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表面化学论文

表面化学论文

表面化学论文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对学习者从语言能力向交际能力的扩展,但当前对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还只是停留在异文化显性知识的灌输上,学生对文化中隐性部分的了解不够;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不多,而且缺乏具体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在情感层面无法实现文化的自觉和反省。文本阅读理论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文化认知、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移情等方面都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平台。但是,如何充分利用文本阅读的心理认知过程,将文化习得与具体的跨文化技巧相结合,还需要在更多的实践中探索总结。

1.文本阅读理论研究内容

文本阅读是人类独有的获取信息的一种认知活动。文本阅读的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有着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就文本研究的内容而言,文本阅读主要经历了从图式的构建到情境模型的分析两个重要阶段,形成了“建构主义理论”、“最低限度假设理论”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等主要理论。这些理论模型从本质上来看,可以归为三大类:一类理论模型关注文本阅读表征方式的探索;而另一类模型则注重于分析和揭示文本阅读动态的加工过程;还有一类理论模型从实际应用出发,希望应用计算理论构建一种复杂、量化和可计算机模拟的模型。前两种更注重认知过程和心理构建,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图式理论”和“情境模型理论”展开论述。Barlette在1932年提出了著名的图式理论。他认为图式是一种对过去反应的积极组织,也可称为是过去的经验。在阅读中,人们会利用头脑中的图式去同化阅读的信息,在回忆的时候,是对储存的结构化图式的回忆,如果人们遇到的故事与通常的理解有矛盾,人们把它放到现存的图式中就有困难,倾向于不对它加以记忆或者对它进行“规范化”,修改它的细节直到与现存图式一致(转引自张必隐,1992)。随着“图式”这一概念被引入文本阅读研究领域,阅读心理学家从此开始了广泛的以图式为主要内容的文本阅读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对文本阅读中图式表征的研究一直占据着该领域研究的主导地位。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图式自身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代图式理论认为,经验本身并不储存在记忆之中,它们用表象、命题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按照一定的位置、时间分层次地组织排列,这就构成了图式。Rumelhart则把图式称为“认知建筑的组块”,是所有信息加工所依靠的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图式的主要特点(1980:33-58)。众多研究者认为,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对阅读新文本和学习新知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到80年代,Kintsch等人才在文本阅读理解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情境模型”这一概念。近年来,有关情境模型的研究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情境模型在文本阅读表征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取代了图式研究,成为文本阅读研究的热点内容,并构成了认知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有关情境模型的理论也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语言理解、记忆提取、逻辑推理等等。情境模型也称心理模型(mentalmodel),它表述的是一个人对真实或想象世界中所描述或经历过的特定事件或状态的理解。在阅读研究中,它指的是读者对文本所描述的情境的心理表征。当前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文本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建构一系列多层次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情境模型的观点认为读者在课文阅读过程中一般会建立起三种层次的表征:(1)表层表征(surfacecode),即对课文中字、词、短语之间的语言学关系进行编码所形成的表征;(2)文本基础表征(textbase),即对文章所提供的语义及等级层次结构关系所形成的表征;(3)情境模型(situationmodel),即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信息进行的较深层次的表征。这一理论提出后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由此引发了情境模型研究的热潮。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1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的定义十分广泛,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涵盖历史、民族、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Hall认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关于隐蔽文化层的内部结构问题,顾嘉祖教授(2002)作了细化剖析,提出观念是隐蔽层中的主要埋藏物,而观念的核心是价值系统。要真正了解一种文化,就要探寻这种文化中最深层、最具影响力的价值观念。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地域、历史背景、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交际习惯和语言使用规则,构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在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已经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Hymes,1972),又扩展到“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目的语使用的“适宜性”是在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定义的,“学生需要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能够受益于语言文化教育”(Byram&Morgan,1994:62)。根据心理学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Paige,1986:135-158)。这类模式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位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心理学理论维度框架。2.2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现状我国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文化导入成为现有外语教学中跨文化培养的主要途径。文化导入的常用方法有教师们在课文串讲中介绍背景知识或开设英美文化概况一类的选修课,以教授与目的语相关的文化事实,如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文化、社会制度、一般习俗、礼仪、禁忌、人物生平等为主要内容。这种文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是由外部施加的直接讲授型,在教学内容上是文化中外显的、概括化的甚至是刻板化(stereotyped)了的,以及由外部施加的甚至是可以独立或相对独立于语言教学的。它不能较好地展现文化所具有的多层面、多维度特性,而且对于缺乏实际经验的学生而言,不能很好地实现跨文化培养目标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对于不同文化间的价值观念这类文化中最隐蔽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认同和宽容,更谈不上运用跨文化视角审视反思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借鉴。由此看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需要调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念和模式。新的模式应该是对学习者认知、情感和行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谓认知,是以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的培养为中心的。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是指学习者能对所接触的异文化具有敏感性,能认识到文化的不同在语言中的体现;在情感层面,则是能对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有宽容的态度,通过文化对比,能觉察和反省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学习者在跨文化认知和情感上的提高能指导其跨文化行为能力,即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的沟通技巧和具体方法。

3.文本阅读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3.1图式理论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图式理论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是:“任何文本,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不具有意义。”因此,根据图式理论,只有当读者或听者将其所有的知识与文本相互作用时,才是有效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依赖读者的词汇、篇章和结构等语言知识,而且同样牵涉到他对于世界的认识(Carrell&Eisterhold,2006:76)。图式分为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还有语言图式等。其中,内容图式指读者所具有的一种背景知识,比如关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理解为文化结构中的显性部分,属于认知范畴;形式图式指读者对该信息结构排列的熟悉程度,即通常所说的篇章知识,也即文本阅读中的语篇层次。作者对于篇章结构的组织反映出其所依存的文化逻辑和文化心理,也就是一种文化对外部世界的习惯解读。语言图式则包括识别具体词汇的必要解码特征以及如何在特定语句中锁定该词汇的具体含义的功能。对于词汇的理解,则有赖于读者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结合。读者对于词汇所包含的文化意义的理解能有助于文本的深度理解,因为,原文作者对于其认为与本族语读者所共享的词汇内含的文化信息,往往会出于语用经济的原则而在原文中略去不表。这样一来,原文作者与读者的认知语境就会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从而影响了读者对文本的有效理解。综上所述,图式理论中的各个环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念和模式有一定的契合,对于文本阅读者的文化知识获取和文化意识培养有一定的帮助。在大学英语文本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词汇、篇章结构的分析和背景知识的呈现完善图式的构建,同时加深对异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尤其是通过文化对比,了解异文化对世界的认识,即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3.2情境模型理论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情境模型理论表述的是一个人对真实或想象世界中所描述或经历过的特定事件或状态的理解。不同于图式理论中单纯的知识构建,它更强调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感知和心理体验。根据研究,情境模型经常是在理解课文所表述信息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它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的信息类型,即时空框架、实体的集结和一系列实体间的关系(迟毓凯、莫雷,2000:28)。时空框架是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发生的背景,这种信息可帮助读者形成一个现实或虚构世界中的情境模型的表征。实体是被周围的事件所影响的或影响着的人和物,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受情境内容的影响很大。而关系信息提供了建构某人情境理解的线索。一个情境模型表达了情境中实体间的关系,也描述了不同情境中实体间的关系。当前的认知心理学者大多数认为,语篇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建构一系列多层次的心理表征的过程,而一个连贯的情境模型的建构就可以认为是实现了对语篇的成功理解(迟毓凯,2002:379)。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的认知层面,其最终目的应是在情感层面上提高对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宽容态度,并能用文化知识指导其跨文化行为能力;同时实现文化自觉,即能觉察和反省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从而推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文本阅读中的情境模型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了异文化中真实的语言和思维模型,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异文化中的时空人际关系的还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异文化变得栩栩如生,立体而多面。因此,带领阅读者建构这一多层次的关系,将不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在心理上重现了文本中所呈现的细节和情节,仿佛实现了对异文化的一次游历。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具体的阅读指导中注重激发阅读者的理解、揣测、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发生的背景,使他们在理解课文时形成一个现实或虚构世界中的情境模型所表征的时空框架信息。在文本阅读中,要让学生关注课文内容中被周围事件所影响的或影响着的实体(人或物)以及不同实体间的关系,从而理清异文化中复杂的各类关系,这将有助于梳理学生头脑中散落的异文化知识,构建起结构、功能和因果关系。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对文学历史流变的探析与命名

中国当代文学在“”结束之后充满变数,历经了短暂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改革文学和知青文学等多重文艺思潮的激荡,这些思潮没有呈历时性的清晰分化,而是相容共生,共时发展,它们都没有突破长久以来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审美范式,只是在文本表现的题材等方面作出局部的探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陈晓明已在高校求学并开始接触文学批评,由于他的学术兴趣在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方面,把求知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异域,现实中难以找到可供他批评的对象,因此这段时期的陈晓明是相对沉潜。然而大学时代的知识储备,为他日后在批评界崛起及引领时代风潮,积聚了重要的理论势能。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学一方面应对西方现代思潮的挑战,一方面受力于“”后寻求思想突破的压力,产生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派别:寻根派和现代派,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对话的一个标志,也为陈晓明走上文学批评的前沿舞台提供了契机。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对文学回归自身的渴求,使他对作家创作的焦虑感同身受,对作家们在文学主题的挖掘和形式上的创新,也往往能够心领神会,尤其是对先锋派的小说创作,更是不遗余力地为之摇旗呐喊。《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是陈晓明对中国先锋文学批评的研究专著,他对这批以华美的语言表达与繁复的形式主义策略推进中国文学艺术创新的作家群体予以热切关注。陈晓明认为,先锋小说作家们把强烈的表意意识转化为抽象的方法论活动,他们对文学说话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突出强调叙述人和叙述视角,设置叙述结构,强调语势句法等修辞策略,以形式主义探索挑战经典现实主义的美学规范。其内部特征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突出表现在:1.对中心或本源的拆除;2.对宏大历史叙事完整性的解构;3.小说叙事的碎片化以及对暴力、逃亡等行动的极端表现;4.自我与人物的祛魅或符号化;5.情感的中性化以及对暴力、逃亡等行动的极端表现;6.利用错位和意外来编织故事;7.反讽手法的普遍运用;8.宿命论式的神秘主义。先锋小说实现中国文学从“写什么”向“怎么写”的主题转变,弥补了中国文学形式主义的课程,具有深远的文学史意义。陈晓明对这个群体的探索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先锋小说作家)把先锋小说的叙事功能发挥到无所不能的地步,他们把中国小说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难度。就小说叙述的复杂性方面而言,他们的水准可以和西方现代以来的小说同步对话。而他们对汉语言的表现力的开拓,向现实主义写实一类的美学法则挑战,使现代中国白话小说语言国语华丽典雅,但他们的描写力,对细微感觉的捕捉,对乖戾心理及生存状态的表现,特别是对情景的创造,都使当代汉语言文学达到一个全新的境地。”值得注意的是,陈晓明的先锋小说研究,所依据的是结构主义学说和解构主义理论,它们被陈晓明用来当做阐释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武器,使中国的先锋小说批评得以走出传统意识形态分析,进而走向价值中立、平面性的文本解析游戏,为中国当代小说批评提供了一套全然不同的话语形态和术语系统。

先锋文学在玩够了极端形式主义之后悄然退场,这次短暂的美学裂变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它喻示着文学从追求表现外部世界的宏大叙事中解脱出来,“向内转”而返回文学的自身。然而文学表现的核心永远是“人”,人性是其挖掘不尽的写作主题。在1980年代后期,一批没有追赶上先锋文学的写作者登场,他们既从先锋文学夸张、怪异的表意策略中获取文学技巧,又受到新写实关注日常生活原生态的视角的影响,于是把目光投向了生活的内部。这批写作者被陈晓明命名为“晚生代”,他们没有相近的艺术风格,但是都有着“当下性”的特征,他们的写作是面对“现在”说话,而不是面对历史或面对文学的形式实验说话。“晚生代”的写作冲动来自个体的生存经验,个人的文学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是远离既定的体制和主导文化的,以其对生活表现的深度性和悲悯情怀,重新唤起了文学的道义和责任。陈晓明敏锐地看到,“晚生代”的作品艺术存在着二重性:一方面,对人民性及其苦难意识的表现,作家回到现代性的审美意识中去,回到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中,这种现代性的艺术特征,以其整体性、不断推进的叙事时间、向着高潮和极端的发展的线性模式特征,这些都是主流的美学规范。另一方面,在不能进行现实批判性表达的时候,作家转向了性格和心理刻画,本来是进行社会现实发掘的表现,却转向艺术上对人物性格和心理进行淋漓尽致的刻画。这些人性的内在性一旦依赖对其极端状态的表现,也就转化为文学性的审美意蕴、表现情境、修辞效果以及风格标志。而在1990年代初期兴起的女性主义文学,更是进入到了人秘的深处,把生活的极端性、碎片化推向更深的维度,在生活变形和裂开的瞬间抓住“存在”之真相本质,促使文学性在此刻涌溢而出。

陈晓明在深化纯理论演绎的同时,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对当代文学创作进行阐释,以自己特有的理论话语解读中国当代小说。在《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不死的纯文学》《向死而生的文学》和《审美的激变》等批评专著中,他一方面持续深入地推进先锋理论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的研究,一方面热情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文学实践,对文坛出现的最新文本作出敏感的反应,对文学发展中的变革性力量给予热情的支持。他把后现论引入中国先锋小说研究,作出了当时学界最权威、最具说服力的先锋小说批评,提升了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对其他文学思潮的归纳,也曾一度影响了批评界的理论命名,成为原初性的学术资源。

二、“现代性”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转型问题,是陈晓明文学研究的理论重心,是他数十年批评历程中从不间断的观察视角,体现了他稳固而鲜明的研究特色,也是他作为一名成熟批评家的重要标志。他曾经坦言,从现代性来论述中国当代文学并不是为了趋赶理论时髦,而是由于当代文学曾经在先锋派的实验形式中触及到后现代性,但随着先锋派经验的常规化和普遍化,后现代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并没有扎下根来,这使得他不得不重新思考更大的理论框架。“现代性”则可以在更为宽阔深远的历史背景中重新整理和展开文学叙述,使当代文学一直寻找的20世纪的总体性或者重写文学史的整体性,有了一个最恰当的框架。《现代性的幻象――当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是陈晓明在主题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著,全书在现代性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来展开论述,既有对现代性理论的一些关键问题的阐述,又有对当代文学转折变革中隐含的现代性主题的思考。在书中,陈晓明尽可能地降低意识形态的色彩,把论述引向知识分析的轨道,引向美学问题的本身,并且紧扣当下性,积极应对当下具有实践特征的问题的挑战,彰显出当代学科的优势和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一直与社会政治变革有着紧密联系,文学更大程度上是被纳入了政治宣传和斗争的范畴,作为工具而存在,具体说,现当代文学是在反帝反封建的主潮下发展的。在数量众多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中,研究者更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尤其是论述新时期以前的文学史,更是重点解析文学的社会表现功能。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与同类著作的鲜明区别在于,它不再单纯地以政治事件作为划分文学界线的依据,而是直接切入文学的内部,以文学性的变革作为判断文学规律变化的尺码。其首要表现在对现当代文学分界的表述上,之前的文学史论著几乎都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作为当代文学的开端,但在陈晓明看来,当代文学史的起点应是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因为从《讲话》开始,中国文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走入了与政治同构的轨道,文学被拴在了政治的战车上,疯狂地奔跑于命运坎坷的征途。

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纠缠不清的暧昧关系,陈晓明关注的重点却是政治意识形态规约下的文学性。从《讲话》到“十七年”,是经典现实主义确立的时期。在政治意识形态的规约下,中国文学从写作主题到表现方式建构了一整套的表意系统,文学的社会功能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在政治的约束中,文学依然在倔强地、无意识地生长着,无论意识形态的影响多么强大,一种文学性的品性依然从历史的缝隙中流露出来。陈晓明通过对几部重要作品的解读,看出了来自文学内部顽强的创生力量。例如赵树理自然质朴的小说特色,是中国革命文艺苦苦追寻的文艺与大众结合及文艺的民族风格的体现。从大型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创作中,表明了“社会主义革命文艺可以从一种意识形态理念出发创造一种艺术形象,而这种艺术形象可以通过对个别特殊的形象的塑造来达到普遍性的效果,进而有效创造一种‘历史真实’,最后,这种‘历史真实’又成为革命斗争的依据”。陈晓明认为,“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不可能脱离它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在长期的文学史的传承氛围中形成,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它总是有一种基本规约和底线。作家的写作,确实受着多种力量的支配,思想的、观念的、道德的――所有的这些来自观念层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来自艺术本身的支配作用,总是有一种语言的和表达艺术的规则在起作用……确实有一种超出政治的文学性的东西始终在起作用。”以梁斌的《红旗谱》为例,在这部被视为“中国文学的革命叙事所达到的成熟阶段”的作品中,依然存在着大量溢出革命历史叙事的艺术要素,如生活细节、家庭伦理、婚姻情爱等等,它们作为革命历史叙事的补充和佐料,其实却正是小说叙事的血肉,支持那些革命故事得以存在和展开。陈晓明说,“在这种客观化的革命历史叙事中,依然有一种主观化的东西在起作用,写作的个体性特征终究难以被政治性彻底抹去,这就使得历史化的叙事承受着文本修辞与写作主体艺术个性的双重分解,使得历史化的叙事与文学性之间的悖离关系得以成立。那些被认为是冷静、客观的描写,其实与作家个人长期的经验、个人的内心生活、情感记忆相关涉。”即使被后来的文学史写作作为政治戕害文学典型来叙述的长篇小说《艳阳天》,陈晓明也看出从中溢出政治樊篱的文学性,认为它所描写的乡土生活韵味和生活细节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并且写出了农村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国家政治对家庭伦理的深刻冲击,以及小说叙事的共时性结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那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本。的确如此,文学总是在政治的魔影无法企及的地方,顽强地延伸着它的触角。比如在“”超级“历史化”的时期,以白洋淀诗派为代表的地下诗歌运动,集中反映了诗人在坚定和迷茫的交错中穿行的意志、时代的豪迈与个人的忧伤的结合,真实再现了知青一代的共同心理特质,这些“潜在写作”的作品,成为后来的文学史叙述最具说服力的文本。

陈晓明从现代性的角度论述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使文学研究回到文学文本的内在结构,回到历史变动的实际过程,回到文学发生、变异和变革的具体环节。现代性视角给予中国当代文学史以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合乎逻辑的总体趋势,又试图去揭示这个历史过程中被人为缝合起来的文学现象的关联谱系。在此基础上,让人深刻感知文学走过的是一条被“全面历史化”到“超级历史化”,再到“再历史化”和“去历史化”的道路。这样的论述,有效地厘清了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文学史叙述的学术立场。

三、提升当代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

陈晓明之所以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阵营中独树一帜,除了他对当下文学创作现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之外,还在于他以自身的学术追求,有力地提升了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改变了当代文学批评界普遍存在的浮泛文风。他认为,文学批评应该是对文学作品文本的再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意义解释,它在创作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始终有其自身的文化目标,和创作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抚慰、共同投机的关系。批评依据自身的文化目标,对创作提出各种读解,提出各种质疑,以饱满的“主观精神”对文学写作进行全新的阐释,给文学实践的历史重新编码,使之成为批评的知识谱系,成为批评重建自身的理论话语的无穷资源。正是基于这种对文学批评自身价值的坚实守护,陈晓明才没有被外界的风潮所裹挟,而是坚持发出自己异质而独特的声音,并一次次引领时代的潮流。

努力建构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陈晓明的文学批评走的是理论批评的路子,它与媒体批评、印象批评有着鲜明的区别。他以文学史家的眼光考量创作的得失,对作品和思潮的评析,总是要置于一定的理论背景或知识谱系中进行考察,从作品中流溢出来的审美特质,又被他作为丰富理论发展的佐证材料,在双向关系中,注重理论发展的当代性和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性。诚然,任何一种文化理论的推演,如果缺乏对当下正在发生的文化实践的界定及指导能力,那它就散失了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后劲;相反,如果对当下作品的解析无法提升到理论的高度,那么批评本身就无异于隔靴搔痒式的表层抚摸。他把西方学术资源引入当代文学批评,用西方文论去寻求和阐释正在发生着的文学现象,从中发掘新的文学经验和存在的经验,让新的文学作品与新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时代话语。他的文章针对个体批判的不多,更多是着眼于个体背后的理论整体,看重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建构是对落后秩序的最好解构,只有“立”起来来了,才是对原有的占据压制地位的理论的一种有效超越。“我所理解的解构立场是对起压制作用的历史力量进行质疑,持续不断地与这种压制力量,向这种美学规范霸权挑战,这就构成了先锋阐释的动力。真正的‘酷评’是要敢于向历史的‘巨无霸挑战’而不是骂几个被写作折磨的作家――这种骂不过是小骂,不过是欺辱弱者的行径。”从早期以后现代文化理论解读先锋文学作品,到关注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转型,一种宏阔的理论气象一直贯穿于陈晓明的批评实践中,其基本的理论体系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初见雏形,并在后来的写作中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系统化。这种对文学批评体系性与完整性的执着追求,使他的文章有了一种扎实的厚度感。

强大的西方理论背景。细读陈晓明的著作,会发现的他的理论支撑几乎全来自西方学术资源,他是为数不多的对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运用自如的中国批评家之一,尤其是对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研究,在国内更是首屈一指。陈晓明认为,在当下,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化受限于多重制约,马克思主义文论又有着明显的局限,而西方文论有着强大的创生能力,是解读当下文化现象最好的武器。因此,用西方文论解读当代中国文学,既是把本土文学放置于世界文学的整体背景中考量,使其更加明白自身的优势及局限,又是促进当代文学经典化和世界化的有效途径。应该指出的是,陈晓明对西方理论的运用在显示出他宽阔的文化视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染上实用主义的色彩。在国门初开的年代,面对蜂拥而入的理论浪潮和初步显露出后现代迹象的中国文学作品,他抑制不住抢占话语制高点的兴奋,急切地想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施展他的后现论,而无暇顾及脚下的这片文学土壤能否适应外来的理论滋养。他用西方文化理论求证正在发生着的文学事实,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对应性,造成他早期的文学批评生涩难解,所作的审美判断也常有牵强附会的现象。

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内在渴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尽管没有发生划时代的文学裂变,没有产生高标独立的标志性作品,然而如静水深流的中国文学,在平静中逐渐走向成熟,向着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迈进。十余年来,随着国家出版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刺激,文学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的速度,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迅猛的时期。每年千余部的长篇小说数量,使众多的文学批评从业者逐渐感到应接不暇和困倦,他们纷纷掷笔,游离出文学批评的领域,或转向文化批评,进行更宽泛、更具社会学意义的学术研究。陈晓明却依然乐此不疲地奔跑于文学批评的前沿,作为一位把西方文艺理论作为自己重要理论背景的批评家,他一直关注着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同作家一样,都怀揣着一份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内在渴望。与“文学死了”“当代中国文学都是垃圾”等危言耸听的论调不同的是,陈晓明对当代中国文学一直持肯定的态度,毅然喊出“不死的纯文学”!他认为最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注重在主体意向非常充分的视角下去展现乡土中国的历史和命运,从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象,标志着中国的乡土叙事向着作家个人风格和小说艺术炉火纯青的境界行进。例如《受活》表明汉语小说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秦腔》表明汉语小说有能力以汉语的形式展开叙事,能够穿透现实、穿透文化、穿透坚硬的现代美学;《一句顶一万句》表明汉语小说有能力以永远的异质性和独异的方式进入乡土中国本真的文化与人性深处,独异地进入汉语自身的写作,按汉语来写作,汉语小说有能力概括深广的小说艺术。这些作品给世界文学提供了许多新鲜而宝贵的经验。在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中,陈晓明逐步改变了出道时那种对西方文论全盘接收的姿态,更加注重中国的批评立场和方式,力图在吸收西方理论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由极富民族特性的汉语写就的文学,作出中国的阐释,对中国作家在更加多元的艺术表达层面上来把握人类的生存经验,进而实现艺术创新,寄予了深切厚望。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及具有的特点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由于英美文学在国际文化中不断地发展,其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许多的文学家,如莎士比亚、海明威等。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的文学发展时期,最后实现了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文学发展。而美国的文学在建国时期,主要是以模仿英国文学的方式进展,不具备美国的文学色彩也没有实现文学的创新。但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学,不断地增强文学家的自主意识并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学家也相继发表了优秀的作品,将美国文学的发展推向了崭新的阶段,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学。

(二)英美文学具有的特点在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文学对国家的经济与历史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它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完全遵循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总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在二战的发展时期,英国文学注重追求文学的写实、实验、多维度特点。从英国与文学的发展史看,体现了英国在世界中具有较强的地位,在发展中不断地展示自己文学的自信与成就。当然,英国的文学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的发展阶段。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主要受英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比较严重,完全效仿英国的文学特点。直到20世纪,美国的文学才逐渐寻找出自己的特点,对文学实现了创新。在二战之后,它的文学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在初期重点发展乡土类别的文学,在中期重点发展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到了后期主要以现实主义的文学为主。从各自的文学发展和特点看,二者的文学在后期具有很大的差别。

二、英美文学的评论

文学评论是应用文学理论的有关现象进行探讨以及研究,它揭示了文学在发展史中的规律,从而指导文学在创作方面进行实践的活动。文学评论的相关内容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以及影视等方面的评论。对于某一文学作品进行的分析评价是对文学进行狭义的评论,而对于所有与文学相关的人物、思想以及现象给予的评价与分析则是从广义上对文学进行评论。相关的文学评论是需要建立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有关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本质上文学评论要超出文学分析,因为对文学的分析是具体的,但是它的评论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英美文学的评论是整个文学评论中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文学固有的理论和现象对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的一种实践类活动,从多个方面揭示和披露它的发展与遵循的规律,并对文学加以指导和创造。英美文学的评论主要是对两国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尤其是在英语语言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主要目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文学内容、在创作方面具有的风格进行研究和评论,并以此提高英美文学读者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将文学作品中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达出去。而英美文学的评论与其他作品的品论有本质上的区别,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主要侧重于对作品的本身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给出文学性的评论;然而英美文学的评论则更侧重于对文学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进行客观的思考、分析与评论。

三、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一)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根源与基础,会对人类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的作品中,思想与内容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精髓,而语言形式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语言能够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旨与思想,更是灵魂的体现,语言与作品相互依靠和并存。在评论英美文学作品时,在语言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评论的内容和结果。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角度和观念也有所不同,虽然是对英语方面的文学进行评论表现得比较明显和突出,但是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等都存在语言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英美文学在评论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评论者,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由于语言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就无法真正欣赏和研究英美文学及其作品的内在深意。在英语方面英式的语言更具有严谨性,如果评论者不能随意地使用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相关性的评论,语言具有的文化差异性在评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从而体现英式英语语言的严谨性。而美式的英语语言,由于是在英语语言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因此在品论文学作品时语言不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从语言发展的时间上来说,美式语言要短于英式语言,这就促使了美国文学在创新方面的发展。另外在评论文学方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十分开放,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语言的文化差异性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评论方式。

(二)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影响无论是使用什么文化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都无法逃脱选择的挣扎。在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例如:《哈姆莱特》这部文学作品,它的主人公为了复仇不知如何选择生存与死亡,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这种在选择中挣扎的特点。而文学作品的评论与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有些类似,19世纪之前,英国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这个发展时期文学作品的评论正处于选择文化的挣扎之中。20世纪以后,对文学的评论才发生了改变,评论者逐渐运用文学的理论对作品进行评论,这对文学的评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对文学的评论正在向民主主义等方向发展,对文学进行重新的分析与思考再作出理性的评论。而美国对文学的评论,深受欧洲的大陆文学所影响。欧洲的大陆文学产生的评论对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深刻、强烈的影响意义,但是在这其中美国文学的评论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虽然英国的文学评论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但是依旧利用传统文化对文学实施分析和评论。而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真正地展现了文学的创新内涵,这充分地说明了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学特色与文化差异。美国文学的评论在内容与内涵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吸取欧洲的大陆文学精髓,无一不体现了其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三)文化在人道主义上的差异影响人道主义是为了保护人类在社会中的权益,在资产阶级的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提出和构建人道主义,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道主义趋于完善化、规范化。由于来自等因素的影响,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文化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评论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评论在理解与认识的层次上停留在传统和成熟的阶段,从文化差异上分析,人类通过发展革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而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更多的创新文学理念,对评论有着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文化差异,尤其是在人道主义方面的差异。综合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英美文学的评论者对文学的评论方式存在文化差异与区别,都具有各自的评论特点。

四、结语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是文学大国,从《诗经》到《论语》,从汉代乐府到南北朝诗歌,从李杜文章到元朝杂剧再到明清小说,文学作品的类型以及数量浩如烟海; 上至言官大夫,下至歌姬弄臣,都为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而这种文学创作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于文学来说,文学理论是基于对以往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而归纳出来的一系列能够描述文学作品的内涵、解释文学讨论中的问题的理论建构存在。无论是古代的文学还是现代的文学,其文学理论都是对文学发展的高度概括,而文学理论中的区别和同一性的研究,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学发展的脉络、理解文化发展方向,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1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1. 1 以文兴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用文学作品来讽刺当时的证据,并且以文章作为对君主以及当时政治局面的提建议之法。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等史书,被古代历代君王当做治世之道而研读和学习; 同时,在国家昌盛的时代,君主也会鼓励文学家们撰写文章,发扬其统治时期的文化以及统治理念。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价值的一个评判方式,就是是否能够对政局的发展产生影响。

1. 2 以文言志

文学作品是文学家对自己的生活及情感的抒发,是通过对社会观察所得到的领悟和感触,这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文学来源的研究结果。古代文学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对文学作品的来源表达极为明确,显示出了颇具特征性的以文言志的理论风格。屈原在《楚辞》中言明了自己对国家和对君王的热爱,曹操在《观沧海》中言明了自己的宏图伟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达了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仕大夫情操。

1. 3 以文载道

道在古代文人的思想中即代表了对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也代表了文学家们对自身修为发展的要求。虽然不同时代的文学家对道的定义不同,但纵观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对个人思想以及社会、家国精神的表达。文不能载道,文学家的思想以及精神就不能得到传承,因此,在古代文学理论中,研究文学作品背后的精神价值,是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2. 1 文学理论的文艺价值

探讨不同文学理论的文艺价值,始终是文学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在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工具之一的今天,文学理论研究对网络文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价值方面的评论和分析,在上世纪 80 年代由于对网络和非主流事物的抵触而造成的对网络文学的批判,已经转为目前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客观评价。并且,有研究者也指出: 网络文学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阐述。国学的进一步兴起是对古代文化的追溯,而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对现代文化的白描。

2. 2 自我批评性质的反思

文学理论研究者们对文学理论学科自身开展了反思性的研究。这主要表现是对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历史、发展模式、流派、学科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探讨。同时,产生了一些相关著作,如《文学元素学: 文学理论的超学科视域》( 郭昭第)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范畴》( 马建辉) 等。有些论文也属于这方面的内容,如《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等; 此外,文学理论研究者们还对文学理论研究的产出以及社会学意义进行了反思。

2. 3 文学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创作,并高于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则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探讨文学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话题之一,这其中被讨论的最激烈的,就是文学理论与政治的关系、文学理论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文学理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生存哲学意义。有研究者对文化政治这一新概念和关键词进行了界定和阐析; 还有研究者致力于探讨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而生态文学则成为了文学理论发展的前沿。

3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区别

3. 1 文与人之间的区别

提及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无论是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者还是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理论的概念都建立在某个文学大家的学说和作品上,例如,屈原的《九歌》和《离骚》所承载的爱国和忠君的君子哲学 曹植《洛神赋》所承载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唐代李白诗歌中对这种浪漫主义情怀的继承; 南北朝时期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出世的清高士大夫思想等。古代文学理论是复杂的,但是古代文学理论的代表者却是十分明显的,提到某个文学理论,我们总能想到这些文学理论的创造者和承载者,这是因为,古代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如现代这样普及,而能够成为文学家的人屈指可数,因此,古代文学理论偏重于某家之言,也就是以人为划分文学理论范畴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涌现出的文学创作者多如星辰,而且由于言论自由以及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文学理论发展显示出了真正的百家争鸣的景象。如今,对我国文学理论进行范畴划分,决不能以文学家为标准,而是必须以文学理论流派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为标准。

3. 2 文学的服务对象不同

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具有高度的集成性,这与我国古代社会制度息息相关,文学作为对社会文明高度综合和升华的产物,在其思想表达方面也具有极为明显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意义。无论古代文学理论是偏重于对文学家对自身和内心的内省,还是偏重于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批判,亦或是对自然万物、山川河流的赞美,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抒发,都少不了对当时统治者的评价或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射。以唐代两大著名诗人的文学思想中体现的理论观点来看,李白在作品中展示的理论观点与盛唐时期的统治是十分契合的,其文华丽而浪漫,正显示了盛唐的政治和文化风貌; 杜甫是在寂寂无名中去世的,他的诗赋在半个世纪后才被世人所称颂,而杜甫的文章,则多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底层平民生活的写照。对于现代文学理论来说,文学的实际作用在于服务于群众,因此文学理论多是对群众精神文明发展的探讨,是基于大众的,而并非直接与政府和统治相关的。

4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同一性

4. 1 文学理论的社会价值相同

文学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这是文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内容对社会发展的推力。文学理论的社会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即文学理论发展促进对社会青年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学理论研究的蓬勃开展,因此,文学理论研究使文学对教育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 这一点,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还是现代文学理论,都显露得十分明显。孔子的三千弟子,无一不是从孔子的文学思想中继承了修身和治世等观念,而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则对高校文学教育的影响巨大,体现为教材的变革以及研究热点的变革等方面; 另一个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生态思想、人权呼吁等元素通过文学理论研究被独立出来,这是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精神意义进行再加工的过程。通过这种再加工,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被进一步升华和凝结,更容易被大众所认识到,文学作品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就更加明显。

4. 2 古代文学热点与现代文学研究趋势相符合

文学所具何种精神意义,是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和每种文学思潮发展最终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文学发展的最终使命。通常情况下,一种文学思潮即是当时社会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的影射,而目前全球最尖锐的问题究其根本,都可以用生态两个字来概括。发源于美国的生态文学,其研究已经逐渐从文学作品研究上升到文学理论研究层面,随着世界环境保护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发展,未来的生态文学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生态精神的代表,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然、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彻底地反思、能够将人类社会的种种行为视为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部分,这是未来生态文学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是全世界生态文学发展到顶峰时期所具有的精神意义。目前我国文学理论中的生态文学思潮发源于美国,但是考量生态文学的文学作品形式以及思想,却不难发现,现代的生态文学理论与我国古代多数描写自然之美,以景抒情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对山川热爱的思想是十分一致的,无论是落霞与孤鹜齐飞还是北风卷地白草折亦或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都是对自然景观包含着欣赏、敬畏、赞叹的表达,这些表达与现代生态文学对自然的客观认识以及对自然景观中包含的自然哲学理论的反思是一致的。

4. 3 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思想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在表面上看起来产品丰富,但实际上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文学理论思想却比较少。这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批判思想之一,也是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性对文学理论发展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之一。有研究者认为,文学理论研究已经高度体制化了的学术环境密切相关,并且提出与体制保持距离,将是理论自身良性发展的必经之途。这就意味着,对文学理论继续进行自我批判,从自我批判中寻找文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创新,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在目前文学理论研究中的批判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创新的可能性,使文学理论即与生活实际交融,又能够展示出其作为文化发展指导理论的独特性,这是现代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思想发展的目标; 无独有偶,古代文学理论中也包含了很多批判思想,文学家们在表达这些批判思想的同时,也在寻求通过批判进行创新以及促进文学自身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元代以及之前的戏曲、杂剧进行的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再创作,使宋元戏曲和杂剧演变成小说以及杂文,即是在文学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这是值得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进行发展和学习的。

表面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