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啦啦操培训总结

啦啦操培训总结

啦啦操培训总结

啦啦操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啦啦操 广西高校 教练员 现状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高校教练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对参加2016年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啦啦操项目的教练员发放问卷32份,回收32份,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教练员是指在运动训练中凭自己具有的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思想、身体、技术、战术和道德意志品质等全面设计、培训、引导与督促,促使运动员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较快提高的人。教练员在啦啦操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运动队教练员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一支队伍的水平高低,因此,对教练员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一)教练员的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分析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广西普通高校啦啦操教练员男女性别比例相差较大,女教练员25人,男教练员仅有7人,这主要与培养啦啦操相关人才时呈现女多男少有关,因此,在啦啦操师资培养方面需加强男性教练员的培训与技能的提高。

在被调查教练员的年龄结构中,其中大多数教练员的年龄都在25-40岁之间,共有22人,共占被调查人员的68.75%;25岁以下的有4人,占12.5%;40岁以上的有6人占18.75%。这说明在整个广西普通高校中拥有着一支朝气蓬勃的教练员队伍,中青年教练员是广西高校啦啦操项目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有较丰富的教学训练经验,富于创新、精力旺盛等特点,这是广西高校啦啦操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练员的学历与职称结构分析

学历与职称结构反映着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和发展潜力,是衡量教练员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教练员队伍的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潜在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个啦啦操运动队成绩的好坏与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教练员学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运动队在训练中采用何种训练手段与方法、参赛队伍组合的编排能力,最终间接决定着运动队的比赛成绩。从表1中通过调查教练员的学历得知,参与调查教练员的学历结构为本科学历和硕士研究生学历两种,其中本科学历的教练员总共有20人,所占比例较重,共62.5%;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占37.5%。在学历结构上,硕士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是可喜的,这得利近十年来高校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为广西啦啦操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教练员职称结构的调查中,未定职的有7人,占21,88%;助教职称的教练员有5人,占15.63%;讲师职称的教练员有14人,占43.75%;副教授职称的有6人,占18.75。从总体上看,教练员职称主要在讲师这一层面,副教授的6人年龄均在40岁以上,这与教练员队伍的年龄、带队时间长短以及教龄有着密切联系。在6名副教授职称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3人,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职称大多到了讲师这一层次,这一现象说明广西高校拥有一只朝气蓬勃,前途无限的中青年教练员队伍,这是广西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较好并能走在全国前沿的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教练员的原始专项与执教年限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教练员原始专项看,原始专项为健美操的共有14人,占43.75%;原始专项为艺术体操(含体操)的有8人,占25%;原始专项为体育舞蹈的有4人,占12.5%;而原始专项为其他项目的有6人,占18.75%。每个专项各具其项目特征,而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与啦啦操属于美群类项目,他们在训练、编排和比赛中都有其共性,由这几个原始项目组成的教练员比例共占81.25%,他们是成为优秀啦啦操教练员的后备力量。同时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教练员执教年限在4-5年的有3人,占9.375%;6-10年的有6人,占18.75%;11-15年的有7人,占21.875%;15年以上的占3.125%,也就是说,担任教练员年限4年以上的占一半以上,有过4年以上的教练员经历,他们在啦啦操方面应具有了较高的专项素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担任教练员工作时间在1-3年的有15人,占46.875%,其主要原因与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密切相关,由于年青教师参与啦啦操的执教年限比较短,在啦啦操训练中经验方面会略显不足,这需要年青教练员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加强自己各方面均衡发展,他们将是推动广西高校啦啦操的发展的主力军。

(四)教练员科研能力分析

从教练员在科研这一方面所发表的论文来看,从未发表过的有15人,占了46.88%;发表过1-2篇的有13人,占40.62%;而发表过3-4篇和5-6篇的分别只占了9.37%和3.13%。由此可见,教练员的科研能力较弱,应加强科研与训练的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找到更能适合这项运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最终达到整个啦啦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教练员参加啦啦操培训学习情况分析

啦啦操是一项不断发展的运动项目,它的裁判规则在不断地修改完善,技术在不断更新中,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走在项目前沿,不被时代所遗弃,需要教练员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学习的途径又呈多样化,其中以参加培训班的学习最具高效。因为培训班举办都将请业内的知名的裁判员、教练员、专家学者进行理论及技术的讲学,他们往往能够带来本项目最新动态、最前沿的技术及他们经过多年积累的训练经验,通过参加培训,教练员能够快速学习最新的知识,是最具有效率的一种学习途径。从表2和表3中,有84.38%的教练员表示会定期参加啦啦操培训班的学习,只有15.62%的教练员表示不会,教练员参加培训1-2次的有43.75%,3-4次的有21.88%,5-6次的有9.37%,7次及以上的有25%。被调查教练员中50%的教练员目前教练员的级别为高级教练员,28.13%为中级教练员,而初级教练员只有15.63%,其他级别的只占了6.25%。综上所述说明了在教练员队伍中,大部分教练员还都继续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才能给学生带来最新的知识,才能使啦啦操在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教练员在参加培训班学习的内容上也呈现丰富多彩的特点,主要内容有啦啦操理论概述、啦啦操规则与裁判法、啦啦操的创编、舞蹈啦啦操与技巧啦啦操技术以及其他一些方面,都致力于自身各项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教练员年龄结构大多在25-40之间,是啦啦操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但教练员男女比例不平衡,以女性为主,男教练员较少,应加强男性教练员的培养。

2.教员的本科学历与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约6:4,学历结构较高,其原始专项多数为健美操、艺术体操和体育舞蹈,同属于美群类项目,并在啦啦操项目上从事了一定的年限,具有较高的专项素质。

3.教练员队伍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教练员将在实践中的各项经验提升到到理论上,并通过学术。

4.教练员参加专业培训的积极性较高,并通过培训获取了相关资格。

(二)建议

1.各高校领导应该注重提高啦啦操教练员个人素养的培养,加大师资力量的投资,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创造更多有利于教练员继续学习的机会;

啦啦操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啦啦操;运动员;人口学特征

啦啦操的英文名称为cheerleading,起源于美国。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指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复杂、高难的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项目特有难度、过渡配合等动作内容,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体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独特魅力的体育运动。高校是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源地,高水平的运动员也聚集在高校,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同时还是校园文化非常好的载体。到2010年已在全国有28个城市,两万多所学校进行了推广普及,五年参与人数达到1千多万人,大大推动了我国校园啦啦操运动的推广和普及。本文通过对宁夏啦啦操运动员的基本状况调查分析,为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2011年“体育杯”全区啦啦操比赛的11支运动队的161名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资料统计法:查阅期刊、报纸、因特网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成果,运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方法处理相关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

1.2.2问卷法:采用问卷法对参加2011年“体育杯”全区啦啦操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调查和分析。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94.1%,经专家调查评定,调查问卷可以满足研究要求。

1.2.3访谈法:对宁夏健美协会专家和各代表队领队和教练共6人进行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宁夏啦啦操运动员年龄状况

表1是宁夏啦啦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在男队员中, 年龄在15岁以下的没有,年龄在15~20岁的占总人数的42.86%,20~25岁的占总人数的一半,年龄在25岁以上的只有一名;在女队员中年龄在15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25.17%,年龄在15~20岁的占总人数的28.57%,20~25岁的占总人数的39.46%,年龄在25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80%。从整体来看,男女运动员中,年龄在20~25岁的最多, 占总人数的40.37%,其次是15~20岁的,占总人数的29.81%。综合调查分析,在男女运动员中25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83%,这部分运动员主要社会人员,经常在健身俱乐部兼职教练或者是俱乐部会员, 15~20岁的占总人数的29.81%,这部分运动员主要是中学或中专学校的学生。由此可见在15~20岁和20~25岁这两个年龄段从事啦啦操运动的运动员占总人数的70%以上,这也符合啦啦操运动的最佳年龄段,这两个年龄段具有青春激、情、活力,是从事啦啦操运动的最佳年龄。

2.2 宁夏啦啦操运动员训练年限状况

表2显示宁夏啦啦操运动员训练年限情况。由于啦啦操运动员基本都属于业余训练,并非专业训练,大多数运动员是在校学生,所以这里的训练年限指的是学生上学期间的业余训练的时间。宁夏啦啦操运动员训练年限在1年以下的, 占总人数的52.17%(男女分别占50%和52.38%),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训练年限在2年以上的, 占总人数的14.91%,主要是啦啦操运动开展较好的北方民族大学代表队的运动员。此外,大部分啦啦操运动员的训练为比赛前短期强化性训练,主要是为了参加此次比赛,一般为临时组队,训练时间一般在几个月。可见,我区的啦啦操运动训练整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2.3宁夏啦啦操运动员的职业状况

表3显示运动员职业情况。在男队员中,主要以学生为主,占总人数的78.57%;在女队员中,学生占总人数的78.91%,其次是其他人员,占总人数的10.20%,教师占总人数的6.80%,个体占总人数的4.08%。从整体来看,在男女运动员161人中,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78.88%,其他占总人数的9.94%,教师占总人数的6.83%,个体占总人数的4.35%。由此可见从事啦啦操运动员主要来自于学生和教师,他们占总人数的85.71%,从此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宁夏啦啦操运动员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和教师。

啦啦操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舞蹈啦啦队 现状 前景

前言

啦啦队运动译自英语cheerleading,其中cheer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舞蹈啦啦队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舞蹈动作的完美完成及技能技巧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最高境界。现代的啦啦队运动诞生于1880年的美国校园,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最早出现的形式是在美国的校园体育比赛中观众为本队的加油呐喊。到20世纪80年代,啦啦队开始跨越美国国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赢得了世界多数国家人们的喜爱,迅速风靡全球。在中国,舞蹈啦啦队运动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在我国的校园开始活跃起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简称CSARA)开始举办了“中国学生舞蹈啦啦队大赛”比赛。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从舞蹈啦啦队发展内环境的角度出发。2001年至2005年间,“两操”协会共举办了四届学生舞蹈啦啦队比赛,分别于2001年11月于广州暨南大学、2002年10月于四川大学、2004年12月于广州体育学院、2005年12月于广州中山大学等地举办。其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是2004年12月于广州体育学院举行的比赛。此次比赛,无论评判员、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对舞蹈啦啦队项目的认识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比赛中成套的舞蹈啦啦队基本动作与舞蹈动作让其项目特征更加明显。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与10位舞蹈啦啦队方面的专家进行交流,了解舞蹈啦啦队在我国高校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1.2.2 数理统计法

根据文章研究需要,查阅相关的比赛记录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处理得出相关结论。

2 分析与讨论

2.1 参赛队伍分析

从参赛单位所属地区来看,纵观2001―2005年的四届比赛,参赛队伍多为东南沿海、东北部经济发达地区。虽然2002、2004、2005年的比赛有河南、甘肃、陕西、新疆的加入,使参赛单位地区分布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是与两广地区及其他经济较发达省市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参赛规模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两广地区作为我国开展舞蹈啦啦队运动较早的地区,在舞蹈啦啦队运动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两广地区在2001年比赛中派出了10支代表队,占参赛队伍总数的43.5%。而四川省的运动队规模也在逐年的扩大,在2005年的比赛中两广地区及四川省派出了21支代表队,占参赛单位总数的63.5%(见表1)。这说明了我国舞蹈啦啦队发展的不均衡性,这就要求舞蹈啦啦操在未来的发展和推广过程中应采取先发展的带动和帮助后发展的措施,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2.2 参赛运动员分析

大学体育院校的舞蹈啦啦操运动员大部分是健美操专业的学生,曾受过健美操等相关方面的专门训练。大学普通院校及中学组的运动员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另外有通过学校选的优秀个人,大部分都曾接受过健美操等方面的训练。在准备比赛之前很多队员没有经过专门的舞蹈啦啦队相关训练和学习,只有广州体院、武汉体院、广西部分学校组建有自己的舞蹈啦啦队,并进行对外的交流学习和训练。因此,要推动我国舞蹈啦啦队的发展,加强我国学校中舞蹈啦啦队运动员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2.3 教练员现状分析

舞蹈啦啦队的教练仍以健美操专业的教师为主,配有舞蹈、形体等方面的教练,从表3可以看出,78%的教练员此前曾参加过舞蹈啦啦队教练员的培训班1-2次。有31%的教练员是第一次带队比赛,66%的教练员有2―3次带队比赛经验。因此教练员要加强教练员的培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只有教练员熟悉了比赛规则,有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世界及其它国家舞蹈啦啦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探索,以指导和促进我国舞蹈啦啦队的发展。

2.4 裁判员现状分析

从2004年舞蹈啦啦队比赛的12位评判组人员的统计中显示,有3名是CSARA荣誉级专业评判员,占25%,9名是CSARA高级专业评判员,占75%。评判员(裁判员)的工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评判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比赛以至该项目的发展。由此可见随着舞蹈啦啦队项目的发展,评判员(裁判员)队伍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比赛过程中作为一个独立评判的个体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必须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因此,加强我国舞蹈啦啦队裁判的培训,壮大裁判队伍,提高业务水平是发展和推广舞蹈啦啦队的当务之急。

2.5 表演水平分析

从参赛运动员水平来看,动作的难度和观赏性不断提升,与我国高校教练员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国外高水平舞蹈啦啦队的发展对我国高校舞蹈啦啦队的影响非常大,各高校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也不断派出教练员去国外进行参观和学习。我国高校舞蹈啦啦队表演的难度较小,而且表现力不够,以至于观赏性较差,舞蹈的美感不强,主要体现在训练的方法、编排的动作、音乐的选配、运动员的表现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校舞蹈啦啦队的水平,根据自身的特点并学习国外高水平的队伍对提高我国高校舞蹈啦啦队的水平至关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3.1 舞蹈啦啦队自传入我国至今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的大力倡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能力下,已出现一片喜人的景象,但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除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以外,其它地区舞蹈啦啦队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在实现共同发展过程中应通过加大宣传、增加专项经费投入、举办免费培训班等形式帮助和带动这些地区舞蹈啦啦队的发展。因此,加强对我国舞蹈啦啦队运动员的专业学习和培训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3.2 教练员是整个舞蹈啦啦队发展的基石和领头羊,教练员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舞蹈啦啦队的发展水平,因此,应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培训计划,加强教练员专业培训,使教练员从业人数及业务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培训重点应放在中小学和高校。

3.3 评判员(裁判员)的工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评判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比赛以至该项目的发展。由此可见,随着舞蹈啦啦队项目的发展,评判员(裁判员)队伍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比赛过程中作为一个独立评判的个体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必须严肃认真、公正准确。但是,目前我国舞蹈啦啦队的培训较少,专业评判人员并不多,其裁判队伍还需壮大,业务水平还需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J].体育科技,2003年(第24卷)第2期,2002(163).

[2]孙铁民,李惠娟.我国啦啦操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

[4]李静,李艳霞.浅谈我国竞技啦啦队的发展及其前景[J].音体美(科技信息),2006年第3期.

啦啦操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啦啦操 中职学校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161-02

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为 15-18岁,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是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而啦啦操的运动量较大,使身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得到有效锻炼,因而是非常好的塑造学生形体、增强学生体质的运动。另外,由于中职学校近年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素质普遍降低,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而言,其自信心、抗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都较弱,而啦啦操非常注重团队配合和协调能力,经常参与啦啦操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勇于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为使啦啦操更好地在中职学校推广,本文对啦啦操在中职学校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推广策略。

一、啦啦操在广西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

(一)广西中职学校啦啦操的推广现状。广西是啦啦操项目在我国最早的推广地区之一,目前广西主要城市各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啦啦操推广氛围,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啦啦操代表,每年都会参加广西、全国甚至国际啦啦操比赛,促进了啦啦操运动在广西校园的广泛开展,也使得啦啦操项目成为广西校园重要的特色运动项目。但是,与广西如火如荼的啦啦操推广氛围相比,中职学校推广啦啦操则较为缓慢,对 30 所中职学校的调研发现,仅有 3 所中职学校开设有啦啦操课程,而且仅作为体育课程中的一个选学内容,没有一所中职学校开设独立的啦啦操专项课程。对于一些中职学校而言,啦啦操仅是一种表演项目,其推广仅以小部分人参与的形式来发展即可,并没有必要向广大学生普及和推广。

(二)广西中职学校啦啦操师资现状。学校从事啦啦操教学和训练的老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对啦啦操的理解、认识程度,对该项运动在该校的普及与推广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笔者在对广西 30 所中职学校的调研中发现,这些中职学校并没有专业的啦啦操教师,在开设有啦啦操课程的 3 所中职学校中,体育教师全部是健美操专业毕业或者其他专业的教师。教师是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基石和领头羊,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匮乏是当前中职学校啦啦操发展共同面临的窘境,由于缺少啦啦操专业化知识结构、对啦啦操发展规律及推广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也缺乏推广啦啦操的热情,即使有推广的意愿,也因为总体师资力量短缺而难以为继。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啦啦操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扩大啦啦操教师队伍是中职学校推广啦啦操的重要基石。

(三)中职学校学生对啦啦操的认知现状。根据笔者对 100 名中职学生访谈统计,有 87 人是通过体育赛事,主要是篮球赛事以及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运动开幕式认识了啦啦操,在这些学生的认知中,啦啦操更多的是作为一项表演项目存在,仅有 13 人通过媒体或者亲自观看过啦啦操比赛项目。究其原因,首先,中职学生的校园活动较为单一,缺少接触多样化文体活动的机会。其次,中职学生大多对啦啦操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可以强身健体、塑造形体美等方面,对于啦啦操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磨炼意志、完善人格和提高审美能力等功能没有较高的认识,这与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简单、对啦啦操没有切身的体会,同时也没有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有关。调研发现,100名中职学生中,有 38 名希望有机会学习啦啦操,有 75 名赞成在学校社团中推广啦啦操,有 27 名赞成体育课程引进啦啦操项目(调查选项为多项选择),有 95 名希望经常能在校园活动中看到啦啦操比赛或表演。从调查结果看,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对啦啦操持正面看法,但是希望将啦啦操作为专门的体育课程学习的学生仍占较少数。因此,要在中职学校推广啦啦操,必须先改变和提高中职学生对啦啦操的更深层次认知。

二、中职学校推广啦啦操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多样化发展。校园文化的发展重在多元化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啦啦操项目健康、青春的外表以及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内涵有助于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啦啦操可以与篮球、足球、排球等多项运动进行搭配表演,增强其他运动项目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在推动多种体育运动在校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间接丰富了校园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有助于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啦啦操等级规定套路的推广机制是啦啦操得以在国内快速发展的保证,这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的完善相协调,对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啦啦操在中职学校推广,对中职学校多样性校园文化构建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促进中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体系构建阶段,大多数中职学生相对于高校学生在综合素质、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正值叛逆期的中职学生的思想极易被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和价值观误导。啦啦操文化的内涵在于它高度的荣誉感和强烈的集体主义、号召力、渲染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在中职学校推进啦啦操文化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扬集体主义与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倡导学生积极进取与奋斗的精神,有助于中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满足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中职学生步入社会较早,且大多数将会从事销售员、厨师、机修师等“蓝领”型工作,对身体素质、与人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有较高要求。而中职学生存在年龄较小、阅历浅、心理素质不够稳定等不足,在刚步入工作时容易产生挫折感,而啦啦操运动在塑造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有较好的表现,因此在中职学校推广啦啦操有助于中职学校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在中职学校推广啦啦操的措施

(一)将啦啦操引入中职学校体育课堂。近年来,中职学校无论是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学校重专业课、轻体育课,致使中职体育教学呈现无序状态,缺乏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体育教材滞后,教学内容陈旧,部分教师教学怠倦情绪严重等。简言之,体育教学在中职学校的重视程度相较于高校更低,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兴运动要推广到中职学校的难度会更大。但是,笔者认为,可以将引入啦啦操课程作为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尝试,破旧立新,通过借鉴高校推广啦啦操的经验,将中职学校啦啦操的推广与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使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更好地激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啦啦操课程的开设形式,可以采取由“渗透”到“试行”到“独立”的开设形式,即从其他相近项目课程中增加啦啦操项目内容,到开设少量啦啦操试点班,再到普及_设啦啦操课程。

(二)中职学校领导层面要提高对啦啦操的重视。改革要自上而下,需要中职学校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才能有效推进。要用开放、前瞻的眼光看待啦啦操教学,结合学校的资源尽力扶持啦啦操教学,强化教师激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实行课程改革和引进啦啦操教学,通过篮球、足球等体育赛事引入啦啦操表演赛,在宣传上帮助学生更高层次上认识啦啦操运动。

(三)加强啦啦操师资队伍建设。由于中职学校的师资能力相对较弱,很少有中职学校能够建立起体育课程选课制度,无法为学生配备门类齐全的体育教师,因此啦啦操教师队伍的扩充主要是通过在现有教师的培训上实现。此外,鉴于项目间的独特性与相通性,可以把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健美操、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舞蹈教练和一些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强的国家队或地方专业队退役技巧队员,以及社会上从事俱乐部操课教学的教练充实到各中职学校师资队伍中,增强啦啦操师资力量,为中职学校啦啦操课程的开设提供充实的师资力量。

(四)多层次地将啦啦操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笔者将啦啦操的校园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啦啦操在学校体育课程中逐步形成的“激发学生对啦啦操兴趣”层面,这一层面主要是为学生普及啦啦操知识和基本的啦啦操动作技能,激发学生对啦啦操的兴趣。第二个层面是指学生自发组建的“啦啦操”社团,这一层面是校园啦啦操文化的主体,引导着啦啦操校园文化风格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能力、资金相对有限,需要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扶持、引导及规划。第三个层面主要是指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啦啦操赛事的“啦啦操校队”,这一层面的啦啦操校园文化代表了学校的外在形象,也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校热爱及自豪感的一个载体,在这一层面需要学校派出专职师资团队进行规划,包括训练、队伍选拔、队服订制及宣传口号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啦啦操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相辅相成,需要学校区分重点、分层次地进行引导和推动。

总之,啦啦操运动在中职学校的推广,无论是从强身健体的需求还是身心教育的培养,对当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和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都具备很好的现实意义。由于啦啦操运动在中职学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要加强啦啦操的推广,就必须从中职学校的管理层面入手,改革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加强啦啦操师资队伍建设,结合校园文化多层次地对啦啦操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惠娟.对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5(4)

[2]马敏.啦啦操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效应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3]廖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广西教育,2012(2)

[4]冯丹丹.广西高校啦啦操课程构建的调查与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9)

啦啦操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啦啦操;体育;发展

一、啦啦操的起源

啦啦操来源于早期部落社会的仪式,是为了激励外出打仗或打猎的战士们,他们通常会举行一种仪式,仪式中用族人欢呼、手舞足蹈的表演来鼓励战士,希望能凯旋而归。啦啦操兴起于美国,19世纪末开始有早期的啦啦操雏形,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个学员逐渐开设属于自己的培训班,教授啦啦操基本技巧动作,之后的发展中啦啦操不再只为足球队、篮球队呐喊助威,也开始对其他的运动项目加以支持。197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通过电视机第一次向全国转播啦啦操比赛,啦啦操开始作为一项运动项目被人们认可。到了90年代,在美国的大中学院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啦啦队及协会,同时啦啦队在美国的学校中都有极高的声誉,此时欧洲也开始兴起了自己的啦啦队,但大部分的啦啦队是业余的,他们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组织训练。目前世界上拥有啦啦队项目的国家大约有23个,而且大多盛行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及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作为这个项目开展最好的国家拥有相当多的协会、组织与各类表演、比赛的公司。通过搜索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是啦啦队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大约就有430万啦啦队队员每年拥有不同级别、不同协会举办的不同形式的啦啦队赛事、啦啦队夏令营和各种活动。

于是在羡慕的同时,啦啦队运动也开始得到我国专业人士的重视,逐步开始在全国有代表的几所学校内尝试推广啦啦队运动。并在小范围内开始组织各种简单的啦啦队培训和竞赛。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发展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如2001年的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在广州举办了“统一冰红茶”迎九运首届中国大学生动感啦啦队比赛。2002年两操协会在四川又举办了“西部阳光杯”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及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啦啦队大赛。

二、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

啦啦操是美国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它经历了萌发、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如今,如同NBA球赛一样,啦啦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已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每年全国有大小50多场赛事,拥有成熟的训练和竞赛体制以及完善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培训制度,每个学生都以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为荣。

但在我国,由于啦啦队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其参与程度和效果都不太明显。本人认为,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培训少,专业评判人员少,裁判队伍少,其业务水平还需不断加强。

2.目前啦啦操还没有正式进入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做简单介绍,学生对啦啦操这项运动还处于领会时期。

3.受师资水平制约,没有一个专业的资格评比使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编能力。

4.学生完成动作质量不高,动作不规范,缺乏活力与激情,尤其是力量和速度素质都差。

5.在参与大型赛事中我们可以发现,编排和音乐的选择很重要,中国还停留在翻滚、容韧性、简单托举和没有强感染力的音乐上,其展现出来的激情远远要比国外的差很多。

李鸿认为:啦啦队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广受学生欢迎,因此,啦啦队伍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河南、甘肃、陕西、新疆等地也有发展,但仍以东南沿海、东北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主。运动技术水平优势集中于少数几个省区,且在高校开展比在中学开展得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三、啦啦操的价值取向

1.身体素质方面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就好比你想跑得快就要知道怎么走路。啦啦操运动可以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项技能。啦啦操基本动作包括头颈部、上肢、躯干、下肢等单个和联合的各种动作,这些动作要完成得准确、协调、优美,而且要节奏鲜明,动作就要做得有力度、有幅度。成套动作通常需要3~5分钟,在此时间段里既要使音乐与动作和谐统一,也要使技巧动作完美展现。这对啦啦操队员的要求很高,因此,也就起到了锻炼耐力和身体的作用。

2.心理素质方面

啦啦操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啦啦操队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内心不由得就会产生兴奋感与快乐感,所以,成套动作跳下来一直都是以微笑面对场下观众,队员们用其发自内心的激情与快乐去感染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从而使得场上气氛充满欢乐、异常活跃。啦啦操这项新兴的体育项目能够提高队员的自信心,使得队员在表演时都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自信。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只要是表演就会有失误的可能性,啦啦操队员必须要保证在忘动作的情况下不慌张、不紧张,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

3.审美方面

现代的啦啦操已经不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项目,而正在向综合性艺术方向发展。它讲究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在啦啦操队员表演的过程中,观众可从队员的动作、服饰、道具、形体表现力等方面获得美的享受。许多表演都可以靠服装、道具、夸张的舞台妆等来弥补一些表演上的不足之处。这些美既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陶冶了人们的心灵。

4.集体利益方面

啦啦操是一个集体项目,它强调集体效果,注重队员们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它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是以表演成绩为目的去吸引观众。队员们要会关注他人,要有很强的情感和慷慨大方的精神,能够让观众感到他们是一个快乐的集体,并受到鼓舞,使他们欢呼起来。啦啦操队员们在加油呐喊的同时,不仅要展现自己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行为上也要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这样既可以促进队员的团结协作力,也可以提高其道德修养。

四、啦啦操的未来发展

黄荔生曾指出:与国际啦啦队运动相比,中国啦啦队运动起步较晚,发展缓慢。2000年之前,中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与国际啦啦队组织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啦啦队运动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了众多的比赛与培训工作。虽然我国引进啦啦操的时间较短,在动作编排、音乐、表现力等方面与啦啦操强国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缺少对啦啦操文化精髓与内涵的理解,缺乏不同动作与音乐相协调的能力,但是其未来发展动向依然是可预见的。

对于中小学来说,啦啦操结合了身体训练、技术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舞蹈音乐训练、心理战术训练,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它将啦啦操融入大课间活动,对丰富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的品质,推动啦啦操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进一步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啦啦操的拼搏、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不仅让高校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所以,我很期待啦啦操这门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也希望我国的啦啦操编排可以与世界各国相媲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辣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拖拉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拉丁美洲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