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三年度总结

大三年度总结

大三年度总结

大三年度总结范文第1篇

一、转变角色,了解村情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迅速转变角色,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而是一名服务人民、为民办事的村官。作为一名村官,我满怀激情与理想,带着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喜的是自己即将到农村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忧的是自己能否适应农村环境并顺利地开展工作。

刚到岗位,我积极深入村里了解村情并完成了村图绘制工作。我村位于××乡南部,原204国道、××乡通乡路交叉贯穿我村,我村东和费庄以一帆河为界,南和王集乡以东门河为界,西与县果园为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我村以设施栽培为主导产业。拥有高效农业示范园一个,该示范园为乡设施栽培重点项目。

二、认真学习,提高修养 在学习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乡党委、政府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坚定自己服务农村、建设农村、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我还认真学习有关大学生村官方面的各项管理规定,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认真、踏实、尽职尽责的做好各项工作。

三、扎实工作 勤政为民  在工作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村里各项工作,这几个月来我积极参加村的各项工作,在社会抚养费征收和新农保工作中,我积极参与宣传社会抚养费征收政策、新农保政策并参加了社会抚养费、新农保参保费的收缴工作。从中我感受到村工作的繁琐和艰辛,但同时也认识开展农村工作需要有责任心和耐心。农村毕竟是农村,经济基础不好,开展工作要用对方法,做事要了解村民的具体情况,切实地维护村民的利益。

在做好村里的日常工作外,我还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关于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561”亲民活动,三季度共走访农户20户,与15名农民交朋友,开展便民服务7次,与农户进行深入交流,听取农民对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并对走访农户的情况和问题做详细的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一解决。真真正正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大三年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自信;心理健康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主观评价。自信又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还被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而存在[1]。本研究,对文理学科大学生进行了3年的追踪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并借助回归分析的统计手段,验证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揭示专业、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与自信程度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班取样法,对185名天津中医药大学2002级文理部大一学生进行了有关测试,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100%)。被试年龄范围19~24岁,平均年龄21.1岁。其中男生59名,女生126名;文科63名,理科122名;独生子女93名,非独生子女92名;家住城镇者126名,家住农村者59名。于2005年进行复查(复查率100%)。

1.2方法

1.2.1自信程度评定以Shrauger编制,季益富、于欣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2]”为测查自信水平的工具,该量表共54个自陈条目,从6个方面考察被试者的自信水平,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总分值越大表示自信程度越高。

1.2.2心理健康水平评定以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2]为测查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测得被试者在9个方面的分数(因子分),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越大说明症状越严重。

将上述量表装订成册,一次性发给被试,集体测试和个别测试相结合。全部数据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2结果

2.13年中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变化将2002年和2005年测定的同一批对象的PEI和SCL-90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PEI总分差异显著,2005年较2002年有明显下降。SCL-90总均分差异不显著,但9个因子分2005年较2002年均有明显上升。此结果表明,大三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大一学生。

2.2个体情况对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自信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科、来源地(城镇、农村)、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经济状况(好、中、差)5个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不管是大一还是大三,PEI总分、SCL-90总均分及因子分均未见到明显的男女、城乡、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差异(表省略)。文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理科生(应用心理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比较,结果见表2。PEI总分在大一和大三时均见到显著性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 SCL-90因子分在大一时,9个因子分均见到显著性差异,文科生低于理科生;在大三时,除“焦虑”、“敌对”外7个因子分均见到显著性差异,文科生低于理科生。此结果表明,从大一到大三文科生与理科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始终明显。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结果见表3。在大一时,PEI总分、SCL-90总均分及因子分均未见到明显差异;在大三时,PEI总分见到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SCL-90因子分除“恐怖”、“精神病性”外,7个因子分均见到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低于独生子女。此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逐渐明显。

2.3大一、大三学生PEI和SCL-90回归分析由于在大一和大三时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分别以大一和大三的PEI和SCL-90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在大一和大三时影响自信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将PEI作为因变量,在大一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自变量)有4个,见表4。多元相关系数为0.531,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282。其中SCL-90的“偏执”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26.2%,其次分别为“专业”(25.1%)、SCL-90的“躯体化”(20.6%)和“人际关系敏感”(14.6%)。在大三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有2个,见表5。多元相关系数为0.439,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93,其中“专业”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17.9%,其次分别为SCL-90的总均分(15.1%)和“独生子女与否”(9.6%)。将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作为因变量,在大一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有2个,见表4。多元相关系数为0.345,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19,其中“专业”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10.9%,PEI解释量为9.2%。在大三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只有PEI1个,见表5。多元相关系数为0.228,解释变异量为0.052。图1显示了大一时的各变量关系的标准回归系数。从图1可以看到,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3个因子分越高,PEI总分则越低,但SCL-90总均分则会越高。另外,专业因素除了通过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间接作用以外,还可以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直接作用。图2显示了大三时的各变量关系的标准回归系数。从图2可以看到,SCL-90总均分越高,PEI总分则越低,而PEI总分越高,SCL-90总均分则越低。另外,在大一时已见到的专业因素通过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间接作用以外,还见到了独生子女与否因素通过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间接作用。

3讨论

3.1影响大学生自信程度的因素本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自信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自信程度明显低于一年级,这与车丽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大一和大三学生所处的大学生活阶段不同,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对事件的认知和自我评价标准也不同。李玲等的调查表明,21%的大一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4]。进入大三面临就业压力、情感、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等困扰,可能使他们对自己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比以往更为挑剔,因而出现了大三阶段自信程度低于大一阶段。本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的差异逐渐变得明显,三年级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高于独生子女,这与黄泽娟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此外, 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又进一步证实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否因素对自信程度的影响作用变得明显。大一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不同于高中生,又不同于大学高年级学生,他们经过激烈的竞争步入大学,有着较强的自信心,此点独生子女大学生也不例外。随着年级的升高,承受的各种心理压力增大,加之独生子女薄弱的心理素质,造成了独生子女大学生自信程度低于非独生子女。

3.2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牛鹏的研究发现,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低年级[6],本研究3年的追踪调查不仅支持这一结果,又进一步提示了随着年级的上升,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由高到低的发展趋势。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专业的关系,方敏对师范大学13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文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理科生[7]。

本研究与此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待进一步探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独生子女与否的关系,以高年级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尚未见到。在本研究中,大一阶段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处于同一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差异变得明显,大三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通过此结果可以推测,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上存在着矛盾状态,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在健康和不健康的两极间摇摆。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中,没有显示出独生子女与否这一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显著影响,它是通过影响自信程度来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作用的,此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独生子女与否因素对自信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起作用的内在机制。

本研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大一阶段有4个自变量、大三阶段有2个自变量对于自信程度的预测达到显著性,而自信程度对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预测亦达到显著性;在大三阶段见到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预测力。此结果说明自信程度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反之,“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倾向以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下,也不利于其良好自信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本研究中,专业因素除了通过自信程度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间接作用以外,大一阶段还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起直接作用。此结果可能与中医院校内设置的非医药专业有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专业因素变量进一步探讨。

4参考文献

[1]Webster RL, Ellis TS. Men and women's self-confidence in performing financial Reports,1996,79:1251-125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31-35,325-32

[3]车丽萍.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4]李玲,李爱梅,黄代杰.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中国教育先锋网,2004

[5]黄泽娟,许冬青,李董平,等.大学生自信现状研究.社会心理学,2005,5-6:596-601

[6]牛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1(3):232-235

大三年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大三年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产总值;总体发展;经济周期;产业结构;三大需求

地区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也是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它全面反映经济整体情况,是整个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核心指标。本文将围绕开平市生产总值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开平市生产总值的总体发展情况

1.生产总值总量实现跨越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开平市经济以跨越式发展的态势,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11年我市生产总值是224.84亿元,其总量是1978年的119倍。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1年的34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5.61%。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跨越增长(见图1)。第一次跨越:1989年,创造出经济总量超10亿元,总量达到11.21亿元,比1978年翻了5倍,1978年至1989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7.67%;第二次跨越:2003年,创造出经济总量超100亿,总量达到103.05亿元,比1989年翻了8倍,1990年至2003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8.60%;第三次跨越:2010年,创造出经济总量超200亿,总量达到201.14亿元,比2003年翻了1倍,2004年至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0.03%。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收入水平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根据江门统计年鉴,1990年以来开平市的常住人口数据为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起点,计算结果显示,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呈逐年递增的稳步增长态势发展(见图2)。2011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180元,是1990年2471元的12倍,年均增长13%,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低0.77个百分点。根据1990~2011年的计算结果推算得出,我市用19年时间创造出人均生产总值超万元,在1996年达到10569元,然后再用12年时间创造出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在2007年达21606元。

依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按照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将一国( 或地区) 经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6 个时期。以2008年的美元水平对照,当年我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以同期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水平折算后已经达到3480美元,比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的下限3277美元高出203美元,标志着我市在2008年已经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按当年的汇率水平折算后已达到5097美元。

二、经济发展经历的四个经济周期

经济运行过程中,增长是与周期波动相伴随的,而经济增长的波动是以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波动为主要标志。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开平市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运用经济增长的“谷—谷”法来划分经济周期,研究我市经济发展的轨迹。经研究发现,我市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见图3)。

第一个周期(1979~1983年),用时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4%。1981年达到峰值18.23%,然后开始下滑至1983年的谷位完成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经济周期。这一周期的持续时间与广东省及江门市的时间大致一致。波动幅度为16.69个百分点,比江门市波幅大9.89个百分点、比广东省波幅大1.09个百分点。

第二个周期(1984~1987年),用时4年,比江门市短3年、广东省短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69%。这一周期呈快起快落的特征,用3年时间在1986年达到峰值28.17%,然后用一年时间迅速下滑到1987年谷位7.68%,快速完成第二个经济周期。这一周期的波动幅度达20.49个百分点,比江门市波幅大4.29个百分点,比广东省波幅大8.09个百分点。

第三个周期(1988~1998年),用时11年,比江门市长4年,比广东省长1年,比前两周期分别长6年和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36%。这一周期峰值是1993年达42.16%,是我市经济增长的历史最高位,峰位过后5年时间逐步滑落到1998年的谷位完成第三个经济增长周期。这一周期波动幅度达34.96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波动幅度最大的一个周期,其波幅比江门市大12.26个百分点,比广东省大22.06百分点。

第四个周期(1999~2010年),用时12年,比江门市短3年,比广东省长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一周期的谷位出现在2005年,谷位过后经过5年时间的波动发展才出现峰位完成这一经济周期。波动幅度为7.86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波动幅度最小的一个周期,但也同样比江门市波幅大0.76个百分点,比省的波幅大2.76个百分点。

我市经济周期呈现前快后稳的总体特征。我市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较快,在第一周期快起快落,波动系数达0.812,在第二周期后表现更为快速,历时4年完成峰谷位交替,但波动系数下降到0.54;第三周期则受邓小平同志南巡及撤县设市带动一大批重点项目投入上马等促进,波动系数比第二周期上升0.044,达0.584;在第四周期的发展,则有所放缓但表现平稳,波动系数下降到0.179,具体见表1和表2。

通过与省、地市经济周期的对比发现,我市各经济周期的波动跟随着省、江门市的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发展,而且表现更为强烈。我市经济周期发展的不对称,表明我市经济的发展由前期基础不稳,抗风险能力弱,对市场变动反应强烈。到后期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省整体经济发展的带动及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逐步提高,跟省、地市经济的波动差距大幅收窄。

三、产业结构反映的经济发展壮大历程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1.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1978~2011年,开平市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均值分别是:第一产业15.22%、第二产业43.95%、第三产业40.83%。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由高到低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经济的贡献达40%以上,由1985年开始呈波动向下发展至2011年其贡献率只有6.5%;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由小到大。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其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下逐渐成为主导产业,2011年对经济的贡献率达70.94%;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波动不稳。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第三产业呈与第二产业互补交替的合力之势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具体见图4。

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是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指标。

以开平市1993~2011年的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计算出其对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计算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弹性系数较小;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高且较稳定;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整体较高。但是,在2006年开始受金融风暴影响对经济的弹性系数逐步下降,具体见表3。

用各产业的弹性系数均值进行排位,分别是:第一产业是0.2689、第二产业1.1005、第三产业1.0984。以此得出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最高,也就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第二产业的增长依存度最高,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

3.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按照三次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进行划分,结构类型可分为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和倒金字塔型。我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8.9:24.03:27.07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一、三、二排序的哑铃型结构演变到2011年的10.4:54.05:35.55以第二产业为主,以三、一产业为辅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构成了二、三、一排序的鼓型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突现了占第二产业达九成以上的工业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其波动直接影响着我市生产总值的变动。第二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在1993~2011年的19年间的波动协同度达94.44%,标志着我市已由初期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体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工业化社会。

四、三大需求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投资拉动内需发展,出口则拉动外需发展。为研究我市三驾马车跟经济发展的密切程度,选取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指标1995~2011年的数据并借助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基础数据见表4。

1.相关图例描绘

利用1995~2011年的数据描绘出投资、出口和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图。

根据三个相关图的分布状态,做出以下判断。(1)三个图表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投资、出口和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2)相关的形态。三个相关图形上近似表现为一条直线的线性相关关系。(3)相关的方向。因变量地区生产总值的数值变化与自变量投资、出口和消费的数值随之发生大致均等变化的正相关关系。相关分析的条件成立,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2.相关程度的测定

由于变量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利用SPSS19.0软件选择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双侧显著性检验对其进行测定,得出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984、出口和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09和0.997。三驾马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而且逼近1,双侧显著性检验结果均是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结论是我市投资、出口和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高度相关,按相关系数由大到小排序的顺序是:消费—投资—出口,表明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投资、出口次之。

五、推动开平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我市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经济发展不进则退。在成绩面前一定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以争取更大的发展。

1.继续深化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要深刻认识到我市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不够强,尤其三产的比重比江门市、广东省的水平都要低,与省内县级地区相比也居中下水平。应该继续深化转型升级,加快调结构的步伐,以科技进步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夯实第二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推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最优化发展。

2.把握经济周期变化规律

我市经济刚踏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应把握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尽量将新经济周期的谷位低迷期缩短,将峰位发展和下降期延长。政府要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引导各产业利用现时的转折期做好向繁荣期发展的各项准备,包括从制度上革新、从技术上创新、从知识上更新,争取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

3.坚持发展和培养人才

人是发展的前提条件。要以战略高度优化我市人力资源的发展环境,增强我市的人才凝聚力,让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我市落地生根,巩固我市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智力支持。以《开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巩固和发展人才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行业人才,扩充我市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智力资源。

4.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努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在,扩大内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我市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最高,建议政府一要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消费项目,扩大消费热点;二要提升消费吸引力,充分利用碉楼这张名片大搞开发宣传,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到开平消费,让旅游消费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5.以效益优先发展经济

要以十提出的建设美丽家园为经济发展目标,以人为本,走高效低耗的绿色GDP之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以社会效益优先,着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努力让人民的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发展速度,为创造和谐幸福社会提供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幸晓维,杨少浪,李华.广东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J]. 统计与预测,2012(04).

[2]赵彦云.国民经济核算教程[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大三年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OFDI;产业结构;产业空心化;美国;日本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危机的诸多原因中产业空心化造成了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急剧下降,引起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结构比例出现严重失衡。以此为借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各国如何有效利用OFDI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避免产业空心化的潜在威胁。此外,考虑到现阶段中国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研究OFDI的母国产业结构效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美国、日本的经验为例,将探讨一国如何有效规避产业空心化的负面效应,并提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意见。

一、 相关文献综述与产业空心化的界定

1. 相关文献综述。产业空心化最早是由B.Bluestone和B.Harrison(1982)根据美国OFDI的实践提出的,基于投资的角度,将产业空心化定义为一国在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广泛的资产撤退现象。随后,S.Modic和D.Trautlein(1985)、W.Batholomew和J.Kochanowski(1986)、关下稔(1990)等国外学者基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趋势性特征,将产业空心化概念进行了定义。产业空心化现象引起了各国学界关注后,部分研究开始探讨产业空心化的驱动因素与作用机制,大部分研究均提出产业空心化是OFDI引起的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结果。

关于产业空心化的判断问题,目前尚未存在权威的测度指标,因此,产业空心化测度按照研究目的,主要采用不同经济指标的趋势性特征分析。王秋石等(2010)对产业空心化的测度指标进行归纳为以下四种:第一,制造业产值的绝对值与相对值;第二,制造业就业的绝对值与相对值;第三,制造业净出口;第四,制造业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

在产业空心化方面的研究中,不少研究关注产业空心化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小岛清(1978)认为,OFDI所引起的产业空心化,将给母国经济和企业带来包括贸易逆差、失业率上升等的负面效应。J.Davis和J.Huston(1992)提出,产业空心化所导致的一国制造业衰退,将引起工作岗位大幅减少与劳动力收入下降,进而,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R.Barrell和N.Pain(1997)基于欧洲OFDI与外贸净出口关系的研究,发现OFDI对母国贸易与就业均产生负面效应。

2. 产业空心化的界定。诸多相关研究指出产业空心化是产业结构效应的一种,并将产业结构效应分为两种,即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空心化。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产业结构效应指的是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一国产业结构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不断走向高度化的过程中,三次产业的结构因素所带来的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动态变化效应。

在产业结构效应中,产业空心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性特征较为相似,按照Petty-Clark定律,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从三次产业产值、从业人数看,第一、二产业相对比重逐渐缩小,第三产业相对比重不断扩大。然而,两种产业结构效应的重大区别在于国民经济总量、总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带来在经济总量上的增长,同时第三产业吸收大量的第一、二产业剩余劳动力,随之失业人数会减少;相反,产业空心化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第一、二产业的严重衰退,第三产业没能弥补衰退产业的产值流失,直接导致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绝对衰退,同时第三产业不能及时吸收大量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随之失业人数会增加。

二、 产业空心化指标的构建

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产业空心化中的产业衰退不是如经济周期、通货紧缩等其他因素带来的,而是原有产业的大量转移带来的结果。此外,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衰退绝不是产业相对衰退,而指的是产业绝对衰退,即该产业生产总值连续出现负增长。基于此,产业空心化是国内产业的大量持续转移,先直接造成该国或地区的某种产业生产总值的绝对规模连续下降,进而最终导致该国或地区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总之,产业空心化的概念必须具有上述两个条件:第一,造成产业衰退的直接原因必须是由产业的外移所导致的;第二,产业衰退必须是绝对衰退,而不是相对衰退。

产业空心化的判断要关注两个经济指标,即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就业人数。目前相关文献尚未存在有效反映产业空心化的测度指标,大部分研究集中分析第二产业产值、就业的变化,相对忽视第三产业的表现,但本文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空心化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经济总量、就业人数两个层面,构建两种产业空心化测度指标,初步判断在美国、日本两国是否存在产业空心化。从经济总量层面,构建指标的核心逻辑在于产业空心化的基本概念,由于一国某种产业衰退,直接导致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萎缩。因此,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将第一、二产业视为衰退产业,第三产业视为新兴产业。我们可以通过三次产业总值的年度流量增减,判断是否出现产业空心化,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GDP1为第一产业年度产值;GDP2为第二产业年度产值;GDP3为第三产业年度产值;t、t-1表示时间。即,产业空心化是由于产业衰退导致的经济总量下降,因此,该产业空心化的判断指标通过第一、二产业产值减少量与第三产业产值增加量进行对比,当第三产业产值增加量未能弥补第一、二产业产值减少量时,可以判断为该国出现在经济总量上的产业空心化。需要注意的是此公式仅限于(GDP1t+GDP2t)-(GDP1t-1+GDP2t-1)

从就业人数层面,产业空心化的另一个特征是产业衰退导致该产业的大量失业现象,因此,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通过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可以判断一国产业空心化的存在性,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Worker1为第一产业年度从业人数;Worker2为第二产业年度从业人数;Worker3为第三产业年度从业人数;t、t-1表示时间。即,产业空心化带来的产业衰退,导致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大量失业,因此,该产业空心化的判断指标通过第一、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减少量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增加量进行对比,当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加量少于第一、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减少量时,可以判断为该国出现在就业人数上的产业空心化。

三、 美国、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探讨

目前,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增长均处于后工业化阶段,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两国以服务业为主的虚拟经济比重越来越大。两个典型发达国家在OFDI进程中,其国内产业结构均呈现出走向软化升级的特征,但由于两国OFDI的不同特征,直接导致了具有不同特征的产业空心化趋势。其中,日本产业空心化的特征可以视为“离本土化”,美国产业空心化的特征则视为“离制造化”。

从美国、日本两国产业空心化经济总量判断指标看,美国仅有一次,2009年出现了整体经济的衰退,但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量均呈现出负增长,并且,2010年得到了有效反弹,据此推断,2009年美国整体经济总量衰退的根源在于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主要问题在于第三产业,它与前一年对比,增量出现大幅度下降,这导致美国整体GDP的严重衰退。与此相比,20年代8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制造业大规模向外转移,日本在1998年~2003年、2008年~2011年存在经济总量上的产业空心化迹象,早在1993年~1995年已经出现日本第一、二产业产值的严重下滑,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高于第一、二产业产值的衰退,因此,保持了在经济总量上的增长。但从1998年起,第一、二产业衰退连续了八年,从趋势性特征看,这种趋势1998年~2011年连续了十四年。在第一、二产业绝对衰退过程中,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较慢,没能较好地弥补第一、二产业产值的下降,日本经济总量也随之下降,导致了产业空心化。

从美国、日本两国产业空心化就业人数判断指标看,美国有过两次类似于产业空心化的迹象:2000年美国经历了新经济危机后,2001年~2003年美国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下降,这一期间第三产业没能够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随之出现大量失业;接着,2007年~2010年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再度大幅下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到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因此,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劳动力没能找到新工作,导致了失业率上升。因此,可以认为,新世纪以来美国经历的两场危机,使得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空心化中的大量失业问题。与此相比,日本经济的产业空心化更为明显: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国内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原因,第一、二产业大量向外转移,释放出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第三产业增长比较缓慢,对创造就业的能力有限,在1993年~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出现产业空心化导致的失业现象。

产业空心化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第一,产业环境约束日趋深化。根据对美国、日本两个典型发达国家的分析,一国在国内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均出现产业环境约束不断升级的趋势。从劳动力的供应层面,后工业化阶段对制造业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终将结束,同时出现人口老龄化、普及高等教育等因素,导致劳动力的供给不足,这表示以成本优势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从自然资源的供应层面,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建立在以耗资源、高污染等问题为代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第二,国内企业战略的转型。国内企业应对劳动成本上升、国内市场饱和等产业环境约束下,为了追求降低成本、提高全球市场份额,企业会考虑将国内一部分高成本、耗资源的生产环节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转移出去。在此过程中,国内企业的离本土化或离制造化是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直接原因。国内企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企业在国内经营活动从地区、业务结构等方面进行大幅度调整中,企业通过OFDI进行企业资源再配置,此时均呈现出离本土化、离制造化的趋势。

产业空心化的出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其在各国的形成机理与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区别。从形成机理的异质性看,美国与日本两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日本作为国内人口较少、资源匮乏的后工业化小国,国内产业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产业环境的约束,因此,受到产业环境约束较大的产业将成为边际产业,处在边际产业的企业通过OFDI向外撤退性转移,呈现出离本土化;美国作为人口较多、资源丰富的后工业化大国,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生产要素的国内自由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离本土化的产业空心化的出现。但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直接限制了美国国内对制造业的投资,并其突出表现为美国制造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从治理方法看,两国不同类型的产业空心化需要不同的治理方案。日本以离本土化为特征的产业空心化属于整体边际产业的转移,日本曾经有过两次撤退性产业转移,曾经成功摆脱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威胁,这些成功基于新兴战略产业的有效培养,新旧主导产业的更替有效弥补了撤退性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美国以离制造化为特征的产业空心化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某种生产环节的向外转移,能吸纳大量国内劳动力的制造业增长萎缩与国内就业存在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2008年美国经济经历了灾难性危机后,美国采取再工业化战略,坚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适度控制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并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

四、 结论: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对美国、日本产业空心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经济总量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维持经济总量的正增长,与此相比,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日本第二产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带来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第二产业产值明显下降,因第三产业产值增增长缓慢,未能有效弥补第一、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日本国民经济总量的长期负增长。

从总就业人数看,在经济繁荣阶段,美国第三产业能够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总就业人数增长,随之失业率下降。但在美国经历的两场危机期间,危机因素直接影响的是第三产业就业效应,进而,导致了第三产业未能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结果总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上升。美国在危机期间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有产业空心化的负面作用,但其深刻根源在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问题。日本则与美国不同,长期陷入在产业空心化的陷阱里。由于第一、二产业的长期衰退,第一、二产业不断释放出剩余劳动力,但日本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未能吸纳第一、二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总就业人数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失业率居高不下。

总之,在美日两国OFDI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均出现较大的波动,可知避免产业空心化的负面影响仅靠新兴产业的发展难以实现,控制国内制造业的流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近几年中国企业OFDI规模不断增长,在推进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在制造业过剩产能转移的同时,需要增强国内外企业生产链的关联效应。由于中国国内生产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效仿日本OFDI的撤退性转移战略,可以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至东南亚、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可以绕开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而且,中国国内竞争过度的产能释放到国外。但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须积极利用国内外产业的关联效应,增强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经济联系,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内外垂直型分工体系,能有效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的负面效应,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Barry Bluestone, Bennett Harris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 Plant Closings, Community Abandonment, and the Dismantling of Basic Industry[M], New York: Basic Books,1982.

[2] Batholomew W.P.A., Joray P.Kochanowski, The Decline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Midwest: A short-run or long-run problem[J],Indiana Business Review,1986:7-12.

[3] Feinstein Charles,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9:15(4):35-55.

[4] Modic S.J., D.H.Trautlein, Perils of De-industrialization(Part1)/Where have all factories gone?[J], Industry Week,1985.

[5] 李东阳.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空心化[J].财经问题研究,2000,(1):56-59.

[6] 盛毅.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质疑[J].产业经济研究,2003,(4):7-12.

[7] 王秋石,李国民,王展祥.去工业化的内涵、影响与测度指标的构建――兼议结构性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J].当代财经,2010,(12):19-22.

[8] 张驰.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与母国的“产业空心化”[J].世界经济,1994,(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