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争心得体会

双争心得体会

双争心得体会

双争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开展“双争”活动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关键。

“双争”活动是局党委在经过认真思考和广泛调研,结合国家、省

、市、县当前发展形势的要求和科技工作的实际,提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它将为今年我们做好科技各项工作指明方向。从全国范围来讲,科技工作必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科技事业必将进入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和高速期,科技部门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位置,我们的担子将会更重,责任将会更大。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双优”活动,通过开展优化服务、优化环境,目的是进一步打造随州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驾护航,这与我们开展的“双争”活动紧密相联。市科技局作为市政府的主管民生主要职能部门,更应该积极配合市政府的要求,主动自加压力,发挥带头作用。从我市科技工作来看,虽然,我市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不能睡在功劳薄上沾沾自喜,需要我们从零开始,努力拼搏,奋力赴前。而我局在今年开展了“双争”活动,就是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的要求,不仅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还针对科技系统人员提高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切实解决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引导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最优的服务形象,营造最佳的发展环境,推动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开展“双争”活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

开展“双争”活动,就是要提高服务质量,做好职能工作,完成岗位目标。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真学习。我们不仅需要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还需要我们充分熟悉科技各项业务知识。为此,我们平时不仅要注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还要加强对科技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办事流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做多面手、有心人,才能更好的服务好群众。二是充分发挥作用。在做好本职的工作以外,还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帮领导出谋划策,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为此,我们首先要积极向领导建言献策,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对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要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工作如期完成。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的作用,做好润滑剂,保持机关高效运转。三是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作为科技系统一员,我将积极参加局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服务竞赛、岗位练兵、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及先进单位评比活动,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服务好群众。

三、开展“双争”活动是树立良好形象的动力。

双争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国并购整合模式

在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中,获得目标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只是整个跨国并购的一小部分,要取得最后的成功,跨国并购企业就必须对被跨国并购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整合。这里的整合是指跨国并购双方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实现整体融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eterF•Druker在《管理的前沿》一书中这样评价整合在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地位:“企业并购,不仅仅是一种财务活动,只有在整合业务上取得成功,才是一个成功的并购,否则只有财务上的操纵,这将导致业务和财务上的双重失败”(PeterF•Druker,1999)。波特在对“财富500强”公司作的研究表明,由于并购后双方大多不能很好地进行整合,在收购5年之后,70%以上的公司又把这些业务不相关的企业重新剥离出去(Michael•E•Porter,2003)。因此,整合管理对于跨国并购能否获得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跨国并购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跨国并购整合中涉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对于企业来说把握的难度比较大。本文主要对发生在整合过程中企业内在的问题作分析,而不讨论外部环境问题。根据调查,在跨国并购整合中存在以下三类比较典型问题:

高层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并购双方高层之间的冲突会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冲突的结果往往会有部门高层管理人员离开并购后的企业,导致企业资源的严重流失。

部分管理和技术骨干的流失。由于文化、管理风格、制度等方面的不兼容,以及高层管理者的权利重新调整,影响部分管理和技术骨干的发展和能力的发挥,结果往往会有一部分骨干离开企业,这也是人力资源流失的具体表现。

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破坏性冲突。文化冲突不但会破坏组织资源,包括组织凝聚力、组织学习模式、内部组织之间的联结模式,而且还会形成不同的利益团体。这些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加了整合的难度,其影响将是长期的、破坏性的。

从企业并购的实际情况来看,并购交易较容易,而难点在于并购整合管理。以上这些危机处理的好坏,将最终决定并购的成败。本文将在现有并购整合管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分析

在企业购并后整合过程中,要将战略、权利、心理等不同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并购整合策略。这些不同因素渗透在并购整合全部内容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都不能解决整合管理的全部问题,而必须从系统层面加以考察。由于核心竞争力反映了跨内部组织边界之间实现沟通、参与和高度认同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范畴的概念。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将其内部一系列互补资源耦合起来所具有的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以及独特营销,并使企业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分别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带给消费者的独特价值和效益,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上和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它是研究开发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以及客户知识、营销知识的结合。

根据以上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以下假设基础上:企业的并购整合是为核心竞争力构筑、培育和转移服务的,不是仅仅为整合而整合。核心竞争力渗透在企业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的全部职能中,单独从某一个子系统来考察核心竞争力构筑和培育是不可能的,必须系统全方位地构筑并购整合管理思路。包含在企业能力各个子系统中的资源和能力,有其战略地位的差异性,有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企业的战略性资产,有的是辅资产,因此,在整合管理过程中,对这些资源的整合有战略优先度的不同,在整合管理系统中,首要问题是解决战略性资产的整合。这三方面假设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的前提。根据假设,提出图1所示的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不同层次内涵之间的嵌入关系,即战略性资产是嵌入在管理要素、知识要素和价值观要素中,而这些要素又是嵌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研究开发和组织机制等各项职能活动之中。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模式,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次整合是围绕企业战略性资产的构筑和培育展开;要素层次整合是核心层次整合的内在基础;而职能活动层次整合是并购整合管理的切入点,并购的具体整合反映在这些职能活动的整合过程中。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管理模式的层次整合

核心及要素层次整合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整合管理,实现双方资源的相互互补性渗透,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管理活动应以战略性资产的整合为导向。

培育战略性资产导向的整合管理活动,是第一层次的整合,是建立在对管理要素、知识要素和价值观要素的识别基础上,通过对双方管理、知识和价值观的识别,界定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和兼容性,然后通过具体的职能管理活动得以落实。

在战略性资产要素层次的整合管理过程中,根据并购双方的战略依赖性和组织独立性程度的高低,可以采取不同的整合方式。这主要有控制公司型、保护型、共生型和吸收合并型四种类型(图2)。其中吸收合并(Absorption)和保护型(Preservation)是比较极端的方式,多数跨国并购整合的结果是既互相依赖又保持一定自治的混合体。在吸收合并(Absorption)情况下,整合意味着跨国并购双方长期形成的营运、组织和文化等全部融合。而保护型(Preservation)跨国并购整合中被跨国并购企业要求有较高的组织独立性,因而跨国并购企业必须以有限干预的方式来控制被跨国并购企业,同时允许后者全面开发和利用其自身的能力,从而使其保持相对较高的独立性。在共生型(Symbiosis)跨国并购整合中,双方企业由最初的独立逐渐转变成相互依赖,因而两家企业之间需要将保护和渗透同时并举。采取控制公司型(HoldingCompany)整合,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双方企业战略依赖性和被跨国并购企业组织独立性需求较低所致。

并购过程中要素层次的整合是双方相互融合的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认知融合、经验融合和行为融合。在整合管理过程中,首先加强对认知的融合,指重视对什么样要素的融合,通过组织间差异的评估促进人们认知和思想上的变化。其次是重视对经验融合的管理,关注对认知变化与行为变化间交互作用的融合过程。该阶段对员工的正式培训、员工行为表现的考核以及管理层决策的检验非常重要,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推动管理团队和成员之间的交流以适应新的环境。最后是关注更为直接的行为融合,即指导员工学习“如何做”,在这一阶段,团队工作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职能层次整合管理对战略性资产及要素层次的整合管理分析,主要是提出思路,具体落脚点在企业各项具体职能活动中。以下就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组织机制职能的整合管理提出建议思路。

研究开发的整合。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跨国并购实践中,双方企业研究开发的整合是跨国并购后企业获得维持和发展其核心技术的重要途径。这里的研究开发的整合可能是“盘活”跨国并购双方已有的核心技术;也可能是其中一方已有核心技术的拓展使用;还可能是双方已有技术耦合出来的核心技术,双方都因此而获益,从而增强了双方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我国首都钢铁公司跨国并购了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70%股份,因而获得后者先进的轧钢和连铸技术。这次跨国并购有助于首钢在重型冶金机械设备方面设计和制造核心技术的形成,提高了其研究开发能力。

人力资源的整合(TheIntegrationofHumanResources)。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地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在生产诸要素中,人力资本要素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和倡导者PeterM•Senge特别强调人力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指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PeterM•Senge,2002)。

在人力资源整合中应该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整合后的企业人力资源价值(HRV:TheValueOfHumanResources)要大于整合前双方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之和。人力资源价值是由所有企业员工的才能,包括群体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企业管理技能等构成。

在具体整合中,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整合,首先,要求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因为这关系到以个体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和以组织为载体的个体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联结,如果不能保持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而导致人员大量流失,可能会带走具有战略性资产特征的关键人才。其次,要特别注重对关键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留用和整合。在处理人员相对稳定和留住关键人才的关系上,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最终是为了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上的由共同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构成的各种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无形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如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等。

由于企业文化是经过企业成员集体创造、认同的,因而在其内部具有共性;而相对于外部则又具有个性化,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往往很大,呈现出广泛的多样性。为了方便研究,将企业文化大致分为四种不同类型(表1):独裁型、官僚型、团队型和个性型。在跨国并购中,尽管双方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但是当目标企业被跨国并购时,双方企业文化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并购企业应该把握文化变迁方向,并且有意识地通过双方企业的努力,实现跨国并购后企业文化定性,也就是将若干种不同的企业文化,经过融合、替代或保持企业文化独立方式,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整合的基本涵义。

组织机制整合。组织机制的整合过程是一个与组织资源重组紧密相关的组织再造过程,而组织机制重组则是组织再造中各种组织要素联结方式的再造。企业并购后的整合过程本身是“创造性破坏”过程,因而可以把组织机制整合看作是对公司能力进行更新的一种手段。核心竞争力的刚性特征阻碍了企业的创新,而组织在长期发展中不合时宜的惯例和规范以及其他消极因素也降低了企业的效率,因而可以把并购整合过程看成是流程重组的时机,而组织流程重组就是培育和更新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当双方经营业务领域在生产、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存在相关性时,通过重新配置、组合双方不同资源,往往能弥补双方内部能力的不足,加速公司核心能力的成长,这是组织机制整合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东方出版社,2002

2.德鲁克.管理的前沿.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双争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要想提高当前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不仅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发展和生存的现实需要。本文主要从“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素质出发,提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提高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显著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有接近一千万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这对于教育大众化而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从工学结合的模式出发,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如此,在我国高职教育仅仅只有二十多年历史,作为一种新崛起的教育类型,从中等专业学校升级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机制、体制结构以及办学理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着同行以及本科院校的残酷竞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一定要准确分析自身情况,找准自己的优势,从而迅速提升竞争力,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一、核心竞争力概述

1990年,哈默和普拉哈拉德教授提出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理论。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的且隐藏在企业中的,可以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竞争优势,并且还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处于主动地位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称为核心竞争力。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核心竞争力重新进行定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不可模仿性、价值性和独特性,包含了学术氛围、办学模式以及办学理念等等,这些都是不容易被同类高等职业院校所模仿的特点,是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形成的独特的能力,是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和不容易被同类院校复制和模仿的能力。根据对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发现,隐性竞争力和显性竞争力构成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核心产品、核心能力以及核心资源这三个方面。其中,教师科研能力、职业教育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教师改革能力和专业建设能力以及领导决策力构成了核心能力;领导决策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实践基地以及内外办学等资源构成了高职院校的显性竞争力;教学设计课程、自主创新制度、精品教材、精品课程以及品牌特色专业构成了高职院校核心产品。而隐性竞争力包括学院知名度、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教职工凝聚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院的宣传能力、地域优势、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的关系等等。

人是形成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最为关键的因素,而人的技术则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想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的竞争力长久地保持下去。学生的就业高质量、生源高质量、毕业生成才率、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以及社会需求率是核心竞争力最为直接的表象;而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则体现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作为新型应用型院校,专业特色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自从我国财政部和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拟定了建设计划之后,专业群和专业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建设目标。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专业特色体现出来,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则是最为核心的要素。通过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各项职能和办学水平的高低直接由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在高职市场中,如果拥有一流师资,那么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培养服务、管理、建设和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针,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本位是能力,教育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仅要具有职业技术的专业能力,就要具有教学的基础能力;不仅要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要掌握较强的应用技术的能力。“双师型”教师是财政部、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提出的,通过从企业中聘请一批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从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已经成为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建设的重要部分。我们不仅可以从个体出发来理解“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还可以从群体出发来理解“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个体出发进行理解时,可以认为教师的个体是具备双师素质或者是“双师型”教师;从群体概念出发可以理解为由实践型教师和理论型教师相互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双师型”团队,通过这个团队共同完成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一)建立长效机制。高职院校一是应该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如社会实践制度、培训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等等,当教师实践之后需要取得一定的合格证书,否则无法晋升;二是高职院校应该对教师进行素质考核,要让考勤与教师的待遇挂钩,不能像以往那样采取模糊的考核方式,要把生产技术和技能证书放到评价体系中。当教师取得双师资格证之后,高职院校给予提高课时费用、申报项目、培训进修以及岗位聘用方面的优惠,从而调动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获取双师资格证书。

(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都过分重视学历,而对于实践经验则没有引起重视。高职院校在今后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学历、职称和实践经历,要重视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具有副高职称和研究生学历以及工作经历是高职院校招聘教师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岗位标准和岗位设置,建立择优机制和双向选择机制,经过严格的技能操作、试讲以及面试,从而保障教师的综合实践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

(三)重视团队互补和兼职教师管理。一是针对兼职教师,高职院校要建立比较稳定的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可以包括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专业顾问、技术研发合作、校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技能指导教师等。二是对于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培训一定要加强监控,虽然大多数兼职教师都具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但是对于教学的知识和方法知道的却比较少,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从而让兼职教师更快适应教学工作。三是加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一体化管理,可以把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编入一个教研组,取长补短,让他们相互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四)提高专职教师素质。双师素质对于专职教师而言十分重要。一是专职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科技服务以及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建设实践基地和教研教改,从而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教学水平和能力。三是通过校本研讨和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四是可以通过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来优化专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比较薄弱的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四、结语

高职院校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当高职院校一定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该高职院校必定会得到健康稳健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需要通过各种措施、各种途径,不断进行探索,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只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才能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俐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J].研究与探索,2009,12

双争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管理原则,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拓宽选人视野,优化人员结构,把秉公办事、勤政廉政、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同时,根据“德、能、勤、绩、廉”的表现和个人专长,量才使用,优化组合,发挥干部队伍的整体功能。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干部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整个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坚持街道党工委领导、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

2、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党工委在确定聘任人员时必须充分考虑民意,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不能任用,但不简单以票取人。

3、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到职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

三、范围对象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范围: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1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平安365服务中心)副主任1名,农办副主任1名,计生办副主任1名,园区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2名,城建办副主任1名,社区主任1名,工作片正副主任6名,共14名。双向选择岗位为“五办一中心”。

四、条件资格

1、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有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的街道机关干部。

2、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

3、在近两年度考核中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具体岗位资格条件见附表。

五、程序方法

(一)制定方案、宣传发动(3月6日*3月7日)。印发《*街道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对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公布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职位、范围、资格条件、操作程序和方法。

(二)竞争上岗(3月10日*3月14日)

1、报名(3月10日)。报名采用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报名者需按规定填写《*街道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报名登记表》,每一位符合条件者只能填报一个办公室(中心)副主任职位,但可同时填报工作片正副主任职位。原中层职位必须参加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同时鼓励其他机关干部踊跃参加中层竞聘。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10日下午5时。

2、资格审查(3月11日)。根据竞争上岗的条件,由街道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领导小组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按竞争人选与竞争职位不低于1.5∶1的比例确定竞争人选。若符合条件人员达不到规定人数,则相应减少职数或取消该职位的竞争上岗,并允许报名该职位人员改报其他职位。资格审查结果经党工委审核后进行公布。空缺职位由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任用。

3、竞聘演讲(3月13日),组织竞聘人员进行竞聘演讲,每位竞争者的演讲时间一般掌握在6分钟以内,演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竞争职位的认识,本人竞争这个职位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以及上岗后做好竞争职位工作的设想等。由街道班子成员对竞聘人员的演讲进行打分,演讲分值占总得分的40%。参加竞聘演讲会的人员为全街道干部职工,各村书记,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正副会长等。

4、民主测评(3月13日)。竞聘演讲后,组织与会人员对竞聘者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项,测评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民主测评分占总得分的60%。

5、确定考察对象(3月14日)。根据竞聘演讲和民主测评情况,综合考虑竞争者的资历、学历和近年来工作表现、年度考核等因素,由党工委集体研究按1∶1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

6、下文任职(3月14日)。根据考察情况,由党工委集体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对拟任人选在提交党工委讨论决定前,应以书面形式征求街道纪工委的意见。对拟任人选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公示期满后按有关规定办理聘任手续,聘任期为3年,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须报上级机关审批的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三)双向选择(3月13日*3月14日)

1、岗位选择。全体一般工作人员根据个人志愿,在“五办一中心”选择自认为合适的岗位,并填写《*街道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职位申请表》,每人可以选报1-3个岗位。申请截止时间3月13日下午5时。

2、人员选择。各办、中心机构负责人根据本机构编制岗位职数选择自认为合适的工作人员。

3、岗位对接。街道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办、中心机构负责人和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的意见,提出调配意见。

4、组织决定。由街道党工委根据双向选择和调配意见,确定人员。部分岗位实行一人多岗或跨办公室兼岗。聘用期为3年。

六、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结果处理办法

在竞争上岗中落选的人员,必须参加一般工作人员的双向选择。在双向选择中未能上岗的人员,给予3个月待岗处理,待岗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待岗期满后再次参加双向选择仍未能上岗的,根据编制和岗位的空缺情况及本人条件由组织安排适当岗位,不服从安排的,予以分流或自谋职业,其经济补偿金标准按照兰政办发[20*]98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不报名参加竞聘上岗和双向选择的,作自动待岗处理。

七、有关事项

1、实行干部试用期制。试用期为3个月,从公布任职通知之日起计算,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转为正式任职,不再重新发文公布,不合格者,免去试用职务,由党工委另行安排相应岗位工作。

2、在试用期间内,因违纪、政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或触犯国家法律的,提前终止试聘职务,并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免职或撤职手续。

3、竞争落选的中层干部,原任职务自动消失。

4、在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后,各办公室、中心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调动人员应及时做好交接手续,交接工作原则上要求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二日内完成。

八、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

双争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双强双争主题教育学习会心得(一)

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强化纪律作风、强化责任担当,争做求真务实表率、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主题教育活动,我个人以积极的姿态,参加这次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从中得到了收获,以下自已谈一点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体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举世瞩目。此次会议为全党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党的政治规矩必将进一步健全,管党治党必将更加“严紧硬”。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是根本性、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中共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1980年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党规党法。纵观党的发展壮大历程,我们发现严肃认真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熔炉”。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这一“规矩”。把这一“规矩”作为党员的行动指南、行动铁律,作为任何一名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不可逾越的政治红线。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发挥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政治判断力、政治辨别力,保持清醒政治头脑的作用。让守纪律、讲规矩、循规范如涓涓细流融化在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里。

找准“短板”,齐头并进。不可否认,当前部分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变得淡薄、党性观念变得淡漠,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 不严肃的问题还存在。因此必须找准这块“短板”,对症下药。对那些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对同志讲关系、讲圆滑、讲和气的现象坚决纠正;对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看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的问题坚决整改。把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的质量作为考核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坚定的理想信念,能让党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各级党组织要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让党员干部“红脸出汗”,接受同志的批评提醒,做一个名信念坚定、为民务实清廉的合格党员。

双强双争主题教育学习会心得(二)

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双强双争”主题活动以来,本人通过参加县纪委和局纪委组织的各项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个人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领导讲话精神,对“双强双争”主题教育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现将活动开展以来学习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入贯彻

开展“双强双争”主题教育活动,是深入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作为重要的议题,无疑是对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和反腐工作的总结和继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看起来只有六个字,真正要实现起来却是需要每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每一个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保障从严治党能够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当中、每一个党员身上。活动开展以来,水利局纪委认真贯彻落实县纪委各项文件规定,积极开展水利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双强双争”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领导讲话精神。

二、坚定信念,提高修养

曾经说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11月26日专题学习会上,市纪委崔成江主任列举了许多反面典型案例,可以看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性:这些犯罪分子过去都曾在不同战线不同岗位上努力工作,并为党和国家做过有益的工作。但他们拥有了权力之后,放松了自己的学习、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纵自己的行为,从而一步步滑入深渊。这些典型案例是发人深省的,我一定要深刻地吸取教训,时刻敲响警钟,一定要重视搞好学习,认真学习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积极参加局党委、局纪委安排的每一次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从而不断提高思想境界,从各方面筑牢防腐大堤。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不断增强反腐拒腐能力。

三、改进作风,牢记宗旨

省委书记李强10月8日在省委举办第二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强调求真务实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和成事之要。县委戴书记在“双强双争”主题教育动员会上强调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讲担当严作风,保证政令畅通;坚持讲作为严执纪,从严惩治腐败,从严纠正“四风”,从严监督执纪,做到求真务实、履职尽责。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因此,作为水利局纪委的纪检监察干部我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大局出发,不计个人利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改进作风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落实到水利系统的每一项工作中,牢记群众观点,增强宗旨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