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9824046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文静 等 《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12300字

19824047 教育公平如何可能:从配置正义到多元正义 杨建朝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5-16期 6900字

19824048 基于文化视域的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研究 周建松 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8期 10100字

19824049 从国计到民生:关于我国教育民生的思考 朱国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7300字

19824050 民众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前提及发展路径 张天雪 等 《中国教育学刊》 2013年第8期 7600字

19824051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模型的构建 王春燕 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 6700字

19824052 论“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王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4期 13100字

19824053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的结构特征研究 王剑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8800字

19824054 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形态探索 丁金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5300字

19824055 职业教育吸引力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 陈京京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4期 12100字

19824056 论政府在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中的职能 张光跃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3期 7900字

19824057 论构建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体系 张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9900字

19824058 高等教育全球化:逻辑与内涵 蔡宗模 等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7期 15100字

19824059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课程开发评析 刘国买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8期 8600字

19824060 湖北省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孔康伟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8期 13000字

19824061 珠三角地区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曹成涛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800字

19824062 专业变迁: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台湾职业教育 程广文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14000字

1982406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集团化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北国防科技职教集团为例 胡继承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3期 6100字

19824064 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机制分析及其重构 文杨敏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3期 7900字

19824065 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内涵 陈明宇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5、16期 7300字

19824066 传承“做学合一”理念 彰显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孙爱武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8期 10200字

19824067 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两个维度 周晶 等 《现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8期 9800字

19824068 寻求高职教育新的服务域与发展域——从“需求‘上移’—供给‘下移’”对接的视角 熊惠平 《江苏高教》 2013年第4期 5800字

19824069 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及其机制创新研究综述 郑晓华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4期 13100字

19824070 中高职衔接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杨雪梅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4期 7900字

19824071 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再思考 杨理连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4期 7900字

19824072 基于工作过程校企共建中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探索 章晓兰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800字

19824073 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下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研究 赖永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4期 8100字

19824074 高等教育发展的选择: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 欧小军 《高教探索》 2013年第4期 9200字

1982407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内涵和创新途径 冯雁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3期 7900字

19824076 高职教改的路径选择 俞校明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10000字

19824077 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陈平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6700字

19824078 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贾杏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6100字

19824079 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方案的研究与开发 贾海瀛 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8期 7600字

19824080 高职工作任务课程开发中“知识析出”理路的切问 路宝利 《江苏高教》 2013年第4期 7700字

19824081 高职院校专业经营策略的研究 于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4期 9800字

19824082 中职专业设置与我国经济结构适应性探究 王苗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4期 7900字

19824083 CQAF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应用 叶华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5100字

19824084 社会学视域下职业教育课堂的“公共空间” 张国红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15800字

19824085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刘志峰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4086 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的价值与路径探索 侯佛钢 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 8400字

19824087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郁天宇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4期 13000字

19824088 高职教材数字化出版趋势与挑战 李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100字

19824089 中等职业学校动作技能教学的胡塞尔现象学诠释 钱明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7000字

19824090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孟庆国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8800字

19824091 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李宝梁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4期 8100字

19824092 基于企业顶岗实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 陈永遥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9700字

19824093 我国农民工教育功能的拓展与践行——基于发达国家的启示 范安平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8800字

19824094 农业职业教育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定位研究 付文娥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3期 6100字

19824095 成人学历教育质量提升探索 张曼晶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5期 5900字

19824096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探析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5期 6100字

19824097 高职校内外实训基地共享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 朱维巍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600字

19824098 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 纪中强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6100字

19824099 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崔立华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3期 6100字

19824100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研究 潘红艳 等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5期 7600字

19824101 中国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维度和模型构建 王晓楠 《开放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8300字

19824102 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袁忠霞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800字

19824103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质量评价量规 闫清景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9900字

19824104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 孙宏艳 《教育科学研究》 2013年第8期 11600字

19824105 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及启示 徐同文 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8800字

19824106 高职生自我决定动机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徐大真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8800字

19824107 芬兰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经验 刘其晴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8期 8200字

19824108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概况、经验及启示 熊翔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4期 7900字

19824109 德国“双元制”本科教育管窥 逯长春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8500字

19824110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框架研究——基于“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的分析 马君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10600字

19824111 韩国大学招生制度的变革与走向 张德强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8400字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9822684 和谐社会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与原则 苏君阳 《高等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15100字

19822685 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范唯 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11年第12期 12100字

19822686 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路径的思考 李红卫 《职教论坛》 2011年第34期 8100字

19822687 高等职业教育收益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杨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14500字

19822688 论高职院校品牌 王明伦 彭玉池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4期 7000字

19822689 高职院校党委书记应具备的才能与修养 周建松 《中国高等教育》 2011年第24期 6200字

19822690 我国省际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王良健 罗璇 《教育科学》 2011年第6期 10800字

19822691 县级职教中心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状况分析及其建议——以河北冀州市职教中心为例 高立宁 《职教通讯》 2011年第23期 9800字

19822692 对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李梅 汤生玲 《教育与职业》 2011年第35期 6000字

19822693 我国台湾地区技专校院和科技大学评估机制研究 王涛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9800字

19822694 福建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刘辉雄 《教育与职业》 2011年第36期 10600字

19822695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扬州人力资源需求趋势及对策 王清 顾庆龙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6700字

19822696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综述 雷久相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8200字

19822697 区域中高职专业协调发展的三个经济学视角 周晶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4期 10600字

19822698 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对策 唐飞艳 曹晔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5期 8500字

19822699 台湾技职教育通识课程的教学与趋势 陈冠英 陈希宜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6300字

19822700 实现职教均衡发展:河南现状与对策 陈娟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8400字

19822701 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研究 刘建湘 《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7000字

19822702 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王小力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12期 6500字

19822703 启动临床监察员职业教育的初步构想 陈立章 鲁菁 《现代大学教育》 2011年第6期 7000字

19822704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想目标与制度路径选择 申家龙 陈芳芳 《职教论坛》 2011年第34期 8000字

19822705 近年来国内职教集团研究的知识图谱 蔡丽芬 等 《职教论坛》 2011年第36期 10000字

19822706 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刘合群 金华 《职教论坛》 2011年第36期 10100字

19822707 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职教集团管理模式 章建新 等 《教育与职业》 2011年第35期 7900字

19822708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研究 陈钢 邱致裕 《教育与职业》 2011年第36期 7900字

19822709 我国高职院校特色构建:内涵阐释与战略组合 李旭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4期 8800字

19822710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产业适应性差异分析 曾福清 张红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4期 8600字

19822711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开发研究 谢莉花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4期 10600字

19822712 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测算与分析 蒋洪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5期 6900字

19822713 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厘正与探索 于海波 陈衍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12200字

19822714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 张铭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8200字

19822715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研究 李月芳 蒋庆斌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5期 6800字

19822716 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建构与思考 查吉德 《职教论坛》 2011年第34期 8100字

19822717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课程内容开发探究 杨帮山 徐金寿 《职教通讯》 2011年第24期 5600字

19822718 中职广告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饶维苗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8400字

19822719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 宁宗奇 陆勤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6900字

19822720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选择 王书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6600字

19822721 高职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现状与思考 胡军 朱雷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5期 8600字

19822722 新生代农民工公益性教育逆向选择问题解决机制研究 郑光永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6500字

19822723 农民工培训的动机与激发策略 赵蒙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4期 7000字

19822724 关于我国老年教育的思考 王胜子 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2期 5200字

19822725 论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保障——以独立的成人院校教师为例 王天旺 《继续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6100字

19822726 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成人教育著作的统计分析 车向清 何爱霞 《职教论坛》 2011年第34期 8000字

19822727 我国成人质变学习研究述评 刘奉越 《职教通讯》 2011年第23期 9800字

19822728 终身教育视阈下成人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李新民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1年第23期 4900字

19822729 澳门成人教育发展特征及未来走向探析 林达蓉 《比较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6700字

19822730 转型中的区域成人高校教师激励方法探析 宋亦芳 《中国成人教育》 2011年第23期 6000字

19822731 成人教育教学目标的伦理审视 刘伟 《中国成人教育》 2011年第24期 7900字

19822732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闫宁 徐彦平 《职教论坛》 2011年第36期 10100字

19822733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特征与建设策略 路荣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5期 5200字

19822734 论成人教育发展中的教育选择问题 华芳英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4期 8800字

19822735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探讨 王善迈 《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7100字

19822736 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及其度量 周红卫 《中国高教研究》 2011年第12期 11500字

19822737 公共财政支持民办学校的政策体系:基于分类管理视角的分析 刘建银 《教育科学》 2011年第6期 11700字

19822738 远程学习满意度研究:新进展与新趋势 黄复生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第23期 7500字

19822739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职学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创新 李琴 汪永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5期 9800字

19822740 职业院校学生校企合作教育满意度量表研究 梁艳清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5期 6800字

19822741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哲学研究追溯 陈鹏 《职教通讯》 2011年第23期 8200字

19822742 近十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回顾 曲萌 蒲业虹 《教育与职业》 2011年第35期 10600字

19822743 德国高职入学资格分析及其启示 陆峰 《职教通讯》 2011年第23期 6600字

19822744 新世纪亚洲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 罗承日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4期 15500字

19822745 中国职业教育学术期刊与国际交流 程宇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8000字

19822746 瑞士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吴全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36期 8200字

19822747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机制及其对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启示 李江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第23期 11200字

19822748 博茨瓦纳私立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万秀兰 张艳茹 《比较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 8400字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9823710 高等教育强国:本质、要素与实现途径 瞿振元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3期 12700字

19823711 论职业教育中的利益与权利均衡——浅析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社会维度 李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8700字

19823712 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战略思考 顾坤华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8期 7900字

19823713 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划分:理论与框架 周明星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7期 8100字

19823714 论职业学校存在的合理性——福斯特“职业学校诊误论”引发的考问 路宝利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10600字

1982371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背景与目标体系研究 周志刚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9期 6600字

19823716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丁金昌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11300字

19823717 不同经济基础省份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实证分析 孙凯 等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5期 10200字

19823718 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王海平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10500字

19823719 融入行业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圈的高职办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张蕴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9800字

19823720 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 马廷奇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9500字

19823721 基于“前店后校”的能力本位高职教育 楼锡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7000字

19823722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高职校企合作研究 崔永华 等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5期 8600字

19823723 职业教育集团产权改革与实现形式 郭静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5期 8600字

19823724 改造与优化 建设高职院校质量管理平台 魏中林 等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5期 4900字

19823725 高等职业院校战略管理要义 刘兰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3期 7600字

19823726 论我国股份制高职院校的组织治理与发展 王安兴 《高教探索》 2013年第2期 7400字

19823727 职教集团组建模式与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 罗汝珍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9期 7800字

19823728 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若干关系梳理 张菊霞 《职教论坛》 2013年第7期 5600字

19823729 中高职衔接语境下的中职学校办学定位 喻忠恩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8期 7900字

19823730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及权重体系构建 王群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8期 6600字

19823731 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梁燕 《职教论坛》 2013年第7期 10100字

1982373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的专本科衔接研究 刘松林 《职教论坛》 2013年第9期 8200字

19823733 校企合作的四川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 李康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6700字

19823734 浅谈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刘世权 雷裕祯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9期 5280字

19823735 顶岗实习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研究述评 伍飞霏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6600字

19823736 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调查及分析 黄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11500字

19823737 职业高等教育“双型”课程模式特征探析 周文根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11300字

19823738 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过程性评价研究 屈玉霞 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3期 10100字

19823739 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研究:基于大四工科毕业生的调查 崔军 汪霞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3期 10800字

19823740 高职教育课程观的多元解析 张健 《职教通讯》 2013年第7期 6600字

19823741 浙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系统构建 项建斌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8期 5100字

19823742 基于专业群的高职“平台+模式+方向”课程体系开发 周劲松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8期 6800字

19823743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状况与差异分析 周慧梅 吕霄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11600字

19823744 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 朱旭东 宋萑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14800字

19823745 本科层次高职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陈宝华 《职教通讯》 2013年第7期 6500字

19823746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指标体系研究 曹国亮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8期 5200字

19823747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刍议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9期 8200字

19823748 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朱孝平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10500字

19823749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特点与分析 赵定勇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6700字

19823750 农村职业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晓会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7期 6600字

19823751 劳务经济视角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吴格娥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9期 7900字

19823752 城市圈圈层联系与农民工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研究——以湖北省77个区县为例 柳劲松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10500字

19823753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刘建玲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5期 6000字

19823754 成人教育在“村转居”新市民角色转换中的作用 卢美芬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5期 6800字

19823755 我国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建设的思考 马建富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9期 14700字

19823756 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政策述评 王建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5期 8600字

19823757 转观念促转型 发挥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张渤 等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5期 7300字

19823758 “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杜君英 《职教通讯》 2013年第7期 8200字

19823759 论我国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形成与发展 宋亦芳 《职教论坛》 2013年第9期 12100字

19823760 终身教育发展研究:价值追求与现实比照——以长三角教育数据为例 沈佳乐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12300字

19823761 整体性创新:我国继续教育的战略性转型 陆汉栋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6期 6100字

19823762 论民办高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 潘懋元 别敦荣 石猛 《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17600字

19823763 我国民办教育产业战略研究——基于境外上市教育机构的SWOT分析 成刚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2期 11300字

19823764 经济人假设与独立学院的边界治理 魏训鹏 《高教探索》 2013年第2期 11000字

19823765 以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共享共建——对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实践成果的思考 谢巍 等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5期 9500字

19823766 职校生职业决策困难的职业指导 施霞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9期 6500字

19823767 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关键因素研究 王长江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7000字

19823768 国外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黄晓赟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8期 10500字

19823769 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念与路径 崔景贵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8期 6800字

19823770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探析 朱雪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9期 6600字

19823771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侯威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9900字

19823772 “整合与衔接”理念下的美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探析 郑坚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7期 10500字

19823773 严而有序的德国高校学位课程认证:实践与启示 赵凌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8400字

19823774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述评 杨丽波 等 《外国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9500字

19823775 日本职业能力开发政策探析 宋庆清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6期 9100字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论;教学论研究

伴随人类社会出现而产生的职业教育,在当今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视和关注,进入了其自身发展的春天。职业教育特有的职业属性,是其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这要求人们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采用与之匹配的特殊教学目标、方法、内容、媒介等,即要求出现一门与之匹配的、特殊的职业教育教学论。可见,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迫切呼唤理论的指导,但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职业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中,从提出到现在不到20年。其理论研究不够充足,学科建设也仍未完成,还是一个充满新鲜活力且相对崭新的研究领域。现就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予以反思,并展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未来。

一、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基本历程

为追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近况,用“职业教育教学论”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1979年至2011年内所有文献进行模糊匹配的跨库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检索到23篇文献,全部为期刊论文,没有硕士或博士论文。剔除其中重复刊登的论文,最终只有18篇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得到结果表明,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马庆发教授在《全球教育展望》上先后发表三篇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文章,开启了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的研究之门,而从那时至今的近20年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末),以教学方法和价值取向的引入与介绍和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提出等准备研究为主。这时期内发表的相关论文数为5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引入当时德国职业教育致力推广的引导探究教学法,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职业教育关键所在的新理念,倡导“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价值取向,并萌发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性质的初步研究和对现代教学论教学方式在职业教育中的迁移应用讨论等。

这个阶段的研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国外职业教学论的介绍与引入是概述式的、零散化的、片面性的,缺乏具体化的实践工作和全面化的系统介绍;二是介绍与引入的过程中,缺乏对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造性和针对性研究,如研究中关注的教学方法,其实是一种对方法的简单移植和直接运用,缺乏对方法本身及其应用的批判性反思和本土化思考;三是对职业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基本概念、学科结构、理论依据、目标与建构等内容没有涉及。

第二个阶段为雏形阶段(21世纪初以来),以不同角度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构建和学科建设的初步试探性研究为主。这时期内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逐步增加,但核心论文共5篇。研究总体上可划分为三个方向:首先是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包括对专业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学科定位和学科前景的初探;其次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的多角度探索,这类研究占本阶段论文数量的五分之三,是开展得最多的研究,如隐性知识管理视野的职业教育教学论探索和整体性学习的职业教学论探索,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探析了职业教学论的概念特征、方法手段和发展前景等;最后是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的整体性引入和介绍,包括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现形式和发展前景的介绍,和对德国职业教育技术教学论六大理论模式的探析。

由于这个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因时间的短暂和研究力度的不够,使研究还称不上全面与深入。研究的主要特征有:一是理论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多,但还不够深入完备,如我国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的生活教学论、技术教学论、经济教学论等,都还停留在理论表层,没有展开细致而深入的应用及实践研究;二是进行了对职业教学论体系建设的初探,但是这些建设自成体系,还未达成统一共识,这使得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建设还处于一个混沌阶段;三是对国外职业教学论的介绍与引入系统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引入与介绍时不仅介绍学习职业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教学法等,还介绍学习了其实现形式、反思启示、新视野等;四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关系区分不够,且研究仍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研究。

二、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已发表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期刊文章从数量上看是繁荣的。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文章来看,从1980年到2011年发表的篇名含“职业教育教学”的文章有904篇,这个数量是可观的。但其中占绝对比例的是实践感悟、操作指导一类的文章以及讨论理论应用的文章。如含“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文章占39.8%,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占31.3%,含“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文章占24.2%,含“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文章占13.9%。这些文章几乎超过了整体的90%,可想而知,含有“职业教育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等的文章是屈指可数。再回顾我国目前已经历的两个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阶段的研究特征,可以看到,这些现状都表现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其学科建设和理论充实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研究的理性化程度不高

在各类科学研究中,理性研究的程度一直是各类理论是否科学化的标准。然而,我国当前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理性化程度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一是基本概念、结构等的界定不够明确。以我“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概念界定为例。虽然我国研究者在深受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理论流派的影响下,确认了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发展演变为“基于‘职业科学’或‘职业领域科学’学说衍生的‘职业教学论’或‘职业领域教学论’的概念思想”,但是我国还没有一个明确化和具体化的公认“职业教育教学论”概念业论述。二是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现状来看,其理论成果都是将德国等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普通教学论的思想移植到职业教育得来的,使研究存在理论创新性和移植适应性的问题。三是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地位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论还没有从根本上与普通教育教学论分别开来。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在教学理论的实践和摸索中,也进行了某些方面的论证和分析,但总的来说,作为理论基础,其坚实性尚不够。

(二)研究的综合化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研究力量与普通教学论相比是绝对薄弱的。这种力量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研究的综合化进程。一是研究方法上,多是对普通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归纳上进行简单运用性研究,很少进行教育理论的思辨性研究与生发性研究。如根据普通教育的各种教学论理论在实践中的实践情况,将几种有效理论提取出来,直接运用到职业教育教学。二是研究内容上,过于片面而忽视了对学科体系建设的综合研究。如我国研究者已明确表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教学论,它只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学科,但从我国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们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远远超过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内容综合性不够的最好证明。三是研究范围上,就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实践研究,而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基本问题,如本质属性、理念定位、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因素等的元认识研究还不足够。

(三)研究的规范化明显不足

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主要是在学习普通教育教学理论与介绍各种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初步探索和讨论。研究多为方法移植和思想借鉴的风格,这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对象、问题、性质、范式甚至学科体系的建构问题都没有得到明确深入的解决。而开展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自定义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组织或研究机构,彼此间的研究合作度低下。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即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规范性不高,规范化程度明显不足。学术研究规范的核心是思维形态上的规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实现规范化程度提升首先要解决问题。

(四)研究的科学化急需提高

各种教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向我们告示了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健全的。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造成这种现状的关键因素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科学研究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课堂事实感知不够真实客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多是研究者在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移植建构的,缺乏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课堂的真实情境和真实材料的客观感知,这种理论具有主观性和假设性。二是没有形成严密的学科话语体系。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表述方式,是所有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三是还没有一个科学化的评价体制来评价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成果是否合理。

三、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当前国际“职业教学论的研究越来越活跃,欧洲很多综合大学设立了相关研究机构或教席,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支持相关研究。目前国际职业教学论研究的重点是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的开发设计。”,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现状表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着新鲜活力的处女地!”“有志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科研人员应该及时跟进,有可能也必然会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把握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努力方向,以保证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有效研究发展。

(一)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趋于成熟

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工作,除继续开展具体的实践应用研究以外,其更大的关注点应置于满足学科发展研究,进行学科本体的建设。即要通过对教学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学科知识结构、认知实践理论等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元认知进行充分研究,实现教育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完善,最终获得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学科成长。且在学科成长的同时逐步趋于学科成熟,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即在学习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用中国式的研究方式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理论的创新与本土化,彰显创新意识和民族意识。

(二)研究实现知识的经验积累到理论创新

职教教育教学论的学科化及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取决它的科学化程度,因此,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科学性是接下来的教学论研究工作的核心。当前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国内、国际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进行经验性的积累和总结。这种积累和总结是简单、表象、粗糙的,主要表现为在研究中普通存在着对概念的表述和对知识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简单而直接,常常是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为解决这种问题,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论研究中,加强科学指导下的经验积累,实现理论知识的沉淀,并在科学化的经验积累过程中去探索新的天地,以实现理论创新。

(三)研究队伍的壮大和专业化

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关注的增加,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春天,而与之匹配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也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这种学科发展趋势将吸引更多的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参与到教学论的研究中,从而使得教学论的研究队伍得到空前壮大,其专业化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职业教育”一词在我国首次出现于1904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的《山西农林学堂添聘普通教习详文》中,文曰:“论教育理论,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二者相成而不相背……本学堂兼授农、林两专门,即是以职业教育为主义。”姚文栋在《送农林学生崔潮游学日本文》中又说:“职业教育为东西洋各国所最重,生等出洋后自知之,予不必言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需为用,缺一不可。”(陈选善:《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年,35页)可见,某些晚清官员对西方职业教育及其重要地位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和了解。

“职业教育”一词真正被确立并传播则有赖于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贡献。民国初,黄炎培针对实业教育多理论说教、少实践操作的弊病,提出“实用主义教育”的口号。其后,他则更多地提倡“职业教育”而非“实业教育”。1915年,他考察美国之后更加坚定了“今后之富国政策将取经职业教育”的信念。1917年,黄炎培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弃“实业教育”而用“职业教育”,此为学术界名称的转换。而黄炎培同年在《新大陆之教育》一书中对职业教育概念进行阐释,并与实业教育加以区别,并在《职业教育析疑》一文中进一步完善这种理论认识,则是从学理角度对职业教育的论证。到1922年颁布新学制,正式在国家教育制度中规定用“职业教育”代替“实业教育”,这标志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类型在中国的正式确立,职业教育学科旋即得以建立与发展起来。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译著概述

据统计《民国时期总书目》(北京图书馆:《民国时期总书目(教育、体育)》,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版,555—575页)一书收录1911年至1949年间中国出版的各类中文图书共计12.4万余种,据编者估算,该书目收书率约为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总量的90%,号称是民国图书的最全书目(王奇生:《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近代史研究》2008年6期,46页)。

该书收录了民国时期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各种书目资料共计303本。其中有关职业教育理论著作70本,译著6本,编译著作7本。如表1、表2所示。

可见,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类著作中,约20%的著作是对外国职业教育论著的翻译和编译。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其他职业教育理论著作中,约有10%的著作中设有专章讲述各国职业教育,约一半著作都有介绍或研究外国职业教育的内容,余下一半的著作详查其内容,也多有参考外国职业教育论著的书目。由此可见,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充分借鉴了外国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其间,上述职业教育的译介著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提供了参考,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民国时期主要职业教育译著例述

《职业教育真义》于1917年出版,是朱元善根据日本学者川本宇之介所著的《职业教育研究》一书编译而成。这是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职业教育理论著作。该书以中等教育之农、工、商及家事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范围,涉及到英、法、美、德、瑞士等国的职业教育情况,并推及我国国情,从国际视角解读职业教育之于世界各国、之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尽管这本书是继朱景宽的《职业教育论》(1916年出版)之后我国第二本专门论述职业教育理论的著作,但从体系性、完整性来说,可以说其实际上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开篇著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作用不可言喻。

1923年,邹恩润(即邹韬奋)编译的《职业教育研究》出版,此书依据1920年出版的美国希尔博士所著的《职业教育概论(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并参以其他名家的著作,并斟酌中国国情编撰而成。邹恩润在编译赘语中说,此书内容多取材于先进国关于职业教育之名著,虽间采吾国社会状况,有所论列;然吾国职业教育尚在萌芽时代,可资参考资料甚少;且统计之学向非吾国所注重,关于统计之参考资料,尤属不易搜集。故书中关于统计之叙述,几全偏于美国社会状况,良非得已;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在善读是书者(邹恩润编译:《职业教育研究》,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赘语1页)。可知此书主要基于美国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况完成,全书十章,分述职业教育的意义、职业心理、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教育指导、职业预备、科学的索究法等。此书较《职业教育真义》一书,内容更加丰富和详尽。这本书的确着力于介绍国外特别是美国职业教育的理论精华,目的在于令国人“善用是书”,以开创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新局面。

当时的学者特别关注职业指导的理论介绍与研究。杨鄂联、彭望芬于1925年出版的译作《小学职业陶冶》就是根据美国勒维特和布朗所著的“Pre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ublic School”一书编译而成,所谓“准以吾国之国情,更参以译者之经验,以成是书”。黄炎培在序言中说,“职业教育之于吾国,其为基至薄,诚欲厚培之,必自推行职业陶冶始”((美)勒维特·布朗著,杨鄂联、彭望芬编译:《小学职业陶冶》,商务印书馆1925版,2页)。视职业陶冶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内容,更是实行职业教育的“前奏”。邹恩润在为该书所写的序中将《小学职业陶冶》一书称作职业陶冶的“指南针”。可以说,这本书的确为我国职业陶冶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模板”,为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石”。

《工作学校要义》一书的作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凯兴斯泰纳,他被美国人推称为杜威先锋,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而言有重要作用。他著述颇多,尤以《工作学校要义》一书为最重要。民国时期,“工作学校”对于我国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译者刘钧在北京大学演讲“德国的新教育”时将“工作学校”概念引介到我国,始被中国学者强烈关注。刘钧本人也高度评价“工作学校”理念,认为是适合于人类整个生活的学校,而《工作学校要义》这本书则是学校施行这种理念的准绳。他认为工作学校合于我国社会的迫切需要,能补救中国社会人生的一切缺陷,为此他翻译了这本书。此书是20世纪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著作,在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起步之时,我国学者便注意到这本书并加以译介,确实难能可贵。这对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作用。

《实业教育》则是1926年王长平翻译美国利克的“Industrial Education”一书。原著于1913年发行。译者王长平在序言中说:“于公务余暇,阅美人利克所著实业教育一书,议论多偏重实际,办法不拘牵成例,其最足称者,主张有一种实业,设一种学校,庶几乎学归实用,人无弃材。译之以供于世,果能采其长而补其短,实于国计民生,两有裨益焉。”(利克著,王长平译:《实业教育》,商务印书馆1926版,1页)此书对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以上所介绍各书,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译著和编译著作的代表性作品,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另外,其他的译介作品,如1925年陆振邦翻译的德国学者培伦子的《德国工商补习学校》,1929年赵仰夫译述的日本学者山田敏一的《欧美的劳动教育》,1926年金振华翻译麦甘佛的《女子职业训练谈》等,同样为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开阔了视野。

职业教育的译介著作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影响

学科是在独特领域、项目和平台上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体系和研究学派的建构。职业教育要发展为一门学科,就应当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领域和研究方法。

以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概念的认识与研究作为例证来审视译介著作的影响。在《职业教育真义》一书中,把职业教育定义为“供后来选择职业之便,增进其职业能率以作育善良之公民者,是为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即以一定之职业顺应个人之必要,多与以直接之生产的机会者,要之适于生活之教育,即本于勤劳之教育(Education by work),而职业教育即实行勤劳之教育(Education for work)也”。(米靖:《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版,20页)很明显,朱氏的定义是采用外国著作对职业教育的解释,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能力,便于选择职业,同时培养出好的国家公民的教育。

邹恩润在编译的《职业教育研究》一书中详述职业教育的涵义,他认为当时职业教育之于我国是新产物,是故“惟其为新产物,新旧冲突,常不免各走极端,其意义亦因是模糊不明,莫衷一是。吾国自来重士而轻农工商,盖以科举制遗毒,乃愈积重难,谬见牢不可破”(《职业教育研究》,1页)。他通过研究把国外关于职业教育的涵义概述为六种意义:一、视职业教育为狂想;二、视职业教育为狭义的实用;三、以生产与消费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之区分;四、以特殊效率与随境适应之区分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之区分;五、以职业教育为实利教育;六、实用教育与道德理想融合。在分析的基础上,邹恩润将职业教育定义为“职业教育乃准备能操一技之长,从事有益社会之生产事业,藉求适当之生活”。(《职业教育研究》,1—10页)显然也是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定义的。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学者杨鄂联在其1929年出版的著作《职业教育概要》中,首章首页以“职业教育之意义如何解释?”开篇,作者援引邹恩润对职业教育意义所梳理出的六种意义,根据学理,参酌事实,下一定义为,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上之供给及乐趣,同时尽其对于人群之义务,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151页)并指出“据云经过许多专家之研究,为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所通过者,故比较的以此定义为最确当也” (《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151页)。即该定义是为我国当时职业教育界所统一认定的。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原理中颇具代表性的著作,其对职业教育定义的解释显然对编译著作《职业教育研究》一书有所借鉴。

职业教育的译介著作还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产生了重要作用,使得诸如职业指导、职业陶冶、职业训练、特殊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学校的课程等方面都为国人所认识和理解。

以职业指导学为例。职业指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首先在欧美兴起的。这一时期,美国的职业指导发展最为迅速,紧接着英、法、德、日等国也都相继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掀起职业指导的社会运动。当时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同仁开始对职业指导注意并重视起来。他们做了大量工作,致力于引进和发展我国的职业指导,《教育与职业》出版了《职业指导》专刊,介绍国外职业指导情况,探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理论和方法。1923年时任《教育与职业》主编的邹恩润负责职业指导有关研究资料的译著工作,他先后编译出版了《职业指导》、《职业智能训练法》等专著,对职业指导的贡献非常大。

《职业指导》一书指出,职业指导在我国是最新的教育运动,即便在发达国家形成系统的有组织的实行办法也不过10年左右。初闻职业指导认为不过是指导人如何获得职业,不曾想其与实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哲学、学校训练、课程编制等都密切相关,切实感到职业指导的重要。邹恩润编译职业指导著作,将其引介给国人,并积极的推行和倡导在我国实行职业指导。该编译著作分3编,介绍职业指导之范围及其效用,欧美职业指导之发达史及其现况,职业指导之机关与方法等,内容系统全面,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除了邹恩润编译的职业指导的论著,还有其他的译介作品,如1924年出版的美国卜龙飞著,王文培译的《青年职业指导》,1937年出版的喻鉴清编译的《各国职业指导》,1935年莫若强编译的《职业指导与职工选择》等,都为我国职业指导提供了借鉴,丰富和完善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也为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很大贡献。

上举之例旨在说明译介西方的著作是我国学者和国人了解和认识职业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大量实践经验,逐渐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这是一条由翻译、编译到自成体系的道路,实际上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者对职业教育从认识和了解到理解和创新的过程。不难看出,通过职业教育理论的译介和职业教育的实践是我国早期职业教育学科理论发展的两个源泉,共同构成了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理论形成的基础。

客观地评价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的引介

中国职业教育学产生和发展基于对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研究借鉴的基础之上。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于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出现,最早的是1916年朱景宽编译的《职业教育论》,之后由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学者翻译或者编译外国优秀的职业教育著作,进而部分学者就我国的职业教育理论进行专项研究,从而形成中国的职业教育理论。

纵观这一过程,从1916年第一本译介的《职业教育论》到1941年第一本《职业教育学》的出版,在短短的25年间,我国的职业教育学理论完成了从引介到形成初步系统理论的发展过程。显然,职业教育的译介著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模板”,帮助我国职业教育理论迅速的成长起来,这种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职业教育的译介著作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并非全为益处。借鉴来的职业教育理论适应其所在国家社会发展的模式,在我国也有着“水土不服”的现象,由于不恰当的借鉴造成我国职业教育指导理论与实际发展不相符的问题,从而影响甚至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各地实业学校的成效并未如预期设想得那么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所设学科,未能适应地方需要,所取教材,未能确合地方情形”,造成各地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殊于设立实业学校之本旨”(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版,162页)。可见,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不能不说与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大有关系。

邹恩润作为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积极和重要的引介者,也深刻地认识到“各国职业教育皆有其特性,美国有美国之职业教育,英德法有英德法之职业教育,皆参酌本地情形,各适其特殊社会之需要,非徒抄袭成法所能奏功。故实行职业教育者,固宜博考他国之良法美意为借镜,尤宜体察本地之社会状况为基本,庶几因地制宜,不贻削足适履之讥笑” (《职业教育研究》,赘语1页)。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研究应当避免的大问题。