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白兔教案

小白兔教案

小白兔教案

小白兔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题思考探索

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过程看,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简单应用题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即使“朗朗上口”也不一定能掌握它的解法。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学过的就不加思索的做出来,如果稍加改动就不知如何下手,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

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数多的部分,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小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其次要重视简单应用题基本结构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简单应用题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缺少条件要补条件,缺少问题要补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同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通过训练,使学生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看到一个问题一个条件就能意识到还要补充什么条件。这一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教学复合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做。

例如:第三册有这样两个题:

(1)小丽做了20朵红花,____。每个同学分得几朵?

(2)40个同学去检查身体,每5个同学一组,_____?

使学生明白:根据总数、份数可求出每份数;根据总数、每份数可求出份数,清楚意识到每份数必须和份数对应。通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要注意使学生切实掌握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指解答应用题的思考线索。只有切实掌握解题思路才能做到思维有方向、解题有依据,使小学生的思维逐步能够借助表象和概念进行。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较复杂的判断。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大数=小数+相差数”,“小数=大数-相差数”这两个关系式后进行对比练习:

(1)黑兔有28只,黑兔比白兔多6只,白兔有多少只?

(2)黑兔有28只,黑兔比白兔少6只,白兔有多少只?

(3)黑兔有28只,白兔比黑兔多6只,白兔有多少只?

(4)黑兔有28只,白兔比黑兔少6只,白兔有多少只?

(5)白兔有28只,白兔比黑兔少6只,黑兔有多少只?

(6)白兔有28只,白兔比黑兔多6只,黑兔有多少只?

(7)白兔有28只,黑兔比白兔多6只,黑兔有多少只?

(8)白兔有28只,黑兔比白兔少6只,黑兔有多少只?

这八道题看似很简单,如果要想全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掌握思考分析方法,让他们能尝试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增加他们分析问题的信心。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知道,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并且学会如何把条件和问题,按叙述的情节转变为数学运算。

同时还要重视解题基本方法的训练。一道应用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解法,这需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例如第四册开始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开始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包办代替,注意指导学生复述思考过程。在练习时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模仿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解题思路。遇到应用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然后集体分析讨论,使出错的学生明白错在何处,别人是怎样分析的,把别人的思维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学着分析。总之,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一点一滴进行的,切忌操之过急,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去归纳、总结,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在小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一道题做的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换法和另解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小白兔教案范文第2篇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总按固定的习惯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运算定式,并且思维缺乏逻辑性,思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运算结果以及根据题目的本质联系来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首先是老师要通过分析题意,让学生掌握题目的结构,在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来理解题目具体的数量关系,从中选择正确的运算方法,然后才是计算结果,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讲要做到“三帮”: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应用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小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审题就要读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边读边想掌握题中讲的是什么事情,经过怎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的条件。结果怎样,则是所讲的问题。要想弄清楚题中给定的条件是什么,要求问题是什么?不仅要边读边想,在必要情况下还要借助简单的实物图或线段图来辅助理解,这样能把题目里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把抽象的东西摆在眼前,便于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题意。

例如,小学三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鸡有24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欢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题中哪些数据与问题有直接联系,哪些没有直接联系,如果在边读边想基础上再加简单的线段图帮助分析,学生就更容易知道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了,否则对于抽象概念能力较差的部分学生就难以理解了。

实践证明,学生不会解答某一应用题,往往就是对该题的题意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题意就等于解答应用题中完成一半的任务。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在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化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在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学生不重视写答案,只写“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现象。答案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因此,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学会写答案。

三、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要让应用题的情节具有现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除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外,还要扩大联系实际的范围,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利息的计算,以及一些保险、纳税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四(1)班今天要进行植树活动,要求分两组进行植树,即男生、女生各一组,老师准备了80棵树苗,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

学生提出两种意见:

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树苗。

二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树苗多,人少分到的树苗少。

通过讨论、争议取得共识:按人数分较合理。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树苗?当然,题中还缺少男、女生人数的条件,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白兔教案范文第3篇

一、故事引趣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在教学中编说一些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导入新知或者用短小有趣的故事编一些习题,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括号”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小花狗自夸是数学的小天才,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猴子听了立即出题考它8—4 — 2、9 — 6 + 1,要小花狗说出运算顺序及得数。还没等小猴子说完,小花狗便把计算过程和得数讲了出来。小猴子见难不倒它,就把题目改成8—(4 — 2)、9 —(6 + 1),这回可把小花狗给难住了:加了小括号,该怎样算、得数又是多少呢?小花狗只能向大家求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直观导趣

低年级儿童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还能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

如教学“数位的初步认识”时,我请两位小朋友戴上写有“个位”和“十位”的头饰,让他们作自我介绍,来帮助学生认识数位。“个位”说:“我的名字叫‘个位’,坐在右边第一位。”(边说边坐到相应的位置。)“十位”说:“我叫‘十位’,是‘个位’的小哥哥,坐在右边第二位。”(边说边紧挨“个位”坐下。)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很容易地认识了数位,而且学得轻松、愉快。

三、操作唤趣

操作活动是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的认知活动,是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主动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儿童的思维离不开操作,操作是思维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

例如教学“8”的组成时,在学生认识了数字 “8”以后,我让学生数出8根小棒,要求把8根小棒分成两堆,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分法,老师巡视学生的操作,指名回答。由于学生亲手参加了摆一摆的活动,摆的结果又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因而很顺利,学习的气氛很热烈。接着组织进行“8”的组成对口令练习,进而用8根小棒摆“美丽的图形”,同学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和当堂学到的知识,摆出了许多图案美观,形状各异的图形。这样,通过操作,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巩固了本课的知识,又为以后学习有关8的加减法奠定了基础。

四、游戏激趣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的紧张程度高。我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发展思维。

例如在低年级巩固应用题结构的课堂教学时,我准备好了下列相关条件的卡片出示在黑板上:白兔24只;灰兔4只;白兔和灰兔共28只;灰兔比白兔少20只;白兔比灰兔多20只。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数量之间的关系,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整个游戏中,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编出各种不同的应用题:(1)求和应用题:白兔24只,灰兔4只,两种兔一共有多少只?(2)求差应用题:白兔和灰兔共28只,其中白兔24只,灰兔有多少只?(3)求比多比少应用题:1、白兔24只,灰兔4只,白兔比灰兔多几只?灰兔比白兔少几只?2、白兔24只,灰兔比白兔少20只,灰兔有几只?3、灰兔4只,白兔比灰兔多20只,白兔有几只?(4)倍数应用题:白兔24只,灰兔4只,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几倍?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对应用题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儿歌添趣

儿歌是一种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形式,它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读好记。在教学中,我从教材内容出发,把教科书中的知识编成儿歌让学生学习,有利于概括知识,揭示规律,并能增添学生的兴趣。

小白兔教案范文第4篇

酉阳县黑水镇中心校五年级二班 李文瑜 指导教师:陈 刚

天气特别晴朗,百灵鸟在高大的树上唱歌,蜜蜂在花丛中忙碌,树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原来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新学期开始了。

今天,动物小学正在招生,小猴乐乐、小猫巧巧等好朋友纷纷报了名,喜欢上网的小兔白白也在这天来到了学校。

第二天,正式上课了,老师正在教同学们学算术,“3+5=?”,老师问,同学们异口同声“8”。此时的小兔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心里却想着网上的游戏。也许是小兔的异样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走到小兔的位置旁对他说:“你能告诉我7-4=?吗?”小兔回答说:“QQ飞车”,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回答错误虽然引起了哄堂大笑,小兔可没在意,只是不停的看着手表。“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小兔顾不上排队就连忙冲向学校对面的网吧。

渐渐地,小兔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与小朋友们也生疏起来。

如今小兔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了,花费也越来越大,妈妈给的所有零花钱都用在了上网。有一天,小兔又找妈妈要钱,妈妈不给,他想“怎么办呢”,他决定向小朋友们借钱。于是他来到小猴家,可小猴妈说小猴到学校参加科技活动去了。小兔非常失望,突然他看到客厅的桌子上有一个钱包,就故意说:“小猴妈能给我倒杯茶吗?”“当然可以!”小猴妈答到。小兔趁小猴妈去倒开水时,迅速取出钱包里的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偷了钱,小兔非常紧张害怕,喝了一口水后就说:“小猴没在家,那我先走了。”没过多久,小兔就将偷来的钱花费在了网吧里。后来连续几次,小兔都用同样的方法偷走了好几个小朋友家的钱,大家都觉得不对劲,于是报了警。通过警察的调查,在案发现场都发现了一个相同的兔手印,经过比对,黑猫警长断定是小兔所为,于是对小兔进行了传讯。事实面前,小兔羞愧地低下了头,由于小兔还是小孩,黑猫警长责令小兔的父母赔偿了大家的损失,并对小兔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小兔知道了自己的严重错误,认识到了都是网络游戏给自己闯的祸,于是他痛改前非,远离了网吧,对网吧说“886”。

小白兔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和谐同步

【中图分类号】G214.6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37-01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在这方面,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感受数学有趣

1、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淡化抽象的算理复述,强化直接生活经验,领悟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进行所谓的“算理”式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相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深不可测,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饲养场养白兔1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回答:12-7=5(只)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只表示的意思,并且非要这样叙述不可:12表示12只白兔,7表示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只;白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只。……生硬地用这套严密的、抽象的语言分析题意、理解题目,失去的是解题能力,留下的是无效的、无味的空洞文字复述,这样教下去,学生越学越糊涂。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对这一问题最直接最初的理解是:“白兔多一些,黑兔少一些,从12只里去掉7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5只。”这样表述顺应小学生思路,适合小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很容易接纳,并且觉得学得轻松。从儿童的生命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学生的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二、利用生活经验检测数学学习——感受数学合理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检验。这既是检验原理、规律可靠性的过程。也是数学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数学生气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学过“比多比少应用题”后,我出了一道题:“爸爸今年33岁,比儿子大10岁,儿子今年几岁?”有位学生说:33+10=43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解答?(生:因为大10岁就加上10岁,所以就是43岁。)大部分学生回答:不符合实际。教师肯定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作法。指出要形成自觉从生活经验角度去检测数学学习的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合理性。

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有用

1、开设数学实践课,创造应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同时又能诱发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开展数学交流活动,营造应用氛围。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数学交流活动,化进实际中,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开展了“看谁拼图形最巧妙”活动;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后,开展“学生优秀统计员”活动;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开展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开展“农田计算员”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关期刊更多

小哥白尼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出版印刷公司

小学生作文辅导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宠物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