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叉教学论文

交叉教学论文

交叉教学论文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环境监测课程包含物理、化学、生物、电子仪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内容。课程内容上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不仅应用于一般的社会所需,也应用于前沿的科学研究等各方面。课程的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综合性强,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各种理化知识,又要传授各类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还要比较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其在环境研究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在新形势开展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2环境监测课程的难点

三本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独立创新能力。《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但由于环境监测课程特点,一方面课程教学的内容繁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任教老师有选择的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课程所需的检测分析仪器通常非常昂贵,一般数量较少,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很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具备独立的实践能力。由此,造成课程针对性不足,实践性不强的现象,成为课程教学的难点所在。为了使《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这一目标相契合,我们依据课程特点,结合社会所需,对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2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改革

2.1教学内容改革环境监测

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其它的相关课程相关度高,在讲授过程中难免出现重复、脱节和遗漏等现象。为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去繁删重,做好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与相关课程之间的优化、衔接工作。其次通过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环境专业师资平台与教学梯队,高质量的讲授课程教学内容。最后,整合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选择性的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为此对课程实验教学从新进行了课程设计,使其更符合环境监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特点,

2.2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是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和进行课程实验模拟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影响课程教学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素质、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与平台等。为此,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从教师素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首先,重点放在提高教师素质,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科研学术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有关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其次,优化课程理论教学,建立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及复习提供资料和平台,拓宽课程的知识宽度及深度,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求。最后,购置相关环境监测模拟操作软件,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课程网络平台中设立师生论坛、课程测试和科技追踪等栏目。在方便师生交流的同时,不断更新国内外环境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等相关信息;通过测试平台,以网络测试的方式考核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课程改革中,我们将理论课程数量大幅缩减(占总课时量的30%~40%),实践课程数量大幅增加(占总课时量的50%~60%),学生的理论学习通过课堂引导与课程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突出课程以实践为主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软件模拟环境监测中各种仪器和污染物的标准操作过程和测定方法。学生在电脑上模拟真实的环境监测各个环节。模拟软件不但实现了每个学生都可以实现环境监测仪器操作的锻炼和学习,而且通过动态的模拟试验,使学生对环境监测课程产生的巨大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3硬件设备配制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实现课程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不断优化购自课程教学仪器设备,形成了包括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重金属测定仪及在线测定仪等在内的一系列高端教学仪器设备,并建立了良好的使用及管理制度。教学仪器设备除了正常的课程实验时间之外,还提供部分时间段给学生用于开放性试验和学生科研使用,形成了教学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开放性试验和学生科研中的仪器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科研立项和学术竞赛成绩斐然。

3课程教、学、研的结合

3.1多课程协同教学模式

《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课程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很难单独仅在一门《环境监测》课程中全部学完。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对本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了整体的课程改革。将《环境监测》课程同《环境工程学》、《仪器分析》、《环境化学》及《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结合起来,开展多课程间的协同教学模式。依据不同课程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有选择的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和优化,将部分教学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部分省略,放在相关课程中重点讲授,重点突出环境监测课程的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如在《专业综合实训》中,有一组学生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染料,但是要经过磺化等复杂过程。学生想到了利用环境监测课程讲授的常规显色方法测定之后,再计算出校正系数的方法来简化实验过程,取得了成功。多课程协同教学的实践表明只要教学方法适合,完全可以使学生即具备操作能力有具备创新能力。

3.2多平台交叉教学方式

环境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其专业特点就具备不同专业间的交叉性。环境监测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也具有交叉性。同时,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包括教与学,也涉及产和研等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集产、教、学和研为一体的一门课程。为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的交叉融合,在环境监测课程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多平台交叉教学模式。将课程教学通过学校教学、自主学习、校外教学和综合实践等平台交叉进行,实现了课程教学的多渠道、多方式、多途径,做到了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课程的多平台交叉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校内教学的同时,又能通过自学学习平台和校外合作平台等进行同步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不仅开阔了学生视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得到基本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同时得到有效的错位发展和素质提升。充分体现了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多课程、多部门、多平台的交叉性综合性。

3.3将科研项目引入教学中

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只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和自主创新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到了企业只能说,却不知道怎么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优良的实践动手技能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将少量的科研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通过将科研引导到课程教学中,不仅学生参与专业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提高,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也有了显著提升。在过去的2年中,仅环境科学1201一个班,就有包括省新苗计划在内的6个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先后5个队伍参加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学生学术科研和实践技能得到的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课程改革试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学生无论是实践操作能力,还是自主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将科研引入到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教师和部分学生要付出比较多的课外时间去实践才能完成。

4结论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is a new integrated theory system with a combination and permeation of the internal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isciplines or among three discipline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marginality, and diversity,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disciplines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and a main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in colleg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become the trend and new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eorological science. The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ciplines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and that of combination and separation. The meteorological cross integrated curriculum which is a growing trend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a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courses.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变革;复合型人才

Key words: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trend;the innovation;versatile talen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19-03

0 引言

学科交叉是21世纪学科发展的主流,已成为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所谓交叉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优势学科依存于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和渗透,不只是多门学科简单堆积起来的拼凑学科,从而形成一门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已成为气象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新特征。

1 气象科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动力

1.1 不同学科间知识互补的作用 知识互补可理解为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彼此杂糅、融合、互补, 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具备的知识优势。其重要前提是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科之间的互动,即知识对流、模式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学科协同效应;通过合理、适度、持续的激励,学科协同效应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科发展的内核动力效应”。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大气科学的研究和预测更趋于客观化和定量化,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显著,数值模拟、数值预报的应用更加普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更加明显。

1.2 学术交流活动的作用 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学科交叉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物理学家海森堡认为“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许多国家、大学和学术团体对此都非常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并创造条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我国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中,正建设一批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立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了加强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设立了“研究生学术论坛”。

1.3 社会需求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学科的突破点往往就发生在社会需要和学科内在逻辑的交叉上。“以需求为导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需求是发展学科交叉的驱动力。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随着社会的向前推进,人类对大气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问题、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条件。面对如此现实,人类迫切需要科学地开发气象资源,气候科学的作用日益重要。

1.4 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科交叉的促进。我国 “985工程”、“211”项目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工程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行动,都越来越体现出国家对重大问题导向和促进学科交叉的理念。

2 交叉学科的特征

2.1 整合性 交叉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知识体系整体的最重要表征。交叉科学中的各门学科拉近了传统科学部类之间的距离,填平了各类科学之间的鸿沟,使科学知识体系越来越成为有机的整体。

2.2 远缘性 交叉科学的各门学科产生于研究对象差异较大的学科之间,是“远缘联姻”的产物。因此,交叉学科具有“远缘联姻”的优势:生命力极为旺盛且能对其他交叉学科的孕育起积极作用。

2.3 多样性 交叉科学的各交叉学科形式多种多样: 有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有边缘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同一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不同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有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有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也有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还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有内交叉,也有外交叉;有顺交叉,也有逆交叉。这些交叉学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交”的结构形式。

3 气象科学交叉融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要处理好“多”与“精”的关系,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和各圈层相互作用概念的提出, 大气科学研究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展大气科学与其它学科(如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空间物理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水文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学科间的大跨度交流与交叉,应用先进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通讯、GPS技术等等,是新世纪大气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交叉的学科越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越多就越好,而是依存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和互相渗透的。否则,就会陷入学科知识杂乱臃肿、数量多而质量差、学科难以向前发展的困境。

3.2 要处理好“合”与“分”的关系,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之所以能使不同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是因为这些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共性,有些知识能够供其他学科借鉴和使用。但这些学科也有其个性,在强调“共性”而提倡“交叉融合”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个性”的差别而予以必要的“分”。没有标准、不讲原则地讲交叉融合,最终将使原本各有特色的专业或学科失去其原有的特色光彩。另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能只是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僵化的、形式上的“合”,而应形成一种有机的、主动的、灵活的、实质上的“融合”。

3.3 作为有机体的交叉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

这种开放表现为:①对自身内部科学领域开放,这种对流互动是融生的必要条件。②对包括未与之相交学科在内的外部科学领域开放,即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不断吸纳其他学科的各种有益成分。③对客观外在环境开放,包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全方位的开放。具体地说,学科交叉不仅不断作用于外在环境,且不断吸纳外在环境的种种信息,其中包括来自各方面的反馈,通过双向互动,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自身,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满足时代社会的需求。

4 气象交叉综合课程的设置

交叉综合课程就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统整成一门新的学科。相对于大学传统课程按学科和专业划分的教学模式,综合课程融合了若干专业或学科,形成一个新的知识领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修养、拓宽视野、提高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传统的课程教学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忽视课程的综合,忽视帮助学生综合构建知识和技能。这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弱、创造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交叉综合课程追求的是知识的自然综合与能力培养的和谐共助,即强调知识传授与学习、实践和体验等各方面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和谐,形成共振的效果。综合课程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认知能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施、评价、计算、统计、实验的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通过作品的制作、信息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2 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 交叉综合课程就是要突破以往单一的、固化的课程内容,以综合的视野,注重教师教授领域和学生学习领域的变革,关注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于气象科学这个专业,由于理论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也非常关键,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听或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做的层次,师生之间要有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这样才能为更高层次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交叉综合课程要求教师共同合作 交叉综合课程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使教师必须不断地补充来自本学科以外的知识,由过去注重学科知识的线性累积转向拥有学科知识的综合视野。以单科教学背景出身的教师,需要相互取长补短,才能适应综合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共同合作,能促使个人行为为主导的教育活动变为群体行为的主体间性、主体交往活动。营造教师共同体,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教师共同体要求在知识文化上、思维方式和人格上沟通和相互理解。这些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做支持。

4.4 加强交叉综合课程理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结合 加强知识与科学、社会生活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实现多种课程形态的统合,必然要求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必修课、活动课的有机结合。

然而,现有的大气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学科单一、知识面窄,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运用于实践、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脱节的弊端,已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在本科生教育上,过分强调专业课问题,而忽视基础课程的教育、过早地把专业的概念强加于学生,而且专业课程内容越来越庞杂,不利于学习其他一些基础课程,从而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

4.5 注重知识的更新 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当前本科生的教材相当一部分还沿用陈旧的教科书,已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需要。如天气学中的锋面概念和结构,近年来气象卫星、雷达探测的新理论和事实,在许多教材上都反映很少。应该把“雷达气象学”和“卫星气象学”等气象科技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中。因为“航空气象”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强,通过实习才能加深对气象理论和基本气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6 加强气象与海洋之间联系的纽带 21 世纪即将来临,为保证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发展,应大力提倡创新,注意发展新兴带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尤其是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把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的基础理论列为优先课题;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大气科学试验计划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进一步推进有关信息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杨德保,王式功,张武.大气科学复合型人才需求和培养措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

[2]彭小平.对学科交叉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229-02

一、交叉学科的发展

近代科学发展和国计民生,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形成一批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推动了科学进步,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符合科学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科学的突破,新理论、新技术的出现,通常出现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因此,重视交叉学科将促进科学向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广度发展。自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得沃斯提出交叉学科概念以来,作为人才培养的新型学科,其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2011年,教育部第一次正式将交叉学科纳入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为交叉学科发展及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交叉学科的设置及实施,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陶飞结合不同类型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的能力特点,建立了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1]。高久群讨论了设置交叉学科的规范性,提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等问题[2]。王理提出了交叉学科研究生素质需求特征评价模型[3]。邹艳基于学科交叉实践,创新协同育人的理念,搭建了实践协同创新育人平台[4]。郑鑫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土木工程与农业工程交叉学科设置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进行了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研究[5]。NANCY等研究人员以工作室的研究模式对跨学科研究能力、研究责任感以及经验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6]。Hessels等人采用互动式教育方法建立了交叉学科模型,并将模块化的方法纳入研究课程[7]。目前,在研究生交叉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学科设置现状影响了交叉学科未来发展。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某些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已跟不上科学的发展步伐。虽然经过一些改革,但专业口径仍然不够宽,主要原因是导师研究方向过窄,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完善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迫切需要能够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生成长的环境和模式。其次,有些交叉学科只能算是名义的交叉学科,缺少师资队伍支撑,导师知识广度不够,缺少必备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交叉学科研究成果鉴定比较困难,需要多学科学者的参与,使导师和学生缺少研究交叉学科的积极性。本文认为,要科学、规范地设置交叉学科,建立与交叉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建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招生阶段

1.鼓励研究生指导教师跨学科招生。鼓励研究生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特长跨学科招生,充分发挥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跨学科招生可以促进交叉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对跨专业招生学院予以支持。交叉学科招生时,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是否符合该学科的录取条件不容忽视。有些学生只考虑就业前景,忽略了自己的基础知识结构是否满叉学科学习的需要。因此,复试阶段的面试非常重要,要加大对考生知识基础的适应性检验。沈阳建筑大学在研究生面试阶段,采用多专业课程考核办法,加大对学生知识面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确保跨专业学生在读期间能够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

2.学生跨专业报考。目前许多学生跨专业报考研究生,或者选择了交叉学科专业,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原专业,抓住考研机会,改变学习方向,达到学习、工作、兴趣合一的最佳状态。另一部分学生出于就业考虑,通过考研ψ约涸专业予以修正,或选择完全和原专业不相关专业,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在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学院近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有来自数学专业的学生,从纯理论型专业转向应用型专业;有从相关专业转向与专业相结合的技术型专业,如从工程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转向土木工程专业。该类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将自己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方向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给所在团队提供了多方位的技术支持,促进交叉学科发展。面对众多交叉学科专业,学生要从以下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首先,交叉学科的选择,要符合自己的个性。选择交叉学科时,性格因素尤其重要。例如,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学生,适合由土木工程专业跨考工程管理专业,从事施工管理及房地产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耐心和耐力的学生,适合从事比较枯燥、实践性强的工作,可以从其他专业跨考到土木工程专业。其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很多交叉学科是在某个学科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一个或多个学科。在选择时,学生应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同时,交叉学科的选择,要符合未来职业规划。

(二)教育培养阶段

1.交叉学科内涵应适当放宽。按照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学科体系,设置交叉学科应适当扩大内涵,避免在一级学科下增设过于狭窄的“交叉学科”,要充分考虑到交叉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2.设置交叉学科要具备相应的学科基础。交叉学科由若干学科方向组成,完善交叉学科建设,需要在每个学科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研究生导师具有相应的前期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保障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可行性。

3.设置交叉学科应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保障研究生教育期间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除具备基础学科理论教育以外,课程设置要有鲜明特色,使其培养出的研究生具备创新能力和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4.设置交叉学科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交叉学科设置要有充足的工作基础,不能随意撤销,以保障研究的连续性和导师、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科可持续性发展。

5.O置交叉学科要考虑对已有学科架构的影响。即设置交叉学科要考虑总体规划,不能过于强调交叉学科,更不应该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

6.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对导师科研素质的要求较高。加强跨学科导师之间的合作,组建导师团队,有利于提高导师的跨学科知识、素养和能力。例如,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学院实行团队指导,将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和结构工程有机结合,培养出多名交叉学科研究生,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就业,取得良好效果。

(三)学位授予阶段

1.学术成果的评价。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进行评价时,不仅要注重研究深度,同时要充分体现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突破原有学科界限,在研究内容方面有一定的广度。

2.学术论文的评审及答辩。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由相关学科专家来完成。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考核,要着重考查其创新性,评估其能否在学科边缘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结语

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工程、计算机应用与土木工程交叉研究生培养为例,建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证明,科学、规范地设置交叉学科,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建立与交叉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科学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陶飞,程颖,李建欣,等.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6):80-84.

[2]高久群,郑华,余全红.交叉学科设置和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5,(2):98-101.

[3]王理,钟,王tD,等.交叉学科研究生素质需求特征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2-108.

[4]邹艳,王吉华,王红梅.学科交叉的大实践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119-221.

[5]郑鑫,杨光,葛建锐.农业工程与土木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3,(8):40-41.

[6]Nancy.Preparing Graduate Students and Undergraduates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J]. BioScience,2015,(4):431-43.

[7]Hessels.Build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odels Through Interactive Education[J].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2015,(6):793-799.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Students

LIU Li,SUN L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168,China)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科交叉 研究生培养 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兴学科的不断出现,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学科综合交叉已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因素,认真研究和探索学科交叉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规律,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人才成长的环境,构建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是当今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学科交叉独具的特性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汇与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并推动了新的交叉领域与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学科交叉具有互补性和综合性。各个学科之间高度融合,互相协助综合,取长补短形成了学科交叉这一独具特性。

(2)学科交叉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要解决各种复杂的科学问题,必须由不同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的人员共同合作才能成功,科研人员要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结合各种学科领域的技术理论和科学方法进行互相渗透、影响、吸收与交融,从而来寻求可以解决科研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3)学科交叉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学科交叉要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就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不同知识领域的转换,层出不断的新问题的出现与寻求解决,促进了各学科人员的理论方法和科研思路的不断转换,知识信息的不断吸收与创新。

(4)学科交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科交叉是在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科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带来了新技术、新方法、新学科的发展,并促进带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学科交叉在高校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里学科众多,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征,在高校内积极主动地实践发展学科间的交融,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具有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

(1)学科交叉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科研与实践,高校内聚集着众多的复合型人才,各种技术方法和思想理论在不断碰撞交汇中产生了创造性的理论,在学科间产生新的学科交叉和学科分支,因此学科交叉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学科的发展与创新,而且可以加速新学科的形成、建设与发展。

(2)学科交叉的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交叉会融合相关多个学科的专业和技术理论,不会受到单一学科理论边界和技术理论方法的制约,为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必须加强学科间的交流相互促进,这样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才能得到不断创新与改良,整体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结果不仅会使学科发展走向前沿,而且会促进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工作者的发展与成长。

(3)学科交叉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科研交叉的团队一般以少量的专家带头,众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作为主体构成,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科研问题时,各种人才知识以一种交融互补的方式在作用,这种方式对于提高研究生的业务水平、理论思想素质、创新工作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使研究生从每个人身上学习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方法。

3 学科交叉方式培养研究生创造能力的一些方法与措施

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要取得效果,必须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是要结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总体趋势与需求,确定明确的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与科研方向,结合项目支撑,争取得到国家、地方和大型企业的重大科研课题或科技项目的支持,获得尽量多的经费与配套设备,构建形成有明确目标的基于学科交叉的真正意义的科研团队;其次学科交叉要与现有的研究基础相结合来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术影响和科研条件水平,整合优势资源,发挥特长,扩大影响,争取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交叉点,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学科交叉要结合人才队伍的培养,学科的发展要有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不同学科层次、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组成的科研梯队。

通过学科交叉实践可以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机制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方法与措施加以保障,通过对研究生培养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措施的调整,将基于学科交叉的机制构建思想贯穿于政策、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1)实行跨学科招生。高校应根据学校性质、自身特点瞄准市场需求来侧重拟招收专业,针对重大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招收所需专业的生源。为了保证招生质量和水平,可聘请相关专业的导师参与研究生考试试题的编写工作和协助面试,通过原专业背景知识和所报考专业知识的两方面的考查,综合评判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学校和研究生院(处、部)对跨专业招生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鼓励导师跨学科招生。放宽对每位导师所招收跨专业学生数量的限制。

(2)培养计划突出交叉特点。为适应学科交叉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调整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对研究生提出更高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同时,还要突出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把跨学科选课落到实处,在现有鼓励跨学科选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选课的形式,将跨院系选课作为学分的必要组成部分。由导师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开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课工作。导师负责提供所选课程建议并给予最终确认,从而确保跨学科选课在后续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3)研究生导师应该是跨学科人才,研究生指导小组也应该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构成。研究生导师要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对于学科交叉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要了解交叉学科国内外发展情况与趋势。这样的导师能指导研究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本学科领域的科研问题,并寻求学科交叉的结合点。不同研究方向的指导导师共同合作指导研究生可以产生不同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碰撞交汇,不仅能够促进老师间的合作,同时对于提高研究生的见解与视野也有非常大的帮助。邀请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老师进行科研学术交流,可以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对于新观点、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学科交叉的涌现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以项目为载体,开放式科学研究。研究生通过实际参与问题导向型项目,在应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知识结构的不足,按照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整合知识,通过概念、方法、理论的交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造研究生学科交叉知识结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的知识技能,并适当安排研究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得到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由于科研课题所具备的创新特性,需要研究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理论以及知识点,同时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因此可以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5)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交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里,不仅要体现学科的交叉,还要体现不同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融合。在各个学科各自不同的发展进程中,都形成许多各具自己特色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在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中,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共同解决和论证同一科学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论文创新性非常有帮助。

(6)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强调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要加强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实践环节引入课程设计中,且分配一定学时比例。同时,注意整合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将科研内容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和结构,提高实践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7)组织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课题组的每名研究生虽然在大的专业方向基本相同或接近,但是各自研究的具体领域和方面不同,技术手段和研究路径迥异,定期组织课题组研究生的学术报告,与各个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技术交流,汇报自己的研究的进展和收获,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研究生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活跃学术气氛,交流经验,形成思想交汇,非常有助于研究生的互相影响,形成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案,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很有益处。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交叉学科的设置和形成主要依托于交叉课程的建设。本文将以物流管理专业中三门课程为例,初探物流管理专业学科中交叉课程的设计思路。

1.1交叉课程之一:《交通运输组织学》

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中有一门专业课———《运输管理》,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运输管理的五种基本方式及业务、集装箱运输、零担运输、智能运输等;而课程延伸到《交通运输组织学》后,除了讲授上述基本内容(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内容与《物流管理》、《物流配送》、《物流成本》等课程重复)外,更侧重于交通运输系统及组织设计、交通运输组织方式及规划职能、交通运输枢纽及站场组织、交通运输组织绩效评价指标等实际工作中操作性更强、应用更广泛的内容。后者实际是物流管理的专业基础课与交通运输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交叉,但又偏向于管理,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组织和管理的深层领悟和实操能力。

1.2交叉课程之二:《物流运筹学》

一般本科院校的管理类专业中都会设置《管理运筹学》这门课程,也正是因为该课程为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缺乏了与专业本身的结合特殊性,才使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一方面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应用性差。事实上,在引入《物流运筹学》后,以工程数学建模为基础的运筹学和以规划应用为主的物流系统决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教师和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专业性、目标性都显著增强,学习效果自然大大提升。

1.3交叉课程之三:《物流金融学》

《物流金融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课程,它将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可能涉及的金融学知识融合,针对性更强。物流企业离不开金融,物流人才需要了解金融。通过专业化的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流转速度,降低资本成本和金融结算风险,最终提高物流企业自身的经济运行质量[2]。

2物流管理专业学科交叉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们缺乏专业交叉意识、相关教材不足

在进行课程规划和设置时,很多教师没有能够与时俱进,结合物流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进行课程建设。因此,课程规划中出现大量围绕物流的若干职能展开形成的传统物流课程,课程内容重复性比较严重,理论性过强,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教学效果欠佳。此外,教材缺乏也是交叉课程建设的一大瓶颈,以《物流运筹学》课程为例,市面上单纯介绍运筹学或是最优化方法的书非常多,但是能和物流管理实践的具体案例结合的书却很少,即使有个别教材命名为《物流运筹学》,实际上内容还是重复《管理运筹学》的老一套。教材建设跟不上,物流交叉课程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2.2教学方式陈旧

随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物流的教学方式也从讲授型逐渐向参与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但是在交叉课程建设中,由于教学内容涉及到多学科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不断探索出更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3考核方式亟待改进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笔试为主,有时辅以论文、调查报告等其他方式。引入交叉课程后,单纯的笔试可能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践能力,需要引入新的考核办法来适应这种变化。

3物流管理专业学科交叉建设对策

3.1提升教师意识、深化课程改革

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要求教师在规划课程设置的时候深入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学以致用。在基础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要多设置或优化改进原有的教学计划,尽可能打通物流管理课程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关联性,建设一些实用的交叉类课程,例如,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小学期或短课时量开设《物流经济学》课程,让学生将学习过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更好地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解释现实物流企业的经济学问题,针对理论,有的放矢。由此,也可以设置物流管理类课程建设的课程群,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拓展后的专业实践课建设成课程群,教师的教学不再“各自为政”,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性也将逐步增强。此外,加强教材建设也是提升物流管理交叉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规划建设物流交叉课程的系列教材;也可以选择多校联动的方式,集合优质的教师资源,建设物流类交叉课程精品教材;亦可请相关专家评审,为教材的整体质量把关。

3.2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大多数的物流交叉课程都在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教学部分,对应的教学方法也应该由传统的课堂讲授式逐渐拓展,如采用校企联合、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更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增强基础教学的效率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交叉课程建设可以增加实践性的创新环节,如结合物流大赛、创业创新项目等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好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对于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也可以以组建研究组,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等形式深化学科交叉的建设,鼓励学生加入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水平。

3.3考核方式亟待改革

交叉课程的建立也促使了物流管理相关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需改变传统单纯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转向至提升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上来。考核形式可多样化,如现场模拟演示、管理角色扮演、案例设计和分析、培训讲解,甚至可以通过交叉课程实践,拍摄微电影[3]、召开头脑风暴会等新型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势必大大促进物流交叉课程建设的实际效果。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