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桃花源记中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符号;艺术作品;《桃花源记》;语际翻译;符际翻译;影像;绘画;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北宋高僧赞宁对翻译的阐释,耐人寻味。所谓“翻”,“翻也者, 如翻锦绮,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①所谓“译”,“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譬诸积橘焉,由易土而殖,橘化为枳。枳橘之呼虽殊, 而辛芳干叶无异。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树, 即东夏之杨柳, 名虽不同, 树体是一。”② 有学者据此认为,译,象也(仿象,象似);译,易也(交换或交流、改变、变化);译,化(转变)也。③可见,翻译在于借助“易”的手段,实现“通”的目的;“翻”与“译”,都是通过符号作为中介的。

雅各布森将符号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与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④。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改变说法”。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这就是通常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符际翻译则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据此,将古汉语“易”成现代汉语,属于语内翻译;将汉语“易”成英语,属于语际翻译;将语言“易”成符号,属于符际翻译。本文以《桃花源记》为例,侧重探讨语际与符际两种翻译类别,以观察“易”的艺术效果。前者指汉译英的文字层面,后者则指影像与绘画方面。

一林语堂、方重、罗经国、孙大雨、汪榕培、A. R. Davis、J. R. Hightower、Rick Davis 和 David Steelman等翻译家都英文翻译过《桃花源记》。这证明了《桃花源记》的文学魅力,证明了翻译家让经典走出去的价值取向。重译的价值表明,对文本理解的逻辑正确以及表达的得体全面,因翻译家个体而存在差异,不同翻译家的译作如同展开的层层锦绮,相得益彰,各放异彩。尽管翻译研究领域先后出现了语言转向与文化转向,由关注文本内的语言层面而扩大至文本内外所涉及的文化层面,由文本翻译的生产更多地兼顾到译本的接受及其产生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生产还是传播、接受等环节,文本是中介,文字是载体,这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桃花源记》的英译研究,仍必要从传统的文字翻译的视角切入,继而再扩大翻译的定义,研究由语际而延伸至更广泛的符际层面。《桃花源记》标题的英译值得玩味。包括林语堂在内的“本土”翻译家,深谙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对“桃花”意念重生,譬如,人面桃花、桃之夭夭、桃灼呈祥,等等。对桃花的这些积极意义的前理解,符合《桃花源记》的文本语境,因而翻译家们将“桃花”一律译为“peach blossom”,不会引起任何歧义。但是,对“源”的英译,则产生了很多分歧,有林语堂的“colony”,J. R. Hightower、方重、罗经国的“spring”,A. R. Davis的“source”,孙大雨的“visionary land”,Rick Davis和David Steelman的合作译文中,则将其译为“Shangri-la”。是否可以认为,spring和source视“源”为“源头”,colony视“源”为“田园”(a territory distant from the state having jurisdiction or control over it),visionary land与Shangri-la与“田园”意思更近,但都有了浪漫色彩。尤其是Shangri-la,不仅使译文靠近其读者,在读者心目中产生美好的意象,而且强化了《桃花源记》的乌托邦色彩,是文化翻译的典型例证。《桃花源记》的叙事始于“晋太元中”,神奇之处在于,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寥寥数语中,朝代更替,别有洞天,将“时空”与“虚实”巧妙结合,将武陵人的遭遇——误入桃花源、享受桃花源、惜别桃花源、重觅桃花源,自始至终都置身于一种幻境之中。然而,若使译文读者享受到这种晃世的感觉,对“朝代”翻译的处理还是值得烦神的。客观情况是,除了林语堂外,其他中国译者似乎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此处翻译存在的“陷阱”可能导致译文读者接受与反应的“障碍”,因此众多译者对朝代仅用音译处理。林语堂在相应位置不仅采用括号内加注的方法来处理,而且对时间“去陌生化”表述,如“汉”译为the 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至于美国汉学家James Robert Hightower仅用音译法,可能是早已“汉化”了吧。而A. R. Davis的处理则是一目了然,譬如,Han (206 BC-220AD)。Rick Davis 和 David Steelman用尾注处理年代翻译,可能会影响译文读者的阅读速度,从而影响读者对文本的全面理解与接受效果。毕竟,朝代的频频更替、次第出现,蕴含着陶渊明及其文本的写作意图。林语堂学贯中西,精于英文创作,对《桃花源记》的理解与表达环节自然游刃有余。也许正因如此,林译本在句式方面较之他人更富特色。简而言之,林译本的句子简短,表述灵活,将《桃花源记》作为圣经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情节完备而又不拘小节。譬如,全文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译为:“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所谓情节完备,译文伊始就是典型的英文故事模式“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至于不拘小节,尤其体现在对“行”与“忘”的处理,前者应为“划船前行”,后者则为“没有介意”,但在译文中显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至于林语堂对驾驭中英文本的自信,还表现在他能自如地拆分中文句读,如该句的英文就与下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用逗号将两个句群衔接到一起。相比之下,汉学家的译文较为忠实,句式也因此复杂但不冗长。譬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林语堂仅译为“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而A. R. Davis则译为“The field dykes intersected; cocks crowed and dogs barked to each other”。后者的信息没有流失,而且意境栩栩如生。基于上述对语际翻译的分析,可以主张,译者在对叙事情节翻译时,要尽可能使自己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理解与表达源语文本中蕴含的符合逻辑的意义。当然,这仅是一种理想境地,有对“度”的把握问题。譬如,武陵人受到殷勤款待,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被很多译者理解为“不必要”、“不值得”,即,There is no need…或There is not worth…。林语堂和A. R. Davis则将其设身处地地理解为“求您别”、“千万别”,全句分别译为:“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not to tell the people outside about their colony.” / “The people of this place said to him:‘You should not speak of this to those outside’” 。林语堂的翻译采用间接引语,刻画了桃花源人的善良谦恭以及唯恐小国寡民的宁静生活被外来人从此打破的顾虑。A. R. Davis则用直接引语对武陵人做出了警告,体现了仁义尽至的桃花源人“友情提醒,礼貌在先”的处世哲学,意味着“……否则,你永远不可能再入此地了。”这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是否多少也体现了两位译者文化身份的自觉呢,不得而知。

《桃花源记》为符际翻译成影像提供了素材。该文仅三百余字,但它是文化的一面多棱镜,其中“看”与“被看”是一道景观。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着渔人的传奇经历、桃花源人的善良安逸、陶渊明的精神诉求。在桃花源的和谐生态中,渔人与桃花源人遭遇到文化的“陌生化”。“渔人甚异之”、“见渔人,乃大惊”。时空隔阂自然使得渔人认为桃花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而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文本中的渔人、桃花源人与21世纪的读者同样构成了“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在反复制造编码和解码的时代,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影像的手段直观呈现、重构文本。《桃花源记》有两个动画版本,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符际翻译。台湾版的《桃花源记》片幅不足八分钟,国画风格,中文字幕根据陶渊明的原作逐句呈现,配以相应的英文字幕翻译,画面随情节徐徐变换。风景山清水秀,人物栩栩如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每一行字幕所能蕴含的可能意象,都一律得以展现,在中英文字幕实现语际翻译的同时,文字与画面情景交融地进行着符际翻译,不但给中文观众带来了用多种符号艺术阐释文本所提供的视觉,而且使外国观众身临其境地享受到东方乌托邦所能提供的文化演绎空间。翻译是一门永远存在缺憾的艺术。语际翻译的缺憾在于,译者虽经百般解释依然无法说清好多文化专有项。符际翻译虽然可以通过画面提供多维视角的切换对语际翻译留有的缺憾尽力弥补,而且这种符际翻译给中文观众同样提供了补充固有理解欠缺的机会,但是,画面的定格化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文本可能潜在的更多想象空间。如果说不足八分钟的台湾版《桃花源记》是对陶渊明文本字里行间的“忠实”翻译,属于直译,那么大陆版《桃花源记》则属于典型的编译,明显具有“变”和“易”的特征。其中,英语世界的观众对《桃花源记》所刻画的生态、人物、世界之间又构成了一种“看”与“被看”的跨文化关系。

据报道,深圳环球数码出品的动画作品《桃花源记》片幅不足十七分钟,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皮影、剪纸、大写意等,实现了三维动画的无缝衔接。此片曾先后获得东京TBS亚洲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等。该片于2012年12月8日至2013年4月14日应邀参加了澳大利亚昆士兰艺术馆/昆士兰新现代艺术馆举行的第七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的主题展“山水情”,呈现了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魅力⑤。该部作品在题材、画面元素及动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等各方面都有突破。片中的潺潺水流和缤纷桃花,以及人物形体动作的流畅、面部表情的丰富、细节动感的逼真,使得整个画面将传统的艺术符号升华到崭新的视觉体验。落英缤纷、升平歌舞、洞天福地,带给国内外观众一种飘飘欲仙的新奇感受。这种符号带来的异域享受,还得益于该片的语言文字与故事情节。深圳版《桃花源记》充分体现了二度创作的特色,且明显具有使中国经典文学走出去的意识。英文片名The Legend of Shangri-La反映了扑面而来的浓郁的跨文化气息,古朴的中文台词配以现代的英文字幕,亦庄亦谐的动作、触及魂灵的独白、民族特色的音乐,引人入胜。尤其是叙事层面,将陶渊明作品中的顺叙处理成倒叙和插叙的方式,情节发展显得跌宕起伏,属于典型的“变”与“易”,或者是编译。不过,从片首的渔人遭太守鞭笞、刘子骥策马相救、渔人描绘桃花源奇遇、刘子骥欣然前往而未果,情节虽似曾相识,但主题不偏不离,属于典型的“形散而神不散”。现实的残酷、奇遇的美妙、未来的无望,使得渔人自己最终感慨“没有人再相信我的故事了”。由此,他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不是一个讲经历的人。这种悲哀,更加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增添了观众对渔人的同情、羡慕与不屑。同情他的现实遭遇,羡慕他的人生偶遇、不屑他的违背诺言。可以说,通过影像符际翻译《桃花源记》,文本的抽象与文字的意象,都得到了形象的呈现。当然,这种呈现并不局限于影像这种动态的流感画面。

将《桃花源记》的文字用绘画描述出来,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同样属于符际翻译,难度超过临摹,临摹是根据原作进行书法或绘画的模仿。临摹以原作为依据,关键在模仿(imitation),而用绘画实现符际翻译《桃花源记》的关键则在于对像似的创造(creation)。袁行霈认为:“历代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作品很多,这些画中并没有陶渊明的形象,但是因为这篇作品表现了陶渊明的理想,而这理想反映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愿望,深受历代读者喜爱,所以也成为画家常用的题材。”⑥其实,除了陶渊明和该作品表现的理想外,作品的叙事技巧及文字意象所产生的意境,尤其适合绘画,适合符际翻译。譬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都是一幅幅动静交融、人禽睦处、生态祥和的神往图像。“象也者,像也。”二者都是人类符号化把握世界的两种模式。不过,“象”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诉诸心灵的内视,是可感、可思的;而“像”则具有形象性和固定性,诉诸眼睛的直观。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物象总在“似与非之间”,从而要求“象外之言”、“象象组合”,以营造一种意境,达到境内之象与象外之境的理想状态,这也使得《桃花源记》达到了“诗中画,画中诗”的像境状态。将心灵之悦诉诸泼墨之间便构成了视觉之美,《桃花源记》的符际翻译家个个都是丹青高手,仅袁行霈的著作《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就收录、介绍了十九幅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历代绘画名作。其中八幅收藏于台北,其他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扬州、重庆,以及美国、日本等。据袁先生考证,唐代韩愈所作七古《桃源图》,已经提到根据《桃花源记》绘图的情况,而且明代杨慎认为,“唐人画桃源图,极为工妙。”不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有的图绘桃花源故事较为完整,如南宋马和之的作品,最右端溪水中停泊一小船,从右至左依次展开五组人物,有渔人与桃源中人对话的情景,众人下棋的情景,也有众人聚饮的情景。中间点缀以树木、屋舍、溪水、耕牛、小犬等,全是农家景色。但左端云雾中露出楼台,楼顶巍峨,又是仙境。⑦还有明代文徵明所绘的《桃源别境图》,共分为四大段。第一段只画群山、溪水、桃花,乃是进入洞口之前的那一段路。在一巨石之下,倒挂着的桃树掩映之中一小船停泊其间。第二段从一座桥开始,渐次进入桃花源中。图中五人体态各异,其中最右边的白衣者似乎是那渔人,正张开臂膀似乎在询问着什么。向左是一手持拐杖的老者。第三段还是从一座桥开始,人物中有担柴的农夫、水田中耕作的农人,也有闲坐的老者。还有一只小犬在篱笆前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第四段还是从一座桥开始,上面是一道瀑布,将左右画面明显地划分开来。桥上站着一位正在观瀑的高士,身后跟着一个书童,腋下夹一张琴。右面还出现了一个女性,似乎是刚刚晒了衣物,颇有生活气息。画的最左端是几道瀑布,下面激起层层浪花,气势非凡。袁先生以为:“在今天所能见到的所有桃源图中,这一幅画对内容的取舍最具匠心。”⑧ 然而,类似的桃花源全景图似乎并不多。其他画家多是把握故事的某些特定场景或细节。文徵明次子文嘉立意很有特色,但仅图绘了渔人舍舟登岸欲入山洞的情景。明代宋旭的《桃花源图》先是画出一段山溪,两岸点缀以桃花,溪水尽头停一小舟,山间一小洞,再向左展开则是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怡然自乐。渔人手持船桨,正与桃源中人对话。这些绘画虽非全景图,但对于陶渊明的文本而言,形散而神不散,因为渔人、小舟、桃花等都是《桃源图》的独特标识性符号。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有明代仇英的《桃源图》卷,画面重岩叠嶂,点缀以桃花,右部溪水中隐约一船,中部和左部绘桃源景色,屋舍俨然,良田美池,往来种作。袁先生认为该作更为接近《桃花源记》原作的内容。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桃花源图》的主体部分是渔人与桃源中人见面的情景,人物形象的勾勒,笔墨简练,十分传神。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绘画,也有出自朝鲜画家之手的。李朝的安坚画过《梦游桃源图》,图中奇峰耸然,红色的桃花点染其间,俨然是神仙世界。从这幅图可见陶渊明以及中国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对朝鲜的影响何其深远。⑩袁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最能展现想象中的山水之美,成为山水画家喜爱的题材。而且,它有简单的情节,便于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传统的卷轴形式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于其时空的设计,画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既可以将不同时空的情节置于同一幅画中,让人物反复出现,也可以选取一个固定的时间与地点,着重表现某一特定时刻的情景,画家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B11不过,小溪、渔船、桃花等,作为《桃花源记》的标志性符号,始终揭示着该部经典作品的主题,有效地实现了符际翻译的效果。

四、结语

文字、影像、绘画,共构叙事,在多视角展现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重构了《桃花源记》的经典性,使其跨出传统的叙事模式,跨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学的奇葩。在讨论世界文学是如何通过生产、翻译和流通而形成时,戴姆拉什曾提出一个专注世界、文本和读者的三重定义:1. 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简略折射。2. 世界文学是在翻译中有所获的作品。3. 世界文学并非一套固定的经典,而是一种阅读模式:是超然地去接触我们的时空之外的不同世界的一种模式。B12当然,对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而言,这还要归功于作品的“经典性”所具有的可译性。所谓可译性,“是某些作品的本质特征,但这并不是说对于正在被翻译的作品本身是本质的。它意味着内在于原作中的某种特定的含义在可译性中得以自我展示。显然,任何译作不管多么优秀,较之原作都不具有任何意义。然而,它确实由于原作本身的可译性而接近原作;事实上,这种关联更加紧密,因为它不再对原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它叫做一种自然的关联,或更具体地说,一种至关重要的关联。正如生命的各种形式与生命现象本身紧密关联而对生命并没有什么意义一样,译作虽来源于原作,但它与其说来自原作的生命,倒不如说来自其来世生命。”B13可见,翻译不再局限于文字,影像、绘画也是翻译,这种认识为通过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将民族的《桃花源记》在异域寻求到它的来世,提供了资源保障,使得“世外桃源”与“香格里拉”成为人们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模式。对这种认识的接受,可以使类似于《桃花源记》的其他民族作品,今世找到来世,经典更为经典。

① 赞宁《宋高僧传》(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53页。

② 同①。

③ 张佩瑶《钱钟书对翻译概念的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中国翻译》,2009年第5期,第30页。

④ Roman Jakobso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In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 of Chicago P, 1992:144-151.

⑤ 《深圳动画〈桃花园记〉亮相奥大利亚》,《深圳商报》,2012年12月13日,第C05版。

⑥ 袁行霈《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1,82,99,117页。

⑦ 同⑥。

⑧ 同⑥。

⑨ 同⑥。

⑩ 同⑥。

B11 同⑥。

B12 David Damrosch,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Princeton & Oxfro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281.

B13 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n Rainer Schulte & John Biguenet (ed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72-73.

Semiotic Translation of Tao Hua Yuan Ji

HU Mu1,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2.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桃花源记》;文体定位;志怪小说;美感教学

《桃花源记》作为魏晋时期陶渊明的代表作,其精巧的构思、细腻的笔触为历代文学爱好者所喜爱,作为新课标中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文言名篇,笔者认为作为《桃花源记》的讲述者,既要从自身修养上下功夫,搞清楚该篇目中的重难点,又要在授课时力争把本篇带来的美感原汁原味的传授给学生。

一、《桃花源记》的文体定位

《桃花源记》的文体之争历来都是文W研究者和语文教师莫衷一是的文体,这种既像散文,又类似小说,还有些题记味道的奇特文体既是学习时不可规避的“难点”,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桃花源记》比较吸引人的地方,笔者认为,要想探究《桃花源记》的文体,首先要结合魏晋时代的时代特征来加以阐述。

(一)“记”文体探究

纵观《桃花源记》全篇,其在题目中就交代了自己的文体为“记”。“记”作为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早在魏晋时代就已出现,至唐宋而大盛,此种文体在古代的名篇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题材非常宽泛,既可以记人纪事,又可以记录山川名胜,还可以记载器物建筑,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记”又别名“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在现代上说,“记”可以算作散文中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旨在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明作者的一些观点,历代在“记”这一文体的应用中,有描写物品的《核舟记》、描写景色的《石钟山记》等,不一而足,但绝大多数都是借眼中的实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桃花源记》和其它游记等相比,却有较大不同,一是所写景物为作者的虚拟想象,二是在表达上主要是以叙事为主,景物只是作为叙事的衬托而存在,为探究它的真正文体提供了难度。

(二)《桃花源记》文体争议

在当代,对《桃花源记》的文体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桃花源记》的文体应该是与古代的“记”一脉相承的,所以也应该算作散文的一种,对于这种观点,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在《辞海》中,对散文的定义是这样的,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从这里来看,《桃花源记》被当作散文不无道理,但是未免流于宽泛,仅仅当作散文并不利于对《桃花源记》进行整体的解读。另一种观点认为《桃花源记》的文体应该是题记,题记一般意义上是指旧名胜古迹或有纪念性的文物等的抒怀之作或者所著之文,在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在各地名胜所题写的文字也可以算作其中的一种,如各地的摩崖石刻上所写的摩崖题记等,此外,题记也可以指在文章正文前或题目下的文字。从《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上来看说《桃花源记》的文体是题记也不无道理,可是仍不得其全篇的精髓,所以有些研究者提出了《桃花源记》的文体是小说这一大胆的猜想。小说文体往往需要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这三要素在散文和题记中都可以忽略,但是《桃花源记》中却主要围绕着这三要素层层展开情节,再看小说由于是侧重在讲述一个故事,所以情节构思是可以虚构的,《桃花源记》也恰好虚构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最后,如果把《桃花源记》按照小说的情节结构来分析的话,其整个脉络也将变得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全篇的学习,从这三点上来说,笔者更倾向于将《桃花源记》作为小说来解读。

(三)《桃花源记》作为志怪小说解读

笔者认为,在教学和研究上,《桃花源记》作为小说来解读更有助于对其全文的深入理解,而且《桃花源记》的文风颇有些志怪小说的味道,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在古代涌现出很多可以归类于志怪小说的经典名作,如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托名东方朔《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旧题曹丕的《列异传》、葛洪的《神仙传》、托名陶潜的《后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多以奇谈怪论为主,这样的特征和《桃花源记》中记录的内容显现出的文体特征不谋而合,《桃花源记》中虚构的场景,奇妙的人物塑造都带有某种志怪小说的成分,加之志怪小说在魏晋时期大为流行的特点,所以笔者认为可以把《桃花源记》归入志怪小说的行列。

二、《桃花源记》教学内容的选择

笔者认为,《桃花源记》作为古代文言文的名篇,在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的普遍思想下,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桃花源记》中所蕴含的美感展开教学,把桃花源之美全方位的展现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所以笔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侧重于能表现桃花源之美的内容展开教学。

(一)景色之美

在教学中对于景色之美的阐释上,笔者在授课时安排了诵读加绘画这一环节,既找学生轮流通读此文,着重阅读有关桃花源景色之美的地方,然后找出一名绘画比较好的学生,在其他同学朗读课文时在黑板上把桃花源的美画出来,随后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美景且都在哪里,从而把抽象的文章具象化,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二)民风之美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尚 陶渊明 隐逸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如果有心人翻看八年级上人教版语文课本上名篇《桃花源记》时会发现这样一个词语――“高尚”,在课文底下注释里并没有这个词的解释。我们都知道,课本中一般都会对文言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加上注释,以便学生们理解。那么,在这篇文言文里为什么“高尚”这个词没有解释呢?猜想估计是因为编书的人认为这个词和现代汉语里的高尚意思一样或大致相近,所以觉得没必要专门进行解释。可是实际上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呢?如果不一样又该怎么解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高尚”这个词语在这篇文章里所出现的语言环境吧。《桃花源记》最后一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现代汉语词典》里高尚有两个义项:“1.道德水平高:高尚的情操。2.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高尚的娱乐。”《新华词典》里对“高尚”一词的解释基本和《现代汉语词典》一样。如果用第二个义项来解释肯定是不通的,那么按照第一个义项“道德水平高”来解释的话就是:“南阳刘子骥是道德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了。”这样解释,看上去也是比较通顺的,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多语文辅导书和语文老师也基本上都是这么来解释的。但是,如果再仔细分析下,就似乎有些奇怪了。这里为什么要特意交代“南阳刘子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呢?难道道德高尚和他去探寻桃花源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品德不高尚的人就不能去探寻桃花源吗?这似乎有些说不通,那如果没有关系,这里为什么又要特意交代呢?大家都知道,古人写文章时一般以精简为主,这里不可能突然会出现一个和全文毫无关系的词语。那么,解释这一切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里的“高尚”不能仅仅简单解释成“道德高尚”。可是不解释成“道德高尚”那应该解释成什么呢?

《汉语大词典》里“高尚”一词有四个义项:1.使保持高洁。《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高亨注:“下‘事’字,伪《孟子外书文说》篇引作‘志’,必有所据,当从之……意谓: 夷 齐 不为 周 臣,高尚其志,而得凶祸,饿死于首阳山。”《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清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二》“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匡章盖齐之处士,亦是高尚其志者。”

2.指高洁的节操。《晋书・隐逸传・陶潜》:“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宋范仲淹《赠方秀才楷》诗:“高尚继先君,居与俗分。”明袁可立的《蓬莱阁怀古》诗:“义城鲁仲连,功成甘退让。千载有同心,感时怀高尚。”亦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北史・李先传》:“ 昭徽 寻师访道,不远千里。遇高尚则倾盖如旧,见庸识虽王公蔑如。”清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善长挈家草莽,诣军门,俯伏于前,岂隐居高尚者耶?”

3.崇尚,提倡。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时五侯弟竞为奢侈……然皆通敏人事,好士养贤,倾财施与,以相高尚。”《宋书・五行志二》:“ 王恺 、羊 之畴,盛致声色,穷珍极丽。至 元康 中,夸恣成俗,转相高尚,石崇 之侈,遂兼 王 何 而俪人主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家室富饶,竞为奢侈。深闲幻术,高尚异能。”

4.崇高。与“卑鄙”相对而言。元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景》套曲:“讲景物稀奇,凤城围,士民高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这个女人,道德之高尚,品格之清洁,我们男人,是万万不能及的。”

《汉语大词典》在“高尚”一词第二个义项中提到“高尚”亦指志行高洁的人,隐逸之士。并列举了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第二个例子中高尚一词确实含有隐逸之意,但第一个例子似乎不大好看出,其实如果查一下原文的上下文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了。“李昭徽,李义徽曾孙,中山卢奴人。博涉稽古,脱略不羁,时人称其为播郎。因以字行于燕、赵焉。善谈论,有宏辩,属文任气,不拘常则。志好隐逸,慕葛洪之为人。寻师访道,不远千里。遇高尚则倾盖如旧,见庸识虽王公蔑如。初为道士,中年应诏举,为高唐尉。大业中,将妻子隐于嵩山,号黄冠子。”――《北史・李先生传》。这里的“高尚”很显然也是有着隐逸的意思的。我们再看第一个义项里举的第一个例子,其实“使保持高洁”应该算是它的表面意思,更准确地解释是“保持自身高洁而不愿仕”。“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蛊》。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碰到黑暗腐败的环境而不愿同流合污,不愿在朝为官,隐隐也有着隐逸的意思。

除以上例子外,“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已贵矣。然未尽太上之所繇也,愿先生少致意焉!”――司马迁《与挚峻书》。这几句话大致表达了司马迁肯定了好友挚峻“冰清玉洁”的“材德”,又对他未能尽展其才表示遗憾,劝其放弃隐居,回归社会。这里“高尚”也是有归隐的意思。

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尚”有专门指称隐士的意思。在《故训汇纂》一书里,我们在高部第73和第74条也可以明确地看到该书对“高尚”一词的两个解释,即“高尚,隐逸也”和“高尚,不仕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高尚”一词在古代是有着专指隐逸之士的意思。

如果我们把这个意思放到《桃花源记》里来解释“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这句话,于情于理就都能解释得通了。正是因为“刘子骥”有归隐之心,所以才会在听到有桃花源这件事后,那么迫切地想要寻找这个世外桃源。想必作者在最后一段写上这么一段关于“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事,也是良苦用心的吧。作者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晋皇室从衰退走向灭亡的时代,他一生活了六十三岁,却经历了四个皇帝两个朝代。晋末交替,时局动乱,宗室内部斗争激烈,军阀对政权的野心致使战争频繁,血腥杀戮,民不聊生。权利竞争背后的污秽、阴谋、残忍使至真至实的陶渊明难以忍受。正是在这种环境里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桃花源不过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表达了作者超脱世外的思想境界和渴望安稳的愿望。也许作者正是把自己的这种愿望寄托在文中“刘子骥”的身上,让他带着自己的愿望去寻找这个世外桃源,然而作者自己心里深知这样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所以才会把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结果写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吧。总之,把《桃花源记》里的“高尚”解释成隐逸之意是合情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语文八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纂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M](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 新华词典编纂组编 《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8

[4] 汉语大词典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 《汉语大字典》[M](全三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5] 司马迁《与挚峻书》例句来自于北京大学语料库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范文第4篇

实际上,有关《桃花源记》的主旨,研究者的说法颇多。结果显示,陶渊明在这篇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或认为它体现道家的哲人情思,或是兼有儒家用世之心,或是一种“乌托邦”式的隐逸精神,或是缓解苦闷的情感宣泄,或是佛家大乘精义的表现,或是自然观中渗透有小民思想。

那么,课堂之上,如何带领初中生通过现有文本,一步一步探寻到共性的、可感的思想内容?我认为,只有精读文本,细读文本,透过触摸文字,理解作者精准的用词和精心的构思,才可以自然有所感悟。

故事的结局是众所周知的,渔人和太守“遂迷”;刘子骥“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据此,学习本课时,产生了两个主要问题。

一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去找寻桃花源?

通过和学生共同走进文本,赏析、品读相关文句,得出以下认识:

首先,桃花源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眼前浮现的可以算是只有山水画中才能得见的画面,渔人置身桃林之中,享受到的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新鲜艳丽的草,落满一地的芳香明媚似地毯般柔软厚密的花瓣。想必任何人不会拒绝行走在这样梦幻的环境中。

其次,桃花源内是极乐的圣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们居有定所,皆有所养,肥沃的土地,自由地耕种,清澈的池塘,鱼虾颇丰足,闲来还可以养蚕,喂给它们足够的桑叶,静静等待抽丝烧茧,给家人添置新做的衣裳;竹林里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无论是将它作为家前屋后的风景,还是门前的篱笆院落,抑或制成竹笛,兴致而起,吹奏一曲,也是常有的事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放眼望去,所栽作物,满是绿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乐得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之乐;儿童乐得嬉戏玩耍,调皮捣蛋。“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听说有客到访,乡人纷纷拿出家中的佳酿,去鸡笼抓鸡,去鱼塘捞鱼,去鸭棚取蛋,去菜地割韭,现场烹调,美味佳肴一一端上,摆出酒席,迎接来宾。好客的乡人还嫌不够,每一家都争着抢着邀请渔人,生怕怠慢了这位远客。

作者通过精妙的用词,多用四字词语,运用对仗和句式的变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胜景,这里拥有一派安乐祥和的氛围;这里自由恬静,人与人之间没有纷争,没有对立,没有等级;这里只有勤劳善良、热情、淳朴、友好;这里景美令人醉,人美令人赞,这里的一切是世人追崇的美好图景的缩影。

通过品读这些词句,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参与到渔人、太守、刘子骥的探寻活动中,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桃花源如诗如画的境界,感受到桃花源内的异常美妙。

同时,我们还产生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找寻桃花源,却“终无果”,“再无问津者”呢?

对文本的细读过程中,我们探寻得出了以下认识:

陶渊明的笔端,运用了一些修饰语,暗示了桃花源的不寻常,也暗示了桃花源的探寻实属不易。既然是一个“虚构”的世界,那么作者颇费一番心思,在描写的过程中尤为讲究词语的运用,将客观现实隐射到作品中。

“忘”字不可忘。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可见,渔人专注于捕鱼这件事情,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和方向,也就预示着具体地址不详。

“忽”字表偶然。“忽逢桃花林”,言下之意,渔人能够看见桃花林,实属偶得,非刻意而为之,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每次都有机缘可以再次进入桃花林,也暗合了桃花源不曾有人到访之句。

“极”字有玄机。“初极狭”,狭窄,是说不够宽阔。“极”字告诉我们,比一般想象中的狭窄还要窄上几分。

“才”字藏奥秘。“才通人”,因为狭窄,倘若是身肥体重,满脑油脂之人,是绝不可以进入,得见桃花源内景观的。或许,这也是上天在帮助桃花源内的人们,给桃花源加了一份来自自然的保险,让他们可以安全舒适地生活在其中。

“大”字起强调。“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内,一片平和,是因为入住之后,从未有外人闯入。今朝有他人误入,自然引起桃源人的惊觉。

“云”句是忠告。“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是一句劝诫,也是一种担忧。人性的自私与贪婪总是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渔人是“外人”,无法保证他不起邪念,给桃花源带来无法逃脱的劫难。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范文第5篇

一、兴趣领先,熟读巧背

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既如此,指导学生学习、背诵文言文,首先必须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如在新课导入时,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的音画视频供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跟读。当学生跟读的浓厚兴趣被强烈激发出来后,再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熟读巧背。

二、边读边译边记诵

通常情况下,将文言文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教学文言文、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文言文的前提。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与背诵指导过程中,我曾经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翻译边背诵的方式熟读背诵文言文,起到了极好的效果。不过,这种背诵方式一般适用于诸如《陈太丘与友期》《咏雪》《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等故事性比较强、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篇目。

三、串联回忆,限时背诵

这种背诵法适应于诸如《出师表》等篇幅比较长的文言文。具体方法为:每翻译完一个文段,师生共同理解这个文段的内容,并找出文段的重点字词,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道将每个文段的重点字词串联起来记忆,然后限定背诵时间,要求学生当堂成诵,并且在课后还要巩固背诵。以执教《口技》一文为例,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口技者模仿一家四口人深夜熟睡时的那段表演中的标志性词语“遥闻”――“既而”――“又”――“当是时”――“宾客”等书写在黑板上,学生据此提示回忆课文内容,并串联快速背诵。

四、抓住句式特点,比较背诵

有些文言文,如《木兰诗》《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其中的文段借助比喻或者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教学上述文言文时,我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结构基本一致的语句找出来,画上波纹线,抓住句式的不同特点,加以熟读记诵,效果很好。如执教《木兰诗》一文,我指导学生将课文中描写木兰准备出征与奔赴战场这两个自然段中,比如“东市买骏马……”等语句用波纹线标记出来,然后加以记诵。因为上述两个自然段几乎都是五字排比句,句式非常整齐,很适合学生朗读与记诵。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学生诵读的语速逐渐加快,最后自然而然地熟读成诵。此外,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木兰征程中思家念亲的八句重复语句,加以仔细辨析,找出重复语句中的异同,并加以比较背诵,也起到了极好的背诵效果。

五、根据画面背诵

诸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写景抒情的文言文,几乎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精美的画面。故此,教学与指导学生背诵上述文言文时,我常常指导学生给文段中的每一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而后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画面背诵。以执教《岳阳楼记》一文为例,我指导学生按照课文描绘的景物顺序,分别给其中的几个自然段拟定下列小标题:洞庭湖全景图、洞庭湖“淫雨霏霏”图、洞庭湖“春和景明”图等,引导学生根据对画面进行联想,记忆成诵。

六、根据文脉背诵

入选语文教材的诸如《桃花源记》《伤仲永》等文言文,文脉与现代文相似,主要有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故此,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背诵。以执教《桃花源记》为例,我引导学生理清文脉: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访桃花源,以此开展背诵,达到了极好的背诵效果。

七、角色背诵与理解还原背诵

1.角色表演背诵

对于语文教材中比如《陈太丘与友期》《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杨修之死》《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故事性比较强、人物对话比较多的文言文,则指导学生采用客串角色与对话形式等方法,对之加以理解背诵。如此,也能起到极好的背诵效果。

2. 理解还原背诵

阅读教学《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文言文,我曾指导学生先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之后对照译文回忆还原记诵。学生在记忆背诵上述文言文的过程中,因为对其字词句有了初步的理解,再加上反复朗读与回忆还原,背诵也就感到比较容易了。

相关期刊更多

五台山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医学美学美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河池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