26日,参会嘉宾与部分新闻单位、网站负责人就“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未来新闻业态的影响”、“资本运营新模式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作用”进行了讨论,北京电视台、凤凰网等单位发了表了各自看法。

论坛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MOOC;评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3―0037―05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作为一种新的开放教育资源模式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掀起了又一轮学习变革新潮。但MOOC是否能满足学生的自主或协作学习需求?教学过程开展情况如何?学习者学习效果如何?是否真正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实践检验和总结,因此,对于已开展的MOOC进行实证研究非常重要,研究结果对MOOC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爱丁堡大学、杜克大学以及edX的MOOC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希望为国内开展MOOC相关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一、国外三份MOOC评估

报告的基本情况

国外最早开展的少数MOOC课程已经结束,部分研究者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爱丁堡大学、edX以及杜克大学分别对其开设的课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2013 年1月份,爱丁堡大学开始与 Coursera 合作提供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课程结束之后对其在Coursera 平台上开设的 6 门课程,“人工智能规划”、“天体生物学和寻找外星生命”、“批判性思维在全球的挑战”、“在线学习和数字文化”、“马的营养学”和“哲学概论”做了调查和评价,并于当年5月了《MOOCs @ Edinburgh 2013-Report#1》评估报告。edX提供的第一门MOOC课程,“电路与电子学”(6.002x),开始于2012年3月,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投资建设。这门课包括视频讲座、互动问题、在线实验和论坛,于2012年6月结束,此后研究人员于2013年上半年了课程评估报告《Studying Learning in the Worldwide Classroom Research into edX’sFirst MOOC》。杜克大学于2012年9月24日正式开始在 Coursera 平台上开设“生物电学:定量方法”课程,该课程共计 8 周,课程结束之后,杜克大学于2013年2月了课程评估报告《Bioelectricity: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二、三份MOOC评估报告的对比分析

1. 课程基本情况

三份评估报告分别对MOOC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分析,我们主要从课程团队组成、注册人数、学习者年龄分布、学历、国籍以及问卷回收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见表1)。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MOOC有专门的团队支撑;

(2)MOOC充分体现了大规模的特点,各课程注册人数众多且分散于世界各地;

(3)MOOC学习对象多为有学历背景的年轻人,学习者已经具有相关知识经验;

(4)MOOC问卷调查回收率低,抽样的合理性有待商榷。由于MOOC普遍完成率低,因此课程问卷回收率低也可以预见。然而,参与调查特别是课后调查的学员多数完成了课程学习,因此,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MOOC的真实情况。

2. 线下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评估报告所涉及的这几门MOOC中,学习者都进行了线下协作,使用不同的社会媒体平台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爱丁堡大学的课程学习者利用twitter、blog、YouTube、google、第二人生等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线下交流,如:“智能规划”课程通过“第二人生”组织了见面会议;“马的营养学”和“在线学习和数字文化”课程组织了同步的Google课程会议;教师团队还应用Twitter创建学习社区和收集问题。杜克大学有超过80名的学生加入了Facebook研究小组,其他学习者也通过Google+和Skype等进行课下讨论。此外,edX在课程结束之后对学生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如果学生在线下与他人进行协作学习,在其他预测因子等同的情况下,预计获得的分数比独自学习的学生高出三倍,线下协作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有利影响。因此,通过评估报告可以看出,学习者的线下交流有助于提高线上学习效果。

3. 课程评价形式

MOOC注重形成性评价且形式多样,爱丁堡大学的每门课程在开展期间都至少有两次评价机会,不同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同,有的利用视频测验(例如课程“天体生物学”),有的利用每周的作业进行测验,后者计入期末成绩;其它的采用纯粹的同伴互评方式等。edX的“6.002x”课程的最终成绩是由 12 个家庭作业(15%)、12 个实验作业(15%)、期中考试(30%)和期末考试(40%)综合决定的。杜克大学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每周都会进行两级测验,即A 系列测验(定性的多项选择题)和 B 系列测验(需要数值解的定量问题),每周的测验问题数量不一,学生可以重复进行所有的测验,按其所有测验中的最高分记录等级,另外还有期末考试和同伴互评。由此可见,MOOC都注重形成性评价,且有同伴互评机制的引入,由于课程学习者规模庞大,提交的作业数以万计,仅仅依靠教学团队,无法一一查阅与批改,同伴互评不仅弥补了这一不足,更让学习者参与其中,强化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因此,对于大规模在线教学,同伴互评无疑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4. 学习者情况

(1)具有相关知识背景和专业基础

从评估报告对课程参与者的调查结果中可看出, MOOC对有相关知识背景和经验的人更有吸引力,学习者多数会选择和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课程。爱丁堡大学的6门MOOCs中,从事教育业的学习者占多数。edX的“6.002x”课程中约四分之三的学生已学习了向量微积分或差分方程,并拥有电学背景和相关知识基础。杜克大学的调查也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课程相关领域的经验或学过相关课程。

(2)学习动机明确

学习者参与MOOC的学习动机也是研究者特别关注的,这对于了解学习者以及MOOC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价值。edX的“6.002x”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性,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反映他们参加“6.002x” 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参加课程是为了“个人挑战”,主要是想看自己是否有能力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杜克大学课后调查将学生的典型动机归为四类:支持终身学习或了解学科内容;为了乐趣、娱乐和智力激发;方便;丰富教育经历。不同大学调查问卷中对动机设置的选项有所不同,综合来看学生学习MOOC的动机有:获取知识、学习兴趣、职业发展需求、个人挑战、了解MOOC、为其它考试做准备、结识朋友以及获取证书。综合对比三份报告中有关学习者动机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所有的动机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期望都占有最大的比例,这表明MOOC学习者本身就有很强的学习求知欲,对课程知识有极大的兴趣,这一点对于MOOC的成功开展是极其重要的。edX在调查学习者的动机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注册的动机和成功是没有相关性的,因此无论学习者注册学习课程的动机是什么,都不会影响学习者对MOOC课程的学习。

(3)积极参与活动与证书获得呈正相关

edX调研发现,获得证书的学生比其他学生使用论坛的比例更高,52%的证书获得者在论坛中非常活跃。杜克大学对证书获取者和未获取者所参与的课程活动进行了对比,结果明显看出证书获得者参与课程活动的比例较高。由此可以发现,MOOC课程中积极参与在线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更有希望获得课程证书,积极参与活动与获得证书呈正相关。

5. 论坛参与情况

MOOC参与者数量众多且来自世界各地,论坛是学习者进行网上交流的重要平台,三份评估报告中均对课程论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爱丁堡大学发现只有一小部分的课程学习者参与了学习论坛的讨论,平均每个课程论坛只有10%的学习者参与对帖子的投票,只有6%的学习者参与了帖子的评论。在6个课程论坛中平均每个论坛每个参与者2.9个帖子,平均每个论坛的参与者参与7.9个投票。edX的“6.002x”课程论坛共发起了超过1.2万个讨论主题,包括约10万条个人发帖,但是调查分析发现,该课程论坛中超过90%的活动来自学习者浏览讨论帖,大多数学习者持观望态度,并没有发表有关问题、答案和评论的帖子,平均只有3%的学生参与了课程论坛。杜克大学的课程论坛中除了使用英语进行讨论,还有许多包括俄语、希腊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在内的论坛讨论。由此可见,帖子数量多、内容丰富是MOOC论坛的特色,学习者倾向于在论坛中讨论问题,论坛对于学习者的互动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主动参与论坛讨论的学习者偏少,多数还不到课程注册者的10%,学习者的整体参与度很低。这一点与国内的调研情况相似,相关调查指出国内网络教育中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度是7.8%。此外,国外也提出了1%法则,即90%的网络社群参与者只浏览内容,9%会进一步加入讨论,而只有1%会积极创作新内容。由此可见,无论是MOOC,还是普通的网络课程学习或社区交流,学习者的整体参与度不高是一个普遍现象。

6. 证书获得情况

MOOC课程结束之后,对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的学生会颁发证书。爱丁堡大学六个课程中共发放34,850个SoA证书,占所有MOOC学习者总数的21%。edX的“6.002x”课程规定获得证书学生需要达到60 分以上,若分数在87分以上,等级是“A”,86 分至70分等级为“B”,69分至60分等级为“C”,超过7,100人获得了证书,占所有学习者总数的4.6%。杜克大学MOOC中有261名学生的A、B系列测验和考试共计完成了70%以上,获得了成绩证书,占所有注册学习者的2.1%,另外有52名学生在A系列测验中得分在70%以上但并没有达到获得证书的标准,学校为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证明证书。总体来看,证书获得比例非常低,这与国内网络教育逐步提倡的“宽进严出”机制也是契合的,网络教育要逐步降低学习门槛,严把质量关,逐步提高网络教育质量。

三、对国内开展MOOC实践的建议

随着MOOC概念的普及,MOOC逐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加入MOOC浪潮之中。国外相关的MOOC实践评估报告对于我们了解MOOC学习对象以及如何建设MOOC和平台开发有很大的指导价值。通过对这三份评估报告的综合对比分析,结合目前国内高校及教育现状,我们提出了在国内开展MOOC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 MOOC要面向高层次学习者

由这三份报告中对学习者背景和动机的调查可以看出,MOOC对有相关知识背景和专业经验的人更有吸引力,学习者多数会选择和自己的专业领域相关的课程学习。目前MOOC各平台上开设的课程多数是由各高校主导,学习对象多数具有高中以上学历且有相关学习背景,而且MOOC学习者自身也有较强的学习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国内公开课也有着极为相似的用户特征,根据艾瑞咨询对网络公开课用户的调研,中国的“淘课”一族主要集中在18-35岁,这部分人群大多是在校学生或企业白领,学习的欲望更强,同时年轻人群更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成为“淘课”的主流。清华、北大、复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MOOC课程也是面向在校生。结合国内学习者需求及特征,试点阶段的MOOC应面向有明确需求的高学历在校生或非学历培训领域,满足高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 MOOC的开展需要强大的团队支撑

MOOC的开展需要主讲教师和其它教学支持团队协作完成。虽然主讲教师在课程教授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它教学支持团队在课程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MOOC由于学习者众多,其学习背景、能力等方面有不同,课程活动的开展及进度掌控性较低,仅靠主讲教师很难进行管理,需要其他人员协助开展课程。国外MOOC的开展均需要一个教学团队共同支持,如表2所示,爱丁堡大学各门课程均有不同数量的专业人员负责。因此MOOC开展之前应成立该门课程的专业小组,由专人负责课程材料的准备、课程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的监督和评估等。

表2 爱丁堡大学各课程教学团队

3. MOOC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MOOC 设计初衷就是呈现短小的课程,让学习者每周可以花费不多的时间来学习,通过评估报告对受访者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到,这与设计初衷基本一致。反观国内的精品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体系化与完整性,导致课程的冗长、乏味与课本搬家现象比较严重,学习者对精品课程的满意度整体不高。MOOC中视频时间大多控制在10分钟左右,学习者一周花费在MOOC上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之内,可以让学习者实现碎片化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了移动学习的需求,相信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者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要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对MOOC课程碎片化需求会越来越大。

4. MOOC要能满足大规模学习者的互动交流

邹景平教授曾指出,MOOC的特色在于深度且大量的互动。针对数量庞大且背景不一的学习者,MOOC除了通过在线论坛、同伴互评等方式促进学习者线上交流之外,还嵌入其它社交工具,如博客、twitter、YouTube等,方便学习者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和讨论。这种交流形式让学习发生于实践社群、个人网络中,淡化了课程平台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构建了有效联结学习者学习与生活的课程学习环境,容易激发学习者的互动热情和兴趣,拓宽了学习互动的渠道和形式。三份评估报告也指出,学习者利用不同的社会媒体平台进行了线下交流,并且参与了线下交流的学习者其学习效果明显比较好,因此除了要在固定平台上促进学生学习和交互外,还要提倡学习者使用其他社交媒介。

5. 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且评价形式多样化

MOOC注重形成性评价且评价形式多样,以每周提交作业的形式促进和监督学生学习,对学生的评价综合了学生的日常作业、实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表现。此外,MOOC的特色之一是在学生人数众多且背景不一的情况下引入了同伴互评机制,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减轻教师评价负担。相关研究表明,同伴互评结果和教师阅卷结果的相关度为0.88,因此针对大规模数量学生的在线学习评价,建议引入同伴互评机制。

四、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MOOC模式的中国实践仍存在诸如学校体制与机制、教学内容与方法、资源开放与互认等多方面的不适应,MOOC所引发的教学改革重任不是一家或几家机构能够承担的,而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学服务机构或认证机构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统筹以及机制上的保障。对于高校MOOC的成功推行,本文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从思想层面认识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以往的视频公开课不同,MOOC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透明性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资源共享的实践意义和必要性,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开放资源对于推动本校教育教学品质、提高学校声誉及竞争力的重要性。从鼓励师生参与和应用开放资源到逐步开放本校部分资源,在资源共享与课程开放等方面做先行试点探索。

其次,建立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不同机构的整体、协同发展,是MOOC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共建共享机制创新是MOOC长期良性运作的保障,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确保经费充足,保障各方利益,促进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未来发展看,在国内如果解决了课程证书的认证问题,这对网络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终身学习的发展将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推动力量。因此,需要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支持,尽快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实现学校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

再次,充分利用MOOC理念开展校内教学改革。MOOC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在课程设置上,要突破专业限制,开放部分试点课程,提供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服务,承认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建设开放式教学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电子档案;在内容设置上,要满足终身学习社会个人知识的适应性与发展性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学习内容从系统性、完整性向个性化、碎片化过渡;在教学方式上,逐步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学习向线上学习、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最后,有必要引入市场运营机制,由社会化机构提供资源整合、技术支持、过程服务和其它专项服务。MOOC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就是出现了多家专门为名师名校开放课程提供MOOC平台的供应商,国外MOOC实践是在不同机构联盟基础上的市场运作。要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必须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和市场运行机制,与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机构合作,采用合作加盟方式,实现整体规划与协调发展。鼓励教育部门以外的社会化机构参与,除了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所承担的功能、职能外,未来可能还需要专门从事考试服务或认证服务的机构,鼓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研究机构等社会组织参与质量评估,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评估资质认证。

[参考文献]

[1] MOOCs@Edinburgh 2013-Report#1[EB/OL]..

[6] “幕课”来袭,中国大学如何应对[EB/OL]. .

[7] 邹景平. MOOC的特色是深度且大量的互动[EB/OL]. #bsh-24-272127593.

[8] 李爽,何字娟. 基于学习参与度调查对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反思[J]. 中国远程教育,2010,(3):24-29.

[9] 网络内容的1/9/90 定律[EB/OL]. .

[10] 年轻、高学历淘课族居多,网易公开课优势凸显[EB/OL]. http:///education/20130129/192263.shtml.

[11] MOOC冲击传统高等教育模式[EB/OL]. http:///abroad/2013-06/14/c_124854640.htm.

[12] 聚焦MOOC――专家观点[EB/OL]. http:///FrontEnd/news/news_info.aspx?newsid=71cd8e7f-1716-4ad7-82f7- eb7441346d86.

[13] 江海燕. 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62-265.

[14] 简・奈特. 潮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