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治虫技术论文

治虫技术论文

治虫技术论文

治虫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阐述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杨树烂皮病与杨树主要害虫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杨树产业发展。

杨树是东海县最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栽植杨树已成为该县农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该县已发展杨树4万多公顷,蓄积量达160余万立方米,杨木及加工年总产值可达5亿多元。杨树为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生产和该县的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树种单一、林相单纯常引起以杨舟蛾、杨尺蛾、杨树天牛等虫害和新造林出现大面积枯死等病害日趋加剧,经常大面积暴发成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发展的现状。经省林科院、省森防站等单位合作研究,目前在病害暴发原因、虫害防治生物筛选和病虫害生态无公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1.1发生原因

近几年,周边地区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严重,成活率较低,有的地块甚至全军覆灭。通过对近20余个苗圃近10万株杨树苗和部分新造林的调查发现,造成杨树新造林发病、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密度过大。绝大多数农户没有按标准化育苗操作规程育苗。由于近几年杨树苗木价格持高不下,一些苗圃和育苗户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加大育苗密度,扦插密度超过规定标准的2倍以上,达9.0~10.5万株/hm2,有的甚至还多,造成苗木抗病性降低。

(2)施肥过多。苗户为了追求苗木的出圃量,大量追施化肥。据了解,有的苗户追施碳铵和尿素达3000kg/hm2,部分苗户也都在2250kg/hm2左右,使苗木生长期推迟。这样苗木虽然长高了、长粗了,但苗木组织不充实,木质化程度低,细胞壁过薄,机械组织不发达,致使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3)长期单一培育。单一培育杨树苗等深根系树种,使苗圃的土壤肥力下降,同时造成危害杨树的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累积,这样一旦环境条件适宜,杨树苗即可发病。

(4)未选择优良种条。大部分苗户没有按照要求选择良种壮苗作为种条来繁殖苗木,而是采用留床苗和买剩下的瘦弱苗,以及平茬剪下的插条作为种条来培育苗木;再加上苗圃管理粗放,没有按照育苗技术要求进行科学施肥、灌水、除草、治病除虫等,使苗圃内病原菌微生物长期积累、存活,这样一旦苗木的抵抗性降低,极易发生病害。

1.2防治对策

防治该病的重点是做好预防,如果预防措施到位,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控制病害发生的。针对目前在苗圃管理和新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最好在冬季将圃地深翻晾晒,春季育苗前(2月份)施土杂肥75m3/hm2、甲拌磷120kg/hm2、硫酸亚铁150~225kg/hm2,整地作床后育苗。

(2)避免重茬。对同一苗圃地最好不要连年培育同一品种的树苗,将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每隔2年相互轮作1次。

(3)应选择优良粗壮的插条作为种条,避免使用瘦弱苗、带病虫种苗作为种条来培育苗木,这样可以培育出健壮的苗木,提高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4)苗木密度要合理,培育苗木技术要规范。

(5)插穗在扦插前,要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1000倍液或50%多菌灵+40%拌种双1000倍液浸泡2h后再行扦插。在生长季节从6月中下旬开始,每隔15d喷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退菌特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连喷3遍,可起到防病、治病效果。

(6)起苗时,要尽量保持根系完整,做到随起随运、随栽,若不能及时栽植的,最好放在水堂中浸泡,栽植前用70%代森锰锌700倍液浸泡20h后再栽,栽植后的苗木要及时浇水培土。尽量避免从外地长途调运苗木,若确实需要,要对苗木进行包装保湿之后再运输。2杨树烂皮病及其防治

杨树烂皮病别名杨树腐烂病,症状是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及枯枝2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枝干分叉处。初期病部呈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病斑失水后树皮干缩下陷,有时龟裂,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潮湿时从中挤出橘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在适宜的条件下,病斑扩展快,当病斑包围树干一周时,其上部枯死。病斑皮层变暗褐色腐烂,有时可达木质部,易与木质部剥离。当环境条件有利树木生长时,抗病性提高,病斑周围可长出愈伤组织,阻止病斑的扩展。枯梢型主要发生在一至四年生幼树或大树枝条上,初期病部呈暗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部迅速扩展绕枝干一周后,其上部枯死。此后,枯枝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当温度在10~15℃、湿度为60%~80%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d。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形成新病斑,老病斑继续扩展。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盛期,10月停止发展。杨树烂皮病的2种病原真菌均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先在各种伤口或衰弱部位生活,并逐步对活组织进行侵染。树皮含水量与病害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该病菌可以在枯死的树木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一切不利于杨树生长的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管理粗放、其他病虫危害等使树木生长衰弱,都可以导致该病的发生。病害发生严重的大树,可刮除病斑,涂药防治。

3杨树主要害虫防治

(1)食叶类害虫。主要指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舟蛾、杨黄卷叶螟、刺蛾、杨尺蠖、金龟子等。幼树可在害虫低龄期、虫态相对整齐时用高压喷雾机喷洒灭幼脲防治。高大树木,可用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在树干基部或根部打孔注射防治,也可用烟雾机熏烟。

(2)刺吸类害虫。主要是草履蚧、叶蝉、红蜘蛛、日本龟蜡蚧等。这类害虫早春上树吸取树木嫩芽、嫩枝的汁液,常造成整株枯死。可在若虫上树前用塑料布设置20cm宽的隔离带,并辅助人工扑杀。化学防治,在树干1m以下用废机油加有机磷农药涂成10cm宽的药环,以阻止草履蚧上树。在害虫上树后可用内吸性农药喷雾防治。

治虫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虫害防治技术,就是指对林区发生的虫害病进行仔细研究,快速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将虫害病控制在发病潜伏期内,将其消灭,来减少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所以,在林业管理中,需要管理部门对常见的灾害性虫病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拟定具体的防治措施,制定应急方案,并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对林区虫害现场进行全面了解,快速采取措施控制虫害范围。林业管理必须要把虫害预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其作为依托,才能真正做到林区虫害的有效防治,保护森林所有权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虫病防治对林业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林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以松材线虫为例阐述林业管理中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2.1清楚虫害的发生时期、发生规律和发生树种等,做好预防工作一般来说,松材线虫病多发于每年的5~10月,受温度影响,尤其是10月份是松材线虫病的高发期,被感染的松树普遍出现死亡的情况,当温度在25℃~30℃时,该病虫害的扩散会进一步加强,所以在林业管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首先要清楚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具体演变过程,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2.2加强对林业的动态监管建立信息控制系统来加强对林业的动态监督,对森林中出现的松材线虫病的具体发生情况,进行范围划分和精确定位,建立动态的监控点。每年该虫害病多发期时,对松树的病状情况进行统计和资料更新,监测虫害的扩散面积和具体的病死株数,建立监测报告制度,来实现对病区的动态监控,为预防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

2.3通过强化林区的管理,做到虫害病情的有效控制强化对虫病多发区的管理,主要目的是能有效地对病死数目移除过程的监督。因为病死林木中还潜藏着大量的虫卵和幼虫,是虫病再次发生的根源。病死林木属于林区所有者的财产,如果肆意进行买卖,就会造成病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展,所以为了有效控制病源,防止病虫害的扩散,病死林木需要在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做统一移除处理。因此,在管理中要严格把关对病木的处理,严禁病木非法流通运输。

2.4具体林业管理工作中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由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涉及范围广,管理难度大,要做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明确管理分工,做到每一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由各级领导进行责任分担,一级控制一级,一级管理一级,切实将虫害防治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避免责任推诿现象,切实做到对虫害病的有效预防。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使他们具备较完备的虫害管理知识,真正发挥管理工作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

2.5加强对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不断加强对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技术的研究,来提高对虫害的预防能力,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免受虫害。生物防治措施就是通过生物圈内的天敌来消灭虫害,不使用任何药物,对林区无任何污染,虽然过程漫长但是效果明显。物理防治措施指将化学药剂喷射或涂抹在病虫害发生的区域,来做到对虫害的控制和消灭,从而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化学防治措施是利用一些简单物理工具,比如电、热、光、辐射和微波等物理技术来达到对虫害防治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饵木和灯火来诱杀害虫。

3结语

治虫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滁菊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滁菊以名贵特产在清初进贡朝庭而得“贡菊”之称,其花蕊硕大金黄,药瓣晶莹玉白,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滁菊以其特有的药用保健价值,名列全国四大名菊之首。

全椒县是滁菊主产区,民间栽培史已有600余年,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全椒县把加快滁菊产业发展纳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积极组织滁菊生产。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重茬、防治措施单一,而使主要虫害越来越重。为此,笔者于2006—2009年对滁菊重大虫害的发生防治开展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主要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1.1菊蚜

菊蚜以卵越冬,翌年春季孵化为干母,孤雌生殖1~2代,然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5月迁入刚栽插的菊田,即在上繁殖、危害,5、6月是危害主要时期,以成若蚜密集于植株嫩梢、花蕾或叶背上取食汁液,使叶片发黄、皱缩、枯萎,严重影响产量。6月下旬以后气温高,多暴雨,蚜量下降,8月以后虫量再次增加,11月中下旬产生有翅的性母,迁回越冬寄主,产生无翅有性雄蚜和有性雌蚜,雌雄蚜后在越冬寄主枝条隙缝和芽腋处产卵越冬。

全椒县蚜虫因发生期不同可分为苗蚜和伏后蚜。苗蚜一般自4月下旬零星发生,在5月上中旬成长较快。6月上中旬达高峰期,干旱少雨有利于苗蚜繁殖危害,6月下旬以后逐渐消亡。7月上旬到8月中旬,高温(3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干旱(相对湿度50%以下)、暴雨冲刷对伏蚜有抑制作用。菊蚜10月上旬零星发生,10月中下旬进入危害高峰期,直至11月中下旬采收结束。蚜虫还是病毒病传毒的媒介,蚜虫发生重的年份病毒病发生也重。

1.2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以幼虫食害幼苗,并食害叶片,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第1代成虫在3月下旬出现,4—10月均有成虫发生,成虫有趋光和趋食糖醋的习性。卵产在落叶、土缝、杂草或接近地面的枝叶上。第1代幼虫危害期在5月,6月中旬、8月上旬,为第2代与第3代幼虫发生期,以1生为重。幼虫有假死性,3龄以前主要在嫩头、嫩叶上取食,食成凹斑、缺刻或孔洞;3龄后则潜入土中,夜间出土危害,常把嫩苗齐地面咬断作为食料,咬食地下嫩茎及根,并可继续转移危害其他菊苗,严重者可造成缺苗断垄。

1.3菊天牛

全椒县1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和成虫在菊科植物根部越冬,少数以蛹越冬。成虫背部黑褐色,胸部背面有大块,腹部黄色,尾部末端有钳状的构造,体长1cm左右。据2006—2009年4年调查平均幼虫越冬占56.6%,成虫越冬占27.8%,蛹越冬仅占15.6%,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进入化蛹高峰,6月上、中旬进入羽化始盛期,羽化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成虫具有假死性,晴天白天9∶00—10∶00、15∶00—17∶00活动最盛。雌雄成虫白天在等寄主叶背活动,成虫产卵时将茎梢咬成小孔,将卵产于其中,每处产卵1粒,并在顶芽下10~20mm处的幼嫩部位用口器啃食皮层,咬成左右2个相近的半圆形伤口,相距1cm,伤口不久变黑,上部茎梢逐渐萎蔫,易从伤口处折断,造成植株不能正常开花,严重时整株枯死。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茎内,沿茎杆蛀食直到根部;9月幼虫老熟,在蛀道内化蛹,10月成虫羽化,并以成虫、幼虫或蛹在根际越冬,少数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蛀道内越冬。

1.4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以初孵幼虫群聚叶背取食叶肉,2龄以后分散为害,3龄以后进入暴食期,叶片、的花蕾都可取食。1年发生4~5代。11月以老熟幼虫在1~3cm表土内做土室化蛹。每年为害时期皆在7—10月。

1.5叶蝉

为害滁菊主要是大青叶蝉,以成虫、若虫为害叶片,被害叶片呈现小黑点。1年发生3~5代,世代重叠,以卵在嫩枝条的皮层内越冬。翌年4月越冬卵孵化,初孵若虫群集危害,稍大后,渐迁至禾本科植物上繁殖危害。10月成虫开始迁至花木上产卵越冬。成虫趋光性强,需取食。卵块产于嫩枝或叶片主脉及茎杆组织内。成、若虫群集嫩叶背面危害。初期出现白色小点,严重时枯死脱落。枝干被害形成伤疤,导致失水枯死,并传播病毒病。

1.6潜叶蝇

潜叶蝇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成虫早春出现,成虫体长2mm左右,暗灰白色,在嫩叶背面产卵。卵多产于叶边缘的叶肉内,幼虫孵化后即取食为害。幼虫黄白色,筒状。老熟幼虫在叶内潜道的末端化蛹越冬。蛹初为黄色,后黑褐色。春夏间发生较多,危害较重。主要以幼虫从叶缘潜入叶片及嫩梢表皮下取食叶肉,形成弯曲的白色隧道,有时叶肉被吃光,造成叶片枯萎。成虫也能为害,主要是雌成虫以产卵器刺破叶组织产卵为害,雌雄成虫从刺破口吸食汁液,在叶上形成白色小斑点。

1.7钻心虫

钻心虫老熟幼虫体长20~30mm,体背面淡红褐色,具有暗色条纹3条。1年发生2~3代,以幼虫在植物秸秆中越冬,成虫于5月底羽化,在菊芽及叶基部产卵,6月上旬幼虫孵化。幼虫从菊芽和叶柄基部钻入茎内危害,蛀入孔附近皮色变黑,孔外有虫粪。受害株常萎蔫而死。7月下旬2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幼虫危害,以6、7月危害严重,并能钻入花蕾危害,11月虫越冬。

1.8蜗牛

蜗牛又名蜒蚰螺、水牛,是菊田较常见的有害软体动物,年度间发生有差异,雨水较多的年份产区发生普遍而且严重。全椒县为害的蜗牛种类主要是同型巴蜗牛,成虫贝体软黄褐色,头上有触角两对,背上有黄褐色的螺壳;卵球形,白色光亮;成贝一次产卵20~30粒,孵化的幼贝与成贝体形相似。1年只发生1代。以成贝或幼贝在田埂土缝、残株落叶、田边杂草或乱石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后开始活动舔食叶片、嫩茎,10—11月也为害花蕾、花朵。一般白天潜伏于隐蔽、低洼潮湿处,傍晚或清晨取食,阴天则全天为害。5—6月成贝产卵,卵成堆产于作物根部土壤中、草根附近或石块下。1年中有2个活动为害盛期,6—7月为第1个为害盛期。8月高温,蜗牛活动减弱。9月气温凉爽,再次进入活动为害盛期,遇温暖的阴雨天气,作物受害则更严重。11月开始越冬。当年6—7月降水量偏多,且持续时间长,地面湿度大,气候温暖,利于成贝取食、产卵,蜗牛发生重。

2防治技术

防治滁菊虫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利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措施,增强滁菊抗逆和抗虫能力。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以控制害虫数量,建立健全县、镇两级病虫测报站,根据当地过去(特别是上年)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天气、滁菊生长季节和苗情,做出虫害发生、为害的准确测报。掌握滁菊敏感生育期,在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专化性农药科学施药防治。

2.1植物检疫

规范植物检疫程序,加强种苗检疫,防治检疫对象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1]。

2.2农业、物理和生物等防治措施

(1)选用肥力强,向阳沥水的沙质土高床栽培,控制栽插密度,生长期清理排水沟,确保雨后排水畅通,避免涝渍;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杂草,耕翻晒地,消灭越冬蛹和幼虫。

(2)增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足基肥,配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旺盛;早施追肥,中期适当控氮制苗,增加抗逆性。

(3)生长期间及时整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结合滁菊剪苗、摘顶心,随手摘除下部病叶,将枯株和落叶深理或烧掉。当嫩梢萎蔫或折断时,摘除顶梢,集中带出田外烧毁,有效减少菊蚜、菊天牛、斜纹夜蛾、潜叶蝇、钻心虫、叶蝉、蜗牛等初始虫源[2]。

(4)使用植物性杀虫剂和洗衣粉灭蚜、安置黄板粘杀有翅蚜,利用银灰色塑料薄膜避蚜。每年发生盛期可人工捕杀地老虎幼虫、菊天牛成虫及高龄斜纹夜蛾幼虫,可在雨后捕捉蜗牛。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如蜘蛛、瓢虫、草蛉、寄生蜂等防治害虫[3]。

2.3化学防治措施

蚜虫发生期可选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对水喷雾。防治菊天牛,每年6月中旬,可选用2%甲维盐1500倍液,喷2次,既可减少成虫产卵,又可杀死初孵幼虫,兼治潜叶蝇、叶蝉[4]。叶蝉防治以低龄若虫期最佳。采用注射注杀茎内玉米螟、菊天牛幼虫。利用毒饵诱杀地老虎。防治斜纹夜蛾在幼虫3龄前用药,防治指标为百株卵块2块,或百株幼虫20头,用药时间应在18∶00以后进行。防治蜗牛,于发生始盛期选用2%灭旱螺毒饵6.0~7.5kg/hm2,或6%密达杀螺颗粒剂7.5~9.0kg/hm2,或8%灭蜗灵颗粒剂12~15kg/hm2均匀撒施到菊田畦内。若遇大雨,药粒易被冲散至土壤中,致使药效降低,需补施。

3参考文献

[1]方春华,刘轩武.滁菊菊天牛的发生及防治[J].安徽农业,2003(3):25.

[2]袁先阳.滁菊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06(4):61.

治虫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病害;虫害;防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发展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1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1.1抗病毒基因工程

自从抗TMV转基因植株诞生以来,植物抗病毒害基因工程的发展就不断开展起来。病毒外壳蛋白可以有效起到对病毒的抗击能力,我国和国外的一些研究已经将诸多病毒的外壳蛋白予以转化,并拥有遗传功能,实现了对于病毒的免疫功能[1]。

1.2抗真菌基因工程

研究人员经过试验研究证明,几丁质酶具有移植病原真菌的作用,而植物能够产生几丁质酶,就是因为植物受到了来自于体外病菌的攻击,植物自身启动了防御机制而形成的。在对菜豆的几丁质酶的研究当中,发现菜豆对于田间的立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具有转基因的菜豆死亡率不到40%,而没有经过转基因处理的菜豆死亡率则超过了50%,具有显著的抗真菌效果[2]。此外,研究人员从水稻、甜菜以及油菜等多种农作物中发现并分离出了几丁质酶基因,并针对抗真菌进行了相关实验,均产生了明显的抗病源真菌的显著效果。

2在植物虫害防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植物病虫害生物技术是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的植物病虫害生物技术是将植物、动物以及细菌自身的抗虫基因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取出来,并将其提取出来的抗虫基因植入到植物当中,从而使得植物具有抗虫转基因的作用。目前,我国通过生物技术已经培育出多个抗虫害的植物品种,能够防治10多种虫害,并且通过试验证明,防治虫害的效果良好。蛋白酶抑制剂在各种生物体内均有存在,它能够去掉生物体的代谢具有基础性作用,还能够抵抗非自身的蛋白水解酶对生物体自身的侵害。研究人员通过试验研究证明,当植物受到来自于外界的攻击和损伤时,植物体内会分泌的蛋白酶抑制剂会陡增,据此推断,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受到虫害时,起到防御功能。我国此领域的研究人员,对于我国多个植物进行了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均证实具有此种效应[3]。

3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展望

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我国对于病虫害防治基因的研究不但深入,而且全面,不断对病虫害防治的发生和病菌的作用机理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剖析。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深入地发展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逐步向实际应用方向发展,通过将抗虫、抗病毒以及抗真菌的基因转基因到植物体内,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利用转基因工程达到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生物技术是我国研究人员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新途径,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消灭病虫害,还避免损伤有益菌群和真菌[4]。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化研究和发展,生物技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转基因效果会更加优良,遗传基因工程将会是未来的生物技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主要方向和趋势。有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预测,未来10年,我国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有可能实现大面积应用转基因工程方法来面对植物病虫害的侵袭。甚至有许多的生物技术专家认为,未来人类的农业生产当中,大部分农作物将会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5]。

4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国植物与病虫害之间的致病机理和影响关系提供了研究基础,是通过不断深入和全面对于病虫害致病机制的研究,从而实现对于植物的基因优化和改良。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当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率,有效保证我国植物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植物的成活率、质量和产量。本文深入研究了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当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同时对于生物技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机理进行了阐释,并对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的应用做了论述,展望了未来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方面的发展趋势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霞.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

2陈和平.生物技术与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时代农机,2016(3)

3窦宝峰.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其展望[J].农业与技术,2015(12)

4黄正鸿.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其展望[J].农业与技术,2014(7)

治虫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害虫防治是农业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采用的手段和技术与人类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高度关联。20世纪40年代,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滴滴涕等农药相继问世并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以化学农药为主的害虫防治理论与技术。此后在有机杀虫剂大量使用的背景下,农药对靶标害虫的选择作用使一些农业害虫产生抗药性而降低防治效果;农药对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带来害虫再增猖獗的结果;农药的残留导致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化学防治所引起的问题,Stern等提出了害虫综合防治的基本概念(integrated pest control,IPC),强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的协调应用。到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理论引入害虫综合防治而产生了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的概念。IPM的基本思想是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调控因素的基础上,辅之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建立一个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1975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害虫防治工作方针。2006年4月,农业部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了害虫无公害持续控制的指导思想,引领我国害虫防治进入了新的阶段。从学科上,近代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正促使农业昆虫防治学进一步向着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的方向发展,旨在通过系统阐明害虫灾变机制,集成建立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和基于一项或多项高新技术的持续治理技术体系,高效、安全、经济和长期地控制害虫猖獗发生与危害。

1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学研究现状

1.1害虫综合治理科研队伍

我国农业害虫防治科研人员主要分布于国家和省属农业科学院、农业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三大系统。农业科学院系统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及各省农业科学院,这些单位均下设植物保护研究所。此外,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棉花、水稻、麻类、甜菜、蔬菜花卉、油料作物、果树、柑橘、茶叶等研究所内均设有植物保护研究室。全国高等院校中,中国农业大学等50家涉农院校设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也设有农业昆虫科研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害虫综合治理研究的科技人员约4 000人,每年培养研究生800人左右。

1.2害虫综合治理科研项目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等部门通过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对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进行了资助。973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研究员主持的“重大农业害虫猖獗危害的机制及可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涉及的有关害虫综合防治的课题主要有“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灾变监测与预警新技术”、“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高效减量多靶标化学防治新技术”、“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商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林业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新技术产业化与示范”、“入侵物种紧急处理与环境调控新技术”、“农林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和“林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等13个课题;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已对11种(类)主要害虫进行了立项研究,包括“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蚜虫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水稻褐飞虱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水稻螟虫防控技术研究”、“粉虱类害虫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北方果树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盲蝽蟓区域性灾变规律与监测治理技术研究”、“新入侵危险性有害生物螺旋粉虱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对害虫的灾变机理和防治新理论与技术研究进行了资助。在这些项目的资助下,我国科学家对害虫防治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皆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等农业害虫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在《Science》,《PNAS》等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发表一批重要研究论文。

1.3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的重要进展

根据农林业的生产需求,近年来我国研究建立了一批基于单个虫害如蝗虫、棉铃虫、稻飞虱、草地螟Loxostega sticticalis和烟粉虱等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基于作物系统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蔬菜和果树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主要的技术进展总结如下。

1.3.1监测预警技术 农业虫害的监测和预测是防控的关键所在。传统的监测和预测方法费时费力、实效性差而准确度低。我国科学家利用“3s”技术建立了多种农林害虫的监测预警系统,显著地提高了监测预警水平与能力。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先后开发了农作物虫害疫情地理信息系统、全国农作物虫害监控中心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分布式虫害预测预报Web,GIS系统、迁飞性害虫实时迁入峰预警系统、田间昆虫数据采集和计算机网络化的数据传输和管理技术、田间小气

候实时监测技术和影响农作物虫害的关键气象因素和预警指标的分析提取技术和中长期预测预报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一些专业性公司开发一系列的测报产品,如河南佳多公司研制的自动虫情测报灯、生物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以及基于PDA的病虫害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等,通过实现虫情测报工具的自动化,解决了测报工作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组建了由5台昆虫雷达组成的昆虫雷达监测网络系统,研制的毫米波昆虫雷达和多普勒昆虫雷达解决了稻飞虱等微小昆虫迁飞行为的监测难题,并利用该雷达网,开展了稻飞虱、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棉铃虫、草地螟、粘虫Mythimna separata、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黄蜻Pantala,flavescen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等重要迁飞性害虫的种群迁飞的监测工作,获得了大量的迁飞活动数据,为这些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研究明确了我国棉铃虫的迁飞规律,制定和修订了“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国家标准,规范了全国棉铃虫监测工具、田间调查、数据汇总和传输、预测预报模型、发生程度分级、预报准确率评定等内容,实现了全国棉铃虫预测预报标准化、数据信息传递网络化和预报图视化,显著提升了我国棉铃虫测报技术水平。

1.3.2生态调控技术忽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种植单一作物品种和过渡依靠化学农药而导致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是作物虫害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作物品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诱集植物的利用,发展了主要农作物重大害虫生物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通过对新疆植棉历史与棉花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明确了新疆棉蚜Aphis gossypii成为主要害虫的原因是冬小麦种植面积大量减少,从而导致棉田棉蚜的天敌来源减少,充足的食物和不足的自然天敌造成了新疆棉蚜成灾。经过多年探索和深入研究,发现苜蓿、苦豆子等具有最大的食物昆虫涵养量并且可以作为自然天敌繁殖库,发现这些植物生长期早而造成了其涵养天敌被利用中最关键的时间优势。创造了诱导棉田边缘植物带自然天敌进入棉田控制棉蚜的简便途径,从而达到了人为协助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棉花蚜虫的高效生态控制目的。

1.3.3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害虫综合防治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内近年来对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可捕食多种叶螨和有害蓟马,是一种有效的害虫天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年生产能力达8 000亿只,可供6.67万hm2释放面积的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并大面积应用于我国10多个省360余个县的10多种作物。

吉林农科院植保所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agramma dendrolimi不同品系的发育历期、繁殖力、杂交亲和性、滞育特性、低温贮存、抗高温能力和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控制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筛选出3个优良松毛虫赤眼蜂品系,并大面积用于玉米螟的防治。通过制定柞蚕卵工厂化生产松毛虫赤眼蜂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实现了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连续多年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的示范表明,其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达到7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研究开发了适用的小粒卵繁蜂技术,开发了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自动化收集、净化设备及其它麦蛾生产配套设备。建立的麦蛾卵生产线,可稳定提供甘蓝夜蛾赤眼蜂Trichogrammabrassicae、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等多种赤眼蜂的工厂化生产中间寄主――小粒卵。

生物农药产业亦有较快的发展,害虫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登记的生物农药(含农用抗生素)品种有80多种,年产生物农药制剂约为12万吨,占我国农药市场份额的11%左右。我国已有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可用于棉铃虫、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litura、茶尺蠖Ectropisoblique等重要农业害虫的防治。此外,新注册的微生物农药还有防治蝗虫的绿僵菌Metarhlzium anisopliae和防治玉米螟及其它害虫的白僵菌Beauveria制剂等。

1.3.4化学防治技术 针对我国农药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科学家在生物源农药及其类似物、农药新剂型和多功能混剂、农药安全高效使用技术、重要病虫害抗药性基因早期检测技术及病虫害抗药性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农药微乳剂的质量技术指标及测定方法、新型多功能混剂的研制、农药安全高效使用技术及病虫害抗药性基因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研究明确了棉铃虫、棉蚜、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及甜菜夜蛾等重要害虫对杀虫药剂产生抗性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建立了抗性基因分子检测技术。开发了大量可延缓抗药性发展和提高防治效果的农药复配剂,提出了棉铃虫和褐飞虱等重大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体系。为保护环境,种子包衣、树干注射等防治害虫的隐蔽施药技术得到加强。为了防治城市公园及果园害虫,研究了吡虫啉、印楝素等杀虫剂的树干注射技术。

1.3.5抗虫转基因作物利用技术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给害虫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转基因抗虫植物自1995年商业化种植以来,到2008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国家已超过20个,种植面积达到4 500万hm2,成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自1997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花,到2008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80万hm2,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0%。种植Bt棉花已经成为防控棉花害虫的关键措施,对有效控制棉铃虫和红铃虫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Bt棉花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破坏了棉铃虫在华北地区季节性多寄主转换的食物链,压缩了棉铃虫的生态位,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而且高度抑制了棉铃虫在非转基因的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其它作物田的发生与危害。2009年转基因抗虫水稻已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安全性评价,利用Bt水稻防治鳞翅目害虫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2与发达国家害虫综合治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差距

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害虫治理新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进入21世纪,随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

的到来,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和突破又推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并衍生出抗虫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昆虫、杀虫基因重组微生物、作物害虫的分子检测与诊断技术,并交叉融合形成分子昆虫学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害虫种群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和水平。这些技术的突破和新学科的产生,为现代农业昆虫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引领害虫防治学的发展方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我国对虫害的中短期预测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大尺度的长期预报还研究的不够。在信息的传递和手段上,发达国家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把虫害的有关信息作为服务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农户。此外,对害虫分子检测技术、转抗虫基因植物、转基因昆虫的研究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3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学研究发展展望与对策

害虫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昆虫学的优先研究领域和国家农业生产的当前重大科技需求及潜在的需求高度相关。未来5~10年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害虫防治技术需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规律与控制对策,二是传统的害虫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供害虫持续控制的新方法。害虫综合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传统的害虫综合防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基于害虫综合防治学科发展动态和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需求,建议重点加强下述研究工作。

3.1农作物重大害虫暴发危害的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利用昆虫雷达、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手段的实时监测害虫种群动态的早期预警技术。研究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收集、技术和远程诊断平台,提高害虫监测、预警和治理的信息化水平。通过遥感监测,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气象信息进行整合和综合分析,建立重大迁飞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信息识别模式,揭示害虫种群的区域性发生规律。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为便捷,利用因特网可以根据实时天气数据和预报对害虫发生进行实时预报,并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实时决策咨询,为害虫防治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撑。

3.2产业结构调整后农作物有害生物演变规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变革(如保护地的增加、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等)后,棉花、蔬菜和主要粮食作物有害生物的演变和发生危害新特点,研究种植制度改革对主要农业害虫发生规律的影响,制定和提出关键控制对策和治理技术。

3.3化学农药高效、减量和精准使用技术 化学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其高效、快速的优点,在未来的害虫综合治理中仍然是其他防治方法不可替代的。针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新要求,研究蔬菜以及水稻、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农药高效、减量、精准使用技术以及农药低风险化技术和农药多靶标协调使用技术。

3.4农作物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新技术 利用抗虫性品种对主要害虫的控制作用,研发可控制多种害虫的农业栽培技术。发掘重要虫害的生物防治新资源,研究重要害虫优势种天敌昆虫的自然保护利用技术,发展新的天敌昆虫资源繁殖、应用及产业化技术。

相关期刊更多

昆虫知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科出版委

城市害虫防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建设部全国白蚁防治中心;浙江省白蚁防治协会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