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年级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内容:歌曲《西风的话》

课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自然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的表达歌曲抒情的意境。

教学难点:

运用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唱准旋律。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音乐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

谈话导入:

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曲,是我的偶像演唱的,请看大

屏幕:(播放视频)这首歌曲叫《恼人的秋风》为什么说秋风是恼人

的呢?秋风还有一个名字——西风:阵阵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西风对我们说了什么?

1、请听《西风的话》,播放歌曲视频(板书课题)

2、问:西风说了什么?(生答)

3、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是《西风的话》,生齐读课题

二、感受歌曲:

1、听歌曲录音:小声唱歌词

问:你觉得西风的话是热情欢快的还是亲切温柔的呢?

问:速度怎样?(慢)

2、听录音,感受拍子:轻轻地唱

四拍子

强弱规律:强

次强

3、再听录音,跟老师动作表现:

歌曲划分为几个乐句?(4个乐句,一段体)

4、再听:节奏有什么特点?(四个乐句完全相同)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生齐读节奏

三、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视唱旋律:

教师伴奏:齐唱——处理——齐唱

提示:注音旋律的上行和下行,把握音准

2、添加歌词演唱:

学生找出难点乐句,师生共同解决。

3、歌曲处理:

(1)一字多音:

上方的连线:圆滑连贯,试唱每句一字多音处

(2)力度记号:

渐强

渐弱

p

f

——

在演唱中体现

(3)

结尾的处理:怎样表现?(渐慢、渐弱)——齐唱

4、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

1、韩国组合(超级少年)版《西风的话》:

流行唱法、三个人不同声部——重唱

2、合唱团《西风的话》:

多人、多声部——合唱

3、作者介绍:

黄自(1904——1938):我国20世纪30年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被当时的音乐界誉为“爱国歌曲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花非花》《踏雪寻梅》等。

五、结束:

1、思想教育:《西风的话》告诉我们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2、巩固歌曲:

随歌曲录音演唱并动作表现。

板书设计:

《西风的话》

1=F

4/4

慢速

亲切温柔

五年级音乐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唱会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并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知识目标:能根据节奏读歌词。

能力目标:了解力度记号中强、中弱并运用到歌曲当中去。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风趣、活泼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力度记号中强(mf)、中弱(mp)并运用到歌曲当中去。

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对于四年级来说并不难。歌曲不仅将小动物的叫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能进行表演,而且采用“对话”的方式更增加了情趣,相信孩子们会很积极的投入进活动中来。所以这节课设计以自学和引导为主来学习这首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癞蛤蟆与小青蛙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三、新课学习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风格特点。(是怎样一个故事?)

(1)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介绍癞蛤蟆和小青蛙)

(2)你觉着这首歌具有怎样的风格(风趣、幽默、活泼)

这首歌曲在演唱中有什么与我们平时听的其他歌曲不同?(演唱中有对白)

(3)他们相遇后心里是怎样想的?

2.复听歌曲

(1)请听到念白的地方学生跟着念(注意节奏)

男孩子:癞蛤蟆的话

女孩子:小青蛙的话

(2)前两句念白情绪?(高兴地、兴奋地)

后两句念白情绪?(失望地、生气地)

(3)再次聆听,跟着念白要读出不同情绪(边念边打节奏)

3.学唱歌曲

(1)指导学生念歌词(放音乐学生跟着节奏念)

(2)学生跟着琴轻声哼唱

(3)讲解重难点

(4)用活泼快乐风趣的声音完整地演唱

(5)情绪处理,力度处理(mp、mf)

癞蛤蟆声音:用中强

小青蛙声音:用中弱

(6)分角色演唱

4.为歌曲伴奏

加入响板、铃鼓、和鼓……

五年级音乐教案范文第3篇

课前。一年级孩子一听说下堂是音乐课,高兴极了。一孩子大喊道:“耶!我最喜欢音乐课了,走!我们去音乐教室。”不到五分钟,音乐教室门口挤满了小脑袋。

课堂中。师:小朋友,你们课间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生:拍皮球。生:老鹰捉小鸡。生:跳绳。师: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请你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学生很投入地沉浸在音乐中,快乐地随着音乐做自己的动作,是那么生动、活泼。师:小朋友们,你们表演的真好,下面请你听一首歌曲,你觉得这首歌曲适合做什么运动?(初听歌曲《跳绳》的伴奏音乐) 生:“适合拍皮球”“我想去跑步”“我觉得是跳绳”。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道,虽然场面有点混乱,但也体现了每位孩子的积极性。师:大家说得很好。那我们来看看这位作曲家用这首歌曲体现的是什么运动呢?(播放歌曲《跳绳》)学生一听是跳绳,马上跟着音乐跳了起来,有些孩子甚至边扭屁股边跳绳。

【案例二】时间:2011.9,对象:六年级

课前。音乐教室门外空无一人。铃声响了,学生一个个陆陆续续进教室。这时,上课时间已过去五分钟了。

课堂中。师:上课,大家好!老师的问好是想带动课堂的气氛,但学生的回答却是懒洋洋的。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很动听的歌曲。听完后,请你说说这是首什么歌?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完歌曲后,没有一人举手,于是老师点名请一孩子回答。生:《茉莉花》,歌曲是轻柔、优美的……学唱歌曲时,有的用低八度随心所欲地哼哼,有的故意用尖尖的嗓音怪唱,还有的在自己玩自己的……

以上是同一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表现。案例一中,一年级的孩子,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和我很好地互动,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各项活动中来,最主要的是孩子很喜欢唱这首《跳绳》。而案例二中,同一批孩子,事隔五年,今非昔比,往日充满渴求的眼神,如今略显呆板甚至茫然。老师提问后,很少有人勇敢自信地回答,原来渴求的眼神,现在却与你在眼神交汇处躲闪。课中,偶尔有个别同学听到音乐有感而发,随着音乐身体跟着摆动,也会被学生当做“另类”。难道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音乐教育失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群孩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原因之一:通过对一年级与六年级孩子的课堂表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他们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甚至能随着音乐本能地表现歌曲。这也是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分不开的,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又好动。而六年级的孩子,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人,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有的怕说错了难为情,有的怕“出风头”,这些都直接导致音乐课变成安静的课堂。

原因之二:作为音乐老师,我们更应该蹲下身子,倾听这些高年级孩子们的心声,怎样的音乐课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才能让孩子在繁重的课业下舒缓疲惫的心灵。我给孩子们留下了这个题目:“你们希望音乐课怎么上呢?”因为,在心底,这群孩子与我已经相伴近六个年头,我好想帮他们“松松绑”,好希望他们带着笑容与留恋离开学校。“下面,请把你们的建议写在小纸条上,可以不署名交上来。”其中有些结果,让我颇感意外。有的学生建议我给他们找些好听的古典音乐,但不要提问;有的同学说喜欢唱流行歌曲。最后,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从流行歌曲演唱到钢琴独奏,到葫芦丝等乐器的演奏,我看到了孩子久违的对音乐的热情,我听到了孩子的“尖叫”与“口哨”。这些,本该是属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呀!

我很庆幸,使我兴奋不已的是,这些孩子还是很喜欢音乐的。不同的是,六年级的孩子不喜欢上音乐课了,那怎样使这些高年级的孩子爱上音乐课呢?

策略一: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那位老师所教的那门学科,如果每位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么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致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老师,爱上你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受到压抑。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求,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策略二:把积极、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显然,音乐教材已经把两首流行歌曲放入课堂,《do re mi》《同一首歌》这两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当我还没教唱的时候,大家已经基本都会唱了。可见,这些歌曲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健康的流行歌曲在课堂中的运用,能最直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六年级孩子,对经典的民族之作,他们浑然不觉,却对流行的、摇滚的津津乐道。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对。在人们热衷于超女、网络音乐、流行音乐的今天,我想到了金兆钧先生评论超女时说的一句话:超女之所以受关注,只是因为提供了青年人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而完全不能反映音乐的内涵和本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曾想到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在谈论人们喜爱的周杰伦音乐时,说: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那些哼哼唧唧的歌,我不想批判他们的喜好,主要是尊重个性。这源于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五年级音乐教案范文第4篇

一、“梨园式”阶段

(一)教—唱模式

19世纪末期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也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意识,抵御外侮、进行变革、力图自强的思想在知识分子当中普遍高涨,社会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新式学堂纷纷建立,有识之士亦开始宣传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的一要件。”又说:“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缺者。”1904年1月的“癸卯学制”将音乐课正式列入蒙养院的课程设置之中,并对“歌谣”的教学作了规定:“歌谣俟幼儿在五六岁时渐有心喜歌唱之际,可使歌平和浅易之小诗,如古人短歌谣及古人五言绝句皆可,并可使幼儿之耳目喉舌运用舒畅,以助其发育,且使心情和悦为德性涵养之质。”1909年5月15日,清政府颁布《奏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规定在初等小学堂增设“乐歌”课,并对教学内容作了规定:“乐歌乃古人弦诵之遗,各国皆有此科,应列为随意科目,择五七言古诗歌词旨雅正、音节谐和、足以发舒志气、涵养性情、篇幅不甚长者,于一星期内酌加一二小时教之。”至此,音乐课在全国中小学校正式设立,音乐课也正式列为学校的必修科目,初等小学设“唱歌”课,高等小学设“乐歌”课。“学堂乐歌”正是人们对这些新式学堂中所设音乐课程的称呼。

与此同时,爱国知识分子沈心工、李叔同东渡日本,研习音乐,并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经验带回国内,推动了近代中国学堂乐歌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但由于学校制度刚刚建立,教材短缺,“唱歌”课的教学主要采取旧曲填词的方法,通过集体歌唱的形式,向学生传播西方音乐知识,对学生进行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加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走在师范音乐教育的前面,担任中小学“乐歌”课的教师主要是教国文的老师,或临时聘请的一些民间艺人。这样,受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影响,课堂上主要是“先生唱,学生跟”,或者是“先生讲,学生听”的“教—唱”课堂教学模式。近代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丰子皑曾在《艺术趣味》一书中回忆当时学校教唱《勉学》这首歌的情形:“我们学唱歌,正在清朝末年,四方多难,人心乱动的时候,先生费了半个小时来和我们讲解歌词的意义。慷慨激昂地说,中国政治何等腐败,人民何等愚弱,你们倘不再努力用功,不久一定要同黑奴红种一样(歌词的第一句“黑奴红种相继尽,惟我黄人鼾末醒”)。先生讲时声色俱厉,眼睛里几乎掉下泪来。我听了十分感动,方知道自己何等不幸,生在这样危殆的祖国里。唱到‘东亚大陆将沉没’一句,惊心跳胆,觉得脚底下这块土地果真要沉下去似的。”

(二)练—唱模式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发展,教师紧缺,迫切要求建立起专业音乐教育机构。1920年9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建立;1922年,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成立;1920年,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成立,1922年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1927年,我国第一所规模比较大、制度比较健全的独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上海建立。这些音乐教育机构的办学方针,虽然大多数仍沿袭过去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提出的“兼容并包”的方针,而设有国乐方面的课程,但是,实际上它们主要都是参照欧美的音乐教育体制,以传授西洋音乐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的教育内容。据1921年6月出版的《音乐杂志》第2卷第5、6两号合刊上发表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分组办法》,可以得知音乐科学生的专业必修科目是:1.理论课:普通乐理、普通和声学与应用和声学、对位法、音乐史、声学、曲体学、乐器学、作曲法、作歌法。2.技术课:钢琴,钢琴练习、独唱、合唱、默谱及节奏练习,指挥。共同必修科目是:国文、英文、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实地教授。大批受过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培训的学生,在走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把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带到了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唱模式演变为练-唱模式,即:基本练习(发声训练)-歌唱(识谱、教唱)。

二、“凯洛夫”阶段

(一)五步模式

十月革命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提出了一个较前完备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新模式,即:感知-理解-巩固-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育部于194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大会提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的基本方针。凯洛夫的教学论体系被引入到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中,由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中提出的“五步”教学过程理论和“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环节教学模式也随之应用到我国中小学文化课堂教学中。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该模式融入了我国一些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变通为“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五步教学模式。

1950年8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它较为详细、全面地对小学音乐课程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并对教材的选编、教学方法、教学设备也作了具体的规定,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正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小学音乐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布《小学暂行规定(草案)》。规定“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小学应开设音乐课,以“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其艺术的创造力”。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音乐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得到了加强。然而,受文化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凯洛夫教学模式也被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如音乐知识教学课: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课前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之中。

2)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行音乐课礼式,了解缺席情况。

3)向学生介绍本课学习内容。

2.复习旧课

复习四分音符,切分音后,分别检查2~3名学生并讲评指导。

3.新课教学

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什么是节奏,现在老师用自己的名字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节奏练习。如:XXX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二拍节奏。

1)学生用自己的名字作自我介绍,龙头接龙尾,学生可采取相同时值不同的节奏变化。如:我叫|XX|我叫|XXX|

2)进行训练:(略)

4.巩固练习

教师分别拿各种乐器(木鱼、三角铁、碰铃、铃鼓等乐器,让学生用正确演奏姿势为下面的小乐曲伴奏(未拿到乐器的同学拍手)。

5.小结,布置作业。

(根据吉林市宋丽红教案整理)

(二)唱游模式

受“左”倾思想影响,不恰当地片面地强调了实践的作用,以社会实践来代替上课;1958年9月以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日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了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了游戏教学;为了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式”的。如:唱歌课:《牧童之歌》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学生在愉快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律动:一组学习的动作;一组劳动的动作。3)师生互相问好。

2.发声练习

1=D—F2/4

54lala32lala|12lala34lala|5la3la|1la-|

3.音程练习

如:“3—4”音程的练习

1)学生听唱“3-4”

2)听“3”,构唱“4”

4.节奏练习

XX锵咚X0锵|XX锵咚X0锵|XX锵咚XX锵咚|XX锵咚X0锵

5.视唱练习

1=D2/43456|5432|1234|3217|67•••12|33|1175|6-|

6.新课教学

1)导入:教师讲述,并出示幻灯片与歌单。

2)范唱。

3)教唱曲谱。

4)学生随琴唱词。

7.巩固新课

1)律动:扬鞭催马的动作。

2)拍手唱:抽查;用打击乐伴奏唱。

8.小结课堂情况:学生在愉快的乐曲声中走出教室。(根据长沙市樊西巷小学戴冰教案整理)

(三)听创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如:欣赏课:《赛马》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随音乐做跳马步,活泼轻松进入课堂,然后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故乡是北京》

3.新课教学:

1)导入:同学们的歌声太美了……。(板书课题)

2)欣赏音乐《赛马》并展示图片。

3)展示歌词,朗读歌词,分析大意,提出创作要求。

4)深入课堂,指导创作。

4.展示作品:教师把关,学生范唱,评选佳作。

5.小结

(根据辽宁李国文教案整理)

三、以审美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真正确立了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随之公布,新课程也一同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

新观念、新教材、新方法等部级骨干音乐教师培训已经圆满结束。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代表参加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学员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部级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教案精选》也随之出版,省、地(市)级等音乐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也在全面铺开。这样,以审美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开始出现在中小学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一)“导入-导学-掌握-体验-创造”模式唱歌课:《我爱大自然》教学过程

1.导入

运用学生谈话导入新课,启发学生联想、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学

通过练声,为歌曲教学进行初步的铺垫。

3.掌握

1)通过让学生初听、复听、依琴默唱、哼唱歌曲旋律、结合歌曲内容学习音乐知识和重点难点乐句等教学环节,逐一解决教学难点,最终为学唱歌谱和歌词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高潮、力度、速度、歌曲中的关键词以及每个乐段表现的情绪及内容,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掌握艺术规律,较完美地表达歌曲情感。

4.体验

通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反复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根据音乐风格特点加入律动,让学生在歌舞中创造欢乐,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表现音乐,亲自体验到音乐表现的美,将课堂教学引向高潮。

5.创造

通过简短的结束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遐想,让学生课后自己动手画一幅表现歌曲内容的图画,将音乐和绘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描述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根据河南省西平县完小王涛教案整理)

(二)“导入-导练-巩固-创造”模式

器乐课:《八孔竖笛教学法》教学过程

1.导入1)组织教学(略)2)导入新课

2.导练1)简介、姿势:(出示图形幻灯片)2)介绍吹奏的方法3)课堂练习(步骤略)

3.巩固

4.创造

5.课堂小结(根据安徽省阜阳实验小学马璐教案整理)

(三)欣赏课:情景-感知-体验欣赏课:《苏珊娜》教学过程

1.情景:选择颜色表现情绪。

2.感知:1)听音乐:用颜色及图谱表现音乐结构。

2)听乐曲:结合图谱模唱旋律。

3)听音乐:创编音乐活动。

4)听音乐:分组表演。能用断、连的歌唱技巧唱歌。

5)唱歌曲:并加入合唱。

五年级音乐教案范文第5篇

目前,社会环境的负面作用和家庭教育的失当,造成学龄儿童心理压力过大、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异常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心理异常现象会导致儿童思想情绪的不稳定、学习能力的下降和问题行为的滋生等,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有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呢?我认为音乐和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有它独特的功能。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的人格健康、蓬勃而富有朝气。

一、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同学

案例一:“他们笑我唱歌‘跑调’”

2009年,我教授三年级的音乐。班里有个女学生在表演时总是低着头,问及原因,她轻轻地说:“我唱歌跑调,他们说我唱歌难听”。通过了解,原来她在幼儿时由于嗓音很沙哑,唱歌时常被小朋友笑话,不敢开口唱歌。久而久之都认为她是一个“唱歌跑调”的“乐盲”。

其实,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我告诉她一个人嗓音的好坏并不影响她喜欢音乐,唱歌也不是表现音乐的唯一方式;还给她讲述了盲童学钢琴和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创作出不朽名曲的故事,并开始手把手教她竖笛。一次音乐课,我请学生闭上眼睛欣赏一首乐曲并猜猜是谁演奏的。她鼓起勇气为全班同学吹奏一首《十五的月亮》后,其他同学猜了十个名字都没有猜到她。最后当大家睁开眼睛看到演奏者竟然是“乐盲”时,个个惊奇地说不出话,片刻的宁静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从此她迷上了音乐,并成为学校管乐队的优秀队员,她好像变了人似的,后又作为艺术特长生被一所的重点中学录取。

反思:其实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的表达,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多方面开发学生潜在的音乐本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得到喜悦、乐趣和自信。

二、点燃学生情感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案例二:“我永远都忘不了母校,忘不了老师和同学们”

这是五年级的一节音乐课,我像往常一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但今天有人在传递纸条。我有点疑惑,走过去一看,上面写着“王××同学:希望你在美国不要忘了我们,我们会永远想念你的”。原来一位学生即将转学去外国读书。片刻思考后我做出了决定,说:“我们能不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呢?”“能!”学生响亮而整齐地回答。学生争相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最后我建议全班学生再用八孔竖笛合奏《彩云追月》《友谊地久天长》两首乐曲为她送行。演毕,每位学生眼里都闪着泪花。王××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我永远都忘不了母校,忘不了老师和同学们!”我想,此情此曲会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反思:在教学中我随机应变,巧妙改变教学内容。首先把感情的纽带抛向学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引导他们在即兴表演中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使学生之间的友情和对母校、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得到升华!一个健康的人格,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情感。音乐是情感艺术,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

三、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造的天地

案例三:“我们自己可以创编出最精彩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