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1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的行动,意味着风的相送,而这时,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该休息了。就像……

熊,一个庞大的动物,一个人们提及就闻风丧胆的动物,他也该休息了,是的,再大的动物,再厉害的生物都得休息,就像熊一样冬眠,这,就是我从大自然得到的启示。

一样的道理,在忙的人都得休息,即使你有很强的意志力。意志力是很强的一种能量,但如果你没有体力的话就一事无成。

我是一名高中生,承重的学习负担压得我喘不过气,即使,我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即使,我有很强的意志力。于是,考试过后,努力与回报不成真比。当我静下心来,我才明白,原来,我犯了一个错,一个致命的错,我忘记储存能量,我总以为,只有不断的努力再努力,我才可以成功,于是,心里自以为是的认为,如果睡觉,就失去了学习的时间。然后,我就牺牲应该睡觉的时间来学习,可曾想,上课时老打瞌睡,导致课听不好,下来学习时,花了2倍的时间才得以了解皮毛,这最终导致,学习很努力,但不见成效。

现在,我明白了,我也应该像熊一样,得“冬眠”,在保存一定能量时,再稍作努力,得到的就会更多,因为效率好。所以,从现在起,你,我的朋友,也应该劳逸结合。当你加班时,你不妨想想,休息后,你会用少一倍的时间做完这些工作,停下来吧!喝口水!休息下!你一定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冬季,在等待,等待球的落寞,等待雪的飘零,更重要的是,他在等待春的来临,要记着,等待是为了寻找另一个合适的机会给自己。

所以,朋友,大约在冬季你将成长!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2篇

人岁月无情,它载着生活悄然在我身边徘徊了十六年,我情不自禁想问:“生活除了给我留下生长的痕迹以外,就别无它有了吗?”

不,生活给予的还有许多启示。

当我开始学会撒谎,把自己种下的苦果给别人尝时,我看到那人委屈而无奈的眼神;生活给了我批评和改正的决心;生活启示我:要让自己问心无愧,就必须敢做敢当,坚持诚信的原则。

当我第一次为达到目的而拼命时,不知不觉目的早被甩在背后,我才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是多么奇妙;生活启示我:一切成功,都源自拼和狠。 岁月无情,它载着生活悄然在我身边徘徊了十六年,我情不自禁想问:“生活除了给我留下生长的痕迹以外,就别无它有了吗?” 不,生活给予的还有许多启示。 当我开始学会撒谎,把自己种下的苦果给别人尝时,我看到那人委屈而无奈的眼神;生活给了我批评和改正的决心;生活启示我:要让自己问心无愧,就必须敢做敢当,坚持诚信的原则。 当我第一次为达到目的而拼命时,不知不觉目的早被甩在背后,我才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是多么奇妙;生活启示我:一切成功,都源自拼和狠。 当我因自傲和朋友大大出手时,他没有还手,而是说他忍了;生活给了我惩罚,它让我懂得了自责和内疚的感觉,生活启示我:知己难逢几人留,不珍惜朋友,就会一辈子孤独,你的世界就会只有灰。 当我第一次因她的不理睬和冷漠而感到心情低落时,我发现了自己的无聊和单纯,这次生活沉默了;生活启示我:人是感情做的,但抒发在不恰当的时候,它就成罪了。 现在看着这些我经过的生活必经之路,从那些记忆中,我发现了生活给了我许多欢乐和悲伤;生活启示我:只要你用心对待每一天,每一天都不止五彩了! 时间依旧不知疲倦地跑,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认真对待生活。领悟它给你的启示,因为生活给我们的启示,每一个都是生命的真谛! 岁月无情,它载着生活悄然在我身边徘徊了十六年,我情不自禁想问:“生活除了给我留下生长的痕迹以外,就别无它有了吗?” 不,生活给予的还有许多启示。 当我开始学会撒谎,把自己种下的苦果给别人尝时,我看到那人委屈而无奈的眼神;生活给了我批评和改正的决心;生活启示我:要让自己问心无愧,就必须敢做敢当,坚持诚信的原则。 当我第一次为达到目的而拼命时,不知不觉目的早被甩在背后,我才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是多么奇妙;生活启示我:一切成功,都源自拼和狠。 当我因自傲和朋友大大出手时,他没有还手,而是说他忍了;生活给了我惩罚,它让我懂得了自责和内疚的感觉,生活启示我:知己难逢几人留,不珍惜朋友,就会一辈子孤独,你的世界就会只有灰。 当我第一次因她的不理睬和冷漠而感到心情低落时,我发现了自己的无聊和单纯,这次生活沉默了;生活启示我:人是感情做的,但抒发在不恰当的时候,它就成罪了。 现在看着这些我经过的生活必经之路,从那些记忆中,我发现了生活给了我许多欢乐和悲伤;生活启示我:只要你用心对待每一天,每一天都不止五彩了! 时间依旧不知疲倦地跑,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认真对待生活。领悟它给你的启示,因为生活给我们的启示,每一个都是生命的真谛!

当我因自傲和朋友大大出手时,他没有还手,而是说他忍了;生活给了我惩罚,它让我懂得了自责和内疚的感觉,生活启示我:知己难逢几人留,不珍惜朋友,就会一辈子孤独,你的世界就会只有灰。

当我第一次因她的不理睬和冷漠而感到心情低落时,我发现了自己的无聊和单纯,这次生活沉默了;生活启示我:人是感情做的,但抒发在不恰当的时候,它就成罪了。

现在看着这些我经过的生活必经之路,从那些记忆中,我发现了生活给了我许多欢乐和悲伤;生活启示我:只要你用心对待每一天,每一天都不止五彩了!

时间依旧不知疲倦地跑,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认真对待生活。领悟它给你的启示,因为生活给我们的启示,每一个都是生命的真谛! 生像站在天平上,平衡的时候少,失衡的时候太多。因此,怎样面对艰难与困苦,用什莫方式去解决变得尤为重要。生活告诉我,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心态。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启示的意义,使我从中感受到一个人的心态起到了决定性因素。

当一辆汽车从你面前疾驰而过,差点压着你,你会怎样想?有的人心想:我今天可真背,这麽倒霉!”而有的人想:我今天这庆幸,以后我可得多加小心,注意安全。”从这两种想法看出,两种不同的心态。显然后者的想法是良好心态的体现,他不因自己差点被压而埋怨那辆疾驰的车,也不怨自己的运气差,走背字。而是珍惜这次危险带来的警示,实际的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我相信有这样想法的人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会避免这种危险事情的再次发生,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今天这麽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心态非常重要。同样还有一个小故事也很有启示意义。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呢。表述不同,缘于心态不同。

我认为心态直接影响着心情。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心态,那末心情自然也好,可以感到内心的平静安详,也许还会感到十分满足。

一句“何陋之有?”说明在陋室当中,心中仍能悠然自得。“惟吾德馨”说明了自己品德高尚,也许他不在乎外界的条件,不觉得陋室是陋,这恰恰说明主人高雅的风度,潇洒的个性,归根到底是拥有一颗平常心,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因此,内心并不感到凄凉,并没有感到凄惨的味道。反之,多了一份洒脱、坦然和自足。这是多好的一个心态啊。让人感受到君子的内心有一种恒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周边生气盎然,繁花似锦。他生命里面的齐唱可以去改变一个简陋的地方。《陋室铭》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未提陋室的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而用文字描述颜回的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家可真够陋的,但颜回的人生态度,心理状态让孔子颇为满意。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3篇

大自然是神奇的,从古到今大自然就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启示,比如取火,做熟食,这些都是经过大自然的启示学到的。大自然的启发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运用,那么人类受大自然的启示发明了什么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科学家在各种动物身上都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萤火虫,后来人类发明了人工冷光。根据电鱼发明了伏特电池,根据水母发明了各种结构的预测仪器,可以提前10多个小时对相关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以及渔民安全,起到了重要意义。另外根据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可以轻松的探测各种导弹,防止相关作假,大自然带给人类太多的启示,从而也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产品,不仅仅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为军事力量也提供了很多贡献。

人类受到大自然的启示有很多,而且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工具,比如电子蛙眼,风暴预测仪器,人工冷光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土文学;启蒙;批判蒙昧;返归自然;改良人生

“五四”是启蒙的时代。受“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五四”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启蒙特色。在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启蒙思想建构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启蒙思潮是一种包蕴着丰富思想蕴涵的思想潮流,其基本出发点是对封建的批判,其终极目标是对人的深层价值秩序的改造。因而,在文学中对启蒙意识任何单方面的阐释都只会遮蔽启蒙思想的多样内涵。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表现出丰富鲜明的启蒙精神。鲁迅以及鲁迅影响下兴起的“五四”乡土作家群的乡土文学把批判的锋芒对准蒙昧落后乡土的蛮风陋俗,更多呈现出批判蒙昧主义的启蒙理性精神。三十年代乡土文学并没有中断启蒙精神,而是表现出决然不同的启蒙精神。实际上,乡土作为现代中国广大未开化民众的栖息地,曾经有许多的现代知识者从这片浸满血与泪的栖息地走出来,当这些现代知识者回过头来重新打量这片栖息地的时候,永远会寄寓或悲悯哀怜或欣赏迷恋或理性审视的复杂情感。事实也是如此。从三十年代废名、沈从文等乡土作家的崛起,可以看出三十年代乡土文学不再以简单的批判来书写乡土,而是把乡土描写成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情调,乡土成了这些寄寓都市的启蒙知识者返归自然的精神皈依之所。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对乡土既没有迷恋也没有批判,而是突显出对落后民众人性的审视,沿续了“五四”改造国民性的启蒙理性精神。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启蒙精神,表现出丰富的启蒙思想。

一、揭示病苦:批判蒙昧的启蒙主义

启蒙思潮在西方是伴随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而发展起来的一股旨在批判封建主义的思想潮流。它以重新确立人的价值为中心内容,以开启民智、批判蒙昧为基本指向。“五四”是中国由漫长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黎明前的黑暗,这一时期源发的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乞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西方现代思潮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总结了晚清以来历次社会变革的经验教训,意识到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变,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制度,必须在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领域彻底反对封建伦理思想,击退在辛亥革命后愈加嚣张的尊孔复古逆流。”〔1〕(P5)这一时期,小说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以往被视为雕虫小技的地位,提高到改革社会、开启民智的至关重要的位置。“五四”知识精英把文学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最佳途径,在他们看来,民众的精神状况是制约国家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了健全的国民精神,中国的面貌才会焕然一新。因此,他们认为启蒙民众,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是中国社会由贫弱向现代转变的必然之路。鲁迅在这点上是最有代表性的。在谈及怎么做小说时,鲁迅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2〕(P512)在这样文学观的作用下,“五四”文学带有强烈的启蒙色彩。中国“五四”乡土更多呈现出破产凋敝的景象,其中既有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对古老乡土的入侵掠夺,造成血与泪的惨象,又有古老乡土上的蛮风陋俗和生活在古老乡村的愚昧不幸的民众自身所制造的惨剧。五四作家用悲悯的目光扫视大量残存蛮风陋俗的乡土,便抑制不住地把乡土上这些落后愚昧的民众以及一切封建因素作为批判的对象,因此,对封建蒙昧主义展开批判是五四乡土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虽然鲁迅的乡土小说以其超越一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远超出了乡土小说的范畴,人们习惯上并不把鲁迅归结为乡土文学的行列,但鲁迅的小说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起着开一代风气的作用,他对乡土文学的关注以及最能代表五四乡土文学的成就的切实创作都表明我们在讨论五四乡土文学时不应把鲁迅排斥在乡土文学之外。鲁迅的乡土小说最典型地表现了五四乡土文学揭示病苦批判蒙昧的启蒙精神,他把小说的视角聚焦在凋敝破败的乡村,正如《故乡》中所描写的乡土:“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此外,更多地描写乡土上愚昧不幸抱残守缺的未开化民众,《故乡》里润土满脸的皱纹显出一副穷困木讷的样子,一声声喊“我”老爷更使人震惊于他的愚昧麻木。《祝福》中祥林嫂最令人感到恐怖的不是她的不幸,而是她问有没有鬼而显出来的极端愚昧。《风波》里使人担忧地并不是在封建主义压迫下民众生活的一天不如一天,而是七斤面对皇帝坐龙庭的传言表现出惶惑疑惧的愚昧神情。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P512)正是抱着这样启蒙主义的文学思想,鲁迅的乡土小说始终关注着充满蛮风陋俗的乡土,以审视的目光解剖着生活在古老乡土上愚昧不幸的民众的精神病苦,表现出强烈的批判主义精神。因此,“五四”乡土文学以其强烈的批判性而表现出鲜明的启蒙理性精神。这种启蒙精神是启蒙思潮最根本的思想特征,因为启蒙本质上毕竟是和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最终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把人从封建专制的绳索上解放出来。这种揭示病苦、批判封建愚昧的启蒙精神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早期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其后在鲁迅影响下兴起的“五四”乡土作家群的创作也基本上沿续“五四”批判蒙昧的启蒙主义立场来书写乡土。在乡土作家群的笔下,乡土呈现出一幕幕破败落后的场景,乡土上的民众呈现出极端愚昧麻木的病态神情。《菊英的出嫁》(王鲁彦)通过对冥婚的描写批判了古老农业社会的落后性以及残存于古老乡土上的蛮风陋俗,使人对这种落后深感震惊。台静农更是擅长表现宗法制乡土社会上麻木不仁的民众。《烛焰》写存留于乡间的愚昧的冲喜恶俗,为了用冲喜恶俗挽救吴家少爷奄奄一息的生命,翠儿在结婚的第二天便成为寡妇,这一幕幕血与泪的控诉让人震惊于民众的愚昧落后。《负伤者》描写乡间卖妻、典妻的落后现象,都是极其惨烈的事件,衬托出民众的麻木无知。蹇先艾的《水葬》最能承续鲁迅批判的启蒙精神。一个小偷被处以水葬,在水边的围观者都是鲁迅《示众》里的麻木不仁的看客,甚至被葬者本人居然都对此麻木不仁。小说揭示出封闭乡村的大众灵魂,指出一种国民的精神病苦以引起疗治。五四乡土作家群笔下的乡村世界展示出一幅幅贫穷野蛮、闭塞落后、封建主义残存的生存图景,而在这生存图景下挣扎的是一个个愚昧麻木的民众。这些作家刺破乡村民众身上蒙昧主义的脓包,以冲破一切封建罗网的强大力量审视那些处在野蛮原始乡土上落后麻木民众的灵魂,表现出鲜明的启蒙精神。

“五四”乡土文学是典型的启蒙文学,无论是鲁迅还是乡土作家群,他们的创作都以批判封建、批判蒙昧为最终指向。他们以乡土为切入点,描写了在乡土上挣扎的民众,既写了他们悲剧性的一面,又写了他们愚昧落后不觉醒的一面。这些乡土作家以启蒙理性精神审视着破败凋敝的乡土,揭示民众的精神病苦,渴望以现代民主思想来开化民众,疗救民众。他们的作品既对禁锢人的封建主义进行猛烈批判,又批判了乡土上民众怯弱、麻木、冷漠、愚昧等种种蒙昧主义。“五四”乡土文学以揭示病苦为核心,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主义色彩。这种启蒙精神是启蒙思想的最基本最初级的形式,主要表现在现代乡土文学的早期阶段,当然三四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也依然隐约能够看到这种启蒙精神的影子,但不是主要形式。随着乡土文学的发展,三四十年代现代乡土文学的启蒙精神表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形式特征。

二、归依山水:返归自然的启蒙主义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在“五四”表现出批判蒙昧主义的启蒙精神之后,在三十年代并没有中断启蒙精神,而是在发展五四启蒙精神的基础上表现出与五四启蒙精神决然不同的思想特征,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精神。启蒙思想是与封建主义相对立而出现的,启蒙者首先看到了封建主义的种种弊端而对封建主义展开猛烈的批判。批判封建蒙昧主义成了启蒙思潮最显著的特征,因此,“五四”乡土小说表现出启蒙精神基本形式:批判封建蒙昧主义。但是,启蒙的任务不仅仅是批判封建主义,它是在批判封建主义的基础上构建自己未来理想王国和精神归宿。因此,西方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主义的种种弊端都提出了自己的种种设想。封建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看不到人的价值,以神性来压制人性,束缚人的发展。针对封建主义对人性的禁锢,卢梭提出“返归自然”的口号。“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独立和平等的。人们在橡树下饱食,在原始的小河里饮水,在供给其食物的树下睡觉。人们除了因年龄、健康和体力等的不同所造成的自然不平等或生理不平等外,没有任何财产上和政治上的不平等,没有‘我的’、‘你的’观念,没有天生的奴隶和天生的主人,没有服从和被服从、奴役和被奴役的不合理现象,没有一部分人享有损害他人的各种特权。人们在道德上是洁白无暇的。”〔3〕(P113)由此看来,卢梭“返归自然”的思想,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返回到充满生机的自然界,其次是返归到人性的本真状态。所以在卢梭构筑的理想国中都充满了郁郁生机的大自然,大自然作为人类的最终归依之所。人类不仅应该生活在自然之中,人性也应该是自然的,与受到现代文明污染的人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十年代沈从文、废名的乡土文学便能很好地表现这种返归自然的启蒙精神。这表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不仅仅是简单地表现批判封建蒙昧的启蒙精神,而是蕴涵着丰富的启蒙思想。事实上,西方启蒙思想的丰富性决定了中国现代乡土作家不可能只是单方面的接受西方启蒙思想一点,西方启蒙思想必然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影响中国现代乡土作家。因此,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启蒙精神必然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这一点,在现代乡土文学发展的新的阶段,便深化发展了启蒙精神,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精神。

沈从文的小说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共存、返归自然的启蒙思想。在沈从文的小说中不仅大肆渲染美丽异常的湘西自然风景,而且也大肆描写淳朴善良的湘西自然人性,这正表现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启蒙思想。自然问题、人的自然本性问题是卢梭整个启蒙思想的切入点。站在批判封建主义的立场上,卢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天堂,人不能违背自然的发展进程。基于这样的观点,卢梭把人分为“自然人”和“人为的人”,认为自然人的生活才是真正合乎人的天然本性的,并且断言“自然状态”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因为在卢梭看来,“生活在绝对孤立的、人们之间彼此没有任何联系的‘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人’,没有‘我的’、‘你的’这种私有观念,没有受到‘文明社会’的不良习俗的影响,他们是自主的个体,只听从良心的指导和支配。”〔3〕(P76)沈从文小说对自然生命状态的描绘最真实的表达了这种返归自然的启蒙思想。《边城》达到了自然风景与自然人性的完美统一。小说中蜿蜒曲折的小溪、清澈透明的河水、星星点点的山村、笼罩着茂密树木的连绵起伏的大山构成了湘西神奇美丽的生活背景。翠翠美丽如水,健康而充满生命力,这一切都展示出一种不悖乎自然的充满郁郁生机的自然的生命状态。不仅如此,翠翠更表现出自然的人性美:恬静、温柔、纯净、善良、淳朴,这种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污染的具有原始形态的自然人性美更加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

奇异美丽的自然山水,古朴纯厚的乡村风俗,翠翠宁静自足的生活,淳朴厚实的人性美,整个小说展现了一部充满自然力的生活画面,这自然的生活画面是作者童年时期理想化湘西世界的梦幻表现,即一切自然的都是美的,都是好的。至于沈从文其它的描写湘西的小说,如《柏子》、《长河》、《阿黑小史》、《龙朱》等都抹不掉大片美丽如画的风景,脱离不了生命和人性的自然本真状态,甚至对湘西那种大胆自然的性爱形式都充满了肯定,这一切都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思想。沈从文描写都市的那些小说,对现代都市文明充满了厌恶,所以,沈从文的笔下的都市社会,男性必定萎顿自私,女性必定淫乱虚伪。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否定表明沈从文倾心追寻湘西自然的生命状态,流露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思想。废名更是采取一种对文明社会弃绝的姿态来描写乡土。废名笔下的乡土世界宁静和谐、波澜不兴,是一种桃花源般的、最原始的自然形态。《桥》中的史家庄白跺青墙,三面是大树包围,瓦墨一般的黑。村外大片的稻田,层层的青山绿水给人带来无限的绿意。《菱荡》中的陶家村泥墙瓦屋,大片的青山绿树,树阴遮得叫人无风自凉,菱荡深不见底。废名笔下的人物闪动着人性美的光辉,三哑叔讨米来到史家庄被史家奶奶收留,除非史家奶奶升天,三哑叔是不会离开史家庄的,史家奶奶饱经风霜而乐善好施,三哑叔知恩图报侍奉史家奶奶,陈聋子在陶家村更是其乐陶陶,这些都显示出一种未受文明社会熏染的自然的人性美。

与“五四”乡土作家浓烈刺目地渲染乡间的苦难来批判乡土批判蒙昧不同,沈从文、废名更多地表现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戕害,而把自然作为人类的精神归宿,这与十八世纪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批判社会文明返归自然的启蒙思想是相通的,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精神。因此,三十年代以沈从文废名为代表的乡土文学表现出的返归自然的启蒙精神与批判封建蒙昧的“五四”乡土文学的启蒙精神构成了互补,共同丰富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启蒙理性。

三、审视人性:改良人生的启蒙主义

如果说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五四”时期是批判蒙昧的启蒙主义,三十年代是返归自然的启蒙主义,那么到了四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学又表现出了新的启蒙精神。四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在启蒙精神上继承了“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启蒙思想,更多注重对人性的审视,对国民性的批判,表现出一种改良人生的启蒙主义,这种启蒙精神在四十年代赵树理、丁玲等乡土小说中有很好表现。赵树理是陕北土生土长的作家,小说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格外偏重大众化通俗化。因此,赵树理通常被看作是最熟悉农民的作家,被看作解放区文学的代表,是最能体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艺路线的作家,但实际上赵树理的小说创作又和解放区文学存在明显的隔阂。赵树理的小说虽然写了解放区的新人,写了解放区农民翻身的自觉要求,但是赵树理的小说更多的表现出对人性的审视和对国民性的批判,与“歌德”为主的解放区文学存在明显的偏离。赵树理小说在思想上更多承续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启蒙精神,以一种人性审视的目光来描写解放区农民。在鲁迅看来,在中国要达到“立人”的目的,首先必须扫除积压在中国民众身上的劣根性,改造国民的灵魂。所以,在鲁迅的笔下展示了一个个麻木不仁、愚昧落后、因袭着封建奴役创伤的国民的灵魂。赵树理虽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小说是启蒙和反封建,但从赵树理对农民问题的展示以及对农民劣根性的批判都表现出赵树理小说其实从启蒙和反封建的角度深刻地审视人性,批判国民的精神奴役创伤,表现出了改造国民性、改良人生的启蒙主义。“赵树理深切地懂得旧中国农民的痛苦不仅仅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而且在于精神上的被奴役,他最懂得农民摆脱旧的文化、制度、风俗、习惯束缚的极端艰巨性。这样,赵树理在观察表现中国农民社会时,就有了与鲁迅大体相同的角度,即从农民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1〕(P479)我们对赵树理笔下的人物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赵树理小说表现出来的改良人生的启蒙思想。赵树理的小说主要塑造了两类农民形象:一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还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二诸葛、老秦、金桂婆婆便是其中的代表;二是年轻一代农民,这类农民有小元、小昌、小二黑、小芹等。在老一代农民中,《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是很有代表性的。对封建迷信的深信不移使得二诸葛更多地表现出愚昧落后的一面,多年来愚昧落后的生活使得他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算命占卦上,封建主义的精神奴役创伤使得二诸葛怯于反抗的压迫,赵树理深刻地批判了二诸葛身上因袭的封建社会精神奴役创伤。如果说二诸葛是受到封建迷信的毒害而灵魂受到扭曲,做奴隶而不得的悲剧,那么《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则是一个受到封建奴隶思想的毒害而甘心做奴隶,是做奴隶的悲剧。农村中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象老秦这样背负着封建精神奴役创伤的农民,封建恶霸势力才会一次又一次在农村逞强。《传家宝》中的金桂婆婆不仅被封建的思想观念所束缚,而且还要顽固的将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当作传家宝传给金桂。在未觉醒的老一辈农民中,赵树理清晰地展示了他们身上陈袭的国民劣根性,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对于新一代农民,赵树理更加敏锐地揭示出封建思想对他们思想的蚕食,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艰巨性。《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当上了村里的干部,不久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封建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以及权势欲顷刻急剧膨胀起来了,骑在村民的头上作威作福。《邪不压正》中的小昌本来是积极分子,在农民中思想觉悟颇高。但就是这样一个思想觉悟颇高的农民一当上农会主席就趾高气扬起来,不仅为了点滴好处和原来地主的狗腿子小旦混在一起,而且为了自己的私利硬逼着软英嫁给他儿子。所以小元、小昌等农民在思想上还没有洗涤干净封建思想的残余,他们的革命要求和阿Q居然是这样的如出一辙。“鲁迅和赵树理都看到了重要的是农民必须不断与自己本身的弱点作斗争,勇于洗涤自己的灵魂,才能创造新的生活。”〔1〕(P481)当然,由于四十年代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定要求,赵树理不可能过多的去写农民身上的劣根性,但赵树理的小说都隐含着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他把自己的小说称之为“问题小说”,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赵树理对国民性的深切关注。赵树理的小说批判因袭着封建毒素、带着旧社会脓包的农民身上的劣根性,描写这种国民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改良人性,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主义思想。

四十年代解放区的另一位代表性作家丁玲在描写新政权下的乡土的时候,也不忘展示农民身上的劣根性,其乡土小说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精神。丁玲一方面描写了农民翻身解放的积极要求,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另一方面这位女作家“五四”时期小说中一以贯之的启蒙精神又重新浮出水面,即使象《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政治气息非常浓厚的小说中,丁玲也同样展示了农民身上的劣根性,表现出背负着封建脓包的农民在解放的道路上的犹豫、徘徊以及他们还有后退的可能。《我在霞村的时候》更多的展现了民众身上麻木愚昧的封建意识,以及主人公贞贞对乡村这种愚昧落后的封建意识的强烈不满和大胆反叛精神。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封建节烈、贞操观念的超越以及对周围麻木民众的倔强反抗都表现出批判国民性改良人生的启蒙精神。《在医院中》也是以一个具有“五四”启蒙意识的知识女性的眼光来打量解放区的一所小医院,它显得是那样的压抑破败充满官僚主义,人人显得是那样的自私麻木,没有一点人性的关怀。由此可以发现,丁玲在四十年代解放区创作的乡土文学坚持了她“五四”时期一以贯之的人的觉醒的启蒙精神,丁玲对带着封建血肉脓包的民众劣根性的批判,剥露出自鲁迅以来的文学中始终突显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精神。

四十年代解放区乡土文学创作是在解放区这块明朗的天空下进行的,由于特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使得它不可能象“五四”乡土文学那样在启蒙精神的烛照下对乡土展开猛烈批判,也不可能象三十年代乡土文学那样归依山水。尽管如此,在政治话语的遮蔽下,四十年代乡土文学的启蒙话语依然没有被完全埋没,它总是隐晦曲折的渗透在小说文本中。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在批判封建意识的同时,更多的承续“五四”改造国民性的启蒙精神,突显出对人性的审视,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精神,使得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呈现出不同的启蒙精神。

纵观三个时期乡土文学创作,我们可以清晰的窥见这三个时期乡土文学启蒙精神的发展轨迹。“五四”乡土文学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主义,对保留有大量愚昧落后封建意识的乡土展开猛烈的批判,在批判的同时并没有勾勒出未来清晰的理想社会和提出对人的深层价值秩序的改造问题,而只是仅仅停留在简单批判的基础上;三十年代乡土文学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精神,此期的乡土文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批判封建蒙昧,而是在启蒙精神烛照下清晰勾勒出与束缚人的封建社会决然对立的理想社会,那就是一种充分尊重人的个性,返归自然的理想社会形态。可以看出此期的乡土文学表现出来的启蒙意识较之“五四”有了发展,从简单的批判到对理想社会的勾画;四十年代乡土文学的启蒙意识更多地表现在对人性的审视,上升到对人的深层价值秩序的改造,通过改造人的深层价值秩序来完成“立人”的目标,触及到启蒙主义的终极理想。所以四十年代乡土文学的启蒙精神较之三十年代又上升到新的高度。从对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三个时期启蒙精神的分析可以清楚窥见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启蒙精神经历了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这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启蒙精神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更好的分析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与启蒙的关系,也可以更好的揭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所应有的深广性。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土文学 启蒙话语 衍变

启蒙思潮在西方是伴随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而发展起来的一股旨在批判封建主义的思想潮流。它以重新确立人的价值为中心内容,以开启民智、批判蒙昧为基本指向。启蒙话语建立在普世价值之上,被持有时代话语权的知识精英所掌握。在西方现代思潮影响下,中国“新一代知识精英开始把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使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乡土文学表现出丰富鲜明的启蒙精神。

乡土作为现代中国广大未开化民众的栖息地,曾经有许多现代知识者从这片浸满血与泪的栖息地走出来,当他们重新打量她的时候,永远会寄寓或悲悯哀怜或欣赏迷恋或理性审视的复杂情感。鲁迅及其影响下兴起的“五・四”乡土文学把批判的锋芒对准蒙昧落后的乡土,呈现出批判封建蒙昧的启蒙精神。三十年代不再简单批判,乡土成了这些寄寓都市的启蒙知识者返归自然的精神皈依之所。四十年代延续“五・四”改造国民性的启蒙理性,凸显出对落后民众人性的审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启蒙精神。

“五・四”新文学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学的先驱们意识到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型,必须在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领域彻底反对封建伦理思想。在他们看来,民众的精神状况是制约国家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在谈及怎么做小说时,鲁迅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五四知识精英主张文学服膺于思想启蒙,把文学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最佳途径。在这种文学观下,“五・四”乡土作家以真诚的态度描绘停滞、落后、悲剧丛集的宗法制农村,把落后愚昧的民众和一切封建因素作为批判的对象。

鲁迅的作品虽以其超越一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未归入乡土派的行列,却最典型地体现了“五・四”乡土文学揭示病苦批判蒙昧的启蒙精神。他不仅仅满足于对未庄、土谷祠、乌篷船、咸亨酒店以及鲁镇年终大典上的祭祀礼仪等十足浓郁的绍兴风味的乡土生活氛围的营造,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一个民主主义启蒙者的思想和眼光来审视这片古老的土地。鲁迅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小说视角聚焦于“病态社会”人的精神病苦:《故乡》深刻地显示了润土的悲剧命运和他灵魂中令人颤栗的变化;《祝福》描写宗法制社会中一个善良的生命被套上无以洗刷的罪名,带者滴血的人生和灵魂走进地狱;《风波》以七斤的惶惑、疑惧的愚昧神情,揭示缺乏精神信仰、无特操的国民性弱点;《药》沉郁地写出了宗法制城镇的愚昧风习。正是从启蒙主义文学思想出发,鲁迅的乡土小说始终关注充满蛮风陋俗的乡土,以审视的目光解剖民众的精神病苦,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色彩。在鲁迅影响下的“五・四”乡土作家,延续了批判蒙昧的启蒙主义立场,他们怀抱阳光之剑,以与一切封建旧俗为敌的姿态批判愚昧、落后,挖掘民族精神创伤。《菊英的出嫁》描写浙东宗法制农村中古旧的冥婚习俗,渗透着对陈规陋俗的批判热情。《烛焰》刻写存留于乡间的冲喜恶俗,反映了夫为妻纲的宗法制度下女性价值荡然无存,批判了封建性的落后风俗和麻木不仁的民众。《负伤者》、《赌徒吉顺》表现农村卖妻、典妻的落后现象,揭示了下层妇女外部环境的冷酷、内部精神的巨大痛苦。《怂恿》围绕肉猪的买卖,展开乡间土豪劣绅的无情倾轧和野蛮的宗族性争斗。《水葬》着墨于黔地野蛮落后的水葬习俗,揭示闭塞乡村的精神愚昧。

“五・四”乡土作家以各自的乡村世界展示出一幅幅贫穷野蛮、闭塞落后、封建主义残存的生存图景,以及在这种生存图景下挣扎的乡村大众灵魂。在凝视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时,他们启蒙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胸襟充满着沉重的忧患意识,渴望以现代民主思想来开化民众,疗治民众的精神病苦。解剖国民心理和批判社会痼疾的笔端饱蘸着浓厚的悲剧色彩,以冲破一切封建罗网的强大力量,刺破乡村全部的鄙陋处。

封建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漠视人的价值,以神性压制人性,束缚人的发展。批判封建蒙昧虽是启蒙思潮最显著的特征,但绝非终极目标,它是以此为基础构建人类未来的理想王国和精神归宿。西方启蒙思想家就封建主义的弊端提出了种种设想,卢梭的“皈依自然”、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主张回归充满生机的自然界,返归人性的本真状态。三十年代沈从文、废名的乡土文学上承周作人的人生趣味和审美境界,其中既积淀着中国传统的崇尚自然、眷恋山水的基因,又溶进了“皈依自然”的成份。这表明现代乡土文学不止于简单地批判封建蒙昧,西方启蒙思想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乡土作家必然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接受,乡土文学表现出来的启蒙精神必然也是多种多样。在现代乡土文学发展新阶段的三十年代,便深化发展了启蒙精神,转换为返归自然的启蒙精神。

在乡村与都市、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两种社会文化的反差中,形成沈从文“乡下人”式的道德标准和情感倾向。当他回到梦寐以求的乡野腹地时,那种为都市文明所干涉、所裹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悄然消逝,在涤去功利念头的胸襟中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小说《边城》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纯淳厚的人情、人性美,信仰简单而执著的地方民族性格,加之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作者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它代表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萧萧》是以文字为音符奏出的温馨背后满怀忧伤的田园牧歌。《三三》、《龙朱》、《长河》等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世命运三者浑然一体,组成一种化外之境的生命形式、一首曲终奏雅的人性抒情诗,展示了湘西底层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生命自在状态。即便是描写都市生活的《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作者都是以都市反观乡村,以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否定寄托高远的人性理想,表明沈从文倾心追寻湘西自然的生命状态。

废名笔下的乡土世界波澜不兴、宁静调谐。《桥》写乡间风景、风俗、儿女情态,构成一个化外的牧歌世界,甚至茅林修竹都领会这纯真的境界,天人合一,物理与人理完美和谐。《菱荡》中的泥墙瓦屋、青山绿树,史家奶奶乐善好施、三哑叔知恩图报。自然适意、返朴归真的性情和生活形态闪动着人性美的光辉。这种对人生丑陋面的有意规避,正反映了作者对人间纯美的向往。

三十年代以沈从文、废名为代表的乡土文学融通西方返归自然的启蒙思想,把自然作为人类的精神归宿,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精神,与“五・四”的批判封建蒙昧形成互补,共同丰富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启蒙理性。

二、三十年代乡土作家都是滞留城市却未能忘情自己的乡土出身,正如鲁迅之于浙东小镇,沈从文之于混沌未开的湘西。“故乡”象征的是一个正在逝去的文化传统,它是作家灵感、生命的源泉,他们的“精神还乡”唤起的是亦悲亦喜与深广忧愤的复杂感情。而四十年代乡土作家不再以“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者身份回视乡土。由于战争时期解放区遭受文化封锁,与西方文学处于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他们一方面汲取民间文化作为补偿,一方面承续“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呈现为对“五・四”启蒙精神一定程度的回归,但又具有新的特质,注重对人性的审视和国民性批判,表现出一种改良人生的启蒙主义。

代表这一时期乡土文学最高成就的赵树理,植根于山西农村,注重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更多继承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启蒙精神,以一种人性审视的目光来描写解放区农民,从对农民问题的揭示以及对农民劣根性的批判,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农民精神、人的地位以及心里状态的变化。他塑造了两类农民形象:一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受封建迷信观念的扭曲,使得他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算命占卦上。《传家宝》中的金桂婆婆不仅被封建的思想观念所束缚,而且顽固地把这些作为“传家宝”传给下一代。正是对背负着封建主义沉重历史包袱的老一辈农民的深入剖析,指出农民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二是年轻一代。《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中的小元、小昌开始富于革命要求,然而一旦掌权,封建官本位、特权思想以及权势欲顷刻间急剧膨胀。赵树理敏锐地发现年轻一代农民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没有洗涤干净而可能发生蜕变,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丁玲在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创作秉持了她“五・四”时期人的觉醒的启蒙主题,《我在霞村的时候》展现了乡村民众麻木愚昧的封建意识。《在医院中》以具有“五・四”启蒙意识的知识女性的眼光来打量解放区的一所小医院,揭示了农民小生产者习气、人性的自私麻木。即使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政治气息浓厚的小说,也注重对人性的分析、批判和表达。

解放区乡土文学创作是在这块明朗的天空下进行的,由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使得它既不可能像“五・四”那样在启蒙精神的烛照下对乡土展开猛烈批判,也不可能像三十年代那样归依山水。基于对“五・四”改造国民性启蒙思想的继承,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在批判封建意识的同时,凸显对人性的审视,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精神。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尽管各人头上一方天,各人脚下一片土,但都渗透着作家强烈的启蒙意识。从“五・四”批判封建蒙昧到三十年代返归自然及至四十年代改良人生的启蒙话语的发展衍变轨迹,表明它不单是作家与乡土的一场心灵对话,更隐喻了一个民族摆脱一切异己的精神奴役、走出精神蒙昧所必须经历的艰难的心灵蜕变过程。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2].鲁迅:《呐喊:鲁迅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4。

[3].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