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乌鸦爱妈妈课件

小乌鸦爱妈妈课件

小乌鸦爱妈妈课件

小乌鸦爱妈妈课件范文第1篇

1.会认“胖、喜”等13个字,会写“画看着笑会兴”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从小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课前准备:

1课生字小卡片,每个学生一份。

2.小黑板:书写本课13各生字。

3.学生预习: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给每个学生分好号:12345)

(一)请全班学生共同伸出手,找一个“胖乎乎的小手”,让他举起来。

(二)以手解题,学习生字“胖”:这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胖—月、半

二、朗读感悟

(一)言语鼓励,激发情趣。

(二)自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摸底,找到学生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三)重点领读课文,正音。

注:较难读的句子及字词

第一段: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喜欢

第二段:您(nín)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一张、刚下班、墙上

第三、四、五段:爸爸、妈妈、姥姥说的话。注意自然停顿。

这胖乎乎的小手/ 替我拿过拖鞋呀!拖鞋、替、帮

第六段:兰兰明白了// 全家人/ 为什么都喜欢这张画。等、变成、事情

(四)分段检查朗读情况。

谁能把第一段读得正确流利,谁就站起来读。(二~六段类推)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创设情境。

(1) 这张画是谁画的?(贴兰兰的剪图)

(2)下面老师表演一个动作,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个动作的句子读读。(表演爸爸的动作,让学生读:“爸爸……贴在了墙上。”)

(3)看到爸爸这样,兰兰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兰兰的话?

(读兰兰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兰兰)谁能把他读坐下?最后的胜利者就是最佳“兰兰”。

(4)老师读爸爸的话。(最佳爸爸)

(读爸爸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爸爸”)

2.(张贴妈妈剪图)这是谁呀?看看妈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那谁能笑着读读妈妈的话?(最佳妈妈)

(读妈妈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妈妈”)

3.看看,是谁从厨房里出来了?(姥姥)(张贴姥姥剪图)再看看姥姥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谁能笑着把姥姥的话读读?(最佳姥姥)

(读姥姥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姥姥,这叫进入角色。)

4.现在兰兰明白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了吗?那谁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因为兰兰的小手帮爸爸妈妈姥姥做了很多事情)

5.演读。

(1)小组内表演:1号演兰兰。2 号演爸爸。3 号演妈妈。4号演姥姥。5号做导演,读其他的话。

(2)全班挑选人和老师一起表演。(先小组推荐一个最好的参加评比)

(3)师生同台表演。

表演完毕,趁势解决“小泡泡”——“角色(爸爸)”询问:兰兰,等你长大了,准备帮我们做哪些事呢?

三、完成课后作业:

1.老师站了一节课,现在站累了,谁能帮老师做一件事?先说说。(我帮老师搬椅子)

2.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请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回家后准备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

3.除了父母、老师,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和朋友,谁打算帮大家做点事?做什么事?(我帮大家——)

第二课时

一、认字

(一)出示生字词(投影片)

胖乎乎喜欢刚下班 一张 拖鞋 变成 事情 墙上 贴替 帮 等

(二)激发情感:上节课同学们课文读得好,表演的也好。我想,课文中的生字大家一定都认识了!是吗?!看看,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如果个别读不准或者还没大有把握的字,可以找同学请教,也可以到课文中把它发现找到,看看拼音再读读。生字后面的数字代表这个字在哪一段。

(三)巩固练习

1.齐读一遍。

2.单音词组词练习:这几个词孤单单的,谁能个他们找个朋友或几个朋友,组成词语或者一句话?

3.去掉其他字,只留生字,进行猜字游戏。

(1)有个字中有两个口字。(喜、墙)

(2)有一个字左边是个提土旁——墙

(3)有个字有两个土字——鞋

(4)月亮出来一半了,射箭的弓拉长了,两个大丈夫跑到太阳上面了,一条毛巾藏到耳朵下面了。(胖、张、替、帮)

3.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指小黑板上的生字,学生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二、写字

(一)示范讲解

画:(1)范写,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讲解要点:半包围结构的字——下包上,下面的框不能太高,要把上面露出来。

(3)学生仿影一遍。

看、着、笑、会、兴:

总体讲解:上下结构的字,关键是要把上下两部分写得宽而扁

(1)范写“着”字并讲解:关键是要把“羊”的尾巴靠左,给下面的目字流出空来。“看”字和“着”一样。

(2) 生仿影“看、着”二字。

(3) 范写“笑”字。让学生观察。

(4) 范写“会”字,让学生观察。

(二)学生练习

1.闭目静坐5秒钟,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在幽静的音乐声中睁眼、正确握笔、摆好坐姿。

2.描一遍、临一遍。

3.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扩展阅读

(一)出示短文,学生试读,注意文中那些又大又黑的字。

乌鸦爱妈妈

乌(wū)鸦(yā)妈妈十分喜欢小乌鸦,每天都抓(zhuā)很(hěn)多虫子给(gěi)它吃,小乌鸦长(zhǎng)得胖乎乎的,非(fēi)常(cháng)可爱。小乌鸦在心里说:“等我长大了,一定(dìng)爱妈妈,要帮妈妈做很多事情!”

小乌鸦慢(màn)慢地长大了,变成了大乌鸦,乌鸦妈妈却(què)老了,飞不动了。大乌鸦就天天替妈妈抓虫子吃。

有一天,天刚亮,森(sēn)林里突(tū)然发生了大火。乌鸦妈妈说:“孩子!你赶(gǎn)快逃(táo)走吧!不要管(guǎn)妈妈了。”大乌鸦说:“不!我不能丢(diū)下妈妈!我要救(jiù)妈妈!”

大乌鸦拖着树(shù)枝(zhī)使(shǐ)劲(jìn)扑(pū)火,但(dàn)是一点用也没有,大火越(yuè)来越猛(měng)。

正在这时候(hòu),奇(qí)妙(miào)的事情发生了:天空中突(tū)然乌云密(mì)布,“哗(huā)哗哗”,一场大雨,把森林大火浇(jiāo)灭了。

大乌鸦飞回窝里,乌鸦妈妈张开翅(chì)膀(bǎng),紧(jǐn)紧地抱(bào)着它,说:“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孝(xiào)顺(shùn)的好孩子!”大乌鸦把头贴在妈妈的怀(huái)里,幸(xìng)福(fú)地笑了。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自读

(四)作业: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小乌鸦爱妈妈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游戏;主体参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以达到乐学、好学的境界。那么,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性陈述。

一、进行富有趣味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学生是否对学习产生兴趣,与一节课的导入环节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将导入环节设计得生动有趣,那么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泼轻松,学生的学习思维也会被引导着,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整节课学生也都会以欢快愉悦的心情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十分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并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设计,使其变得富有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时,一上课,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一只小乌鸦飞到了开满野花的路边,但是它并没有在这里玩耍,而是迅速叼起一只大虫子,急忙地向远方飞去。原来,小乌鸦的妈妈年纪大飞不动了,不能为小乌鸦寻找食物,于是,小乌鸦便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于是,小乌鸦飞来飞去,自己又累又饿,却一直将找到的虫子送到妈妈嘴边。这只小乌鸦多么懂事多么可爱啊!人们不禁赞美她、夸奖它,并把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吧!”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给学生讲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有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把游戏引进课堂,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而游戏这一集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形式更是孩子们的最爱,一说玩游戏,孩子们总是会表现得欢快愉悦、精神振奋。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可以由此受到启发,即,将有趣好玩的游戏引进音乐课堂,营造一种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此不疲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获得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此,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能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比如,在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时,在学生基本会唱这首歌曲时,我组织学生玩了一个名为“仙女棒我来接”的游戏,游戏方法为:由我来起头,仙女棒对准谁,谁就接下去唱下一句,仙女棒对准的可能是一位同学,也可能是两位同学,谁唱错就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样,通过引进这一游戏,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参与兴致,个个都显得精神振奋,课堂气氛活泼愉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呈现的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让课堂气氛变得压抑沉闷,学生也常常缺乏学习的兴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鉴于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学生也能积极参与的活动,即,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具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捉迷藏》这首歌曲时,在完成了本首歌曲的教学任务后,我设置了“创编歌词”这一环节,具体方法为:向学生问道:“如果你们是这四个调皮可爱的娃娃,除了藏在歌曲所描绘的地方,你还想藏在哪些地方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美,并唱学生所创编的歌词,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继续创编歌词,并分组表演所创造的歌曲。这样,我通过设置“创编歌词”这一环节,做到了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我们获得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和激发,让学生不再觉得音乐学习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乐趣,达到爱学、乐学的境界,并以此促使小学音乐教学效率获得提高。

小乌鸦爱妈妈课件范文第3篇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不能回避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从朗读层次、认识规律、书写指导三个方面入手,化难为易,使识字课充满文化气息。

[关键词]朗读层次 遵循规律 书写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92

“识字八”(第一课时)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识字教学内容。教材中有一张“偏旁古今演变图表”,通过“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清楚地揭示了汉字的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学生借此可以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它还吸收了传统识字教材的编写经验,将同偏旁的字写在一起让学生认读,以偏旁带字的形式列出了两组词串。围绕“扎实”与“生动”,这堂识字教学课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落实。

一、学习准备:注意朗读层次

教师在“读”的训练中设定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拼音这根拐杖的支撑之下,读正确,读熟练,读好听。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语言实践的过程。“美读”是朗读训练的难点,它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使语言文字的学习不再枯燥,而是有形有趣;二是使语言文字的学习不再空洞,而是有情有义。我们该如何实现呢?

片段一:读识“乌鸦”

师:老师挺喜欢乌鸦的,知道为什么吗?读读这个词,你们就会明白。(出示词卡“乌鸦反哺”)(指名读,齐读)

师:谁能说说“乌鸦反哺”的故事?(乌鸦小时候是爸爸妈妈喂食给它吃,等到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会反过来,找食物喂给它们吃。)(“开火车”读)

师:乌鸦是一种懂得感恩的鸟,它的名字中,哪一个字表示它的颜色?(乌)

师:乌鸦的羽毛是乌黑的,或许长得不是那么惹人喜欢,但它很有孝心。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则故事,其间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这些都是非常丰厚的课程资源,将识字教学中“美读”的训练指导与汉字文化语境相结合,学生更能碰撞出语言领悟力的火花。案例中,学生说到“乌鸦”,教师由此引申出“乌鸦反哺”的故事,这虽然只是鸟类的一种自然生活习性,但这一现象所彰显的孝义,不正是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一种自觉学习吗?这样不着痕迹的文化渗透和熏陶,更能让学生体味到汉字的神奇、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喜爱汉字、主动学好汉字的情感。

二、认字体验:遵循规律

“识字八”的教材很简单,它的显性目标其实只有两个:(1)“我会读”,会读四个生字;(2)“我会写”,会写四个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如果局限于显性目标的完成,那么,这样的课是很单薄的,学生也会失去兴趣。所以,在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应更关注隐性目标的落实。

片段二:课前游戏

小乌鸦爱妈妈课件范文第4篇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至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授小学教材《小乌鸦找妈妈》这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住着勤劳的乌鸦妈妈和可爱的乌鸦宝宝..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看了动画以后,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于是我就引导:“我们都有爸爸妈妈.我们的爸爸妈妈就像乌鸦妈妈照顾小乌鸦一样辛苦.等到乌鸦妈妈老的时候小乌鸦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照顾老乌鸦!那我们长大是不是也应该象小乌鸦一样照顾我们的爸爸妈妈那?"让我们去看看小乌鸦怎么照顾妈妈的吧!”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就投入多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像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像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像。

       我在刚教完歌曲《山谷静悄悄》后,引导学生:“我们走过这个幽静、美丽的山谷后,来到了——”然后直接播放《羊肠小道》这段音乐。通过制造一种神秘的情景,引发学生欣赏音乐,用心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的无穷想像创造性地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个学生听了音乐后,这样描述:在一个黑暗恐怖的大峡谷里,有一头驴妈妈正在寻找她那走失的孩子。在陡峭的小道上,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可驴妈妈坚信自己会找到自己的孩子,还是勇往直前。终于,她穿过了小道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树林里,那里……接着,驴妈妈在树林里的小木屋里累得睡着了,她梦见了自己与孩子团聚了。我终于相信了,孩子们的想像力是惊人的,无穷的想像蕴含了无尽的创造。正如新大纲中指出: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

        三、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小乌鸦爱妈妈课件范文第5篇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搞好“情境教学”呢?

    一、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三年级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到了哪儿?课件中出示大森林的图片,还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是谁在叫?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学生们纷纷模仿小鸟展翅高飞的情景,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森林。

    又如在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唇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老师。此刻,打开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了已闭上眼睛的月儿,旁边有几颗小星星在时隐时现地眨着眼睛,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树干上有几只已打瞌睡的小虫儿,树窝中躺着两只休息的小鸟,在树下的小屋中亮着一盏灯,有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正伏在桌面上,透过窗子数星星,数着数着便睡着了。伴着抒情的乐曲,学生的目光停住了。这时,我轻声地对小朋友说:“夜深了,天上的月亮、星星都闭上了眼睛,鸟儿休息了,虫儿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小宝宝也睡着了。”然后用充满关怀的口吻对小朋友说:“小朋友,让我们也闭上了自己的小眼睛,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吧!”小朋友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构建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教学实践证明,设疑是现代目标教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中,教师讲述:今天从森林里飞出来了三只小鸟,它们是小麻雀、小鸽子和小乌鸦,你会模仿他们的叫声吗?小麻雀:叽叽 喳喳;小鸽子:咕咕;小乌鸦: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歌曲中的节奏。又如在处理歌曲时:“小乌鸦急急忙忙为妈妈捉虫子,心情是怎样的?乌鸦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心情又是怎样的?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它们的这种心情?”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成功地创设了以上问题情境,引导质疑,学生恍然大悟,体会到可以运用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三、角色转换,进入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书本的角色往往呈对立状态。教材中有关人物的情感、言语、行为等等与现实中的学习者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情境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换,学生由习惯上的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为不断追求、进取的“主动角色”。儿童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在表演中能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教学高潮。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中,在向小鸟问好的环节,一部分学生充当各种小鸟,另一部分学生充当问好的小朋友,让他们进行对话。学生1:“小麻雀好。”学生2:“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和小鸟做游戏的喜悦。

    四、即兴创作,体会情境

    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记忆、技能的模仿、歌曲的学唱上。在每一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多次地塑造、创编新情境,体验新感情,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乌蒙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毕节地区社科联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