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整个花城都洋溢着迎亚运的喜庆,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了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等几家开发区科技创新企业,陪同视察的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常务副省长朱小丹、省委秘书长徐少华,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长万庆良以及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凌伟宪。

张德江副总理等领导一行参观了华德公司的展厅及生产车间。华德公司总裁李志明在公司展厅向张德江副总理介绍公司的核心技术:“华德公司的核心技术是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制冷技术,该项技术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功获得专利授权,在国内获得20项专利授权,我们的产品列入广东省及广州市自主创新产品,我们的产品还入选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全国只有240项产品入选,其中空调产品只有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入选。”

张德江副总理非常赞赏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我们的技术非常感兴趣,他详细的询问了板管蒸发式冷凝的技术原理。李志明跟张德江副总理介绍:“蒸发式冷凝跟风冷和水冷的区别在于,蒸发式冷凝结合了风冷和水冷的优点,同时避免了风冷和水冷的缺点。蒸发式冷凝是效率最高的冷凝方式,但在我们之前没有人把蒸发式冷凝应用于中央空调,原因是体积庞大,维护困难。我们考察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传统的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改造,形成现在的板管式蒸发式冷凝器,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效率。我们的品牌就是“羿歌”,其寓意是华德人像我们的祖先后羿一样为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作出贡献。”张德江副总理高兴的边听边称赞。

在生产车间,张德江副总理看到了华德板管蒸发式冷凝器的样品,看到板管蒸发式冷凝器的特殊结构,他连连赞赏:“这种结构散热面积增大了一倍,换热效果也增加了一倍”。他很巧妙的将它比喻为“轻机枪是风冷、重机枪是水冷,蒸发冷综合利用风冷和水冷就是为了提高散热量”,张德江副总理对华德羿歌产品连连称赞。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凌伟宪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华德了,他对华德公司的板管蒸发式冷凝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他向张副总理解释道:“华德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没有水塔,美观,环保,最重要的还很节能,还实现了机组的一体化。”凌主任精辟的概括了华德羿歌空调的特性。张德江副总理非常关注的询问市场应用情况,李志明回答说去年华德羿歌的产值为8000多万元,今年能达到1.5亿元。李志明总裁继续说到:“过去我们的节能空调进入政府采购很困难,因为我们是自主创新产品,没有同类产品比较进行招投标,自从有了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策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通过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策,我们的空调成功的在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项目中应用,同时在多个个亚运场馆中得到应用。”

接着李志明总裁向张德江副总理介绍了我们的专业空调,包括医疗专用空调、城市轨道专用空调以及通信机房专用空调。我们自主研发的医院专用三联供中央空调为医院一次性解决制冷、供暖、供热水三个问题。过去医院为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购置水冷空调、热泵机组、锅炉供热水等多套设备。现在只需要一台华德羿歌的空调设备就可以解决了,这为全国医院建设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们将热管原理跟中央空调相结合,推出了华德羿歌通信机房专用空调,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把热管原理应用于中央空调。机房空调是全年24小时都需要制冷的,华德羿歌通信机房专用空调利用热管原理使得机房空调在冬天制冷的时候不需要开压缩机,这大大的降低了能耗。我们成功地在重庆移动、广东移动等通信机房中得到应用。

我们为吉林火车站定制的中央空调,为吉林火车站实现了50%的节能,我们这个南方的空调厂家很好的解决了北方寒冷冬天使用空调面临的诸多问题。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冷与空调;专业;特色技术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更是高职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品牌。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与地区行业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充分利用学校与行业企业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借助行业的指导和企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发挥各自的优势,把课堂拓展到企业,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方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用性更强,使学生更早地接触企业,了解专业,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初步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实训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零距离;彰显了专业特色。

一、重塑“菜单式”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特色的核心

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菜单式”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合作企业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内在能力要求的深度调研、分析,构建基于职业能力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和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教材体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中,突出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相融合,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创新课程体系,围绕能力、素质要求,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同时,全方位引入企业文化,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一)重塑以企业典型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双方人员参加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小组,根据合作企业典型岗位能力要求,围绕合作企业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要求设置“菜单式”特色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设置中,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成果以及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及时引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来;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开设具有企业特色、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或专题讲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根据合作企业是生产空调制造企业的特点加强了机械加工、机械制图、焊接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等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比重;开设了WI(作业指导书)、ISO9000系列标准等专题讲座,形成了“天加班”的课程菜单。而“三菱重工空调班”则是在“天加空调班”的课程菜单的基础上,增设了“三菱重工多联机安装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 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极具企业特色的专业技术课程。

(二)特色教材建设。我们根据合作企业不同的“订单”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专业特色课程教材。由专职教师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亲自挂帅,组织教材编写小组,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技能标准引入教材中。形成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教材。开发出:“天加制冷、空调设备维修与运行管理”、“天加风机盘管、空调箱生产操作规范”、“三菱重工多联机安装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 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特色教材及与之配套的习题库、工程应用案例库、试题库、网络学习资源等。

(三)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根据“中级制冷工”、“制冷工操作证”、“预算员”、“CAD绘图员”、“维修电工”等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配合企业“订单”要求,把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融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前具有相应的技能等级,“天加空调班”同学具备“中级制冷”、“制冷工操作证”等;“三菱重工空调班”同学具备“中级制冷工”、“制冷工操作证”及三菱空调自己的“多联机安装维修培训证书”。

(四)重塑以能力素质评价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在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过程中,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标准,施行校内和企业共同考核的模式。形成了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考核学生能力的准则,最终体现了考核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例如“天加空调班”的学生,某一门课程的总评成绩,不但包括校内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入该生在天加公司顶岗实习期间的绩效考核成绩,引入“日常行为”、“6S”、“TMP”、“工作效率”、“工作态度”、“质量”、“成本控制”、“工艺”及“合理化建议”等评价项目,课程总评成绩为校内和企业成绩加权后的结果;形成了能力素质评价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体现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

二、打造专兼职教师一体教学团队是专业特色的关键

在我们合作办学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重点打造一批技术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团队;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专兼职教师团队由学院本专业教师和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知识分子、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组成,这样的团队对于学校而言有利于促进专业“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对于企业而言,培养的学生其职业能力就业岗位更为贴近。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骨干教师为一体的“专兼职”的优秀教学团队。

(一)“走出去”。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同时,学校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或同步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工作;教师在企业工作过程中,通过企业实践工作开展科研,既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又能更快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技术、产品或其他前沿的科技成果;同时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在让专业教师具备一线工作经验,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选派骨干专职教师外出进修和学历提升促进专业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请进来”。兼职教师是专兼职教师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行业和合作企业为本专业提供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他们传授的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强,授课时还与学生分享实际经验及行业的最新信息,并且带来了大量的区域人才需求信息,增强了学生就业学习的针对性;同时每年还定期给专职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提升专职教师的技术水平。“天加制冷、空调设备维修与运行管理”、“天加风机盘管、空调箱生产操作规范”、“三菱重工多联机安装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相关专业特色课程基本都由企业技术人员来承担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改革 考核 实践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11-02 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特色的具体体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实验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技能是实验及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制冷与空调专业是我校一个三年制的专业,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更要掌握从事本专业应具备的较高超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了增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率,我校对该专业实践考核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 本专业实践考核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原考核状况

(1)专业各课程考试一般采用闭卷形式,根据学生笔答情况,教师给出卷面成绩,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最后由教师给出学期总成绩。

即使有时进行过实践考核,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真正将实践教学比例与最后成绩比例合理分配,体现不出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2)教师普遍对实验实践考试的本质、地位、作用、功能的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树立与中职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观。考试缺乏现代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过于凭经验办事,对于"考什么"、"怎么考"没有共识,严重影响考试教育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重知识考查,轻技能、能力和素质考核。

(二)导致的问题

(1)在相同的环境下,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考核。

(2)过分偏重于考核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忽略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考核,这不仅与中职的培养目标相矛盾,而且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感到模棱两可。

(3)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接受新知识、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意识和能力,用一张试卷是无法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的。

(4)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各门课程,性质不同,有的偏理论,有的偏重应用技术,有的处于两者之间。如果考核方法不加以区分,必然会给学生造成误导,极不利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将严重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制约教育改革的进行。

二 实践考核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实践

1 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制冷与空调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常用制冷空调设备原理、构造与性能,具备中、小型制冷空调设备与系统安装、调试、故障诊断、运行维护能力,并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的学生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素质要求:其中素质要求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要求包括安全意识、协作意识、探索改革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

(2)知识要求:要求学生达到中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必备的外语,数学及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网络知识,基本的机械CAD制图操作知识,焊接加工的基本知识,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制冷与空调工艺设计,制冷与空调系统给排水等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制冷与空调系统安装操作与维修,维护的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管理、协调工作能力;具有撰写常用技术文件及信息交流能力;具有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及产品手册能力;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外语说明书的能力:具备熟练地使用与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具备制冷与空调的工艺、水电系统的安装调试、技术改造的能力、具备各种制冷与空调设备及制冷电器的销售与售前、售后服务技能,具有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主要岗位定位在(1)企事业单位水、电、暖、空调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2)家用及商用空调与电冰箱的安装与维修工作。(3)制冷空调设备的销售与售后服务工作。(4)工厂空调与制冷设备的生产与检验工作。

2 科学划分课程类型,明确考核重点

实践考核办法,内容的制定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制定。而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各门课程的优化、课程目标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每门课程的类型、特点、承担的任务不同,因此考试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将课程分为如下几类:

(1)公共课:这类课程主要以知识和理论传授为主,如数学、英语、语文、计算机基础。这类课程重点突出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

(2)职业技术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这类课主要以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重,如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制冷原理、压缩机的原理、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与维修等,既要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又要考核操作技能。

(3)以技能,能力为主的课程,如焊接工艺,抽真空与制冷剂的加注,检漏与堵漏等的实习,计算机应用等,这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因此重点突出技能和能力的考核。

(4)综合型的课程如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这些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重点突出综合能力考核。

(5) 选学内容,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某一应用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如制冷新技术、新型制冷剂、市场菅销等,对这类内容主要加强学生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能力的考核。

3 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合理确定实践考核方法

(1)变"集中考核为主"为"平时考核为主"

所谓"平时考核",是指平时训练(主要是实验、实习、设计)的考核,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系统而适时地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准确、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调节教学活动,以保证能力培养切实有效地完成,为了充分发挥平时考核作用,缓解实验,实习设备短缺的问题,实践教学应减少集中考核的次数。如实验次数比较多的课程,象电工电子技术。

(2)变"课程结业考核"为"资格证书考核"。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些课程结束时必须满足某种技能,这样这些课程的考核就可以与资格证书的考核挂钩,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全国或全省的统一考试来确定成绩是否合格。如计算机基础、AUTOCAD、英语、普通话、电工实习等课程。

(3)变"单纯的考核"为"多种形式的考核"。考核既要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体现查阅资料,自我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考核中,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动手操作、质疑、笔试、撰写总结、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如焊接工艺、抽真空与制冷剂的加注、检漏与堵漏、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4)变"单向性评价"为"多向性评价"。在平时的考查中,在公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做到每次考核后,及时公布答案和示范标准,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评价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反馈、及时补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解除或缓和对考核的紧张心理。

(5)变"实验室考核"为"工厂考核"。某些课程或教学环节由于受到实验实训条件的限制,在校内无法实现实践考核,可以将考场搬到实习基地进行现场考核,不仅可以达到考核目的,同时也可以将最新技术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使学生的技能在毕业后能继续使用。如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组织施工等。

当然,由于课程特点,每种考核方式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也各有利弊。在保证考试的效率和信度的前提下,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根据课程的教育目标确定。在制冷与空调实践教学的考核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课程都需要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时间空间按需设定的考核方式。

三 两点思考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在医药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想进入这个市场分一杯羹的商业企业多如牛毛,但真正能适应这个市场,并做强、做大的企业屈指可数。

与国药、新上药、华润不同的是,九州通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谋求上市以后,九州通已从名不见经传到华丽转身,在更大的发展空间中不断寻求扩张。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近万家医药商业企业中位列第三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国内领先的冷链配送技术。

全国医药冷链整体滞后

按照近5年我国药品市场的CAGR(复合年增长率)10%~20%计算, 2010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已近7000亿元。根据南方所专家的预测,2011年中国医药市场增长有望高达24%,达到9388亿元的规模,中国有望在未来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虽然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但总体来说医药冷链市场发展不是很理想”。在IQPC医药冷链峰会上,九州通医药集团技术研发副总经理陶冶分析。将近7000亿元的药品市场规模,冷藏药品大概占到10%-20%的份额,由于冷藏药品的单价高,销售额也已经占到1000亿左右。但若从发送货物的件数角度来讲,比重就明显低了。

在从制造生产企业到一级的批发商企业,到二级的批发企业,再到终端客户的物流链中,冷链管理非常不乐观。尽管新医改政策的逐步推开,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的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但中国医药冷链仍面临着滞后的困局。这表现在供应链全过程中,技术设备的落后,运输市场的不规范,断链现象严重等都使得整个冷链发展速度缓慢。

无论和自身或是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多厂商和配送商,都没有规模的冷链技术设备条件。陶冶列举了一组数据,“目前冷藏车仅仅占据国内货运汽车量的0.3%,而美国大概占0.8%-1%,英国是2.5%-8%,德国2%-3%。” 就医药冷库来说,全国国有冷库容量大概只有700万立方米左右,而且都有超过15年的历史。陶冶分析。

运输市场不规范也是一大制约。“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没有能力来进行自己配送的,80%-90%都是依靠托运的,现在还没有全国性的专业化冷链物流公司。”陶冶指出。“全国冷库将近1/3都需要进行大型修理,大多数冷藏品经营企业都缺乏进行温度监控系统和质量监控平台,导致断链现象的发生,特别在交接的过程中,没有温控的交接记录。”

医药冷链迟迟未见起色,背后的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考量。对于高质的药品来说,成品本身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通过飞机,公路联运和高级的冷藏技术进行托运。但是对于大量的低质的冷藏药品来讲,质量就难以保证。“一般来说都用,相当一部分物流公司的操作是用敞篷的卡车,加上用一些冰块方法来保温,这种方法在途中的温度是难以控制的。”

而撇开成本而言,针对冷藏药品,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还没有跟上。据了解,2000版的GSP上第18条有关仓储条款,提到冷库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10℃,湿度应该在45-75o C之间,而在运输方面却只是提到一定要保证温度和冷藏措施,没有具体的数据规定。虽然在处罚上有一些规定,但不足以形成警戒的效果。2006年,政府出台的一些规定,相对来说,提出了一些比较明确的要求,操作性也稍微强一点,在冷库方面对设备要求有很大的改进,如一些自动的监测,调控,电路,备用的发电机组,记录温度的设备等等。

“现在该行业还没有一个标准可以遵循,特别是企业和企业之间,怎么样交换一些数据还值得探讨,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陶冶道出了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的忧心,“总体来说医药冷链市场发展不太理想。”

“医药冷链物流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整个供应链存在问题。”陶冶最后总结。为了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医药企业急迫寻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的规模效应的捷径。

冷链跟踪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医药物流企业,“九州通模式”曾被认为是中国医药商业史上一项重大突破。

“医院的院内物流是我们的特色业务,比如说九州通曾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云南白药、天津制药等机构企业有过成功的合作,为北京大学的人民医院所提供院内物流管理,包括ERP系统和供应商选用平台,另外还为四川遂宁、江苏扬中提供物流信息系统。”

陶冶看来,信息处理能力作为核心优势,是九州通异于其他企业的很大不同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九州通自主开发的药品冷链系统,被九州通视为试水国内破题在即的医药冷链市场的突破口。

九州通目前冷库的面积在8000立方米左右,大概存储4万件,每年大概要处理的冷藏药品25万件。九州通的物流效率是每小时每个库的出货率达到5000订单行,出错率仅为万分之一,并承诺物流中心200公里之内的区域,12小时之内送到。

而在库过程,则采取可视化冷库作业,设计多温区,保证短时间2-8℃温度区域内,药品不变质,工作人员也能适应环境;客户交接过程,会将全程温度记录交给客户,最终客户也能通过专用平台查询在九州通工作时间段内的相关数据。

“系统运用RFID技术,包括在入库,仓储,配送等方面,都能进行全程跟踪,保证不断链。入库环节,九州通采取‘三专方案’,即专用的冷链收货月台,专职的收货人员,专门的低温入库通道。”陶冶介绍。

在和客户交接的时候,九州通利用红外温控仪来实行当场的测温,与配送现场进行温度的交接,并把全过程记录也交接给客户,客户能掌握产品在全过程所处环境的温度的一个变化。

“不过,我们也只能在收获到下游客户之间做到冷链的控制,短期内要想达到生产厂商到最终客户整个供应链达到很好的控制是很有难度的,”陶冶直言,“最后还是考虑到成本的问题。”

自主开发撑起半边天

九州通进行了十二项物流技术创新,其中包括提前拣选和自动化立库率等项目。不仅为其自身服务,还为行业其他企业机构服务,目前已经形成3条产品线:医疗机构产品线、供应链产品线、物流产品线。

九州通对自主研发信息技术的自豪溢言于表。 “目前九州通的信息团队已经超过300人了,在一般的企业看来,这不可想象。因为大多数医药企业的IT基本都是外包的。”陶冶说,九州通基本上所有的技术都是自主开发的,这也包括药品冷链系统。

“自主开发的技术是九州通的一大特色,撑起了九州通的半边天。”陶冶自豪介绍,“哪怕是一盒,一瓶,哪怕是100块的订单,我们都收,这对客户来说是很有利的,所以当真正做到迅速送达各消费终端。”“没有这些高科技的技术,很难将成本控制在1.5%以下”,陶冶坦言,“在上海、新疆这些终端非常发达的一些区域,九州通已经百分之百做到端对端的配送。”

“最早我们是采取的国外的一些仓储技术,从2004年之后全部替换成自主开发的技术,并在全国35个中心得到广泛应用。”陶冶介绍,“包括自主设计的仓储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目前九州通的设备控制系统对所有的设备都能集成,通过这些技术,我们更清晰与怎么去控制立体库,怎么去控制分拣设备和对车辆运输进行路径优化。”

目前九州通拥有下属企业70余家,经营品规14000多个,上游厂家4200多家,下游客户69800多家。运行物流中心面积总共达40余万平方米,每天集团平均在库件数210万件,每年要处理的总件数达到4000万件。这对于九州通的物流效率和成本来讲是一个挑战,不过,通过技术的能力,九州通把物流成本控制在1.5%以下,这包括仓储和运输的成本,同时还能保证万分之一以下的差错率。

与同行达成良性合作

虽然冷链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还很低,但市场潜力是块肥饵,对九州通和其他企业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机会。陶冶坦言,希望未来九州通与高质量的冷链物流公司达成营运和技术这两方面的良性合作。

在运营方面,九州通希望能与比较高质量的冷链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形成一个干支结合的医药物流冷链。“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擅长在干线上运输,而九州通较容易接触终端客户,擅长于支线运输。”在陶冶看来,毫无疑问,专业企业和九州通合作,能形成很好的物流网络对接,包括整散统配对接,这样就有望在质量保证的同时能降低成本。

另一个方面就是技术合作。到目前为止,九州通给顾客的承诺是:在九州通管理的冷链时间段内,质量是有保证的,出了这个时间段无监管。陶总认为,要想形成全程管理的平台,从生产厂商到最终客户整个供应链的质量都达到很好的控制,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要求相互术语能够交接。

“九州通现在已经开始使用GPS,GIS平台,用户能够在地图上清晰地看到其的货物到达位置,并能看到它现在的温度。如果这些技术不仅是九州通自己在用,上下游的客户也能互动起来,那么整条链都能保质保量,用户的信任度才会提高。”

“未来九州通将以医药冷链市场领航者的姿态,和同行共同打造干支结合的物流网络,整散统配的对接系统,温度湿度全程监控的GPS和GIS管理平台和上下游联动的供应链。”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严把质量关

来自德国的世图兹在全球精密空调设备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20%,是全球IT应用精密空调领域高端品牌,也是行业内先进技术、优质品质的领导者。在精密空调领域拥有数十年经验的世图兹,在其制冷系统的每个部分均采用优化的节能技术,可为用户提供专业与个性化的数据中心空调解决方案。在追求卓越的节能特性的同时,世图兹一直在追求更高产品质量、更高可靠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和更及时优质的服务。

谈到世图兹的优势,孙思格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过硬的产品质量。世图兹传承了德国企业一贯对技术和质量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世图兹秉承全球制造厂商的产品一致性理念,产品设计、研发平台都源自德国总部,具有严谨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把部件选材关,所有零部件采用全球知名品牌,新的零部件或材料供应商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流程并在德国总部测试中心进行性能、可靠性、寿命等一系列检测,通过评估才可进入供应商名单;对已入选的部件供应商进行系统化管理、督导,每批次的零部件进厂前经严格检测方可入库;优质的装配工艺及出厂电气性能测试。

第二,世图兹在技术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且专业性强。世图兹技术积淀数十载,紧随IT技术发展趋势,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整体制冷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孙思格举例说:“我们不像其他厂商那样可以轻易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能力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而是因为我们在为用户定制化每一款产品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项目审批流程。每个定制化产品的申请都要经过德国总部审批、确认,而且德国的专家必会亲临客户现场,与客户深入沟通后才会启动定制化的开发流程。严格的程序保证了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专业化的且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能够充分满足客户需求。”

第三,世图兹产品的售后服务全部由世图兹自己提供,而不会外包给其他服务商,确保用户可以获得可靠的、统一、专业性的服务。同时世图兹对备品备件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流程,在全国设立了备品备件仓库,确保备品备件的质量与及时供应。

精密制冷更智能

孙思格表示:“进入中国近30年,我们对中国客户需求的了解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们始终关注的是关键业务领域大中型数据中心的建设。”

“我们的行级制冷、间接自然冷却、新风自然制冷、室外冰冻水解决方案以及制冷整体解决方案等受到了中国用户的普遍欢迎。”孙思格说,“CyberAir精密制冷系统早在2005年就在上海有了第一个中国客户。目前,CyberAir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相比以前,我们产品更新速度更快,产品上市场的周期也进一步缩短。”CyberAir由高质量的部件组成,整个系统在世图兹性能测试中心经受了-20℃~45℃的高强度测试。CyberAir可以满足极为苛刻的可用性和能效要求,并可对7种制冷系统、6种尺寸规格和多种选件进行自由组合,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方案。每台CyberAir都配有微处理器,可以控制所有运行组件,并优化能源效率。

相关期刊更多

制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制冷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供热制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