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年级体育教案

二年级体育教案

二年级体育教案

二年级体育教案范文第1篇

一、工作思路

完善推行《年级工作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建立班级考核内容及指标体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以习惯养成教育为落脚点和突破口,指导各年级组分年级段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在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中实行“绝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承诺。

(2)在班主任队伍中开展“我尽我责”的教育活动,倡导每位班主任都要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时坐班,深入了解班情,采取妥善办法解决处理班级问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班主任培训工作

有针对性对班主任进行管班培训,尤其是对小学部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从管班方法和工作态度两方面入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跟踪、监督、引导、评估,促使小学部班主任工作效力有所提高。

3、班级管班工作,规范完善三个考核方案,并认真实施。

(1)《年级组长工作考评方案》

(2)《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

(3)《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

4、习惯养成教育

(1)小低年级组以《入学宝典》学习习惯为重点,逐条训练。

(2)小中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课堂纪律、课间秩序、专心听讲、在家自学为重点,长期坚持训练。

(3)小高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学习、勤奋学习为重点。

(4)初一年级以行为规范、学生常规、听讲、复习、预习等习惯为重点。

(5)初二年级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课外阅读、行为规范为重点。

(6)初三年级以行为规范、勤奋好学,主动学习为重点。

5、学年末开展“优秀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学期末开展“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活动,进行奖励。

6、家长学校工作

(2)组织召开家长会一次。

7、结集印制有关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要求,组织全体班主任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8、安全工作

(1)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每周一),开展禁毒防毒、水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事故防范管理制度、安全事故问责制度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3)组织法制教育活动。

(4)严格执行保安值勤制度,加强学校保卫工作。

三、具体活动安排

8月份:组织初一新生军训。

9月份:(1—4周)

1、 开学教育、稳定秩序

2、 安全教育

3、 组织学生看电影

4、 “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 检查各班级学生仪表着装。

10月份:(5—9周)

1、 组织新分配老师、新调入老师学习

2、 启动初二年级的课题研究

3、 安全教育

4、 “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 家长学校开课

11月份:(10—13周)

1、 中段考迎考工作

2、 组织召开家长会

3、 法制教育

4、 组织学生看电影

5、 “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12月份:(14—17周)

1、 家长学校活动

2、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3、 交通安全教育

4、 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1、 期末迎考

2、 评优奖励

3、 安全教育

4、 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二年级体育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二级院校;教务管理体系;体制改革;分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搜集和运用到的有用的教学图片、文件,视频等资源,保存其中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综合起来进行管理,就是高校的教务档案管理。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讲,一个学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学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往往可以反映这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务管理方式和方法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的管理水平。在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注重自身教育和管理的不断完善,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下,高校内部的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高校二级院校所拥有的自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构建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力求使教务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服务。

1 教务管理的内容分析

众所周知,所谓的教务就是为教学服务,教育工作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不断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方法。教务的相关内容必然涉及和教学有关的各类知识的组合。例如:教学管理类的材料,与学生相关的学籍材料以及学科建设材料;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而保存的材料,或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相关资料等都是教务管理的内容。更加细致的来讲,教务管理首先包括学校规章制度,上级和下级之间经常传达的文件资料,或者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制度和教学规划,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校教学情况的整体调查等。其次,也包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课堂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教师之间进行学术的交流和探讨,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最后,教务管理还涉及学习的主体――学生,这中间包括学生的学校情况的汇总和记录,学生的教育实习和锻炼情况的总结,平时的考试以及毕业的相关信息等。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或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所赢得的各项荣誉和奖章等,例如:教师发表的论文、省部级荣誉等都属于教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我国的高校教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推动二级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 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因分析

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不断扩大自身影响,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构建高效的学校教务管理体系。对于学校的教学档案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和保存,促进学校教学的发展和改进,所以,加强高校二级院校的教务管理体系建设十分必要。在教育发展的今天,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院系二级管理制度也开始向更深的方向发展,高校二级院系逐渐开始拥有独立的办学自,有些学校也有办学中的行政管理权力,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大的独立发展机会和创新发展契机。关于一些教学档案的收集,教学信息的整理和保存都是教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所在,二级院校在拥有办学的自后对学校的教务管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目前,我国高校中许多学生的档案以及教学文件等都已经开始从学校的教务管理中下放到各级的院系,由二级院系完成信息的处理,因此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随之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在面临更大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许多高校的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3 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探析

3.1 构建高校二级院系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

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中,二级院系的教务管理仍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存在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在二级院系管理体系中,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的规划,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在教学档案编研的内容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教务档案管理的手段落后而导致档案无法有效分类整理等。所以,在高校的二级院系档案管理中,要加强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的分类性,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存,将教育教学有关的资料分类管理。提高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学校教学的专业建设和科研管理工作,使学校的二级院系的教学档案更加完整可靠,更加的分类系统化。

3.2 加强二级院系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二级院系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教学档案管理分类的能力较差,以及档案的利用率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缺乏专业、有效的教务管理人员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许多院系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和认知教育,甚至有些岗位的从事人员与教师行业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档案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工作无法有效完成。除此之外,教务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的缺乏,有些管理岗位以学校的代课教师来担任,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院系的教学档案管理。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职责也不明确,必然会使二级院系教务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所以院系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让档案管理中的工作者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且能够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在空暇的时间可以适时的到学校档案部门进行专业的学习,提高教学档案相关文件和资料的管理水平。

3.3 提高二级院系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级院系的领导者要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的价值,将储藏与传播相结合,不能只是储藏一些具有价值的档案、文献,更应该利用储藏的东西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和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使档案的传播更加便捷,从而使学生和教师可通过更多的方式获得知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二级院系要提高自身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要树立“电子档案”的观念,转变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如收集、借阅、整理等一系列简单的模式,在观念上与信息社会接轨,要摒弃手工操作管理的观念,树立通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来实现档案的自动化管理。

4 结 语

本文对二级院系教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二级院系的档案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发展和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注意。采用良好有效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资源的获得者(教师、学生等)拥有良好的学术环境,从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予宏.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教学档案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李晓红.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改革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3]夏婷.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研究[J].西部大开发,2011(2).

二年级体育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教学评估;二级院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88-02

近年来,省教育厅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评估,如独立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抽检评估、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等,形式多样化的教育评估其目的是简单明确的,就是通过检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运行情况,推动高校管理不断改革,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而教育评估所用到的信息和材料则是取自独立学院的各类教学档案,所以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是独立学院办学质量体现的视口,不断优化教学档案管理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之一。

一、通过教育评估,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档案材料收集难,容易出现不齐全现象。二级院系档案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大多数二级院系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明确档案归档的具体要求,这就导致各二级院系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时无章可循,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独立学院还存在外聘教师多这一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档案收集的困难。比如外聘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容易主观臆断的按照自己所在学校的格式填写,出现填写内容不规范现象;不能自觉及时的提交教学材料;为了应付交差,对上交材料进行临时突击,整理内容草率导致档案质量低等现象。这些做法都对院系教学档案收集设置“拦路虎”,在客观上加大了教学档案管理的难度。教学档案具有分散性的特点,这就使得其在收集整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每学期的有关实践教学各项活动方案的制定,在实施过程中对做的具体工作缺少相关文字记载和问题整改措施及总结;又如有的工作做的比较好且效果明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及时形成相应的文字材料,当到了教育评估时,对不齐全的部分再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不仅对日常的教学工作产生冲击,扰乱了院系教学工作的秩序,而且还对教学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院系教学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档案材料不规范,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由于二级院系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所以在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该收集的没有收集,不需要收集的却都收集了起来,而且在收集上来的资料存放年限无明确规定,导致部分到期文件没有及时做出销毁措施,所有文件都堆放在储物架上,使得有限的储存资源被占据。在教学档案归档过程中,学院与二级院系之间没有对接好统一整理文件材料的管理要求,没有明确哪些材料上交部门,哪些教学档案由二级院系保存,致使一些教学档案重复保存,一些则无人收存,从而导致了教学档案管理处在一个无序的状态中。二级院系在教学资料归档过程中,还存在只注重上级下发文件的收集和整理,而忽略了自身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材料收集工作。如二级院系开展的各类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教师互相听评课记录、院系会议记录等,是二级院系自身因实际情况而产生的教学成果,也需要纳入归档范围。在部分原始档案记录中使用的纸张规格不一,或使用圆珠笔或铅笔进行内容填写,使得字迹模糊,这些不良习惯都不利于资料长期保存。绝大部分二级院系的归档载体上存在单一性,对于教学文件中实物类的档案如教师教学课件、课程视频材料、音频材料等没有及时同步归档,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学材料的完整性。

3.其他方面。在教育评估过程中,缺少对相应教学数据进行归类统计,比如学生使用教材的优秀教材统计及近三年新教材的使用率等从量的角度体现教学管理的数据分析;二级院系与学院相关部门之间档案数据不一致的现象;部分教学档案如课题申报表等缺少上级部门的批复原件或复印件;部分教师担心自己的教学资料在归档后被他人使用或日后借阅不方便等因素,只上交其中一部分材料这一不良现象。

二、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

1.档案管理意识的薄弱,缺少专职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首先是院系领导、教师及管理人员的档案归档意识薄弱,他们会偏见的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和科研就是代表教学工作圆满完成的标准,对于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教学档案材料觉得可有可无,也觉得与自己无关,这就严重制约了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在独立学院二级院系中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为兼职档案员,由于不是专职从事档案工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管理训练,所以会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及能力,业务能力较低,这就造成了教学档案收集不齐全,质量低等问题。兼职档案员大多数是由教学秘书承担,他们日常工作本就繁琐,使得他们对教学档案收集不及时,错过最佳收集时间;同时他们也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相关教学材料档案进行整理,这也会导致大量的教学材料因整理归档不及时而造成丢失的后果。

2.教学档案管理的收集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盲区。在档案归档过程中容易造成这一倾向,就是只注重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忽略了如何将这些教学档案有效的展开利用。而这一思维倾向就导致了院系教学工作人员对教学档案的不重视,会让他们觉得这些材料只是为了检查而准备的资料,不重视日常的收集整理工作,这种表面现象的管理会造成大量的教学信息使用价值流失,没有很好的体现教学档案应用于教学的这一理念。同时在档案的借阅流程中存在手续不完善的问题。部分二级院系在档案借阅过程中没有及时做好相关借阅登记手续,导致有些文件因借出时没有相关记录而造成后期找不到文件下落,造成信息流失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学档案归档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三、强化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1.二级院系领导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院系领导要转变观念,从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上对教师开展档案管理的教育工作,正面认识教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档案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及时的上交各项相关的教学文件资料,从根本上提高档案归档的自觉性,在院系间确立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理念。

2.建立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二级院系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其内容要详细包括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时间及要求、借阅登记要求、移交时间及相关手续。为了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保质保量的实施,可以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利益挂钩,从侧面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对于目前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管理过程职责不明等问题,应对本院系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科学化的、系统化的培训,应让他们熟悉档案业务;在新时代下,还要加强他们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知识修养和管理能力。在收集教学档案过程中,针对外聘教师材料收集问题上,管理人员应按照院系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教师及时上交相关教学资料,并对教学资料的内容和质量进行严格把握。比如可以在学期初拟出需要教师提供的资料并且标明上交时限,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求限期修改,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从原始资料就开始规范起来,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教育评估能够促进和加强教学档案的建设。二级院系可以按照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来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类,使得教育评估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同时通过教育评估纠正教师不重视教学资料归档的错误观念,真正达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胡晓静,朱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3).

二年级体育教案范文第4篇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河北省普通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全日制公办、民办和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完全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其他初等教育学校参照执行。

二、入学

第三条小学实行“按时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学校在新学年开始前一个月将服务区内适龄儿童登记造册,报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小学报市教育局普教科审核。经当地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学最迟应在新学年始业前15天,将应接受义务教育儿童的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凡年满6[!]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的儿童,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凭实际常住户口簿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小学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小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服务区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认定学生实际常住户籍所在地应坚持学生户籍所在地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相统一、学生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常住地相统一的原则。小学一般不接受不足龄的儿童入学。

适龄儿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入学者,必须在学校规定报到时间内申述理由,并持证明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一周不报到入学者,由学校报请地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并责令其送子女入学。

第四条适龄儿童需要免入学、缓入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市直经市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学校出具免入学和缓入学证明。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入学、缓入学的,应当附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缓入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入学申请。

第五条凡年满6周岁的流动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暂住证,同时取得就业证明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可由其法定监护人持户籍所在乡镇(街道)户籍证明和原就读学校借读联系函(一年级新生入学需要户籍所在地原指定就读学校开具的联系函)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申请借读学校。

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流出学生建立并保留学籍。流出学生回流出地居住并要求回原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学校不得拒收。

流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招收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入学借读,并为借读学生建立临时学籍。

第六条小学应创造条件接收视力、听力、智力等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并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条件由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小学按40—45人编班。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小班教学。

小学入学分班应采取随机分配的办法进行,不得通过任何面试、笔试等方式为学生分配班级,更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快慢班。

第八条小学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省统一的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并管理学生档案。

第九条学生学籍管理的号码分为档案号和学籍号,号码实行全省统一编号。(参见附件四《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号码编制使用细则》)

三、考勤和综合素质评定

第十条学生上课、自习、参加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都实行考勤。学生上学期间应按规定时间到校和离校。因故不能按时上课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必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理。对旷课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学生,学校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批评教育。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实行寄宿生在校考勤制度,确保寄宿生在校安全。寄宿制学校要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寄宿生作息制度,确保学生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第十一条学校应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测评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综合素质评定包括学业成绩的考核和操行的评定。采用“等级 特长 激励性评语”的评价方式,实行素质报告单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按学期向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报告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情况,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意识。

第十二条学业成绩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实行等级制,按优秀、良好、及格、待定四个等级评定。低年级也可以在综合测评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无等级评定,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学期成绩按平时学习成绩和考试或考查成绩综合评定;学年成绩以第二学期成绩为主评定。学业成绩被评为待定等级的学生,应在下一学期开学时补考相应科目,并按补考后的成绩确定等级,作为测评成绩。

第十三条德育考查主要根据学生本人的思 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及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等作出全面的鉴定;文化课考试侧重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阅读单独设项考查,主要考查阅读量;体育考查侧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劳动课考查主要看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及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每学年要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检查。

第十四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取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由学校命题(农村地区小学毕业考试可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乡镇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心小学命题),期末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毕业考试、考查科目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英语课以平时学习成绩为主,期末考核采用等级制。学校不得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或张榜公布。

少数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经学生申请、任课教师提名、学校批准,可以免予参加一门或几门课程的考试。

第十五条学生操行一般用评语的方式评定。评语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反映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学生具有教育、指导意义。评语由班主任拟稿,征求任课教师、少先队干部意见,学校领导审定。操行评定的结果应填入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第十六条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操行要记入学生档案。

四、转学和借读

第十七条学生有下列理由之一者,准予转学:家庭住址跨省、市、县(区)、乡(镇)迁移;在市、县的城区内或农村乡(镇)内家庭住址迁离原校服务区,且路途远不能在原校学习;由公办小学要求进入民办小学或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学习。

第十八条学生转学须由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转出学校同意,家长持转出学校函与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接收后,应立即将复函函寄(或家长转交)转出学校,转出学校收到复函后方可开具转学证(跨省转学除外)。经转出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后,拷贝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同纸质档案一并交学生带到转入地教育管理部门,转学申请和附件与转学证明存根等一并存档。学生监护人与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联系,经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接收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并为学生授予新的学籍号码后,转学学生凭原学校发给的转学证、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家长单位证明和实际常住户口簿到转入学校办理转学手续。转入学校收取学生档案并按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为其建立新学籍。

学生转入或转出均需统一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办理,农村小学报乡镇教育管理机构,市区(含三个办事处、开发区)小学报市教育局普教科。认定学生转出必须具备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申请、转入学校复函和转学证存根。认定学生转入,必须有转学证。毕业年级不允许转学。

跨省转学的要及时发送和收取纸质《学生学籍表》。转入我市的,要建立学生学籍电子档案信息。

第十九条学校对符合转入条件的学生应及时安排插班学习。对因转入学校额已满转学确有困难的学生,市直由市教育局普教科、农村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或乡镇中心小学)统一安排。凡转学学生不能转入他校者,原校应允许该生回校学习。

第二十条公办学校一般不收借读生。如学校学额许可,学生在服务区内有居住条件和监护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准予借读:

1、父母双方长期在国外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

2、父母双方从事野外或流动性较大的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学生户口所在地工作,需随父母居住的;

4、父母双方均无法必履行或一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需由亲属抚养监护的。

5、流动儿童随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暂住证,同时取得就业证明或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

驻边防和海岛部队干部、支边干部、烈士的子女要求借读的,应予以妥善安排;华侨、港澳台籍同胞、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的子女要求借读的,应给予照顾;接受外国学生就读按教育部《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借读学生收费标准应按国家有关要求执行。

第二十一条适龄儿童借读,应向原户籍所在地学校申请,报乡镇人民政府(市直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同时凭父母或其监护人所在单位证明和原校开具的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外地入学批准书、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一年级新生免)及在所要借读学校服务区内有居住条件的证明等向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向教育局普教科)申请借读,由乡镇人民政府(市直的由普教科)协调安排借读学校;或按新居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持上述证明向住所附近上学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后办理借读手续。学期中途一般不办理借读手续。借读生的审批权限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居地借读入学注册后,所在学校应为其建立临时学籍,发给《接受外地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注册证明》,注册证明由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交(或由接受学校函寄)常住户籍所在地的小学作为已入学凭证。未入学的,由户籍所在地的学校报告当地政府,并协同依法对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动员或处罚。学校应建立服务区内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登记制度。

第二十三条借读学生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规定年限的教育,可在借读学校领取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证书。

五、休学和复学

第二十四条因病需治疗、休养,经乡级以上医院证明、学校核准者,或有其他正当理由者,经学校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后,将学生休学情况记入学生电子档案方可办理休学,由学校出具休学证。休学期限,一般不超过下一学年始业日期,届时不能复学的,应再办理审批手续。学生在一学期内,因病或特殊情况请假缺课时间超过三个月,跟班学习有困难,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休学,复学时学校可据其实际学历程度并征求本人及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意见后编入相应年级。

第二十五条在休学期间,其学籍予以保留,但不得转入其他学校。休学期满或休学期未满 请示复学者,持乡级以上医院康复证明,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以复学。到期不办理复学手续的,应动员其按时复学。毕业年级学生休学或复学均需报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

六、退学、辍学

第二十六条小学属义务教育阶段,除因病或因故丧失学习能力者外,不允许学生退学。丧失学习能力必须退学的,其退学手续一律由市教育局普教科核准。

第二十七条小学应防止未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在校学生未经学校准假不到校,学校应及时进行家访,查明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敦促其到校;经学校督促后,三日内仍不到校,学校应与其所在的村委会或居委会联系,共同动员其到校;学生一周内还不到校,学校应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做好巩固工作。每个月底,学校应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学生辍学情况,每一学期,学校应将学生辍学情况记入学籍表和学籍电子档案,并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七、升级、跳级

第二十八条小学实行年限教育,学生每学年末自然升入高一年级。

第二十九条小学取消留级制度。随班就读的轻度视力、听力和智力等残疾的学生应列为特殊教育学生,另行登记造册,填写特殊教育学生学籍表,并安排其到相应年级学习。

第三十条少数智力超常、操行优良、身体健康、参加高一年级考核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经学生本人和其监护人申请,学校可准其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同时报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其是否达到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跳级应在学年度开学时进行。

八、毕业

第三十一条小学对修完规定年限,或经批准跳级,确已修完全部课程的学生,发给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证书。少数智力超常、操行优良、身体健康、参加毕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经本人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申请,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可准予提前毕业,确定其达到了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九、奖励和处分

第三十二条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奖励。奖励等级可分班级奖、学校奖和上级领导部门奖。学生受到校级以上奖励,应记入学籍表。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第三十三条学生严重违反《小学生守则》或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以及社会治安条例,屡教不改者,应给予处分。处分学生需由班主任提出,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三种。学校不得开除或劝退学生。对学生处分要事实清楚,要告知、允许学生申辩。学生处分不得张榜公布、不得召开学生大会宣布;学生对处分不服可以申诉。

学生在受处分后满一学期,确定已改正错误,进步显蓍者,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可以撤销处分。处分撤消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个人学籍档案中撤出。

十、管理职能

第三十四条普通小学学籍管理由地方政府所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普通小学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检查、处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和从事学籍管理电子化工作。学校专门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学生的电子档案并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籍信息。学籍管理信息要按所授权限进行管理。学籍资料以学校为单位建档、管理,乡镇教育管理部门或中心小学负责全乡镇学籍管理。各小学应及时、认真地填写学生学籍登记表、健康检查表、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等,并将其作为学生学籍档案,由教导处永久保存;学生学籍电子档案应及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于新学期开学后由学校收回,存入学生学籍档案。

学籍档案实行全省统一表式,由市或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具体要求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确定。

学生学籍号一经编定,便不得变更,直至小学学段结束。除座位表外的各类表册均应以学籍号为序。

学生姓名不得任意更改。确需更换,须持盖有公安部门户籍专用章的证明,到市教育局普教科办理更名手续。

第三十五条学生学籍表、学籍注册表均须在新生入学时建档、造册,由市教育局普教科验印后一式三份,市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各存一份。

各学校要确定专人负责学籍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填写要认真、及时、完整,资料应齐全、规范、准确。

第三十六条各校新生名册及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学籍变动情况应于新学年开学一个月内报市教育局普教科审批、备案。学生入学情况学年统计应与教育年度统计工作同步进行,在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进行。学期统计应在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汇兑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借读学生学籍由原学籍所在学校管理,借读学校建立临时学籍(内容同正式学籍),并注明借读字样,学生借读终止时,转原学籍所在学校登记、存档。

学生转学,由转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直接交、邮寄或密封由学生自带转入地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发生学生辍学、复学及转学、借读等情况,必须在一个月内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学生死亡、因故丧失学习能力的,由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报告(需附有关证明材料),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注销其学籍,学校在学生电子档案中注明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所出具的纸质学籍材料,必须按规定加盖学校和市教育主管部门公章方才生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转学、休学、借读的学生涂改或重新制作学生学籍的有关信息和材料。

第三十八条任何学校均不得私自接收没有学籍证明和转学、借读等手续的学生。

第三十九条学生或监护人不按本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一经发现由有关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立即纠正处置。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如有违反本规定行为,要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要对学校法人代表和相关责任人做出行政处分。

民办学校接收没有入学、转学、借读手续学生的,视做管理混乱,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学生非正常死亡或发生重大事故,所在学校必须依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教育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同时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十一条凡弄虚作假,乱开转学证书、假初等义务教育证书、假三好学生证明、涂改学籍档案的,对直接责任人应给予纪律处分,违法者要依法惩处。

第四十二条在执行本办法过程中,各乡(镇)的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辅措施,但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相抵触,也不得违背本规定的基本原则。

第四十三条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加强管理,及时总结分析,纠正和处理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十一、附则

二年级体育教案范文第5篇

一、创新机制强化引领

开学初,在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局年度工作要点》以及外地先进的教师队伍培训及管理经验基础上,在主管雷校长撰写的《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十二五”规划》和《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三年行动计划》指导下,办公室撰写了《年教师教育工作计划》、《县第二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性学校创建活动方案》、《县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重新认定方案》、《县中小学教师第四届“读书使我成长”征文评选活动方案》以及《县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方案》等。

3月30日上午,在进修学校六楼多媒体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由全县中小学校业务校长、德育校长及部分骨干班主任参加的“干训师培、德育工作会议”。会上下发了相关文件,并对本年度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教育局副书记李春晓、进修学校校长王兆文及副校长雷宏分别强调了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今后教师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

按照局工作要求,5月下旬,在校领导的反复指导下,撰写了《县中小学教师教育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工程实施方案共23页,涵盖了教师培训五年工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工程体系、实施策略以及相应管理机制与办法。通过撰写《工程方案》,理清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整体思路,强化了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县今后五年教师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可能性,指明了方向。

二、重提高强内涵高效启动十二五期间骨干教师认定工作

1.市级骨干推荐工作

按照市教育局下发的长教发〔2011〕53号《关于推荐市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的通知》要求,3月25日—4月8日,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市级学科骨干教师认定”申报工作。针对学校推荐的教师,办公室进行了认真审核,并从各校名额所占比重、学科结构、申报教师年龄特征几方面进行了全面衡量、具体分析,最后确认156人入围,4月8日报送市继教办。经市级骨干认定考试,我县中小学共有83名教师被确认为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其中的34名市级初中学科骨干教师于6月25日参加了“市第二周期双休日名师讲堂活动”,骨干教师积极参加、认真听课,提升了教育理念,促进了自身专业成长。7月17日—7月25日,我县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将按要求参加省级培训活动。

2.县级骨干认定工作

制定并下发了《县2011—2013年度学科骨干教师重新认定方案》、各中小学骨干教师名额分配表以及《关于县2011—2013年度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重新认定专业水平测试考务工作安排》。4月份,各校按照方案要求推荐人选,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5月10日,在四楼西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特教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了骨干教师重新认定专业水平测试时间、地点、形式、考场规则以及教师准考证的填写要求,使与会领导明确了本次考试的日程安排及重要意义。5月14日上午,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考试在实验小学举行,全县共有1271名教师参加了本次考试。

5月21日,学校安排21位教师利用休息日对本轮骨干教师认定进行考核。其中15人阅卷,6人业绩考核。

本轮骨干教师认定工作,通过校领导的精细研究,周密部署,通过承办校提供的优质、专业、有效的服务,通过8位副主考和44位同仁的鼎力协助,才使本次考试组织得力,考场秩序井然,给学校和参加考试的教师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应该说本次考试既是一次选拔的活动,也是一次难得的培训提高的过程,更是一次加油补钙的机会,为我县“十二五”期间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开了个好头,为下一步骨干教师的认定、培训、提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全力打造“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工程

教师培训工作重在提高认识、强化机制、专业引领、贯彻落实。上半年在不断学习、深入思考以及领导指引下,确立了我县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既: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均衡发展”的方针,以教师“三新一德”全员培训教材为主抓手,以“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专业发展性学校创建活动为依托,以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以“研训一体”为主要培训形式,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我先基础教育质量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积极进取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按照教师培训工作思路以及省学院年度教师全员培训教材征订通知要求,在校领导的研究部署下,办公室制定并下发《年度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材征订通知》和《年度县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材征订数额分配表》,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教师培训教材征订工作。目前,教师培训教材已下发到学校。

国培计划之省培项目

按省级文件精神,上半年办公室落实了九项国培计划之省培项目安排,他们分别是继续教育培训者培训、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校本研修培训者培训、培训管理者和学科骨干教师省级高级研修培训、骨干班主任省级培训、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心理健康教师省级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省级培训、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全县共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优秀教师196人被推荐为省培对象,办公室对参加省级培训的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省级培训通知以及相关教师名单均已挂到进修学校网站,省级培训活动将在暑期全部结束。

心理健康教师市级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长教发(2011)119号文件《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资格培训及认证实施方案》要求,组织我县中小学心育教师参加岗位资格认证培训的申报工作。目前,我县共申报82名教师,8月18日——26日参加市级培训。

远程培训

依据《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参加“年度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习活动的计划安排》,根据市继教办关于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编号的紧急通知要求,办公室对我县申报的6600余名教师进行了远程培训学习编班、编号以及推选班级辅导教师工作。目前,我县远程培训学习名单已上报市继教办。

县级暑期培训工作

为了使我县暑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有序运行、高质量开展,7月上旬,在校领导研究部署下,在征求教研室意见基础上,完成《年暑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方案》以及县级集中培训和二级传导时间表。方案中对集中培训、二级传导以及校本研修对象、内容、方式、时间以及培训考核作了具体的安排。7曰14日上午,组织召开了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会议,下发方案和教师培训日程表,部署教师培训工作,主管雷校长做重要讲话。

四、活动促成长注重名优教师优秀教育资源的积累

市级读书演讲比赛

按照《市中小学教师读书演讲比赛方案》要求,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优秀教师读书演讲比赛推荐申报工作,5月中旬全县中小学、高中共31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目前已将参赛教师演讲文稿和录像光盘上报市继教办。

6月4日参加了关于《年市中小学教师读书演讲总结表彰大会暨读书演讲汇报会》,会上听取了市教育局周副局长、市师资培训处韩处长关于教师读书活动的重要讲话,以及七位老师的精彩读书演讲汇报,受益颇深。在这次读书演讲比赛中,我县参加活动的31人均获奖次。

教育技术应用成果评选活动

根据《市中小学教师参加全省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县关于中小学教师参加全省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活动方案,下发到网站,并根据各校上报的36个应用成果进行了初评。6月28日,将初评出来的28个应用成果报送市教育局师资培训处。

五、互帮互助展现和谐团队

众所周知,教师教育办公室是“三合一”部室,事务性的工作多且杂。为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期初部室工作会议上对办公室人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时光荏苒,一学期很快就接近了尾声,回首半年来的工作,有感慨,更有感动。w老师身体不好,时常卧病在家,w老师毫无怨言的无条件的全部接纳,而且工作兢兢业业,有条不紊,事无巨细,精益求精;n老师业务熟练,经验丰富,对于部室重要工作经常给予提醒,帮助出谋划策,还时常指导年轻的老师;l老师腰间盘不好,不能长期坐着工作。但是对于繁杂的远程培训、骨干教师认定考试工作,进行电子表格的设计、数字统计等往往累的要算背痛、眼花头晕,但是从无怨言,时常加班加点工作;z老师是个积极、认真、乐于助人,张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主任,还有什么我能干的?”这话听着简单,却让我经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