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岳阳楼记 助读系统

一、《岳阳楼记》助读系统分析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包括“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帮助学生提升探究性学习与独立阅读能力,重视并完善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方法、启迪思维的助读系统成为必然。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岳阳楼记》为例,对其助读系统进行分析。《岳阳楼记》的助读系统包括单元导语、课文前导语、插图与注释。下面我将分导语、插图、注释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说明。

导语分析:

评价导语的好坏,首先要看它是否能完成导语应当达到的功用:一、对学习者学习理解文本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和思路上的引导。二、提供背景性材料,“对学习者了解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内涵起到引导、补充、激发、联结等作用。”参照这两个功用,我们来评价《岳阳楼记》的导语。

《岳阳楼记》导语分两个部分,一是单元前的导语,二是课文前的导语。先看单元前: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论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提示、工具书和注释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单元前的这两段导语,主要是对学习者的学法指导。先点明文章体裁:写景论游的古代散文;再说明学习文章方法:借助提示、工具书和注释;最后明确学习重点:体会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情感。在短而优美的两段话中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可谓十分精辟:完成了为学习者“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和思路上的引导”的目的。

再看课文前导语: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题咏,在唐代就已声名远播,更因宋代范仲淹的这篇名文而熠熠生辉。让我们寻着本文的记叙,做一次洞庭之旅,去感受南国那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去聆听作者那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这篇导语是属于新旧知识串联的导语。在八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岳阳楼》,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虽然不为学生熟悉,但在八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李白的两首诗《送友人》《渡荆门送别》。导语的第一句是属于“温故”,第二句则属于“知新”,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的拳拳心语:“先忧后乐”。“去聆听作者那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一分句以“先忧后乐”对范仲淹的忧乐观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学生抓住这四个字也就能准确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内涵。但第二句话的前三个小分句信息量不够大。考虑到本文有着特殊的写作背景:《岳阳楼记》为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求书记》与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借想象写下《岳阳楼记》,学生至少应当了解两个信息:一是范仲淹此时被贬官,也属于“迁客骚人”;二是范仲淹从未到过岳阳楼,却凭借着胸中忧国忧民的情怀,写出《岳阳楼记》这千古名篇,这两个信息能对学生理解岳阳楼记起到补充激发的作用,因此可以用包含这两个信息的句子代替第二句话中的前三个分句。或者,采用另一个方法:这三个分句不变,将本文的写作背景以注释的形式补充给学生。

注释系统分析:

一般认为,阅读有四级思维层次。其中第一级是直觉的阅读,它能够了解文本字面的含义,直接感受到文本的表面意思。注释系统能够帮助学习者扫清阅读障碍,帮助达到“直觉的阅读”。要帮助学习者达到阅读的第一层次,“准确”是首先要达到的标准,这不仅指注释的内容应当无误,也指要使学习者准确理解,不能产生理解的偏差。基于这个标准,笔者检查《岳阳楼记》注释,发现有五处错误或不妥当的地方。

一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注释:“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为“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其中,“降职到”的“到”不精确,应改为“去”。《宗谅求记书》里,滕子京说“去秋以罪得兹郡,入境,而疑与信俱释”。而《岳阳楼记》中讲滕子京谪守时间为“庆历四年春”。这时间差应该是指滕子京春天被“降职去巴陵郡”,秋天“到巴陵郡做太守”,“春”“秋”之间的时间为路上的时间。看似只是一个字的不精确,其实关乎下面的“越明年”之所以是注释上“到了第三年”而不是从字面上解读的“到了第二年”:滕子京秋天到职,不可能用短短一个冬天,就完成重修岳阳楼,“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应此,注释应改为“滕子京降职去巴陵郡做太守”。

二是“属予作文以记之”一句。注释为“属”通“嘱”。其中,并没有“之”的解释。关于“之”,一直有两种见解,一是“重修岳阳楼这件事”,二是指“岳阳楼”。而滕子京《求记书》称范仲淹“雅意在山水之好”,“以游物而心与景接”,要求他“发挥此景之美”,“远托思于湖山数千里之外”,由此可清楚地看出滕子京要求《岳阳楼记》写景状物,记“岳阳楼”,而不是叙事写人,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求记书》里,对于重修岳阳楼只有“又明年春,鸿材沱工,稍增其旧制”寥寥十三字的记述,如果希望范仲淹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便不会如此简略地向范仲淹介绍。一个“之”看似简单,无足轻重,却关乎滕子京请求范仲淹写记的用意,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对本文的理解,因此应当补注出。

三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注释:“翔集”为“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为“鸟停歇在树上”。“锦鳞”为“美丽的鱼”。其中,“游泳”未注。编者可能认为“游泳”为常用义,其实不然。“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为对偶句,句中,“集”、“翔”是鸟的两种动作,那么“游泳”也当为鱼的两种动作。《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解“游”为“在水上漂浮”,如《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而泳为“在水中潜行”。“锦鳞游泳”一句意为“美丽的鱼,时而漂浮水面,时而潜入水底”。此处,“游泳”若不注出,很容易为人误解。

四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一句注释:“岸芷汀兰”为“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岸芷汀兰”的翻译看似准确,实则十分生硬:难道小草只长在岸上,小洲上也只有兰花?这句话实际为互文:岸上和小洲上的小草与兰花。此外,“青青”无注释。可能编者认为“青青”为常见意:颜色青翠的样子。其实不然。上句为互文,难道兰花的颜色也是青翠的?《诗经》中有“绿竹青青”一句,朱熹认为“青青,坚刚茂盛之茂”。《楚辞》中有“秋兰兮青青”,显然也不是说秋天的兰花是青翠的,洪兴祖《楚辞补注》中解“青青,茂盛也,音菁”。再反观汉语词典,“青青”的第一条解释即为“茂盛的样子”,所举例句之一即为“郁郁青青”。因此,青青的注释“茂盛的样子”也应当注出。

最后一处是“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一句。注释:“长烟一空”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其中,“烟”释为“烟雾”,欠妥。“烟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虽释为“泛指烟、雾、云、气等”,所指宽泛,但学生理解时,很可能理解为更熟悉的“含有高浓度工业烟尘的雾,或由次生污染物生成的光化学烟雾”的意思。《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解释“烟”为“空中的云气”,因此,“长烟一空”可翻译为“大片的云雾完全消散”,这样更为精确。

此外,阅读的第二层次为“理解的阅读”,能够“对文本作出理性的解释”。要帮助学生达到这一层级,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必要的文体知识、作者生平与背景知识等。《岳阳楼记》关于此点注释为:“选自《范文正公集》。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本文为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此之前,已经学过同样为“记”的作品《小石潭记》,因此,无需注释“记”这一体裁。关于岳阳楼地理位置等,简要了解即可,本条中关于岳阳楼的注释也是适合的。但本文作者范仲淹在七年级与八年级上的课文中从未出现过,有必要对范仲淹其人进行注释: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作出理性的解释”,如果导语中不涉及相关的背景信息,就应当加以注释。

《岳阳楼记》的注释,总体而言比较详尽,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但其中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插图分析:

《岳阳楼记》插图为张建武所作黑白图画,为岳阳楼俯视图,一半为楼景,一半为楼前江景,江上有数帆,江边有远山。

首先分析本图的内容。范仲淹当年从未到过岳阳楼,他写《岳阳楼记》依据的是滕子京送去的《洞庭晚秋图》,然而此图已失传。网上查找后人复原图,再与本文的插图对比,发现插图与复原图构图相近。本图契合文本内容,也利于教学。可以利用本插图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四面湖山归眼底”的洞庭风光图,为何范仲淹的感受是“万家忧乐到心头”?由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感情的认识。

其次,本插图形式为黑白图,形式也是合适的。对于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初级抽象思维即形式逻辑思维和一般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无需再刻意借助彩色图提升学生兴趣。本黑白图既不过于写实也不过于抽象,既不过于复杂也不过于简单,适合学生的思维与审美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插图的选择是适合的。

二、《岳阳楼记》练习分析

练习分析:

本课练习共有三题。

第一题: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分别指什么内容?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巩固对课文的理解。但本题的问法有问题,“异”的词性是形容词,意思是“不同的”。而能“指什么内容”的词语词性应当是代词。因此应当改为:两句中分别是什么内容“异”。从而回答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二题: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巩固一些常见实词的意义或虚词的用法,逐步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让学生在做题时,一般文言实词等解释其意义,有特殊文言用法的,比如“忧谗畏讥”的“谗”,要注明文言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但题目中一个“或”带来了歧义。我们知道,意义是指语词的词义,用法是指语词的词性,那么这题如果学生回答时不写意义,只写词性,这样是否算正确?如果算正确,那么这样的练习便不能达到巩固文言词汇的目的。如果算错,这样的答案又是符合题意的。更多情况下,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不会只写用法,会只写意义,让我们看人教版给出的题目参考答案:

1.乃重修岳阳楼(乃:表示两事相承,可译为“于是”“就”“便”。)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景象。)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去:离开。谗:说别人坏话。)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偕:一起,一同。)6.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归依。)

在全部六个题目中,所有的答案都只解释了意义,包括其中有特殊文言用法的。若这样的答案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又为何在题目中加上“或用法”?因此,为达到设题初衷,应将题目变更为: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的意义,有特殊文言用法的词注明其用法。

第三题:思考“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与同学交流。设置这个题目,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对于本文重难点句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所涉及的知识点与问题语言来讲,这个题目设置的很好。

《岳阳楼记》这三个问题都关于课文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但一些问题的语言有不妥当的地方,应当作出修改使之精确。

参考文献:

[1]程丽阳.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理论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2篇

一、 积累运用芳草地 (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yùn( )藏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yùn( )育着希望与梦想。②勤劳的新邵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yǎn( )生息,他们因地zhì( )宜培育出了许多特色水果品种。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 A.稍纵即逝 瞬息万变 如诉如泣 张灯结采 B.油然而生 容光换发 脍炙人口 娓娓动听 C.分道扬镳 风度翩翩 无动于中 不言而喻 D.劫后余生 弄巧成拙 按部就班 首当其冲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深秋的龙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拍重。 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6、按要求填空(4分) 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两位家喻户晓、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是吴用和诸葛亮,他们所在的两部作品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你最喜欢的一位是:___________,请用一句话对这位人物加以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按要求默写。(10分)1《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8、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3分)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本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16字)(3分) 某地八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本县商业招牌用字,发现在所调查的繁华商业区274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达36个,约占总数的13%。在这36个招牌中,共有不规范字(包括错别字)52个。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赏析百花园(40分) (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曹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本文记述的 (战役名)是古代一个的以弱胜强的战例。(2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4分)1牺牲玉帛 古: ;今: ;2小大之狱 古: ;今: ;1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A.曹刿请见——下见小潭B.彼竭我盈,故克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问:“何以战?”——以其境过清D.登轼而望之——舜发于畎亩之中13、翻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译: 。14、读了这篇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15、读了这篇短文,有的同学认为鲁庄公“鄙”,昏庸无能,目光短浅;而有的同学却认为鲁庄公能任人为贤,不耻下问,甘当配角。对这两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上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2分) ________ ________(二)仔细揣摩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1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2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会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3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4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16.第一段文字中“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2分)17.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最后一段引文的表达方式是 ,以此作结尾,作用是 ________ (4分)19.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___________ 20.人类因伐木销售、伐木建农牧场而毁灭雨林,无异于杀鸡取卵。请你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做,避免砍伐树木,破坏森林。写出你的看法。(3分) (三)观楼品文怀范公 (10分)1早春三月,因公事前往岳阳,趁闲暇之际,急赶心中圣地——岳阳楼。如今,列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经过精心打造已非一楼独傲,而是一个集楼、碑、亭、台、阁、廊、榭、祠之艺术精品于一体的仿古景区,并被评定为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游览区。2景区入口处,刻于两旁立柱上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鎏金大字赫然入目,让人顿生几分神往之情。也许是观楼心切,我对途经的缦腰回廊、喷泉小流、园圃雕塑等新造景观没有过于在意,可当巍然兀立的千古名楼倏地定格于眼前,内心的钦往、景仰、兴奋、激越已无以言述。细细端详,历经千年风雨和数次修缮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据了解,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尤其是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是独一无二的。远远而望,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风格之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为楼观之绝。3后经导游介绍,关于岳阳楼的建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开元四年,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说贬到岳州(即今之岳阳)担任刺史,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青年木工李鲁班贸然揭榜,谁知李鲁班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再限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山水形胜相得益彰的有气派的楼阁图纸。正当李鲁班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指着编有号码的木头说:“这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若是还差点什么,就到连升客栈来找我。”李鲁班接过来,摆了又拆,拆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大家十分高兴,都说是祖师爷显灵,向白发长者道谢。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三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了然无迹。工地上的人群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止。不久,一座新楼拔地而起,高耸湖岸,气象万千。虽为传说,但于楼无不笼上一层神秘缥缈的面纱,于后览者更不乏向往追探之意。4拾级而上,踏入一楼正厅内,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的范仲淹之《岳阳楼记》巨幅雕屏直逼人眼。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嵌于楼之正墙,几占整墙面积。细观之,文章脱俗、书法飘逸、刻工隽劲、木料上乘,全属珍品,堪称“四绝”。尽管这一旷世雄文早已了然于胸,可此刻吟哦又生万般韵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登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等文字何其沁脾入心!这般胸襟何其博大旷达!如此抱负何其宏远高峻!如若不怀心系苍生社稷之仁心,不守高人逸士之节操,希文公岂可挥毫写下流光溢彩之锦绣珠玑?无怪乎朱熹称之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5其实,范仲淹只是早年随继父在澧州安乡(今湖南省安乡县)读书,曾到过岳阳一带,而并没有踏足岳阳楼。庆历六年,与他有相同官宦舛运的同僚好友滕子京在重修岳阳楼后,认为“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通览其文,范公不是寻常的触景抒情,而是在勾勒洞庭秀色与前人情致之后,提出了深邃的哲理见解,熔铸了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浩然之气直干云霄,并借此激励屡经政治风雨磨砺的自己和遭到贬黜的友人们,同时也启发和教育后之览者。由是观之,的确是楼以文而名,文因楼而传,人由二者而彰了。6缓步登梯,且观且思,不觉已至顶层。凭栏远眺,浩淼之洞庭,秀美之岳阳,尽收眼底。睹物思人,范希文公不凡之人生展现眼前:范仲淹少年立志,苦读诗书,勤奋佳话,历历可数;为官数十载,冒死犯颜进谏,数次宦海沉浮,无动其心;发动庆历新政,力抗守旧权势,开创北宋士大夫议政之先风,虽败犹荣;主持地方政事,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舍身修筑‘范公堤”、“兴化灾民从‘范’姓”,政绩斐然;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每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其继续留任;范公辞世后,朝野上下一片哀痛,庶民举哀斋戒,凡其从政之地,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试想:古之为官执政者,几人能怀博大‘忧乐’之情如范公?几人可在百姓心中树亘古巍然之丰碑?7伫立良久,时有惠风捎来沙鸥欢啼芷兰郁香,洋洋春意催生着蓄积已久之真情:壮哉,气吞万象之名楼!雄哉,感肺沁腑之宏文!伟哉,万古流芳之范公!选自2012《江南文学》21..文章第三段引用一个传说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2分)2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结合全文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作者怀念范仲淹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快乐作文大本营(50分)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一)题目:心中的___________(彩虹、梦想、烦恼……)(二)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再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得一杯清茶,老师给你得赞许的眼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得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要求:(1)如选题一,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词语将文题补充完整;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语文参考答案1、蕴 孕 衍 制2、D3、C4、A5. C6、《水浒传》、《三国演义》(人物与作品的顺序应一致)。人物与评价答案略(写出作品中的人物,评价恰当,即可给分)7、1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8、汪松获爱丁堡科学奖(意对且符合字数要求即可)9、如:规范招牌用字刻不容缓。(只要言之有理,语言简明,即可给分)10、《左传》 长勺之战11、(每处各1分)①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为某种目的而舍弃利益;2古:案件;今:监狱。 12、B 13、打仗是靠敢做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将士们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14、(符合文意,写出一点即可。)例: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15、(言之成理即可。)例:虽然鲁庄公有“将鼓”“将驰”的急躁冒进之意,但他能听取曹刿的意见,没有独断专行,善于接贤纳谏,礼贤下士,也不失为一明主。16.从主到次。17.举例子(2分) 目的是说明物种灭绝的可怕后果。(2分)18.议论(2分) 作用:更具警示、警告作用,能让人在思考中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2分)19.是否会“以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并不能断言,所以用了表示猜测的“很可能”,用语严密、准确。 20.(言之成理即可。)例:研制能取代木材的新材料。21.增添了岳阳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2.排比 议论23.总结全文,照应文题24.写出了寄寓“忧乐”情怀的千古宏文《岳阳楼记》(2分);景仰其冒死进谏心忧百姓严谨治家的为官处世风范。(2分)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位于澧州古城墙之上的“澧浦楼”。

在我们澧县有个传说,在清代,四川有位吹牛高手,号称吹遍全国无敌手。一天,这位高手来到澧州,碰到骑在牛背上放牧的一个小牧童,两人就比赛吹牛。四川那位高手说:“四川有座峨嵋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你若想上天,只要手一扳。”小牧童说:“澧州有座八方楼,一修修到天上头,你若想上天,还得往下走”。当然,这座楼并没有牧童所说的那么高,但在当时,这座楼是澧州城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了,站在楼上,可以一览澧州城的全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座九澧名楼,一起来感受这座古老建筑的神秘色彩。

澧浦楼,素有“九澧第一名楼”之称,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它其实有三个名字呢!第一、叫澧浦楼。这是根据它的地理位置而命名的,因为澧浦就是澧水河畔的意思。第二、叫八方楼。这是因为楼体呈八方形,是根据它的外形而命名的。这第三个名字呢,就有点神话色彩了,叫遇仙楼。相传在南宋时期,澧州城内的老百姓生活得非常的艰苦,直到有一天太守乔逊路过此处时,梦见了吕洞宾,太守因为忧心人们的疾苦,便请教仙人:“如何才能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吕洞宾就告诉太守:假如在这里修建一座八方的楼亭,这里的老百姓将会丰衣足食。于是,太守就倡导修建了这座楼,并取名“遇仙楼”,自从有了这座遇仙楼,这里的人们真的远离了饥饿,过上了好日子。

澧浦楼始建于宋,屡修屡毁,现在的建筑系清嘉庆九年(1805年)遗存。楼体为八方攒顶式,整木结构,三重檐,高20米,楼底直径14米,上置黄色葫芦宝顶,顶覆绿色琉璃瓦,黄色卷草纹脊,角悬风铃。楼体结构巧妙,全楼共有檐柱32根。整个建筑无一颗铁钉,全为卯榫结构。 

澧浦楼楼内设旋梯,可上二、三层。底层四周设花格门,有回廊一周,梁枋刻有龙、凤、花草等图案。登斯楼,拾级而临空,凭栏远眺,澧城风光尽收眼底。

在洞庭彼岸的岳阳楼上有幅长联,通过吕洞宾在岳阳楼醉酒来澧州酣眠的传说,把澧浦楼和岳阳楼巧妙的联系起来:“吕道人太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什么先,什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联中的范秀才指的就是曾在澧水河畔洗墨读书的大文学家范仲淹。而澧浦楼也有对联遥相呼应“大湖东西,澧浦与岳阳对峙;小范忧乐,英雄要儿女平分”。洞庭东西两滨,澧浦楼与岳阳楼遥遥相望。

2013年,澧浦楼和沧堰、澧州古城墙一起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4篇

其中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刘湘建(在逃)违规办理护照案,名列榜首。

岳阳市公安局一位副局长透露,2004年10月底,该局出入境管理科涉嫌“违规办护照”,部分警员疑为出境者非法办理假身份证、假户口,并由此办理护照牟取暴利。案件部分证据经由英国警方通报中国公安部,引起高度重视。湖南省公安厅、岳阳市纪委和市检察院随即组成联合调查组立案侦查。

2004年10月30日,核心涉案者、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刘湘建外逃至英国,分管副科长张力之遂作为“头号涉案者”,被正式“”。

同年12月9日12时许,张力之在“”期间坠楼身亡。当日,有关张“畏罪自杀”的传言在坊间迅速扩散。但其父――岳阳市政协秘书长张木森直言“要为女儿申冤”。死者一些亲属也表示,张力之是“因公殉职”,应追认“烈士”。如此大反差的评价,让岳阳护照批发案罩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

顶风批发护照

有证据显示,岳阳市出入境部门批发护照的问题,早在2003年年底即已进入国家公安部视线。

2003年年底,湖南人廖某以组织夏令营为名将53人偷渡至英国。英国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这53人所持护照,超过六成由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颁发。此案后由英国警方移交至我国公安部。

据悉,2004年3月25日至6月25日,公安部会同外交部、国家工商总局、教育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劳动部等六部联手展开“春雷行动”,在全国范围清理整顿出入境中介。

其间,厦门警方破获一蛇头组织,发现其持有大量由岳阳发放的护照,厦门警方曾派专员与岳阳警方交流,但无功而返。

同年6月,公安部一名副部长在湖南省公安厅高层的陪同下,亲赴岳阳调研,目的正是督办岳阳护照腐败案。

然而,公安部副部长走后,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未进行任何人事变动,却再次违规签发护照。

2004年10月23日,浙江温州警方成功破获一起蛇头集团,警方搜查其窝点时,共查获200多本违规签发的护照,其中近170多本是湖南省签发的,岳阳市占了150本左右。

案件再度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视,湖南省公安厅被责令严查此事。

10月29日,岳阳市公安局党组找该局出入境管理科四位科长谈话,内容正是违规办护照一事。次日是周六,科长刘湘建外逃至英国。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此后便有湖南省公安厅高层下到岳阳。并由湖南省公安厅牵头,岳阳市纪委、检察院组成联合专案组负责案件侦破。

外逃者刘湘建

外逃者刘湘建,正是护照批发案最关键的人物。

据介绍,刘湘建现年约49岁,岳阳华容人,曾历任岳阳市郊区公安局副局长、政委,后南区公安局与郊区公安局合并,成为岳阳市岳阳楼区公安分局局长。该区是岳阳最大的一个区。

约在1999年底,刘湘建调到市局担任出入境管理科科长。

刘湘建在其原辖区办假户口,而在办出入境手续时,又免掉申请人到办证大厅跟办证人员见面的环节,就此将办证程序避开所有监督,演变为少数人参与的“地下交易”。

然而,至今出逃在外的刘湘建其在公安却是颇有口碑,诸如“有能力,有魄力”,“待人好、关心人”。其实,所谓“待人好”有其特指含义:系统内谁想报销一些费用,刘湘建会爽快地答应从出入境管理科支出。

据办案人员调查了解,刘湘建的老婆、孩子已出国数年,故刘的外逃是有预谋有准备的。

调查发现,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买卖护照一事,大部分业务由一个叫胡军辉的中介人介绍。胡军辉系岳阳市汨罗人,在当地“臭名昭著”,曾因挺身为当地某派出所所长出气,伙同他人将一个体老板砍伤致残,与公安一些人关系甚密。此人还在平江开了一家商品出口公司,因信誉极差而生意萧条。

胡军辉他主要做的事,就是为岳阳公安与蛇头集团牵线。

2004年9月底,因涉嫌违规签证的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长吴华立,被当地纪检部门立案侦查,吴和该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邱金惠被撤职、立案、调查。惠州公安、岳阳公安与蛇头均有非法交易,所不同的是,惠州主要违规签发港澳通行证,而岳阳则大量违规批发护照。

吴被查处之消息曝光后,胡军辉即销声匿迹,湖南警方将其情妇刘某抓获。

“自杀”还是“意外”

青年西路10号,为岳阳市救助管理站所在地。5层办公楼背后,一栋F型二层建筑专供被救助者居住。

刘湘建外逃至英国后,分管副科长张力之遂作为“头号涉案者”,被正式“”。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张力之此前被“”于F型建筑二楼,其过道及窗户均有严密防护网。从张力之所在房间出办公大楼,需经五道铁门;通往天台则要过四道门,其中铁门三道,木门一道。

此F型建筑高约6.8米,背后是救助站后花园,墙下有宽约1米的花栏,栏外是一条混凝土过道。

记者采访此案时查看了张力之坠楼现场――F型建筑的天台。警方在事故现场做了明显的标记。在标记处,与外墙护杆同走向的一根避雷针接地线断裂,而与标记接近的淡黄色外墙上,有明显可见的脚印。

沿标记点垂直向下至地面,即救助管理站后花园过道上,距楼墙约2.5米的水泥地上有两摊血迹。

按市纪委官员在家属通气会上的说法,张力之当时试图抓住护栏上的避雷针攀爬而下,因手中避雷针断裂而后仰坠地。

救助管理站当日值班的杨先生介绍,张力之坠楼后,他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来时,她躺在地上就一动不动了。”一位目击者介绍,张力之坠地时头部先着地,满头鲜血。

9日当天,张所在的单位――岳阳市公安局接到纪检部门通知称,“张力之畏罪自杀”。次日,有关媒体接到来自岳阳市政法系统的通报,也称“张力之跳楼自杀”。

张力之父亲在接受采访时介绍,11月13日,张力之被岳阳市公安局纪委找去谈话。张力之因此在市局里呆了两天,后被要求“不必上班了,回家写检查”。

11月20日,张力之被“”,同时被“”的,还有该科“管微机”的何强和“管钱”的王献涓,以及岳阳楼区公安分局户政室若干名民警。

11月21日,市公安局党组开会讨论,撤销张力之副科长一职。

以后,岳阳市纪委对张力之死因的认定改为:“因陪护人员工作失职,导致张力之从二楼顶台攀越护栏时意外死亡”。

12月15日,上述“意外死亡”的说法见诸新华社报道。在报道中,死者张力之被称为“涉嫌为温州跨国组织偷渡国境犯罪集团办理出国护照的犯罪嫌疑人”。

张力之其人

张力之的突然死亡使一宗惊天大案的重要线索意外中断,外界的传言沸沸扬扬。

个人履历显示,张力之系岳阳人,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

早在1990年,成绩优秀的张力之由岳阳市一中保送进入湖南省高等公安专科学校。由于性格外向、活动能力强,在校期间张曾担任学生会主席。

毕业后的张力之可以选择入湖南省公安厅工作,或留校任教。但母亲许林英透露,因在1987年丧子,他们夫妻双双要求女儿张力之回岳阳工作。

自1993年起,张力之担任岳阳市公安局团委书记,此后通过自学获得本科及研究生文凭。2002年8月,岳阳市公安局科室负责人轮岗,张被调至出入境管理科任副科长。

从张力之被“”第一天开始,不少同事为她叫冤,因为“她在系统内底子比较薄,不谙世情”,“讲责任,一个副科长能有多大的责任?”

张力之母亲许林英则介绍,女儿在家写检讨期间,告诉她自己经办的违规护照有100多本。

按许林英的说法,违规护照的办理过程如同流水线作业,张力之只是执行其中的一个环节,从未单独违规办证。

一级警司非法办理64本护照

原系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民警的何强,2004年12月27日,因涉嫌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由平江县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今年4月22日,检方向平江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平江县人民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何强自1999年至2004年任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民警期间,先后在刘湘建指使下,为他人非法办理出国护照64本。

1999年,何强通过他人认识符永康(现已取保候审),符提出出高价要何强帮其办理护照,并称刘湘建已答应帮忙。

何强自1999年底至2000年上半年在没有面见申请人、明知是异地办证、明知出国理由与真实目的不一致的情况下,由本人受理,刘湘建审批,共非法为符永康办理罗细珍、袁明、邹三香、张贵元等人的4本护照。

法院查明,被告人何强在没有面见申请人、明知户籍资料是虚假的情况下,应胡军辉(已逮捕)的请求,自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共分三批为胡军辉非法办理护照56本。事后,恐事情败露,刘湘建指使被告人何强将出国后的护照回收38本。

2003年11月,胡军辉找到何强要其帮忙办理护照,并称刘湘建已答应。何强得到刘湘建的同意后,受理10份“中国公民因私出国申请”,并由刘湘建审批,非法为胡办理金红燕等10人的护照。

2004年1月,胡军辉事先跟刘湘建讲好后,将24份《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表》及相关资料交给何强,何经过刘湘建的审批同意后,非法为企图偷越国境人员邵江新等24人办理护照24本。

2004年3月胡军辉事先跟刘湘建讲好后将22份《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表》及相关资料交给何强,何经刘湘建审批同意,非法为企图偷越国境人员胡允多等22人办理护照22本。

法院还查明,2004年2月,何强应深圳某旅行社经理刘应隆(在逃)的请求,明知他人企图偷越国境,而在刘湘建的审批同意下,为刘应隆办理邱行兰等4人的护照4本。后4人在偷渡出关时,被深圳边防查获。

2004年8月12日,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何强犯办理偷越国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判处拘役6个月(刑期自2004年12月13日起至2005年6月12日止)。

2005年4月28日,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王献涓(原系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技术员)犯有罪,向岳阳楼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指控,2004年4月至9月,王献涓受科长刘湘建指使,利用其担任技术员的职权,在明知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准异地办理出国护照、且本地又违规收取一定数额费用的情况下,仍积极想办法,采取非正常手段,违规办理98份申请护照的电脑初步录入,对其中57份没有人口信息的申请采取避开人口信息网拦截的方法使其顺利通过,并按每本5000元共计收取46万元非法所得进入该科小钱柜,且由其保管,造成违法犯罪人员和有非法移民企图等依法不能出境的人员获得了出国护照。

法院审理查明,由王献涓顺利通过电脑录入办理的98份护照,其中57份无人口信息。98人中,已有48人偷渡出国境,其中1人为违法人员,另有44人因被边防部门发现扣押护照未出境,其中2人为违法人员。

岳阳楼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献涓实施的行为仅是护照办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仅起了次要作用,系从犯。被告人王献涓到案后如实供述案件事实,认罪态度较好。根据本案事实,可认定被告人王献涓的犯罪情节轻微,可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偷渡“蛇头”被提起公诉

2005年8月4日,此案重要涉案人员、偷渡“蛇头”胡军辉被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罪名是“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将于近日开庭审理此案。

今年43岁的胡军辉生于汨罗市,高中文化,无业,家住岳阳楼区湘天国际花园。

岳阳违规签发的护照,其持有者并非岳阳人,而是远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外地户籍人员。这些人由蛇头组织,在中介人的运作下,先到岳阳城区各分局下面派出所办假户口,然后通过出入境管理科违规办理护照,如岳阳楼区梅溪乡,就曾批量违规为外地人办理虚假户籍档案和身份证。

资料显示,2003年岳阳市办理出入境手续的市民达1.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000多人次,2004年则以60%的增长率递进。

需得提及的背景是,岳阳是湖南较早开放的沿江城市,2003年9月,长沙、岳阳、娄底3市率先在湖南启动按需申领护照试点工作。

所谓“按需申领护照”,即除部分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法定不准出境人员外,试点城市城区公民因私出国,只要用户口簿、身份证即可申请办理因私护照,无需提交单位或派出所意见及与出境事由相应的证明。

为配合试点工作,自2003年始,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着手筹建三大计算机管理系统,即“法定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系统”、“特定人员出国境管理系统”和“人口信息系统”。

而出入境管理科内部的办证流程是:受理―收费―审批―制证―报备―发证,其中受理、审批和发证三个环节均需分别实施网络查控,审批过程时用印章等环节还需报上级部门备案,且每道程序非一人操作完成。这意味着在岳阳非法申报护照,除户籍造假外,仍需通过出入境管理科对“法定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系统”、“特定人员出国境管理系统”及“人口信息系统”等三大数据库做相应处理。

由于此过程全为电脑操作,办证人员持本人特有的“工号”和密码登录办证系统,再输入信息。

据记者了解,在整个签发因私护照的流程中,张力之负责的是审批和用印两个环节,但这两个环节的操作,均须经过出入境管理科科长刘湘建。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胡军辉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胡先后6次分别通过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刘湘建(在逃)和长沙市的余某(无法查实),办理了152本护照,交给金国平(已逮捕)组织他人偷渡出境。胡共获利20余万元。案发后,胡军辉的12万元赃款及一辆价值5.9万元的富康被追缴。

岳阳市公安局被要求集体回避

为推进案件调查,公安部已考虑引渡外逃英国的刘湘建。目前,调查组要求岳阳市公安局领导集体回避该案的调查工作。

本案进入司法调查之际,应岳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原市公安局局长刘国球本人要求,岳阳市人大同意其辞去公安局局长职务。

“我们希望将刘湘建引渡回国后,使案情有新的突破。”湖南省公安厅领导表示,目前尚无发现领导干部涉案,也无人承担领导责任,但如果发现一个就要严查一个。

然而,有个敏感问题有待考证,即出逃之前,刘湘建多次提到,出入境管理科违规批发护照并非他本意,是经科室研究讨论通过的,而且是有高层要求搞创收的背景下实施的。张力之母亲许林英说,张力之曾向上司刘湘建表示,这样违规办证会出事,但刘湘建回应说是集体决定的,不要怕。

在岳阳市公安局,相对陈旧的办公大楼,位于办公大楼一楼的出入境管理科办证大厅,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装修的钱是该科自创自收的。

湖南省公安厅一位人士则表示,公安部自2004年6月即督办此案,但岳阳市公安局不仅未对出入境管理科负责人做任何处理,反而让刘湘建在眼皮底下外逃,“太不可思议了!”

案发后,岳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的成员开始“退赃”。这些所谓的“赃”,包括科员们收取某些旅行社、中介机构的红包等。

6次非法办理152本护照

一、2003年12月,胡军辉通过刘湘建在岳阳市公安局办理10本护照,已查实有9人偷渡出境,全部为浙江人;

二、2004年3月,胡通过刘湘建在岳阳市公安局办理24本护照,此24人已全部偷渡出境,已查实身份的8人为浙江人,4人为福建人;

三、2004年4月,胡通过刘湘建在岳阳市公安局办理22本护照,此22人已全部偷渡出境,已查实身份的16人为浙江人;

四、2004年5月,胡通过长沙市的余某在岳阳市公安局办理29本护照,此29人已全部偷渡出境,已查实身份的12人为浙江人;

登岳阳楼教案范文第5篇

一、课文第二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一句中“然则”一词,注解为“虽然,如此,那么”。笔者认为:1.从词语搭配的角度看,与“虽然”成对使用的应是“但是”,构成转折,但是从词所连的上下文内容上看,根本构不成转折。它起着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过度作用。2.从文义贯通的角度理解“既然前人之述备矣,那我就不多说了”。这是范仲淹的谦虚也是他的高妙,此处应理解为:“那我说什么?就由岳阳楼‘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地理位置说起吧,这样交通便利,如此美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他们登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自然过渡总领全文,巧妙地引出下文,推出主体。我觉得注释为“既然如此,那么”更能贯通文义。3.在本文第五段“然则”一词再次出现:“然则何时而乐耶?”“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理解起来也很顺畅,如果译为“虽然这样”则又不够合理。

二、课文第四段“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郁郁”注释为“草木茂盛的样子”,我认为也不妥。在《现代汉语词典》(1997年商务印书馆第355页)有“树木丛生,茂盛”和“香气浓烈的样子”两种解释,且第二种给的例句恰恰就是本文这一句。抛开具体书中倾向明显的释义不论,就具体语境分析,在这篇文章中取哪一种解释更好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讨论,结果大部分学生支持“香气浓烈”一解,理由是“青青”一词写植物颜色,已能见出茂盛之意,而且上句中的“岸芷”,“芷”是一种青草,“汀兰”,兰花又能散发香气,那么此句香气“郁郁”与其呼应理所当然。而从写景角度的丰富性看,笔者以为也是取“香气”一解更好。上段写景有从视觉角度又从听觉角度来写的,这一段也既有视觉角度又有听觉角度,如取“香气浓烈”之意,则就有以嗅觉这一感官角度来写,使景物描写更立体,更丰富了,也更容易引起人们“心旷神怡”的共鸣。

三、课文第四段中的“而或长烟一空”中的“或”。课下没有注释,而在教参所给的参考译文中,译为“也许”,笔者查阅工具书,在《中学古汉语字典》(1991年湖南出版社)第143页上有“或,代词,无指定。有的(人、事情、东西、地方、时候等)”,在这一词条下有例句“而或长烟一空”和副词:也许,或许。我认为,这个词的翻译虽然对上下文所写景物内容无多大的影响,但对于理解文本,体会作者写景的手法却很关键。众所周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第三、四段的写景是运用铺陈、排比之法,即综合平时之所见,把具有同一特点,落实在本段,即把引起人们“喜”的心情的景集中来写,也就是,虽非一时登临之所见,但一定是平时所见到过的。取“有时”能与此意相符,而且巧妙地由上句的写白日所见(景:日光)转而写夜之所见。而取“或许”则给人一种他在猜想的感觉,会让读者误认为下文的“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的美景、诗情及画意,只是存在于作者自己的想象之中的,这岂不大煞风景!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现代医药卫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绿色大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