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余秀华诗歌

余秀华诗歌

余秀华诗歌

余秀华诗歌范文第1篇

余秀华的蹿红,在2014年无异于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针对余秀华的爆红,有人形象地说:就像余秀华精心酿造了一坛子酒,但是同时又打翻了一坛子醋。酒是精心准备呈献给读者的,而醋则是无心献给整个不景气“诗坛”的。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说:“余秀华的诗歌水平不见得就有多高,但里面有生活的真,以区别于那些无病的东西。诗人们一直以来都在制造塑料花,没见过真花,突然有人拿出来一朵野花,就众声喧哗,毁誉交加。”余秀华能够迅速蹿红,原因可以归纳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诗坛深入心灵、引人共鸣优秀作品的匮乏是余秀华诗歌遭热捧的导火索。有喜欢余秀华的诗迷,试着写文章分析余秀华诗歌的社会意义。余秀华说“我写诗跟别人有什么关系?诗歌本来就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它是很个人的事情。”“诗歌没有什么社会功能,只是让自己觉得身心愉悦,从心里来,到心里去,都是小众的,跟社会没有关系。”其实诗人强调小众、个人、身心就恰好是社会最有用的东西。在这个过分物化的社会,每个人在追求物质上满足的同时迷失了生活的本质,迷失了自我。在阅读这些纯自我诗歌的时候,在诗歌纯粹的语言中会偶然间窥探到迷失的自我,在片刻纯粹的诗的世界里静静地做了一回真实的自己,在诗的世界里真实地剖析一下自我,像做了一场梦,真实而梦幻。

纵观现在的诗坛,很多人写诗不能够深入内心。诗从来就是最为接近内心的,直指心灵深处的。如果诗歌过分的炫技,过分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重视花俏的技术的炫耀,就失去了诗歌应有的灵性、诗心。一首诗没有灵性、诗心,有的只是堆砌的华美语句,无懈可击的完美形式,但是没有那点睛如汪汪泉水的诗心,一样不能打动读者。

余秀华的诗,在形式上也许不是那么完美,在语句上不是那样优美,甚至有可以说有那么一点点乡土气息的粗野,粗野地就像山涧的风,有一点凛冽,有点不驯服,但是它是自然地,淳朴的,动人的,如乡间小道开放的山花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自然的纯净。这样的诗恰好包含着人的初心,蕴含着诗心,这种人的初心极容易引发人的共鸣。在社会各个阶层,无论从事何等职业,也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之下,人的内心永远都有那么一个角落,这个角落装着人的初心,承载着人性的光辉。只要人有这样一个空间的存在,也就有了人心的共鸣,这种人心的共鸣也为大众欣赏诗歌奠定了坚实的土壤。余秀华的诗歌能够为大众喜爱并传诵就很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由此,不是生活不需要诗歌,而是现世创作的大部分诗歌不能满足人们内心的需要。

其次,媒体集体的炒作和过度消费产物。

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是资讯的大爆炸。一个人或者一个词汇在网络时代可以一夜火遍各个角落。如成名的芙蓉姐姐、凤姐们,成龙的duang。浮躁的社会需要不断地制作话题来吸引眼球,似乎没有爆炸性或者怪异的话题就不能引起我们审美甚至审丑。余秀华的火也不排除有幕后的网络推手和策划。这个时时事事需要吸引人眼球的时代,各个媒体都在想法设法提高知名度,为了知名度无所不用其极。最早推介和赏识余秀华的《诗刊》介绍余秀华时用了“脑瘫诗人”这个称谓。不知道《诗刊》编辑是不是为了博取大众眼球这样来策划的,确实“脑瘫”一词能够带给人丰富的联想,能让人联想到和诗内容主题毫不相干的内容。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捧红一个人,必须有足够的诱饵来诱惑人,那怕这个诱饵有点粗暴甚至有点不道德,但是只要能把人的视线吸过来,手段不重要,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如果作为网络推手要炒作余秀华就有了比较能够吸引人的充分“诱饵”――话题性。余秀华是不缺少话题性的,她身上有太多话题,不需要炮制,只需要把这些话题抛出就足以吸引人。首先她是农民,其次是农村妇女,再次是脑瘫患者。虽说这个“诱饵”怪异,但却充满了鬼魅似的诱惑。这种诱惑足以把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勾起来。当今诗歌不景气环境下,如果单单说余秀华的诗多么优秀,在社会上引不起多么大的轰动的。

在媒体放大的镜头下,人们看到的余秀华已经不是那个在田间地头劳作,并把劳作之余感受到的生活化成文字慰藉自己的女人,已经不是那个单纯写诗只是想把精神上的诉求与外在条件极端矛盾不相匹配的个人之痛倾诉出来的女人。她被媒介为了自己的利益用各种手段进行肆意组合、包装、拼凑一个符合媒介要求的人,符合现代人胃口的人。就像余秀华自己所言:“我就在这里,谁愿意来吃一口就来吃一口吧。”这种过度消费从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余秀华的蹿红。

再次,喧嚣社会对灵魂诉求是余秀华诗歌蹿红的土壤。

有人说,现在的都市人生活在由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森林里,心灵的之花日渐枯萎,慢慢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灵魂在冷冰冰的灰色建筑物中渐渐脱离肉体。灵魂抽离肉体的疼痛给在都市中打拼的人内心留下一个又一个空白,这些空白让都市人在满足物质欲求之后,心灵更加空虚,情感更难找到依托。余秀华的诗恰好从某种程度上描写的是肉体与灵魂被剥离的疼痛,灵魂抽离身体之后的迷茫和疑惑,描写的是灵魂与肉体在生活的齿轮上打磨的伤痕,因此她的诗带着肉体的疼痛,带着灵魂的重量。有评论家说,余秀华的诗因为发自于内心,带着肉体的给予她感受,带着灵魂的呐喊,所以能打动读者,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余秀华诗歌范文第2篇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原载《诗刊》2014年第9期下半月刊)

余秀华出生于1976年,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余秀华从2009年开始写诗,有《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等多首,被《诗刊》微信号后而被热烈转发,人们惊艳于她的天赋和诗歌的质朴滚烫、直击人心。2015年1月,出版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1月28日,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能够读到的余秀华的诗歌里,《我养的狗,叫小巫》是我最喜欢的一首,也是我认为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的一首。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诗人不幸的生活处境和不屈的顽强心理:诗人将疼痛的“惊涛骇浪”寓于不动声色的平静叙述之中,成功地表达了苦难人生的真实体验,能让读者扼腕长叹,悄然落泪。

全诗六小节,共18行。第一小节是诗歌叙事的引子,一个“跛”字,极其简洁地写出了诗人外在的生理特征:命运多舛,行走不便。“它跟着”,表明狗对主人的忠实。“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诗人运用质朴的农村意象,既实写外出的目的,又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向心灵的诗歌路径。“外婆”,是扎根在诗人内心的亲人,承载着被人疼爱的温馨美好记忆。第二小节直接写小狗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凄凉与慰藉:在自己跌倒受伤的不幸遭遇中,搀扶抚慰的竟然是一条相依为命的名叫“小巫”的狗,只有它忠实地陪伴“我”,照顾“我”,为“我”“舔干净”手上的血迹。“它摇着尾巴”,表现了狗的乖巧可爱,也写出了狗通人性。

第三、五小节是诗人对痛苦婚姻的回忆。面对一个残疾的女人,男人嫌弃她,在外边喝酒,跳舞,找女人;还“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嫌她不,不能满足自己欲望。总之就是糟践她,欺负她,不把她当人看。而“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我”是如此的关切和怜爱。“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表面上是说“他”不能使“我”屈服,实际上是表现“我”这个残疾弱女子面对苦难的命运和强势的暴虐的无所畏惧和习以为常,以此可见诗人内心的无比强大。

第四小节安插在第三、五小节之间,是诗人意识的自然流动,也彰显了狗对人的感恩。“一声不吭”,是对上一小节的承接与转换,“快乐地叫着”,是对小狗获得主人赏赐而满足的真实写照。可“他”呢?这样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小节,“他”在获取“我”肉体时不仅不满足,而且还毒打我。在这里,“小巫”的有情与“他”的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他”连一条狗都不如。

第六小节是诗歌的结尾部分,“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与开头相呼应。诗人想到外婆家找外婆倾诉人生的苦难和诸多不平之事,但“她已死去多年”,诗人连一个倾听的对象都没有,哪里还能寻求呵护和安慰?其孤独无助之感可想而知。“才想起”,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独具匠心,隐含着丰富的诗歌意蕴和语言张力。

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简洁有力,在平静舒缓的叙述中展示人生的雨雪雷电。余秀华的诗歌大体都有这些特点,她的诗风日趋成熟,诗艺也非同一般。她根植于乡村的泥土和生活的底层,真实地抒写不幸人生的独特体验,视角向内,用自己的慧眼瞄准俗世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察世态炎凉。《诗刊》编辑刘年说:“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让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

余秀华诗歌范文第3篇

《第七日》之后,余华又恢复了大家熟悉的蛰伏状态,不过这次的冬眠没有让喜爱他的读者等待太久,伴随着新作《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的出版,余华再次回到读者的视野中。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以及最近一部作品《第七日》,读者们已经习惯了并颇为期待着余华赖以成名并独树一帜的小说风格,不过这次亮相的新作,却并非大家熟识的小说,而是一部杂文集,并且是作者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近十多年来,余华虽然几乎处于闭关状态,却没有因此而封闭自己的视野和脚步,这些年他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寻找生活的细微之处和社会的悸动变化,并以他那支亦庄亦谐的笔锋,将所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下来,并予以深刻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的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s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在变迁中崛起的中国。正如余华在书中所言:“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贾平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几乎时隔一两年就会有一部长篇小说问世,不过新近出版的《关于小说》和《关于散文》却并非大家熟悉的小说作品,而与余华一样,是杂文集,并且更为专业――文论集。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和扛鼎级人物,贾平凹不但创作成果斐然,而且在文学理论领域也颇有建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出版过《平凹文论集》一书,但与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者所不同,作家出身的贾平凹并没有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也似乎无心于此,他更多地是结合个人的创作经历,体验式、感悟式地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关于小说》共收录贾平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的相关文论文字120余篇,并包括访谈30余篇;《关于散文》则选录了《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关于散文的日记》《读张爱玲》等多篇散文评论。这些作家式的文论,虽然零零散散,但由感而发的切身之论,却是我们了解贾平凹创作生平的绝佳指引。

对于不熟悉王蒙创作经历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读者,很难将王蒙归入到小说家甚至文学家的行列之中,而更多地视其为国学家、红学家,甚至政论家。的确,那位高呼着《青春万岁》的《组织部来的年轻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红楼启示录》《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庄子的奔腾》《庄子的享受》一类的国学品读之作,甚至有《守住中国人的底线》《中国天机:我要跟你讲政治》这般的社会政治评论,唯独很少小说创作,不过想想王蒙的另一个身份――前文化部部长,大家倒也释然,这几者看起来不但颇为默契,而且很有相得益彰之味。在新作《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中,我们看到老作家在弘扬国学之路上的持续耕耘和不断努力,对于儒学经典乃至中华文化精髓的《论语》做出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氏解读和评点。解读是作者的解释转述,包括作者的读书心得。而评点的追求是《论语》的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的最大化,其目的是将《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进行阅读理解和阐释发挥。并且,不同于以往其他《论语》解读之作,王蒙在书中还彻底打破原作原有的全部段落,根据个人的见解,进行重新编辑组合排列,力图按其义理内容重新划分结构,并分别予以综合评述。而书中几篇零散的评论文章,则表达了作者解读《论语》的主要思路。

如果说中国是诗歌的大国、诗歌的海洋,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提出异议,但前面加上“曾经”二字,似乎才更加准确。诚然,从中国文学开山之作《诗经》《楚辞》到汉赋乐府,从盛极一时的唐诗到蔚为可观的宋词,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史就是因为有这些诗人和诗作才显得星光熠熠,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成就了中国文学的盛名。但是转眼当下,相比于创作活跃、名家云集的小说散文,提起诗歌,多少会有些尴尬,而“诗人”这个曾经的桂冠称号也平添了些戏谑意味。不过得益于那些有心人,诗歌的薪火才得以传承下去,《给孩子的诗》就是一部有心之作,由著名诗人北岛倾心完成,作者亲自甄别和挑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集结成册。而书中对诗人、篇目、译文的选择,都体现了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不知是否巧合还是其他,在《给孩子的诗》出版后不到半天,文学图书中再次掀起了一股诗歌之风,而这次来得更猛烈些,并在全国各大畅销榜和名家推荐榜上傲然而立。瞥过作者栏,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余华”,不过显然余华还没有诗兴大发,在诗歌已然陌生的年代,一个诗人的名字显然更不容易引起注意。作者余秀华,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人生,1976年生,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开始写诗,并于2014年被《诗刊》编辑刘年于无意间发现和挖掘,开始正式发表诗歌,后获得多家出版社追捧,现问世两部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和《月光落在左手上》,两本书分别从作者近年来创作完成的数千首诗歌中精选了百余首出来,其主题也大体相似,多是关于爱情、亲情以及生活的感悟,并表达了作者对外面世界自由自在的向往。虽然自成名以来,余秀华一直强调:“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但是在这个媒体异常发达的年代,农民、残疾人、诗人,这三种原本很难汇集在一起的标签,却在命运的安排下,齐聚于作者一人身上,也就在无形间引爆了社会的聚焦点,并吸引了无数眼球的关注。此外,文学创作源自生活经历,优秀的作品都是生命的积累与沉淀,不管作者主观意愿如何,这两本不那么厚的诗集确实是这位平凡女子不平凡命运的集中而强烈的迸发,是其独特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提炼和升华,短短的诗句中凝练着诗人朴实的梦想。质朴、真诚,也许这正是当下诗坛的“稀有元素”吧!

从自助餐饮到自由行,一股自由、自助的风潮涌入图书市场,而作为图书市场主力的健康类图书当然也不能例外。《家庭健康自助全书》由日本知名出版社小学馆策划完成,作为人均寿命世界第一的日本,在生命健康领域一直为国人所赞许,该书在日本国内被誉为“最受欢迎的保健书”,也被称作是出版方小学馆的“镇社之宝”。该书以“防病重于治病”为宗旨,集合了四十余位日本国内世界级医学精英的研究成果,分为十三个专题,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与家庭保健、养生、预防、治疗相关的科学知识,既方便读者快速查阅相关保健知识,也可以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获得正确的健康理念,从根本上增进身心健康,提升生命质量。

同样作为引进版健康书,《DK家庭医生常见病诊疗手册》显得更加赫赫有名,该书由世界著名医学会――英国医学会主持,集结了百位世界顶级医学专家共同完成,并由著名的百科出版社英国DK公司出版。自出版以来,畅销欧美十余年,是世界公认的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实用医疗查询工具书。早在1995年,国内就曾引进过此书,深受读者喜爱。此次引进的是该书最新版――全新修订第五版,书中延续了DK广受欢迎的图文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各种医学健康知识,包括正常机体的功能、不同人群的常见症状及家庭急救等内容,并阐述了如何以症状为向导,帮助读者识别症状的可能原因,认识自救及何时寻求医生帮助。书中直观的流程图能够让读者按图索骥,进行快速查询,并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使读者一目了然。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纸质书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历史保存和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明,特别是新世界以来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纸质书的地位急剧衰落,面对光影技术的冲击,纸质书能否兼容而生,也是不少文化人在困惑的。不过至少从新近的两本图册中我们看到一种尝试和努力。

余秀华诗歌范文第4篇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颇多对待性范畴,如“形”与“神”、“奇”与“正”、“复”与“变”、“繁”与“简”、“浓”与“淡”,等等,素为论者关注,并做有很湛深的研究。但对“老”与“嫩”这一组对待性范畴的讨论则较少看到,其所涵示的意义也较少为人发扬。其实,它们在宋以后有很活跃的表现,由它们及其所提携起的一连串后序名言,很好地概括了古人力求完粹,高不伤肤、雅不落巧的创作追求,适切地传达了宋以来“后经典时代”中国人独特的文学经验与审美趣尚。“老”原指物事与人的历时久远,用诸论文,指作品的老熟与老成。如杜甫《敬赠郑谏义十韵》之“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老成的笔法称为“老笔”,如李白《题上阳台》之“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刘克庄《刘圻父诗序》之“它日余将求续集而观老笔焉”。由老成笔法构成的佳句叫“老句”,如王世懋《艺圃撷余》称杜甫“故多变态,其诗有深句、有雄句、有老句、有秀句、有丽句、有险句、有拙句、有累句”;

构成的格调叫“老格”,如僧鸾《赠李粲秀才》有“前辈歌诗惟翰林,神仙老格何高深”。由此老格的作品,通常洋溢着“老气”,如谢逸《陈倅席上分韵得我字》之“酒酣涌新诗,老气激衰堕”;故可称“老作”,如曾季锂《艇斋诗话》称“韩文杜诗备极全美,然有老作,如《祭老成文》、《大风卷茅屋歌》,浑然无斧凿痕,又老作之尤者”。“嫩”由物初生时的柔弱样态和事初起时的轻微状态,衍指物之质地不坚实、颜色新鲜浅淡,还有人的青涩不老到,这些都很容易了解。但有时也指事物与人性可贵的本初,譬如宋明理学家就常如此,他们以“仁是嫩物,譬之草木,嫩则生,老则枯”,①在此中投托了自己许多的哲思。用以论文,则指作品字句声色的俊美细腻乃或庸腐华伪。如钟嵘《诗品》卷下之论戴逵诗“嫩弱”即是。要之,“大约‘老’字对‘嫩’看”。②如陆时雍《诗镜总论》评“齐梁人欲嫩而得老,唐人欲老而得75嫩,其所别在风格之间;齐梁老而实秀,唐人嫩而不华,其所别在意象之际;齐梁带秀而香,唐人撰华而秽,其所别在点染之间”。陈绎曾《文章欧冶》以“嫩”为古文病格,又明确地以“不老”释“嫩”。王思任《世说新语序》称刘义庆“本一俗语,经之即文;本一浅语,经之即蓄;本一嫩语,经之即辣。

盖其牙室利灵,笔颠老秀,得晋人之意于言前,而因得晋人之言于舌外”。或论诗,或评文,但大抵都是由这样的对看,来揭示其意义的分野。“老”与“嫩”被广泛用于文学批评,大抵在宋代。特别是“老”这个范畴,可见诸其时各家文学批评。具体地说,它可以是一种“老健”,如朱熹《跋病翁先生诗》称“逮其晚岁,笔力老健,出入众作,自成一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苏轼论张子野,也有“子野诗笔老健,歌词乃其余波耳”之说。可以是一种“老苍”,如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之称“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可以是一种“老辣”,如刘克庄《赵戣诗卷题跋》称“歌行中悲愤慷慨生硬老辣者,乃似卢仝、刘叉”。可以是一种“老练”,如叶适《题难岳诗稿》称“潜夫思益新,句愈工,涉历老练,不止阔远,建大将旗鼓,非子孰当”。可以是一种“老重”,如黄庭坚《答洪驹父书》称“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

以后历代人更将之广泛运用于各体文的批评,成为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老”与字句有关,所谓“凡下字造句坚致稳当即老也”。①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说:“用意高深,用法高深,而字句不典、不古、不坚老,仍不能脱凡近浅俗。故字句亦为诗文家一大事。”他还具体列出“义法粗胚”若干,“转折”、“气脉”之外,就有“不经意助语闲字”,其下注曰:“必坚老生稳”。而像元诗那样,“其词太绮缛而乏老苍,其调过匀整而寡变幻”,②是作诗之下乘,为历代论者所不取。字有字法,除“贵属对稳”、“贵遣事切”、“贵结响高”之外,还“贵捶字老”,要之“总归于血脉动荡,首尾浑成”。

余秀华诗歌范文第5篇

20世纪的辛亥革命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君主专制成为了历史,新思想广泛传播,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那么谁还会写诗呢?

而今,中国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似乎已渐渐被遗忘,乡村悄悄地消失了,高楼大厦似雨后春笋般崛起。谁还记得千年前的礼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国学儒家文化?谁还记得诗呢?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个个会背《唐诗三百首》怎么能说不记得诗呢?我想问,孩子会背,他们是自愿的吗?他们又有多少人会写呢?孩子们会背可大人们会吗?那么谁能说我们没有遗忘诗呢?

我们有多少年没有听说出了诗人?不是外国诗,不是冰心、艾青等人的小诗,而是我们曾口口相传的古诗词。大家都夸外国的诗自由随心,写出来痛快,舒服,不似古诗词有那么多的规矩,七言,五言,长调,小令,押韵。麻烦还古板,让现代社会中说普通话的我们根本读不懂,理解不了。可是,我们本不该这样的。外国诗自有它的优点,但古诗词也是十分优秀的!句式的整齐令诗歌充满气势,韵脚的谐调使诗歌让人回味无穷,它同样也能饱含情感,它同样可以自由舒畅。谁又能说传承了多年的古诗词会比他国差?

中国诗歌的情感是丰富的。李白《将进酒》开篇即为惊天长叹,破空而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抒发自己的一腔热血,大志在胸。柳永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真可谓敢爱敢恨的大丈夫也!精忠报国的岳飞感叹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教导我们时光飞逝,应发奋向上,不要辜负青春的大好年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爱国文人的形象。在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看到他的豪迈,乐观。在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看到他关心天下百姓,不惜牺牲自我的爱民精神。抗金英雄辛弃疾,其词道出了满腔忧愤,一世绝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的一片忠心让人动容,只可惜壮志难酬!这么多优秀的诗篇,怎能不流传万世,名扬千古呢?那么我们怎能让如此佳作在我们这一代断了传承呢?

我们自小读诗诵词,却只机械地读,木偶似的背,忘了我们因何而读!诗词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可以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

每首诗词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文人的诗词都自成一个世界,我们怎能不被吸引,陶醉其中?

让我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喧嚣的人世间,静静地体会诗词的魅力;让我们拥有一颗诚挚的诗心,用心去热爱,静静地行走在这平平仄仄之中……

相关期刊更多

设备管理与维修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华损伤与修复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工程机械与维修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