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观题学习材料

主观题学习材料

主观题学习材料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在这里,我想发表我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认识,如有不对之处,请予以指正。

首先说一下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个理论提出后,是要靠实践来检验和完善的。接下来我想举个我看到的科学发展观背运用到实践中的例子。前不久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是一件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大事。我们看到,事件发生之后,农业部立即组成工作组,开展督导工作。即使回收、清理不合格产品,整顿检查各牛奶生产商,加大司法力度,制定严格标准,以及加大宣传力度……我们看到这其中正确的运用了统筹兼顾的方法,有效、迅速地解决了事件,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学是一个人完成从学生的角色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的地方。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在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呢?首先,我们要珍惜国家和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大好机会和条件,严谨治学,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成为专业性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在座的大多数同学都是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干部,要正确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的关系,这也是一种统筹兼顾。那么,贯穿我们整个学习、生活之中的指导思想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我们才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发展过程。

对于科学发展观,我们先要对其有初步的了解,再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加以贯彻,最终得到更深的理解。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历史主观题一般以材料为载体。给出的材料以《全球通史》之类的史书或不同于考生所用的版本的教材为主,文字或图片都有可能,它的特点是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新材料、新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作答。它适应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从日常的教学反应中看出学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偏难,得分普遍较低。这除了学生自身基础原因处,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审题和解题的技巧,平时缺少相应的练习。如何有效提高历史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白历史主观题设置的问题类型,大概有以下几类:一是“阅读材料,说说……?”式的,就直接可以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加以概括。这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二是直接提问关于材料所述事件的基本知识,如“该事件发生在何时/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或“其实质是什么?”能考查学生对书本的熟悉程度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两类分值不会很高,一般对考前好好复习的学生来说不是难题,学生得分情况也较好。另一类题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类题不难,但容易漏答要点。做这类题最好先在材料中找出有关内容(一般材料中的答案都很明显)加以概括(如果概括能力不行的就别懒,都抄上总不会错),再联系书本知识分点作答,这类题分值较高。还有就是“联系现在……的状况谈谈你对……的理解”,从材料转向现实(通常是联系时政热点)。这类题对很多学生来说难答,不知道怎么下手,或者写了很多都没答到计分点上。这就要回到材料,联系时政,对出题者的心理有深入的揣摩,找准方向再答。这样的题一般只要打方向正确了,就很容易得分,切忌一看到题就迅速凭感觉写,很容易“离题”。

其次,在平时学习中要注重历史主观性试题的训练。如何答题本身就涉及考生的能力问题。答题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直至符合考试标准。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种能力一旦具备,就不会轻易丧失。

学生在练习中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对于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一定要独立完成,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严肃对待,不可敷衍塞责。可坚持以“一、二、三”的原则审题:“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最好采用“序号化”,如:①②③。第二,认真对待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在这个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师评讲练习时,既会注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又会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当教师评讲练习时,学生应用心体会教师的思路,学会思考。尤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没有提及的问题大胆发言,请教师分析指正。其次是总结反思。一些主观性试题练习、评讲以后,教师还会做一个或给一个现成的答案,针对参考答案,要多看多思,学习思路,把握要点,并与自己做的答案做对比。对于优点要发扬,并由此增强信心,更要正视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思考中加以改进,力争在下次练习中避免类似的问题。第三,重视对重大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的掌握和积累。近几年来,历史学科命题一直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主线,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命题思想(国家考试中心史明体语)。这里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历史学习中的重大概念、重大阶段的特征性的知识。学习历史从了解历史事实、形成历史概念及概念体系,进一步发展到理论概念,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深化过程。历史概念的形成对历史学习尤为重要。因此,了解和掌握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尤其是阶段性特征,是做好历史主观性试题的前提条件。

当然,要提高主观题的得分技巧和答题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努力,平时多努力、多积累,打有准备的仗。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一、构建知识网络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要突出主干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能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这有助于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能将知识有序存储起来,在需要调用时能从头脑中快速提取。更重要的是,将知识网络化后,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做到综观全局,高屋建瓴,分析全面透彻,不至于遗漏要点。例如,在复习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结合本节重点知识,我和学生一起构建了如下知识体系:

二、易混易错点辨析

将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易错点归类总结,设计成判断改错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加深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如在复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时,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我精心设计了几个判断改错题,如:“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等。在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我结合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设计了几个判断改错题:“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人们无法改变的”、“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则是主观的”。

三、典型主观题专练

在开展一轮复习时要通过一定的习题训练来提高审题能力,加强审题训练,突破解题瓶颈。笔者结合所要复习的重点理论知识,选取近三年的高考题或有关的典型例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不断补充、修正、整合答案,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明确答题角度。通过典型主观题专练,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解答主观题的基本技巧:第一步,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和答题的方向;明确设问所要求运用的理论知识范围;明确设问的方式;把握关键词,明确问题中的特殊要求,找出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第二步,审题干材料,把握主旨,提取有效信息。弄清题目的材料共分几个层次,抓住每层材料的关键词,明确每层材料的大意;把握每层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全部材料的主旨。第三步,审题干材料与设问之间的联系。找准结合点,构建答题思路;把材料、设问和所涉及的知识联系起来,理出答案布局的层次,按照“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的顺序组织答案;注意答案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四、选择题专项训练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考策略复习迎考

最近几年,中学社会政治中考逐渐由闭卷形式向开卷形式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面向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迎考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本人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初中毕业班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社会政治中考迎考的方法和策略,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端正复习思想和态度

针对目前宁波地区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开卷考试这一现状,家长和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视心态。他们认为初中社会思想品德中考很容易,可以翻书的,随便学学就可以了。在这里,我想作为初三的政治老师,首先应该给家长和学生进行洗脑,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端正他们对本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应该告诉他们开卷考试的要求,告诉他们开卷考试重视对基本观点的理解以及应用基本观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同时,还重视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的难度要大得多。wWw.133229.cOM现在的政治课要学好,已经不是简单的记忆再现,而是要通过学习课本知识,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自如地应对中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

二、制定好中考复习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践复习计划

本人认为,在复习中实施三步走战略效果较好。

1.第一步,全面复习,系统掌握,打好基础。

初中社会政治课中考复习,要牢牢抓住基础训练,即知识点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通过知识点的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点,这是搞好迎考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社会思想政治课内容繁多,要全面、系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系统,而后进行巩固训练。

2.第二步,专题复习,抓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

所谓专题复习,就是把最近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按照专题形式逐个列举出来,然后依据每个时政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意思设计成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找准一年内的社会热点,把每个热点材料所涉及的各种题型都考虑周全,逐个列举出来,进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住问题的答案。

3.第三步,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准确率。

综合训练就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热点专题训练的前提下,运用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训练。通过这项训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一步熟悉时事政治材料与基本理论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此,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前边训练的专题进行重新组合,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新颖多样,尽量达到中考水平;二是要做到教师讲解与学生自练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的能力;三是进行查漏补缺,弥补空缺的知识,纠正错误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三、研究分析中考题型,整理和归纳解题策略

目前,宁波地区社会和思想品德中考只有两种类型题型,一种为客观题,一种为主观题。针对这两种题型,本人归纳出以下解题方法:

1.客观题的解题策略

客观题一般而言比较简单,但是想要得到满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做客观题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客观题一般有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要么是一句话,要么是组合式选项。在做客观题的时候,我一直向学生强调,要注意观察,多使用排除法。先看选项中的句子本身观点有没有错误,假如有,那么先将此选项排除掉,然后对剩下来的选项作进一步筛选,哪些选项不符合题意,就把这些选项排除掉,最后剩下来的选项一般就是此选择题的答案了。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解答客观题的方法,现举例说明。(宁波市2007年社会思想品德中考题目)2007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宁波市象山县公安局民警、共产党员何利彩的事迹。她爱岗敬业,十几年帮助下岗女工、照顾重刑犯之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新业绩,两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荣誉获得的关键是靠媒体的宣传

②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③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才能得到人民信任

④要弘扬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观察此题,我们采用排除法,只要排除一个选项就可以了。第一步,先看选项观点本身有没有错误的,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很清楚就看到选项①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省去第二步——对选项是否符合题意进行判断,得出答案为d。

2.主观题的解题策略

主观题的解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细读材料,审清问题。

见到试题以后,很多学生都忙着动笔,这是一种不好的答题习惯。良好的答题习惯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认真阅读试题的内容,认真分析材料内容,归纳材料重点,做到读懂材料大意,并能概括出材料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其次,认真审清材料所给出的问题,准确把握“提问”的意思,弄清问题的限制条件,指向范围,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去理解,明确题意。再次,要找出问题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读明材料,审清问题,这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前提。

第二步,推敲问题,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

通过前面对所提问题材料的分析,积极发散思维,在明确解题思路后,找出“材料”和“提问”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即“材料”或“提问”体现了教材上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紧扣教材知识点,用教材的知识解答各类问题,这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关键。切记,寻找的知识点要多点,答案要完整一点。切忌,只泛泛而谈,结果既花时间又失分数。

第三步,细致阐述原理,针对性进行分析。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全面性和逻辑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回答。在阐述原理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观点要鲜明。在涉及多个知识点时,要考虑其主次先后,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最后,答题时还要做到语言规范,字迹工整,卷面干净。细致阐述原理,多角度地并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是做好材料分析题的保证。

以上是我对初中社会和政治课中考迎考策略的几点看法。我坚信只要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搞好中考前各个环节的训练,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主观题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一、讲究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作为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值得同学们高度重视。恰当的复习策略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使同学们疲于应付繁重的复习任务。就中考政治科目的复习策略而言,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向课堂要效率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虽然任何科目的教学都应当重视课堂效率,但在中考政治复习中狠抓课堂效率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由于政治属于“副课”、“小科”,课时有限,同学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去学习政治;另一方面,政治本身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靠学生课外独立学习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同学们应该高度重视、充分准备、高效率地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

(二)遵循“死”去“活”来的识记原则

虽然我们明确反对死记硬背,但同学们不应该以此为借口,省略掉最起码的背记环节。对于初学政治理论的初三学生来说,对一些内容理解得不到位,甚至难以理解是正常现象,同学们不可以打着“在理解基础上记忆”的旗号,不作任何努力,耐心等待彻底理解的时刻。一方面时间不允许,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背记会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当背记达到一定程度时,对问题的理解常常会发生质的飞跃,以前“死”记的东西忽然间“活”起来了。

(三)重视“以考促学”

考试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复习,效果到底如何,学生自己不清楚,有时教师心理也没底。考试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还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复习的重点。实践证明,考试对教学效果的促进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精心梳理基础知识

对于中考复习,教材固然是基础,其提供的知识具有全面、系统的长处,但也存在知识点分散、信息量大的不足。如果直接拿来使用,不但效率低,而且难以消化。为此,同学们应该以考纲为依据,对教材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归纳、多角度梳理,将其转化为更加精炼的、更适合于中考复习的知识。

(一)纵向层进式梳理

即同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由浅入深的设问层次进行整理。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实际上,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许多问题可以按上述三个层次来问。这种由浅入深的设问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深入地掌握该部分知识。

(二)横向归类梳理

将分散于教材各章节的零散考点,串联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归类整理,既可以系统地掌握该部分知识,同时还可以对比解决相近知识点容易混淆的问题。如: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重要制度这一主题,将我国的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对比,从而深入系统地掌握该部分内容。

(三)关键词提炼梳理

关键词对于政治理论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少含有关键词的内容既是我们学习的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教材中常见的关键词如“根本”、“基本”、“核心”、“本质”、“最”、“第一”等应重点关注。例如属于“核心”类的知识点就有依法治国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等。以关键词为主线,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识记可以使记忆更精准。

三、熟练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针对不同题型,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应试能力,解决学习与应试脱节的问题。目前,中考政治题型相对稳定,主要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结合题型特点,本文总结了以下答题技巧,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技巧1:审题时应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否定设问。

答题技巧2:在确定选项时,首先应排除与题干无关的干扰项;其次应留意各备选项是否存在“绝对化”的问题;再次应注意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逻辑上的包含关系;最后还应遵循最优选择的原则。

例1.我们的政治义务是( )

A.维护国家安全 B.保守国家秘密

C.维护社会秩序 D.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

分析:本题中尽管B、C、D三个备选项都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内容,但选项A与B、C、D存在逻辑上的包含关系,因此选项A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分析说明题

1.材料分析题

答题技巧:首先应依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其次应紧密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确定答题思路;第三答案不应局限于材料,切忌照搬材料原文。

例6.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

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要求: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就诚实守信谈谈你的认识。

分析:第一步:依据设问要求,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见划线部分);第二步:应坚持依据材料作答,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确定答题思路;(如果结合材料,就不难发现材料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就是两个很好的答题角度,应该据此组织答案: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第三步:答案不应局限于材料,切忌照搬材料原文。还需以材料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切入点,联系材料未提到的其他相关知识: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其他分析说明题

答题技巧1:“小”题“大”做法(即针对“必要性”、“重要性”、“意义”、“影响”、“体现了什么?”等设问的题,属于“微观”设问的题型。答题时不能仅停留在“微观”层面,需要从“宏观”着手)

例7.结合《初三思想品德》所学内容,谈谈循环使用教科书的重要意义?

分析:设问中的“循环使用教科书”是个很小的设问点,属于“小”题,但要求谈其重要意义,就不能仅停留在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层面上,还需要从“宏观”着手,上升到以下知识层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提升重要意义的层次,从而“大”做此题。

答题技巧2:“大”题“小”做法(即针对“措施”、“途径”、“要求”等设问类型的题,属于“宏观”设问的题型,答题时不能从“宏观”层面直接作答,需要 从“微观”切入,把“大”题“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