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过新年教案

过新年教案

过新年教案

过新年教案范文第1篇

一、创新型方案的内涵

创新型方案是方案中的一种,它吸收了传统教学方案的优点,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案的缺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创新型方案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吸收了教育的先进理念,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深化教学实践。缺少了创新型的教学方案,语文教学就不能更好地跟随时代的步伐,也就难以实现语文教学的初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文学素养。

所以,创新型方案的内涵在于“创新”。这种“创新”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而是一种理念以及基本内容上的创新。只有这种本质意义上的创新,才会让语文的教学富有真正的实效,而不是“纸上谈兵”。

二、若干创新型方案的探讨

创新型方案已经运用在了语文教师的教学中,有了一定的深化与发展。创新型方案的探讨也在不断的探讨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在实际的教学中,创新型方案有很多。现在,就选取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教学方案做一定的研究,考察创新型方案的最基本的特点,也为选择更好的创新型方案做一定的准备。

情景教学方案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语文素材描述了一定的情景,并不是枯燥的文字描述。就像有的古诗词,也富含意蕴,不仅仅是一段纯粹的汉字。在文章里,字词句还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感悟。另外,文章的创作还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所以,在教学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于学生的年纪还小,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很深奥的哲理,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领会。所以,这个时候,要学会将纯理论的文字,将抽象的描述形象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情景中去感受语文的独到之处,感受语文的美,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自己真正地爱上语文,学好语文。这种情景式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不会对语文产生排斥感,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所以,情景式教学方案是一种很优秀的教学方案,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是值得广大教师借鉴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案。

互动教学方案探讨。互动教学方案也是创新型教学方案中的一种,它可以很好地促进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让语文教学更加富有成效。互动教学方案,是强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与学生多多地沟通与交流,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转变被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局面,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互动教学模式讲究的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真正有助于丰富自己精神内涵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所以,互动教学方案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要不断深化这种互动模式的教学,让互动的深度与广度有适当的提高,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让互动教学方案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文所列举的“情景教学方案”和“互动教学方案”是语文教学中创新型方案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两种创新型方案的探讨,我们可以加深对创新型教学方案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创新型方案是人为的开创出来的一种方案。所以,教师要深刻理解语文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创出好的教学方案。它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对创新方案的探讨就显得更加重要。创新型方案要注重融合更多的教学元素,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吸纳与整合语文知识的能力、审美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为更高一级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学生培养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的提升。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深对创新型方案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教育的质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型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与学中有了可喜的效果,也给语文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范例,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实际经验,让语文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语文教学的创新型方案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只注重“表面”,忽视了语文教学创新的实际“内涵”。有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创新型”方案的重要意义,也在积极的探究这种创新型的方案。但是,有的语文教师缺乏对“创新”的深刻认识,认为“语文教学只要换了一个面貌与花样,就是创新”。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创新型方案的一种很深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语文的教学不可能富有真正的效果,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甚至,这种认识还会对教师形成一种误导,影响语文教学进一步的发展。

缺乏系统性。创新型方案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虽然,有一定的创新型教案。但是缺乏很深厚的理论基础。创新型方案在语文教学中不好很好地持续下去,语文教学的协调性不够,很多教师在坚持了语文的教学一段时间后,就不可能持续下去,缺少支持创新型教学延续下去的诸多环节,创新型教学方案缺乏完整性和严密性,成效不明显。

四、意见和建议

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创新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解决创新型方案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弊端,让语文的教与学有良好的发展,促进语文素质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强化对“创新型方案”的认识,避免“认知上的误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仔细体会“创新”这个词的真正意义。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不能仅仅追求“形相似”,还要追求“神相似”。所以,这一步是运用好创新型教学方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否则,创新型方案的探讨就会偏离真正的轨道。

过新年教案范文第2篇

案例教学法是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Langdell)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20世纪初,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采纳案例教学法,最初是利用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以帮助学生能像管理人员那样思考问题,做出决策。之后,案例教学法在西方教育界迅速崭露头角,被广泛运用于法学、医学、商业、企业管理等教学领域,逐渐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教育模式。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郑金洲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案例教学法以下定义。“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的”。“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案例与本课程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根据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含义的共识,结合广告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广告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教学法的含义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收集和加工典型营销传播现象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再现真实的营销传播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做出判断和决策,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进一步学习理解原理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即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育中的误区

由于我国广告教学长期以理论教授为主,侧重强调教学内容而忽视教学过程缺陷,导致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很多误区,只有消除这些误区,案例教学法才可能真正在广告教育中施展开来。

2.1误区之一:案例教学等混举例说明主张案例教学就是“举例说明”者,以为教学中有案例就是运用案例教学法。即是教师先讲述相关理论知识,再结合案例进行说明使理论具体化。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并非举例说明那么简单,首先,案例在案例教学法中占据中心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是借助案例研讨来实现的,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其次,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们自我学习,锻炼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营销传播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诵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授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组织讨论和积极评价。再次,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不断交往的过程,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法中占了很大比重,而举例完全是教师单方的教学行为。

2.2误区之二:案例教学等同事例教学主张案例教学就是以“案例复述”为主的事例教学法,即是以大量案例来吸引学生。课堂上只有老师对案例的描绘,很少有老师和同学的激烈辩论,老师在最后还要公布案例的“标准答案”。这样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教学,只不过是对广告概念或原则讲授的少,对案例描述介绍的多,学生仍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对案例的灌输。案例复述往往是对已有结论的论证,它对学习者的启示和警醒作用十分有限;而案例则是需要在讨论和分析中才能找到结论的特定情境中的事件。有的案例甚至很难得出结论或无法得出结论。事例教学比较简单,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随时插入,所用事例也往往是信手拈来,不必精心准备。而案例教学的要求则高得多。这种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其完整的教学过程。事例教学手法单一,以授受问答为主,而案例教学能对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组合。案例教学重要的不是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营销传播运作中的思考过程。案例教学真正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具体的广告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方法技能。

2.3误区之三:案例教学就是实践教学主张案例教学就是实践教学者,混淆了二者的含义。案例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共同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获取广告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更要通过对广告案例分析、追问的过程,养成学生反思实践问题的精神,提高反思实践问题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发展与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不是要学生死记知识条目,而是重视逻辑推理和辨证思考的过程,形成怀疑和批判的学术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仅仅是突破传统广告教育中只关注知识讲授的弊端,提高学生营销思维能力。但是案例毕竟是经过加工过的事实叙述,仍然不是完全的社会真实,案例教学法也不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广告实践,学生对于接待广告主的技巧、客户服务、策略选定、提案陈述、广告文书、广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并不能通过案例教学法完全获得。所以,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本质上是大相径庭的。在现行的中国广告学高等教育模式中产生的课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目的就是在于进一步培养广告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为学生进入职业状态做准备。

3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学中运用

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其完整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价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有周密的准备和精心的实施。目前学术界对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学中的运用概括性总结和表征化地描述居多,而结合广告教学实际真实再现认真分析其运用过程的则罕见。笔者结合自己在广告教学中的体会,以一个原创性的案例教学的演示分析为基础,探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设计和运用。在品牌定位的课程讲授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定位的本质即定位是针对潜在消费者的需求结合品牌的特性所做的营销传播活动,笔者选取了可口可乐新可乐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广告定位所依据的三个重要的参照因素:消费者的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的市场地位。

案例1:求新还是坚守—

—可口可乐的定位困境

可口可乐是全球最成功的品牌之一,因为可口可乐是这个市场的首创者,也是人们心目中饮料市场的领先者,因而可口可乐一直坚守自己的领导者定位,最具代表性的是它1942年的广告语:“真正的饮料(therealthing)”,表明只有可口可乐是正宗的可乐,其它的都是仿制品。20世纪50年代,可口可乐在对百事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可是接下来10年里,百事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定位:新一代的选择。通过系列广告大力宣扬青春、充满活力、富于挑战性的百事精神,“认为自己年轻的人现在就喝百事”,从而导致美国年龄在25岁以下的人几乎都迷上了百事可乐,抢夺了可口可乐在年轻人中的市场份额,成功与可口可乐缩小了差距。70年代,“百事挑战”运动针对可口可乐的口味,强调自己的稍甜配方更胜一筹。80年代,百事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巨星策略进一步挑战可口可乐的霸权。1981,可口可乐老大地位岌岌可危,市场份额不仅输给百事,还输给芬达、雪碧、健怡可乐。同时,可口可乐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配方的新可乐,在与百事和传统可口可乐的口味测试中,新可乐被消费者认为是口感最好的。面对百事的强劲挑战,可口可乐公司是否应该放弃原来的已有99年历史的神秘的“7X”配方,推出一种新配方的新可乐?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教学目标:①加深学生对广告定位依据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着将等消费者的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的市场地位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分析中去。②初步训练学生的广告定位决策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考虑到案例1是广告定位中真实的经典案例,具有争议性和可分析性的价值,且能较好地体现产品定位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故选定此案例以期望实现教学目标。第一步,教师的准备。教师对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做深入的分析,确定案例讨论中的焦点问题。第二步,学生的准备。每一位学生于课前一周已得到教师打印好的案例材料,并按教师的嘱咐认真阅读、分析案例并写好发言提纲。

(二)课堂实施阶段

教师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组约6至7人,并设计出案例分析、讨论的步骤。第一步,设疑激趣,呈现案例。考虑到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将打印好的案例已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对他们来说,案例己无好奇感,故课堂上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并提出6个问题供学生思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①可口可乐是否应该推出全新配方的新可乐?②可口可乐遭遇困境的关键原因是产品的口味吗?③可口可乐品牌的定位与核心价值是什么?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品牌的期待和心理需求是什么?⑤为什么定位大师里斯和屈特说“定位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而是针对潜在消费者心智所下的功夫。”⑥广告定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此时,师生再一次熟悉案例情境。此时仍处于案例的导入阶段。因此第二步的设计和安排非常关键。第二步,启发引导,展开讨论。①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发言,消除他们的紧张感,让他们在小范围的热烈讨论中互相启发整理思路。具体做法是小组每个成员先简单的说出自己所做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批评、补充。接着小组成员对按教师提供的案例问题的顺序逐一发表各自的意见,展开讨论,一个问题结束了,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讨论。最后要求各组总结,形成自己的结论,注意在小组范围内不一定要达成一致意见,只要其理由充分,每种意见都要统计。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分别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②全班讨论。各小组选派2名学生结合案情分析情况进行观点陈述,其他学生认真听,评判观点、结论,进行补充,或质疑,或提出反驳意见,学生全面参与。教师将不同观点板书于黑板上,同时对个别质疑进行解答。对案例1,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形成三种意见:A、以全新配方的新可乐取代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以更好口感作为新的广告诉求,跟百事打口味战。新可乐不会影响可口可乐的领导者定位。B、保持可口可乐的传统配方,因为消费者选择可口可乐是出于品牌认同,而不是仅仅是口味。独一无二的原创性是品牌的核心资产,新可乐使自己身份模糊,动摇品牌的领导者定位。C、同时销售传统配方和新配方的可口可乐。这样可以讨好消费者偏甜和偏淡的两者口味要求,比较保险。教师此时注意引出与论题相关的广告知识。第三步,以案论理,总结延伸。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有一个总结,在总结中教师往往要揭示案例中所包含的广告定位理论知识。案例1涉及针对产品功能还是针对消费者需要进行定位的矛盾冲突以及在这种矛盾冲突时如何决策的问题。事实上,定位不是对产品本身做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比产品本身要重要的多。可口可乐19世纪80年代推出时是市场上唯一的饮料产品。它首创了一种新产品种类,品牌的名字就成为产品本身。20世纪大部分时间,广告充分利用它的原创地位,也是它配方保密的原因。而新可乐与品牌定位背道而驰。新可乐的定位出让了它最关键的品牌资产:原创性。可口可乐的品牌角色是看守者,他们不能改变旗舰品牌的口感,不能改变它的形象,惟一能做的就是保卫自己珍贵的品牌遗产。事实上,可口可乐公司1985年的确推出过新可乐。这一决策大大低估了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没有估量到许多人对传统可口可乐的那种深切、持久的感情。人们因为买不到传统可乐愤怒,媒体和众多消费者强烈抗议,抵制新可乐。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公众的压力就迫使可口可乐公司完全撤下新可乐,恢复了老可口可乐的生产,从此回归经典可乐的定位,在以后的营销传播中可口可乐再也没有用“新”来形容过。教师要指出学生根据消费者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和市场地位进行定位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

(三)课后评价阶段

在案例1的学习中,学生是从一个营销广告人员的角度参与到案例分析中的,他们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决策人实际面对的那个两难情境,要承担一定的职业责任,要感受来不确定性后果的压力,认识到营销决策可能要冒风险,并且懂得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他们通过这种亲身的体验认识到在广告定位原来是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真实的案例情境让他们懂得了在做广告决策时,应考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最好的行动?为什么?以及行动后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同时,案例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也能考察学生对本章节理论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广告定位的内容。此外,对案例的共同讨论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相互合作能力。

4参考文献

过新年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现状 使用策略

案例教学是思品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一方面,由于案例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因此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案例往往是知识与能力的载体,是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因此, 案例教学也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知识的自然渗透和能力的有效培养。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思品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课前找案例,课中说案例,课后析案例”,乐此而不疲。

曾经听过一些新教师的思品课,应该说他们对案例教学在思品课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且基本上都在努力地尝试用案例教学打造自己的精品课堂,有些新教师甚至已经对案例教学运用得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在对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方面,不同的教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记得曾经有两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其中一节课是一名实习老师上的,内容是《社交礼仪ABC》,该教师把整节课的内容制成了幻灯片,画面很精致,让人赏心悦目,但幻灯片中引用的案例资料却与教材并无二致,甚至连设问都基本没有变化,结果,学生听得兴致索然。而另一节是有着两年教龄的新教师上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整节课她都是自编案例,完全不用教材中的资料。由于案例新鲜,学生听得兴致盎然。应该说,从课堂氛围看,第二节课是拔得头筹。可课后有意识地去翻看了两个班的课后作业,却发现第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第二节课。

由此也带给我一些思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都在努力追求过程与效果的一致,都在努力提倡“轻负高效”,那么在我们思品教学中又应该如何来寻找这个契合点呢?是否可以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以教材中的案例为载体,通过正确地看待、使用教材中的案例资源来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新路呢?接下来就谈谈本人对此的一些认识。

一、道是无情却有情——思品教材中案例使用的现状

其实上述现象不仅仅是出现在新教师中,在许多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惑与纠结。对此,笔者曾在校内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包括两个问题:

问题1:你觉得教材中的案例好不好?

有68%的老师认为好,理由是教材中的案例都贴近学生实际,且很多配有漫画,使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而且这些案例都是经编审组老师千锤百炼而成的,往往有更强的针对性,能更好地把知识和案例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也有7%的老师认为不好,理由是有不少案例在编教材的时候可能很好,但过了几年后已经过时了,不合适用了。而且有个别案例也没有考虑到地域的差异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有25%的老师则认为教材中的案例有好也有不足,值得商榷。

问题2:你是如何使用教材中的案例的?

有42%的老师是“拿来主义者”,理由是认为要再找一个比较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案例既浪费时间,也不一定找得到。有53%的老师觉得要把教材中案例完全放弃有点割舍不下,所以更多时候是选择案例的补充或改编。只有5%的老师选择自编案例上每一节课。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思品教材中的案例资料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而老师对案例的使用率也不低。可“用”是一回事,“怎么用”、“用得好不好”却又是另一回事。

二、万紫千红总是春——思品教材中案例使用的策略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载体,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等来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因此,案例的选择与使用至关重要。如果案例使用得不得当,相关因素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思品教学的整体效果。而思品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案例蓝本,所以笔者以为使用思品教材中的案例资料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入手。

策略一:对教材中的案例资料进行适当的选择使用,既不全部照用,也不完全放弃或忽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相当迅速,所以教材中的案例使用要因生而异,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教材案例。同时,由于不同年级的思品教材,其主题也有所不同,七年级侧重于心理和道德教育,八年级侧重于法律教育,而九年级则侧重于国情教育,因此在选择教材案例时也应该因课而异,根据主题的不同进行适当的选择。一般情况下,笔者认为选择性地使用思品教材中的案例资料,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择使用

“教师要准确、深刻地理解知识内容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所选择使用的教材案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

(2) 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来选择使用

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的时代,所以我们所选择的教材案例一定要与时俱进。如七下年级第五课《人生难免有挫折》,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然因素是造成挫折的原因之一,教材分别安排了丽江地震、98年洪涝灾害、衢州泥石流三则案例资料。应该说,这是很典型的三个材料,但在上课时笔者只保留了98年的洪涝灾害,另外两个则以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这两个更加鲜活的材料代替。如果放到今天上这节课,还可以展示日本的地震与海啸作为案例资料。

这种适当的选择、替代与补充既体现了思品学科时代性、社会化的特色,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学会从现实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过新年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转型 二级学院 教学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05

Abstract Independent colleges want to realiz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e can not ignore the collection of teaching archives .the problem of teaching archives management must be sol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adjust teaching archives management center of gravity.

Keywords transform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s; teaching archives; management

1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2014年国务院《关于国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颁布,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和民办高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高校一般指从1999年升格的“新”本科院校。这一类学校的转型,主要是形态、内涵上转型,进而真正达到本科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实现功能转型,即由过去只注重单一的教学向教学、服务并重方向转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为新建本科高校的新使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转型等。

2 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的变化

(1)教学档案的收集从职能部门下移到二级学院。以往一级管理模式下,大量的教学工作由职能部门来组织运行,他们会主动收集整理各种教学档案,保证各项档案的完整性。随着高校转型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院系二级管理制度,加大二级学院办学自、行政管理权,大量的教学档案的原始记录来源于二级学院。新的二级管理模式要求各学院要有收集档案的意识与责任,确保档案资料的不流失。

(2)教学档案的使用由被动到主动。转型高校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档案由过去的单一性为了应付各种评估检查,变为为教学研究服务,相关数据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为人才培养的提供潜在信息,可对现有教学计划和方针加以完善,使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管理模式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自我办学特色的发展轨迹。其次,新建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缺乏历史积淀,教学档案是学校工作成就与办学特色的载体,有利于学校积淀成深厚的历史文化。

(3)教学档案的载体形式从纸质为主到纸质与电子形式并存。在大数据背景下,新兴的电子载体与数字传播方式,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产生的资料和数据都逐渐信息化。很多高校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极速增长的电子文件让教学档案的载体形态开始从纸质档案逐渐过渡到电子档案。

3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1)教学档案呈分散状态。无论哪一类新建本科高校,学校的本科历史均不长远,学校建设的重心更多地放在教学秩序运行、教学质量的控制、教学设施建设、特色打造等方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制度不建全,学校多数员工规范管理教学档案的意识比较薄弱,二级学院在教学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档案资料分散在各专业教研室、相关办公室,且存放零乱。

(2)教学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经验不足,工作动机不强。二级学院教学秘书配备很少经过教务管理资格面试选聘,普遍缺少教学管理经验,多凳墙萄Цㄖ岗位调配人员,没有过教学管理基本知识的系统培训,工作效率较低,工作质量不高。年终考核也由二级学院完成,没有专项业务考核,工作动机不强。缺乏清晰的角色定位,只是单纯做好排课、工作量核算、学籍清理等事务性工作,不能很好地扮演院系领导的参谋和助手、部门间的桥梁、师生间的枢纽等重要角色。

(3)平时档案积累不全,档案材料不系统。二级学院档案多数由教师或系、教研室主任兼职管理,繁忙的教学科研任务很难系统的整理好,主要是通过各类教育评估如新建专业合格评估、本科教学评估、学士点授予权评估,集中整理档案资料。

(4)电子档案代替传统纸质档案缺失严重。

伴随现代无纸化办公,纸质到电子媒介的飞跃,数据、文件、资料通过计算机数字化传输,二级学院在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大量的档案信息,以单个的形式随机地散存于部门或个人的电脑中。虽在节省空间和利用和查阅方面体现了独特的优越性,但很容易随着人员调动而导致资料丢失或不全。

4 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举措

教学档案对学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成功转型、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加强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

(1)建设一支“双能型”的教学管理队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学师队伍,同样,在精简管理人员、教学档案管理重心下移二级学院的现实条件下,建设一支既懂档案管理知识,又懂教学管理,并能运用现代化手段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尤其必要。学校通过在建立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并加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实现教学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的培训。

(2)健全档案管理机制,以检促管。建立院系两级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二级学院本科教学文档进行全面检查;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设置专项检查,对某类教学文档资料收集与归档情况开展重点抽查,逐步规范管理。

(3)强化教学档案为教学管理和教科研服务的重要性。教学档案和普通档案一样,具有凭证作用、参考作用,因此,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和建设,从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挖掘准确、完整的教学信息,用来作为总结经验、开展研究、教学评估和奖励评优的重要依据。这样就能做到熟悉教学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制订教学计划更科学完善,处理存在问题时不会单纯地凭个人记忆,造成判断或决策失误。

(4)提高全员档案管理意识,重视档案材料建设。学校要统一全校上下的思想、认识,强化全校所有员工重视教学档案工作的意识。让大家在平时就要注重教学文件资料的点滴积累,避免评估检查时突击、被动应付。将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工作建设与管理状况纳入系部年度绩效考核,调动二级院系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确定须归档档案内容及时间点。制定“本科教学基本原始文档(资料)库”目录。根据文档的属性明确各类文档(资料)保存时间:有关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材料可长期保存;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长期保存;学生的考试试卷和非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只保存到学生毕业后四年;学生课程实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材料只保存到学生毕业后二年。

(6)根据教学档案的多样化形式,实行分类整理。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因教学实际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教学档案,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影像资料,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案例教学、模拟仿真实训、幕课微课的出现和强化,使影像档案成为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殊的教学档案,三类档案要相互a充、相互结合,丰富教学档案的形式,通过文字、声音、影像立体化地展现学院教学活动的实际,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7)加强数字化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的日趋规范及现代化,高校产生了大量数字化档案。这类档案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 技术以及录音、录像、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原有的载体形式教学档案变成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网络化办公形式开展检索和阅读,教学资源实现共享。由于信息存储容量大,通过检索软件可便捷实现检索浏览,还可远程访问,网上下载、传输,大大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由于这类档案容易被“病毒”和“黑客”威胁袭击,因此要采取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等多种安全防范手段,保障数字化档案其信息数据的真实、 完整,保障它们的机密性、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确保档案的保密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溪.本科教学评估视角下的教学档案管理和建议刍议[J].大家,2010(15).

[2] 张青玉.从普通高校教育评估看系级教学档案管理[J].现代情报,2003(1).

[3] 李君.对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4] 熊跃萍,黄建平.高校二级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平台的构建.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11.25(6).

过新年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问题;对策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哈佛商学院教员于1925年引入商业教育领域,其初衷是发挥学员们在工商管理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将纷繁复杂、变动频繁的现实商业运作带进课堂。作为使哈佛商学院在一般管理领域获得崇高声誉的基石,案例教学法使学员们获得了卓越的技能、敏锐的洞察力和在现实商业环境中灵活运用多种专业知识的自信心。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学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年来,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在案例资源库、教学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管理学案例教学的若干对策。

一、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合适的案例教材

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受案例本身质量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中,较多地采用国外案例。利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将所学管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但国外企业文化背景与中国差异较大,致使学生对国外案例的制度背景、市场情况、人文环境等方面缺乏了解,不利于学生的案例讨论。此外,还有我国自编的一些案例。1999年,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牵头实施中国管理案例库工程,首次编写了我国特色的管理学案例库。此后,不同的机构编写了不同的管理学案例。但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相当滞后,不能反映国际企业管理发展潮流,缺乏对对企业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缺乏对每一个案例做出科学的设计,难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总之,现有的管理学案例不太符合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被学生所喜爱,因而亟待案例的不断更新。

(二)缺乏优秀的案例教学师资队伍

案例教学是现代教育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然而现行管理学课程中真正实施案例教学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并不多。究其原因,跟我国现行管理学教学师资队伍的能力欠缺有关。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水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评析。但许多讲授管理类课程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也很少有机会参加企业调研,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以至于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难以让学生信服,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欠佳。

(三)学生的素质制约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能力外,还取决于学生的素质。案例教学法的最重要环节是课堂讨论,要求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但学习管理学课程的学生主要是大一新生,他们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已经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加上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即使学生对管理学课程十分重视,由于能力有限也难以展开深入的课堂讨论。同时这种讨论式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意识呈两极分化趋势。那些思维敏捷、口才较好的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常常是一言不发。在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下,案例教学法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二、完善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精心选择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收集和编写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实践中案例的来源有从国内和国外两种渠道。目前国外案例主要来自北美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案例教学这些国际知名商学院中的起源、发展趋势、创新与变革进行深入研究。来源于国内的管理学案例主要来自我国知名企业的管理实践。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甄选有针对性的、难度适宜的管理案例。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一是新颖性,选择具有时代特点,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二是针对性,不能盲目选取。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基本理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 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三是难易适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对案例教学教师的培训

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深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势。针对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以让经验丰富的(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6页)教师承担部分管理学教学的任务,一对一、手把手地传授经验,以此来带动年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优秀教师公开课的方式向更多的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管理学相关的案例所涉及的企业或公司的情况、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更新发展很快,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关注,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科学的引导。学校也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进企业,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教学经验。

(三)教师要扮演好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周密安排,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导演。作为导演,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谋划,包括案例的选择,所选案例的背景知识等;课上要当好导演,包括解释案例,把握方向,引导讨论,不断提出问题。作为演员,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讨论中要注意与学生平等相处,还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无论合理、对错与否,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与思路。此外,教师在案例讨论后应进行归纳和总结。除了通过对学生的讨论、问题的解答进行简要回顾和评价,对学生的正确合理回答及创新观点给予积极肯定外,还要明确指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不足,如何利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才更合理等。

此外,为了防止抽象的纯理论倾向,解决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问题,作为导演的教师还应该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活动。例如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期与中期利用课余观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透彻理解管理理论。在课程的中后期,教师设计管理活动,指导学生模拟扮演各种管理角色去解决管理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比较知名的大中型企业或本校的实习基地开展短期实习,了解企业各自的运作模式、部门划分、人力资源配置与激励、管理制度等。通过上述多种管理实践方式,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庆林.“案例教学法”及其对管理学教学的启迪[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9(2).

[2]莫姣姣.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科教文汇.2009,6(下旬刊).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果业信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国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中国新通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